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 - 初二历史下册 - 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16 17:3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下册)

信丰县虎山中学 邓小兵

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目录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2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3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第4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主题活动一 调查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破坏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4课 世界经济的奇迹

第5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6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主题活动二 调查改革开放以来身边的变化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第2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课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 第2课 朋友遍天下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第2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3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第七学习主题 社会生活

第1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第2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主题活动三 访家史、写家史、讲家史

2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揭开了中国现代史崭新的篇章。

短短的三年内,新中国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整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胜利,极大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不仅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独立,恢复国民经济,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为下一步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好了准备。

在国际上,随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相继建立,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抗衡,使世界笼罩在“冷战”阴云中。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掌 握 公元纪年等) 阅读资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料概括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表达 对比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别 议的异同 讨论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 索 爱国情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感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民族团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结 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课时:1课时

课型: 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开国大典相关多媒体、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知识线索,按“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纲要信号”: ┢────────────民主主义革命────────────┓ 30年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3年以来 上溯到1840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北伐)→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

3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争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三大战役胜利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今天我们接着了解,当年怎样在组织机构上完成建国工作。(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讨论回答: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建设和发展,包括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经济建设。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为了替人民打天下,主要从事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在经济建设方面还缺乏经验。)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性质即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还给新中国规定了国家机关总则。《共同纲领》集中体现当时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会议确定了国旗、国歌、国都和纪年方式,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

1、 让学生观看第3、4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

动。(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问、回答) 设问:在开国大典上,人们听到国歌、看到了国旗,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怎样确定下来的呢?(回顾刚讲的内容)(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的)

(1) 这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提醒学

生看课文注解](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哪些国家象征?(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都——北京,纪年方法——公元纪年。) 问题: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问题: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是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的革命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旋律激昂,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艰巨的民族复兴任务,需要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义勇军进行曲》能够永远警示我们勿忘国耻,激励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卧薪尝胆,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崛起而努力不懈地学习和工作。) 注意:近现代中国首都的变迁:清政府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沦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国民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抗战时则以重庆为“陪都”),改北京为“北平”,其中南京也曾在1937年沦于日寇铁蹄之下,被屠杀30万人以上。新中国决定以北平为首都,从建国起,恢复名称为北京。

注意:古今中国纪年方法的变化:“夏历”→帝王“谥号”(人死后由后代追封)→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年号”(在位自定)→“民国”纪年→新中国的公元纪年

4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问题:会议怎样产生新的国家机构和领导人?(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为副主席。然后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上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注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政治协商成为新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则是根据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召开的,除了时间先后承继外,会议内容也是先后承继的——前者是“纲领性”的,后者是具体“执行性”的。

组织学生进行第7页“活动于探究”: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了表示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还做出了什么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B.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文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C.新中国的成立使世界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建立确实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在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分裂的状态,由于西藏的和平解放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藏和平解放

1 西藏在什么时候和平解放?(1951年)

2 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总结:新中国建立起来了,祖国大陆也实现了统一。但是,国内外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必然

要处心积虑进行破坏活动。所以,年轻的政权必须经受住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才能生存和巩固下来。下一节课就是讲这方面内容的,建议同学们预习之 课堂作业:观看《开国大典》录像片段,交流感受,谈谈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什么? 模拟直播:如果你是一位在现场的记者,你会怎样向人们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你能想象一下毛泽东当时的心情吗?

你知道吗: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知道为什么要用54尊礼炮?为什么要连放28响?

课堂小绘画:你能准确地画出我们的国旗吗?(1949年公布的《国旗制法》规定:国旗为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红旗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四颗,其中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小议论:第一届政协筹备会议期间,著名画家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得到周恩来和其他与会者的肯定。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革命已经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不应当再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选用这首歌作国歌,也要修改歌词。后经代表们讨论,决定还是用原来的歌词。请议一议,为什么还要用原歌词好? 1 完成作业:练习册

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教学后记:

5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教学目标

了 解 基础知识 掌 握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讨论探索 学习英雄热爱祖国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自觉拥军加强国防 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可爱”之处;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辩证唯物 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 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抗美援朝相关多媒体、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物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氛围: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电影《上甘岭》、歌曲《我的祖国》片段。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a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

B 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

C 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遍环境 口才展示:简介抗美援朝的战况。

(或播放纪录片;多媒体动画演示战役的步步推进)。

6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展示图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

故事大王: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的故事。

图中学史: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介绍志愿军战士的生活。

读旧文、谈今感:《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曾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你读过吗?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论从史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阅读材料,议一议,朝鲜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有什么意义? 思维拓展:抗美援朝战争有什么意义呢?

