全国省级联考“超级全能生”2018高考全国卷26省9月联考·甲卷·

更新时间:2024-06-02 16: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省级联考】“超级全能生”2018高考全国卷26省9月联考·甲

卷·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单细胞生物无核膜结构,但可以利用C02合成糖类等物质,该生物可能是 A.乳酸菌 B.硝化细菌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 【答案】B

【解析】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结构,不能利用CO2合成糖类物质,A错误;硝化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能够利用CO2合成糖类物质,B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结构,不能利用CO2合成糖类物质,C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结构,不可以利用C02合成糖类等物质,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以及硝化细菌的相关知识,在解题时首先明确“无核膜结构”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并且原核生物中的硝化细菌虽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2.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过程属于 ,一般与 反应相联系。 A.吸能反应;ATP水解 B.吸能反应;ATP合成 C.放能反应;ATP水解 D.放能反应;ATP合成 【答案】A

【解析】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知道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3.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A.自由水含量减少,体积变小的细胞 B.被Rous肉瘤病毒感染的细胞

C.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的细胞 D.在蝌蚪发育过程中,消失的尾部细胞 【答案】B

【解析】自由水含量减少,体积变小是衰老细胞的特征,A错误;Rous肉瘤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会引起细胞癌变,因此被Rous肉瘤病毒感染的细胞可能已经发生癌变,B正确;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是衰老细胞的特征,C错误;在蝌蚪发育过程中,尾部细胞消失,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衰老和凋亡等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要识记细胞癌变的特征,根据细胞癌变的特征来判断各选项。

4.在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时,为了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可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促性腺激素 D.抗利尿激素 【答案】C

【解析】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性腺产生性激素,促进卵子和精子成熟和排出,因此为了促进生殖细胞的成熟,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故在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应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促性腺激素,故选C。

【点睛】本题以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场景,考查了促性腺激素生理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解题关键是能对各种激素生理作用的识记理解和区分。

5.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基因型有 A.3种 B.5种 C.6种 D.7种 【答案】D

【解析】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所以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X、XX、XX,

AAAaaAaa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Y、XY、XY、XY,因此基因型有7种,故选D。

6.用放射性同位素C标记IAA和ABA(脱落酸)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IAA和ABA在茎尖切段中的运输分别是

14

AA

Aa

aa

A.极性运输;极性运输 B.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 C.非极性运输;极性运输 D.非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 【答案】B

【解析】图中AB为茎尖切段,A端是形态学上端,B端是形态学下端,琼脂块①出现较强放射性,琼脂块②没有出现放射性,说明IAA只能由形态学上端(A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端),不能由形态学下端(B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A端),因此说明IA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能由形态学上端(A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端),也能由形态学下端(B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A端),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7.下列关于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 D.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答案】D

【解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A正确;人体的细胞主要生活在内环境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正确;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是人体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D错误。

8.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B.HIV可通过血液传播 C.HIV能在血浆中大量增殖 D.HIV主要攻击T细胞 【答案】C

【解析】HIV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属于RNA病毒,A正确;HIV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正确;HIV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在血浆中不能增殖,C错误;HIV病毒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D正确。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信息传递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植物开花,鸟类鸣叫都属于行为信息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警示有害动物,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A正确;植物开花,鸟类鸣叫都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警示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能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正确。 10.如图所示的能量金字塔,第一营养级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人第二营养级,其原因之一是

A.与消费者不同,生产者不需要更多的能量 B.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第二营养级比第一营养级有更多的食物 D.在金字塔塔尖的生物不需要这么多能量 【答案】B

【解析】每个营养级都会进行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能量,每个营养级剩下的能量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因此在能量金字塔中,第一营养级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流人第二营养级,故选B。

11.糖类是生物体主要利用的能源物质,而脂肪是生物体内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B.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C.与糖类有氧氧化相比,脂肪的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D.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不同,脂肪还能产生尿素 【答案】D

