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题题型和解题指要

更新时间:2024-01-03 15: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题题型和解题指要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性试题题型

近几年来,高考试卷中“探究性”试题有愈来愈红火的趋势。继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份新课标试卷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探究性试题后,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这几年高考卷中“探究性”试题更是深受青睐。为了考生更好的了解这一考点的题型和解题方法,现作一例说。

一.考点要求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要求考生的答题应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角度不能单一,须分层答题,思考不能太肤浅,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民族心理”、 “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本蕴含的这些深层含义。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见解,“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 “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二.常见探究题题型及解题指要 1.观点式

[解题指要] ①有明确的观点。②分点列出事实依据。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④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例4](08海南宁夏卷《二十年以后》)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

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吉米在小说中的身份有两个:一个是鲍勃的朋友,一个是警察。面对着既是自己朋友又是通缉犯的鲍勃,吉米显然心理极其复杂,他没有立即逮捕鲍勃,说明他内心在情与法之间有着激烈的斗争;他派同事去逮捕鲍勃,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先公后私。他的选择是对得起自己的职务的。

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例] (08清远二模《教授看门》)王教授最后被提拔为副院长,作品的结局安排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小说结局安排合理。⑴王教授认真负责,有胆量、魄力,有自己见解,且真正关心学生,工作善于采取灵活方法。他被提拔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向人物)⑵“学院再也没有聘过临时工看大门”也说明学院改革已渐入正规,逐步认识到“学院的门,是学院的窗口,我们不能小视它的存在”,那种随意招聘临时工或“发配”闲置人员的做法已得到纠正,凸现了小说主题。(指向主题)

此题是探究小说结局情节是否合理的。这类题目的探究要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情节发展角度甚至小说主题角度加以探析。

2009年辽宁卷——贾平凹《遗璞》:

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种题型的解答,无非是正反两个观点。本题所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必须明确:第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而是多层次的。第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必须首先是哈姆莱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1 / 6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题题型和解题指要

观点式探究试题答题步骤:首先明确自已的观点,其次分别列出支持自身观点的事实依据,最后回归文本。结合具体事例作合情合理的分析。

2009年辽宁卷——斯蒂芬·杰·古尔德《达尔文的拖延》:

[参考答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著,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改犹荣。(奥林匹克精神的例说)

2009年海南(宁夏)卷——《寻找教育的曙光》:

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淡你的理解和看法。

这一题考查的同样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探究,是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的学习、研究活动过程。“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其二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前者侧重“个性化”,立足求异,展示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后者侧重“有创意”,立足求新,提出自己的新发现。

此外,2009年海南(宁夏)卷——铁凝《孕妇和牛》与2009年山东卷——“杨澜访谈”均涉及此题型。

2.启发式

[解题指要]启示式探究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见解。这类题目,往往从某一个启示点加以限制,大多加上“对人生”“对生活”或者加上“结合……”。因此答题时,要围绕限制性的内容指向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这一题型,2007年山东卷——杨明、马小林《梦碎雅典》:2008年山东卷——张炜《歌德之勺》、牟宗三《我所认识的梁漱溟》:2009年山东卷——同国平《记住回家的路》、安徽卷——宗璞《董师傅游湖》等均有出现,这里重点分析海南(宁夏)卷。

[例](08山东卷《歌德之勺》)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入手,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歌德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写作方面的启示)

[例](07山东卷《梦碎雅典》)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

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这是一个半开放性的题目,既要结合重要句子“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又要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对于作者的观点、态度或予以赞成,或不赞成,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评价陶行知,但不能脱离文中的这个重要语句。在答案的格式上应做到先观点,后论述。

启发式探究试题重在作出自已的判断,前提是由文本而发。无论是感悟还是体验,必须立足自我,见解独到。解答时必须注意限制性条件,围绕限制性的内容指向,联系文本进行分析阐述。

3.标题式

[解题指要]此类题目是探究题目好处的,一般说来,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能否体现主题;②能否表达情感;③是不是线索;④是不是简洁、醒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⑤是不是富有情趣或悬念,引人入胜。⑥是不是意蕴丰富,富有双关义等。

