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dogcx教育学基础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04-13 17: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第一、二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A.直观性

B.巩固性

C.启发性

D.循序渐进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2.“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由于生活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所以教育也是生长。

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参考答案:D

专家点评: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

二、多项选择题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哪几种经典的观点? (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种都是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上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等。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该学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

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三、填空题

2.我国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

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参考答案:礼乐射御书数

专家点评: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一是礼,即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即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即射技教育;四是御,即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即学字习写的书写教青;六是数,即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3.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

参考答案:孔子

专家点评: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D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2.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4.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C )。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5.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是在( D)。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7.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C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20世纪以后

二、填空题

1.被称为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2.《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的教育代表作。

4.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性、免费性、性。

5.教育的三要素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A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B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

3.D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提出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4.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托儿所) ,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在学制中具体地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C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中青年脱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6.D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以(书) 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7.C对于获得知识,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8.D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的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1632年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9.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0.B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故可判断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初期。

11.C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相一致,均强调引导性和启发性。

12.A 《孟子》中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说法。

13.A根据教育常识可知,终身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

14. B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二、填空题

1.杜威

2.洛克

3.雅典

4.强迫普及

5.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的是( A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杜威

2.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B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D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康德

4.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叫( A )。

A.学制

B.学校教青

C.正规教育

D.制度化教育

5.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称

为( C )。

A.普通教育

B.全民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8.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D )

A.美德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C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学校教育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奴隶社会末期

D.封建社会初期

11.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哪条教学原则相一致? ( C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学而知之

C.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D.温故而知新

12.“教育”二字连用最早见于( A)。

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14.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二、多项选择题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ABCDE )。

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A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

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B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

3.D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提出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4.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托儿所) ,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在学制中具体地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C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中青年脱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6.D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以(书) 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7.C对于获得知识,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8.D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的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在1632年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9.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0.B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故可判断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初期。

11.C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相一致,均强调引导性和启发性。

12.A 《孟子》中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说法。

13.A根据教育常识可知,终身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

14. B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

ABCDE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 A

专家点评: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

决定性因素。

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参考答:B

专家点评: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因为它已经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良好的校风对新师新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对个性的理解

B.对集体的看法

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包括教青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包括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对学校功能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对个性的理解,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对集体的看法等。

2.学校制度文化的形式大体可分为( )

A.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传统

C.学校仪式

D.学校物质硬件

E.学校规章

参考答案:ACE

专家点评: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现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三、填空题

1. 决定着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制度

专家点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参考答案:动力作用

专家点评: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在历史上教育的某

一形态一旦形成,往往几十年、几百年一脉相承,而科学却是活跃的、革命性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学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冲击教育的习惯领域,导致教育中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斗争,最终促成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

参考答案:学校教育

专家点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并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又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

巩固与提高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C )。

A.政治制度

B.人口因素

C.社会生产

D.自然环境

2.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C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观念文化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B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传统文化

D.科学技术

4.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B )。

A.学生文化

B.学校文化

C.学校制度

D.学校传统

5.学校文化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是( D )。

A.伦理观念

B.道德观念

C.求知观念

D.价值观念

6.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A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

参考答案及解析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C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它决定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

2.C 在校园文化中,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制度文化。

3.B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4.B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组织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5.D 在学校文化中,价值观念是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

6.A 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7.A 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

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8.B 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9.A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10.A 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根据他对科学知识分类的观点,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对英国以及欧洲学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l1.B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12.C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A)。

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D.促进经济增长

2.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B )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协调功能

B.文化功能

C.理性功能

D.服务功能

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C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4.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

A.美国的舒尔茨

B.美国的凯恩斯

C.中国的于光远

D.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E )。

A.决定教育的规模

B.决定教育的速度

C.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D.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E.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2.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BCDE )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D.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

E.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B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产生反作用,即具有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功能。

3.C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

形态。其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而非学校环境文化、学校设施文化或学校制度文化。

4.A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前人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E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教育的各个方面均会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2. ABCDE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动力作用上;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而言,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第四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 荀子

参考答案:B

专家点评: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我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2.“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人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B

专家点评: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3.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B.遗传素质

C.家庭的环境

D.后天学习和训练

参考答案:A

专家点评:格塞尔据“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这虽然夸大了成熟的作用,但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必要。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 )

A.成熟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环境论

E.内发论

参考答案:BCE

专家点评: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烁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

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B.加速个体发展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的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发展个性

参考答案: ABCDE

专家点评: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三、填空题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参考答案:社会实践

专家点评: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在社会环境中,不仅存在着与每个个体有不同性质、不同联系程度的各类群体,而且还存在着人的创造物和各种创造性工具。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

2.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

参考答案:帮助少年起飞

专家点评: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教育要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2.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D )

A.人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3.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体现了以下哪种观点? ( A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4.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男生在游戏中喜欢扮演坚强不屈的英雄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D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6.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B )

A.阶段性

B.能动性

C.主观性

D.互补性

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表明个体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 A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8.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C )。

A.决定因素

B.无关因素

C.物质前提

D.补充因素

9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种思想称为(B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自然发生论

1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 C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物质活动

11.有些专家把( C )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育年期

12."未来"成为最重要的概念是在( D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育年期

1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B )。

A.成熟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遗传

D.环境

1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A )作用。

A.主导

B.制约

C.决定

D.辅助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AB )。

A.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客观性

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主观性

E.以上都是

2.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BDE )。

A.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

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D.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

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ABCDE )。

A.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育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育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

意义

B.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C.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D.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

