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2-22 06: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

导论 每章要点: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经济规律 每章重点题目: 1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基本任务: 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包括一般的及特殊的、共有的及个别的规律(马克思主要是揭示资本主义的规律)。 2经济规律:

规律指一种特定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运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分类:一般的、特殊的、共有的、基本的。 3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三方面,其中所有制是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与建于其上的上层建筑,又构成一个矛盾统一的运动。 第一章 每章要点:

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与作用 每章重点题目:

1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什么是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时的数量比例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其表现形式),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条件。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构成社会分工。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两种劳动。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形式有四个发展阶段: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4货币的本质 :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价值代表,用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两极,商品内在矛盾外在化,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与商品的对立现在转变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5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尺度。

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贮藏手段:

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产生了银行存款,实际存在的货币与流通中的货币发生了分离,货币可以分为狭义货币(M 1)和广义货币(M2)。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其他金融资产 支付手段:

货币用作清偿债务及支付税收、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随着赊购赊销的产生,出现了分期付款等延期支付、以及商品流通以外的支付现象。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促进了商品流通,但由此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带来了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是“支付信用”产生的基础,也是信用货币产生的基础。 世界货币 :

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主要用于: (1)作为支付手段平衡贸易差额; (2)充当购买手段;

(3)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在国家间转移 6货币流通规律: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数量(L)的规律。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三个因素:待实现的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 L= P×Q/ V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的公式 L=(P×Q-C+D-E)/V

其中: P×Q为商品价格总额;C为延期支付额;D为到期支付额;E为相互抵销额,V为同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 纸币流通规律

(1)纸币发行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的条件下,纸币发行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因为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反映实际流通的金属货币量。

(2)在纸币发行不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的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仍然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但纸币发

行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测算决定其发行量,并且经常作为国家调节宏观经济变量的工具,发行量与实际需求量可能不一致。

在实行法定的纸币流通制度中,影响纸币供给量的有以下因素:

? 中央银行发行或投放的货币数量; ?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 ? 国债发行和买卖; ? 外汇储备量。

7价值规律内容及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的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值的实现)。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

(3)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值规律的作用有: (调节、刺激、优胜劣汰)

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第二,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社会生产要素,或者说社会资源的合理而有效地配置有两种形式:市场方式和计划方式。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二章 每章要点: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工资的本质 每章重点题目: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W-Gˊ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产生。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不同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 ——不变资本 (c)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随着自身使用价值的消耗,它们原有的价值也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不会发生价值增殖,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2、用于购置劳动力的资本—可变资本 (v)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可变资本在生产中不仅再生产出自身价

值,而且生产出一个额外的价值——剩余价值(m)。因而可变资本发挥作用是资本价值增殖的原因,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3,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第一、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第二、为从量上说明工人总劳动中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比例奠定了基础; 第三、为下面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准备了理论工具。 3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工作日长度的决定

工作日的下限:不能等于必要劳动时间; 工作日的上限:生理界限;社会道德界限。

工作日长度决定于权利与权利的对抗,也就是决定于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斗争力量对比。 4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要靠降低劳动力价值,即劳动力再生产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劳动力再生产必需的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及与之有关的生产资料生 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3、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机制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在每个个别资本直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选择,一方面加深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5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

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第三章 每章要点: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每章重点题目: 1简单再生产:

连续不断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再生产维持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马克思分析简单再生产,揭示了如下道理: 从简单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进行生产预付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都是工人在劳动中生产出来的;工人不仅自身的劳动从属于资本,而且劳动力再生产(工人的消费)也是从属于资本的。 2扩大再生产:

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3资本积累:

什么是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

特殊性: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殖资本,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

一般性:追求剩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要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必须不断依靠积累去发展生产。 资本积累的动因:

一方面,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

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4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资本的

价值构成变化通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不过,这种反映不是绝对的,而只能是近似的。 ?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可

