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更新时间:2023-07-24 17:4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姓名:王旭坤学号:715085092005
年级:2015秋学习中心:宁海学习中心—————————————————————————————
第1-2讲1949-1978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填空题
1、 1949 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
2、第一次文代会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体制。
3、第一次文代会上,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茅盾作《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作《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
4、建国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开了以政治运动对待思想批判、文艺争鸣的先例。
5、1953年9月,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确定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6、1954和1955年,毛泽东先后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风及其所谓“反革命集团”的批判运动。
7、50年代毛泽东发动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后来上升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对整体的“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
8、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9、“双百方针”极大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短短几个月,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如何直(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巴人(王任叔)《论人情》、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等。
10、在“双百方针”鼓舞下,文坛提出了“干预生活”的口号,文学创作呈现勃勃生机,出现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以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的《红豆》等作品。
11、1958年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运动,同时期兴起的“新民歌运动”正是“大跃进”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12、1958年“新民歌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8万余种民歌选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和周扬主持选编的《红旗歌谣》。
13、在“新民歌运动”全面开展过程中,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所谓“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被定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也是文学工作者惟一应该遵循的创作方法。
14、1965年11月,《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指责该剧“为彭德怀翻案”,“反对三面红旗运动”,全国主要报纸均予转载,成为“文革”的导火线。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15、1966年2月,江青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后形成《纪要》。《纪要》的核心是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宣称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目标直接指向“文革”。
16、1966年5月,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阐述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两个文件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文革”全面发动的标志。
17、“文革”期间,《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18、在“样板戏”的推行过程中,形成了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19、“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的小说,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
二、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答:1949年7月2日到19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茅盾和周扬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大会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毛泽东文艺思想被确定为新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大会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2、“双百方针”
答: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同月,中共中央召开知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参加的会议,会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代表中共中央对这一方针作了权威性的阐释。
“双百方针”极大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短短几个月,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文学创作也呈现勃勃生机,文坛提出“干预生活”的口号,涌现出一批在题材和深度上都有所拓进的作品。
3、伤痕文学
答: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其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同属“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这些作品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三、简答题
1、“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答:作为新时期发出的第一声真实的呐喊,“伤痕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对“人道主义”的继承:“伤痕文学”对“文革”进行了全面、整体彻底的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否定,使人性得以复归,“人”地位得到重新确认,继承了“五四”人道主义传统,最好地诠释了“文学是人学”的意义。
第二,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了久违了的悲剧精神。在极“左”路线严格规定下,几十年来,悲剧意识在文学中已经被迫消失。而到了“文革”结束后,蒙受了巨大灾难的人民萌发的第一种情感就是对这场具有深刻社会性的大悲剧的悲哀与愤懑。
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恢复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第3-4讲1949-1978年间的诗歌
一、填空题
1、在建国初的几年,比较重要的诗作是抒写开国大典的诗歌,代表作有:郭沫若《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时间开始了》等。
2、十七年时期的诗歌绝大多数是颂歌或带有颂歌倾向,政治抒情诗影响最大的类型,贺敬之、郭小川是最重要的代表。
3、郭小川成为有影响的著名诗人,是从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开始的。
4、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是郭小川诗歌创作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诗人有意识地在诗歌创作的思想和艺术上进行一些探索,较具影响的有《望星空》、《一个和八个》等。
5、郭小川留给文学史的首先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战斗者形象,其次才是一个热情洋溢的诗人,被誉为“战士诗人”。
6、郭小川善用排比、对偶、长句子来强化感情的力度,并用现代汉语加以改造,形成了郭小川式的“新辞赋体”。
7、1956年贺敬之用“信天游”民歌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轰动诗坛。
8、贺敬之的诗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短诗,《回延安》是代表作;一是长篇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是代表。
二、名词解释
1、“新辞赋体”:
答:“新辞赋体”吸取了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融进民歌的优点,运用比兴相结合的“赋”的铺陈手法,而形成的一种格律化诗体――。“新辞赋体”格局比较严谨,章节大致对称,大量采用铺陈排比、音调铿锵的长句体和短句体,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内部的严整,强化了诗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抒情气氛,形成一种宏阔彭湃的气势。“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2、《望星空》
答:《望星空》是郭小川创作于50年代的诗作。诗歌表达了宇宙永恒,人生渺小的哲理性主题,体现了郭小川诗歌对人生和事物立意深远的哲理倾向。再50年代文坛,围绕此诗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
