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更新时间:2023-09-27 16: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教学目的: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为基础、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和有效需求管理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理论体系。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又因70年代中期产生的“停滞膨胀”而逐步走向衰败。9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又开始在西方国家政府中发挥作用。凯恩斯主义的产生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它不仅标志着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而且导致西方国家经济从自由主义向国家干涉主义的转折,因而,被称作“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管理理论为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学理论支持。它不仅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学理论依据,也对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在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中外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学理论。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明显趋势。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由亚当.斯密创立自由放任主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及其后来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局限。因此,从历史背景看,凯恩斯主义的形 成与两个因素有着极大所在的关系:一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二是与此相联系—自由放任经济学陷入困境。了解这一背景,对掌握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及其福利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

凯恩斯主义是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产物,是直接为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服务的。从宏观角度看,它的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是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垄断阶段以后,为了适应私人垄断资本统治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一)1929—1933经济危机的特点

这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最为深刻的一次经济危机,它涉及面广、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给民众和社会带来的灾难比此前历次都严重

首先,这次危机在程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危机。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大幅度下降、贸易空前萎缩和失业人数猛增。1825年,英国首次爆发了秤过剩的经济危机。自那以后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的大约一百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没有中断过。但是他们表现得都比较温和、短暂,也就是在程度上不很严重,通常只使生产水平倒退一二年,倒退四五年以上的情况很少;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也较短,生产下降的时间通常只

1

有几个月、十几个月;在经济危机中,货币金融体系还能正常运行。但1929—1933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如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退回到了1905—1906的水平;英国倒退到1897年的水平;德国整个工业生产下降了40.6%,其中生产资料指数下降53%,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25.3%,即分别退回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水平。1933年西方国家的失业和半失业的人口总数达到四五千万人之多,其中美国的失业率为25%,达到1700万人;英国的失业率为22.5%,达到275万人;德国和法国的失业人数也分别达到700万和200万。失业者四处流浪,在岗的工资也大幅下降。

其次,这次危机在范围上特别广泛,不仅影响到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波及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流通等领域。资本主义世界的股票市场,先后爆发行情暴跌风潮,不少国家的股票交易所宣布破产。金融市场上也大都猛烈而持续地爆发挤兑现象、抢购黄金风潮,许多银行因此被迫宣布破产。各国货币纷纷贬值,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恢复的金本位制也在这次危机中再度垮台。在过去的历次经济危机中,货币金融系统虽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但基本上不能正常运行,有些还能运用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活动,调节金融以缓和危机。但这次危机则银行信用系统瘫痪,货币制度崩溃。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反过来加剧了生产过剩。

最后,这次危机持续的时间特别长。以前的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不过几个月、十几个月,这次经济危机却长达几十个月,持续时间之长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危机。其中美国的持续时间长达五年。长时间的危机又造成了社会动荡和社会信心的动摇,为像纳粹这样的法西斯主义窃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改变

面对这次使资本主义陷入全面毁灭境地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都束手无策。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各国政府大都是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对周期的经济危机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来克服。在资本主义从19世纪70年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直到30年代大危机之前,经济自由的放任政策一直是各国的主导政策措施。但在大危机来临以后,这种政策非但没有摆脱经济危机,反而越陷越深。

如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的总统胡佛仍然坚持相信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对已爆发的危机没有采取什么特别对策。1931年美国的就业紧急委员会提出了一个举办公共工程的计划,以求早日克服经济危机,但胡佛不予以考虑。国会通过的旨在通过金融机构向州、市政府发放贷款的计划,也遭到胡佛的反对。他同意采取的唯一措施就是建立复兴金融公司,认为只要少数投放得法的紧急贷款,就可以克服大危机。正因如此,他对该公司增加了许多限制:限制它的贷款额度,规定它只能向银行、铁路和保险公司发放贷款等。事实证明,胡佛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信条及所采取的相应对策,对这次空前严重的危机起不到丝毫的缓解作用。1932年美国的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当选新的美国总统,他抛弃了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始了所谓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指罗斯福在1933—1939年期间,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式,为缓解30年代大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措施。罗斯福总统在实行这些新政时,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他有一个明确的理

2

念,就要是改变前任总统胡佛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罗斯福就任总统时,美国的整个经济和政治结构都处于极度危机中,为了应付严重的经济危机,他马上要求国会授予他“紧急全权”,以便在货币金融、工业生产和农业等国民经济的命脉环节制定和实行一系列紧急法案。“新政”的推行,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解救经济危机,促使经济复苏,减少失业人数,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虽然它本身只是作为一种治标性的临时应急措施提出来的,在客观上正好适应了当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这一实践对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也起到了先导和印证的作用。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

(一)大萧条之前的经济学理论

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过正经地位的先后有重商主义、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的是重商主义。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晚期,也就是封建制度瓦解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约在15—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通过研究流通领域来考察国家的财富增长问题,是代表这一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的一种经济学的政策体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资本积累取代了原始积累,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17世纪下叶开始,在英法等国形成了一股反对重商主义的社会经济思潮,许多学者强调从生产领域来研究财富的增长,主张经济自由放任。通过这场被称为“古典革命”的变革,古典政治经济学得以诞生,并在以后一个半世纪中居于统治地位,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古典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创立了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确立和发展初期、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这些理论研究有一特点,就是把经济制度、阶级关系的本质研究同既定制度下的经济运行过程的数量分析结合起来。

20世纪30,英法资产阶级完全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在欧洲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初期的工业资产阶级与贵族的矛盾,转变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这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特色庸俗化,用对资本主义资源配置过程的表面现象的描述,取代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分析,把重点放在了对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的研究。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影响,数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增量分析、统计方法和均衡概念等逐渐被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中,西方经济学这一时期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即“边际革命”,产生边际效用学派。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是边际效用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在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该著作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建立了一个局部均衡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中心是均衡价格论。自从该书问世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居于西方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才从根本上动摇了它的地位。

