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7 06: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称之为心理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一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逐渐地、持续地发展着,由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即整个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个别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从而有规律地过渡到下一阶段;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它们达到成熟的时期也各不相同;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如儿童知觉的发展是记忆发展的前提,而记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知觉的发展;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这就造成了同一年龄阶段上的不同儿童在心理上的差异.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它包括少年期(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和青年初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中学阶段正处在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增才干、立志向,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中学生以充沛的精力学习人类的各种科学知识,以远大的理想,豪情满怀地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促使其心理健康地发展。

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从十一二到十四五岁。这个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之为少年期,它在个体心理发展史上是一个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个时期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他们极力想争得在社会生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他们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事事想自己做主,把自己的见解看成是评价客观事物的标准,对周围成人的话都不轻易相信。初中阶段是一个过渡期,它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是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不论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特殊矛盾。因而对他们进行教育要付出更大的劳动。为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的任务在于根据我国教育方针总的要求,针对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这个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上通常称之为青年初期,它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这个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代,它是一个人充满生机、蒸蒸日上的兴旺时期。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特点:一是思维方式得到发展,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思维活动能够逐步地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而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他们试图对各种经验作出规律性的说明,用理论把各种材料贯穿起来,不断地把知识系统化,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思维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独立性.二是自我意识开始成熟,自我价值观念增强.能够用比较正确的观点来观察自己、解剖自己,自觉地进行自我批评,有自我教育的强烈愿望;对自己行动的过失,不仅能从行动产生的不良后果进行检查,并且能够进一步检查自己的动机和产生过失的思想根源;能从个性品质上去分析别人、评价别人,并且也能从个性品质上分析自己、评价自己,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性品质水平.三是世

界观的初步形成.通过各科的学习,逐渐地了解了一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他们初步形成世界观的基础之一。与此同时,他们通过亲身的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产生了许多主观体验,这些主观体验就逐渐地使他们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形成了比较稳定、比较系统的看法,这些看法也就直接影响着高中学生的情感和人生观。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渴望别人理解与个人隐秘闭锁的矛盾.高中学生由于社会知觉和情绪体验的增多,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个性与其他人的区别。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他们愿意通过社会交往去求得别人的了解与同情,另一方面又使得他们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一切秘密轻易地向不了解自己的人透露。其实,高中学生迫切期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他们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闭锁,比如,当他们和自己同龄知心者或者他敬仰的老师或长辈交谈起个人感受和愿望又是毫无“保留”。这说明他们心理的闭锁带有方向性.二是求知欲强与鉴别能力低的矛盾.高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希望自己成为知识渊博、能力超群的人,但是社会生活领域很复杂,各方面的影响和各种知识都从不同的渠道传递给他们,而高中学生由于鉴别能力低,有时常常是良莠不分,瑕瑜不辨,这样就使得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与鉴别能力低之间产生了矛盾。一般地说,小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能立即向成人请教,而高中学生喜欢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轻易请教别人,甚至讨论问题时对别人的意见不轻信盲从,随着思维独立性的发展,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需求与观点去理解知识和认识周围的一切. 三是自我设计的趋前性与主客观条件实现可能性的矛盾.高中学生由于对未来怀有热烈的向往和追求,想象非常丰富,往往脱离了现实条件而设想自己未来的前景,这样就形成了自我设计的趋前性。远大的理想可以为高中学生的生活道路指明航程,充分调动他们的自觉积极性,但是如果他们自我设计的向往水平过高,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客观条件或主观条件都不可能实现时,或者是客观条件比较有利而自己在行动上只是向往而缺乏周密的自我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时,往往就会表现得时而热情高涨,时而情绪低落,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垂头丧气,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心灰意冷,有的甚至会怨天尤人放弃理想,消沉起来.

对于高中生,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实现自己愿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或社会中的价值,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缩短自我设计的超前性与主客观条件实现可能性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不懈地努力,进而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日渐成熟的时期,但是并非完全成熟,需要他们今后在生活道路上进一步加以锻炼。因此,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不仅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要注意指导他们在精神上的成长。要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客观地认识客观现实,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各种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徐胜三主编《教育心理学》 志光主编《心理学》 张世富主编《心理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g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