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我爱家乡的山和水(9课时)

更新时间:2024-05-28 18: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单元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9课时)

课题一 流过家乡的小河 教学目标:

1、 观察、感受、体验家乡小溪和小河的幽静、秀丽的自然美,有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感受我国民间音乐旋律,学习用接唱、对唱形式表现歌曲《浏阳河》,并尝试用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和内容,体验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3、 能从描写小溪和小河的文学、美术作品中,感受语言、色彩、曲线的柔和、秀丽、幽静的美感,并喜欢用诗歌、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小溪与小河的自然美。

教学准备

1、 有关小溪的图片、照片资料。

2、 有关小溪、小河的文学作品资料及配乐朗诵《小河》的录音。 3、 《门前有条小溪流》、《浏阳河》歌曲音像资料。

4、 描绘小溪、小河的美术作品和学生表现小溪、小河的美术材料与工具。 5、 有关我国民间舞蹈的VCD光盘。

6、 供学生跳舞的扇子、手绢、红绸等道具。

课时:3课时(其中一课时作为作业绘色)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小溪静静流 1、 谜语导入:

教师用谜语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条带子长又长,弯弯曲曲闪银光, 一头扔在大海里,一头搭在高山上。(谜底:江河)

2、播放小溪、小河的音像及小河流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小溪小河的自然美,启发学生用语言或身体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情景?

4、 欣赏诗歌《小溪流》,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拟人手法的情趣美。

5、 学唱歌曲《门前有条小溪》,感受五声音调音乐的清醇及抒情性三拍子音乐的美感,体验歌中的诗情画意和对叫乡小溪的赞美之情。尝试读谱视唱时,可先联系节奏的准确,采用手拍节拍,口念节奏的形式,之后在按节奏长旋律,还可按分组接唱的形式,感受歌曲的乐句划分。

6、 歌唱表演:引导学生舞动各类轻柔的道具。表现小溪蜿蜒流动的自然景象。

活动二:小河美如画

1、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配乐散文《小河》,感受散文中描写的各种自然景色的秀美,激发学生亲近小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录象:欣赏小河的美丽景色。

提问:看到这么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3、 节奏练习:让小河唱支歌。

你能为小河配上动听的音乐,让它唱支欢快的歌吗? 二声部节奏练习: 哗哗啦啦 哗哗啦啦 ︱ 丁 冬 ︱

4、 诗歌表演《我是一条小河》。根据散文小河的意境,一部分学生扮演小河,在音乐声中随意流淌,另一部分分别扮演河边的麦苗、花草、大树、小鸟等形象。

5、 请学生自己将诗歌创编成音乐剧的形式,加入\人声\、舞蹈等,综合描绘小河的欢歌笑语。

6、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画笔任意挥洒,描绘萧何美丽的风光。

7、 总结、评价。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到布置好的背景上。

第二课时

歌唱浏阳河

1、 播放歌曲《浏阳河》,欣赏《浏阳河》的照片或录象、美术作品,感受画面线条、色彩的美感及画面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美。

2、 学生讨论交流,抒发对歌曲的感受与体验,请学生一起轻轻哼唱,请学生演唱自己会唱的有关小溪、小河的歌曲。

3、 教师在钢琴或风琴上弹奏《浏阳河》的旋律,请学生一起轻轻哼唱,并用拍手、跺脚、拍肩、捻指等不同的动作击出音乐节拍,并分出音乐的乐句。

4、 采用集体、分组、个别等方式齐唱或对唱《浏阳河》,要求学生吐词清楚,情绪愉快,会听间奏。

5、 欣赏民间舞蹈《扇子舞》、《红绸舞》片段,让学生观察学习十字秧歌步、脚尖碎步和舞扇子、舞红绸等简单舞蹈动作。

6、 播放《浏阳河》歌曲录音,学生使用扇子、红绸等道具即兴跳舞,要求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也可以小组讨论,选配适宜的民间舞蹈动作。 7、 请学生自由选择表演形式,如唱歌、敲打击乐、跳舞、画画等,表现歌曲《浏阳河》和对河流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课题二 高高的山

教学目标 1、 喜欢欣赏大自然中的山脉,能够感受家乡山脉的雄伟、壮丽、巍峨和峻峭等,感悟山的\品格\,具有爱祖国和家乡山脉的情感。

2、 能从描写山脉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感受其形象美、意境美、能从表现山脉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其构图美,体验不同艺术作品所抒发的大山情怀。

3、 能以自己的感受大胆运用诗歌、歌唱、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家乡的山脉,表达对家乡山脉的爱恋之情。

教学准备

1、 有关山脉的影象、图片资料,表现山的音乐、舞蹈、文学音像资料。 2、 学生绘画所需要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教学课时:3课时(其中一课时作为作业绘色)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横看竖看皆是美

1、 组织学生进行郊游、踏青、登山等活动,或欣赏大山的图片、照片,感受搭讪的雄姿与独特景色,体验从不同角度欣赏大山,如在山头、山下、半山腰、近处、远处等不同的位置欣赏山的不同美感。

2、 面对搭讪,有感而发。启发学生选择语言、歌唱方式,甚至用呐喊来抒发自己对大山的情感。

3、 欣赏和背诵诗歌《望庐山瀑布》,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形象美及意境美,想象诗歌所描写山脉的自然景观。

4、 赋诗赞大山。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熟悉的歌咏大山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5、 书法写诗歌。请学生用书法形式将自己喜欢的诗句写出来。

