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21 05: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单项选择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2.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3.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4.被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5.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威尔逊
6.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7.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8.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1.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12.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孙中山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13.1926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它的作者是怀特
1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5.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纲鉴易知录》上。 16.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17.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 18.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法约尔。
19.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法约尔。
20.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古立克。
21.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2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是里格斯的《公共行政生态学》。
23.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24.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25.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斯
26.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农业社会
27.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棱柱型 28.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工业社会
29.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30.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31.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32..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33..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34.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35.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36.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7.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38.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39.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40.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41.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4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瑞士。 43.英国地方政府形式是最典型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体制。 44.典型的行政体地方政府是德国国的地方政府。
45.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特殊型的行政区。
46.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特殊型的行政区。
47.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行政职位,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
48.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选任制
49.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委任制
50.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委任制
51.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考任制
52.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决策权力
53.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行政道德的核心内容。
54.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英国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55.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部外制类型。
56.部外制是美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57.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英国
58.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中国
59.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60.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61.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2006年1月1日
63.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临时方案
64.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追踪方案
65.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积极方案,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66.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导决策系统
67.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6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实施阶段 69.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纠正偏差
7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横向沟通
71.平行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72.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估对象 73.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社会监督
74.1987年颁布实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性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于批准之日起的三十日内报送国务院各十五份。
75.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制定和发布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章应于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将其文本、起草说明、备案报告等有关材料一式二十五份报国务院备案。
76.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跟踪监督
77.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国家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行政监察机关给予政纪处分。
78.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只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给予党纪处分。
79.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事先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80.对监督对象未构成犯罪,仅构成违反政纪的案件,由行政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81.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8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分别给予处分。 8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预算 84.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税法
8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2003年1月1日 86.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 87.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88.目标管理方法是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二、多项选择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怀特、汤姆森、西蒙、斯密斯堡
3、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时期,也有人称为X理论时期、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科学管理时期
4、提出政治与行政分离观点的公共行政学代表人物是古德诺、威尔逊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魏劳毕、怀特、费富纳完成的。
6、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 、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7.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8.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管理对象、组织文化。
9.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它包括的因素有组织文化、组织结构 、组织的规章制、组织的凝聚力、管理对象。
10.行政环境的特点是复杂性 、不稳定性、特殊性、约束性
11.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
12.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 、政治文化
13.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文学艺术、意识形态、道德伦理 、价值观念、教育
14.组织文化包括法律意识 、组织观念、价值观、道德感情
15.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16. 政府职能的特点是普遍性、不可替代性 、服务性、系统性、强制性。 17. 政府失效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造成另一种不公平、政府的低效率、政府成本过高、寻租
18.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足的职能、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改善收入分配、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19.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20.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文化职能 、社会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
21.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无知和非理性、外部性问题 、公共物品的提供、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不平等问题
22.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包括民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 23.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执行国际经济政策、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提高经济效率 、改善收入分配
24. 行政体制的特点主要有历史的继承性、严格的系统性、鲜明的政治性、相对的滞后性、较强的稳定性
25. 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民族自治原则、政治原则、有效管理原则、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
26.按社会制度划分,行政体制可分为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奴隶社会的行政体制 、封建社会的行政体制、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体制 27.以行政权力的划分作为标准来进行分类,可以把行政体制分为中央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 、行政区划体制
28.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比利时 、加拿大、斯里兰卡(泰国) 29.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墨西哥、埃及(津巴布韦、阿根廷)
30.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有芬兰、赞比亚 、奥地利、冰岛、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
31.地方政府体制的类型主要分为自治体地方政府 、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行政体地方政府
32.行政区划的类型可以分为特殊型、发展型、传统型
33.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组织理论学派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
34. 韦伯认为的权力有世袭的权力、魅力的权力、合法的权力 35. 下列属于行政领导者素质特点的是层次性、时代性
36.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利克特经长期研究,于1961年提出领导系统模式。这一理论将领导方式归结为专制独裁式、温和独裁式、协商式领导、参与式民主领导
