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总结
更新时间:2024-04-23 06: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人文地理学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它与地理学的关系是什么?1
答: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地理学通常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成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
2、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5
3、西方人文地理学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重要,填空一半)6-17
3.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时间:19世纪中叶之前 发源地:古希腊
1、地理学的师祖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文章。
2、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地理学尤其是近代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宇宙》。 李特尔: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认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家乡,致力于从区域地理的观点来论证人地关系。 3.2近代人文地理学:
时间:19世纪下半叶——二战之前 近代地理学的流派――
(德国)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造人,人类地理学、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
(法国)白兰士(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白吕纳《人地学原理》:人地相关论与区域人文地理研究。
(英国)麦金德: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先例,《历史的地理枢纽》是其政治地理的代表作,“大陆腹地说”:“谁统治东欧,谁就统治大陆腹地;谁统治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罗士培:适应论。 (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亨丁顿,《气候与文明》,强调了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巴罗斯,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索尔:文化景观学派。哈特向,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 (俄国)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地理学派;费根、康斯坦
丁:经济学派。
3.3.现代人文地理学: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1)二战后初期,区域学派(谢佛为代表)提出要加强地理学理论、方法论研究; (2)60年代,计量地理掀起高潮;
(3)70年代早期开始, 西方人文地理界也相继受到了心理学、结构主义及人文主义的影响,出现了行为地理学(Behavioral Geography)、马克思主义地理学(Marxist Geography)及人本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等学派 。
(4)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知识经济的大步推进,西方国家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加快,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转向”。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1)50年代,阿努钦强调统一地理学的观点;
(2)70年代后,苏联把经济地理学改称为社会经济地理学(接近人文地理学); (3)发展了分支学科,强调了应用性。 3.4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地思想的萌芽
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禹贡》,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全面技术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反映了当时我国的人文和经济面貌。我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贡献: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积累了大量伊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货殖列传》、《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大元一统制》,《徐霞客游记》 二、中国近代的人文地理学
先驱: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 三、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
代表人物: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1)1949—1979 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2)1980—1990 人文地理学的复兴与发展 (3)1990年以来 近入全面发展阶段
第二章
1、文化区的概念和类型24-25
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式文化区
概念: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特征: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功能文化区
概念: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功能文化区的边界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而是由明确该功能中心的范围所划定的确切界线。 举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举例说明)25 概念: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
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特征: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举例:民俗、信仰等。 2、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35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3、人地关系论的含义和代表人物35-40
(1)环境决定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①孟德斯鸠(法国哲学家,1689-1755),《认法的精神》 ②拉采尔(法国人文地理学家,1844-1904),《人类地理学》 ③森普尔(1863-1932),拉采尔的学生。 ④亨丁顿(1876-1947),森普尔的学生,《气候与文明》
(2)可能论和或然论:强调人类对环境有自由选择,利用能力的一种理论,与环境决定论对称。法国的白兰士、白吕纳。
(3)适应论: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
(4)生态论: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美国的巴罗斯。
(5)环境感知: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6)文化决定论:人地关系中,人通过文化起决定性作用。
(7)和谐论: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其产生的背景:20C 60S以来,人地关系失调。
第三章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再看下书 51-55)
(1 ) 经验主义方法论:重观察,强调归纳与综合,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
从过去推论未来,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多(行为、能力)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2 ) 实证主义方法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或理性)。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
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实证。 (3 ) 人本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地理学将人看作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既改变自身也改变
环境的个体.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4 ) 结构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
实来解释现实。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所以,解释不可能单凭对现象的经验主义研究就能完成,这与注重经验、观察的实证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55-64
答:地理社会调查法 科技文献资料法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第四章
