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07 21: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及教案

烟台一中历史组 房静静

<一>课前系统: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提高自身参与意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2、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一组:国防科技组 重点研究课题:“两弹一星”

问题1:“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原子弹、氢弹、导弹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问题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参考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之初,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台湾问题上,美国总统都曾经威胁要使用原子弹。配备着核武器的美国第七舰队在中国沿海晃来晃去,美国在中国周围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核基地。

1

材料二: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书记赫鲁晓夫,是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三:“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

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1955年 问题3: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人员的无私奉献,你能列举出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吗?并简要介绍之。

问题4:“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两弹一星”不仅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 问题5: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立场是什么?中国在和平时期如何利用核能源?能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

二组:现代农业组 重点研究课题:杂交水稻 问题1:是什么原因让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考材料: 材料一: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 ,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材料二:

中国只拥有世界7%的耕地,却要养活世界20%以上的人口。

2

上世纪90年代,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问题2:杂交水稻的研究经历哪几个阶段,取得了什么成果? 问题3: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相比有什么优势?

问题4: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组:信息产业组 重点研究课题:巨型计算机

问题1: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诞生于什么时间,哪个国家?最初应用于什么领域?

问题2:什么是巨型计算机?我国为什么要研制巨型计算机呢? 问题3: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问题4:当前,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研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问题5:联系实际,谈谈巨型计算机使用对经济建设产生的重要作用。

四组:载人航天组 重点研究课题:“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技术

问题1:中国人飞天的梦想何时得以实现,标志是什么?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世界论神五”

1、美国某媒体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一项“历史性成就”,表明中国有能力掌握现代高科技,并已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2、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

3、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问题2: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问题3:载人航天技术会带动哪些相关领域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一)导入:

3

师:上课开始,我们先来看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反映了我国哪项重大科技成就? 生:载人航天,神五??

师:2003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

就在39年前的同一天,一朵从西北大漠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同样震惊了世界,这又是什么事件?

生: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师:是的,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今天,就让我们重温新中国从第一颗原子弹到载人航天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转头板书 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二)讲授新课:

师:首先让我们走近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是什么?看完视频告诉我!

师:这个里程碑是什么? 生:两弹一星(板书) 师:两弹指哪两弹? 生:原子弹、导弹

师:为什么不是氢弹?他们三者之间什么关系? 生:回答??

师:(简单总结)原子弹爆炸标志着打破了核垄断,导弹的研制成功真正增强了国防力量,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我国进入空间时代。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已经了解“两弹一星”战略是在建国初制定的。大家想想,建国初,我国的经济基础怎么样? 生:薄弱,穷。

师:是啊,百废待兴,一穷二白。那为什么党中央要在这么困难的 条件下制定“两弹一星”战略呢?我们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原因。

材料一:新中国建立之初,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和台湾问题上,美国总统都曾经威胁要使用原子弹。配备着核武器的美国第七舰队在中国沿海晃来晃去,美国在中国周围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核基地。

4

材料二: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书记赫鲁晓夫,是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三:“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

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1955年

学生读完后分析每一则材料的大意,得出结论: 为了反对美国核威胁;为了打破核垄断; 为了尽快增强国防力量,捍卫新生政权。

师: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地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取得了成功。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建国以来党的英明决策。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师:结合邓小平这段话,谈谈“两弹一星”的成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生:打破了核威胁;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板书)

师:材料二:“两弹一星”不仅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 生:(补充影响)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板书)

师:(分析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

引导学生想一想现在卫星的种类,气象、导航、通讯,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再引导学生考虑在和平时期两弹没有派上用场,我国是如何利用核能源的。 生:建立核电站,比如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还有烟台的海阳核电站。 新闻图片

【据胶东在线网报道 2010年11月29日】据了解,海阳核电项目共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投产发电,届时年发电量将达到175亿千瓦时,将极大优化山东电源结构,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全部建成后,

5

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师:我国“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在国际上堪称奇迹,投入最少,基础最差,用时最短(美国6年半,苏联4年多,我国两年多)。同学们想一想,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当然还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而且我们的科学家比外国的科学家付出了百倍的努力。

同学们能列举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吗? 生: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力学之父)??