三、简答题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1、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烈真挚的激情。这是郭小川诗歌的灵魂所在,他的诗往往从内心世界出发,去思考和表达一个活生生的、充满战士激情的青年人的情怀和精神状态,形象性与政治性相辅相成,使其诗不但有较强的思想冲击力,而且也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等。
②立意高远,哲理性强:他善于将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加以诗意的表现。从他的诗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历史的风云,而且可以咀嚼诗人关于人生、理想、生活、幸福的精辟见解。如《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等。
③继承感物言志的古代诗词传统,并在诗体格式上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等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致青年公民》采用“楼梯式”的形式;《白雪的赞歌》《祝酒歌》等运用的是半自由体、自由体诗体;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则创造了“新辞赋体”的诗歌格式。
2、贺敬之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善于表现重大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时代感:贺敬之总是密切关注重大社会问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注视时代的发展,迅速把握时代脉搏,从现实中提炼重大主题,抒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强烈感情。②格调高昂奔放,气势磅礴,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贺敬之的不少抒情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和思考通过想象同理想加以融会贯通,从而显示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鲜明的浪漫主义气息。
③兼收并蓄,探索创新的诗歌形式:贺敬之的诗歌既有民歌风味、古诗遗风,又明显地接受了外国优秀诗歌的影响,早期的诗《乡村的夜》、等是自由体;《回延安》《桂林山水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和“爬山调”形式;《三门峡歌》吸收古诗优点近似乐府歌行;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抒写重大题材与主题的政治抒情诗,则较多地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式”和“凹凸体”。
第5-6讲 1949-1978年间的散文
一、填空题
1、十七年时期出现了两次艺术散文的创作高潮,其中,因《樱花赞》、《菜园小记》、《茶花赋》、《长江三日》等一大批散文名篇的涌现,1961 年被称为“散文年”。
2、50年代初,报告文学率先掀起了创作高潮。抗美援朝期间,作家们奔赴朝鲜前线,深入战地慰问、采访和写作,诞生了两部大型的军事通讯报告集《朝鲜通讯报告选》和《志愿军的一日》。其中,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最大。
3、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的特写作品。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等打破了“讴歌文学”的一统天下。
4、60年代初,杂文写作一度活跃。邓拓是这时期杂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他以“马南邨”为笔名,从1961年3月起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
5、1961年10月,由邓拓发起,与吴晗、廖沫沙以共同的笔名“吴南星”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辟了《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
6、“三家村”杂文是指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位作家在60年代前期创作的杂文。
7、在60年代的散文“诗化”中,杨朔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以1956年《香山红叶》为标志,他的散文开始追求诗的品格。
8、秦牧一生的文学创作涉猎很多领域,以散文著称文坛,还有小说、诗歌、儿童文学等。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9、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作家中,秦牧以“知识性”散文享誉文坛,文本总体上呈现一种学者化的倾向。代表作如《社稷坛抒情》《花城》《古战场春晓》等。
10、在五六十年代,刘白羽的散文因其诗意化的政论被称为“政治抒情”散文而成其特色,与杨朔、秦牧并称“散文三大家”。
二、名词解释
1、《谁是最可爱的人》
答:这是50年代初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魏巍,表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在同类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影响最大,“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之成为了志愿军战士的代名词。
2、“燕山夜话”
答:“燕山夜话”是60年代初的一个杂文专栏的名称。作者邓拓,他是这时期杂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他以“马南邨”为笔名,从1961年3月起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
3、“三家村”杂文
答:1961年,由邓拓发起,他与吴晗、廖沫沙以共同的笔名“吴南星”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辟的《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三家村”杂文主要是指三位作家在60年代前期创作的杂文。
三、简答题
1、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①题材广泛、知识丰富是秦牧散文的一大特色。
②采用谈天说地,旁征博引的形式,在重视思想性的前提下,讲究文章的趣味性、哲理性。
③善于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段组织材料,化抽象的材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2、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①刘白羽的散文被称为“诗化的政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感情充沛,气势豪迈。
②文笔气势恢弘,句式上多长句铺陈,形成一种壮美的风格。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杨朔诗体散文艺术风格的认知和评价
构思上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来构建诗的意境,创造意味,如《荔枝蜜》《茶花赋》;结构讲究“起笔”,起势不凡;中间行文跌宕起伏、往复三折,见“曲径通幽”之妙;最后“卒章显志”,骤然翻出新意;但同时又力求变化多姿,讲究修饰文辞,注重锤炼语言,如《雪浪花》《香山红叶》。
由于时代与个人的原因,杨朔诗体散文在思想艺术上也有明显的缺憾。主要表现为在对意境的倾力经营中出现了模式化乃至僵化的倾向。其散文的“意”基本上是一套既定僵化的时代理念,“境”则多半是新人新事、新面貌,“意境”则是将上述两者生硬拼凑起来。在谋篇布局上,先写景物,再借喻比人,最后点明哲理、抒发情感的“物—人—理”的前后雷同的构思模式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第7-8讲 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上)
一、填空题
1、峻青的小说主要描写抗战后期和国内战争初期胶东的战争风云,其小说善于在激烈紧张、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人物形象,代表作《黎明的河边》。
2、王愿坚的小说取材的范围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闽西、赣南地区和长征途中红军生活的片段。这一取材范围是当时“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较少涉足的。代表作《党费》、《七根火柴》。
3、1959年,李凖的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改编成电影后产生广泛的影响。
4、周立波,40年代因创作反映东北土地运动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金。十七年时期,除了长篇《山乡巨变》外,还有20多篇短篇,代表作《山那面的人家》、《禾场上》《桐花没有开》等。
5、陆文夫的《小巷深处》是“百花时期”一篇取材相当独特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妓女徐文霞。
6、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到1957年“反右”开始前的一年多时间,通常被称作“百花时期”。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一些对前一时期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学模式有所冲击的小说。较有影响的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的《改选》、宗璞《红豆》等。
7、宗璞的小说《红豆》采用倒叙的方式,叙述国民党败退前夕北平女大学生江玫在跟随恋人去美国还是留着祖国投身革命之间的痛苦抉择的故事。
8、6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以1961年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为发端,相继有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陈翔鹤《广陵散》等。
9、陈翔鹤1962年创作的历史小说《广陵散》,叙写魏晋易代之际“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不事权贵、特立独行,最终为权贵陷害的故事。
10、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发表于1950年1月出版的《人民文学》,小说发表后即引起轩然大波,作者本人也受到严厉的批判。