1、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79-82要求全看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一)人口转变理论
(1 )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兰迪理论:第一序列是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是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人口增长加速,后是降低。
(2 ) 诺特斯坦理论: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
(3 ) 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对诺特斯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4 ) 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五个阶段: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
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 减退阶段。
(二)人口转变模式 ●西欧北美模式
发达国家的代表。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日本模式
1948年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优生法”,承认人工流产是合法的。人口增长减慢。其特点是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 ●中国模式
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并存。 ●印度模式
增长速度快,生育控制较弱。 2、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85-86)
分布不平衡:(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2)邦奇的人类大陆图显示,世界上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
欧洲;北美洲东部。 世界人口表现在人口分布有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趋向低平地区、趋向岸边(海岸、河岸)。 3、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1. 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2. 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3. 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 4、人口迁移的概念、规律和机制
人口迁移概念89: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90-91 看)
研究先驱: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Ravenstein,1834-1913):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拉氏的迁移法则 :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斯托福(S. A. Stouffer)提出的“干预机会”理论。
迁移一定距离的移民数,与目的地的机会数量成正比,与沿途的“干预机会”成反比。
实际意义:当附近有机遇时,人们对一个遥远目的地各种长处的感知就会变化。即当近处有机会存在时,远处目标的吸引力就减弱。
李(E.S.Lee)于1966年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迁移规模、迁移流和反迁移流向发展以及迁移者的特征。
1、迁移规模因人口密度而变化。
2、迁移规模与克服干预障碍的难度有关。 3、迁移规模因经济波动而变化。
4、除非严格阻止,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迁移的规模和速度趋于上升。 5、迁移的规模和速度随一国或一地的进步程度而变化。
6、特定地域内的迁移规模因包括该地域的区域的多样性程度而不同。
人口迁移的机制91
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和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5、世界种族划分(肤色)1. 白色种族群2. 黄色种族群3. 黑色种族群4. 棕色种族群 6、世界地理人种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1. 亚洲地理人种2. 欧洲地理人种 3. 非洲地理人种4. 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5. 印度地理人种6.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7、什么是民族,民族的变化和整合: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
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民族的特征:1.共同语言2.共同地域3.共同经济生活4.共同心理素质 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1)北美印度安的文化变化:传统玉米种植地位下降,玉米主食让位于面包,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出现,砖房替代土坯房,电器代替传统用器,汽车替代马车,英语普及; (2)西班牙人在拉美与印第安人的整合:斗牛传到墨西哥
(3)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美国英语、信新教的占优势,形成新民族—美利坚民族。 8、民俗与流行文化(108-115)(要看,特别是民俗与环境)
(1 ) 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 民间文化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
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
(2 ) 民俗与环境
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运输)、社会民俗(节日、岁时)、礼仪(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精神民俗(巫术、宗教、民间禁忌)、口承语言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传承等。 民居: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材料(石材、黄土、竹子、木材、砖瓦)、建筑布局、建筑外形和内部特征。 饮食民俗:北方吃面、南方吃米、拉美吃玉米、东欧吃黑麦、中国东方吃猪肉、欧洲吃牛肉。
(3 ) 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1)足球(soccer):最早出现在英国;(2)服饰:白领、蓝领;(3)快餐:汉堡包、肯德基炸鸡、麦当劳、中国快餐米饭加面条。(4)流行音乐:摇滚乐、摇摆乐、迪斯科、卡拉OK。
第五章
1、农业起源的理论:人口压力说和宴享说的辨析
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
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 Boszerup)为代表的, 宴享说是由海登(B. Hayden)提出的。
2、现代农业的类型
●种植园农业 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如加那利群岛、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
●谷物农业 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
●牲畜育肥农业 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
●乳品业 专业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市场园艺农业 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
●大牧场: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
3、世界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的分布(144-146看书) 4、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仔细看151-154) (一) 农田景观 (二) 农村聚落景观
1.密集型农村聚落 2.分散型农村聚落
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4.其它形式的农村聚落 (三) 观光农业景观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
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第六章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条件 156-157
(1)、前提和基础: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
(2)、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或者首先在英国产生的条件:
1、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登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2、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党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 2、工业生产的扩散 162-163