标准

E.使学生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内发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ACD )。

A.孟子

B.荀子

C.威尔逊

D.格塞尔

E.洛克

三、填空题

1. 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2.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决定的。

3.在个体发展中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五、论述题

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所表现出来的善,是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因而属于外铄论。

2.D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兴趣特长方面的发展情况均有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简单化处理方式,不能仅仅满足于每个学生一般的共同发展。而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人的个性差异创造适当条件,促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

3. A霍尔的观点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是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受遗传基因的决定,后天的教育只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如加速或延缓) ,而不能改变它。

4. B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2~3岁是幼儿的最佳口语训练期o

5. D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6. B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7.A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8.C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9.B这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观点,是外稣论的观点,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

10.C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

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11. C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12.D“未来”是育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13.B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4. A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 A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首先,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其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BDE环境对个体发展有影响,但并不能夸大为环境决定论。

3. ABCDE项是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4.ACD荀子和洛克都是外稣论者。

三、填空题

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2.内在需要成熟机制

3.育年

4.个体活动

5.成熟

五、论述题

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原因在于: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个体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

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同时,学校教育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一一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具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具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学校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内进行教育,因而,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

(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潜能。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

(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教育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于人发展的因素。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白板说”的是英国哲学家( )。

A.华生

B.威尔逊

C.洛克

D.格塞尔

2.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3.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哲学家( )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4.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不严重的疾病也会把他击倒,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5.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

A.洛克

B.赞可夫

C.维果茨基

D.华生

6.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稣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能动论

7.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8.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观点。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本能论

9.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自然发生论

10.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11.有些专家把( )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育年期

12.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心理特征表现方式

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3.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

峰则在育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要迅速得多。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E.个别差异性

2.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能发掘人的潜力

C.发挥人的力量

D.发展人的个性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3.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哪几种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 ( )

A.人思维活动

B.个体的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4.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稣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A.荀子

B.华生

C.孟子

D.弗洛伊德

E.洛克

五、论述题

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C 洛克的“白板说”是外稣论的典型代表。“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

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2.C 因材施教指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C 这是康德的原话,康德重视教育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4.C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

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5.C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6.B外稣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剌激和要求、

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7.C 关键期实际反映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8.B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属内发论。

9.A 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看不到教育对促进人的社会性的作用,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

10.B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11.C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12.D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13.C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题中现象正体现了这一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ABCDE均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ABC DE 凡是教育能够实现的使人发展的方面都有助于人类地位的提升。

3.BDE 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每一层次的活动对个体身心发展都具有特殊的和整体性的影响。

4.ABE 孟子和弗洛伊德是内发论者。

五、论述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要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深刻认识这些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育活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个体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消极地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这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棍为一谈。同时,还要看到各年龄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人为地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工作。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个体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存在关键期,为了有效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工作要及时施教,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可通过其他方面超常发展得到补偿,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存在互补的可能。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存在身心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即是( )。

A.人狭义的教育目的

B.狭义的培养目标

C.广义的教育目的

D.广义的培养目标

参考答案:A

专家点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称为(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参考答案:A

专家点评: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3.“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评价

D.指导

参考答案:B

专家点评: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在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因此,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

B.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C.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

D.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

E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2.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 )。

A.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

B.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

D.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E.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①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②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教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三、填空题

1.1957年,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我国提出的第一个。

参考答案:毛泽东教育方针

专家点评;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答案:素质智育社会实践

专家点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六章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名誉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教师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对学生关禁闭,这侵犯了学生的(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参考答案:B

专家点评:人身自由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3.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

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参考答案:A

专家点评: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包括( )。

A.授业、解惑者角色

B.朋友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E传道者角色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研究者角色、朋友角色。

2.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A.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且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

C.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D.在社会道德上,学生与教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E.以儿童为中心

参考答案:ACD

专家点评: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以儿童为中心都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三、填空题

1. 1986年6月21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这一类别。

参考答案:专业、技术人员

专家点评:社会学者常常把职业划分为专门职业与普通职业,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2.教育工作的最大特布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是教育活动中的生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素质要求。

参考答案:师生关系

专家点评: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3.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凡年满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

参考答案:六义务教育

专家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试论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参考答案: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专家点评: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赋予教师多种多样的职责、功能,要求教师根据社会不同方面的期望和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纵观整个教师角色的研究,虽然不同学者从不

同角度探讨过这个问题,也有不同见解,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以上六种角色。

五、论述题

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推动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创造发明的过程及成功的原因,学习科学家身上展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第八章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

1.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

A.教科书

B.活动指导书

C.参考书

D.讲义

E.讲授提纲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2.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 )。

A.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B.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D.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E.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答案:ABCE

专家点评: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初中阶段就应达到的目标。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家庭课程

B.校外课程

C.省级课程

D.学校课程

第九章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答案:A

专家点评: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2.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将孔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王阳明

D.朱熹

参考答案:D

专家点评: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来源。

3.《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C

专家点评: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说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的境地。这体现了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学教学原则包括(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ABCDE

专家点评: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下列关于练习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等

B.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C.精选练习材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D.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

E.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

参考答案:ABCE

专家点评: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要适当,并不是越多越好。

三、填空题

1、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教学

专家点评: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历代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例如孔子要求“”。

参考答案:“学而时习之”或“温故而知新”。

专家点评: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就曾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3.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

参考答案:直观性重要来源

专家点评: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昕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四、简答题

如何理解因材施教原则?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参考答案: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做到: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特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②采取有效措施,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有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有关的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专家点评: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凯洛夫

2.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du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