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课程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06 23: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目的与要求

《政治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同时也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基础课。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包括在生产过程、交换过程、分配过程和消费过程发生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变动规律的研究,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任务;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变动规律的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任务。《政治经济学》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分析和解决有关经济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学习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认识经济运动的规律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类其他专业课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 课时分配

绪论

◆ 学习目的和要求

绪论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由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点和目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要了解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把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本章主要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重农学派创立的,由亚当·斯密、李嘉图最终完成。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名词自产生以来,涵义有所变化,但两者基本上可以看作同一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自产生以来,涵义都有所变化,然而,两者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同义语。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性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论》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终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典阶段、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唯物史观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政治经济学则是唯物史观的详尽证明和具体运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观察经济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社会整体与个人行为的关系是辩证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

根据经典作家的观点,政治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广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于社会再生产规律的科学,研究的重点是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本制度,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 五、生产力

(一)生产力及其发展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能力,或生产有用物品的能力。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总产品种类的增多以及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的表现形式。

(二)生产力的要素及其组织形式

社会生产力是由劳动、生产资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生产力的三次革命: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1)农业革命;(2)工业革命;(3)信息革命。 (四)分工的产生及其根源

分工是文明社会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分工的产生有其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分工的形式和水平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劳动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是分工条件下生产力体系的基本矛盾。 六、生产关系

(一)生产关系的起源

马克思是从劳动过程出发分析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起源和演进的。劳动过程既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过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生产出社会关系。

(二)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作用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围绕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1)把独立的个人组成社会,使社会生产成为可能。(2)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3)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为社会生产提供有效的激励。 (三)所有制与产权

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所有制处于核心地位。所有权是所有制这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表现。所有制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生产资料的归属。(2)生产资料的控制。(3)剩余劳动的占有。以上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关系的前提;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是所有制关系的展开;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产权主要是指所有权,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关系的内容是由生产关系赋予的。财产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四)生产关系的层次和结构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根据制度的地位不同,可以把经济制度分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反映了基本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体制也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和行为规则。正规制度是指上升为法律的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则。非正规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没有上升为法律的行为规则。正规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制度的主体部分。 (五)阶级与利益集团

按照列宁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在法律上是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群

体的分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分工体系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演化造成的,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六)制度演进的历史性:五大阶段与三大形态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依据,人类社会形态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还以人的自由发展的程度作为依据,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划分为三大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七、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制度演进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生产力是第一性的、首要性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一定性质的生产力对与此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是以劳动方式为中介而实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制度演进的首要规律。

第一章 商品经济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通过对商品及商品经济的考察,揭示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通过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学习,为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运动趋势,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现代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特点,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也是适用的。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在生产技术进步推动下发生的社会分工,使不同产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成为必要。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在提高人类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又导致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最终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看,商品经济是伴随着私有制

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商品经济产生后,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商品经济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商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还只是处在补充和从属的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经济中的统治地位确立以后,使商品关系或市场关系渗透到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成为人们发生经济联系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存在商品经济,只是反映不同的生产关系。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由于商品交换是在市场中发生的,因而商品交换与市场是同生共存的。“市场”的原本意义为交换的场所,但商品经济发展以后,商品交换不一定都通过一个“场所”,除交换场所外,一切商品交换的渠道和纽带,也都是市场。当市场发展到能起资源配置作用时,就成为市场经济。因此,市场经济是市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第二节 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既相互统一,又相互排斥。商品就是这两种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社会必要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单位时间内复杂劳动折合为简单劳动的比例,是在市场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四、知识与价值

知识或科学技术并不创造价值。但科学劳动或创造知识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科学劳动一旦并入商品生产过程,就能创造价值。科学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创造科学技术或知识的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五、商品拜物教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拜物教是马克思对物支配人这种社会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观念所作的形象比喻。拜物教性质“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产生的。”商品拜物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内在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价格表现出来的,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中的必然趋势,要通过价格运动来贯彻。价格运动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一种形式。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能够对商品生产者产生激励作用,促进商品生产者进行创新;能够调节社会劳动的分配,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此外,在历史上,竞争过程中的优胜劣汰造成的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价值规律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在贯彻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作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章 货币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职能以及货币运动的规律性。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的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必须了解价值形式的发展。价值形式经历了一个从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成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货币产生后,其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纸币的流通和货币的虚拟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现象,要正确认识这些现象。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一、价值形式及其发展

