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乞丐沿街乞讨现象

更新时间:2024-01-16 02: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桂林市乞丐沿街乞讨问题

桂林市乞丐沿街乞讨现象:

来桂林读书的很多同学都知道,桂林市沿街乞讨的乞丐非常多,分布在火车站,汽车站,闹市区,街道。规模有大有小,有单个乞丐在一个地点乞讨的;有零散的几个在一个地点乞讨的;有几个乞丐组成一个团队乞讨的;还有分布在各个街道的,在全国各地迁移的“大部队”,这些“大部队”乞讨人员的装备都是统一制式,自制的四轮车车上还装着音响,一个下肢残疾的乞丐趴在上面用手爬行,伴随着伤感的思乡音乐,一种悲凉的气氛由然而生,这些乞丐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来回的爬行。火车站、汽车站那里,几乎每天都有乞讨的人,多的时候三四个在一个地方,一个个来到你面前向你乞讨,开始的几次大多人都会抱着同情的心态施舍一点零钱,次数多了就反感了,本人几乎每次去那边都会看到乞丐乞讨,深受困扰,最可恨的是那种看起来身体没什么问题的年轻人也出来乞讨,见到人还给人跪下,给他钱不是不给他钱也不是,给他钱会助长这种氛围,不给他钱又令人尴尬。

桂林市乞丐现状与来源:

街头乞讨人员形形色色,他们生存状态究竟如何?他们又是从何而来?为何长居桂林? 他们很多来自外省贫困农村地区,主要是山东、河南、安徽等地,他们中,伤残人员居多,但也不乏四肢健全、年富力强者。有的凭借伤残行乞,有的靠凄惨故事行乞,还有少数则死缠烂磨,花样繁多,真假难辨。

这些乞丐主要有 4类:一是确为生活所迫,或因于一时窘迫而无奈行乞,这类人大多愿意接受救助,甚至主动寻求救助;二是职业乞丐,这类人一般选择农闲时外出乞讨,乞讨目的多为敛财;三是一些弱势群体被人操纵行乞,以儿童和残疾人居多;还有一种较特殊,就是卖花女,她们尾随路人扯衣服、抱大腿“强卖”鲜花,其实也是一种行乞。

城管人员说,“职业乞丐是街头乞讨人员的主体,他们像上班族一样早出晚归,这种职业乞丐有外地的也有本地的。”

据记者了解,一些职业乞丐的生活并不贫困,甚至可以说乞讨收入让他们过得还比较“滋润”。甚至还有职业乞丐认为桂林人心善,给的钱多而不愿迁移。

但是,市民在街头付出同情心的时候,却很难辨别行乞人员的真假。于是,越来越多职业行乞人员走上街头骗取市民同情,更有人利用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行乞,将其当成摇钱树,欺骗和亵渎市民的爱心。

乞讨人员存在的源头实际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健全。

减少此类现象,解决问题的办法:

1、勿直接施舍,救助站愿意帮助真正的乞讨人员

2003年 8月 1日“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救助管理办法》,原有城市收容遣送站也变为了现在的城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站的职能正是负责救助自身无力解决食宿、又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勿直接施舍”,事实上是清除乞讨现象土壤的第一步,也是当前不断完善救助管理体系的一种有效途径。

2、从农村来看,国家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加快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以保障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

3、在城市,则应当逐步给予符合相关条件的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降低他们在城市就

业的门槛,当他们失业或陷于生活无着时,应当纳入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消除流浪乞讨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a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