【解析】脂肪是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因它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A正确;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都能分解成丙酮酸,B正确;与糖类相比,脂肪中含有的H相对较多,因此在氧化分解时,脂肪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C正确;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碳和水,D错误。

12.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寄生于大肠杆菌和肺炎双球菌中 B.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C.利用淀粉、醋酸杆菌等可以生产食醋 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答案】A

【解析】T2噬菌体寄生于大肠杆菌中,不能寄生在酵母菌中,A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因此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B正确;醋酸杆菌是好氧菌,其可利用淀粉,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生产食醋,C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所以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D正确。 13.关于真核生物染色体(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质)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着色 B.每条染色体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分配 D.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答案】C

【解析】染色体(质)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着色,A正确;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B正确;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已经高度螺旋化,在后期,染色体容易被移到细胞两极,因此细胞周期中染色体DNA比染色质DNA更容易分配,C错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正确。

14.下列照片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清晰地显示了几种重要细胞器的细微结构(这些照片只显示了细胞 的一部分,有的照片可能不止一种细胞器)。关于图中①?④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利用光能合成淀粉的场所,箭头指的是类囊体薄膜

B.②是细胞的动力工厂,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箭头上所指黑色斑点是核糖体 D.④是加工、分类和转运蛋白质的场所,植物中参与细胞壁形成 【答案】C

【解析】①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箭头指的是内膜形成的嵴,A错误;②是高尔基体,是加工、分类和转运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③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即内质网,核糖体附在内质网上,箭头上所指黑色斑点是核糖体,C正确;④是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运输有关,D错误。

15.酵母菌的细胞呼吸途径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有氧条件下,过程③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以检测过程②、③中的C02产生情况 【答案】C

【解析】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有氧条件下,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有[H]的产生,第三阶段有[H]的消耗,B正确;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能量,合成ATP,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合成ATP,C错误;②③过程都能产生C02,相同时间产生的C02量不同,因此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以检测过程②、③中的C02产生情况,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特别要注意C选项,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会产生ATP。

16.在某二倍体生物(2n)精巢中,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将细胞划分为如下类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细胞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 B.c、e细胞分别含有两个和一个染色体组 C.d、c的转变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复制 D.b、a的转变过程,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答案】C

【解析】a细胞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c细胞可以是体细胞,可以是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c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e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B正确;d、c的转变过程,DNA数目没有改变,因此没有发生染色体复制,C错误;b、a的转变过程,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了着丝点分裂,D正确。 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B.物种形成表示生物类型的增加,它也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C.测定化石中C和C的比例,可以知道化石中的一些生物所生存的年代

14

12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如果没有突变,进化也能够发生 【答案】D

【解析】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A正确;新物种的形成表示生物类型的增加,说明生物适应新环境,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B正确;化石能提供有关生物生存年代的资料,测定化石中1412

C和C的比例,可以知道化石中的一些生物所生存的年代,C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若没有突变,生物的进化就不能够发生,D错误。

18.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 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密切相关 B.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C.重复训练是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重要措施 D.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可能是S区出现问题 【答案】D

【解析】大脑皮层中的海马脑区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A正确;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B正确;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重复训练有利于新突触的建立,因此重复训练是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重要措施,C正确;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讲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D错误。

19.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B. mRNA、tRNA和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决定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 具有密码子简并性的氨基酸使用频率通常较高 【答案】C

【解析】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启动子),A正确;tRNA识别密码子和转运氨基酸,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之一,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tRNA、mRNA和rRNA都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tRNA的反密码子只是相邻的三个碱基,不携带氨基酸序列遗传信息,mRNA的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C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的性状的稳定,因此具有密码子简并性的氨基酸使用频率通常较高,D正确。 20.以下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是

A.池塘中溶氧量变化对鲤鱼仔鱼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B.某地的东方田鼠在近5年的数量动态研究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间关系