课外学史学唱抗美援朝时的有关电影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

观看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制作与展览:收集资料,制作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小报,在班级展出。 网上冲浪:

http://www.ebnet.com.cn/kmyc/kmyc.htm

http://www.people.com.cn/item/kmyc/home.htm

http://army.tom.com/*ar/famous*ar/china/buildlate/buildlate-001.html

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第10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A. 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B.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2.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5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

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7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1 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最好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2 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

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3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

国际主义精神等。) 4 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A. 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B. 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土地改革运动

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

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

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土地改革的意义: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1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

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 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

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自由空间:朗读反映土改的《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说作品中的片段,分享交流感受,加深对土改的认识。

镇压镇压革命运动:时间:1950年10月——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教学后记:

8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1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基础知识 掌 握 “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阅读资料“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三能力训练联系理解 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过程方法 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 解 归纳分析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爱党情感 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唯物史观 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9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人民政权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 保家卫国 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 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

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 第一个五年

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又称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3 “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阅读《填图册》第6页: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此处的几个第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鞍山大型轧钢厂》、《我国建造的喷气式飞机》等图片,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②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课件一定要有动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一方面复习刚刚学过的工业建设成就,同时学习交通建设主要成就。A.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B.“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30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10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 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 3、宪法的性质: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

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三大改造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

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3、“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4、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

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5、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练习:(依据学生优劣布置)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钢(万吨)?1952??1957????增长百分比????原煤(万吨)??粮食(万吨)??棉花(万吨)????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课外上网:你能通过强大的网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 课前采访: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 小作业: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 教学后记:

12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2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目标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基础知识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掌 握 物的贡献 阅读资料辨别图片 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 能力训练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过程方法 对比鉴别 教训 了 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 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 、“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

些后遗症。) 教师讲授: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大跃进”运动

1 、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13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4 、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 5 、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注意: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6 、根据24页插图《“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党

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画中诗句里,“肥猪赛大象”属于浮夸,“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够吃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属于“共产”风。) 7 、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 8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缺乏建设经验,存在急于求成情绪,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

9 、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教师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坚决纠正“共产”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等。这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在这个时期的探索过程中,从群众和干部中都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 10、建设成就”可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 A.二钢——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 B.二铁——包兰铁路、兰新铁路;C.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 d、油——大庆油田建成投产;E.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上海) 补充资料:

“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沿海各省的有利条件,??以帮助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全国的工业化。??”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史料展示:(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8日在64个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14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在十五年后苏联的工农业在最重要的产品的产量方面可能赶上和超过美国,我们应当在同

一时期内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刘少奇1957年12月2日的讲话 阅读卡片:

大跃进时代的口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天等于20年”(陈万达)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以钢为纲,带动一切”(薄一波)。 “超英起美平常事。”(群众) “踏翻地球顶破天。”(群众)

你相信吗:这个人们所不敢想的早稻高产记录,是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风格大胆革新的成果。??插秧的密度,实际上已经很难用多少来计算了,因为整块田的稻子都是一根紧靠一根的。在验收时,人们曾选一平方尺的面积进行实测,据实测结果推算,平均每亩约有七百六十八万穗。把鸡蛋随便地放在覆盖着稻穗的田上面滚动,鸡蛋始终不会掉到田里去。可见这块田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 你相信这是真的吗,有没有科学根据?