11、路翎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写于1953年,是作者到朝鲜战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写成的。小说因写志愿军战士王应洪和驻地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朦胧的异国恋情而招致批判。
12、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构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别,其中,在正面反映战争的“军事文学”中,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是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
13、十七年时期,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以梁斌的《红旗谱》和孙犁的《风云初记》为代表。
14、十七年时期的革命英雄传奇类小说,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
15、十七年时期,反映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小说,以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为代表。
16、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较早一部反映国内战争中延安保卫战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初版于1954年。
17、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承继了中国传统小说和民间故事的艺术方式,将传奇性、通俗性融会在革命历史斗争的叙写中。
18、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出版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19、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表现了工商业资本家在公私合营运动中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所塑造的众多资本家人物形象也比较生动有个性。
20、欧阳山的小说《三家巷》,反映“大革命”前后广州的历史,属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但取材视角别致,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创作个性。
21、《红岩》是另一种类型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它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性,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而由“革命传统报告”改写而成的。它的署名作者虽然只是罗广斌和杨益言,但实际上它是多方面人员集体创作的产物。
22、小说家冯德英以“三花”:《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三部长篇小说享誉文坛。
23、李英儒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斗争的传奇故事,塑造了杨晓冬、金环等地下工作者的英雄形象。
二、名词解释
1、《林海雪原》
答:《林海雪原》是十七年时期一部著名英雄传奇类的长篇小说,作者曲波,小说将传奇性、通俗性融会在革命历史斗争的叙写中,塑造了少剑波、杨子荣等传奇英雄形象。小说一问世即引起强烈的反响。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并搬上京剧舞台,成为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2、《红岩》
答:《红岩》是十七年时期一部著名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小说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的事迹,塑造了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形象,成为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性,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而由“革命传统报告”改写而成的。创作方式上,它的署名作者虽然只是罗广斌和杨益言,但实际上它是多方面人员集体创作的产物。
由于政治宣传的力量,也由于故事高度的传奇性,作品60初版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先后发行达700多万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海外,并被改编成电影、歌剧等其他艺术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十七年”时期的短篇历史小说
第一、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催生了一批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它们以1961年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为发端,相继有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陈翔鹤《广陵散》、和师陀的《西门豹的遭遇》等。
第二、这股历史短篇小说的创作潮流一直延续到1963年春,数量达四五十篇之多。
第三、这批短篇小说多出自老作家之手,比起“百花时期”直接揭露社会矛盾的青年作家这批老作家们显然更多地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以曲笔来表达感情,寄托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格理想。
2、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
答:第一、长篇小说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原因,长篇小说的创作大受鼓励,许多重要的作家拟定了庞大的长篇创作计划,这种“史诗”情结催生了众多多卷本长篇。
第二、在小说观念上,“典型”的塑造成为这一时期众多作家在艺术创作追求上的最高目标。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但是,由于阶级概念的引入和颂歌写作的现实政治要求,“典型”的塑造实际上已经变形为“革命英雄”的塑造,于是,“典型”便从文学范畴移入政治范畴。
第三、这时期的小说创作整体上看,“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显然占了主导地位,就长篇而言,无论数量或是影响力,前者又明显较后者为重。
3、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题材类别
答:十七年时期,在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中,构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别:
一、正面反映战争的“军事文学”,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是此类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
二、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以梁斌的《红旗谱》和孙犁的《风云初记》为代表;
三、革命英雄传奇类小说,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
四、反映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小说,以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为代表;
五、取材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小说,以李劼人的《大波》和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为代表。
4、十七年时期英雄传奇类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中,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的英雄传奇类小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批英雄传奇小说直接承继了40年代《吕梁英雄传》和解放前夕的《新儿女英雄传》的创作套路,主要是延安文学所提倡的大众化普及的结果。
在创作手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英雄人物都带有强烈的传奇性,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一目了然,作家的爱憎表现的相当外化。在整体结构上,多采用传统的线性结构模式,以人物贯穿起不同的叙事线索。
第7-8讲 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下)
一、填空题
1、茹志鹃 195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深受读者的喜爱,声名鹊起。
2、《党费》是王愿坚最获读者好评的小说。小说主人公黄新是一个远走它乡了无音讯的红军战士的年轻妻子。
3、写于1958年的《“锻炼锻炼”》是十七年时期赵树理最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
4、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围绕赵树理小说《三里湾》和《“锻炼锻炼”》中的“中间人物”问题,文坛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和争论。
5、马烽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50年代后期主要创作有短篇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等。
6、西戎的小说代表作《赖大嫂》,写一个自私自利的农村妇女赖大嫂的养猪史。小说一发表就引起非议,被认为是写“中间人物”的“标本”。
7、十七年时期,孙犁的主要作品有中篇《铁木前传》、长篇《风云初记》和短篇《秋千》《石猴》《吴召儿》《正月》《春歌》等。
8、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是孙犁十七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乡村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两个家庭的故事。