37. 按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基层领导者
38.从工作性质和职责以及产生方式角度划分,行政领导者的类型划分为政务类行政领导者、行政类行政领导者
39.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 40.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 、西蒙 41. 人事行政的特点可以归结为法治化、专业化、现代化、职业化
42.人事行政的专业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人事行政理论专业化、人事行政机构专业化、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国家公务员职业专业化
43.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德才兼备原则、知人善任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原则、依法管理原则
44.人力资源具有的特征主要有时效性、时代性、能动性、再生性、增值性
45..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组织理论有非正式组织理论、新型领导能力理论 、社会人理论
46..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理论 、权威接受理论、组织平衡理论
47.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非政府性、组织性 、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 48.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监督市场 、监督政府、中介作用 、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49.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免税收、委托公共事务 、辅导监督、补助 、法律管制
50.下列不属于委任制的优点的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 、指挥统一、不受牵制 、行动迅速、简便易行
51.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52.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奖惩权力、归属权 、专业知识权、合法权力 53.美国学者西拉季和华莱士提出领导者除应具有身体特点特质外,还应具备社会技能、智力 、个性、社会背景 、任务定向 等特质。
5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领导作风理论、领导系统模式 、PM型领导模式、四分图理论、领导方格理论
55.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莫顿 、布莱克于1964年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56.领导作风理论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划分民主式的领导作风、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 、专制式的领导作风 57.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主要有道德素质、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
58.下列属于人事行政机关类型的有部内制、部外制 、折中制、党统一领导制 59.人事行政机关实行部内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瑞士、德国 60.西方各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之处主要是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严格考核、功绩晋升 、人事分类、依法管理 、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61.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职位分类 、品位分类 62.下列实行品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法国、英国
63.下列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美国 、中国、日本
64.从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形式上来看,大体上有越级晋升制、考试晋升制 、年资晋升制、功绩晋升制 、综合晋升制
65.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近姻亲关系 、直系血亲关系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夫妻关系
66.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廉、绩 、勤、德、能
67. 机关行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 68.机关行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发动作用、枢纽作用、效率作用、保障作用、联系作用
69.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的阶段有单机操作阶段、数据处理阶段、网络运行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
70..机关行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参与政务、处理事务 、搞好服务
71..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奖惩教育工作、组织实施工作 、协调控制工作、检查总结工作 、计划安排工作
72. 行政执行的准备工作应该本着必要、适当、预防、节约的原则,既不能准备不足,也不可铺张浪费。
73. 行政指挥的方式主要有书面指挥 、口头指挥、会议指挥、 现代通讯指挥 74. 根据控制的方式划分,行政控制分为直接控制、间接控制 75. 根据控制的时序划分,有事先控制、事后控制、直接控制
76. 按沟通工具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网上沟通 77. 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包括转变政府职、建立社会反馈体系、民主参与
78. 行政评估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评估对象、明确评估目的、选择评估标准、培训评估人员、评估方案的撰写
79. 行政监督的特点是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法律地位的独立性、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监督主体的多样性、监督对象的双重性
80. 社会监督的主体是政协、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新闻机构、公民个人 81. 一般行政监督中,政府检查的种类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常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立法检查和执法检查 、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 82. 国家审计的强制性特点表现在地位上的强制性、审计立项上的强制性、审查权限上的强制性、审计处理上的强制性
83. 司法权的特征主要有终结性、专属性或不可转授性、中立性、独立性
84.一般说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大致分为如下阶段系统实施、系统设计、系统维护、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评价
85.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86.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
87.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非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
88.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经验决策、科学决策89.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括领导决策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支持系统 、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90.决策方案一般有临时方案 、追踪方案、应变方案 、积极方案 91.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92.行政实施阶段的环节主要包括行政协调、行政控制 、行政沟通、行政指挥 93.根据控制的范围划分,行政控制分为微观控制、宏观控制
94.通常有四种信息被领导者用来衡量和评估实际工作效果,它们是口头汇报、个人观察、书面汇报、统计报告
95.行政控制的控制对象有行政工作人员、组织绩效 、信息、工作 、财务 96.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质量控制、标准控制 、成本控制、程序控制 、计划控制
97.按沟通的线路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98.按沟通的信息流向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平行沟通 、下行沟通 99.行政组织中的沟通存在的障碍主要有组织结构障碍 、心理与语言障碍、职位与专业障碍
100.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层级结构的协调、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 、人际关系的协调、各种资源的协调
101.按沟通的确定性划分,行政沟通可分为正是沟通、非正式沟通
102.社会监督的主体是公民个人、各民主党派 、各社会团体、新闻机构、政协 103.依照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监督可以分为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事前监督
104.事中监督的主要形式是跟踪监督、现场监督
105.下列属于一般行政监督工作报告的有临时报告、综合报告 、专题报告、年度报告 、工作简报
106.一般行政监督中,审查的形式主要有事中审查 、事先审查、事后审查 107.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权包括检查权、建议权 、调查权、行政处分权 108.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辅助职权包括对监督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权 、对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的处置权 、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109.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监督、法律监督 、政治监督
110.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公共预算可分为地方公共预算、中央公共预算 111.预算草案审核的主要内容是政策审核、体制审核、指标审核、技术审核 112.税收的基本特征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113.按照税制结构的单一性与复杂性来划分,可分为单一税制、复合税制 114.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定率性、配赋性
115.按照税收管理权限,可将税收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税 116.按照公共预算内容的分合程度,公共预算可分为经费预算、公共投资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子预算。
117.按照预算的编制程序,公共预算可分为临时预算、正式预算、追加预算 118.按照公共预算编制范围和预算技术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将公共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119.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学有人称之为动态行政学时期、行为科学时期、Y理论时期。
120.在我国,根据国家职能的区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国防费、行政管理费、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其他支出
121.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签订采购合同、选择采购方式、确定采购需求、履行采购合同、效益评估
122.法治行政的特点包括法律保留、法律优先 、职权法定、依据法律、职权与职责统一
123.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法定程序的审查 、滥用职权的审查、法定权限的审查、法定依据的审查
124.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技术方法、行政程序、基本手段
125.行政方法的特点有科学性、民主性、创新性、系统性、技术性 126.行政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指令方法、法律政策方法、经济方法 127.行政程序的特点主要有稳定性、合法性、强制性、简便性
128.行政程序从纵向可分为行政计划准备、决定计划、考核奖惩、检察监督、执行计划
129.按照时间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分为短期计划、长期计划、中期计划 130.行政方法的基本手段主要有行政指令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工作手段
131.按照行政计划的主题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分为地方计划、中央计划、基层计划
132. 按照行政计划的内容上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分为社会计划、经济计划、资源计划、国防计划
133.标杆瞄准的类型主要有内部标杆瞄准、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行业内标杆瞄准、跨行业标杆瞄准、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134.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行政效率可分为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工作效率 135.传统的测定行政效率的方法主要有标准比较法、公共组织要素评分测量法、行政职能测量法、行政费用测量法
136.下列属于行政费用测量法的方法有单位费用测量法、计件费用测量法、人均费用测量法
137.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经济指标、效率指标、公平指标、效能指标
138.政府再造的战略主要有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顾客战略:将顾客置于驾驶员的位置上、控制战略:将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
139.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模式主要有市场政府模式、参与政府模式、解制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
140.参与政府模式的理论基础有参与管理、对话民主、公民社会、承认公共组织中基层官员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
三、问答题
一、什么是行政?公共行政的特点是什么?
行政,即公共行政,也称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行政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它的特点有: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二、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有哪些?
