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讲义
更新时间:2024-05-02 19: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俄罗斯历史》
讲义
主讲教师: 马蔚云 授课年级: 二年级
第一章 基辅罗斯
第一节 东斯拉夫人
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前身统称斯拉夫人,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西周),生活在东欧平原。俄罗斯族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它于14-15世纪才形成。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восточные славяне)。在古代,斯拉夫人曾经居住在喀尔巴阡山以北一个不大的地区。公元5-6世纪,斯拉夫人向西、南和东三个方向迁徙,沿途不断同当地融合,逐渐分成三大支:西斯拉夫人(今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南斯拉夫人(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及其他一些巴尔干民族的祖先)和东斯拉夫人(今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人的祖先)。
公元7-8世纪,东斯拉夫人居住在东欧平原上——第聂伯河沿岸森林及其以北的地区。平原、森林、丰富的河流和湖泊决定了他们的经营活动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向。平原地形能够使东斯拉夫人的迁徙进行得畅通无阻,肥沃的土壤为农耕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当时东斯拉夫人的居住地点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森林和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东斯拉夫人在这里狩猎、捕鱼,采集野生蜂蜜、蘑菇和浆果等。此外,自平原中心流向四周大海的河流作为交通要到促进了东斯拉夫人同周边部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自古以来,在东欧平原上生活的并不只是斯拉夫人。一些波罗的部落和芬兰部落占据了这里相当一部分森林地带,南方草原上生活着伊朗、突厥和蒙古游牧民族。斯拉夫人南部最富有的邻居是希腊人,这里坐落着罗马帝国(Римская империя)的继承者拜占庭(Византия)-一个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强国。拜占庭
1
人非常喜欢购买斯拉夫人手里的毛、皮和蜂蜜。当时,自波罗的海沿第聂伯河进而沿黑海有一条重要的商道,它能够将欧洲北部和拜占庭连接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自瓦良格至希腊”之路(путь“из варяг в греки”)(瓦希之路)。
从9世纪初起,在西欧临海地区和波罗的海沿岸开始出现一些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Скандинавия)的勇敢者组成的武装队伍。他们经常侵袭英国、法国、西班牙甚至意大利,西欧通常将他们称作“诺曼人”(“норманны”)。在俄罗斯历史上,他们则以“瓦良格人”(“варяги”)而闻名。瓦良格人的贸易和武士队经常沿着第聂伯河南下,沿着“自瓦良格至希腊”之路进行活动。自9世纪中叶起,在东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已经有很多瓦良格人。不久,他们便完全与斯拉夫人相同了。
第二节 基辅罗斯的形成
古时候,东斯拉夫人以氏族为单位生活在一起。氏族的首领为长老,氏族内部的一切重大事务均在由全体成员参加的会议上协商解决,这种会议被称作“谓彻”(вече)。土地、财产归氏族所有。后来,随着部落和氏族散居空间的扩大,氏族之间的联系受到削弱。最古老的氏族制度逐渐被村社制度(общи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所取代。
随着贸易的发展,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产生了诸如诺夫哥罗德、基辅和斯摩棱斯克等商业城市。各国的商人多以这些城市为聚集地进行商品交换,而后沿商贸大道前往希腊市场。为了保证商品贮藏和途中运输的安全,需要武装力量。于是,许多城市出现了由各民族中自由而强壮的人(最常见的是瓦良格人)组成的武士队(военные дружины)。领导武士队的通常是瓦良格人的首领——王公(князья)。
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居民从瑞典邀请瓦良格人留里克(Рюрик)及其亲族和武士队前来整顿诺夫哥罗德邦国的秩序。留里克掌握了政权并开始管理诺夫哥罗德,留里克王朝(династия Рюриковичей)也由此开始。当时,瓦良格人还被称作“罗斯人”(“Русь”)。“罗斯”(“Русь”)这个名称也随之转到与瓦良格人一起活动的斯拉夫武士队中。逐渐地,这个名称成为整个国家-罗斯国家以及后来的俄罗斯民族的称谓。