第二课堂:通过参观工厂或查阅资料,了解钢是怎样炼出来的,谈谈对“大跃进”时大炼钢铁、土法炼钢利弊的看法。

课外家庭调查: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作一次小调查,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经历和见闻,也请他们谈谈当时的认识和今天的看法,看看人们对这些事情的认识有了哪些重要变化?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961年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965年经济全面好转。(1959年----1961年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归纳为: A.领导正确:“一五”计划符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项目,带动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还取得了苏联的援助。B.干群积极: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忘我劳动,无私奉公,作出了卓越贡献。 练习: 教学后记:

15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3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过程与方法: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指导学生课外拓宽获取知识的渠

道,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人物图片,地图册

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片和先进事迹介绍;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补充一些反映这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电影片断,启发学生认识到,正是这些模范人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千千万万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呢?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①爱国主义精神,②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③艰苦创业的精神,④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等。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三个代表” 的思想理解这些模范人物。 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1923年出生于甘肃玉门亦金村。6岁时因家贫,用棍子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8岁时给有钱人家放羊。1938年他进玉门石油公司当徒工、干活时被砸伤了腿,被厂主赶出大门,伤好后才顶了别人的名字混了个差使。当时,玉门油矿的美国技帅垄断了采油技术,王进喜在矿里干了十几年没有上过一次钻台,没有摸过一次石油钻机的刹把。他作为一个干杂活的穷工人,多少年里连铺盖卷也没混上,盖的是破羊皮,铺的是稻草。

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当上了国营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的石油工人,副司钻,1956年升任1259钻井队队长,同年加入了共产党。当时中国的钻井技术还很落后,他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钻透祁连山,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口号。在1958年,他领导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5OOO米的全国纪录,成为中国中型钻机最高标杆单位,荣获“卫星井队”红旗,被命名为“钢铁井队”。

那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以禁运方式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而我们的国产石油量又很少,中国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极其有限的外汇从苏联进口油料。50年代末经济进入困难时期,中苏关系已开始紧张。1959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因缺油背着煤气包,作为采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因在黑龙江发现了大庆油田,中央决定抽调力量展开石油大会战。王进喜从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到当地的马家窑,于

16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1960年4月14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

1964年,王进喜出席了第三次全国人大会议,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5年他任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1966年领导钻井队创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当选中央委员。1970年4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之后,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去世,时年47岁。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

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

17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焦裕禄(1922~1964),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军到了河南,历任尉氏县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及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1953年6月,任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抽调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带领大家跋涉五千里,查清了全县大小风口84个,逐个进行了编号、绘图,为防灾抗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63年9月,他调查总结群众的抗灾救灾经验,在全县推广\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村的道路\。

1963年秋,兰考连续下了13天雨,全县11万亩秋粮歉收,22亩受灾。他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抢灾救灾。带领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人民政府的救济粮款给受灾群众送上门。

焦裕禄诚恳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反对干部特殊化。一次他发现孩子看戏没买票,就对全家进行了一次不能搞特殊化的教育,并把戏票钱给戏院送去。接着建议县委起草通知,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1964年春天,焦裕禄同志病情恶化,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强调工作忙离不开不去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他继续坚持下乡工作,肝痛发作自行车不能骑,他就推着走。当他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思考如何撰写改变兰考面貌的文章。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18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42岁。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的社论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报道文章。 练习:除王进喜等人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事迹?他们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大王: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 播放电影《焦裕禄》片段。

学先进,谈感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国涌现出了许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请你说出其中一两个人的事迹,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时出现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根据下表“对号入座”

大庆铁人 两弹元勋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王进喜 教学后记:

邓稼先 焦裕禄 雷锋

19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4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教学目标

了 解 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二月抗争、国民经济出现转机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掌 握 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研究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由表及里、去芜存精,提能力训阅读资料概括表达 取有效信息,正确剖析历史事实,客观归纳“文革”原因和练过程危害 方法 联系综合 “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面对“文革”造成的动乱,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在政治爱党情感 上进行抗争,并使得国民经济出现转机,说明中共有能力解情感态决自己的问题 度价值 “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观 唯物史观 动乱和灾难,它使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文革”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文革”发生的原因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文化大革命”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录像,提问:录像反映了什么事件,发生在什么时代? 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讲述调查的史实、动乱和灾难“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决定发

