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提升卷导

更新时间:2024-03-19 16: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提升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8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导学号:71224075)(2017·六安模拟)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t/min n(Y)/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0.12 4 0.11 7 0.10 9 0.10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气体X和气体Y各0.32 mol,到达平衡时,-3-1-1

n(Z)=0.22 mol

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2.(2017·启东模拟)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发生反应2NO(g)+2CO(g) 2CO2(g)

+N2(g) ΔH<0,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3.(导学号:71224076)向盛有足量A的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B,发生反应:A(s)+2B(g)

4C(g)+D(g) ΔH<0。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

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升高温度,则图中θ>45°

B.平衡后再加入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D.平衡后再加入少量A,体系内气体密度增大

4.(导学号:71224077)(2017·西安检测)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ΔH=-196 kJ·mol,一段

-1

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0 5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在前5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0.16 mol·L·min

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2 mol SO2和0.2 mol SO3时,v(正)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5 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40% 5.(2017·泰州模拟)已知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

CO2(g)+H2(g),现将

-1

-1

n(SO2)/mol 2 1.2 n(O2)/mol 1 0.6 n(SO3)/mol 0 三组不同量的CO(g)和H2O(g)混合气体分别通入体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以下三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组 1 2 3 温度/℃ 500 850 850 起始量/mol CO 4 2 H2O 2 1 平衡量/mol H2 1.6 0.4 CO 2.4 1.6 达到平衡所需 时间/min 6 3 a b c d t A.实验1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为6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实验3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的转化率,则a>b

D.850 ℃时,若此容器中加入10 mol CO、5 mol H2O、2 mol CO2、5 mol H2,则此时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6.(导学号:71224078)(2017·课标全国卷Ⅲ)

- 2 -

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sp(CuCl)的数量级为10

B.除Cl反应为Cu+Cu+2Cl===2CuCl 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 D.2Cu===Cu+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7.(导学号:71224079)(2017·怀化模拟)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

2C(g)。各容器的容积、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以及反

2+

2+

-7

--

应过程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用下表和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容积 温度 反应物起始量 甲 0.5 L 乙 0.5 L 丙 1.0 L T1 0.5 mol A 1.5 mol B T2 0.5 mol A 1.5 mol B T2 2.0 mol A 6.0 mol B A.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8

C.前10 min,乙、丙两容器中气体A的平均反应速率:v(A)乙>v(A)丙 D.生成物C的质量m:m丙>m乙>m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3分。

- 3 -

8.(导学号:71224080)(14分)(2017·运城模拟)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①Fe2O3(s)+3CO(g)

2Fe(s)+3CO2(g) ΔH

已知10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该温度下将2 mol CO、3 mol CO2和一定量的Fe2O3、Fe加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10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已知: ②4Fe(s)+3O2(g)

2Fe2O3(s) ΔH=-1647.2 kJ·mol

-1

1-1③CO(g)+O2(g)===CO2(g) ΔH=-282.8 kJ·mol

2则反应①的ΔH=________ kJ·mol。

(2)写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起始时反应①__________(填“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欲使气体反应物的转化率达到最大,________(填“Fe2O3”或“Fe”)的物质的量不能小于________。从反应开始至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

-1

(4)为探究工业生产中反应①的最佳温度,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每次试验保持原料的组成、容器体积、反应时间等因素均不变,试验结果如右图。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4分)(2017·福州模拟)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H4与CO2,使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 mol·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CH4(g)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1

2CO(g)+2H2(g)。测得平衡时CH4

- 4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ΔH________(填“<”、“>”或“=”)0。

(2)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压强为p2时,b点处

v(正)________(填“<”、“>”或“=”)v(逆)。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若p2=0.36 MPa,则a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为探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根据相关实验数据,粗略地绘制出了两条速率-浓度关系曲线:v正-c(CH4)和v逆-c(CO)。

①与曲线v正-c(CH4)相对应的是图2中曲线________(填“甲”或“乙”)。

②当降低到某一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v正、v逆相应的平衡点分别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10.(导学号:71224081)(15分)(2017·中山检测)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和Cl2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l2(g)

2ClNO(g)。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如下反应: ①2NO2(g)+NaCl(s)②4NO2(g)+2NaCl(s)③2NO(g)+Cl2(g)

NaNO3(s)+ClNO(g) ΔH1 K1 2NaNO3(s)+2NO(g)+Cl2(g) ΔH2 K2 2ClNO(g) ΔH3 K3

ΔH3与ΔH1、ΔH2之间的关系式为ΔH3=_____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K3=__________________(用K1、K2表示)。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键能/kJ·mol1-NO中氮氧键 630 Cl—Cl键 243 -1Cl—N键 N==O键 607 a 则:ΔH3+2a=__________kJ·mol。 (3)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g)和1 mol Cl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ClNO)

- 5 -

与t关系如图A所示。

①反应开始到10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Cl2)=__________mol·L·min。 ②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③N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1