用公式C:V表示。

? 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 5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概念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资本集中是把若干已经存在的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一个大资本。 (2)推动资本集中的主要因素:竞争、信用与企业制度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首先,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资本积聚促使个别资本增大,有利于提高个别资本的信用,促进资本集中;而资本集中有利于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增加积累,从而加快资本积聚的规模。 其次,它们又有区别:

①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是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联合。

②随着个别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则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③资本积聚要受积累基金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不受积累基金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比较快。 6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1)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下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地减

少。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的供给却日益绝对地增加。 (2)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产业后备军可以像蓄水池一样调节劳动力供求; 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因此,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第一,流动的过剩人口; 第二,潜在的过剩人口; 第三,停滞的过剩人口。

失业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学中,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分为三类: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第四章 每章要点:

资本循环的基本理论,资本周转的基本理论 每章重点题目: 1资本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1,什么是产业资本和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就是资本家投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资本循环就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开始,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经过三个阶段,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1)购买阶段——货币资本 (2)生产阶段——生产资本 (3)售卖阶段——商品资本 A

G-W …P…Wˊ…Gˊ Pm A-劳动力,Pm-生产资料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态

每一种资本形态都可以构成自身的一个循环过程,因而产业资本的循环可分为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三种循环形态分别有不同的职能,体现了不同的实质和特点。 三,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

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要实现连续、统一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客观上要形成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同时并存和发挥作用。

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每一种资本形式必须同时顺次地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形式上。 2资本的周转:

一,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必须一次循环过程接着一次循环过程地进行下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运动。这种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

考察资本周转,目的是说明资本在周转性运动中所需要的时间、速度以及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

的影响。

二,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资本周转时间

概念:即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内容:生产时间—包括原材料储备、劳动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流通时间—购买时间、销售时间。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排斥。 2,资本周转次数(周转速度) n=U/u U-代表年 u-代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成反比变化。 第五章 每章要点: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每章重点题目: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研究对象是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过程。

不同的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构成社会总资本。而单个资本的运动总和,就构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在于:不仅包含预付资本价值的运动,而且包含全部剩余价值的流通;不仅包含了生产消费,而且包含了个人消费;不仅包含了资本流通,而且包含了一般商品流通。 二,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1,出发点:社会总产品,即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必须要表现为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而社会总产品的运动就是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

2,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

核心问题存在于流通领域。所谓实现,包括两方面:供给——能卖掉全部产品收回价值;需求——能买到所需的全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理论前提 1,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生产部门。 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为c+v+m。 四,产业结构的几种分类方法 1,农轻重分类法; 2,三次产业分类法; 3,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4,产业地位分类法。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什么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就是生产规模不变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从简单再生产开始的理由。 二,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交换 1,假设条件(教材P.128) 2,交换过程:

分析公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有机构成:4:1,mˊ=100% 三个方面的交换:

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4000c); 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500v+500m);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Ⅰ1000v+1000m与Ⅱ2000c) 三,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条件:Ⅰ(v+m)=Ⅱc

2,派生公式一:Ⅰ(c+v+m)=Ⅰc+Ⅱc

3,派生公式二:Ⅱ(c+v+m)=Ⅰ(v+m)+Ⅱ(v+m)

说明:两大部类生产的产品在不同的交换中实现了供需平衡,产品全部卖出,价值得以实现;两大部类在生产中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消耗,分别得到了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3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经济危机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急剧的经济衰退,这种经济衰退往往使生产力遭受破坏,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混乱甚至瘫痪。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指供给超过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引起的相对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已经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使危机成为现实。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市场经济和经济周期

市场机制调节着资源配置的方向和比例关系,使供求关系总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 衡,由此形成经济的波动。这种波动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周而复始的变化,就是经济周期。 一个经济周期分为繁荣、高峰、衰退、谷底四个阶段,经历四个阶段所需的时间是周期 长度。

2,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现象。市场经济内含的基本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危机四个阶段与经济周期是一致的。 3,固定资本投资在周期中的作用