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 A.他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把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把主持调整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B.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夺取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领导权,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

20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3、民主法制被破坏的表现如何?(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蔑为“走资派”,遭到批斗和迫害,造成一批冤案。其中,最大的冤案是刘少奇被诬陷、批斗、监禁直至屈死。) 4、面对着这种局面,有没有人起来抗争?他们是谁?(有。主要是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抵制和抗争,如叶剑英、徐向前、谭震林、陈毅等。) 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

1林彪反革命集团是怎样形成的?(文化大革命” 中林彪一伙利用其党中央副主席和中央

军委副主席的职务和毛泽东对他的信任,打着拥护毛泽东的旗号,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残酷迫害干部和群众、安插亲信、培植死党,逐渐形成一个反革命集团) 2、他为什么发动反革命政变?(林彪不满足于“副统帅”的权力,妄图进一步夺取党和国

家的最高权力。他的阴谋被毛泽东看穿,再也混不下去了。) 3、其结局怎样?(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企图乘坐飞机叛逃苏联,在蒙古温都尔汗

机毁人亡。) 4“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下滑的局面是怎样扭转的?(周恩来、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

主持中央工作。他们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工作,使得形势有所好转。) 5、后来全国为什么再度陷入混乱?( 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后,“四人帮”加紧夺权活动,全国陷入混乱。)

6、“四五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的什么?(其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革命运动,所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其意义在于奠定了粉碎“四人帮”的群众基础。)

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人代表党中央采

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教师小结:中国共产党成立83年来,犯过多次路线错误,每一次都能用自己的力量加以纠正,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政党。要是没有“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的经济建设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就。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十年经济损失达到5000亿元

十年动乱的经济成就(如成昆铁路的建成,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练习及思考讨论:

调查活动:采访并调查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长辈和邻里,了解自己家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情况,或了解本地在“文化大革命”时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然后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文化大革命”。 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多媒体展示文革期间林彪集团反革命活动的相关材料, 播放最高人民法院公审“四人帮”的录像。 历史思考:

迈克?华莱士:邓主任刚才谈到“文化大革命”,在那时侯您和您的家人遭遇如何? 邓小平: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结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提出一

2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中“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今天的改革开放和这一历史教训有什么关系? 教学后记: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的重点。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从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到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党和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这一切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第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了解 掌握 比较分析能力训练完整领悟 过程方法 综合归纳准确评价 民族复兴责任感 情感态度价值 观 唯物史观 基础知识 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归纳 “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法、学法:教师教法:活动法,课堂讨论法

学生学法:小组合作,社会调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多媒体、图片

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

(1)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图片(2)调查、访问经历过“文革”的人,了解文革前后的变化(3)结合政治课内容,谈谈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展 导入新课

22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复习有关内容:

1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 A.他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把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把主持调整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B.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夺取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领导权,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 3、“文化大革命”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教师讲授:林彪反革命集团于1971年“九一三”事件中覆灭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到1976年10月也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已经结束,但是“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彻底扭转。因此,当时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怎样打开新局面?就是本课涉及的内容了。(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邓小平的再次复出,是这次会议最重要和最具深远影响的成果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为纠正“文化大革命” 以来“左” 的错误,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的大讨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这次讨论的影响重大,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2、 组织学生细读46页课文和插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

的决定,先在书上作出明确标记,(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组织学生根据填图册第11页第2题思考: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

(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这两次会议各产生了什么影响?(A.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它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 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解除了“文化大革命”

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23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2 、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

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依法办事、有法必依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小结:“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布置课后作业:

建议学生收看CCTV“今日说法”节目,了解“12.4”法制宣传日的由来,了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教学后记:

24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目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的制的方针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掌 握 改革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以史带论理解原理 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了 解 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民族复兴责 任 感 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唯物史观 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情感体验适应环境 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评价政策 基础知识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教学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的必要性,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 教法学法: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改革开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况的变化; 学生: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 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

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25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原因(难点):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

