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有意注意的策略探析 - 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8 18:5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有意注意的策略探析

摘要: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使学生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注意心理,培养有意注意不仅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学的目的之一。本研究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有意注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策略,以期在实际的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有意注意;培养;注意稳定性

Abstract: The English E·S Loch said:“The great technique of teacher is to centyalize and keep the students′attention.”In teaching process, the precondition to make sure the teaching finished successfully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centralize their attention highly, it can use the students′principal part furthest and prompt the efficiency of study, so, in the teaching, try to know the students′mind of attention ,this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but also the purpose. This thesis andlyse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purposive attention in class teaching from the angles of teach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gives some relative strategives in the hope of prompting the students′atten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The Purposive Attention; Cultivate; The stability of attention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注意,是一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心理倾向,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注意有选择、维持和调节监督的功能。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是个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且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要想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依赖于,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要加深对活动的理解,要清楚地了解活动的具体任务,要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排除外界干扰等。

研究小学低年级阶段有意注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是以后学业良好的基础,而我们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在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已经形成的培养方法,也会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因此,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培养的策略,将对促进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今后的学业及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低年级是学生从以游戏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阶段。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心里特点有:意志力较差,爱表现,以及注意力的短暂性。而这一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在这关键时期培养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能有效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注意力分散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科学的引导,否则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会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长此以往,更会延误学生的一生。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在一个学习型社会里,学习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在强调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学习的技巧,即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着下列不良注意习惯,如听课时左顾右盼,不安分守纪;或是漫不经心,时而玩文具,时而涂涂写写,只要有人说话或路过,马上就能牵动他的注意力等;还有一些同学,上课时一动不动,表情呆板,目光无神,当老师提问时才如梦初醒??这些不良的注意习惯严重的影响他们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发挥,甚至会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对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策略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目的在于加深广大教师和家长对注意力问题的认识,积极探索提高儿童有意注意稳定性的训练方法,有利于全面了解孩子的有意注意稳定性特征,重视在日常教育中关注培养孩子认知习惯和行为,改善教育方式,改良儿童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研究意义

有意注意的研究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的培养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对于学生来说,好的习惯决定着学业的优良和今后的发展,所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有意注意很必要。

同时,有意注意的研究对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有意注意品质的高低,是建构高效率课堂的重要保证,是提高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尤其重要。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过程得以产生和进行必不可少的心理属性。

乌申斯基曾形象地把注意称之谓“知识的门户”,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注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知觉的集中,二是指一般的警觉功能,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巴甫洛夫认为导致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不断的接受到外部的良性刺激(如物质奖励或精神快感),得到强化,使之能够维持长时间的兴奋;二是由于第二信号系统(言语)的作用,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得到持续不断的良性刺激,间接强化了兴奋灶,引起较长时间的兴奋。

前苏联心理学家阿良莫夫认为,儿童有意注意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他通过观察实验发现,7一10岁儿童注意保持的时间约为20分钟,10一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约30分钟。[2]

斯特拉特(G.Stratt,1975)等人的研究表明,年龄稍大的儿童在排除无关刺激、保持有意注意稳定性方面优于年龄低的儿童,而且6岁儿童己经开始具备有选择性的注意关键信息、排除无关信息、使注意保持在指定对象上的能力。[3]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有意注意稳定性的研究在对象上主要集中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研究的方法多为量表法、观察法,所采用的量表主要有注意力划消测验、踪迹描述(TNT)测验、校对改错测验等,研究类型多属描述性研究。

我国李洪曾、胡荣首等(1983)采用校对改错法,对48名5一6岁男女幼儿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除了存在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外,还存在性别差异;在适当的作业速度下,5岁男孩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可达5分钟,5岁女孩和6岁男孩可达10分钟,6岁女孩可达10-15分钟。[4]随后,李洪曾等对中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女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平均好于男生,且始终保持这一优势。[5]

华东师范大学陈国鹏等(1998)进行了全国注意力测验的常模修订工作,并对注意力与学科成绩作了小样本的相关分析,发现小学生注意力综合得分与语文、数学成绩呈中低度相关程。[6]

姜涛、刘景全等采用划消法对小学2一5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女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好于男生,五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好于二年级学生。[7]

综观国内外有关研究发现:第一,国外对有意注意稳定性的研究开始较早,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美国。根据笔者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研究的重点主要在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发展特点、测定,研究所用方法多为观察法和量表法。第二,国内在注意力研究中少有对小学低年级这一群体的注意力特征进行的研究。第三,对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注意力问题,已有研究样本,对如何进行有效、便于实施的训练研究也较少。