2008年广东卷——(美)刘易斯·托马斯<绝妙的错误>与江苏卷——汪曾祺《侯银匠》,已开先例。2009年浙江卷进一步得到体现:

2009年浙江卷——(英)大卫·洛契弗特《魔盒》: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考查对文本意蕴的探究能力。这一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阅读经验与社会阅历去探究分析文本,发现文本中所包含的人文价值、精神内涵及技巧手法。回答此类题目必须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考查内容是思想内涵、手法技巧,还是人物形象评价分析,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观点必须明确,然后结合文本材料、作者的写作背景、自己的

2 / 6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题题型和解题指要

阅读实践进行分析,要点要全面,语言要客观,不要过于绝对化,内容要充实,分析部分可以分条作答。

本题考查对小说题目的探究,观点不要求统一,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如果认为“魔盒”更合适,可以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魔盒”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魔盒”一词具有无限诱惑力,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另一方面“魔盒”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的心情也因为魔盒的特殊含义而发生变化。另外“魔盒”在体现文章的主旨方面显得形象生动,“魔盒”就象征着家的气息。如果认为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可以从小说的主人公形象、外国小说的某些特点进行分析。

[例](09海门模拟卷)作者以“萝卜花”为题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①“萝卜花”是小说的线索。一朵朵美丽的萝卜花贯穿全文,也开在了读者的心中,使小说呈现出淡雅、诗意的审美境界。②“萝卜花”烘托了女人的美丽形象——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有魅力的内心,是女人美好的化身,体现了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女人也正是在它的帮助和鼓舞之下才有了挑起生活重担的勇气和力量。③“萝卜花”暗示了小说的主题。普通人的生活是不会从天上掉馅饼的,唯有追求与抗争,才能战胜苦难,改变生活。④小说以“萝卜花”为题,形象醒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起。

[例](09南外调研卷《古村的雨》)文章中只有最后一节写到雨,而大部分内容却是写古村的环境和生活,作者为何以“古村的雨”为题?

[参考答案]结尾处作者用淡淡的笔墨勾勒了一幅古村微雨图,雨中石子路上呱嗒呱嗒的蹄声,蓑衣戴箬笠的农民牵牛远去,古村的雨以及雨中的景、人物活动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没有修饰,没有“文化”的装点,自然本色,作者认为这才是古村的本来面貌,是作者理想中的古村风貌,而文章中大部分内容写到古村的环境和生活,都已经发生了人为的改变,以“古村的雨”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古村变化的委婉批评,对古村原本风貌的赞美,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标题式探究试题,答题时可以从以下切入点着手:主题、情感、线索、悬念、双关、简明、形象与生动。

4.评价式

[解题指要]这类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对作品个性化的理解能力。考生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三点:一要紧扣评点或评价,看看它们有没有交给我们解读的钥匙;二要

紧扣原文中的表述进行分析,不牵强附会;三是试题要求探究,则答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符合文本,符合客观真实,言之成理即可。

2007年山东卷——叶延滨《灯火的温情》与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已有涉及。2009年福建卷——丰子恺《阿庆》,继续沿用了这一题型:

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作者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回答时注意“有时”二字的限制作用,不能理解成“精神生活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先要分析物质生活的第一性,再分析“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再分析“物质生活不可替代精神生活”,应结合阿庆形象来探究。

[例](07宁夏卷《林冲见差拨》)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后,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参考答案]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题目以金圣叹的评点暗示出语句具有丰富意蕴,激起考生思考兴趣,引导考生深挖探究,出非常巧妙。联系林冲原本是禁军教头,后变为配军的身份,答案可有多种。 探究要点可以考虑: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替代的。(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评价式题目是个性能力检测的最佳方式,解答时,一要发现解读入口,紧扣评价要求:二要围绕原文,综合分析;三要敢于发散,不求面面俱到,选取关键点,言之成理。

5.主题式

[解题指要]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主题式出现较早。2007年广东卷——《记钢琴演奏家傅聪》与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就已使用。2009年江苏卷张笑天《上善若水》也属这一题型:

3 / 6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题题型和解题指要

请探究都江堰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解答本题既要理清作者思路,又要把握全文主旨。作者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解答主题式题目要知人论世。探索文本的主题要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角度切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透析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例1] (09广东模拟卷《迎宾竹》)这篇小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参考答案]我认为小小说表现的主题是一个成功者(成功的领导)离不开一个贤内助(好妻子)的支持和帮助。首先,人物关系上,主人公是郑副市长的妻子淑芬,郑副市长的洁身自好,知错能改,都是从侧面烘托淑芬的形象,从而表现主题的。其次,情节安排上,小说的前半部分虽然主要写郑副市长和“红尘宾馆”的马经理的思想较量,但小说的重点是妻子淑芬“买菜回来”怎样做丈夫的思想工作。最后,郑副市长婉拒马经理更体现了淑芬思想工作的成效。

这个主题的判断就是从人物关系和情节安排两个角度加以分析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理解文章的主题,要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思想情感往往就是主题的体现。当然还可以从社会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

[例2](08南京一模《好望角》)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有多种理解。说说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一种理解,并结合本文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①歌颂老船夫身上彰显出的坚强、韧性的人格美。②当理想追求无法实现时,要以豁达与超然的心境走出困境。③幸福就在身边,要正视现实,珍惜当前。(主题3分。理由可以结合作品内容、人物命运、人物言行等进行阐述)

6.矛盾式

[解题指要]一是把握语句的内涵,二是不离开文本语境,三是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探究。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是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例1](08广东卷《绝妙的错误》)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参考答案]“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指的是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指的是我们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从“某种本质意义”和“其他方面”这两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的)

[例2](07广东卷《泥泞》)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对文本的探讨,一定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实际语境进行,切忌脱离文本。

作者在最后一段中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泥泞是自然生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参考答案] ]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有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的时候,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此题是从“泥泞”的一体两面进行探究,体现了事物的两面性、辩证性。 [例3](07重庆卷《告别三峡》)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于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不矛盾。前者是从情感角度着笔,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表现的是与故人故土的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搬走”“临行”正说明了三峡移民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而终老一生。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故土的浓厚情感。(从情感和观念观念两个角度)

矛盾式的探究题,看似矛盾,实际上相反相成。解答时首先要把握语句的内涵,其次要紧扣文本环境,最后应从领域、层面、时代、地域等不同角度分析探究。

4 / 6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题题型和解题指要

7.关系式

[解题指要]这类探究题探究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涉及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要理解环境对人物、主题,情节对情节、对人物、对主题,人物对人物、对情节、对主题的关系,甚至一个物件对人物、主题的关系。

[例] (08江苏卷《侯银匠》)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参考答案]①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⑤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要清理两位人物的关系,即主人公与非主人公关系。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所以小说的主旨一定是在侯银匠身上,但却写了女儿,则是运用了正侧描写、实写暗写等。

[例](09南通调研卷《坚硬的荒原》)文章题为“坚硬的荒原”,而大量的文字写老人和小孩。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理由。

[参考答案]①“坚硬的荒原”是文章的主体,以人类抗争的艰难来衬托“坚硬的荒原”的威力与险恶。②“坚硬的荒原”是人类奋力抗争的背景(或对象),以“坚硬的荒原”衬托人类不屈的抗争精神。③“坚硬的荒原”与具有坚硬荒原的品格的人类都是文章的主体,在荒原和人类的对峙关系中,表现生存环境的险恶与人类精神的伟大。

重在确立主体,主体往往是体现主题的。答题时不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就某一方面进行探究、论述就行。

[例](09广东模拟卷《迎宾竹》):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主要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⑴最后写郑副市长在家里发现获奖证书一事,暗示郑副市长的竹画确有水平,使情节波澜再起。(指向情节)

⑵使副市长妻子这一形象更加鲜明。原来以前市长妻子说的一切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人不能不为副市长妻子的贤慧聪颖而折服。(指向人物)

⑶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突出“一个成功者(成功的领导)离不开一个贤内助(好妻子)的支持和帮助”主题,给人留下无穷韵味。(指向主题)

这个题目的探究是情节与情节、情节与人物和情节与主题的关系探究。情节类探究试题的答题思路: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例](08浙江卷《乌米》)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参考答案]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 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 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 ②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指向人物)③“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指向情节) ④用“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指向主旨)