9、孙犁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共三集,于1951至1963年陆续出版。小说以抗日战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争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在这场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农民军人形象。
10、《青春之歌》开始创作于1950年,1958年问世,是杨沫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因写革命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和奋斗历程,曾在当代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
11、林道静是《青春之歌》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是整个当代文学史中内涵比较真实、细腻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
12、梁斌的小说《红旗谱》,1957年出版,反映了农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的历史进程。
13、《红旗谱》的突出成就之一就在于塑造了朱老忠这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民英雄形象。
14、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在当时被誉为是一部反映我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史诗性”的“纪念碑式”的著作。
15、《创业史》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故事发生地是陕北一个名叫蛤蟆滩的山村,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梁生宝的退伍军人。
16、小说《创业史》中塑造最为成功的形象是梁三老汉。小说对他的描写活细节真实,性格特征很充分,他是一个勤劳、务实、耿直而又思想守旧的老一辈农民形象。
二、名词解释
1、《百合花》
答:《百合花》是1958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茹志鹃。这篇写战争的小说避开慷慨悲壮的战争场面,将主要笔墨用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当时战争题材作品所罕见的清新、隽永的风格。
2、《青春之歌》
答:《青春之歌》是50年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小说以杨沫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描写了青年知识女性林道静背弃自己生长的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全过程。小说因写革命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和奋斗历程,曾在当代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小说于1959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更为广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林道静、江华、余永泽等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
3、“山药蛋派”
答:“山药蛋派”是赵树理及其追随者马烽、西戎、胡正等人形成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在50年代中期以《火花》杂志为主要园地,作品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竭力追求小说的平民化、大众化和地域性特色,带有鲜明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山西地方色彩,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农民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批评界将这一创作群体命名为“山药蛋派”或“火花派”。
4、“荷花淀派”
答:由于孙犁小说广泛、深远的影响,从50年代初开始,他就受到一批年轻作家的刻意模仿和追随,评论界称之为“荷花淀派”,得名于孙犁40年代发表的成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除孙犁外,该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还有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从维熙的《鸡鸭委员》、韩映山的《作画》等;他们大多描绘冀中人民的生活变迁、民情风俗、英勇斗争和纯美心灵,描绘白洋淀、北运河、冀中平原优美的自然风光;在风格上追求诗的意境和散文的韵味,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而又在其中渗透着浪漫主义气息,在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对于“荷花淀派”是否形成,在80年代初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孙犁本人并不承认这个流派的存在。
三、简答题
1、《百合花》艺术特色
答:①构思上独辟蹊径,避开了慷慨悲壮的战争场面,将主要笔墨用于女性视域对战争以及战争中的生命与心灵的理解,呈现出当时战争题材作品所罕见的清新、隽永的风格。
②纯洁鲜明的人物形象,注重人物的心灵和情感的“诗化”,使笔下的人物如山野的“百合花”一样圣洁、纯朴。
③截取生活横断面,用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转达内心的律动;结构布局上起承转合,前后呼应。
2、《“锻炼锻炼”》艺术特色
答:写于1958年的短篇小说《“锻炼锻炼”》是十七年时期赵树理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小说中出现了叙述人与人物双重视点,呈现出叙述人视点(话语层面)和人物视点(故事层面)里的两种文本事实。在文本潜在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小腿疼”、“吃不饱”这些可怜农村妇女遭遇的同情。话语层面和故事层面的分裂,正是这部小说引起争议的原因,也是赵树理介入文学的双重身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在作品中的直接反映。
3、赵树理小说的独特思想意蕴
答:①强调文学的功用性,力图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既宣讲党的政策又反映农村现实问题的双重功能。其小说涉及到了农村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农业合作化、集体农庄,落后人物的转变,封建习俗迷信的根除等,如《三里湾》、《“锻炼锻炼”》等。
②所塑造的“中间人物”是对现实主义的深化,是对农民形象的丰富性开拓。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围绕他小说中的“中间人物”问题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和争论。
4、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特征
答:A.根据农民的欣赏习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写小说,故事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情节完整,一般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和经历,然后紧紧抓住某一事物突出的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演绎故事。
B.吸取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言,并对民间口语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小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农民喜爱的口语化语言,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性特色。
C.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加强故事的动作性叙述,轻人物心理刻画,而重故事进程。
5、孙犁的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答:孙犁的小说是结合了现代性格小说和写意小说的特点,又加以适当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而形成的一种小说体式,被称为诗体小说或现代新写意小说。其特征主要表现在:①独特的取材角度:无论是写战争还是写农村生活,他都尽力避开悲惨与剧烈的战争场面以及重大的生产关系变革和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从小处着眼,重在描写在这些重大事变背景下人的内心情感以及精神世界的变化,突出主人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②诗意化的小说风格:擅长从多方面勾勒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面,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写人叙事着力追求一种美的境界,使其小说兼具写意性和诗意性的韵味,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6、简要评析《青春之歌》的主题意蕴
答:《青春之歌》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成长小说”。林道静所走的道路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典型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题材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小说还涉及到女性命运的主题。林道静的爱情、婚姻遭遇,隐含着复杂的女性问题。但有关女性命运的主题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压抑、被淡化、被主要当作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的因素来处理的。
7、柳青小说《创业史》的主题意蕴
答:《创业史》(第一部)描写的是合作化运动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成立互助组到组建初级合作社的阶段。故事发生地是陕北一个名叫蛤蟆滩的山村,主人公是一个叫梁生宝的退伍军人,中心故事时梁生宝带领村里的贫困户克服重重困难,在与各种势力的斗争中走合作化之路。