四、影响小学生课堂有意注意的因素分析

引起有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活动的目的与任务有依赖性。例如:在新课进行之前向学生说明新课的内容,新课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或者用某种形式将目标任务展示出来亦可。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这堂课中我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2.对学习兴趣有依赖性。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新奇、自己没见过的东西,直观的五彩缤纷的画面比较感兴趣。例如:各种课堂教学策略应用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的教学使学生更易于有意注意的运用。

3.对活动组织的依赖性。例如:小学生,尤其是初入学校的小学生,一个良好的、井然有序的、有规律的活动组织使学生更易于有意注意的培养。

4.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例如:如同无意注意的培养方法一样,新知与旧有知识经验的衔接是学生培养有意注意的因素之一。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自己已经知道、了解的知识会觉得更加的得心应手,容易与新知识衔接起来,也就会觉得学习起来很轻松,同时也会觉得有趣,就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将注意集中到课堂中。

5.对性格、意志的依赖性。例如:不同性格、意志的学生培养良好有意注意的过程必然不相同。具有依存性性格的学生解题时倾向于慎思、不冒险,易于有意注意但是易受其他学生的影响。具有场独立性性格的学生敢于冒险、大胆尝试新方法,不易于产生从众行为,易于有意注意,但是亦易于疲劳,主要在于教师的调动组织。

6.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与学生疲劳度有关。 一是生理上的疲劳。例如:有的学生晚上很迟才睡,第二天上课便会不停的\小鸡吃米\。夏天的中午有的学生不睡午觉,下午上课自然没有精神。 二是心理上的疲劳。例如:教师死板的满堂灌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使学生心力憔悴,学生又怎能提起有意注意来学习呢? 7.师生间的双向沟通可更好的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会对老师和所教内容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绪,抵抗教师所教内容,将注意分散到课堂之外。例如:美的教学让学生享受课堂,而目中无人的教师,学生很难集中维持学习中的有意注意。

五、策略探析

(一)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培养学生爱学习的情感,那么尊师爱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学生只有在心情舒畅,友好愉快的气氛中,才能顺利地接受新知识,消极的情感(紧张、恐惧、厌倦、对立、抱怨等)只能增加疲劳。在教师的怒目、斥责、冷淡、轻蔑的教学气氛中是培养不出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感的。当代国外学习理论普遍认为,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关系融洽、和睦、健康、上进的群体中,与他人的交往密切,彼此能相互悦纳、帮助、感情相投,这是很有利于他的学习的,反之就会阻碍他的学习。[8]所以师生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需要指出的是,要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首要的条件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1.教师要转变观念

从我国的蒙学教育开始,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就是不平等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观念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播,无形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不敢和教师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同时我们教师也很难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导致了在师生关系中形成

了一堵厚厚的墙。[9]

由于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首先改变这种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去接近学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当前的学生知识面广,心理成熟早,教师还靠以前那种特有的权威是不可能与学生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关系的,所以教师要首先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教师可以试着走进学生的学习中,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先做他们的忠实听众,再慢慢的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使学生对你不再感到陌生,从而开始接近你、信任你,与你建立起一种友谊。这样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对教师有好感,对这门课也就会有兴趣。

2.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理解学生的个性行为。一位教育家曾说,所有学业不佳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所以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感情色彩。[10]主动接近落后生,帮助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结果,多给他们一些爱心,多帮助他们。可以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他们就会很高兴,自然会萌发向上之心。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进入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多多给于鼓励,从起步开始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起很大作用。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学校教师既要做理论上的“巨人”,又要做行动上的楷模。教师要求学生那个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有正确的信念就会自然的感染和激励学生树立这种信念,从而使学生把这种信念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和力量。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的化身,是榜样是楷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精神饱满,积极乐观,兴趣盎然,尽量不要将负面情绪带入课堂,以保证引起和不断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美好的仪表风度不仅能在学生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而且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时间地维持较高的注意水平。

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学生。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感受性较灵敏,反应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也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应当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1.精心设计导言,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就能抓住

学生的心理,对整节课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会大有裨益。新课的引入方法很多,例如,塔城市一年级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始讲授内容前先给同学们猜几个谜语,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谜语由易到难,老师不断提示,猜中者,给与橘子等小奖品,这样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不知不觉的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了课堂中。

2.提倡课前阅读,预习,以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如果在儿童的意识里事先没有跟教材挂起来的的思想,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在这里,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知识,有了这些知

[11]