活动二:彩笔绘青山

1、 欣赏《白山魂》、《喜马拉雅山》、《巍巍太行》等著名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大山的巍峨、壮丽、气势磅礴,了解画家的不同风格,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2、 让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大山和美术作品中描绘的搭讪进行比较,交流自己的感受,形成独到的审美眼光。

3、 提供多种美术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表现大山的自然美和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感。

4、 学生交流自己美术作品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方法,比较与画家或同伴作品的不同,体验美术查的个性和成功感。

第二课时

大山的情怀

1、 欣赏毛泽东诗句《十六字令》三首,感受诗句的韵律美和豪迈的气势,并富有激情地朗诵这首诗歌。

2、 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引导学生感悟搭讪的精神内涵,了解人类克服自然困难的动人的故事。如:愚公移山。

3、 学唱歌曲《沂蒙山小调》,感受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体验歌曲抒发的对大山的情怀。

4、 能用独唱、领唱、齐唱等不同的形式延长这首歌、并用民间舞蹈形式进行歌舞表演。

5、 欣赏歌曲《山路十八弯》,感受歌曲的奔放、高亢、粗犷的情绪美,与歌曲《沂蒙山小调》的旋律进行比较,感受良种歌曲的不同风格和情绪特征。

6、 用不同的舞蹈动作表现两首歌曲的美感(抒情、幽雅与奔放、热闹)。

课题三 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 能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家乡周围的自然景色美,运用听、看、触摸、亲身体验等方式多角度地感受家乡的环境美,有亲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2、 学习用水粉画、水彩笔、版画、大自然物粘贴等多种形式,制作表现家乡景色的壁画、壁挂、挂盘、旅游明信片等美术作品,有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愿望。

3、 能感受音乐、舞蹈的情绪、形象、意境和节奏变化,喜爱欣赏和学唱各地歌唱家乡的民歌、山歌,并能配合音乐自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1、 我国不同地域的风景图片。

2、 让学生收集老家或现在居住地方的有关照片等资料。 3、 学生进行水彩画的材料和工具。

课时:3课时(其中一课时作为作业绘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1、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的老家所在地,描绘老家的自然风光和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师: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你最喜欢家乡哪里,为什么?

2、 为外乡游客安排长沙旅游景点以及食宿,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3、 播放我过不同地方的风景CD,让学生感受祖国各地优美的风景,体验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4、 欣赏歌唱家德德玛的独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感受女中音音色的浑厚深沉,歌曲旋律的委婉悠扬,理解赞美情感的起伏荡漾。

教师讲解人声分类:男声、女声、童声。其中男声包括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女声包括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5、 学用蒙古舞的动作风格,在《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声中尽情舞蹈,抒发热爱草原、颂扬家乡的真实情感。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1、 欣赏歌曲《我爱家乡的山和水》,问:请问小歌唱家唱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再次欣赏歌曲,感受并描述歌曲旋律的清新、明快、优美与欢畅。

2、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结合柯达伊手势,引导孩子们初步接触视唱,并引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唱出舒展、优美的歌声。

3、 小组讨论如何表现歌曲的美感和深情。

4、 鼓励孩子们唱唱自己会的家乡的其他歌唱家乡的歌曲,表演自己会跳的各种民间舞蹈,朗诵家乡的童谣,让每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针对湖南花鼓戏的情况,教师适当让孩子们了解湖南花鼓戏)

第二课时

家乡的明天会更好

1、欣赏马思聪作曲的《思乡曲》,感知音乐的结构,体验身在异乡,远在他方的那种思乡之情。

2、在《天堂》等歌唱家乡的乐曲声中进行歌曲大擂台,比比哪个小组会唱关于家乡的歌曲最多。

3、欣赏美术作品《森林里的早晨》和教材中的一些学生画的关于家乡的作品,感受和想象画中展开的自然景观,评价组品的审美特点。

4、讨论怎么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漂亮、繁华?如何使家乡绿化美,像花园,像公园?

5、 命题画《未来的家乡--长沙》,让学生自由作画,把自己对家乡美好的愿望和憧憬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用儿童画、线描等不同的方法)

6、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评。

1、 欣赏歌曲《我爱家乡的山和水》,问:请问小歌唱家唱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再次欣赏歌曲,感受并描述歌曲旋律的清新、明快、优美与欢畅。

2、 学唱歌曲《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结合柯达伊手势,引导孩子们初步接触视唱,并引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唱出舒展、优美的歌声。

3、 小组讨论如何表现歌曲的美感和深情。

4、 鼓励孩子们唱唱自己会的家乡的其他歌唱家乡的歌曲,表演自己会跳的各种民间舞蹈,朗诵家乡的童谣,让每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针对湖南花鼓戏的情况,教师适当让孩子们了解湖南花鼓戏)

第二课时

家乡的明天会更好

1、欣赏马思聪作曲的《思乡曲》,感知音乐的结构,体验身在异乡,远在他方的那种思乡之情。

2、在《天堂》等歌唱家乡的乐曲声中进行歌曲大擂台,比比哪个小组会唱关于家乡的歌曲最多。

3、欣赏美术作品《森林里的早晨》和教材中的一些学生画的关于家乡的作品,感受和想象画中展开的自然景观,评价组品的审美特点。

4、讨论怎么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漂亮、繁华?如何使家乡绿化美,像花园,像公园?

5、 命题画《未来的家乡--长沙》,让学生自由作画,把自己对家乡美好的愿望和憧憬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用儿童画、线描等不同的方法)

6、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d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