师:是啊,除了同学们列举的,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节课就介绍两位,钱学森和邓稼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钱学森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钱学森钱学森小档案出生日期:1911.12.11毕业院校:交通大学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专职业:空气动力学务:国防五院(导弹、火箭研究)首任院长主要贡献: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此处运用谈话法,和学生共同来介绍钱学森。

师:介绍钱学森留美期间(二战)参与过美国的导弹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新中国成立后,积极要求回国。美国能放他走吗?

生:当然不能。美国海军次长说宁可把他毙了,也不能放他走,他一个人顶的上5个海军陆战师。所以,钱学森被软禁起来。 师:那后来怎么又回来了呢?

生:周总理和美国谈判成功,用15名在朝鲜战场俘获的美国高级将领换回了一

6

个钱学森。

师:回国后,为我国的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2007年,钱老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们来看一下感动中国授予钱老的颁奖词。(视频)

师:像钱学森这样爱国的知识分子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邓稼先。

“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邓稼先邓稼先小档案出生日期:1924.06.25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及美国普渡大学职务: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主要贡献:两弹元勋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师:邓稼先和钱学森一样,早年留学美国,这是他留学美国的照片。中间这位1米83 的帅气的小伙子就是邓稼先,他右边这位是谁? 生:杨振宁

师:他俩怎么会在一起呢? 生:是同学

师:是的,邓稼先和杨振宁中学时是同窗,在美国虽不在一所大学,但同住一屋,是好友。但是由于两个人选择的路不同,人生的轨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邓稼先在1950年取得博士学位的第9天,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回国后,由于负责核武器的研制,在西北大漠开始了他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活,直到1986年去世,他的名字才被世人所知。他28年的默默无闻,换来的是中国响当当的核大国地位。

由于常年的核辐射,导致他全身大面积出血,很多器官病变,临终前,他说了这

7

样一句话??

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说: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师:邓稼先的事迹,感动着你,也感动着我。你能否拿起你手中的笔为邓稼先补上一段《感动中国》的推荐词,来纪念一下这位共和国的功臣。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教师肯定表扬。相信同学们写的都很精彩,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展示,下课后,科代表收起来我批阅一下,下节课接着展示。

接下来我们要走近的人,是我们端起饭碗很容易想到的一个人。(音频)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师:他是谁? 生:袁隆平

师:袁隆平主要在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生:杂交水稻(板书)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袁隆平

袁隆平,早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亲眼目睹了1960年罕见的粮食饥荒,他决心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来战胜饥饿。 有了这种信念,袁隆平开始了他艰辛的历程: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找到了6株试验植株。(一年的寻找)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由于论文和当时的经典学说相背离,学术界并不认同,有人甚至嘲讽他异想天开,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两年的试验研究)

又经过8年 “过五关”,到1973年配制种子成功 。(8年的攻关) 终于于1973年配种成功: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袁隆平研究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1999年又培育出

8

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相比有什么优势?西方媒体甚至把它称为“东方魔稻”,我们来看看它的魔力在哪?(对比图片)

学生看图分析: 生:穗多,粒大饱满??

师:那么,产量自然就高,下面我们就用事实说话。

材料一 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亩产增产20%。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 从一般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三期,他将水稻产量从亩产300公斤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

师:超级杂交稻节节攀升,所以有人就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师: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在中国种植,而且已经被推广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一农业经济学家说,Mr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通过上述材料,同学们来概括一下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助于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饥饿)问题。 师:(过渡)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誉满全球,但是丰硕成功的背后是他辛勤的付出。(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

几十年来,袁隆平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南来北往育种,在攻关的前十年有七个春节是在海南岛度过的。

袁隆平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辛勤耕耘的同时,他又是那么地无私??

袁隆平将他的试验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他捐出奖金,设立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

大德必有大成!