识,他会把毫无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味的教材”。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前阅读、预习。例如,讲授新课前,教师简单提问阅读,预习情况,并以教学内容有关的模型等奖励,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同时也调起了学习新课的有意注意,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重要。

3.将教育内容同孩子的兴趣连接起来,以激发孩子的有意注意 儿童七岁前,一直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的能力一般很差。如果要求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静下来,他(她)最多能坚持七八分钟,这告诉人们,因针对孩子自控能力较弱,无意注意为主的这一特点,早些对孩子施行集中注意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将教育的内容与孩子的兴趣结合起来。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进行教学,控制他们的注意力是符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外加的表现有助于儿童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注意力的集中。在进行汉语拼音的字母、汉字;数学的数字和对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帮助学生理解注意。

? ?运用图片

在进行拼音字母的教学中,借助字母卡片,人物图片等进行直观教学,能深深的吸引学生。例如,有些字母容易混淆,像p和q、b和d,形状相似,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他们的形状,形象的把它们比喻为半把蒲扇,成对的出示字母卡片p和q、b和d,并把它们编成儿歌:“小小蒲扇留半边,老师把扇把举起来,扇面在上怎么分,左边是q,右边是p,p、q分清不困难。”“小小蒲扇留半边,我把扇把倒过来,扇面在下怎么分,左边是d,右边是b。b、d分清不困难。”实践表明:通过这样形象直观的教学,能深深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掌握知识。

? ?运用实物或模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1~6数字的加法,减法。教师可将准备好的模型贴到黑板上,可先放两个苹果模型,再贴三个苹果模型,让学生数一数合起来一共有几个苹果;讲完内容,老师可拿出个小袋子,里面装些小果实,让小朋友们摸一摸,一共摸出几个,还差几个就会变成几个等等,这样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 ?运用教学挂图或简笔画

在语文汉字教学中,弟弟、姐姐、妹妹、哥哥、阿姨、叔叔等等,可用挂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知道这些人的区别及不同的称呼。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雨点儿”一文中,老师可以讲一段画一点简笔画,最后文章讲完,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展现在了孩子们面前就会极大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教师巧妙运用直观形象进行教学,能吸引学生,使他们注意力集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使他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三)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的稳定性

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时间的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力是否高度集中。提高学生注意稳定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心理前提,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1.提高有意注意的稳定性,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注意规律是不同的,注意的稳定性与年龄成长相关,8岁左右的小学生注意力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可以超过35分钟,并且可以两种以上的活动,能同时注意不同的对象,如一面听课,一面做笔记。而小学生由于书写还不能自如,很难达到这个程度。[12]况且现在的孩子,普遍从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自己不喜欢听别人说的不良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告诉他:我们不仅敢说,还要会听,这样才是一个好学生,认真的听,我们会听出很多美妙的知识,而且认真听别人讲是对这个人的尊重。我们要从小练习倾听的本领,长大会帮我们做很多事呢。

学生的很多习惯都可以从教师身上找到影子,这就要求教师以身示范,在课堂中无论孩子的回答是对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都要去留心听,并给予评价,老师也可与家长联系,注意观察学生在家的倾听情况,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学生好的表现也可告知家长。

2.强化学习目的,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目的愈明确,愈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生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13]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很多都是机械的来学校,上学,但不明白自己上学的目的。又是老师偶尔激励或刺激一下,就会注意力集中,但那是短暂的,并不能长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克服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所造成的注意稳定性差的问题,教师可利用每节课的开场白,或在学生作业的批注上加以祝语,愿某某同学下次达到什么目的等,都可不断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进入学习生涯的开始,也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其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学习状况。综上,教师作为孩子的主要教育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培养孩子课堂学习中的有意注意,将会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将有意注意放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赵阳.浅谈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5). [2]张灵聪.小学生注意稳定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6(04):248-249. [3]王耘,叶根忠等.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05):133-134. [4]李洪曾.五至六岁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3(02):178-184.

[5]李洪曾,王耀明等.中小学学生注意力稳定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7(06):13-17.

[6]陈国鹏,金瑜等.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指导手册[J].华东师范大学心理

系,1998(07):13-14. [7]姜涛等.关于中小学生无意注意的研究[J].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1988(07).

[8]张雪梅.论学生注意力的培养[J].成都师范学报,2002(03). [9]张菲.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意注意[J].龙源期刊,2009(04).

[10]段建党.有意注意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01(11). [11]曲晓鸣.浅谈小学生兴趣的培养[J].语文学刊,2007(06).

[12]李小静.化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J].许昌师专学报,1998(03). [13]周照律.浅谈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cg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