小说所写的虽然只是蛤蟆滩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但其主旨却在思考整个时代,思考整个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问题。作品有意识地将故事置于时代风云的宏大背景之中,从而形成了作品一个非常显著的思想和艺术特点:视野宏阔,高屋建瓴,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
在合作化问题之外,小说还对农村青年的人生道路问题进行了真诚恳切的思考。
三、论述题
1、杨沫小说《青春之歌》林道静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答: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杨沫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描写了青年知识女性林道静背弃自己生长的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全过程。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成长小说”。林道静所走的道路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典型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题材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林道静是作品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是整个当代文学史中内涵比较真实、细腻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林道静的成长道路伴随着她在家庭、爱情、婚姻方面的遭遇,表现了她比较丰富的内心世界。林道静走向革命的思想嬗变过程,也基本符合生活逻辑,小说较为真实地展示了林道静性格发展和思想变化的过程。她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要求人的尊严和个性解放到谋求全民族的解放,从天真幼稚的少女到坚定成熟的革命者,是她性格发展之必然,也是时代潮流使然。可以说,这一形象既具有比较丰富的女性气质和个性特征,又体现了一定的阶级转变内涵,是比较丰满而立体的。
2、梁斌小说《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答:《红旗谱》的故事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地点在冀中平原一个名叫锁井镇的地方,主体线索是朱老巩、朱老忠及严志和两家农民与地主冯老兰一家两代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农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的历史进程。
小说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朱老忠这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朱老忠形象既是旧时代起义农民的形象,又是“一个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在他的身上,赋予了燕赵风骨与民族气魄,他从单枪匹马的个人复仇到走上革命道路,从一个“慷慨悲歌之士”发展成为一个金刚钻般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朱老忠走过的道路,是旧时代中国农民自发反抗道路的一个终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自觉革命的一个新起点,这一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现象再现了新旧农民革命的转折过程,这是这一形象所具有的主题意义。
朱老忠形象的另一个更具审美价值之处是形象内含的民间文化意味。朱老忠显然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狭义英雄,他身上的诸多性格,如爱打抱不平,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重义轻利,一诺千金等,都令人想起《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可以这样认为,与其说是朱老忠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吸引了读者,不如说是他身上这些传奇品质更吸引读者。他之所以受到欢迎,正是由于这一形象身上有着深刻的文化积淀。他以能为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接受的形象出场,而接通的恰恰是被这一革命历史话语所改写的民间文化传统。
3、柳青《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和梁三老汉形象分析
答:《创业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作品着力塑造的“新农民”形象。在他身上,普通农民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统一在一起,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平凡、勤劳、朴实、淳厚,生活的严峻磨练培养了他的顽强坚韧和老成持重,也培养了他对苦难兄弟乐于相助的美德。而作为经过党培养教育的农民干部,他身上的传统基质又升华为新的优秀品质:胸怀开阔、克己奉公、富于自我牺牲精神。不过,从文学真实的角度来看,梁生宝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作品对他的描写存在着过于拔高而脱离现实的缺陷,人物性格和形象内涵也显得单一和干瘪。
小说塑造最为成功的形象是梁三老汉。小说对他的描写,生活细节很真实,性格特征很充分,他是一个勤劳、务实、耿直而又思想守旧的老一辈农民形象。作为一个老式农民,私有观念和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使他因循守旧,对梁生宝走合作化道路不能理解,甚至反感;另一方面,由于他的阶级地位、旧社会艰难的创业经历和新时代给他的美好印象,使他本能地在精神上与党和政府很贴近。作品通过描写梁三老汉矛盾对立的双重性格,既写出了私有制对老一代农民的影响之深,又写出了党对他们引导和帮助的重要性,梁三老汉的形象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这一形象“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优秀的艺术形象。
第11-12讲 1949-1978年间的戏剧
一、填空题
1、建国之初,剧作家满怀政治豪情对新的社会制度、新的生活发出由衷的赞颂,迅速推出一批反映时代变革和生活变迁的剧作,如老舍的《方珍珠》、《龙须沟》,曹禺的《明朗的天》等。
2、1956-1957年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股敢于“干预生活”,揭露生活矛盾的剧作潮。这些剧作在题材和风格上与颂歌型作品明显相异,代表作品有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
3、“第四种剧本”是黎弘在评论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时提出的。他认为当时话剧舞台上只有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倡导突破这三个既定的框子,忠实“生活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
4、五十年代中期,伴随着“第四种剧本”剧作潮,话剧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957年,老舍的《茶馆》的写作和演出,是“十七年”话剧创作的最高峰。
5、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热潮,代表作品如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等。
6、郭沫若的《蔡文姬》发表于1959年,剧作以“文姬归汉”为素材,以替曹操翻案为创作目的。
7、1958年,田汉应“世界和平理事会”之约,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元代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活动七百周年,创作了大型历史剧《关汉卿》。
8、老舍创作于1950年的三幕话剧《龙须沟》通过北京一个大杂院四户人家在新旧不同生活的对比,表现解放后劳动人民命运的巨大变化,这部话剧为老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殊荣。
9、为使人物众多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结构安排上,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
10、老舍的话剧《茶馆》采用了 3 幕结构,通过“茶馆”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表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
11、话剧《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晚清“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场景。
12、话剧《茶馆》以“人物带动故事”,三个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剧作的结尾,三个老人在舞台上“撒纸钱”“祭奠自己”,走投无路的王利发悬梁自尽,深刻表现了“埋葬三个时代”的主题。
13、老舍的剧作《茶馆》,时间跨度自戊戌变法至抗战胜利长达半个世纪,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
14、老舍的《茶馆》是中国当代话剧艺术的经典之作,剧作运用侧面透露的表现方法,以北京裕泰茶馆为典型环境,以茶馆的变迁和一些小人物悲剧命运来表现时代的主题。15、老舍的话剧《茶馆》采用了人物展览式的结构,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群像,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
二、名词解释
1、“第四种剧本”
答:1956-1957年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揭露生活矛盾的剧作,代表作品如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这些剧作在题材和风格上与同时期的颂歌型作品有明显不同,被冠以“第四种剧本”。
这一术语是黎弘在评论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时提出的,他认为当时话剧舞台上只有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每种剧本都有固定的“框子”,而《布》剧突破了这三个既定的框子,是忠实于“生活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
2、《茶馆》
答:《茶馆》是50年代末一部著名话剧,作者老舍,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深刻表现了埋葬旧时代的主题。