留里克去世后,其亲戚奥列格开始在诺夫哥罗德作王公。公元882年,他率领武士队沿第聂伯河南下,占领了基辅并变基辅为首都。“让基辅成为罗斯各城市之母吧!”奥列格说。他成功地将这条大水路沿岸最主要的城市以及东斯拉夫人的其他许多邦国统一到自己手中。这样,在基辅周围形成了被称作“基辅罗斯”(“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的古罗斯国家。
第三节 罗斯接受洗礼
东斯拉夫人曾经长期信奉多神教(язычники)。他们供奉太阳神、风神和其他诸神,还崇拜泉水、井、树木和一些动物。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地方神。为此,对大地母亲和祖先的崇拜也很普遍。东斯拉夫人习惯于向自己的祖先和诸神奉献供品,有时甚至以活人作祭品。
符拉基米尔王公(Князь Владимир)曾经是一位坚定的多神教信徒。他妻妾成群,因为多神教允许多妻制。符拉基米尔先在诺夫哥罗德当政,后来在兄弟内讧中取胜,自公元980年起,他成为基辅大公。符拉基米尔想把罗斯变成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他深知宗教的作用,因而决定利用宗教把各个部落统一起来。起初,他推行过多神教改革,取缔许多地方神,要求所有的人都崇拜他。然而,这些改革并未达到目的。于是,符拉基米尔开始寻找其他宗教。
2
他派自己的使臣到各国去了解哪种信仰更好。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没有赢得罗斯使者的欢心,而希腊(即拜占庭)教堂则给他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出使归来,使臣们对符拉基米尔说,“希腊教堂美不胜收,令人难以忘怀,其他信仰我们一概不要。”符拉基米尔听信使臣的话,接受了希腊教洗礼。这里“希腊教”是指基督教(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公元988年,符拉基米尔王公宣布基督教为基辅罗斯的国教。他下令摧毁多神教诸偶像,把基辅的市民召集到第聂河畔,强迫他们下水受洗,这一事件以“罗斯受洗”(“Крещение Руси”)的称为被载入史册。
宗教的选择在罗斯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一的宗教逐渐将各地的崇拜排挤出去,促进了统一的古罗斯民族河国家的形成。符拉基米尔通过改革巩固了中央政权,提高了罗斯的国际威望,基辅罗斯跨进欧洲基督教国家的行列。借助于基督教信仰罗斯各地开始了文字河文学的传播。公元9世纪,斯拉夫字母被希腊修士基里尔(Кирилл)和梅福季(Мефодий)兄弟创造出来。至今,俄文字母仍被称作“基里尔字母”(“кириллица”)。翻译文学和最早的书面作品也是在神职人员中产生的。基辅罗斯最主要的历史文献是修士涅斯托尔(Нестор)于12世纪初编撰的编年史《往年纪事》(“Повесть временных лет”),基督教促进了罗斯建筑和艺术的发展。还在符拉基米尔大公在世时,罗斯就开始采用白色大理石在基辅修建基督教教堂。一些希腊工匠前来用壁画和马赛克画装点教堂。1037年-1054年间,富丽堂皇的索非亚大教堂在基辅落成。在俄罗斯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东正教形式表现出来的基督教成为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精神基础。
第四节 由鼎盛走向衰落
古罗斯国家很快发展起来。奥列格公在同可萨人(хазар,хозар又译“哈扎尔人”)①的作战中取胜并将罗斯的一些部落从对可萨人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为这次胜利所鼓舞,他决定对拜占庭发起远征。他率领大批军队逼近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公元907年)并包围了这座城市。希腊人不得不同罗斯人谈判并向他们缴纳贡赋。“Ярослав Мудрый”,“Русска Правда”
奥列格继承人伊戈尔(Игорь)率领罗斯人继续同拜占庭作战,然而并没有取得成功,因为他既没有军人的天赋,也不具备统治者的才华。当时基辅政权的任务之一是从周边各地区和部落收取贡赋。每年秋天,王公便率领武士队出城收毛、皮、蜂蜜、农产品和手工业者的制品等贡赋。于是,基辅王公手中积蓄了一大批品种繁多的商品。
伊戈尔王公死后,其妻奥莉加(Ольга)执政。她试图停止对外征战,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她亲自出访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在那里接受了基督教洗礼。奥莉加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已经采用斯拉夫人的名字,但在性格方面仍是一个典型的瓦良格勇士。他习惯于远征生涯,可谓戎马一生,最后战死于远征途中。
斯维亚托斯拉夫之子符拉基米尔大公(Князь Владимир)对于古罗斯国家的繁荣做出了极大贡献。他一生曾多次结婚,留有许多同父异母的子女。他把儿
①
可萨人一般指西突厥民族,更正确的为北匈奴。他们在公元七世纪下半叶,在北高加索有草原的伏尔加