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 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三、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1、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取向;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哲学研究方法;4、跨学科的研究方法;5、实证研究方法;6、比较研究方法。 四、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五、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特征?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有: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
六、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维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依法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七、什么是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1.政府职能普遍性的特点;2.政府职能的强制性特点;3.政府职能的系统性特点; 4.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的特点;5.政府职能的服务性特点。 八、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外部性问题;2.市场垄断和专制价格;3.公共物品的提供;4.无知和非理性; 5.不平等问题。
九、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2.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失效的范围;3.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4.发展中
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十、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 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十一、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意识形态职能;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 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十二、行政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行政环境的特点:1.复杂性; 2.约束性; 3.特殊性; 4.不稳定性。 十三、什么是社会的政府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 社会职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职能是指除了政治职能之外的所有社会管理职能,狭义的社会职能是指政府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之外的社会管理职能。本教材的社会职能是狭义的。
政府的社会职能比较广泛,主要有:(1)维持社会秩序,保证人身安全和私人财产安全的职能;(2)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3)环境保护的职能;(4)社会保障职能。
十四、简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需要转变的管理理念。
政府管理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如果不转变观念,就不可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政府机构改革就无法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圈。转变政府管理的理念,需要做到:1、政府机构改革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2、要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观念转变。3、要实现从权威主义行政向民主行政的转变。4、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从统治方式向管理方式的转变。5、实现从以官为本到以民为本的彻底转变。
十五、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十六、行政体制的特点有哪些?
1.鲜明的政治性;2.较强的稳定性;3.严格的系统性;4.相对的滞后性;5.历史的继承性。
十七、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2.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3.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4.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十八、什么是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哪些原则?
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
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1.政治原则。2.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3.有利于发展的原则。4.有效管理的原则。5.民族自治原则。
十九、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 二十、如何理解行政体制鲜明的政治性特点?
1、行政体制必须体现政治和政治体制的要求,是实现政治统治目标,加强政府合法性功能的体制性的和强制性的工具;2、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必须通过行政系统贯彻才能实现。执政党只有经过政府的贯彻执行其政策,才能实现其政策目标3、行政体制是以各级各类行政组织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价值的。政府公平、高效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满足广大公众的要求,就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那种认为公共行政是纯事务性的管理是不符合实际的。 二十一、简述行政体制的作用。
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3、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4、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5、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 二十二、简述集权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国家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完整,有利于整合国家各种资源和进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2、集权制对环境反映灵活,决策快,效率高。
缺点:国家行政体制比较僵化,行政首长集权,独断专行,会造成决策失误;如果对行政首长的权力缺乏制衡,就会出现家长制或一言堂。同时,由于集权制严格地控制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缺乏充分的自主权,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由于行政首长权力过大,可能产生滥用权力和寻租行为。 二十三、简述分权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地方政府有较充分自主权,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各种社会管理活动和进行经济建设。在民族自治地区,可以保持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2、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地自主决策,解决本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各种资源,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分权制有利于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和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民主建设。
缺点:1、如果过度分权,可能出现地方各自为政,中央政府政令不畅的局面,更有甚者会出现地方割据,不利于国家政令统一,不利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2、地方分权制因为受地区限制,容易形成地方主义。 二十四、简述完整制的优点和缺陷?
完整制的优点:1.有利于一个公共组织或一个公共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政令统一,权力集中。3.高度自主,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积极性。4.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反应灵活。
完整制缺陷:1.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筹安排。2.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3.缺乏全局观念,只顾局部利益。 二十五、简述分离制的优点和缺陷?
分离制的优点:1.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资源整合,团结协作,统筹兼顾。2.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3.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调部门职能。4.有分有合,集中集权与分权的优点。
分离制的缺陷:1.多元领导有可能造成下级无所适从。2.人与事分离,不利于对公务员的领导和使用。3.难于协调,容易出现文山会海。 二十六、简述层级制的优点和缺陷?
层级制的优点:1.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权力关系清楚,有利于领导和指挥,有利于提高效率。2.责任明确,有利于监督。3.行政目标统一,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绩效考评。4.有利于推行决策。
层级制的缺陷:1.如果层级过多,信息传递缓慢或失真,造成决策失误。2.节制严格,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3.容易出现家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 二十七、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机能制的优点:1.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2.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3.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机能制的优点:1.只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2.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 二十八、简述公共组织部门划分的标准?
1.按照管理职能和职能目标来划分行政部门;2.按照地区划分行政部门;3.按照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同环节来划分公共行政管理部门。 二十九、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有: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
三十、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2.监督市场;3.中介作用;4.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5.监督政府。
简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1.补助;2.减免税收;3.委托公共事务;4.法律管制;5.辅导监督。 三十一、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一般行政区划应遵循的原则有:1、政治原则;2、尊重历史传统的原则;3、有利于发展的原则;4、有效管理的原则;5、民族自治原则。 三十二、简述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三十三、简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三十四、简述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1、非营利组织是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外延与扩大,它可以弥补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2、非营利组织重视公共价值,尤其是公平、民主、效能、廉洁和公共利益等公共价值;3、它更强调公共服务,而不像传统的公共组织强调管理与管制;4、它的组织更民主、更开放;5、参与机制的建立。
三十五、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学习型组织是指组织通过个体学习、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观念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有:1、学习型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能力,使组织成员有接受新观念的开放性;2、组织成员有共同愿景;3、善于不断学习;4、自主管理;5、组织的边界将重新界定。 三十六、简述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是: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体学习;5、系统思考。
三十七、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1.合法权力。2.奖惩权力。3.专业知识权,又称为专家权。4.归属权,又称关系的权力。
三十八、行政领导责任分为哪几种?
行政领导责任分为: 1.政治责任。2.法律责任。3.行政责任。4.道德责任。 三十九、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四十、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主要包括哪些?
1.政治素质 2.文化素质 3.道德素质 4.心理素质 5.身体素质
四十一、什么是领导?理解领导的含义,需要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所谓领导是指社会组织中承担主管职能的个人或集体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依据法律或组织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
理解领导的含义,需要把握的要点是:1、领导只能产生于一定的组织,又服务于一定的组织,没有组织便无领导。另一方面,没有领导或领导不当,任何组织或团体都不能存在和发展;2、领导是一种统御和指引被领导者的行为过程。 四十二、什么是行政领导?简述行政领导的特点。 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
行政领导的特点表现在:1、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2、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3、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四十三、简述行政领导的作用。
1、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2、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 3、行政领导贯穿于公共行政的全过程。4、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十四、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公共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四十五、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由哪些方面构成?