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经历了从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终发展成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商品的内在矛盾不断发展。当货币产生后,商品内部二因素的对立用以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货币形式及其本质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最初的一般等价物由金或银充当。随着货币形式的发展,出现了纸币,纸币流通逐渐取代了金融货币流通,最终导致了黄金的非货币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货币制度的变革,商品的价值开始离开有形的使用价值而获得与自己本性完全一致的表现形式—电子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用一定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货币以观念的形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货币表现商品价值量,需要确定自身的计量单位。这种计量单位即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不同于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货币作为商品买卖之间的媒介的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以其价值尺度的职能为前提的。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 (三)储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储藏起来,即货币储藏手段的职能。金属货币作为储藏手段,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现阶段流通的纸币不具有金属货币储藏手段意义上的职能。货币储蓄手段与金属货币储藏手段的职能是有区别的。纸币作为储蓄手段不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账买卖引起的。当货币用作偿还欠款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之后支付手段的职能范围扩大。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为前提的。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在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同时,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五)世界货币职能

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应用,执行相应的职能,即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在很长时期内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一些国家的纸币逐渐取代黄金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二、货币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货币的均衡与非均衡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本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有一个使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保持一致的自调节机制。 二、货币供求

纸币流通与金属货币流通有所不同,其供给和需求并不能自动地趋于一致,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与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并不一样。从微观角度看,货币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交易规模、机会成本、利率和预期因素等。从宏观上看,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是社会总产品及其增长率、金融资产的规模及其流动性状况。 货币供给取决于银行现金准备率、非银行部门持有的现金比率、基础货币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净资产的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汇率政策。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当流通中货币供给量超过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的贬值,物价上涨,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小于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变时,则会导致货币升值,引起物价下跌,这

种现象称为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可以用不同指标来测量。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取决于通货膨胀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货紧缩一般伴随经济衰退。 第四节 货币虚拟化

一、黄金非货币化

货币制度经历金本位制到纸币制度的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放弃金本位制,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纸币成为不可兑换的货币符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20世界70年代,爆发美元危机,美元与黄金脱钩。一些发达国家的硬通货取代黄金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纸币取代黄金执行货币职能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货币虚拟化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和经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电子货币”和“无纸货币”的新形式。当代的各种货币本身不再有内在价值,它纯粹是一种价值符号,其价值完全是社会给予的。货币的虚拟化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货币的完全虚拟化,货币的价值不再由生产货币这种特殊物品的个别价值量所决定的了,它完全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赋予的,是社会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由于摆脱了货币的自然形式和个别价值的局限,货币作为社会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体现得更为明显了。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资本主义形成和制度变迁的过程的学习,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资本主义采取了不同的制度形式和政策,包括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到垄断的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政策。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但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没有变,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没有变。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但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没有资产阶级暴力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成长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原始积累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出发。社会总产品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社会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资料总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两方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社会总产品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价值形态上分为c、v、m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在实物形态上按最终经济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I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Ⅱ部类。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需要从考察简单再生产开始。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两部类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进而使简单再生产能继续正常进行下去。这种交换包括两部类之间的交换和两部类内部的交换。

简单再生产下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m)=Ⅱc。生产资料实现条件:I(c+v+m)=Ⅰc+Ⅱc。消费资料实现条件:Ⅱ(c+v+m)=I(v+m)+Ⅱ(v+m)。

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生产资料条件:I(v+m)>Ⅱc。追加劳动力所需要的消费资料条件:Ⅱ(c+m-m/x)> I(v+m/x)。 要使扩大再生产成为现实,需要社会总产品按照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加以组合。社会总产品通过一部类内部、二部类内部和两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其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Δv+m/x)=Ⅱ(c+Δc)。扩大再生产的另外两个实现条件:Ⅰ(c+v+m)=Ⅱ(c+Δc)+Ⅰ(c+Δc);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 学习目的和要求

在了解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基础上,阐明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各种形式,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集团之间进行分配,把握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包括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和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力不同于劳动。劳动力可以作为商品来出卖,而劳动则不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