这个题目的探究是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人物与情节和人物与主题关系的探究。人物形象的作用往往对其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小说主题有一定的关系。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例](08汕头一模《雪夜》)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探究一下小说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氛围。②推动了下文抢劫事件及抢劫者摔下楼梯的情节发展。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冬夜的雪花烘托孤苦老人苍凉的心情。⑤将雪花比成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

[例] (06安徽《雁阵》)“雁阵”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①突出了环境的美;(指向环境本身) ②推动故事情节转折,化解矛盾冲突;(指向情节)③“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的主题、促

5 / 6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题题型和解题指要

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指向人物)④对主题起画龙点睛作用,使之由隐而显。(指向主题)

此题是探究环境在文中作用。其解题思路可从如下四方面入手:①描写了……景,渲染气氛等等(环境本身);②推动情节发展,为……做铺垫等等(指向情节);③烘托感情,表现性格;等等(指向人物);④突出……主题(指向主题);

[例](09启东模拟卷《姥姥的端午》)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 [参考答案]①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②使文章线索更为清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生动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③使姥姥这个人物更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④使作品更具有中化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⑤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

2009年福建卷出现了这一新题型——周劼人《寂静钱锺书》: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锺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锺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解答时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探究,文本包含着“这个时代不再寂静”,对“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锺书”的观点,应辩证地看待。

解答这一类探究性试题,要理解好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彼此的内在联系。

8.见解式

见解式探究题在2008年广东卷——(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文本中已经出现: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联系文中一开始,“父亲”走的时候,“我”感到无畏和兴奋,“我”一直给父亲送饭,但当父亲真正向我划来时,我却“逃掉了”,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支持但不理解。

因为“我”对“父亲”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所以对“父亲”坚定执著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的矛盾态度。最初,“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无畏和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对他变为关心和同情。当全家人都走后,“我”在漫长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亲”,又深感茫然和恐惧。

见解式题型可谓言由己出,有时与观点式、启发式、评价式有重合之处,但单独设题,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入的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

做好探究题,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答题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由于探究题一般答案字数要求在150字左右,考生在开始答题时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让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也让答案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同时,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体现考生个性化阅读所得的体会。二是要注意探究不是脱离文本一味地强调个性阅读。考生在探究时要注意紧扣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观点作分析论证,阐明自己的见解。

6 / 6

新课标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探究题题型和解题指要

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指向人物)④对主题起画龙点睛作用,使之由隐而显。(指向主题)

此题是探究环境在文中作用。其解题思路可从如下四方面入手:①描写了……景,渲染气氛等等(环境本身);②推动情节发展,为……做铺垫等等(指向情节);③烘托感情,表现性格;等等(指向人物);④突出……主题(指向主题);

[例](09启东模拟卷《姥姥的端午》)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 [参考答案]①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②使文章线索更为清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生动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③使姥姥这个人物更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④使作品更具有中化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⑤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

2009年福建卷出现了这一新题型——周劼人《寂静钱锺书》: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锺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锺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解答时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探究,文本包含着“这个时代不再寂静”,对“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锺书”的观点,应辩证地看待。

解答这一类探究性试题,要理解好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彼此的内在联系。

8.见解式

见解式探究题在2008年广东卷——(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文本中已经出现: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联系文中一开始,“父亲”走的时候,“我”感到无畏和兴奋,“我”一直给父亲送饭,但当父亲真正向我划来时,我却“逃掉了”,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支持但不理解。

因为“我”对“父亲”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所以对“父亲”坚定执著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的矛盾态度。最初,“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无畏和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对他变为关心和同情。当全家人都走后,“我”在漫长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亲”,又深感茫然和恐惧。

见解式题型可谓言由己出,有时与观点式、启发式、评价式有重合之处,但单独设题,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入的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

做好探究题,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答题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由于探究题一般答案字数要求在150字左右,考生在开始答题时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让评卷老师一目了然,也让答案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同时,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体现考生个性化阅读所得的体会。二是要注意探究不是脱离文本一味地强调个性阅读。考生在探究时要注意紧扣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论据围绕观点作分析论证,阐明自己的见解。

6 /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go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