1、政治素质:包括:①坚定信念,忠于国家,忠于党;②忠于政府,忠于人民,忠于职守。2、文化素质:主要有:①一般文化知识;②专业知识;③管理知识。3、道德素质:主要有:①大公无私,克己奉公;②实事求是;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④个人修养。4、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①敢于决断的气质;②竞争开放型的性格;③坚忍不拔的意志。5、身体素质。 四十六、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有哪些?
1、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包括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决策能力,③指挥、协调与监督能力,④应变能力。2、人际关系的能:包括①激励人的能力,②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3、技术能力
这三种能力,对高层行政领导者、中层行政领导者和下层行政领导者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高层行政领导者抽象思维和决断能力要求较高,对中层行政领导者人际关系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下层行政领导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比较高。 四十七、什么是人事行政?简述理解人事行政的含义需要把握的要点。 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理解人事行政的含义,需要把握的要点是:(1)人事行政为履行公共行政职能,完成各种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2)人事行政的管理主体是国家人事行政机关;(3)人事行政是法制化和制度化的人事管理;(4)人事行政的管理对象是行政工作人员。
四十八、简述人事行政职业化的基本内容。
1、国家公务员一经任用就取得法定身份,受国家法律保障,除本人自愿转业,即成为终生职业;2、国家公务员非因违法失职并经过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或停薪,即使被认为有错,本人也有申诉和说明理由的权利;3、国家公务员身份一经确认,即享有法律规定的一切权益,非经法律程序,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剥夺其权益。
四十九、人事行政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法治化;2.专业化;3.职业化;4.现代化。
五十、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行政相比较的特点。 1、以人为本;2、把人力当成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当成能带来更多价值的价值;3、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4、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战略高度来对待。 五十一、人事行政专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国家公务员职业专业化;2.人事行政理论专业化;3.人事行政机构专业化;4.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
五十二、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1.德才兼备原则;2.知人善任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功绩原则;5.依法管理原则。
五十三、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人力资源主要具有的特征有:1.人力资源的时效性;2.人力资源的时代性;3.人力资源的能动性;4.人力资源的再生性;5.人力资源的增值性。 五十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开发和培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造就一支优秀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途径。
五十六、什么是机关行政?机关行政具有的特征是: 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
1.机关行政的事务性;2.机关行政的综合性;3.机关行政的时效性。 五十七、机关行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发动作用;2.枢纽作用;3.保障作用;4.效率作用;5.联系作用。 机关行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的管理;2.会议管理;3.公文与档案管理;4.行政经费管理; 5.机关总务后勤管理。
五十八、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哪些环节?
1、计划安排工作;2、织实施工作;3、协调控制工作;4、检查总结工作;5、奖惩教育工作。
五十九、什么是行政决策?行政决策它具有哪些特点?
行政决策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决策的特点是: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殊性;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3.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营利性;4.行政决策的合法性;5.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6.行政决策执行的强制性。
六十、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科学预测原则。2.信息原则。3.可行性原则。4.满意原则。5.成本效益原则。6.公平与民主原则。7.法制原则。8.实现公共利益的原则。 六十一、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领导决策系统;2.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3.专家咨询系统;4.信息支持系统。 六十二、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六十三、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
1.立法机关确立的决策目标;2.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3.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具体决策目标;4.上级政府或上级领导部门下达的粗略目标;5.针对组织本身的发展所确定的决策目标。 六十四、评估决策时,应该评估哪些内容?
1、应该评估在决策执行过程中,是否真正贯彻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是否按照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执行决策,是否贯彻执行了上级的指示与命令;2、应该对决策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3、应该衡量和检查决策执行活动的成本效益并就此
进行评估;4、要评估实施决策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坚强有力;5、采取措施,完善决策。
六十五、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
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六十六、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
1、忠实决策的原则;2、迅速有力的原则;3、创新灵活的原则;4、计划安排的原则;5、团结协作的原则。
六十七、行政执行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3、行政执行是实现公共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4、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
六十八、简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3、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六十九、简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2、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3、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4、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
七十、行政协调中如何理解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
1、行政协调必须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做到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人人平等;2、行政协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对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一定要弄清原因,分清责任,而不可无原则地进行调和;3、行政协调还必须充分考虑有关各方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置以及工作任务的分配方面不能搞简单的、绝对的平衡。 七十一、简述行政评估的重要作用。
1、行政评估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2、行政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3、行政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4、行政评估是开始新的政策运行的必要前提。5、行政评估是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七十二、简述行政监督的原则。
1、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 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3、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5、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6、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
七十三、坚持和实行“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工作中的要求是什么?
1、任何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法律保护;2、任何监督对象都必须履行法定义务,遵守法律和行政纪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和行政纪律的特权;3、一切违反法律和行政纪律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任何监督对象都不能例外。
七十四、简述事前监督工作主要应把住的“三关”。
1、分析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把住法律、法规和政策关,看其是否与之相悖;2、分析行政行为的可行性,把住论证关,看行政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兼顾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利益,是否科学可行;3、分析行政行为的可靠性,把住措施关,看其对实施中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的分析是否客观、全面、准确,从组织领导到措施保障是否有力。
七十五、什么是法制监督?法制监督的特征?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法制监督具有的特征有: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4、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5、以权力制约权力。
七十六、什么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特点?
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舆论监督具有的特点有:1、监督方式的公开化;2、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3、监督效应的及时性;4、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 七十七、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
1、行政监督能有效地强化和改善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2、行政监督是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有效制度。3、行政监督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七十八、什么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主要特点?
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公共财政具有的主要特点是:(1)政府是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2)公共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3)公共财政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 七十九、简述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将资源配置于无法按付费原则经由市场配置的公共部门;2、将资源配置于具有自然垄断倾向而不宜由市场配置的非竞争性商品和行业;3、将资源配置于具有高风险,且预期收益不确定,但对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4、将资源配置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私人部门无力投资的基础产业和部门。 八十、什么是国家决算?简述编制国家决算的重要意义。
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编制国家决算的重要意义体现在:1、国家决算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体现着一年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2、国家决算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的结果;3、国家决算是制定国家财经政策的基本资料; 八十一、简述公共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上一年度公共预算的执行情况;3、计划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4、公共预算管理体制所规定的管理权限和收支范围。
八十二、什么是税收?税收包含的含义是什么?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包含的含义有:1、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前提;2、税收是按法定标准征收;3、履行纳税义务的主体是社会成员。
八十三、什么是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的特点体现在?