在危机的萧条阶段,当供给接近需求时,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成为新一轮周期启动的重要因素。 三,二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1,危机周期缩短;

2,危机周期性与非周期性交织; 3,危机的破坏作用不如战前严重;

4,生产过剩的危机与通货膨胀并发,出现“滞胀”局面。 四,经济危机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1,经济危机是经济周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的特殊表现形式。

2,经济危机深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类矛盾。

3,经济危机会以不同的形式长期存在。 第六章 每章要点: 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商业资本,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虚拟资本、实际资本,虚拟资本的作用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每章重点题目: 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而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却与利润率成反方向变动,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竞争和利润平均化来解决。 :1,什么是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按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即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之比,就是平均利润率。 各部门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利润平均化的过程)? (1)商品的社会价值和市场竞争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格由社会价值决定,因此,商品生产者必然进行激烈的竞争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这种竞争首先是部门内的竞争。 (2)部门间的竞争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部门内的竞争会导致部门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这时部门内的竞争转化为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这种流动直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出现利润率下降时为止。这时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资本流动趋于稳定,平均利润率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3,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2)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4,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对各部门的影响:

(1)各部门即按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分配剩余价值,即按平均利润率得到平均利润。 (2)各部门得到的利润量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不相等了。就容易掩盖利润的来源。 (3)平均利润形成后,并没有消除竞争,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不会停止。 2生产价格:

1,什么是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形成的特点

(1)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为前提;

(2)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与价值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3)生产价格形成后,某一部门获得的利润总量与该部门实际创造的价值数量相背离,生产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3,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

(1)生产价格形成后,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浮动。

(2)生产价格同样区分为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就形成超额利润。 3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的职能及运动形式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商品资本。这种分离和独立化有两个社会条件——社会分工和资本独立化。

商业资本的职能即商品资本的职能,专门从事商品价值和利润的实现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其职能就是从事商品流通,充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实现商品的社会价值。商业资本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流通效率、加速资本周转;减少流通费用、节约流通成本。 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W-Gˊ,而不是商品资本的W-Gˊ-Wˊ。 2,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实现形式

(1)商业利润的来源:产业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商业资本家怎样获得商业利润?

第一,获得商业利润的根据:社会分工与资本独立化。 第二,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途径:

商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进货,再按生产价格出售商品,购买价格与售卖价格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

(3)商业资本家怎样获得平均利润?

商业利润不能低于平均利润,也不能高于平均利润。部门间的竞争和资本的流动性使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商业资本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后,使平均利润下 降了。这时生产价格=成本价格K+产业利润P+商业利润h 二,银行资本

1,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是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从货币使用者(职能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出现后,平均利润就分割为两个部分:利息和企业利润。 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100%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不能高于平均利润或低于0,只能在平均利润和0之间摆动。 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二个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和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2,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的产生与职能

银行的产生与信用有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信用?信用指一种以定期加值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有多种形式。当商业信用不能满足商品生产的需求时,便产生了银行信用。

银行是在商业信用和货币经营业务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什么是银行?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业务的企业,银行信用即由银行来办理和提供。 银行的一般职能是充当货币借贷中介和货币支付中介,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中介。 (2)银行资本

银行资本包括二部分: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吸收存款)。

银行存款主要来源于:职能资本家的闲置资本、货币资本家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3)银行利润

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两类:负债业务(即吸收资金和存款)、资产业务(即投放和贷出资金)。 银行利润的来源: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银行利润的实质: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银行利润在量上也不能高于或低于平均利润。银行资本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平均利润率会进

一步下降。 4虚拟资本及其作用:

1,什么是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典型的形式是股票和债劵。 有价证券为什么会成为虚拟资本?