D.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答案】C

【解析】池塘中溶解氧变化对鲤鱼仔鱼存活率影响的研究属于种群水平,A错误;某地的东方田鼠在近5年的数量动态研究属于种群水平,B错误;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间关系,属于在群落水平,C正确;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属于种群水平,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与群落水平,理解种群和群落水平包含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21.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据图可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但不能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系谱图中Ⅲ4是患者,则可以确定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如果该系谱图中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Ⅲ5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

C.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Ⅲ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为1/4 D.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为1 【答案】B

【解析】如果该系谱图中Ⅲ4是患者,无中生有为女孩,该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如果该系谱图中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可以确定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

AAa

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和a,因此Ⅱ5的基因型为XY,Ⅱ4的基因型为XX,因此Ⅲ5的基因

AAAa

型为1/2 XX和1/2XX,则Ⅲ5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B错误;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Ⅲ5为携带者,可推断出Ⅲ5为Aa;因Ⅲ6为aa,所以Ⅱ4和Ⅱ5均为Aa;Ⅲ5的a基因来自父本、母本的可能性均为1/2;同理可知,Ⅱ4的a基因来自Ⅰ1和Ⅰ2的可能性也均为1/2;所以综合得来Ⅲ5的a基因来自Ⅰ2的可能性为1/2×1/2即为1/4,C正确;如果致病基因位于

Aa

X染色体上,且Ⅲ5为携带者,可推出Ⅲ5基因型为XX,其a基因不可能来自父本Ⅱ5,因Ⅱ5

AAaAaA

表现型正常(XY),可推出母本Ⅱ4的基因型为XX。同理推出Ⅰ2为XX,而Ⅰ1为XY,故Ⅲ5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2,其概率为1,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解题关键能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运用口诀准确判断其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

22.在人类的MN血型系统中,基因型LL的个体表现为M血型;基因型为LL的个体表现

MN

为N血型;基因型为LL的个体表现为MN血型。若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血型为MN

N

的人数是N型的3倍,则L基因频率是 A.0.4 B.0.8 C.0.75 D.0.33 【答案】A

MM

NN

【解析】假设L基因频率是q,则L基因频率是1-q,根据遗传平衡公式可知,基因型为MNNN

LL的基因型频率=2×q×(1-q),基因型为LL的基因型频率=q×q,血型为MN的人数是N

N

型的3倍,则2×q×(1-q)=3×q×q,则5q=2,故q=0.4,因此L基因频率是0.4,故选A。 23.用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P标记的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子代噬菌体的DNA控制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B.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外壳都不含S 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DNA都含P D.大肠杆菌的DNA中嘌呤碱基之和与嘧啶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噬菌体的不同 【答案】D

【解析】子代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的原料、能量和核糖体,控制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35

的合成,A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S标记的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合成子代噬菌体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子代

3535

噬菌体外壳都不含S,B正确;用S标记的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

32

复制,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DNA都含P,C正确;大肠杆菌的DNA中嘌呤碱基之和与嘧啶碱基之和的比值为1,噬菌体中DNA为双链结构,其中嘌呤碱基之和与嘧啶碱基之和的比值也为1,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B.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人人体内的抗原

C.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病原体 D.人体在相同的抗原再次进人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 【答案】D

【解析】唾液中的溶菌酶组成第一道防线,A错误;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B错误;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与之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原体释放出来,最终被抗体结合而消灭,C错误;由于机体内有记忆细胞的存在,所以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人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人体免疫防御的三道防线组成,特别要注意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体液中溶菌酶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25.图甲和图乙表示信息在神经细胞中的传递规律,图乙是图甲中局部结构的放大。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3235

35

32

NM

A.结构①和结构②的膜都属于树突的膜 B.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C.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D.结构②和结构③之间的突触间隙有组织液 【答案】A

【解析】结构①是树突,结构②是树突膜或胞体膜,A错误;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B正确;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出现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可形成一个突触小体,因此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C正确;