动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主要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

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资本主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有时并不一致,从长期看,二者都有上升的趋势。 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成本价格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高低受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和不变资本的节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导致利润率的差异,而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引发的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问的转移,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其职能是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是通过商业工人的劳动为商业资本家销售商品而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形成和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借贷资本的出现使同一资本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当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就只能由社会的习惯和法律等因素决定。资本主义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股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三、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被农业资本家以地租的形式让渡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生产条件的差别。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一般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价格取决于地租和利息率。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 ◆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正确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特点、形式和作用,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下国家政权如何与垄断资本结合并发挥作用,正确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生产社会化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由生产社会化和自由竞争的双重作用形成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则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是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大企业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变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基本特征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深厚的经济基础。这有两层含义。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了很大发展和变化。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的“部分质变”。这有两层含义:(1)从直接的

意义上讲,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私人资本,或称个体资本,就是说,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是资本家的个体私有制;垄断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社会资本。(2)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朝着向社会主义公有制靠近的方向发展。

三、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所谓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攫取垄断利润则是垄断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惟一目的。在垄断阶段,垄断资本获取的是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所攫取的高额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所谓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不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定价的主观范畴,而是一种客观经济范畴。在垄断阶段,垄断价格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价格形式。垄断价格体系是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垄断价格的形成有以下四种方式:领导价格制、目标价格制、完全成本定价制、生命周期定价制。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垄断条件下,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以下重要特点:经常性、广泛性、持续性、稳定性。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本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根据这两种资本主义所有制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结合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以区分为下述三种基本形式:(1)国家调节经济;(2)国私合营企业;(3)国营企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在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的三种形式中,国家调节经济是最主要、最经常的一种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三种基本形式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即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互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运动与私人垄断资本运动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

国家垄断资本运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实现创造条件,即开辟市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它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局限性;它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单个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政府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运动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调节和管理

一、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基础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30年代的大危机,暴露出许多宏观经济的失调现象,暴露出市场机制之不足。随之在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基础上,产生了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宏观经济理论。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很快,并有较多流派,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和机制

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国家调节和企业行为的结合点。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主要通过四大市场的总供求和相关的经济指标来实现,并主要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汇率政策进行干预,以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稳定和适度增长。其中财政手段和货币金融手段是实现经济调控的最重要的杠杆和手段。 三、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

(一)宏观财政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二)宏观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服从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如下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手段有:准备金比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三)计划管理。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对经济的计划管理和调节,这也是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节的内容之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管理的内容包括:总的经济增长计划、财政收入与货币发行计划、国家重点投资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主要产业发展计划等等。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社会根源,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基本矛盾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长期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它造成了商品关系的普遍化,使劳动力获得了人身自由和独立,建立了社会化的大生产,推动了科技的发明和运用,从而为新社会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对于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同时又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一、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二、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

资本积累导致了相对人口过剩与平均利润率下降两种趋势。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三、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现实的资本积累是在部门不断创新和分工体系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只有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

“创造性毁灭”是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劳动分工的发展体现为新产品和新部门的出现。产品创新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同时又在更大的程度上促使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导致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规模波动。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经济波动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强制性缓解的方式。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很多经济学流派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周期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过度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灭亡比经典作家预想的要复杂的多。但是,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仍然存在。

第九章 经济的全球化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性质以及经济全球化同区域化的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意义,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认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原因。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突破国家的界限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的过程,是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不同国家的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萌芽形态有着漫长的历史。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是从近代开始的,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的。战后经济全球化获得了迅速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的全球化;(2)金融的全球化;(3)生产的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以及各国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过程。从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更高阶段。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经济的全球化既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过程,也是不同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相互碰撞和相互渗透的历史过程。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过程。经济的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广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被发展到了顶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性经济危机也会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发挥作用。 第三节 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生产的社会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矛盾。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二、全球化与自主性。

三、全球化中的市场调节与国际秩序。 四、全球化中的集中与分化。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

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联系与区别

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过程是世界经济中的不同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本区域集团的利益,一方面实行妥协、合作,另一方面又进行抗衡、竞争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区域集团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利益矛盾中,具有一些共同利益、相互邻近的国家,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为了攫取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收益,实行某种程度的经济一体化所组成的区域性集团。 二、区域集团化及其特点。