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其实这里面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 进程:①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②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③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人口与劳动力比例分到农户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括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两种具体形式。在包干到户责任制下,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在包产到户责任制下,定产量,定投资,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

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1)1950---1952年,土地改革 (2)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

1、 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

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2、从哪三个方面进行国有企业改革?(A.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和经营责任制; C.实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3、1992年后,怎样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4、作用:改革以后,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小结:学了这一课,大家要明白,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趋势。所以,大家要自觉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长大了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教学后记:

26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教学目标

了 解 掌 握 以史带论理解原理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识图分析判断特征 评价政策 民族复兴责 任 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唯物史观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 提出办特区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建立时间, 了解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 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对外开放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调查了解对外开放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基础知识 情感体验适应环境 教学重点 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 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教法学法: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改革开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演变,汉唐宋元明(前期)的开放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明朝闭关锁国导致了落后挨打。建国后由于国际形势的严峻,以及”左”的错误影响,我国长期处于封闭孤立的状态.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建国30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不开放不

27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行”.

经济特区的设立 1 杀出一条血路来

A.沿海经济开放区5个: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

B.沿海开放城市14个:北海、湛江、广州、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

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 C.经济开放区4个: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D.内地“一批”:边境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 2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作用: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3 分析比较: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A. 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主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C.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D.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态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起飞”状态之中,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4 经济特区的“特”

实例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实行市场经济。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扩展、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扩大内地对外开放。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时间 开放模式 空间 结论 1980、1985 5个经济特区 点

28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20世纪80年代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线 沿海 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格局形成

7个沿江开放城市 面

20世纪90年代 5个沿江开放城市

18个内陆省会城市 内地 15个沿边开放城市 补充:

我国于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将由以前地域的全方位开放,转变为地域和产业的全方位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练习: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

深圳、海南、广州、上海

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小结:

教学后记:

29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4课 世界经济的奇迹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了 解 2003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名称. 西部大开发中已经施工的重点项目的名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党掌 握 中央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实施的振兴战略. 归纳整理知通过数据分析,制作图表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会识 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深学生对英明决策的理解 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学生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 理解 情感态度价 值 正确树立人观 生理想 教学重点: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教学难点 对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理解 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分析

教法学法: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分析:

第4课《世界经济的奇迹》作为阅读课文,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持久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我国的工业建设,铁路、公路、桥梁建

30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设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材料。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的重要措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又强调我国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写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又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根本点,从而反映党和国家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巨大努力。

导入新课: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集会议在北京举行。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

通过一系列图表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我国工业产值比较表 》《1979~1997年爱祖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新中国成立以来钢、煤、原油增长示意图》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创造了哪些世界奇迹? 1: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吃饭问题。

2:钢产量从1996年起连续突破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首位。2003年达2.2亿多吨,令世

界瞩目。 3:大庆油田稳产高产20多年。 4:水电工业取得辉煌成就——二滩电站、三峡水电站(2009年全部竣工)。

5:铁路骨干网络建设成就——亚欧大陆桥、京九铁路。 6: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003年跃居世界第二位。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1)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了国家 实力和社会财富 (2)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3) 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总结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1、西部落后的一些表现:

以1998年为例,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4%,不足中部地区的1/2和东部地区的1/4;

3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59元,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7374元和1240元;

每百平方公里土地铁路和公路里程分别为0.55公里和6.97公里,比全国平均水平少0.87

公里和6.35公里,比东部地区少2.76和28.5公里; 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430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3元;

人均消费支出355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2元,低于东部地区1678元?? 2、东北地区老工业出现的困境:

2002年,东北三省共有3346家企业发生亏损,占29.9%;有1228家企业的盈利为零,占11%;有1580家企业的盈利在10万元以内,属微利企业,占14.1%;有1755家企业的盈利在10--50万元之间,占15.7%;有823家企业的盈利在50--100万元之间,占7.4%;盈利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只有2435家,占21.8%,其中,盈利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仅487家,占4.4%。 3、对策:

西部开发“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应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5到10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使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 ——江泽民 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根本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 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的力度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快为失业人员建立社会保障体制 吸收外资参与老工业基地改造 小结: 教学后记:

32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5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记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后的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联系和比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2.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二、难点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教法学法:教师教法:本课学习相对枯燥,名词、概念较复杂。在备课时,教师应当注意从生活、学习、时政等学生关心的方面来立意,深入浅出,提高教学效益。例如,从相关社会新闻人手,从《刑法》相关内容入手,从反腐败相关内容入手,从修宪相关内容入手,从政府机构改革相关内容入手等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和前面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内容相联系,还应该和以前所学过的相关民主、法制内容,尤其是《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联系起来。民主和法制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至

33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少在提出相关问题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来。在具体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有关班级选举班干部、《教育法》等相关内容导入新课。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本目的重点是讲述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教材着重突出了“发展”一词。

建国初期我国就非常重视民主建设。1954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起来,这一制度还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完善和调整。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都遭受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求,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2.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3.基层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终极目标。在教材知识结构中,是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会现在的社会主义民主成果,去畅想以后更加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未来。

1.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2.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内容; 3.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的行使; 4.政协的地位。

在讲述中要注意围绕“实行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一核心,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共同和不同作用。

对基层民主的发展,可以作简单的处理,只要讲清楚基层民主发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数量的发展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就可以了。但根据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进行深化和提高,例如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问题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发展和日常工作有什么作用?简略地探讨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也为导人下一目的讲述做了准备。问题②“村官”或“街官”是怎样产生的?他们平常主要做什么工作?学生的答案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以身边熟悉的人或事作答,不必拘泥于教材内容。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 1.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时间是“粉碎‘四人帮’以后”,都说明了在1976年以前的十年动乱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样,在粉碎“四人帮”后必须尽快地重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之所以要在1982年修订,最主要的原因是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新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具体的法律、法规都必须在不违背宪法基本原则下制定,因此,新宪法是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指导总则和核心。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20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努力构建这一体系框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是指这一体系框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中国特色”,主要指的是这一体系框架适应了新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的具体表现,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横向来讲述,包括宪法、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规定涉及的大致内容,或以事例特别是个别具体的、特殊的事例来说明我国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例如某人进行经济合同欺诈后法院判决的

34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法律依据,或某人遭受交通事故要求赔偿的法律依据等等。方法

教材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详细地叙述了两部法律文件的制定时间和主要内容,再加上题图表现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效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经涉及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

2.依法治国

既然“有法可依”,那么能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呢?教材的最后则解答了这个问题,阐明了执法原则,突出了典型事例,完整地交代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教材以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等高官利用职权进行犯罪而受到法律严惩为例,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以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材最后的小字讲述了“法律援助”的大致情况,一方面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则是指导学生要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思考、分析,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

小结和提高

首先,对法制建设作一个小结。利用教材内容,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主要表现在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各级司法部门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帮助困难群众法律诉讼等方面。

其次,对全课的学习内容作一个理论和知识上的提高,那就是让学生基本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基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应注意不要绝对的理论化和完整化。根据本课内容,有这几个切入点可参考: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对民主是怎样提供法律保障的;2.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对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的发展和日常工作有何作用;3.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是怎样出台和颁行的;4.法律援助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民主有怎样的关系等。 思考: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而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哪些权利?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是什么?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清晰的认识。具体说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人民的意志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人大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我国基层民主是怎样发展的?基层民主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首先要注意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概念:基层民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它们的建立、扩大和日常工作都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有关基层民主发展说明的问题,应紧扣“人民当家作主”来展开。具体说来,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的具体表现

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框架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已做到了有法可依。可以我国的刑法和民法通则为例说明。

我国是怎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你能用自己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加以说明吗: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5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如受教育的权利和服兵役的义务;二、违法者一律绳之以

法。如某些领导干部触犯了法律受严惩。 作业: 课后记:

第6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谁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了解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基本路线的内容。记住谁在中共十四大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并将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记住中共十五大召开的时间和大会的主题。记住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理解十六大召开的历史意义。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他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重要地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