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

有人预估袁老身价过亿,但是这位老人简朴到没有一身像样的西装,在出席联合国一次颁奖仪式时,买了毕生最贵的一套西装,价值800元。我曾经看过一期《实话实说》在稻田里对袁老的专访,当主持人问起他身上的衬衫多少钱时,袁老坦然地回答:30元。

多么朴实无私的老人那!不讲吃穿,只讲奉献!请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科学家——袁隆平!(图片)

师:刚才说到袁老的杂交水稻30年来领先世界,说道领先,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一则令人振奋的新闻,计算机领域,我国的一项最新成果跃居世界第一,哪位同学知道?

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运算速度方面,跃居世界第一。 (图片每秒2566万亿次)

师:什么是超级计算机(巨型计算机)?它和我们平时使用的计算机有什么区别?

生:?? 师:(幻灯片)

(1)含义: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通常是指由数百数千的处理器(CPU)组成,主要用于尖端领域的计算。

特点:功能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2)用途:主要用于尖端领域,比如国防军事、宇宙航空、卫星遥感、环境科学、石油勘探、医药、生命科学等等。

师:计算机最早诞生于哪个国家?什么时间? 生:美国,1946年

师:我国计算机起步较晚,巨型计算机是在改革开放后1978年开始研制,经过5年攻关,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一号”,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图片)

1992年“银河二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10亿次。(图片) 1997年“银河三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130亿次。(图片) 2008年,“曙光5000”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230万亿次(图片),其

10

实在此之前,还有很多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比如神威系列。曙光1000—4000,为什么把曙光5000单独列出来,因为它是一项标志性成就,每秒突破百万亿次。

到刚才说的“天河一号”已经达到每秒千万亿次,2566万亿次,相当于一秒钟有2566万亿人在同时正确地演算一道题,太惊人了!

师:结合刚才的讲解,同学们想一想,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今天,巨型计算机的研制会产生什么影响?

可以结合下面这段材料来思考,

在飞机制造领域,通过巨型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模拟技术,大量的实验可以省去,使研制周期缩短。

在制药领域,很多基础性的实验和计算工作都可以由巨型计算机来完成,一种新药的研制周期可以由15年缩短为3-5年。

生: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科技和生产力的跨越性发展。

师:是的,作为尖端领域的高端计算工具,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师:(过渡)巨型计算机已经成为高端领域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那么它的发展,必然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比如航天领域,所以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就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3年“神五”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下面我们就来重温一下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视频)

“神五”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世界各大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事件:

1、美国某媒体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一项“历史性成就”,表明中国有能力掌握现代高科技,并已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2、法国《费加罗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

3、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通过上述材料,思考“神五”的发射有什么重要意义?

11

生:1、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史上又一里程碑。

2、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载人航天事业可带动高新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如空间技术、系统工程、航天制造、计算机系统、通信、遥感、气象、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等。

4、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向宇宙进军,是开辟人类生存发展新路的需要。

师:所以在神五之后,我国又于2005年发射了“神六”,这次我国同时送上两位宇航员,而且还实现了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

2008年,又发射了“神七”,这次同时送上3名宇航员,而且翟志刚实现了首次太空行走。表明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已渐趋成熟。

三度千秋,三次飞天,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小结:

师:回顾本课内容,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我国集中力量发展什么科技?

生:国防军事 师:为什么?

生:新中国建立不久,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为了加强国防,捍卫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个安宁的环境。

师: 改革开放后,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重点发展国民经济,主要是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科技成就。(板书)

从建国以来直到今天所取得的科技都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今天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更加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师:学完本课,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生:??

师:(伴着音乐总结升华)

是啊,回首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我认为一次次托举起我们这个民族尊严的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是什么?

12

是爱国, 是奉献, 是自强, 是创新,

同学们,让我们把这种精神化为我们的行动吧, 把个人的理想与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努力学习,勇攀科学的高峰!

<三>教学后记:

本课从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从一名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从一名历史教师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本节课教材内容大而空,光有骨头没有肉。所以本着“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大问题针对每个模块大量搜索素材,补充史料,使内容丰满起来。但是四个模块互不统属,各自独立,不好整合,于是本人就大胆地采用爱国奉献精神串起了本节课,这样自己感觉不仅有了骨头有了肉,还有了灵魂。

上完本课,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落实地还比较满意。 但是授课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灵活度还有待提高;虽是新授课,如果能设计一道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就更好了。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dg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