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五节 全球化中的不均衡性 一、全球化中不均衡性

经济的全球化虽然可以提高全世界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利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全球化中获得好处。但是,全球化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从而也是主要的受益者;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它们所处的依附地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甚微,除了一些所谓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外,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则被排斥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外,面临着日益边缘化的危险。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全球化中不均衡的原因

第一,在国际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中,发达国家仍掌握着主动权。

第二,从资金状况、资本流动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也居于绝对优势。第三,从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流动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总体技术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第四,从科技人才存量及人才流动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也处于劣势。第五,从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看,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六节 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

一、全球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经济领域的开放,到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的开放,从沿海开放,到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的开放,从大胆引起,到走出国门,对外开放事业全面发展,改变了过去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步伐。然而,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机遇,更是挑战。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支配着全球化的性质、方向、进程及主要游戏规则。在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稳定性,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之间产生冲突。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二、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方面,必须积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坚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大胆地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和管理等方面所创造的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另一方面,要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力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把引进与开放创新、利用外资与自己积累结合起来,使对外开放更健康地发展。

第十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发展,在此基础上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学习本章,要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深刻认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正确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把握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性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它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动力规律的深刻分析,从中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种种物质因素和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特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对于未来社会主义所采取的这种科学的态度,从根本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献中,他们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三)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四)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五)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以后,还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在过渡时期,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干涉,实行强制性干涉的措施包括剥夺地产、征收高额累进税等。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在过渡时期的政策上,他们特别强调各种中介环节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一、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

由于种种主客观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反市场理论不仅被后来的社会主义者所继承,而且逐步成为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中必须籽≡癍的一个行动纲领。消灭商品货币从一种理论设想变为行动纲领。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排除市场关系并实现“实物”经济的观点开始成为统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条。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理论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斯大林对于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认识存在着局限性。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现实模式即苏联模式,被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并在很长时期内占居主导地位。

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就是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通过没收官僚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高度民主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发展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了以下一些基本理论:(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3)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6)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在实践中将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完善。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把经济建设作为所有工作的中心。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实行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状况和其他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我国现阶段整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由此决定了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必然性。第二,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开放中公有制经济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从总体上纳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中。 二、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一个基本要求。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公有制的本质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有制的本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要通过不同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了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的是合作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是因为我国生产社会化发展存在多层次性。其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形式的多样性。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所有制必然会在相互竞争、相互开放中融合发展,这必然导致公有制自身实现形式多样化。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考察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特征,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学习本章需要正确认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意义和弊端以及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趋势,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特点,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和基本框架。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统体制历史意义和弊端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特点

传统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基本特点是:(1)

所有制结构单一;(2)决策权高度集中;(3)信息的纵向传递;(4)通过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

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历史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在中国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我国是在经济极端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主要表现在:(1)决策权的高度集中造成政企不分;(2)这种体制下经济增长以外延式增长为主,不利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3)单纯依靠集中的计划来配置资源就面临着无法解决的信息难题。 第二节 从市场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社会主义

兰格模式的提出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集中计划经济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在这种改革过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逐渐被冲破,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由其微观基础、调节机制、分配制度和保障体系等组成部分构成的。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市场机制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存在根本性差别。市场经济在一定

发展阶段上总是同一定社会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意义就在于寻找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形式,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公有制经济中市场机制作用的程度和范围与私有制相比较也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公有制关系与市场经济既存在着相互统一的方面,同时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摩擦,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节。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选择公有制的范围、形式和具体制度,选择国家所有与企业自由的具体结构,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表现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目的在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不同经济学流派对公平有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把公平看作是历史的产物,包含历史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经济既可以凭借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初次分配过程中通过按劳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又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把再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统一起来。 四、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计划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不能脱离开一定的基本制度而存在。在不同的基本制度中,计划与市场的规模、作用和地位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对经济的调节有着特殊的制度含义。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在中国,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轮廓日益明确,它的基本框架由以下内容组成:(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3)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4)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5)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6)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必须配套改革,整体推进。