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
政府采购的特点体现在:(1)采购资金的公共性;(2)采购目标的非营利性;(3)采购行为的规范性;(4)采购主体的特定性;(5)采购活动的政策性;(6)采购范围广、规模大、影响力大。 八十四、简述法治行政的特点。
1、职权法定;(2)法律保留;(3)法律优先;(4)依据法律;(5)职权与职责统一。
八十五、简述法律优先包含的含义。
法律规范在效力上是有位阶层次的。法律在效力上高于任何其他法律规范。法律优先包含的含义有:1、在已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任何其他法律规范,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凡有抵触,都以法律为准;2、在法律尚无规定,其他法律规范作了规定时,一旦法律就此事项作出规定,法律优先,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都必须服从法律。 八十六、什么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具有的特征?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行政法规具有的特征是:(1)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2)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3)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4)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
八十七、什么是行政规章?行政规章的基本特点?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行政规章的基本特点有:1、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即有权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的机关;2、行政规章的制定根据是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决定、命令的授权;3、行政规章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制定;4、行政规章具有法的属性。
八十八、什么是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特征?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制度具有的特征是:1、行政复议由有行政复议权的上级行政机关作出; 2、行政复议的审查对象是引起争议具体行政行为,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3、行政复议由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依法申请而引起;4、行政复议主要采用书面审查的方式;5、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为审查标准
八十九、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1、行政复议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复议权原则;2、一级复议原则;3、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原则;4、全面审查原则;5、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6、复议不适用调解原则。
九十、行政方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组织的效率问题。它主要表哪些方面?
1、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办事时间;2、减少行政成本;3、公共行政的各个环节和步骤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方法,是行政方法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4、虽然行政方法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效率问题,但是,采取任何一种新的行政方法都要以人为本,营造一种民主与自由的组织气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组织成员的才能和智慧。
九十一、什么是行政计划?编制行政计划的步骤有哪些?
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依法制定行动方案。 编制行政计划的步骤有:(1)调查研究,确立计划目标;(2)拟订计划方案;(3)选择计划方案;(4)实施和修正计划方案,确定行政计划之后就予以贯彻执行。 九十二、什么是目标管理方法?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的主要作用是:1、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目标管理有利于突出以工作为中心。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目标管理有利于明确责任,强化责任。因为组织层层有目标,人人有目标,所以责任十分明确。
九十三、简述推行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
1、政府高层领导者的领导与支持;2、策略性规划;3、以顾客为导向;4、考评与分析;5、训练与奖惩;6、赋予组织成员活力与团队合作;7、质量保证。 九十四、什么是行政效率?行政效率的主要表现?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行政效率主要表现在:1、行政效率离不开定量分析;2、政效率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追求社会效益上,这是公共行政管理的方向;3、行政效率体现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上,是公共行政体系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对各种公共组织、各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以及相关要素的整体要求。 九十五、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
1、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降低公共行政的投入和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公共利益;2、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行政目标的达成度;3、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组织的各种要素组合的科学合理程度;4、通过测定行政效率可以确定公共行政活动的社会效益的大小。 九十六、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
九十七、我国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要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平等原则。(3)公平分配的原则。(4)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 九十八、简述行政改革的原则。
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
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九十九、简述行政改革的取向。
1、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2、以精简机构为取向。3、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4、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5、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 一百、行政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1、历史的局限性决定了行政改革的成败。2、政治因素对行政改革的限制与制约。 3、在行政系统内部行政官僚集团的反对。4、传统的保守程度决定了行政改革的艰难程度。5、用人惟亲和家长制对行政改革的负面影响。 一百〇一、行政改革的动力主要有哪些
1、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权威的推动。2、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3、社会演变的要求。4、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5、新思想、新价值的推动。 一百〇二、电子政府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电子政府的出现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它彻底改变了政府的管理方式,改变了政府封闭式的、单向式的管理方式,实现了政府与顾客互动的开放式的管理方式;2、电子政府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层级,减少人员,提高效率,更主要的是它朝民主行政的方向发展;3、电子政府将改变政府的决策方式;4、电子政府将改变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方式,远距离办公方式和家庭办公方式在公司企业已经出现,也势必有一天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方式;5、电子政府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是通才,也必须是专才;要忠于职守,有敬业精神,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论述题
一、公共行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公共行政是政府行政,是政府对国家的治理。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善政才有善治。公共行政就是治国安邦,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管理好国家,如何使社会全面快速地发展,使人民安居乐业。公共行政就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保证,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
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公共利益必须由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只有政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有关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的需要。如果政府不能实现公共利益,就必然缺乏存在的合法性。 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公共行政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有管理市场、规范市场的责任。如果没有公共行政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没有一个高效、民主、公平的政府,社会就不可能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政府没有高质量的决策能力、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的处理事务能力,就会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败下阵来。学习和研究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和完善政府的管理,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公共行政学是国家公务员的基础专业学科。身为公务员,必须学习并掌握公共行政学。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公务员学习并
掌握公共行政学,在进行行政管理时就可以高屋建瓴,用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来认识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公务员队伍,才能使我国长治久安,持续发展,兴旺发达。 二、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适应、互相作用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形态,是公共行政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行政体制、行政职能、行政目标、公共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以及官员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与行政经费等。
(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如果公共行政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也就是政府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那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公共行政管理。所谓适应公共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管理必须符合特定的公共行政环境向它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如果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即使再先进的公共行政管理也不可能有管理成效。
(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由于社会革命或社会变迁,公共行政环境发生了变化,公共行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公共行政的能动作用是研究公共行政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共行政可以利用公共行政环境提供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合实际的公共行政目标,确立科学的行政关系。通过达成行政目标而达到改善公共行政环境的目的。
三、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府成本过高。政府的行政成本很难量化,很难计算。因为政府的大多数的行政目标是模糊不清,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这样使政府的成本和效益都很难计算。而且政府活动的涉及面广,行政目标的变量多,比较复杂,需要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政府往往希望多办事情,扩张权力,扩大管理范围,这样就追求扩大财政预算,而效益却无法确定。正因为成本与效益分离,往往会出现行政成本过高的现象,造成浪费。
(2)政府的低效率。根据帕金森定律,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过多,成本高,效率低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政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低质量的公共政策。同时,政府部门人员素质不高,公共政策执行部门执行不力等,都是造成政府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3)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资源配置领域,因为信息不完全,政府的配置效率比市场低。一般来讲资源配置由市场完成,而不是由政府进行低效率的配置。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在一定领域仍然承担资源配置的作用,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将逐步减少资源配置的作用。
(4)寻租。在政府干预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即寻租者为了从政府那里得到某些资源或某领域经营的特许权或开发权,甚至垄断权。寻租活动不是经营活动,是寻租者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进行寻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寻租者在政府的庇护下获取高额利润,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政府付出了政治成本,社会付出了道德成本。
(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市场经济只能造成社会贫富不均,财富分配不平等。只能依靠政府进行再分配,以便使社会财富相对公平。但是,政府通过强制力进
行再分配也可能出现另一种不公平,就是政府利用强制力将富人的财富转移到穷人的手中,或者将穷人的财富集中在强势集团的手中。
四、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五、如何理解行政体制的含义?
