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赏析

更新时间:2023-10-10 11: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轼《赤壁赋》鉴赏

中国古代文学史漫漫长河,著有一诗半文者何止千百文人,而青史留名者惟寥寥数人,苏轼算是其一,无非是因为他高超的诗文水平和在推动诗文词形制发展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苏轼生活的时代正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阶段,他大力推崇由欧阳修所倡导的诗文革新,为肃清五代文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苏轼主张文艺要真实反映现实,强调文学作品的实际社会功能,这与他的政治思想是高度符合的。在诗中,苏轼不断表露出强烈的济世救民愿望。他曾写下“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深入体察百姓疾苦;也曾“老夫聊发少年狂”,直抒为国效命的壮志豪情。苏轼遵循“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的仁政思想踏入仕途,却未料仕途凶险,丛生波折,黄州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

在黄州,苏轼写出了许多赏景咏物的诗作和游记,其诗歌愈发清新旷远、自然天成,得陶渊明之风骨。然而,在这些景物描写中也时常参杂着他对自我命运的思考与苦闷情绪的抒发。我认为其中最能体现苏轼超绝艺术成就和深刻精神内涵的作品要属《赤壁赋》。

《赤壁赋》写于苏轼贬官黄州期间,苏轼与朋友月夜泛舟,由眼前所见之景联想到发生在赤壁古战场的经典战事,结合自己的人生处境不由生发出对自我命运以及人生年华的深刻思辨。文章开篇即用几个散句快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自从元丰三年苏轼被贬官抵达黄州,到此篇所写的“壬戌之秋”已经过去了两年,在此期间他在友人的帮助下过着隐居田园躬耕务农的生活。醉心山水的苏轼在行文风格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其诗文境界愈发清新自然,旷达闲适,具有陶渊明的风格特征。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苏轼描写了月出于东山,水与月与天相互映照浑然一体的江上之景。诗人将自己所处的“一苇”小舟与江中的“万顷”波涛放在上下两句之中,相对比之下更显得船与人之小,而天、地与江水则茫然无止

尽。寥寥数句营造出一个澄澈旷远、明朗开阔的艺术境界,也难怪身处其间的人见此情景会生发出浩渺飘然欲羽化成仙的想法。

在这一段集中的景物描写中,诗人并没有具体描写月出的过程与姿态,而是借举酒之机咏出《诗经》中的《月出》一章,间接呈现了月亮的窈窕之姿。“徘徊”两字更是将明月逐渐上升的动感画面概括地淋漓尽致,使画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延伸,更具动态美。同时,我认为景物描写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两句格外精彩。其中“横”与“接”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物理角度出发,使得江面宽阔浩渺的景象尽显,勾画了一个神似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梦幻空间。仅此一段就可见苏轼的笔力之惊人,文学造诣之深厚。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开阔明朗的景物能让人心旷神怡,心情开朗豁达如登极乐,产生快乐喜悦之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表达自己于岳阳楼上登高远眺,凭风举酒之际产生极致快乐喜悦的感情。苏轼与友人身处浩渺无垠的江面之上,似乎就要化成仙人飞而升天,于是畅快饮酒,打着节拍歌咏诗篇。这种快乐惬意的心情随兴之所致,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众人唱起的关于明月的诗化用了《楚辞》中《少司命》一篇“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一句,与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相应和,将美人比作天边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实在是使人失意,再加上客人吹起洞箫和诗,箫的音色悠扬缠绵,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箫声之伤怀如斯,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更何况这一船的游人呢?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的情绪也随之波澜起伏急转直下,完成了由喜而悲的转折。

喜悲转换之间,一位客人由眼前赤壁的自然景物联想到历史上发生在赤壁的战争。向西

的夏口到向东的武昌之间苍茫的水域,就是当年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而当时雄姿勃发野心勃勃的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也是在这里破荆州、下江陵,可谓是势不可挡。那样的一代英豪,如今又在哪里呢?古今对比,物我相照,从而引发出命运无常人生短暂的慨叹。