也就是说20世纪30年代,亦即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之前,在西方经济学占统治地位的是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自由经营理论。30年代的大危机,不仅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危机,也是17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新古典经济学所经历的一次大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暴露了

3

自由经济理论的局限,而且颠覆了一系列为资本主义社会奉为金科玉律的经济理念。

(二)萨伊定律的破产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经济危机就已经发生。1825年英国首次爆发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对于解释这一经济现象,当时英法经济学家围绕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否有必然性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派以萨伊、李嘉图为代表,认为不会发生全面过剩的经济危机,他们的论据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后人称之为“萨伊定律”。另一派以马尔萨斯、西斯蒙第为代表,他们认为会发生全面的生过剩的经济危机,并从消费不足,或有效需求不足来提示危机产生的原因。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约一百年的时间,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爆发过多次经济危机,但是它们无论在深度、范围还是持续时间上都比较温和、短暂。正因如此,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萨伊定律”被大多数经济学所接受,也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前提。“萨伊定律”的中心思想是“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也就是供给决定需求。这必然会导致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否认由于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二是否认大规模非自愿性失业现象的存在。它认为,由于市场需求是由工业创造和决定的,因此不可能产生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它只承认由于经济局部或偶然推敲,均衡受到破坏,在均衡恢复期间可能会发生作为过渡性衰退的经济危机。

由于把经济危机看成是局部的、暂时的、偶然的过渡性失调,失业也被认为在数量上不会太大,性质上不外是“磨擦性失业”或“自愿性失业”。所谓磨擦性失业是由于暂的技术结构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而自愿性失业由于立法、社会习俗、集体议价、对情况变化的反应缓慢、固执己见等原因,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低工资而造成的失业。但面对30年代经济危机传统的经济理论无论如何也不能自圆其说了。工农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生产水平倒退了二三十年,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和货币制度崩溃,整个经济体制濒于“全部毁灭”的边缘,且时间长达5年之久,地域上遍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这些都难以再用局部失调的“过渡性衰退”来辩解。失业率超过1/4,无论如何也不能单纯用“磨擦性失业”或“自愿性失业”加以解释了。

(三)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是立足于亚当.斯密的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主要理念是:在竞争的条件下,利润和效用最大化行为通过市场力量,将会使千百万经济主体的活动转化为社会最优状态。遵循这一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西方经济界居于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便积极倡导“自由竞争”、“自动调节”和“自由放任”,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等到原则。从古典派到新古典派的传统经济理论始终宣传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境地,从而不可能发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于是他们对政府提出了五个“更少”的要求——更少的政府支出、更少的征税、更少的财政赤字、更少的货币扩张、更少的政府干预。他们认为,任何经济问题可以、而且也应该由市场的自我调节加以解决。因此,即使爆发经济危机,由于它只是局部和暂时性的,所以也根本用不着政府干预,而是只需要依据市场供求作用进行自动调节,即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再辅以温和的信用调节,经济就会恢复均衡。如果政府要进行干预,非但徒劳无益,而且

4

会有损于均衡的正常恢复。

同样地,在这种理论看来,失业只会以“磨擦性失业”或“自愿性失业”的形式存在,而由于在任何社会里,这两类失业都难以避免,所以它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而且通过市场机制(特别是工资机制)的调节,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种新古典学说的传统自由经营论对30年代大危机以前的那些较温和的经济危机,理论上还能够勉强作些解释。但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事实面前,显然已经无法期望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来克服困境,也就是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完全失灵了。这次大危机的空前严重性和持久性宣告了以马歇尔新古典学说为中心的自由放任传统经济思想的破产。

(四)微观经济学的局限

古典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特点,就是将对经济制度、经济关系的本质研究同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的研究结合起来。但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后,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本质的研究逐渐淡薄,把重点放在了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的研究,这种分离趋势在约翰穆勒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到了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更是以商品的稀缺性和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强调主观因素对经济运动全过程直接决定作用。他们着重研究消费、分配、价格、市场机制以及个体经济等微观经济因素,形成了以均衡价格为中心的微观经济理论体系。边际效用学派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使得政治经济学由一门主要研究国家如何增加财富的学问,变成了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学问,也就是讨论消费者如何取得最大效用、厂商如何取得最大利润。但是显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也充分说明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过时。它表明以个体分析为主的微观分析已无法分析国民经济总体的失衡问题,也无法研究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手段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创立宏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总之,20世纪30年代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关键时刻,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建议,这种理论既应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矛盾,又应该有利于克服经济危机和大规划失业现象。因此,新的理论应该说明的问题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和失业的存在是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为它们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必然产物,主要是非制度的因素所造成的。新的政策建议的目的是主要是要论证在不改变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结构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积极的国家干预政策,来消除生产过剩和大规模失业,实现充分就业。显然,新古典经济学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在这种社会和学术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三、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人,是20世纪上半叶一位才华横溢的理论创新者、杰出的经济理论学家。他于1883年6月5日生于英国剑桥一户书香门第。母亲弗洛伦斯阿达凯恩斯是剑桥大学的第一批女毕业生,神学博士,后来热衷于公共事业和议会政治,曾出任剑桥市参议员和市长。父亲约翰尼维尔凯恩斯是剑桥大学一位颇有名词的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早期弟子。凯恩斯的童年充满欢乐,在一种崇尚文明、自由、满怀自信和希望的环境中长大,从小便受到英国标准的贵族式教育,幼时聪明过人。他于1897年考入英国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学校,成绩优秀,古典文学和数学尤其突出。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9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