结构③是突触前膜,结构②是突触后膜,结构②和结构③之间的突触间隙即组织细胞间隙,充满组织间隙液,即组织液,D正确。 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为了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将视野调暗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C.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 D.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压盖玻片 【答案】A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并不是视野调的越亮,看到的物像越清晰,如果物像本身的颜色很浅时,需将视野调暗才容易观察到,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可把视野调暗,能较清晰地看到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A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B错误;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后,等滤液干燥后再重复划线2?3次,C错误;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还需加上载玻片,然后才能用拇指轻压,D错误。

27.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发芽率不同),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红粒管 加样 加缓冲液(mL) 0.5mL提取液 1 白粒管 0.5mL提取液 1 对照管 C 1 步骤 ① ②

③ ④ 显色结果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 + + + + +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 B. 步骤①中加人的C是0.5mL蒸馏水 C. 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pH

D.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延长 【答案】D

【解析】根据显色结果可知,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该提取液中的淀粉酶的活性越低,因此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A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B正确;三支试管各加入1mLpH缓冲液,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pH,维持pH稳定,C正确;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D错误。 2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B.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C.在自然界是经常发生的,通常隐性突变易被很早发现 D.—般地说,X连锁隐性突变比常染色体隐性突变较易研究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A正确;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可形成新的等位基因,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B正确;隐性突变性状不一定表现出来,通常显性突变易被很早发现,C错误;X连锁隐性突变出现的性状往往与性别有关,因此比常染色体隐性突变较易研究,D正确。 29.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C.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可以从根本上治理温室效应 D.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途径产生C02

【答案】C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A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所以碳循环具有全球性,B正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C错误;化石燃料除了燃烧可以产生CO2外,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D正确。

30.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是

A.森林一场火过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 B.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 C.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 D.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森林一场火过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A错误;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使该种群的数量保持稳定,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B错误;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C正确;森林鸟类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使得害虫数量减少,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D错误。 二、综合题

1.卡尔文因探明二氧化碳中碳在光合作用转化成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而获得诺贝尔奖,此途

14

径后 来被称为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将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

14

t1<t2<t3<t4<t5)的光照,分析CO2去向。结果见下表: 光照时间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

注:表中①?⑥依次代表不同的有机物。 回答有关问题:

(1)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___________变量。

(2)从实验结果可推测C的转移途径为CO2→___________(用表中序号表示),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3)培养相当短的时间之后,需将小球藻浸人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使___________,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的分布。

14

14

0 无 t1 ① t2 ①② t3 t4 t5 ①②③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⑥ (4)卡尔文循环需要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H]最初来源于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暗反应 因 ①→②→③→④⑤→⑥ 不能 细胞中的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实验过程表格,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由表格数据可知:1414

C的转移途径为:CO2→①→②→③→④⑤→⑥,据此解答。

(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利用二氧化碳,因此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14

不同时间的C的去向,为本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因变量。

(2)由表格数据可知:C的转移途径为:CO2→①→②→③→④⑤→⑥,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不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只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 (3)细胞中的化合物会被相应的酶分解,因此要测定放射性物质的分布,需将小球藻浸人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使细胞中的酶变性而失去活性,以免酶分解含有放射性物质。 (4)卡尔文循环需要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H]最初来源于物质水。

2.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运动状态下,人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有关问题:

(1)运动时,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导致肾上腺髓质分泌______________增多,从而促进___________分解成葡萄糖,以满足运动时能量的需要。同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

+-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1被重吸收,

而水很少被重吸收,则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2)依据题(1)中信息,汗腺导管重吸收Na的方式为___________。出汗_____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维持体温稳定。

(3)运动时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作用时间___________。体液调节反应缓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原因之一是某些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__________细胞的成熟。

【答案】 肾上腺素 肝糖原 升高 主动运输 利于 较长 通过体液运输需要较长时间 T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血糖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相关激素和作用原理,再结合题意作答。

(1)运动时,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性增强,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以满足运动时对能量的需要。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

+-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1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则出

汗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2)依据题(1)中信息,汗腺导管重吸收Na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出汗能增加散热,有利于体温的维持。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体液调节反应缓慢的原因是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需要较长时间。

++

14

14

(4)由于在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而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T细胞分化,所以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通过题中信息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进而控制植物花色的。