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作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体制,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也就有相适应的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必须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发展。同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体制。如果行政体制相对滞后,必然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行政体制不仅要适应经济体制,同时,也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任何经济体制改革如果不进行相适应的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能进行到底的。
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的性质、公共行政宗旨和运行方向,行政体制的构成形态,政府职能的范围、程度和方式,政府的集权与分权,政府权力体系的结构要素,以及政府与社会、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关系等,这些都是由政治体制决定的。因此,行政体制也必须适应政治体制的要求,随着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行政体制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也必然影响政治体制。应该看到,如果政治体制不进行根本变革,行政体制要实现根本的变革是不可能的。 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它涉及到中央政府的权力划分与配置,涉及到政府集权与分权的程度,涉及到政府组织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权力划分与配置。权力的配置与划分是以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出发点的,是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经济、效率、民主、公平是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它们决定了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和地方自治的程度。
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社会和电子政府的出现,强烈地冲击着公共行政和行政体制。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公共行政发生了许多变化,行政体制也随之发生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公共行政的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公共行政走向电子政府和民主行政,必然引起行政体制的变革。
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尽管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对行政体制的作用和影响是决定性的,但应该看到,文化对一个国家的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行政体制的内核是文化价值体系,它为政府提供了行为规范和施政方向,为政府官员提供了价值观、权力观和思维方式。文化对公共行政既有引导作用,又有约束作用。优秀的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把公共行政引向科学的、规范的、民主的、法制化的公共行政,但是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往往破坏公共行政
规则,扭曲政府官员的价值观和职务行为,甚至制约行政体制。 六、行政体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公共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使国家公务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这样才能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要做到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就要使行政体制符合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高效的行政体制才能创造出高效的政府生产力。
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科学的行政体制是促进社会高速、全面发展的体制保证。科学的行政体制不仅能够确保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且能够调动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的积极性;不仅确保政府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向公众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和服务,而且能够为社会、市场、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广阔而安全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社会全面高速地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3.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是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的有序的规范的管理,可以为大批的德才兼备的行政领导者和优秀的国家公务员的涌现提供有利的条件,为年轻的国家公务员的茁壮成长创造一种氛围。行政体制是一种能够使人才脱颖而出,也能够压制人才成长的宏观机制。因此,建立并健全行政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4.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依法保证行政权力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行政程序的运行以及协调各种关系,是行政体制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依法建立并健全用人制度、激励制度、绩效制度、考核监督制度和竞争制度是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确保公共行政管理法制化。公共行政管理法制化是民主行政的前提。民主行政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行政体制的科学化将为民主行政提供保证。
5.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人民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为政府能够确保他们的各种权力和生命与财产不受侵犯。行政权力的划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其出发点应该是保证政府行为不能损害公民的权利的前提下,为公众服务,实现公共利益。 七、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和分部化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以效率为中心的层级隶属的程度与部门设置的限度,也就是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是公共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 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准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管理幅度的划分式行政目标的分解,式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扩大,也是一种行政分权。它的目的是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扩大管理职能,使管理更加有效率。但是管理幅度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来说,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应控制管理层次,应尽量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明白,管理层次过多则会增加信息的流失率和政策的执行力,便于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暗权行动。领导层和执行层缩短行政距离,便于领导和沟通,便于监督和考察。
七、公共组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政治性。2.社会性。3.服务性。4.权威性。5.法制性。 八、公共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九、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和分部化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以效率为中心的层级隶属的程度与部门设置的限度,也就是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是公共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任何国家的政府组织都是按层级化原则设计的。不仅政府必须按层级制原则设置,而且任何大组织,包括政党、军队、教会、企业、工厂和学校等社会组织也不例外。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准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管理层次过少,则会造成分工不明确,职责和权力不清,管理过于僵化,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管理层次过多则会造成信息流通不畅,程序复杂,公文旅行,政策执行力不足,难以监督和控制,滋生官僚主义等弊端。更有甚者,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管理幅度的划分是行政目标的分解,是行政管理职能的扩大,也是一种行政分权。它的目的是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扩大管理职能,使管理更加有效率。管理幅度过宽,部门或人员过多,管不过来,则会造成难以应付的局面,甚至会出现本位主义。管理幅度过窄,则会造成上级对下属干涉过多,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下属则无法自主地进行工作。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来说,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应控制管理层次,应尽量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明白,管理层次过多则会增加信息的流失率和政策的执行力,会造成弄虚作假,阳奉阴违。领导层和执行层缩短行政距离,便于领导和沟通,便于监督和考察。 十、行政领导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哪些方面?