(1)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它也不是价值符号,它只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它本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起实际作用。

(2)但有价证券具有收入资本化的效应,拥有它就可以带来收入;并且它可以进入流通,有自己的价格,这种流通可为购买者带来利润。所以它被看作资本。 2,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

A.统一性:a.实际资本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了对货币资本的需求,从而决定了虚拟资本的规模;实际资本的循环周期决定了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b.虚拟资本的发行状况影响着实际资本的规模和活动范围,影响着货币资本的配置从而影响着实际资本的产业结构。 B.矛盾性

a.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在质和量上都存在不一致。

质:实际资本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虚拟资本没有价值,其价格取决于预期收益和银行利率,及货币供应量。

量:实际资本数量取决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运动的资本数量,而虚拟资本的数量等于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和。大多数情况下虚拟资本的数量变化不代表实际资本的数量变化。

b.虚拟资本有自己的独立的运动形式,这一运动与实际资本的运动相脱离,运动的速度往往快于实际资本。这种虚拟性潜藏着危机。 3,虚拟资本的作用

(1)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货币资本的有效配置; (2)虚拟资本的运动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

(3)虚拟资本加速了新的社会经济部门的形成和发展,但也导致了财富的虚拟化。 (4)虚拟资本的膨胀引发了“泡沫经济”等新经济问题。 5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什么是地租?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资本主义地租是土地所有者从农业资本家那里得到的收入,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1)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 (2)土地所有权与人身依附分离。 3,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平均利润由农业资本家获得,超过的部分则以地租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资本主义农业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垄断现象:一种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一种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前者产生了级差地租,后者产生了绝对地租。 1,级差地租

(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a.什么是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自然等级相联系,并由土地的经营垄断所产生的地租。它是经营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由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农业超额利润。

b.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的自然等级不一样,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的远近。 c.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的经营垄断

第一,土地经营垄断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固定化。

第二,土地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决定于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而是决定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即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经营劣等地的资本家同样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d.级差地租的源泉: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表现为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所获得的农业超额利润。 (2)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什么是级差地租Ⅰ?因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 (3)级差地租Ⅱ

什么是级差地租Ⅱ?是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从而形成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2,绝对地租

(1)什么是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其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 (2)绝对地租市场的条件和原因 条件:农业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资本不能在工业与农业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农业剩余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而不按生产价格出售。 第七章 每章要点:

垄断的产生,垄断利润,垄断价格 每章重点题目:

1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必然形成垄断

(1)生产集中使企业生产能力膨胀,为避免自由竞争造成生产过剩,大企业必须结成联盟,瓜分市场份额。

(2)生产集中抬高了行业的进入门槛,竞争受到限制,中小企业不易进入,少数大企业形成寡头。 (3)集中加剧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为避免两败俱伤,大企业寻求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2,垄断的基本表现

什么是垄断?垄断就是独占,是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通过一定的形式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基本表现:

(1)在生产领域表现为同类产品的生产要素和绝大多数产品被一个或几个生产者占有。在这种条件下,资本等生产要素不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利润不能平均化,垄断资本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2)在流通领域表现为在同类产品市场上通过控制供给量和需求量引起价格变动,从而形成垄断价格。 垄断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操控,以获得大大高于一般平均利润的垄断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高额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获得的超过一般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包括:平均利润+垄断利润(+超额利润)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制定的能为自己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它排斥了价格竞争。 主要有: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第八章 每章要点:

第三节 基本经济制度 每章重点题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指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经济关系的总和。包括财产制度(所有制、产权关系)、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财产制度区分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源配置方式不能简单地用于区分不同的社会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指以所有制为特征的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本质规定,往往区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形态。

2,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公有制+市场经济 第九章 每章要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每章重点题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一般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

指以多种所有制并存和明晰的产权关系为基础,经济运行以市场信号为依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社会各部分成员之间分配和调节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 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②完善的市场体系; ③充分作用的市场机制; ④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⑤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⑥健全的法制体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由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①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②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强调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

③宏观调控:国家更有条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有效地使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 第十章 每章要点:

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产权界定 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 每章重点题目:

1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概述:

一,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和构成 1,什么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