-1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改变外界条件[压强、NO的平衡转化率变化如图B所示。X代表________________。

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nn2

、催化剂接触面],

提升卷

1.D 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4.0×10 mol·L·min,A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正)>v(逆),B错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保持不变的可逆反应,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选项C起始时气体X和气体Y的物质的量均为原来已知起始的2倍,则到达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也应是原来已知平衡的2倍,即n(Z)=0.24 mol,C错误;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0.12100.1010

2

-3

-1

-1

0.1010

=1.44, D正确。

- 6 -

2.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再变化,由图①知,t1时,v(正反应速率)最大,之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发生变化,故未达到平衡状态,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达到平衡状态后,温度为定值,平衡常数不变,图②符合题意,正确;图③所示t1时刻后CO2、NO的物质的量发生了变化,t1时刻未达到平衡状态,错误;图④所示t1时刻后NO的质量分数为定值,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3.C A项,升高温度,平衡左移,θ变小,错误;B项,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错误;若加入4 mol B,则生成4 mol C,消耗2 mol B,C项正确;A为固体,再加入少量A,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

4.D A项,v(SO2)=-

5

mol·L·min=0.16 mol·L·min,正确;该温

-1

-1

-1

-1

111

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B项,浓度商Qc=>K,故反应逆向移动,2=

1.350.6×1.41.176

v(正)<v(逆),正确;C项,吸收的热量为0.6×196 kJ·mol-1=117.6 kJ,正确;D项,相

同温度下,反应2SO3

2SO2+O2的平衡常数为1.35,充入1.5 mol SO3,转化率为40%时,浓

度商Qc=0.133,Qc≠K,故D项错误。

5.D 500 ℃时,三段式计算: CO(g)+H2O(g)

CO2(g)+H2(g)

起始量(mol): 4 2 0 0 转化量(mol): 1.6 1.6 1.6 1.6 平衡量(mol): 2.4 0.4 1.6 1.6

cK=c2

cc22

=2.67,A项错误;

850 ℃时,三段式计算: CO(g)+H2O(g)

CO2(g)+H2(g)

起始量(mol):2 1 0 0 转化量(mol):0.4 0.4 0.4 0.4 平衡量(mol):1.6 0.6 0.4 0.4 求出化学平衡常数K=

cc2

cc22

=0.167<2.67,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

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O和H2O的计量数均为1,即相同时间内消耗的量相同,则要求a

cc22

=0.2>0.167,则要达到平衡状态,需要逆向移动,

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D项正确。

6.C A对:当-lg

c--1

mol·L

=0时,lgc+-1

mol·L

约为-7,即c(Cl)=1 mol·L,c(Cu

- 7 -

--1

)=10 mol·L,因此Ksp(CuCl)的数量级为10。B对:分析生成物CuCl的化合价可知,

-7-1-7

Cl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u元素由0价和+2价均变为+1价,因此参加该反应的微粒为Cu、Cu和Cl,生成物为CuC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u+2Cl===2CuCl。C错:铜为固体,只要满足反应用量,Cu的量对除Cl效果无影响。D对:2Cu===Cu+Cu的平衡

2+

2+

2+

c常数K= 2

c2++

,可取图像中的c(Cu)=c(Cu)=1×10 mol·L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1×10 mol·L

-6-1 mol·L

-6

-1

2

+2+-6-1

式中计算,即为K=完全。

=1×10 L·mol,因此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

6-1

7.B 比较甲与乙可知,乙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1<T2,温度越高,生成物C的浓度越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由图可知,平衡时乙容器中生成物C的浓度为1 mol·L,则:

A(g)+B(g)

-1

-1

2C(g)

开始(mol·L): 1 3 0 变化(mol·L): 0.5 0.5 1 平衡(mol·L): 0.5 2.5 1

1

故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8, B正确;由图可知,前10 min乙容器中C

0.5×2.5的浓度变化量为1 mol·L,丙容器中C的浓度变化量为2 mol·L

-1

-1,

2

-1-1

故v(A)乙<v(A)丙,C错

误;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甲、乙、丙中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5 mol·L×0.5 L=0.75 mol、1.0 mol·L×0.5 L=0.5 mol、2.0 mol·L×1.0 L=2.0 mol, D错误。

8.(1)-24.8

(2)c(CO2)/c(CO) 减小 1

(3)正向进行 Fe2O3 mol

30.01 mol·L·min

(4)温度低于T1℃时,反应未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反应速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故CO的转化率也逐渐增大;温度为T1℃时,反应已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主要受平衡移动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CO的转化率也逐渐减小

9.(1)> (2)p3>p2>p1 > (3)1.64 (MPa) (4)①乙 ②B、F

- 8 -

-1

-1-1

33

-1-1

2

K21

10.(1)2ΔH1-ΔH2

K2

(2)289

(3)①0.05 ②2 ③50% (4)压强、

nn2

- 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gt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