第十二章 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明确渐进式改革的性质,认识中国是如何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把握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以及渐进式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选择。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最初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以农村为中心而迅速展开。随着以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国的农村经济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困境。从1984年底开始,经济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之后,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将由此纳入全球市场经济的轨道。 第二节 中国经济改革的独特道路 一、两条不同的改革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改变了方向,转向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激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包括稳定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制度化四个部分。而中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按渐进的方式进行的,被称作是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存在着根本区别。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以下的几个环节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具有关键性意义。

(一)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经济。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三)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 (四)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

第三节 渐进式改革面临的矛盾与选择

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框架内推进市场化,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有内在的统一性,又存在着根本的差别。社会主义经济具有自己特殊的目标和制度规定性。这些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既不能脱离开市场机制,又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能否通过对宪法制度不断进行的边际调整,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市场经济之间形成一种稳定、持续、动态的合理关系,避免在它们之间产生不可解决的严重冲突和无法化解的累积性矛盾,是渐进式改革能否持续推进的基本条件。正确地协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对于改革的持续推进具有关键性意义。 (一)双重体制的摩擦与协调。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三)渐进式改革的悖论与解决途径。 (四)二元结构与市场经济。 (五)开放与自主的平衡。

中国的经济转型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把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了同一个时代。工业化和市场化就其实质来说是一场极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然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改革所具有的特殊的目标和性质,又要求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在相对稳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达到现代化和市场化的目标,于是我们就陷入了令人困惑的两难境地,面临着一系列难以抉择的矛盾:集权与分权、计划与市场、自由与国家、城市与乡村、公有与私有、开放与保护、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等等,能否创造性地处理这些矛盾,最终决定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前途。完成这一伟大的创举,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及实现机制,认识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及其关系,明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

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按劳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中产品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旧的社会分工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按劳分配就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作了各项社会扣除之后,还必须以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利益关系的基础,它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与发展,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按劳分配的具体含义和实现形式与马克思当年理论上设想的按劳分配存在很大差别。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劳动交换首先表现为商品交换,企业投入的劳动量首先必须表现为价值。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按劳分配尺度的社会必要劳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而且包括管理和经营等特殊的劳动形态。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以企业为中介,通过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主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来实现。 三、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不仅要通过商品市场来实现,而且以劳动力市场作为自己的实现中介环节,劳动力资源采取市场化的配置方式既有技术根据,又有制度基础。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市场与真正的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重要差别。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形式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生产关系区分开,在现象与本质的联系中把握问题的实质,寻找恰当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一的分配方式逐步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所取代。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是同我国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相适应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主体。各种收入分配方式在实践中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条件分配的这两方面决定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把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结合。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相结合。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社会主义制度为兼顾公平与效率提供了制度基础,但二者能否现实地统一起来,还取决于体制结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特点,把收入分配总过程分为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在微观层次上注重效率,在宏观层次上注重公平。

一、微观收入分配注重效率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市场竞争确定效率标准,并通过竞争强制地贯彻按效率和贡献分配。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中,贯彻贡献与报酬对称的原则。在微观收入过程中国家主要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从企业获得收入,这种收入实质上就是所有权收益。 二、宏观收入调节注重公平

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应着眼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把收入差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维护社会公平。现实的社会公平不仅要体现利益上的差别性,而且应体现利益关系的协调性,现实的社会公平是这种差别性和一致性或协调性的统一。

所得税制度、转移性支付制度和收入保障制度构成宏观收入调节制度的三大支柱。为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总体效率的提高,除对

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外,还可以对非公有资本的使用和继承作必要的限制,如限制私人股权资本任意转化为个人收入用于个人消费,征收遗产税、赠与税等。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两个不同经济过程的运行原则,前者作用于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后者贯穿于宏观收入调节过程。这两个原则不仅体现不同的要求,具有不同的功能,而且实现的机制也不相同。两个原则不可能在同一过程中直接结合,也不可能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兼顾。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就必须把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分离开来,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贯彻效率原则,在宏观收入调节过程贯彻公平原则,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四节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保障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那就是要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基本社会保障的标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这是我们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首要原则。为实现向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过渡,需要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第十四章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需要了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把握二元经济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及结构特征,根据对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分析,正确认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现代化发展的道路选择,正确把握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二元经济与二元经济理论