1.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2.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3.行政领导贯穿于公共行政的全过程。4.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十一、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要承担国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
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行政领导者决不仅仅是掌权者、管人者,而首先要对自己的
本职工作负责,忠实于自己的责任,以工作成绩和贡献表明自己的责任心,表明自己对工作的胜任,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对国家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对渎职、失职和不称职的行政领导者要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必要的处理,在行政领导者中树立起责任观念。 十二、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人事制度历来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地位。任何一个国家必须通过有效的公共行政来维持政权的稳定,而一切公共行政都需要人来推行。因此,选拔数量适当的合格的人来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就成为国家政权能否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政府机关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和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的合法性。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发展经济,一靠财力,二靠人力。二者相比,人力是更重要的因素。美国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等方面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美国政府一贯重用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制定了许多特殊的政策,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吸引和网罗了世界各国的大批优秀人才为其服务。当前的我国,要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创造性,贡献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政府对人力资源能否进行合理的配置。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开发和培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造就一支优秀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途径。公共部门在使用人力资源的同时,还要通过建立健全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借助个人开发、职业生涯开发、组织开发,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使其在适应社会发展与部门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计划。因此,认真分析各类人才的特点和作用,研究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建设,是造就一支优秀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途径。
十三、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主要有哪些?
1.抽象思维与决断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指挥、协调与监督能力。决定政策之后,行政执行是落实政策的关键步骤。做到指挥有力、协调有方。监督有效,是行政领导者执行能力的具体体现。应变能力 2.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人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3.技术能力。技术能力就是指专业能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处理专业行政管理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技术,所以叫做技术能力。 这三种能力,对高层行政领导者、中层行政领导者和下层行政领导者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高层行政领导者抽象思维和决断能力要求较高,对中层行政领导者人际关系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下层行政领导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比较高。
十三、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行政管理有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监督等环节,但是,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整个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行政决策开展的,都是为了落实行政决策的目标和标准进行的。但是,在强调决策的重要时,并不意味着“管理就是决策”。
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的全过程。行政决策不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而且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也主导和左右着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决策渗透在各种行政功能的动作中,但其他的行政管理功能并没有消失,依然具有其
独立性。
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一定程度上说,行政决策确实是关系到国家成败和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行政决策水平如何,会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是否有生机和活力,行政决策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行政管理成效的高低。所以,高明的行政领导者就是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决策,并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决策或形成新的决策,保证行政管理的一切工作正常运转,提高行政效率。
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必须通过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政府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决策转换为行政决策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十四、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现代行政既要求高度的专业分工,又要求高度的协作配合。
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行政部门之间互设关卡,推诿扯皮,必然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造成工作过程的重复或脱节,从而延误工作的进程,降低工作效率。
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应当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因此,所有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必须做到放眼全局,搞好本职工作。
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搞好公共行政管理,离不开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行政协调正是行政合力赖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源泉。
十五、试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行政监督。
理解行政监督,应注意:1、行政监督主体由三方面主体构成。一是法定监督主体,是指享有行政监督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监督活动,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二是法律、政策的授权的行政监督主体;三是委托监督主体。受法定监督主体的委托,履行行政监督职能的组织。该组织受有权主体的委托实施特定的监督职责,其法律责任由委托机关承担。2、行政监督的内容是指行政过程中的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为和与其相关联的机制。具体而言,是指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程序、措施与资源”、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3、从形式特征方面看,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性”的监督活动。所谓整体性,包含三方面:一是方法和技术的多样化;二是行政监督的双重性;三是行政监督结果的综合性。4、从价值特征方面看,揭示行政监督是一种“整体配置效益”和“效率与质量均衡性”的监督。“整体配置效益”是针对组织结构、职责、程序、措施、资源及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而言。这是行政机关的“硬件”。它决定行政机关整体效益。在施政成本不变和遵循法律规范的条件下,通过对行政机关的“硬件”合理调控,使其优化,使公共行政管理建立在良好的组织基础之上,实现从源头治理腐败的目标的实现;“效率与质量”是针对行政主体的行为
而言。有最优化的“硬件”,并不意味着公共行政管理的效能是最优化的。更何况“硬件”和“软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互动关系,质量与效率的完美结合所产生的均衡状态。
十六、如何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1、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不同。法律把社会成员的权利界限和义务责任用明确的条文规定下来,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明确性和逻辑性,具有可操作性。法律手段要有效用,当然要依赖社会成员守法的自觉意识,但法律主要靠“他律”,是靠外在的强制力来发挥作用,是通过社会成员的惧怕心理来起作用的。因此,法律的约束功能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道德规范却不具有以国家权力作后盾的强制性。道德的实施是通过教育、舆论、习惯和传统对人们发生作用的,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社会规范的。
2、规范人们行为的范围和程度不同。由于法律的“他律”性、强制性等特点,决定了法律在规范人的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程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道德对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调整范围要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宽泛得多。一般说来,凡法律能够调整的领域,道德都可以调整,即使法律不能涉及调整的领域,道德也可以调整。
3、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法律一方面要受道德的制约,但另一方面法律也有助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先于法律而产生,其覆盖面又广于法律。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其他一切社会规范莫不受道德规范的制约,法律也不例外。首先,道德是立法的基础;其次,道德也是执法的基础。
综上可见,法治和德治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抓法治建设不是反对和排斥德治建设。抓德治建设也不是反对和排斥法治建设,而是法治和德治齐抓共管、相互协调配合,以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
十七、试述行政方法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1、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科学的行政方法是科学的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是提高政府效率。21世纪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世纪,全球化和地区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高效的政府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
2、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公共行政管理需要方法和技术,方法和技术不同,其效果也大相径庭。科学的行政方法和技术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关键。没有科学的行政方法和技术就没有科学的公共行政管理。采用科学的行政方法和技术对提高政府效率,减少行政成本是十分重要的。
3、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证。没有科学的行政方法和技术,国家的各级行政机关就不可能有效地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计划和安排各项工作,就不可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不可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
4、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简单方法,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改变过去直接管理、微观管理、强制管理和单一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方法,要实行间接管理、中介管理和宏观管理的方式方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5、科学行政方法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我国目前公共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正作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行政方法不科学也有一定的关系。采取科学的行政方法和技术,如网上办公,不仅能够简化行政手续,而且能够杜绝行贿受贿等弊端。所以,科学的行政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行政效率,而且还能够促进廉政建设。
6、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科学的行政方法必然是以民为本,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方法。 十八、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1、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宗旨。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活动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都必须讲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都必须讲效率。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活动一开始,就作为重要的因素来指导公共行政活动。高效率就是低成本,高产出,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方面。 2、行政效率是检查和衡量公共组织和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公共行政的高效化,是公共行政现代化的重要方面。通过行政效率,可以检查和衡量公共行政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各种管理制度和各种手段是否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也可以检验和衡量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队伍素质是否较高,能力是否较强,工作态度是否积极,人际关系是否协调;还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体制是否科学合理,公共组织的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层次是否得当,幅度是否适宜;还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运行的每个环节是否科学合理,行政程序是否精简实用,这些都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行政效率可以检验和衡量行政制度的合理性和行政方法的有效性。
