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6-8单元

更新时间:2024-06-07 10: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1、乡下人家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乡下人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教材分析 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培养语感; 的美好与和谐,获得美的享受。 3、体会感受乡村生活,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中感受乡村生活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读课文,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独特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二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一、在情趣中置身“乡下人家” 设计意图 一2.设计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1、欣赏富有乡村特色的“交响乐”。说说你在哪里听见意图:课件播放过这样的交响乐?给这首交响乐起名。 2、说说在你的脑海中乡村是怎样的? 二、在品读中感受“乡下人家”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 1、认读词语,采用联系文中句子理解词义。 2、指名分节读课文,指导朗读好句子。 3、让学生说说,各小节分别写了什么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概括,形成乡下特有的“交响乐”—— 鸡鸣、狗吠、鸭叫、虫鸣,使人一听就仿佛已经置身于乡下人家,浓浓的乡村韵味扑鼻而来。创设情优美的诗句。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鸡群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小憩, 月夜睡梦甜蜜, 最美乡下人家。 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种的感官,感受乡村气息。 二4、设计意图:在朗读交流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句子。通过交流每个小让学生自读自学,理清课文脉络,感受乡下人家清新、自然的美。 三4、设计意图:这是文章的中4、齐读短诗,感受文章所描写的平凡而又优美的景物。 节分别写什么,三、在赏读中享受“乡下人家” 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指名读句子,理解“独特和迷人”。 2、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觉到这种“独特”和“迷人”? 3、文章中描写的景物都是乡下最平凡、最普通的,但是心句,起到了总结在作者看来是那样的独特、迷人。(学生自由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品味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读。 四、在想象中表现“乡下人家” 1、出示补充内容: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所以引领学生重点特、迷人的风景,一个瓜架,——( ),——( ),品读这一句,想象——( ),——( ),??描绘出诗情画意的篇章,像一首诗,——( ),——( ),——( ),?? 2、交流欣赏。 教后反思: 乡村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场面,体会从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1、乡下人家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乡下人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教材分析 画面。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1.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学习目标 方式,创作一幅以表现心中的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感受家乡的田园风光。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能用不同的创作方法,绘画不同特色的乡下人家。 教学难点 感知文体,学会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教师: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迷人的风景 二、探究学习最美乡下人家。 1.生:交流:你认为小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谈一谈。 2.说说自己的家乡,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家乡的变化。田园风格的家园(自然环境的优美,花草树木、鸡鸭、小动物、房屋、生活方式,返璞归真、健康环保等) 设计意图 3.揭题:美丽的家园。 三、分小组创作 描绘美丽的氛围,创作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家园。 1.创作指导:①工具、材料;②创作方式;构图、添加;③方式(蜡笔、水彩笔等) 2.学生创作、教师巡导。(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评 生:介绍画中的新园。(小组中有特色一点的作品) 五、课外延伸 更进一步了解家乡,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写一写家乡。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2、牧场之国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教材分析 到了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学习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 教学重点 积累词句 教学难点 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教师: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一、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 齐读课题。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二、理解内容,感受美景。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 设计意图

国的风情。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读通顺了没有?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师:谁能评一下?(提示朗读。) 2.师: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师: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使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3.为什么称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充分地体会。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句子。生读。 师:引导学习相应自然段。(如先说到二自然段师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闲自在。) 师:这一段说了什么?大家也自己读一读。 出示\一条条运河间的绿草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牛多)作者是怎样准确描写这些牛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师板书。(牛多) 师:读读后面的句子,你还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态和动作,理解作者拟人句的准确生动。)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待会儿咱们比赛比赛。 指名比赛,师生评价。 提出选择句子积累背诵的要求,练习背诵。 师小结:看来作者是通过写牛来描写荷兰的牧业。 4.大家注意到了吗?咱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一段的?师引导总结学法:初读——交流体会感受——想象、美读——赛读——选择性积累背诵 5.分组合作根据刚才的方法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交流反馈。 6.师:同桌交流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就是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的一头牛、一匹骏马、、一只绵羊或一只小鸡,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 7.师:难怪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8.你看出这几段哪些语句或词语特别出色呢?你能把它记住并写出来吗?试一试,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 三、课件展示异国风光片,欣赏完后再用一段话介绍介绍,可以用课文中学过的词句。 作业:小组合作办一期异国风光的剪贴小报,并配以简短的说明,课外展览并分小组评比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3、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③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①板书课题。 ②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③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④简介诗人及背景。 设计意图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①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②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③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④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⑤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①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②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③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①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②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③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④背诵。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3、古诗词三首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 教材分析 一首词《渔歌子》。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两首古诗。 ③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教学重点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①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②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③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①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③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④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⑤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①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②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③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④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⑤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①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②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③默写两首古诗。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4、麦哨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教材分析 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读。 