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教案1

更新时间:2023-10-08 06: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对科学充满了好奇,但他们的观察能力等科学素养

都比较低,所以三年级的科学观察只要以教师指导为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 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此外,教师应努力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 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

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土壤、植物的一生、 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提出问题,它们是做什么的、提出问题。 二、各单元的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第四单元:它们是做什么的

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天气; 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

能根据某一特定的观察、设计情境,提出问题。能对某些结论提出疑问,知道问题可以有多种来源。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知识与技能

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 2.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4.讨论:我们出去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 1.根据实际情况分小组活动。 2.小组交流: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

3.注意观察土壤中“居民”的生活,它们都在干什么? 4.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

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 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取一些采回的土样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3.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谈话: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什么?推荐一名同学把本组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

了解土壤

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

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自己感官作用,形成探究意识;具有探究土壤热;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出示几盒录像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3.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 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

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组织学生讨论它们观察到的结果,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现在如果老师提供给大家杯子、水、玻璃棒,一份土壤,你们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分开它们吗?

5.学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需要一段时间,可以让学生预测会有什么现象? 6.学生将几组玻璃杯中的土壤进行比较,有的杯中上层黏土多,有的杯中下层砂土多,有的上下层差不多的情形,还有的杯中土壤颜色不一样等。 四、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研究的干燥的砂、黏土的土样,让学生使用多感官进行检测。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

肥沃的土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体验探索土壤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从问题出发——观察研究过程——解决问题;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研究内容。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一)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1.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二)室内活动。

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做肥料袋。

三、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

土壤的保护

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土壤和人类的关系;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土壤,保护耕地;能够将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破坏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性,感激土壤;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

2.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3.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4.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二、交流讨论,了解土壤的破坏情况及危害

1.提问:土壤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 2.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及实验,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加以讲解或进行对比实验。

4.提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坏土壤的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破坏土壤的行为呢? 5.提问: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这样无止境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将是怎样的情景?

6.小结:人类就这样无止境的破坏,地球上将不会有土壤,那我们将没有地种,就不会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其实我们已经品尝到了人类一手酿造的苦果。还记得1998年的长江全流域的洪水,1999年席卷半个中国的沙尘暴,以及日益逼近北京城的沙漠??这些都给我们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8u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