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效课堂之“四时四级”学案操作

更新时间:2023-10-16 07: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创建高效课堂之学案操作――“四时四级”教学策略

问题探究提素质 学案导学创高效

一、创建高效课堂主要手段--学案导学法 (一)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理念

1.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使学生又快又好地发展 对学生有效引导--解决问题

2.课堂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基础的懂的不讲、会的不讲、讨论能会的不讲、不懂的详细讲、困难的点拨讲、拓展探究的重点讲 3.高效的灵魂是效益与效果的高度统一 ――不是解决所有问题

课堂效率最高化--体现时效性 课堂效益最大化--体现发展性 课堂效果最优化--体现吻合度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 “四时四级教学策略 --自主预习

学生根据教师编写的学案进行自主预习,解决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提出质疑(通过自主学习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会自习,初步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简单问题 --合作学习

进行小组讨论,同学在学习小组内分别提出各不懂的问题,相互进行互帮互教互学,弄清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对各位同学的自习进行评价.

学会合作,学会向别人学习,体会互帮互学的快乐与成功 --拓展探究

在组与组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与探究,并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解决学习小组内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习方法.并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会探究,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励反思

同学、老师都进行总结与反思,把知识形成体系,把方法开成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方法.

学会探究,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导学法”有效整合了前人的一切有效教学的理念、组织形式及操作模式;

“学案导学法”使以前所谈的有效教学理念有了一个程序化的载体,使空洞的教学理念“实体化”,具有了可操作性.

“学案导学法”的“导”:

一是“引导”,这是指知识层面的;

二是“指导”,这是指技能层面的; 三是“督导”,这是训练与检查层面的; 四是“辅导”,这是反思与补习层面的. 二、“学案导学法”的备课--调整学案

集体第一次备课--制订计划(学期计划与模块计划) 个人第一次备课--完成学案(设置问题) 集体第二次备课--交流学案

个人第二次备课--发现问题与收集问题,调整教学程序

1.建瓴性的教材把握

(1)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教材”、“考试大纲”、“考试试卷”的区别与联系 (2)准确把握教材中知识、例题、习题的真实含意 2.实效性的目标教学

学习目标要体现“主体、主题、方法、要求”,要有三维要求。如: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分析(a+b)1、(a+b)2、(a+b)3的展开式的特征规律,归纳出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并能说出展开式中项的特征;会根据定理展开有关二项式;知道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与项系数.

通过合作探究,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特征规律,写出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会利用通项公式,求出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体会发现问题的实践与方法,通过对定理与通项公式的应用,体会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

通过对特殊问题的归纳过程,体验归纳推理的逻辑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从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体会特殊与一般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合作意识、探究意识;通过合作讨论与探究,体会合作学习、相互学习的乐趣与价值. 3.探究性的问题教学 知识问题化

有效的、探究式、趣味性的课堂提问,体现了问题教学的理念. 问题设置要注意偶发问题及对课堂的驾驭. 问题层次化

一个问题采用多阶梯设问 一个学案的几个问题层次分明 一个模块的所有学案构成体系 层次结构化

逐步深入,层层递进,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 结构体系化

纵横交错,构成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4.差异性的练习巩固 作业分层的注意点 (1)取得学生的理解

(2)题量的统一与难度的不统一

(3)各层次练习的知识点、题型的全面

(4)练习批改的策略――“循环落实,人人过关”法 5.关于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的目的:

先学定教,先学定导,以导促学;发现问题,收集问题;督导学习;调整教学程序设计 二次备课的时间与做法: 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

做法:深入学生中间,用心走进课堂,四勤(脚勤、眼勤、耳勤、心勤);参与法、汇报法、个别谈话法,切忌经验法

三、“学案导学法”的实施--一般操作模式

1.“学案导学法”中教师与学生的职责

教师职责:设置问题(调整学案);发现问题;收集问题;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点拨学生解决问题;反思过程调整问题;引导学生反思问题

学生职责:预习教材;解决问题;讨论问题;请教问题;系统解决问题;全面提高技能;反思总结问题

2.“学案导学法”的组织元素

分组讨论式(异质搭配,同质结对,团队建设);学生主讲式(暴露思维,全程展示);教师主讲式(点拨释疑,系统规范)

3.“学案导学法”的学习过程

4.合作性的预习

预习与讨论体现了学生带着问题学与自主学习、便作学习的理念.

方法:根据学案,阅读教材,回答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

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发现与收集除学案中已设置外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再思考对这些问题的点拨方法.这就是二次备课.

5.思辨性的展示

(1)要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要展示规范解决问题的笔答过程;

(3)要展示解决问题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4)要展示通过单个问题的解决所得到的启示、规律总结; (5)要展示由这次学习得到的技能提高情况.

6.建构性的点拨

(1) 修正错误,分析原因,指出避免方法;

(2)从单个问题的展示,通过迁移、类比、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3)从学科知识整体联系出发,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4)主动设置问题,使知识得到巩固,技能得到落实; (5)驾驭课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全体学生.

7.针对性的评价辅导

――是“造血”而不是“输血”, “涟漪式辅导法”

《学案导学法》的操作

编写(调整)学案是基础;合作预习、思辨展示、建构点拨是核心;小组建设、及时评价、有效训练是保证(“343”高效训练策略);针对辅导是补充(“涟漪式”辅导策略). “学案导学法”

知识与技能同在;引导与指导并举;

能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有效手段; 能提升教师内功,是教师成为名师的一条有效途径; 能提升学校品牌,是学校跨入名牌学校大门的一条直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8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