理解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外收集、整理有关邓小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学生明白: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和理论的创新。

充分认识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使学生对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产生认同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通过学习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了解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明确中国未来的奋斗方向,树立为实现这一美好前景奋发努力的目标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二、难点1.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2.本课所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教学方法:本课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多、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多种形式的

36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色”就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拨乱反正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在开幕词中,邓小平回顾“七大”以来党的历史时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这里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本质特征: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

三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因为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不能代替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邓小平的开幕词成为这次大会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阐述。 早在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我国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经济和文化不发达,搞社会主义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也与时俱进。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这样两层意思: 一是肯定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并不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但像我国这样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必要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

37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我国生产力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三大还规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划了新的蓝图。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背景:

一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上发生了巨大的政治风波。1989年-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掌权多年的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苏联也在1991年宣告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

二是1989年国内的严重政治风波平息后,人们对如何深化改革产生了怀疑和困惑。有的认为应当把反和平演变与经济建设并列为中心,甚至用反和平演变这个中心去冲击经济建设;有的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有人担心改革开放会滑向资本主义。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中国既不能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走过的使社会主义垮台的道路,也不能回复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才能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内容:

1.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3.明确提出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重要谈话,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解放的一些认识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向前发展。

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中共十四大的功绩,即江泽民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确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计。重点强调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不幸逝世,

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的致词,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继承邓小平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党的十五大的召开。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的称谓,明确提出要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江泽民在大会上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除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外,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给中国人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性盛会

中共十六大召开的时间和提出的奋斗目标。2002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是进入2l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可以说是举世瞩目。会议全面总

38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结了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地位。

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而且从它诞生以来的一切奋斗,都是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所以它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代表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冲破各种旧文化的束缚,为社会发展、

进步铺平道路。而党的根本任务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又必然要求它不断调整和冲破一切阻碍和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建立和建设新型的文化,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也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3.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首先是由我们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性质决定的;其次,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它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后,教材点明了中共十六大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强调指出这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新世纪的历史盛会。

思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的依据是中国社会的现状:一方面经济有很大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

10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农村基本上还是手工生产。工业较落后,贫困地区存在,科学技术水平普遍不高。鉴于此,党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是什么?我国现在已进入什么阶段

1: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前两步战略目标,现在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者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洋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能回答“三个代表”的提出者是江泽民即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为什么会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解决了当时人们担心改革开放会使中国滑向资本主义的困惑,明确提出了判断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并鼓励大家,改革开放的胆子要放大一点,步

39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子要迈快一点,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为什么要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结论,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愿。

为什么邓小平逝世举国同悲: 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是他使我们富起来,使我们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邓小平的逝世是党、国家和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小结: 课后记:

主题活动二 调查改革开放以来身边的变化

活动目标

一、通过本主题活动巩固和拓展有关改革开放的历史知识。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调查的过程,学会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感知历史和初步研究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撰写小型历史调查报告的方法。

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倡导勇于探索、独立发表见解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四、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及原因,培养学生对党、对人民、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活动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调查的总结和评价 二、难点调查主题的确定和准备 活动过程及建议 一、准备阶段

学生与教师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是调查活动成功的前提。 1.确定调查课题 这是准备活动的核心。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确定调查的主题和范围,也可以准备几个题目让学生选择。

(1)原则

原则一,对选择主题要有兴趣。不可忽略学生的兴趣,它有时在实践活动中甚 至可以决定成败。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要进行“拉郎配”式的分组。

原则二,调查要有一定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是具有正面导向的,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直接帮助的。如有的学生提出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电子游戏的发展变化”,就应当说明道理,委婉予以否定。

原则三,调查要有新颖性,或者是有新的发现。“老调重弹”甚至“抄袭”前人、他人成果都应该在调查进行前有效地否定。

原则四,调查的主题范围适当。特别是范围太大,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学生根本无法下手调查,或者无法完成调查。

原则五,调查的难度应该适当,特别注意不要太难。如“改革开放以来××河流的水质变化”,涉及城镇规划、环境学、生物学、化学、医学、建筑、园林等等方面的许多深难专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an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