二元经济是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发展阶段中存在的一种状况的描述。“二元”是指一国经济体系中不同性质的制度、技术、机制等的并存,各部门不同时代技术的并存,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并存等。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结构分析方法用之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现象并揭示其独特发展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二元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都包含着从农业经济到二元经济,再从二元经济到现代经济这样两个过程。二元经济理论说明了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经济的二元化特征是在建国以后才开始固化成型的。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在以农业为主向二元经济过渡的起步阶段。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体制所决定,使我国在向二元结构过渡初期,就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这种超前的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的加大。为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价格“剪刀差”强制进行工业化积累,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与政策等。建国后到改革前这一段时期,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固化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变迁,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我国经济具有超强二元结构的特征。 第三节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一、超强二元经济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高强度的二元结构矛盾给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对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2)农业资源相对短缺;(3)农业劳动生产率及产品商品率低下;(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高强度的二元结构矛盾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工业化的进程制约了农业过剩人口的转移,进而使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困难重重。而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反过来又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农业滞后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农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有四种形

式的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以及外汇贡献。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严重影响了它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应有贡献,严重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1)农业发展没有为工业发展做出应有的产品贡献;(2)农业发展没有为工业发展做出应有的市场贡献。我国高强度的二元经济矛盾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而农业经济的滞后又阻碍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探索走出二元经济的农业发展之路,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

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实现农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必然途径。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农村工业化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发展农业、缓解人口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农村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自然壁垒和制度壁垒,一定程度上都得依赖于农村的工业化。我国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载体,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作用巨大。农村工业化或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小城镇的逐步扩张,一方面降低了农村工农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和壁垒,有助于启动我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极大地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克服农民收入徘徊和停滞的局面,帮助实现了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规律性过程。我国是劳动力绝对过剩的农业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城市工业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农村过剩人口,因而,只能靠在农村内部及其周围消化,乡镇企业和中小城镇就成了这一任务的承担者。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

一、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从而把传统落后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过程。农业现代转型的典型范式主要有两种,即工业化带动模式和传统农业改造模式。

农村问题的解决既要通过农村现代化,靠大量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也要依靠城市化。实际上,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伴生物,城市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最基本的表现和特征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二、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

从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在于将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走城市化的道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必须籽≡癍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律。 中国城市化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城市化可以走农村城镇化道路,按照乡镇企业—城镇企业—城市工业的道路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的意义在于它使小城镇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使处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的小城镇建设掀起新的浪潮,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首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其次,逐步废除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再次,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第四,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第五,要实现土地制度的创新。第六,内涵的城镇化与外延的城镇化同时并举。最后,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小城镇发展。

第十五章 政府调节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把握政府调节的内容和政府调节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以及微观管制的范围与方式,并能够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和微观管制方式的转变。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一、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市场失灵。神话市场作用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不真实的假设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包括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的市场和货币经济的实物化。这些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此现实经济中市场的失灵成为不可避免。首先,完全竞争的假定不符合实际。自然垄断、竞争本身就有导致垄断形成的趋势及垄断竞争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引起市场失灵。其次,存在外部性或外在经济效应、公共产品生产、交易成本和不对称信息以及有害物品的交易,市场是不完全的。第三,货币经济的特殊性质和运动的特殊性,使得在宏观经济领域也出现市场失灵。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市场失灵,意味着需要一定形式的政府调节。根据对市场失灵的分析,政府调节范围应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产生的具

体原因、调节的目的、对象和方式是不同的。

当然,政府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实际上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还要承担其他更重要的职能,如制度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政府干预也会发生失灵。引起政府失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这些方面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一是制度和体制方面的原因;二是政府对市场的不当替代;三是政府自身的局限。

可见,政府干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政府干预也会失灵。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如何在发挥政府调节作用、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克服政府的失灵。 第二节 宏观调控方式与体制结构

一、传统体制下政府直接宏观调控及其弊端

政府宏观调控就方式来看,有直接宏观调控和间接宏观调控之分。宏观调控方式是同体制结构相适应的,并随着体制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直接混在一起。这种调控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既抑制了企业活力,也不利于政府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由直接宏观调控向间接宏观调控转变