教学重点 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一、聊天激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喜欢农村吗?为什么?(农村山美、水美、景美、人更美)知道农村小孩除了上学,双休日干什么吗?(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的小孩最喜欢玩的就是——这个,认识吗?(出示麦哨实物,板书:麦哨) 介绍麦哨:用麦秸做的哨子。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二、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陈益,一同走进农村,去聆听麦哨那美妙的声音。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考考你们,这些生字词都会读吗? 湖畔 肚兜 嫩荚 麦穗儿 麦芒 擎起 包裹 嚼嚼 吮吮 直沁肺腑 撩起 你呼我应 此起彼落 茅茅针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麦秆 似的 结出 黑白相间 乐谱 剥开 和着 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结、剥),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品读感悟 1、《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课文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 2、自由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作用。 A、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呜卟,呜卟,呜??”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B、 刚才只是说了麦哨的声音,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的说说麦哨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吗? 教师引导: A、首尾呼应。比较首尾两段的相同之处,理解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两组词语的意思。 B、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如:呜卟,呜卟,呜?? C、在朗读中体会两段间的不同之处,念好最后一句“传得很远、很远??”体会那悠扬的麦哨声由近及远的在田野中荡漾开去。 3、课文中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提示:这两个词是描写麦哨的)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到文中寻找。 4、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4、麦哨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教材分析 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读。 教学重点 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一、继续深究课文 1、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2、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二、拓展延伸。 1、课题是“麦哨”,开头与结尾都写麦哨,但是中间部分都是写孩子们的欢乐,这合适吗? 2、读写结合:麦哨吹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根据板书)引述:乡村的孩子们生活在田园之中,他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们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看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们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口渴了,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是如此地贴近大自然,他们开心地、无拘无束地在田野中玩耍、嬉戏。他们的童年是幸福而又快乐的。 4、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5、作业: (1)、摘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是段落。 (2)、阅读选学课文《可爱的草塘》 板书: 湖畔 孩子(白、彩、红) 穿的是 24、麦哨(欢快 柔美) 田野 到处都是浓阴 看的是 湖边 青草 孩子 茅茅针 玩的是 嚼的是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语文园地六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这次“我的发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体会拟人修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辞方法在描写动植物的特点时所起的作用。 日积月累,配合本组主题,从千古传诵的诗词中选取了6句关于田园乡村的诗句,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累古典诗词的兴趣。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目标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理解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教师: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一、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设计意图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 展示台 课时 第二、三、四课型 新授课 课时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的专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内容教材分析 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是对综合性学习中观察田园风光、了解作物生长、调查生活变化、感受田园美景、体验乡村生活、搜集资料信息等项训练成果的一次综合地展示与交流。也是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的一次迁移,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的表达能力。 展示台是对这一单元的农村田园学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举办各种对农村田园风光的积累的活动。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目标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写一篇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也可以写农村的景物,人或者事的作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教师: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二、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5、两个铁球同时着课时 第1课时 地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学习目标 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师: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同桌间互相听读课文,并正音。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初步交流。 四、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1.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自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间轮读。(学生自主读书) 2.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5、两个铁球同时着课时 第2课时 地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二、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结合上节课的自读和交流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二)小组交流。 (三)集体汇报交流,引导结合重点语段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1.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设计意图 学习目标 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材分析 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课型 新授课 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3.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2.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四、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6、全神贯注 教材分析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这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2、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本课6个生字。 3、能力目标: 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一、揭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学习或做事时特别投入,特别专注的时候? 师:这就叫“全神贯注”同时板书课题。 2、你们认为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全神贯注重要吗? 师:法国雕塑家罗丹他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就是因为他拥有这种品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课《全神贯注》,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罗丹的这种宝贵品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设计意图 3.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24页,看课题旁边有米字花,表明这就是一篇什么课文?略读课文应该怎样来学? (自读准备、默读探究、交流研讨、品读拓展四大环节) 二、读议结合,研究学习课文的重点句段 第一板块:自读准备: 学生自读课文,弄懂本课的生字词,汇报课前搜集的关于罗丹和茨威格的资料。 第二板块:默读探究: 默读课文,勾画文中反映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第三板块:交流研讨: 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结果,再全班研讨交流。 第四板块:品读拓展: 再读一遍课文,谈收获。(两方面的,读文后的感受和写法上的收获) 师:老师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全神贯注做事的人,将来成为科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或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 三、拓展 创设情景,进行写作训练。 师:最后,我们当场来创造一个情景,表演一个全神贯注学习的人,谁愿意来? 其他同学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和适当的比喻联想把全神贯注学习的这位同学的样子描写出来。 师:同学们表演得很逼真,描写时也能用到书中大量的语言,这也是一种收获,也叫学以致用。