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

更新时间:2023-10-16 15: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氯霉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类属酰胺酶类抗生素。常用的有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氟苯尼考。 主要讲氯霉素和氟苯尼考。 氯霉素

由委内瑞拉链霉菌的培养液中取得。本品为左旋体,又名左霉素。 一、性状

1、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 2、干燥时稳定。

3、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其2.5%水溶液PH值应为4.5—7.5. 4、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中较稳定,能耐煮沸,遇碱类易失效。 二、药时曲线意义示意图 三、药理

1、药效学: 为广谱抑菌剂。通过脂溶性可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抑制转肽酶,使肽链的增长受阻,抑制了肽链的形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高浓度时或对本品高度敏感的细菌也呈杀菌作用。

氯霉素一般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菌强。

敏感菌有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等)及炭疽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等。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及乳酸杆菌、梭杆菌等也有相当作用。

对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等均无效。

细菌对氯霉素有发展缓慢的耐药性,主要产生乙酰转移酶。通过质粒传递而获得。某些细菌的一些菌株(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也因改变了细菌胞壁通透性,使氯霉素不能进入菌体而耐药。

2、药动学: 本药为脂溶性,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可吸收给药量的80%~90%。药物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在肝、肾组织中浓度较高,其余依次为肺、脾、心肌、肠和脑组织等,在乳汁、唾液、腹水、胸水以及滑膜液中也有一定的含量;本药在眼组织中的分布也很好,可进入房水、晶体、角膜、虹膜、巩膜、结合膜、视神经及泪腺等;本药还能以活性形式进入细胞内,对胞内菌有效。本药可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中,也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胎儿血药浓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30%~80%。本药还可进入房水、玻璃体液,并可达治疗浓度。 四、药物相互作用

①氯霉素对肝脏微粒体的药物代谢酶有抑制作用,能影响其他药物的药效。

②与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等药合用时,这些药可诱导肝酶,使本药血药浓度降低。 ③与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药合用有相互拮抗作用,因为这些药可替代或阻止氯霉素与细胞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

④与维生素B6合用可拮抗维生素B6,使机体对B6的需要量增加。。 ⑤与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合用可拮抗这些药的造血作用。 ⑥不能与青霉素类药物同用。氯霉素是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抑菌剂,对青霉素类杀菌剂的杀菌效果有干扰作用。

⑦与某些骨髓抑制药(秋水仙碱、羟布宗、保泰松和青霉胺等)合用可增加这些药物的骨髓抑制作用。

五、不良反应

(1).骨髓毒性。氯霉素最突出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临床表现:①可逆性各种血细胞减少,其中粒细胞首先下降。这与剂量大(血药浓度超过 25~35μg/ml)、疗程长有关。一旦发现立即停药,容易恢复。②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虽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是一种与剂量无关的特异质反应,是不可逆的而且是致命的。可能与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中与细菌相同的70S核糖体有关。为了防止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应避免滥用,所以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禁止使用。

(2).灰婴综合征。氯霉素对早产儿及新生儿容易引起循环衰竭,表现为呕吐、腹胀、腹泻、皮肤呈灰紫色、体温过低、休克、虚脱、呼吸不规则等,称灰婴综合征。常在大剂量(每日100mg/kg以上)应用3~4天后出现,停药后可恢复,也可在数小时内死亡,这是由于他们的肝发育不全,排泄能力差,使氯霉素的代谢、解毒过程受限制,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因此,早产儿及出生两周以下新生儿应避免使用。

(3).治疗性休克。也称治疗矛盾。大剂量应用氯霉素治疗伤寒或菌痢时,在短期内使大量细菌死亡,释放内毒素,产生治疗性休克。为预防其发生可同时给予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抗内毒素、抗休克)。

(4).其他反应。氯霉素长期应用可发生二重感染,但不像四环素那样严重。 胃肠道反应常见。 少数患者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同其他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一样,氯霉素能拮抗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杀菌药的作用。