在这一节中,最精彩的要数后半段。苏轼将蜉蝣与天地作对比,将一粟与沧海相对照,得出吾生须臾、长江无穷的结论。苏轼在其他诗作中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感悟,他在《临江仙 送钱穆父》中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将人生比作一场艰难的旅程,而你我不过是其中的匆匆过客;《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也有“雪泥鸿爪”的比喻,认为人的一生就像雪地上飞鸿的爪印,轻而浅,很快便失去了踪迹。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对于自身生命的深刻思考,他悲伤于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想象自己能与仙人一道遨游太空,和明月一起永存,然而这一切却犹如水中之月,是不切实际的。于是苏轼将这种心情寄托给悲凉的秋风,文中借客人之口诉诸的消极人生观其实是他的一方面思想。正如庄周在《逍遥游》中所写:“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苏轼自然感到悲哀,一悲时间流逝年岁不久,二悲命运坎坷前途渺茫。然而随后一段苏轼却笔锋一转,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宽慰客人。他以水与月为例,说消逝的东西就如同江水,恒久流淌则实际不曾流逝;盈缺的东西就像月亮,非圆即缺则实际没有亏损。他安慰客人从不变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万物甚至我们本身都是无穷无尽的,也就不必再“哀吾生之须臾”。这表达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他用辩证的理性思维观察事物,使自己保持乐观积极,得以超脱于人生苦短的愤懑。在苏轼眼里,虽然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属于自己的永远也得不到,但是取之不尽的江上清风与用之无尽的山间明月却是我们共同享有的宝藏!这样,人在天地之间就不是匆忙过客,而是可以享受良辰美景自得其乐的。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赤壁赋》兼具了文赋与散文的特点,是更具抒情色彩的散体赋。全篇骈散结合,行文挥毫自如,豪迈奔放,情、景、理交融。特别是四五两段,从自然

景物上升到人生哲理;从个体的人生经历上升到理性的思辨自省,景中有情,情中喻理。文字优美动人,浑然天成,使人读来自然流畅,阅读感受极佳。从精神思想的角度来看,此文则不失为一篇饱含理趣的佳作,古人能有如此哲学思辨精神,实属难得。文中客人与“我”的对话其实代表了苏轼消极苦闷与乐观豁达的两种人生态度,代表了他在内心对于自己人生意义的辩论。在这场辩论中能看到老庄思想中自由洒脱、超然物外的自然主义哲学成分,变与不变一段又含有典型的辩证思想因素。苏轼的思想深受佛道儒三教融合的影响,共同塑造了他的人生观念和哲学基础,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活力。

苏轼对于自身命运的矛盾与思辨体现在文章两次情感的转折上,全文由喜转悲,又从悲至喜,始终悲喜交杂,喜忧参半。他的喜来源于投奔自然的解脱和超然物外的乐观精神,他的悲却深植于饱受摧折的个人命运,使他内心的愁苦如影随形,无法消解。《赤壁赋》最后一段写道:“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虽喜而笑,却举起了手中杯盏,实际是他内心悲愁无法排解,只怕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然而此时东方既白,全文戛然而止,不知后事如何。

苏轼一生从仕四十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但他三分之一的从仕生涯却是在贬所度过的。自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他便开始了辗转奔波的生活,一句“筋力疲于往来,日月逝于道路”最能概括他此后的仕途生活。这样一位怀有当世之志的旷世奇才却深陷党争泥潭,在大厦将倾的宋王朝,他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在与世无争的山水之间,他又无法放下济世救民的忧思。只能不断自我诘问,在矛盾中挣扎徘徊,《赤壁赋》一文即是这种矛盾心情的表达。

去世前,苏轼作《自题金山画像》,诗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他坎坷一生的简史,也是他丹心归葬的墓志铭。

我以完成鉴赏作业为由读苏轼诗文词作及其选译,读罢却掩卷长叹,久久不能自已。今人与古人的交集是如此之浅,浅到穷极一生文学造诣却无法望其项背;而今人与古人的交集

又是如此之深,深到从传世至今的字里行间仿佛能窥见其波澜壮阔的一生,领略他傲视文坛的千古风姿,眼见他起起伏伏的命运。

苏轼作品叫人醉心如此,可见其诗文之真之切,非用情至深所不能及。他是“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的臣子,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丈夫,是“惟愿孩儿愚且鲁”的父亲。于家于国,他殚精竭虑,用情至深。然而“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命运带给他半生颠沛流离,仕途的沦落和家国不久矣的悲惨前景交织,怀才不遇的苦闷感伤在他的诗文作品中表露无遗,叫读者落泪,闻者断肠。《洗儿戏作》中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难道不是他满腔悲愤讽刺的手书?“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难道不是他在封建俗世中挫败后的失望妥协?

悲矣!时运不济,苏轼空怀一腔报国壮志却受尽辗转蹉跎。叹矣!生不逢时,前者之于我辈犹如皎皎明月可望而不可及。

行文至此,夜已深,然不觉困顿。复挑灯夜读,再续前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b0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