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书

更新时间:2023-09-22 01:41: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

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DK414+500~DK448+200段)

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建设项目地点

本段线路经过晋中市(灵石县)、临汾市(霍州市)。 (2)建设项目的相关背景

大同至西安铁路基本呈南-北走向,纵贯山西全省,连通大同、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地市,是山西省南北向客货交流的主通道,同时,连通陕西省渭南市和西安市。

本项目建成后,将与大张客专、石太客专及陇海客专、京广客专一起,构成山西省和陕西省对内、对外运输的高标准客运网,不但为两省内各地市间及省内与省外间旅客交流提供了一条舒适、快捷、安全、高效的运输通道,同时,在路网上,将形成华北与西南间的又一客运主通道,与京广-陇海客专一起承担着京、津、东北、冀东、冀北部分地区与陕西南部、西南地区的旅客交流,增加了客运网的机动灵活性。

实施本工程,将使山西省主要地市快速客运全面成网并整体纳入国家快速客运网,可有效沟通大运经济带,充分压缩山西省内三大经济增长极间的时空距离,加强陕西与山西两省的客货交流及缩短时空距离,对于促进上述经济带的合作共赢,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完成了《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铁路可行性研究(送审稿)》,2009年5月原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组织了审查,并于6月底完成了《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铁路可行性研究(送审稿)鉴后修改》。

2009年12月11日,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09〕532号《关于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本工程予以批复。

根据发改基础【2009】301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大西铁路工程中大同至原平段利用在建北同蒲铁路第三、四线160km。同时设计单位根据各地部门要求,进一步优化选线,对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根据环办〔2012〕13号《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对本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的变化情况进行梳理,经逐项对照核查,本工程实施阶段构成重大变动1项,即因项目变更(DK414+500~DK448+200段)出现新的重要生态敏感区-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环办〔2012〕13号《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公司编制《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DK414+500~DK448+200段)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项目变更前后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变更前后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见下表。

项目变更前后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对照表

工程项目名称 线路长度 永久征地 桥 涵 隧道 土石方 桥梁 单位 正线公里 hm2 双延长米/座 延长米/座 万方 原环评阶段 33.7 57.87 5538/13 16815/2 345.5 工程实施阶段 33.57 94.13 7950.13/14 17674.8/6 432 (2)项目建设周期及投资

本段投资概算总额341061.2万元。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将于2014年7月正式开通。

3.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原环评批复后,线路DK414+500~ DK448+200段在发生变化,方案

变化情况及方案合理性进行分析如下:

(1)改线原因分析及改线过程概述

原环评方案为绕避韩信岭自然保护区的仁义隧道方案,该方案考虑线路绕避韩信岭自然保护区,沿保护区东侧边缘通过,仁义隧道处桥隧相连,进口段穿越黄土地层长555m;全隧穿越断层6处,且影响带较宽;隧道围岩级别较差,Ⅴ级围岩长度9215m,占隧道全长的80%;同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方案行径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00m,为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区及流通区,受断层切割,线路右侧泉水呈串珠状出露,供附近上万人饮用。隧道开挖可能造成区域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乔家山隧道进、出口穿越黄土段长3520m,全隧穿越断层破碎带3处;Ⅴ级围岩长度4535m,占隧道全长的86%,工程地质亦较差。

在补充大面积地质调绘的基础上,进行了横断面地质选线,经查明,线路向汾河侧移动后,地质条件有改善,但线路侵入韩信岭自然保护区,因此确定了在保证线路绕避煤矿采空区的条件下,线路从太岳山断裂带西侧通过的韩信岭隧道方案。

韩信岭隧道方案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100m,隧道上方及临近区域无居民区,隧道开挖对附近居民生活影响小。

工程穿越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方案,经专家论证后,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可控,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11〕136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山西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的批复”同意工程实施的方案。根据调整后的保护区功能区划,线路全部位于保护区实验区内。

(2)改线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工程实施阶段的穿韩信岭保护区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好,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减少5处。虽然穿过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有一定影响,但隧道施工安全,对地下水影响较小,可尽量避免破坏既有水源补给,优点相对明显。因此设计推荐穿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方案。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生态环境

工程沿线路段为盆地和山区,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复杂,稳定性强,土壤侵蚀以中度侵蚀为主,评价范围内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及功能完整性。

(2)声环境现状

本路段共有11处声环境保护目标,均为居民住宅。线路两侧敏感点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均位于1类区,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均能够满足1类区标准要求。

现状监测各点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47.8dBA~54.5dBA,夜间37.3dBA~44.6dBA。

(3)环境振动现状

本段线路涉及环境振动保护目标共计11处,均受社会生活振动影响。现状监测VLz10值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昼间70dB、夜间67dB要求。

(4)电磁环境现状

本段线路沿线有线电视入网率较低。新建牵引变电所选址处的工频电磁场背景值很低,有着较好的电磁环境容量。新建GSM-R基站选址处的背景射频综合场强值很低,有着较好的电磁环境容量。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

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DK414+500~DK448+200段),线路长33.6km。

(2)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 执行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范围。 1)生态环境

线路两侧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外各300m以内区域; 施工便道两侧各30m以内区域;

站场、施工营地、工程取、弃土场、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100m以内区域。

2)声环境

线路两侧距外轨中心线200m以内区域。 3)振动

距线路外轨中心线60m以内的居民住宅。 4)电磁环境

根据《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TB 10502-93 5.1.1条规定,电视受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各50m以内,由于本工程列车运行速度较高,高架线路所占比例较大,应扩大评价范围,电视收看受影响评价范围扩展为两侧距线路外轨中心线各80m以内,由于本工程高架桥比例较高,考虑电视接收受高架桥、高路基遮挡、反射影响范围为两侧距线路外轨中心线各160m以内。

5)水环境

地表水评价范围为灵石东站污水排放总口处,达标排放。 地下水评价范围为以线路为中心两侧1km范围及至隧道所涉及的水文地质单元。

6)大气环境

灵石东站锅炉废气达标排放。 7)固体废物

车站生产、生活垃圾及旅客列车垃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f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