参与市场交换的利益主体即市场经济的交换主体,称为微观经济主体,微观经济主体的总和构成市场经济微观基础。

2,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成

企业、个人(家庭)、农户—主要的市场主体 政府—特殊的市场主体

境外企业、个人、政府—开放经济中的组成部分

2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平等性、自主性、逐利性、自发性 3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1,产权的属性:排他性、可分性、流通性、确定性。

2,什么是产权界定?指通过法律明确规定产权的主体、客体及其相应拥有的财产权利范围。 4产权界定包括两方面内容:

(1)产权主体的界定,即财产权利的归属;

(2)产权权利范围的界定,即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产权的功能:明晰的产权有两个基本功能:

(1)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2)引导人们实现有效地利用资源的一种激励。 4,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前提条件。因为: (1)交换即产权的交换,没有明晰的产权交换难以进行。 (2)权利范围是市场主体逐利性和合理预期的前提。 (3)产权界定是市场主体平等性和自主性的前提。 5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1,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自主地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的经济组织,它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 2,企业的一般特征

(1)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组织。

(2)企业能够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能够享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并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和义务。 (3)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企业具有统一、完整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内实行统一计划、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统一性不容破坏。

公司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公司的典型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法人产权制度(公司产权制度)

(1)什么是企业法人?指法律为多个出资人合办规范的企业所构造的一种人格化的有独立法律地

位的经营组织。

(2)什么是法人产权制度?指以双重产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公司财产权利的一种构造。包括:权益关系的实现、调整和制衡的制度和形式。

双重产权结构指出资人产权与法人产权相分离,法人产权具有了独立于出资人的法律地位。其意义在于:

a.法人产权的财产责任是完全的,公司必须以其全部资产抵偿其债务,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b.投资人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c.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d.产权形式多元化。

2,公司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

(1)什么是公司治理结构?指为协调好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而在他们之间形成的一套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组织机构和行为机制。 (2)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

第一,基本原则和制度特征:委托代理、权责对称、分权制衡、激励约束

第二,内容:组织形式—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安排—明确各机构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协调好各机构间的关系和利益;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主要关系:股东会与董事会的关系;董事会与经理的关系;监事会与董事会和经理的关系;投资者、经营者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就是指现代公司制度,主要内容就是建立法人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6国有企业改革:

1,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弊病

体制上的特征: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平均主义。表现在: (1)企业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没有经营自主权; (2)没有企业和职工的独立利益; (3)没有经营责任,不承担风险; (4)平均主义,缺乏激励,效率低下。 2,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放权让利(1978-1986) 承包经营(1987-199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3-1998) 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2003) 深化改革(2003-今) 3,当前国企面临的问题

(1)国有经济的布局与结构问题。

(2)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内部人控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职工权益被侵犯等问题。 (3)经营体制未真正转变。表现在: a.行政性垄断和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大; b. 企业透明度低,效率低,委托代理问题多; c. 产权结构不合理,治理结构差。

(4)新建国有企业的资源性垄断问题。 4,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完善法人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3)推动和完善国有经济分类改革,国有经济在不同领域采取不同形式,有进有退;

(4)治理和限制垄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一章 每章要点: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 每章重点题目: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指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在其内部进行的分配,这一分配过程与国民收入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是一种微观分配过程。 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指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以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通常是由国家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整。是宏观分配过程。

国家预算的收支过程,就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过程。有两个重要环节: 财政收入—税收;

财政支出—财政投资形成社会供给,转移支付形成社会需求。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协调地区发展,支持战略性行业发展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 2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市场化原则:

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既是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实现过程,又是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前提,所以分配必然按市场化原则进行。 1,按要素分配的原则; 2,按效率分配的原则; 3,社会保障原则。 3个人收入分配:

一,公有制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1,什么是按劳分配?