(2)根据图中信息,只有当___________时,该植物的花色才表现为红色。若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理论上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

(3)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4:9:3,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F2中粉色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答案】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 红:粉:白=9:3:4 a基因 4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酶A能将白色色素转化成粉色色素,基因B能控制酶B的合成,酶B能将粉色色素转化为红色色素。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粉花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为白色。

(1)由细胞代谢途径可知,基因A、B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根据图中信息,只有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该植物的花色才表现为红色。 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A_B_):粉(A_bb):白(aa__)=9/16:3/16:1/4=9:3:4。 (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4:9:3,而第(2)题中F1的自交后代中的红色占9/16,红色个体较少6/16,说明基因型为A_B_中的6/16AaB_决定为粉色,从而说明a基因的成在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F2中粉色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共4种。 4.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请回答有关问题:

(1)外来物种在人侵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来物种常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生的关系。 (3)若某入侵物种能入侵森林、灌木和草本三种群落,其中入侵更易成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群落。其原因是该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确的引种会增加引种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在条件适宜的沙漠地区引种植物,可能会使当地动物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

【答案】 环境条件适宜 没有敌害 竞争 捕食 草本 结构更为简单 环境容纳量(或K值)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本地物种的影响,通过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题意作答。

(1)外来物种能在侵入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当地环境条件适宜,没有天敌

(2)外来物种常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 捕食和寄生的关系。

(3)森林、灌木和草本三种群落中,草本的营养结构更为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更弱,因此草本这个群落更容易被外来物种入侵。

(4)在条件适宜的沙漠地区引种植物,能提高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使当地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提高。

5.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____________;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___________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尿素被分解成的____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____________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

8

是 ____________,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__×10个。

(3)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氮源 酚红 氨 红 稀释涂布平板法 1.75 低 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接在一起时,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故用此方法测得的细菌数偏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从土壤中筛选产生脲酶细菌的原理和过程,再结合题意作答。

(1)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故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酚红作指示剂,由于尿素被脲酶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2)用于计数细菌菌落数的常用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故选择细菌菌落数为156、178和191的平板计数。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对应的应该是每毫升菌液中的细菌数目,所以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为(156+178+191)÷3÷

58

(10÷100)×10=1.75×10。

(3)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接在一起时,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所以用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偏低。

5

6.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异性的H-Y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添加H-Y单克隆抗体,筛选胚胎进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回答有关问题,

(1)用H-Y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但这种抗体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__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途径。常用于细胞融合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

____________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中,然后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品,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

(4)通常选用____________期的早期胚胎做雌雄鉴别,鉴别后的____________胚胎可做胚胎移植。

【答案】 产量低、纯度低,而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 杂交瘤 聚乙二醇(PEG) 灭活的病毒 启动子 显微注射 受精卵 囊胚 雌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求学生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理解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操作过程。

(1)用H-Y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这种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存在的缺点是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途径。常用于细胞融合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刺激等。

(3)若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通常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法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最终培育的转基因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的乳汁生产所需要的药物,因而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 (4)通常选用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做雌雄鉴别,鉴别后的雌性胎可做胚胎移植。

6.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异性的H-Y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添加H-Y单克隆抗体,筛选胚胎进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回答有关问题,

(1)用H-Y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但这种抗体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__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途径。常用于细胞融合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

____________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中,然后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品,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

(4)通常选用____________期的早期胚胎做雌雄鉴别,鉴别后的____________胚胎可做胚胎移植。

【答案】 产量低、纯度低,而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 杂交瘤 聚乙二醇(PEG) 灭活的病毒 启动子 显微注射 受精卵 囊胚 雌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求学生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理解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操作过程。

(1)用H-Y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这种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存在的缺点是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途径。常用于细胞融合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刺激等。

(3)若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通常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显微注射法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最终培育的转基因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的乳汁生产所需要的药物,因而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 (4)通常选用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做雌雄鉴别,鉴别后的雌性胎可做胚胎移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