氟苯尼考为氯霉素第三代产品。氟苯尼考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动物专用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广谱、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对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一、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本品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在甲醇中溶解,在冰醋酸中略溶,在水或氯仿中微溶解。 二、氟苯尼考的抗菌特性

氟苯尼考是一种氯霉素类的兽用广谱抗菌药,抗菌活性高于氯霉素及甲砜霉素,尤其对一些耐氯霉素及甲砜霉素的细菌仍然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其抗菌特性如下:

1.具有极广的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皆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厌氧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螺旋体,立克次氏体,阿米巴原虫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体内外试验表明,其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当前的抗菌药,如:氯霉素、甲砜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及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药物。

3.速效,氟苯尼考肌注1小时后血液中可达治疗浓度,1.5~3小时即可达药峰浓度;长效,一次用药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20小时以上。

4.能透过血脑屏障对动物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非其它抗菌药能比。 5.按推荐量使用无毒副作用,克服了氯霉素及甲砜霉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及其他毒性,经研究证明:氯霉素化学结构中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基团是芳香环上的对位硝基。而氟苯尼考则是以CH3SO4 取代了NO2基团,使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故用于动物体内不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不会对动物和食物造成危害。 三、 氟苯尼考在猪病上的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如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气喘病等猪的呼吸道疾病、猪霍乱沙门氏菌,有效控制由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猪肠道感染。本品推荐作为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

菌病的首选药物,特别适用于对喹诺酮类及其他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细菌的治疗。 四、配伍:

和新霉素,强力霉素,硫酸粘杆菌素、萝力素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配伍,毒性增加。 和VB12配伍,会抑制红细胞生成。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遇金属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五、使用氟苯尼考的注意事项

1.不宜与大环内酯类(如泰乐菌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林可胺类(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及双萜类半合成抗生素-泰妙菌素(枝原净)联合用药,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因为它们与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相似,可替代或阻止氯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

2.不可与β-内酯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联合用药,因本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速效抑菌剂,而β-内酯胺类和喹诺酮类属繁殖期速效杀菌剂。在氯霉素的作用下,细菌蛋白质合成迅速被抑制,细菌停止生长繁殖,使β-内酯胺类和喹诺酮类的杀菌作用减弱。所以在治疗需要发挥快速杀菌作用的时候,不可同用。

3.不能与磺胺嘧啶钠一起混合肌注。口服或肌注给药时忌与碱性药物合用,以免分解失效。也不宜与盐酸四环素、卡那霉素、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混合静脉注射,以免发生沉淀和降效。

4.肌肉注射后可能引起肌肉变性、坏死,因此,可颈部与臀部深部肌肉交替注射,不宜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5.由于氯霉素可能有胚胎毒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家畜慎用。家禽在产蛋期禁用。 6.在病猪体温较高时,可配合解热镇痛药及地塞米松使用,效果更佳。

7.在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时,可与四环素类,如强力霉素联用。因为四环素类是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

8.本品有血液系统毒性,虽然不会引起不可逆的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其引起的可逆性红细胞生成抑制却比氯霉素更常见。

9.本品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约比氯霉素强6倍。疫苗接种期或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的动物禁用。

10.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消化机能混乱和维生素缺乏或二重感染症状。

11.在防治猪病时,应小心谨慎,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给药,不能滥用,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12.肾功能不全患畜要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13.使用氟苯尼考,个别动物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食欲下降,饮水减少或腹泻,肌注部位略有疼痛和轻微的组织反应现象,这些都属正常,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14.本品为动物专用药物,不与人类形成交叉耐药性。在治疗剂量内使用,无毒副作用。对环境无危害。我国农业部有关规定(暂定):畜禽为30天;肉鸡为10 天;水产类为7天;不同年龄和体重的猪均可使用,但育肥猪最好不使用,更不能长期使用,避免药物残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