三、简答题
1、郭沫若剧作《蔡文姬》对曹操形象的塑造
答:《蔡文姬》发表于1959年,剧作以“文姬归汉”为素材,以替曹操翻案为创作目的。剧本共五幕,描写曹操平定中原后,广罗人才,力修文治的故事。
剧作前三幕,曹操没有出场,通过剧中人物董祀、周近之口间接描写曹操“爱兵如命,视民如伤”“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使民族和睦相处,是一个功德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后两幕把曹操推到前台,直接描写,通过赞赏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举贤良,远谗佞,做主婚人以及家庭生活等情节,表现他的文学家修养,执法如山、知错能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改的贤明君主胸怀和克勤克俭、体恤下情的长者风范。
2、郭沫若剧作《蔡文姬》的剧诗风格
答:①从剧本内容看: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作者以“蔡文姬就是我”为创作基点,发挥文学想像力,将蔡文姬独特的人生经历,安排在尖锐的矛盾漩涡中,剧情跌宕起伏,把这位才华盖世古代女诗人的命运写得楚楚动人,充满诗意。
②从人物设置看:不仅蔡文姬是一位诗人,剧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曹操也是一个诗人和文学家,剧中穿插的有关论说诗文的场景,也强化了该剧的“剧诗”色彩。当然,最为典型的还是剧作家根据时代需要对曹操的“反案”,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胆识,使全剧更具浪漫主义特征。
③从剧本的文字风格看:剧中的人物对话,大多是诗一般的抒情语言,尤其是在揭示人物内心矛盾时,更用大段的抒情诗般的内心独白。缠绵哀怨的《胡笳十八怕》贯串全剧,增添了作品浓厚的诗意。最后的一幕那首《重睹芳华》更是把全剧的抒情气氛推向了高潮。
3、田汉剧作《关汉卿》中的关汉卿形象
答:剧作的情节以关汉卿写作《窦娥冤》前后的故事为中心,虚构了关汉卿反抗权贵压迫,不惜牺牲生命“为民请命”的戏剧故事,着力刻画戏剧主人公与恶势力势不两立,恰如“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的性格特征。
剧作将关汉卿作为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象征型人物来塑造。正如陈思和所指出,田汉塑造的“关汉卿”这个人物,应视为身为剧作家、作家乃至知识分子的田汉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寄托了老左翼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一种“自我形象”、“自我认同”与“自我定位”。这个形象显然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不太一致,可以说是公开文学中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的最后表露。
四、论述题
1、老舍剧作《茶馆》的结构艺术
答:①结构安排:《茶馆》表现了老舍大胆、独特的探索和创新,与传统话剧不同,这个戏没有贯串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但人物众多,细节极为丰富,因此有人称它为“图卷式的作品”。由矛盾的接触点与生活的横断面结合,形成了蛛网般的结构。三幕戏就像三组风俗画,按照社会发展时序,选取一重大事变发生后的短暂时期,一幕反映一个时代,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②表现角度:作家选取了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角度,就是裕泰茶馆,三幕戏都在这里展开。“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联系着广泛的社会生活,从茶馆的变迁和茶馆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中,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③以人物带动故事:为使跨度极大、情节松散、人物众多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人物安排上,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使三个独立的横断面浑然一体。同时,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但又都与时代发生关系,扩大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④亦悲亦喜的内在感情基调:全剧内在感情基调统一,在喜剧因素下面,隐藏着深刻的悲凉情调;在悲凉和绝望之中,又包含着对光明的确信。
第13-14讲 1978-1989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二、填空题
1、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启。
2、所谓“两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取代了十七年时期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是新时期文艺拨乱反正的纲领性口号。
3、“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品如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4、以 1985 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在创作成果上昭示了发生于这一年的两个重要的文学潮流。一是所谓文学的“寻根”和由此产生的“寻根文学”。另一是“现代派”的文学潮流。
5、80年代中期被指认为“现代派”文学的,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残雪、陈村、韩少功的一些小说。
6、“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
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7、随着“反思文学”的深入出现了新的变化,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对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代表作品如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的《人生》,以及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等。
8、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成为描述一种突出文学现象的概念。在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的价值上,梁晓声的创作是有代表性的,其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雪城》等小说。
9、长篇小说《金牧场》的作者是张承志,他的小说以一种独白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精神哲学,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创性魅力。
10、张承志除了《金牧场》、《北方的河》、《黑骏马》等小说外,另有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
11、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12、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作者是史铁生。
13、1979年,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
14、农村改革小说的代表作有: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张一弓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等。
15、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寻根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除了阿城、韩少功的小说外,另有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
16、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批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文学创作,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魏明伦的《潘金莲》等。17、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我是少年酒坛子》等作品。
18、与马原相比,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象世界,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球状闪电》等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
19、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20、格非的小说也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但他的方式与马原不同,他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例如他的小说《褐色鸟群》、《迷舟》。
21、余华的小说发展了残雪的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他在《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等作品中,细致地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残杀。
22、1989年3 月,《钟山》杂志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新写实”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23、“新写实”又称“新写实主义”,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一地鸡毛》等。
三、名词解释
1、“三只报春的燕子”
答:“三只报春的燕子”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些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预示了新时期文学“转变”的发生。
3、第四次文代会
答: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两为”方向