实现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客观上要求把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宏观调控转变为间接宏观调控。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不仅要反映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而且要反映社会主义的特殊要求。实现由直接宏观调控向间接宏观调控的转变,需要把调控的重点由对企业的管制转向对宏观总量关系的调节,由实物计划分配转向对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的协调,由依赖行政指令转向主要依赖宏观经济政策。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宏观体制结构的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宏观参数调节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直接行政协调为特征的宏观体制结构,建立适应间接协调的宏观体制结构。 第三节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一、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体系一般由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方面构成。对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宏观管理的目标除上述外,还应考虑人口的控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考虑

到人的因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宏观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协调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也是由多种手段组成的调控手段体系,一般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宏观调控手段。此外,还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越来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需要各种手段的有效配合。 第四节 政府管制及其方式

政府管制是政府所实施的一种同宏观调控相对应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直接管理和控制的政府调节方式。政府管制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特点。政府管制也有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之分。实施政府管制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禁止特定行为;对企业的进入、产品的价格、执照、申报等进行许可认可;对产品、服务的内容质量规定技术标准。政府管制范围、管制方式、管制措施等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国家开始放松管制,这主要是因为原有的管制导致了企业内部低效率的产生以及管制关联费用的增加,同时管制当局由于滥用自由裁量权产生寻租成本。放松管制并不意味着放弃管制,而是管制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竞争和激励引入管制。

第十六章 我国的对外开放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和对外开放中有效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利用资本主义的正确选择,正确理解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的关系和对外开放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由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国际分工,在国内统一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国际市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普遍化,经济活动逐渐超出国界趋于国际化。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扩大和加深,世界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即成为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的整体。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经济都只有对外开放,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才能加速发展。闭关锁国只能导致经济停滞。

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历史上看,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不仅符合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且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一)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快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二)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三)通过开放经济,加入到更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去,刺激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四)通过实行开放,开拓世界市场,强化本国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促使其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我们坚持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对外开放,不能把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立起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应是我们的立足点。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不能把自力更生同扩大对外开放对立起来,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有效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第二节 渐进式开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一、中国渐进式开放之路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的。中国走的是一条渐进式开放道路。从赋予广东、福建两省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到兴办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从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扩大沿海开放地区,到形成沿海开放地带;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区新区,到开放沿江、沿边、沿交通干线和内陆中心城市等经济区域,对外开放由沿海

到内地,由单边的政策性开放到加入WTO多边有规则的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有规则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看,我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的战略性转变,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渐进式开放的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并在开放中加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第一,改革开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具有开放意识的领导核心;第二,坚持渐进式开放战略。第三,把政策调整和制度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 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 一、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

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环节。发展出口贸易,直接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的资源转换能力,必须正确选择贸易战略。在对外开放中,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必须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其关键环节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中国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这并不会直接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只有将这一比较优势同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真正的比较利益。竞争优势来源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二、有效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外资即境外投资者对东道国提供的资本或资金,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有效利用外资,对于发展我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外资的引入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其次,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三,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还带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必须完善外商投资政策;有效利用外资,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其适度的规模和范围;注意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四节 对外开放与利用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有用的东西,但绝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搞“全盘西化”,把资本主义制度也全盘引进来,必须区分其精华与糟粕。资本主义的东西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如科学技术。第二类是具有两重性的东西,这一类的典型是经济管理。第三类是纯粹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等。对于这三类东西,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五节 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

我们对外开放的目的是通过开放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培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民族工业。实行对外开放,为发展我国民族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但同时外资的引入也有其同民族工业企业相矛盾的一面,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外资与内资的关系,内资企业可能会在外资企业的强大竞争压力下败下阵来,最终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我们引进是为了发展,而不是为了替代。因此我们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内资与外资的关系,对民族工业给予必要的、合理的保护和扶植,使我国民族工业能够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

第六节 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

在对外开放中,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易于引发金融危机,使金融安全受到威胁。改革开放与经济安全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金融安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实施这一基本国策当然是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为前提的,失去国家经济安全,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意义。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根本利益之所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就是确保本国的根本利益。国家经济安全从最根本上说,要依靠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来保证,靠用本国资本和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和产业来支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8b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