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7、鱼游到了纸上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教材分析 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学习目标 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评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办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师: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一、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①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②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二、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三、检查自读情况 设计意图 ①检查生字读音:花港 清澈 一丝不苟 厂徽 聋哑 ②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③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④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7、鱼游到了纸上 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评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办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①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②同桌交流③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上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 设计意图 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知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指名评读。 三、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①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②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五、随文练笔 ①(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②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8、父亲的菜园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教材分析 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1、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目标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教师: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一、亲情导入,激发情趣 1.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学生发表看法) 2. 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3. (板书课题: 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4. 出示提纲,指导自读 (1)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②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二、提出疑问,梳理问题 设计意图

1. 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2. 读第一、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3. 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一个词语来说明。 4. 全班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 1. 指名读课文。注意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2.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 联系上下文,指导理解词语。 坚毅:坚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区找一块菜地是相当困难的,家人都觉得不可能,面对家人的疑惑,父亲却非常有信心有决心。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文中指父亲刚开出的菜地,被暴雨冲走泥土,露出了无法种植的岩石。 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 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语文园地七 口语交际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均为写人佳作,从科学家、艺术家、残疾人到普通农民,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都闪烁着执著专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光辉。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求一是选择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二是如果觉得人物的其他品质有可敬之处,也可以说一说.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 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体。 2.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5. 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 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教学重点 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教学难点 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醉如痴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上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 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 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3. 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生动具体的同学。 4. 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全班交流: 1. 各组代表轮流说,劝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得内容是否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浑厚。 2.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建议,重说某一部分,也可以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 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报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语文园地七 课时 第二、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教材分析 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1. 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体。 2.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5. 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教学难点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愤怒学习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任务写下来。 明确习作要求学生自读习作要求,通过任务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 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 回忆在全班交流是,被老师和同学们称赞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习作 1.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 按照要求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评议 1. 把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做上记号。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习目标 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2. 与组内同学互相习作,写几句评语。 3. 再次修改后在组内朗读欣赏,推选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语文园地七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课时 第四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我的发现----这次“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引号的作用。 教材分析 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四组16个成语。这些成语全是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成语是形容目标坚定,不懈努力的。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1. 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学习目标 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5. 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2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教学难点 1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2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词语. 教师: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我的发现 1. 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 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3. 翻阅类似的课文找出类似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 想想课外的读物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 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 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3. 自选一个成语说说它的意思。 4. 开展读的竞赛,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 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 指名朗读。 3. 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练习造句。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9、寓言两则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 教材分析 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 1.认识6个生字,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 学习目标 2.正确读写\纪昌学射、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随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 和好 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教后反思:

黄岗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科:_语文 年级:四年级_ 主备人 陶思佳 执教人陶思佳 学习内容 29、寓言两则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教材分析 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学习目标 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课件 学生活动预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教师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 国 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 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cv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