答:第四次文代会闭幕不久,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今后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且确定“两为”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
4、反思文学
答:“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5、改革文学
答: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国家发展的思考。这就是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按照作品取材的区别,人们一般将“改革文学”划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部分。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6、寻根文学
答: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文化寻根”热,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7、“新写实”小说
答:“新写实”又称“新写实主义”,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8、“新历史主义”小说
答: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莫言的《红高粱》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新历史主义在真实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上都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追求对题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题材、人物、事件仅仅当作一种背景,主要表现主观体验和人物心灵,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四、简答题
1、寻根文学的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答:第一,是由于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虽然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进而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过程,形成了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心理”,它积淀在社会每个人的心灵中,决定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因此,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
第二,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他们希望以文学来弥补“文化断裂带”。
第三,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的影响,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他们相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的“寻根”,是为了与世界对话。
2、寻根文学的“文化寻根”意识。
答:所谓“文化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如阿城的《棋王》等);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但这三个方面也不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是综合地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四、论述题
1、1985年前后文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答:1985年前后,新时期文学创作在新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促动下,出现了新的跃动,实现了文学观念的重大更新,文学创作不再沉湎于现实的政治问题和道德批判,而是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真正多元的、全方位的文学阶段。
特征之一是寻根文学的出现。韩少功、阿城等一批青年作家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创作了《爸爸爸》、《棋王》、《小鲍庄》等著名小说;文化小说旨在通过追寻和审视民族文化之“根”,重铸我们民族的精神;寻根文学开拓了中国当代小说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特征之二是“先锋实验”小说的出现。代表作家前期有刘索拉、莫言、残雪等,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反抗对自我的压抑,偏重于情绪性和感受性的表达;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锋小说思潮;代表人物有马原、洪峰、余华等;其创作主要集中于小说形式和语言的变革,致力于颠覆故事、解构意义。
特征之三是现实主义及其他形式特征的创作亦能大行其道,不仅有现代主义意味的先锋实验文学,同时也有以武侠、侦探、言情小说为代表的大众通俗小说。大众通俗文学从80年代初经由港台转入,同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一样,由南到北在全国蔓延,至80年代中期,基本上占领了广大城乡的基层文化市场。通俗小说、纪实小说等都能在探索与尝试中占据多元文学的一席之地。
2、“新写实小说”的演变
答:“新写实小说”从创作题材和出现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有: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的如: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方方的《风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黑洞》等。
后期“新写实”主要作家和作品有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因此,这类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历史主义"的特色。同时,这个时期新写实小说还加强了对小说“故事”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重视,如方方的《一波三折》《桃花灿烂》《埋伏》等。
新写实小说家强调的重点在于对生活“原生态”的逼真再现,虽然许多作品表面看来只是生活的简单再现,但其中涉及的事件、情境都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选择和艺术加工的,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典型化,它吸取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真实的强调,但又有其不同的呈现方式。
3、先锋小说家及其艺术创新
答: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的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并因之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例如他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小说中,元叙事手法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象世界,并由于其感觉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文体富于主观性与感觉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把诗语引入小说的一种尝试。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球状闪电》等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稍晚于他们的先锋小说家有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人,他们代表了先锋小说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探索的发展。格非的小说也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但他的方式与马原不同。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如《褐色鸟群》《青黄》《迷舟》等。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等作品。孙甘露的这些小说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而专注于幻象与幻境的虚构。余华则发展了残雪的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代表作有《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等。
第15-16讲 1978—1989年间的诗歌
二、填空题
1、80年代诗歌肇始于1978年12月。正是这一年,影响了“一代人”的诗歌创作,并扭转了当代诗歌历史进程的油印刊物《今天》创刊了。
2、以1985年为界,80年代诗坛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包括两大诗人群,即被称为“归来诗人”的老诗人群体与“崛起的一代”的青年诗人群。
3、1980年,艾青把他的一本诗集定名为《归来的歌》,与此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4、“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白洋淀诗群”。
5、朦胧诗的命名,最早出现在1980年8月《诗刊》发表的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中。
6、1980年5月,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给朦胧诗人予鼓励。
7、1979年,中国作协主办的《诗刊》刊登了北岛的《回答》和舒婷的《致橡树》。
8、1980年《诗刊》第10期上,以“青春诗会”的专辑,发表一批朦胧诗人的作品和各自的诗观。
9、随着“朦胧诗”影响的不断扩大,诗歌界关于它们的评价尖锐分歧,也表面化起来。1979年末,老诗人公刘率先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表达了他的焦虑。
