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公开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19 02:46: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出 师 表》公开课教案

池州市第十中学 方来源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我先把诸葛亮的情况,主要是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情况,简略地介绍一下。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在学习本文前,我们先了解:1、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是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居隆中,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末避乱荆州,躬耕隐居。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地方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蜀汉。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安十二年死于军中,终年54岁。著有《诸葛亮集》2、时代背景;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犹亭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3、标题。(播放幻灯片)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播放生字词幻灯片)请一位同学把幻灯片的红字读一下。

崩殂( cú ) 菲(fěi )薄 裨补(bì ) 遗(wèi )陛下

祎(yī ) 攸(YōU ) 阕(quē ) 陟(zhì)罚

臧(zāng ) 否(pǐ ) 行(háng )阵 猥(wěi)自

夙(sù )夜 驽(nú)钝 诹(zōu ) 攘(rǎng)除

斟酌(zhēn zhuó )

2、录音范读课文。

a、接下来请同学们听朗读录音,大家注意停顿、重音。

b、用幻灯片展示文中几个经典句段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起读并做好句读笔记。

3、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一段的重点字、词、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

4、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点拨:(请学生引用课本的话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开张圣听”或“广开言路”。( 播放幻灯片示意图)

四、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作者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诸葛亮请求出师的原因——蜀国危急存亡。通过正反对比分析,给刘禅提出第一条

建议——要广开言路。

五、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第二——九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三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

2、背诵课文。

(时间允许,再把朗诵播放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二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二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二段的重点字、词、句。

2、阅读第二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请学生回答)点拨:“严明赏罚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三、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第三、四、五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请学生解释翻译第第三、四、五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句。

2、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请学生回答)点拨:“亲贤远侫”;第二问见幻灯片示意图。

四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六、七自然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第六、

七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请学生解释翻译第第六、七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句。

2、阅读第六、七段,思考:

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请学生回答)点拨:

第六段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

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第七段

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

4.补笔。

五1、请全体学生朗读第八、九自然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第八、

九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请学生解释翻译第第八、九自然段的重点字、词、句。

2、阅读第八段,思考:

如果将第一句后用“;”,“以彰其咎”后用“。”,好不好?

(请学生回答)点拨:第八段分析: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标点符号不能改,1、不能分清内外责任;2、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

3、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刘禅反感。

六、课堂总结,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

第三部分(8—9段),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收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忆上课内容。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1段广开言路、2段赏罚分明、3-5段亲贤远侫——寓情于议; 6段叙述经历:三顾草庐、7段效忠心愿:托孤之事——寓情于叙;8、9段归结责任,结束全篇——抒发感情。(见幻灯片)

三、归纳总结文中的字词古今词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及常见虚词。

1、古今异义词:

(1)布衣:今义是布的衣服;本文中的古义是贫民百姓。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2、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

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贤臣。——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远小人。——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3、一词多义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 感激

由是感激。——激动。 臣不胜受恩感激。——感谢。

4、通假字

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表余数。

5常见虚词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

四、练习问答(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开张圣听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

(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 下的两 件事:

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6)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五、课外拓展

1、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点拨:

三顾:三顾茅庐;东和:东和东吴;六出:六出祁山;北拒:北拒曹魏;七擒:七擒孟获;排八阵:摆设八阵图;收二川:收东川西川

2、武侯祠匾额对联选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过厅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中间。-------陆游《书愤》

六、小结。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有关诸葛亮的诗句。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g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