(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路径: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俄国——美国——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_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 3、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172-173
原来对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
(1)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2)第四产业:信息产业: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主体的IT产业。
(3)第五产业: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4、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74-178
1. 自然条件2. 资源条件3. 能源条件4. 市场条件5. 劳动力条件6. 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5、韦伯工业区位论
基本假说: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地区,对工业区只探讨其经济因素;假定该国家或地区的气候、地质、地形、政策、民族、工人技艺都是相同的;有遍在性和偏在性原料,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地点,需求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即运费与里程及载运吨位成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
基本思想:理想的工业区位应当选择在生产成本费用最小的地点上。
第七章
1、城市、集镇、乡村的概念 192-194
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 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集镇: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性聚落。(1)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2)集市: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聚落,规模较小。 2、城市化概念、进程及其机制 203-207 1、城市化概念:
社会学观点:生活方式的转变 经济学观点:结构转换的过程
地理学观点:要素空间移动的过程
综合观点: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书中是这样的: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2、城市化的进程
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郊区的城市化 逆城市化阶段 3、城市化的机制:(掌握大框架) (1 (2 (3 (4
)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5 ) 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3、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212-216 要举例子) (一) 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1. 在利用河流方面
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 3. 制高点和隘口
(二) 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1. 城市与水运的关系 2. 城市与陆运的关系
3. 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4、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及其模式 218
动力分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 (3) 摩擦力。
(1)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的。 (2)扇形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的。 (3)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的。
同心圆模式图 1.中心商业区;2.过渡带;3.低收入居住带;4.高收入居住带;5.通勤带
扇形模式图1.中心商业区;2.批发和轻工业区;3.低收入居住带;4.中收入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 多核模式图1.中心商业区;2.批发和轻工业区;3.低收入居住带;4.中收入居住区; 5.高收入居住区;6.重工业中心区;7.市郊商业中心区;8.市郊居住中心区;9.市郊工业中心区
5、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认真看)
城市体系的概念: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城市感知: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最能代表城市景观: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第八章 1、英语和汉语的形成、分布和发展230-234 (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说英语有3、7亿人,加上作为第二语言与官方语言超过10亿人。 起源于5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带来盎格鲁—萨克逊语
1382年英语圣经出现使其成为全民语言,保留大量法语和拉丁语词汇。
“文艺复兴”时期,英语又吸收了许多欧洲语言中的词汇
18世纪后,英国的工业革命兴起,殖民地的争夺,使英语走向世界,在与各地交往中吸收大量新词汇
作母语的国家: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圭亚那等。作为第二语言的: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冰岛等。英语成为世界性的语言 美国英语方言:新英格兰、大西洋沿岸中部和南部 (二)汉语的发展
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范围占汉语使用地区的75%,人口占汉语人口的70%。一般分为北方、西北、西南和江淮四个次方言区。
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长江三角洲及浙江的大部分。苏州话是吴方言的代表。 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于古楚语。分布于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广西的东北部。 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分布于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南部。
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分布于福建省、广东的潮汕地区与台湾省的绝大部分地区。 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江西的北部和中部。
7. 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粤东、粤北、闽西、赣南。 2、语言扩散及其结果(251-253,仔细看下,要举例)
1. 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如英语取代凯尔特语
2.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鲜卑语统一到汉语、满族人接受汉语、移民美国说英语 3. 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瑞典与芬兰、日本与朝鲜等 4.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锡伯语在新疆的分布
5.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英国的英语、我国的客家方言6. 多语言国家出现 如比利时、加拿大、非洲的一些国家 3、地名景观(举例)259
地名景观:在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及发展历史的不同,使地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形成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 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地名分类:(1)反映自然环境:(山南水北为阳)淮阴、山西(方位)、临沂(相邻位置)、鞍山(地形)、浙江、酒泉(水体);(2)经济活动:牛街、马市、龙场、天津、驻马店;(3)历史:故乡县、屯留营;(4)少数民族文化:呼和浩特(青色的城)、拉萨(圣地)、塔里木河(脱缰之马)。(5)祥瑞或祈寿意愿:长安、宝鸡、定边。
第九章
1、宗教概念和三大宗教263-265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宗教创造的文化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音乐、诗歌、雕塑等方面。 2、世界三大宗教1. 佛教 2. 基督教 3. 伊斯兰教 3、宗教礼仪、习俗和地理环境(仔细看下书或ppt)
?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宗教与文化 ?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宗教风俗与禁忌: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印度教禁吃牛肉,基督教周六、周日休息,犹太教早婚多子,天主教不允许堕胎,伊斯兰教世界妇女禁止在宗教生活外,不许读书、经商、参加清真寺活动。