10、1980年4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诗歌讨论会,为已议论纷纷的青年诗歌评价问题提供了集中发表的场合。随后,批评家谢冕将经整理的发言,以《在新的崛起面前》为题发表。
1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北岛的诗《回答》。
12、北岛,本名赵振开,他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在“朦胧诗运动”中,常被看作是这一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
13、“走向冬天/唱一支歌吧,/不祝福,也不祈祷,/我们决不回去,/装饰那些漆成绿色的叶子”出自北岛的诗《走向冬天》。
14、“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出自舒婷的诗《致橡树》。
15、舒婷的诗常有明丽隽美的意象,写于1979年的《双桅船》以“船”和“岸”的意象,营造诗的精神境界。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16、“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出自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7、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一浪漫主义诗人,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他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
18、那首写于1979年只有两句话的著名诗篇《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成为顾城标签之作的同时,成了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的“一代人”的精神箴言。
19、顾城在朦胧诗人中年龄最小,他有“任性的孩子”、“童话诗人”或“梦幻型诗人”等多个称谓。
20、“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出自顾城的诗《远和近》。
21、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的创作时间只有七八年,却留下了《亚洲铜》、《麦地》等近200首抒情短诗。
22、海子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15年在乡村的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意象“业已成为海子提供给当代中国诗的一宗特殊功业”。
23、《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是艾青复出“归来”后的代表诗作。
24、“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出自海子的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25、“土地”与“太阳”两个意象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
2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二、名词解释
1、归来的诗人
答:指“文革”结束后复出诗坛的老诗人群体,主要有这样几部分:
①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其中既有在三四十年代成名的艾青、穆旦、唐祈、唐湜等,也有在50年代初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等;②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
③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等。
上述诗人在时隔二十年后的70年代末“归来”时,在一段时间里,纷纷把生活道路的挫折、磨难所获得的体验,投射在他们的诗作中。相近的追求,使他们这期间的诗,呈现一些共同特征。
2、“崛起的一代”
答:所谓“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具体包括:
1、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
2、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
3、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
3、“白洋淀诗群”
答:“白洋淀诗群”是一群在“文革”期间秘密写作,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青年诗人。他们是1969年后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的北京知青,代表人物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北岛。这些知青原来大多就读北京有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名的中学,出身于知识分子或高干家庭,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范围。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主题,也写他们生命的受挫,表达足下的土地发生断裂、错动时的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虽然也从中国当代主流诗歌接受影响,但在较广泛的阅读中,也多方面地从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
4、朦胧诗
答:朦胧诗是新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等;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
5、《一代人》
答:《一代人》是顾城创作于1979年的著名诗篇;全诗只有短短两句话,18个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在成为顾城诗歌标签之作的同时,成了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的“一代人”的精神箴言,被视为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
三、简答题
1、新时期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①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0年,为历经劫难的诗人“归来”和延续“传统”的青年诗人“歌唱”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1980年到1986年,这是具有叛逆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诗人,即朦胧诗人崛起并得到认可的阶段;
③第三阶段1986年到1989年,一批更年轻的诗人以民间群落形式突破朦胧诗,寻求更加自我的诗歌精神的阶段,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90年代诗歌的主力。
2、新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特色
答:①对诗的真实性的普遍关注,这是对前一时期诗歌,尤其是十年动乱中所出现的虚伪和矫情的反拨和矫正;
②对诗的个性化的自觉追求,不管是对国家社会的历史现实,还是对个人自我的心灵世界,都坚持一种独立的思考立场;
③对诗的本体建设的高度重视,从诗体形式、意象结构到语言句式,都被不断地变革和翻新。
3、朦胧诗的内容特征
答:①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
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
③重建了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
4、北岛的诗
答:北岛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在“朦胧诗运动”中,常被看作是这一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北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最突出的是表达一种怀疑和否
正在阅读:
陕西省延长县中学2014高中语文 燕歌行第二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03-14
书作文之行政拘留决定书格式12-28
PRINT B-2 重要 复习用 全计算题 搜寻来自 复习资料 集合03-07
2012年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名单 - 图文04-07
爸爸的故事作文600字07-03
2020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05-03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浙江大学
- 教育学院
- 中国
- 远程
- 作业
- 课程
- 文学
- 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综合卷参考书有几本
- 2012高一英语每课一练 Unit 2 Healthy eating-period 4(人教版必修3)
- 七年级数学下册 8.2 消元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导学案1
- 2012云南省毛概期末考试考资料
-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in a Pyrochlore-type Ruthenium oxide, Hg2Ru2O7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 2015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方向探讨
- 2016陕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教师职业道德》考点梳理(二)
- 机械原理题库及其答案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考试复习重点题库和整理重点。。。
- 使用商业语言加强简历的效果
- 海南大学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调查表
- 养老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 单片机C语言第1章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1-1)新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卷3
- 电力、通讯系统远程网络监控应用
- 绵阳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
- 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