3、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只有大幅度地提高行政效率,才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生产力,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高效的公共行政是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保证,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制约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关系到国计民生。
十九、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决定行政。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也必须从属于国家政治的要求,在我国政治与行政更是密不可分。因此,行政改革过程不是纯技术实施的过程,政治的各种因素决定了行政改革的复杂性。
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织与社会环境是输出输入的关系,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行政改革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意味着公共组织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它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运行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但行政改革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是积极而高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改革要注意行政效率问题,同时又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的实现程度。
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改革要对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区划体制、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等进行改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行政改革应该进行科学地论证,严密地计划,强有力地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而不能盲目进行。
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不断地调整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必须对政府的行政权的行使的范围、程度和
方式进行调整。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的行政权对社会的干预逐步减少,社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越来越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政府必须对社会进行干预,无政府主义是不可取的。 二十、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1、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进行行政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取得政治上的大力支持,没有政治上的赞成与支持,行政改革无法开展。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改革,而且是重要的政治行为。政治支持不仅是行政改革的前提,也是行政改革的保证,而且行政改革往往是在政治的推动下进行的。
2、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首先,要加强新思想、新价值的宣传,打破僵化、模式化的旧思想、旧价值。对行政改革的宣传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行政改革进行的同时,要加强对新观念、新经验的宣传,强化人们已经形成的新思想、新价值,使之内化为人们自己的新思想、新价值。行政改革必须重视观念更新和新观念的形成。宣传工作必须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宣传可以制造行政改革的气氛和向公众灌输新思想和新观念。
3、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行政改革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改革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4、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行政改革是在客观环境推动下的被动改革,即使政府自动进行的改革,也往往是在客观环境的压力和推动下行政系统所进行的自我调整。但是,国家制定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是行政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和强制力。
5、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行政改革首先要选择那些难度小、震动小、见效快的行政领域和部门开始进行。同时,选择行政改革的时机也很重要。发动改革必须借国家和政府大力宣传行政改革的必要性之时,或寻找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开始着手进行。
6、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行政改革见效快,效果大,是取得改革参与者和公众认可的重要方法。行政效率明显大幅度提高,政府为公众服务意识和质量也都得到明显的加强,改革参与也得到了实际利益。要把改革的这些成果及时地反馈给社会和改革的参与者,强化改革意识,化解不同意见,克服改革阻力。
五、重要名词 1、公共行政学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一般行政环境
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态。 5.具体行政环境
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6.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7.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指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8.市场体制
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 9.市场失效
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10.行政体制
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11.地方政府体制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12.行政区划体制
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13. 中央政府体制
是指一个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制度的总和。 14. 地方分权制
也称多元制和分离制。它是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 15.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6.分离制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7.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8.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19.广义的公共组织
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
20.狭义的公共组织
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这里采用狭义的定义。 21.公共组织结构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22.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23.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24. 首长制
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 25. 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26. 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7.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8. 领导
所谓领导是指社会组织中承担主管职能的个人或集体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依据法律或组织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 29. 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 30. 行政领导者
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31. 委任制
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32.考任制
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33.行政领导权力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34.行政领导责任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35.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是指行政领导者所具备先天的心理和智力,经过后天教育与实践所形成的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价值取向、心理特点、文化修养、智慧、能力和品德的综合条件。 36.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37. 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理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38.人事行政机关
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39.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40.国家公务员(西方)
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41.公务员(中国)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42..国家公务员的辞职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
43. 机关行政
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 44.公文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45.行政机关档案
行政机关档案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46.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47.不确定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 48.行政决策体制
是指由承担各项任务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组成的一个组织系统。现代行政决策系统体制应该包括:领导决策系统、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 49.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 50.风险性决策
风险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51.程序性决策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52.非程序性决策
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没有先例可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53.集体决策
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 54.经验决策
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 55.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 56.危机决策
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57.行政决策参与
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58.行政控制
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 59.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60.行政沟通
行政沟通是指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61.行政协调
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62.行政评估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 63.广义行政监督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 64.狭义行政监督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按行政系统的组织层级或专门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 65.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66.法制监督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67.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68.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69.国家决算
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70.税收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71.财政支出
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72.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 73. 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74.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5.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6.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77.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也叫行政赔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 78. 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 79.行政计划
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依法制定行动方案。 80.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81.政府全面质量管理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正在阅读:
公共行政学复习资料01-21
建筑施工与管理毕业论文06-13
植物生理学研究法 - 图文04-24
BIOS单词10-31
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04-14
2019年济南市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11-2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复习资料
- 公共
- 行政
- 南开大学时间序列分析往年期末试题考题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
- IPO、新三板员工及高管事业编制问题案例
- 宏经第六章 课后习题
- 写给2017届高三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 广电施工组织设计
-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A卷
- 最新-祁东县育贤中学2018级高三生物创新测试题 精品
- 研究生录取问题论文
- 数据结构在线测试01-08章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课堂实录
-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 爱国卫生工作会议记录
- 7.8#楼旁站监理方案
- 脱硝电气就地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图文
- 如何施救药物中毒
- 热力发电厂课后习题答案
- 豫建质17号 河南省结构中州杯工程评审管理办法
- 烟气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