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诗文教学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08 05: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央教科所重点科研课题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子课题《传统古诗文教学的探究》结题报告

——黑龙江省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课题组

经典古诗美文是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新一代具备这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人文精神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更说明了人文底蕴培养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的要求与思考,2010年11月,我校申报了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子课题《传统古诗文教学的探究》实验研究,2011年3月,被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总课题组立项为课题实验基地校。在近三年的研究实践工作中,我们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和学校课题实践计划,做了大量的具体的实验研究工作,现将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引导少年儿童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儿童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点”。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因为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苏轼曾说过“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而现在,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诵读经典,不但能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使其身心平衡发展,自制力和自觉性得以提升。长期的经典诵读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这些经典可作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从而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

在对经典诗文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好载体,应该把它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那阵阵浓郁的经典书香伴随孩子们的童年。

1、提高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我校的学生因生源少及地域限制,语文素养并不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只有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基础。然而,扩大阅读量应该谈什么呢?我校课题组研讨达成共识:认为只要我们这个民族还使用汉语来表达,那么把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下来的最优美、最经典的诗文传递给孩子,永远是母语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孩子在心灵最纯粹、吸纳能力最强的年龄段,把最优美的语文文字的精华诵读得滚瓜烂熟,融化到自己的精神生命里,这种学习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通过对经典美文的反复诵读,一个人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厚积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漫漫转化成为伴随一个人终生的语文素养。

2、开发智力

当代脑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并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时期,永远无法弥补。如何通过锻炼儿童的记忆力而开发其智力呢?大量的研究和时间证明: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学习和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文文字的精华通过诵读而深深印入儿童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

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孩子们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许多科学家、政治家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印象和一生影响的就是这种大量的反复的对经典诗文的强化诵读。

3、陶冶情操和气质

经典诗文文中蕴涵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同时,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其后天的文化气质明显与众不同。凡是在儿童少年时代学习、阅读、背诵过大量诗文的人、凡是被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其日常的作为举止、言谈教养都会烙上浓郁的书香气。这种儒雅的书香气是文明的标志、是高贵精神的象征。无数生命个体都洋溢着这样浓郁的书香气,整个社会文明就会跨上一个新台阶。

4、传承文化

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传承民族文化有多种渠道,其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就是全面开展古诗文的教学工作。通过文学熏陶,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打下鲜明的文化烙印。因此,开展经典诗文教学活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实践组织机构

实验基地校校长:焦天活 学术指导:陈吉武 辛 凯 课题主持人:辛 凯 韩秀霞 课题组组长:韩秀霞

课题组成员:刘淑芬 李翠凤 冯振英 计红彦 孙亚文 刘淑敏 段永红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的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与实施阶段(2010、11——2011、7) 1、申报课题,制定课题方案和活动计划,构建课题研究机构。 2、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 3、进行有关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4、精心编选适合学生学习的中华经典诗文篇目。 第二阶段:研究深入(2011、8——2013、4)

1、使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发展,同时发现问题,提出策略。 2、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校本课程建设。

3、收集相关数据,总结、提炼成果,进行理论探究。 第三阶段:总结、提炼成果(2013、4——2013、7) 1、进行经典古诗文各种活动展示。 2、实验教师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3、课题组汇总成果及材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4、迎接总课题组的结题验收。 (二)具体实施措施

根据新课标要求中的小学教材必学必读必背的古诗词及经典书目,结合《中小学必背古诗》、《唐诗宋词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等书,确定基础的教学和阅读量,早自习的固定时间大声诵读,熟读成诵,让孩子们从课外读物从中获取有关中华美文的知识,学习方法、典故等,激发兴趣,开阔视野。

1、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读、背、吟、唱、画、说、写、改编等一种或几种方式开展活动,重形式更重效果。

2、每月班级开展一次“主题诗文”诵读活动,根据名人、季节、时令、风格、色彩的不同品格、儿童生活等开展活动。

3、组织班级学生办诗文小报。 4、举办“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5、摘录古诗文名句——感悟读感

6、古诗文译文和语文现文写作对照教学 7、教授学生学写古诗体诗歌 8、写诵读古诗文读后感 9、练习古诗文书法——比赛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侧重课题的前期论证,收集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

2、调查研究法:各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小学传统古诗文教学现状,写成调查报告,明确研究方向。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

4、观摩,交流,竞赛法:通过在不同的年段和不同的实验班级开展古诗文课堂观摩,以及适时召开大型师生座谈会进行相互交流,开展系列古诗文竞赛等活动,既达到营造传统文化传承的浓郁氛围的目的,又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和鉴赏的意识与水平。

6、经验总结法:我们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的回溯、追因,对本课题的教育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得出对本课题的理性认识,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四、课题实施具体工作

1、积极做好课题准备工作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有的放矢,2011年4月,我们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在认真学习并领会课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各成员确定了各自的研究重点。并于2011年6月组织了古诗文知识竞赛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了解了学生的古诗文掌握的情形,也开始着手研究了新教材中体现民族文化的古诗文篇目,初步制订研究策略。为课题开题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ar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