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凭借其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领取个人消费品的制度。它依据的基本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 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存在的客观基础是:

(1)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劳动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 (2)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

(3)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差别还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2,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征

(1)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关系、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2)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还只能在一个企业范围内实现,而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 (3)公有制内部存在不同的分配制度和形式。 二,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 1,个人收入有多种来源: 劳动、财产、转移支付

所谓转移支付,指政府通过税收把一部分人的收入征收起来,再转移支付给丧失劳动力和劳动机会的人,包括失业救济、养老金、低收入家庭补贴等。 2,市场化的分配原则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个人收入是要素使用得到的报酬,个人收入就转化为一种要素的价格,要素价格要由市场决定。 (1)要素价格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 (2)要素价格还取决于要素的效率;

(3)按要素分配和按效率分配都必然出现收入差距。 形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拥有要素的条件存在差异; b.竞争产生的生产经营结果的差异; c.市场规则的不公平; d.机会的不均等。

4效率与平等:

1,效率与平等的关系

二者存在某种替代关系,既矛盾,又统一。

(1)效率与平等都是市场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

(2)如取消差别,完全平等,会丧失效率;反之,不抑制差别,就会两极分化,并损害长期的效率。 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平等的关系?

(1)初次分配中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增进公平;

(2)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3)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十二章 无 第十三章 每章要点: 总供给与总需求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 第十四章 每章要点: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与区别 可持续发展

论述题与材料分析题: 1. 流动资本的内涵及作用

答:流动资本是指在物质形态上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后全部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的这部分生产资料,在一次生产过程结束后,就丧失了原来的使用价值,它们的价值便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在出售产品后,以货币的形式全部回到资本家手中。(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并不存在价值转移问题,但它通过一次生产过程就可以从商品售卖价格中全部收回来,因而也被划为流动资本。

作用:若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便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本的潜能,节省预付资本,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并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率,对资本价值增殖有重大的意义。

2、资本积聚与股份制,与资本集中。(可能考论述题)

答:1、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就是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2、作为个别资本的增大的两种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随着资本积聚进行,大资本增长更快,借贷资本增加,信用更加发展,促进资本集中,同时资本集中可使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有利于先进技术采用,以增加积累。)3、然而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自我积累,资本集中是社会资本的合并或联合。(2)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通过原有资本在资本家间重新分配实现,不增大社会资本总额。(3)资本积聚受积累现金的限制,增长速度缓慢;资本集中增长速度较快。 股份制与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的重要手段。

3、 虚拟资本的价格由什么决定?

答: (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包括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虚拟资本虽然代表着实际资本的价值,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际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其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与资本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相关;货币供应量不足时,价格会下跌;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价格会上涨。

4、社会总资本的实现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核心问题。

答:1、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实现的问题,是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2、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的可变资本,即I(v+m)=Iic。由此基本实现条件可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I(c+v+m)=Ic+Iic,II(c+v+m)=I(v+m)+II(v+m)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在两大部类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I(v+△v+m/x)=Ⅱ(c+△c)

由此基本条件可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c) + Ⅱ(c+△c) Ⅱ (c+v+m) =Ⅰ(v +△v+m/x) + Ⅱ(v+△v+m/x)

5、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变化(在不同社会经济时期)

概念: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

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 价值规律在不同经济时期的变化

1、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价值规律。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始终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第一:从较长时期来看,商品价格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内的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当。第二,从各部门商品看,其价格决定的基础仍是商品的价值。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价值规律。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中,部门之间的竞争,通过资本转移导致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一定量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成本价格+平均利润”上下波动,“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因此平均利润的产生也就是价值增值的原因。这并不是说价值规律不起作用了,只是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对社会经济实行垄断统治。在自由竞争阶段,资本家竞争的结果使利润平均化,越额利润的获取是暂时的;在垄断产生后,持久的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则成为可能。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它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前者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尽量提高售价,后者则指垄断组织购买生产资料时尽可能压价购买,一出一进,使得垄断组织大为获利,垄断价格是价值和转化形式。垄断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就围绕其上下波动,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只是其作用形式发生变化。