宗教景观:(1)基督教堂:教堂是神的住所,圣坛是举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A、罗马式。B、拜占庭式。C、哥特式建筑。
(2)伊斯兰清真寺:使用巴西利卡式,形如我国的四合院。
(3)佛教寺庙:如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缅甸仰光大金塔,我国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第十章
1、旅游业、旅游者、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的定义291-293
A:旅游业: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
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B旅游者:
国际旅游者: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
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少于一年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以、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C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D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2、旅游地文化要素和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一)地域性(二)大众性(三)综合性(四)直观性(五)季节性
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分类(课本上没有)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收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的。 旅游资源分类:
(1)以资源特性分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按旅游资源利用角度分类:可再生与不可再生
(3)以区域功能分类: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人工建筑物、商业旅游、民俗风情等 (4)按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观赏型、运动型、休养型、娱乐型及特殊 旅游资源等 (5)按旅游资源特性与游客体验分类:利用导向型、资源基础型、中间型
4、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课本上没有,考填空) 旅游动机:直接推动一个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 分类:(1)田中喜一分类法:心情、身体、精神和经济动机。(2)麦金托什分类法:身体健康、文化、交际、地位与声望。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性别:男子多把动机付诸实施,女性多犹豫、迟滞、稳重;(2)年龄:年轻人产生动机易、实施快;中年人求实求稳;老年人喜爱清静而交通方便、怀古或访友需要。(3)身体健康:影响动机的产生及强度。(4)经济能力:(5)余暇时间;(6)心理因素:个人的爱好、兴趣、专业、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7)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及治安等。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感知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居住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上;(2)最大效益原则:A、最小的旅游时间比;B、最大的信息收集量:最有名的、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资源;(3)旅游偏好:年龄、职业、学历。
5、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文化影响315-319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A、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担心自己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会受到冲击;
B、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对落后地区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当地人生活水平,一些有争议的都市价值观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
C、社会道德:色情、犯罪、赌博被认为是旅游业带来的灾难。
D、宗教:宗教圣地为迎合旅游业而发展,失去其宗教意义,把旅游接待看作一种重要的收入来源。
E、语言:语言的使用直接反映该国的文化力量,是衡量国际旅游业的社会影响的尺度,但威胁着旅游地语言的纯洁性。
F、健康:有助于公共健康设施的改善,也可能引起健康标准的倒退,旅游者把疾病带到所到之处或受旅游地疾病的影响。
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A、促进文化的变更和交流;1. 游客 2. 时间、空间和交流 3. 文化经纪人
B、引起传统文化形式的复兴或倒退。(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1. 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2. 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第十一章
1、什么是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地理结构和过程(举例)322-324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
A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B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C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政治地理结构:1、政治空间结构;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
2、政治实力结构;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
政治地理过程: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散、主权的变化 2、国家的中心性区域、核心区328-329
国家的中心性区域是国家政治地理结构的重要组成因素。任何国际都拥有标志该国起源、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中心性区域,这些区域对国家的统治、发展、安全乃至国际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中心区域包括:1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必须是全国的交通中心,有的首都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2核心区:(一国历史看,核心区是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原子”中心地区;从一国的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心脏”地区。前者称为起源型核心区,后者称为经济型核心区。起源型核心区、经济型核心区混合
为综合型核心区。)
3、边疆和边界的概念区分(概念辨析329)
边疆和边界的概念 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与其邻国分开。这条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其线内是其主权管辖范围。边界(国界)通常指“本国与邻国的领土之间的分界线”,传统分为“自然边界”和“人为边界”,边疆则指“靠近国界的领土”。是两国间的政治分界线或一国之内定居区和无人定居区之间宽度不等的地带。 4、国家权力要素331-337
国家权利要素包括: 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资源、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和政府的质量
5、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337上课说考填空题的,划重点的时候又没说,先看一下啊)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
P=(C+E+M)*(S+W) 式中C为土地和人口;E为经济实力,包括收入+能源+非燃料矿产资源+制造业+食物+贸易;M为军事能力,包括战略平衡+作战能力+激励;S为国家战略系数;W为国家意愿, 包括国家整合水平,领导人能力,与国家利益相关的战略等。
6、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五选一必考,考第2、4的几率较大,下课套题时他说的) 1 马汉的“海权论”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第十二章
正在阅读:
人文地理学总结04-23
主立井改造施工组织设计06-14
2015武汉市初中新生入学分配表03-16
【参考文档】英语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范文word版 (2页)03-08
人力资源管理 - 图文04-2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词语解释07-08
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3-19
高二化学晶体结构练习题103-1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人文地理学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