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教学总结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3-05-15 13:1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静电场教学总结与反思

《静电场》一章的教学总结与反思

《静电场》这章的教学内容为整个电磁学的开篇,有许多基础的概念,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和以往的知识相比,这一章概念多、规律多、结论多,同时也很抽象,一些基本概念如电场等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所以本章的学习是整个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们认为对于本章的教学教师应力求知识和方法并重,重视“过程“目标的落实,重视“情感”目标的体现,重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和现代科技。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学习,对以后的物理概念的建立(如磁场、磁感应强度等)以及其它学科的学习也会大有裨益。 现将我们的教学过程总结如下。 一、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新老教材在知识内容上变动甚微。

其中和老教材最主要的差异是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的知识线索不同。通过深入的比较和 研究,我们认为新教材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了静电学中的知识链。从而体现了新教科书更重视“过程“目标的落实的理念。 新教材的知识链:

静电场教学总结与反思

试探电荷在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能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电 势

电场中两点电势 之差叫电势差

φ= Ep /q

UAB= φ A-φ B

电势能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电势差E数值等于沿 场强方向单位 距离的电势差

WAB= EpA- EpB

U= Ed =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电场力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电场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电场力做功 与路径无关

E= F/q =

原教材中的 有关知识链 电 势

电势定义 : 单位正电荷 电势定义 : 单位正电荷 由该点移到参考点 ( 零 由该点移到参考点 ( 零 电势)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势) 电场力所做的功 )

电势能和重力与重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定义 : UAB= W AB / q 定义 AB= AB

电势差

电场力的功 电场力

电场强度

静电力做功与路 径无关没有证明 径无关没有证明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新教材所体现的知识线索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过程。 也许从教师的角度 已经习惯了过去教材的传授顺序, 但从更有利

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角度上, 我们还是采用 了新教材的教学顺序。 二、重视科学方法的教学 本章应重视科学方法的教学,其中最突出的科学方法即类比法。 类比:是一种逻辑推理,它通过联想,把异常的、未知的事物(研究对象)对比寻常 熟悉的事物(类比对象) ,然后依据两对象之间存在着的某种类似或相似的性质,从已知对象的

静电场教学总结与反思

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的一种性质。 而新教材知识线索的设计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类比。

①根据静电场与重力场的相似性,用因果类比推出静电场的一些性质,图示如下:

②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得出电势、电容的定义式

等势面与等高线的类比;电容器和盛水容器,电容和盛水容器的截面积的类比;带电粒子垂直进入电场后的偏转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类比。等

除类比之外,本章还渗透了比较、等效及情境对称、反证法等思维方法,也需要引起老师们的重视。

比较:就是找出被比对象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比较的作用就是确认和鉴别事物,对事物分类,对事物进行分析与归纳。

学习的过程中,为了精确地把握知识,比较几乎在无时不刻地进行着,深层次的比较要比较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帮助我们认识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本章的比较教学有:电

静电场教学总结与反思

场力和电场的比较,点电荷和质点的比较,万有引力与库仑定律的比较,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和平抛运动的比较等,在库仑定律教学后,我们还专门布置学生对比万有引力和库仑定律的异同,使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更进一步。 三、科学探究的实施

我们主要在这样几个地方尝试了探究性课堂教学。 1、电场强度概念的探究性教学 设计流程是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探究课题

①、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而且有能量,有动量.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它的特性,摸清它的“脾气”? ②、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什么?这对我们研究问题有何启发?

③、把电荷放入电场中,通过研究电荷的受力情况,可以探明电场的属性. 那么,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没有要求?可不可以随意找一个带电体放入电场? ④、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描述电场的强弱?请同学们针对这个主题展开研究,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二步:猜想假设,设计探究方案

请同学们猜想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可能会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怎样的方案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可引导学生先用实验做一些初步的定性探究(如图),再利用点电荷的电场进行理论性探究。 第三步:收集证据,论证探究假设

具体结论略。

电场强度是“电场”一章重要的基本概念,在教学设计上,一方面不必期望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就将电场强度理解得非常透彻,这一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认识到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表示电场本质属性的物理量.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逐步深化对此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采用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研究、挖掘教材的科学探究要素,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科学探究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电场强度的概念高度抽象,单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或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可能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设计上述方案,采用教师引导下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学生围绕任务开展紧张的智力活动,亲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伴随着问题、尝试、思考、对话而获得探究性体验,对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比较理想. 2、等势面的探究性教学

类比等高线提出等势面的概念后,我们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等势面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尝试自己画出匀强电场、点电荷的等势面,以及等量同、异种电荷等势面的大致分布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等势面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3、示波管原理的探究

和原有的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示波管原理的介绍是通过课本思考与讨论的形式出现的。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演示实验的作用,加强物理知识的应用 这章内容整体比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很少,

因此物理规律和概念建构起来有一定困难,

静电场教学总结与反思

尽可能做一些演示实验,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地展示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介绍几个演示实验: 1、 电场线的分布实验。(附图片)

有机玻璃板内,布有许多细头发屑,无规则悬浮在蓖麻油中,用静电感应器(莱顿瓶)给头发屑加上电场,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头发屑由无序转化为一定规则的排列的整个过程。 2、电容器的充放电演示 用电池先给电容器充电,再通过它给一只发光二极管放电,可以观察到二极管闪烁了一下,这样学生对电容器的放电有了直观的认识。

介绍雨花台中学电容器充放电的实验演示。

用两只塑料杯,外部分别包上锡箔纸,组成一个电容器。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给电容器充 电,充电完毕后,请两个学生用手接触电容器的两极板,体验其放电的过程。这个实验放在 课堂的开始,不仅能迅速调动起学生对电容器的学习兴趣,而且对电容器的构造及储存电量 的特性有了深刻的印象。 加强物理知识的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里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有这样一段话: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这种理念反映到考试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出一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本章课本上出现的一些阅读材料如:《静电复印》、《密立根实验—电子电荷量的测定》、《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等,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而不能一带而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bu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