6、社会主义公有制表现形式,为什么要改革其实现形式

表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由劳动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经营的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中一大部分属于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还有现代企业中的股份制。

为什么要改革其实现形式:它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迅速扩大由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比较合理,既有利于保证经营者有充分的利益不受侵害,而且它在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都可以实行,应该大力发展。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经济,是群众在实践中进行的企业制度创新,对于搞活中小型国有企业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所以,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应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同时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7、 资本工业和农业的超额利润来源是否相同,有什么区别? 不相同。

农业:超额利润是通过地租的方式获得。有两种形式,分别为: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表现为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所获得的农业超额利润。 工业:主要是采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个别资本主义企业采用新技术,使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的平均水平,从而降低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当大多数企业都采用新技术,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商品的社会生产价格随之降低,个别企业的超额利润便会消失。但资本家对超额利润的追逐,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采用更新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超额利润与工业超额利润的区别:农业超额利润具有稳定性,工业超额利润具有暂时性;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经营优中等地都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工业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只有少数先进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级差地租就是指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提供的产量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它是农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8、 产权内涵以及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

产权内涵:产权是由社会或法律规定的一组财产权利,这些权利的所有者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自主地行驶相应的财产权利,并取得一定的收益,不受他人的干涉,从而使财产权利的所有者有动力去运用这些权利积极地从事经济活动,增进自己的福利。产权具有如下特长:排他性,一种权利束,产权应当有确定的界限或范围,产权可以转让或授权他人行使,总之,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作用在于帮助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形成一种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1)排他性 (2)产权是权利束:占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处分权

(3)产权的有界性 (4)可转让性 (5)总之是:社会工具)

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1)产权主体界定为市场交换创造了前提条

件 (2)产权范围的界定对经济当事人发挥了激励约束作用——形成合理预期 (3)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微观基础平等性、自主性的物质前提。

9、 农业剩余价值总量高于平均利润总量吗?为什么?(一般高于)

答:因为资本主义农业中,大土地所有者拥有土地,并将其租赁给农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雇佣农业工人耕种土地。因此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农业资本家要获得的是平均利润,大土地所有者要获得利益,就是农业剩余价值量的部分。因此,农业剩余价值总量一般要高于平均利润总量,否则,大土地所有者无利可图。 10、宏观调控的原因,目的,手段,现今危机下如何调节? ...........................

答: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宏观调控的目的:基本目标—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总供求的平衡是在非均衡的变动中实现的,既非均衡的动态平衡。要达到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说明总供求的平衡单靠市场是不行的,还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具体目标:(1)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任务。(2)物价稳定,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与其他宏观调控的目标或因素是分不开的。(3)经济增长,政府的宏观调控要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增长,而且要促使经济模式的高效率。(4)国际收支平衡,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本国企业走向世界,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投资能力创造条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法律手段, 作用: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行政手段,注意: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不能认为实施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发挥各种手段的整体功能。

(计划手段,计划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或规律;出发点和目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实施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不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 基本规则;表现为从上到下的指导性和引导性,而非强制性和指令性)

调节方法: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适时地推出深化体制改革的措施。采取以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方法。在经济手段中我们可以采取“双松”政策,即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结合,以增大政策力度的手段来拉动经济复苏,增加就业。同时政府可通过信贷、税收等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在政策上也要鼓励传统产业实行技术改造,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在法律手段中,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各个行业,防止经济泡沫,培养道德规范,从而保证宏观调控的灵敏有效。

迫于严峻的形势,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完全扩张型货币政策通常在经济发生危机或经济萧条时采用。作为一种“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其实施目的在于缩短经济危机或经济萧条的时间过程,拉动经济复苏;适度扩张型货币政策则适用于经济显著减速或即将进入下降周期的经济环境,实施目的在于维护经济增长的动力,遏制经济下滑,确保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很显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选择,与我国现实的宏观经济态势是吻合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br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