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初探

更新时间:2023-11-26 18: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MTI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初探

摘要:翻译工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翻译课堂中。文章以翻译工作坊的概念为出发点,旨在制定MTI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使翻译实践有序进行,以学生为中心,以翻译过程为主体,以提高译文质量为导向,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完成译文的翻译,最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译者能力和人际交际能力。

关键词:MTI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翻译能力;译者能力;人际交际能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业务往来的增多,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专门设置这一专业学位,就是为了培养出一大

批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好外语水平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更注重翻译过程,因此将“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 二、翻译工作坊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翻译是一种边缘活动,未被学术界认为是一种恰当的研究领域。1964年,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Writer’s Workshop)负责人保罗?恩格尔(Paul Engle)创办了美国第一个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并为文学翻译提供学分。“翻译工作坊”的理念源于哈佛大学的理查兹(Richards)建立的阅读工作坊,他是美国创意写作工作坊和翻译工作坊的先驱人物。根茨勒(Gentzler,1993)对“翻译工作坊”的界定是“类似于某种翻译中心的论坛,在该论坛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聚集在一起从事翻译活动”。

国外对“翻译工作坊”的研究起步较早,将“翻译工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促进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课内外交互学习,旨在提高翻译能力。这种翻译工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可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就某一翻译项目进行研讨,其中教师扮演组织者、设计者、创造者、引导者、监管者等角色,学生是参与者、实践者,是整个翻译活动的主体。学生要积

极参与,相互合作,交流翻译思想、翻译理念和翻译感悟,相互校对,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小组的最佳译文。国内学者通过向国外进行研究借鉴,将“翻译工作坊”理念引入到我国的翻译课堂教学中,取代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翻译场景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自己看作真正的译员,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翻译的过程,重视向同伴学习,强调“在讨论中学习”,形成高质量的译文,最终提高翻译能力。

我国目前很多高校的翻译教学采用的就是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是翻译工作坊的管理者,掌控着整个翻译活动的进程。但由于本科生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有限,教师的选材就会受到局限,所选内容往往会脱离翻译市场的实际需求。但硕士生的情况有所不同,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翻译能力更强,百科知识更丰富,教师的选材可以偏向翻译市场。笔者就读于黑龙江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结合自身参与翻译的实践,总结出MTI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流程,以期为MTI学生管理翻译工作坊提供参考与借鉴。 三、MTI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流程

黑龙江大学MTI英语笔译专业的翻译实践课聘请了翻译行业资深译员教授课程。该译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翻译应用性很强的非文学体裁文本,如专利、银行保函、护照、学位证、驾照、法医报告、法庭信、公示语、电子邮

件、博士论文等涉及多种专业领域的真实案例,按职业译员的要求培养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 笔者认为可以将翻译实践练习与翻译工作坊联系起来,旨在发挥翻译实践课的功效,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通过翻译不同体裁文本,不断提升译文质量,最终提高学生译者的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翻译能力,培养其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笔者根据翻译工作坊的操作流程,借鉴翻译公司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建立翻译工作坊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一)项目统筹安排

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翻译项目的管理,项目负责人可由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成绩较高者或翻译能力较强者担任。当教师下达翻译任务后,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如查找平行文本、制订进度计划、制定术语表等,分配翻译任务,指定初级译员、审校人员和终审人员,规定排版要求。项目负责人还要负责监控翻译进度,对翻译质量进行把关,成为项目组成员与教师之间的纽带。 (二)译员初译及自检

由于每个翻译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不同于真正的翻译公司每个职务有专门人员担任,小组成员要身兼数职,既是初级译员又要担任审校人员和排版人员,了解翻译工作坊的运营机制,完成不同职务的工作职责,提前感受职业翻

译工作流程,为日后步入翻译行业成为职业译员奠定基础。翻译时,要运用学过的相关理论知识指导翻译实践。学生译员要具备翻译材料的相关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拓宽百科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此外,要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类书籍以及英汉对比语言学方面的书籍,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差异,避免字对字翻译,要结合语境采用意译的翻译手法,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提高双语转换能力和跨语言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采取“批注”的方式标明,必要时添加“译者注”,按照职业译员的要求训练自己。同时做好问题文件夹,将遇到的疑难问题收集到一起,可通过邮箱或当面向任课教师请教。译员初译结束后,一定要对照原文自我审校,更改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修改错别字和由于打字所出现的低级错误。 (三)译员间相互审校

审校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小组成员可采用依次校对模式或两人相互校对模式,校对时不要删除对方译文,可采用MicrosoftWord中的“修订”功能,既保留对方译文,又实现修改校对目的,一目了然。审校人员对照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重点检查翻译中是否存在“漏译”及“错译”现象,通篇术语是否统一,务必使译文通顺流畅。审校可分为一校和二校,严控质量观,遇到问题要及时向教师请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