河中下游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成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中转站,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保持密切的关系。他们在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争夺阿塞拜疆的时候,曾借兵给拜占庭。在八世纪中叶,可萨人从萨满教皈依犹太教。在十一世纪受俄罗斯人,拜占庭帝国与佩臣涅格人攻击下覆灭,现在的克里米亚从前称可萨利亚,很多民族称呼里海为可萨海。
3
子们安排到四面八方并分别赐予他们一方土地,试图以此来维持国家的统一。然而,符拉基米尔刚去世,他的儿子们便为权力而争斗起来。1019年,符拉基米尔的四儿子雅罗斯拉夫登上了基辅王位。几年后,他以军事手段使罗斯国家重新恢复了统一。
雅罗斯拉夫(Ярослав)时期,基辅走向鼎盛。雅罗斯拉夫积极发展国际交往和外交,尤其重视同欧洲诸国的往来。雅罗斯拉夫为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执政时期,罗斯开办了许多学校,创立了第一批图书馆,修建了大批美丽的教堂。难怪人们将这位王公称作“智者”雅罗斯拉夫(“Ярослав Мудрый”)。雅罗斯拉夫时期,罗斯产生了第一部法律汇编——“罗斯法典”(“Русская Правда”)。法典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及社会不平等的发展。《罗斯法典》表明,封建关系已经开始在基辅罗斯确立。
11-12世纪,基辅罗斯的农耕业发展起来。土地的价值不断提高,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当时,基辅罗斯的统一国家体制还很不稳定。通常,各个王公掌握着罗斯的土地。当父王在世时,子辈在各主要城市任地方官并向父王纳贡。当父王去世后,父王的地盘便依据儿子的数量进行平分,得到土地的王储们也随之成为王公。基辅王位通常由家族中的长者占据。然而,实际上这些规矩时常遭到破坏。智者雅罗斯拉夫去世后,罗斯内讧频繁,为争夺基辅王位而进行的战争经常发生。
罗斯南部的黑海之滨地处辽阔的大草原,罗斯人将其称为“荒野,这里经常发生血战。基辅罗斯同这里的游牧民族曾经进行过长期的斗争。
内讧和同游牧民族的激烈斗争耗尽了罗斯的力量,各地城镇毁于火灾,商贸活动裹足不前,国民人数不断减少,人们纷纷到密林深处藏身。土地大片荒芜,贫困笼罩着罗斯大地。12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完全分裂成独立的小公国。到13世纪初,公国的数量约有50个。这样,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阶段以统一的古罗斯国家的解体而告终。
第二章 莫斯科罗斯
第一节 鞑靼蒙古入侵
1206年,在广袤的蒙古草原上形成了成吉思汗(Чингисхан)的帝国。1237年,蒙古汗拔都(Батый)率领军队进入罗斯。由于其先头部队为蒙古人的盟军——鞑靼人,历史上通常将他们称作“鞑靼蒙古人”(татаро-монголы)。①1240
鞑靼为中国古代北方有多重含义的民族泛称。唐代指蒙古高原东边的塔塔尔部。又作达怛、达旦等。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 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突厥的覆亡和回鹘的西迁等,一再给鞑靼人提供了向西推进的机会。9 世纪前后,阴山南北沿边 塞直到河西、青海都出现了鞑靼人。与宋、辽均有交往,并被称为阻卜。金代,鞑靼主要游牧于呼伦、贝尔两池以西 。 鞑靼又与其西北的蒙古部为仇。1202年,成吉思汗彻底征服了塔塔尔部。宋元时,鞑靼成为对蒙古各部的泛称。有时蒙古人也自称达达。有的记载称蒙古人为黑鞑或蒙鞑,称汪古人为白鞑,或依其开化程度区别为熟鞑靼与生鞑靼。13世纪蒙古人西迁,鞑靼之称逐渐传遍西方。俄国亦将境内操突厥语诸族称为鞑靼人。明代,对元顺帝退出大都至林丹汗时期的漠南、漠北蒙古人也称为鞑靼。鞑靼人为东欧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居民。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部分散居在克里米亚、西伯利亚等地。另有少数分布在蒙古国。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13世纪由于蒙古鞑靼人西迁,鞑靼这一称谓逐渐传遍整个欧洲。在16~19世纪的俄国文献中,鞑靼人成了俄国境内使用突厥语各族的统称。鞑靼语,分中部(鞑靼自治共和国大多数居民的用语)、西部(或称米沙尔语)和东部(西伯利亚鞑靼人的用语)3 大方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1927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一度改用拉丁字母,1939年又改用斯拉夫字母。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少数信东正教。过去,鞑靼人主要从事农业,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则从事畜牧业和渔业,部分人从事制作靴子等皮革品、首饰以及纺织等手工业。乌拉尔地区鞑靼人的传统住宅是用圆木柱架成的壁桁式木屋,墙上绘有各种色彩艳丽的壁画。阿斯特拉罕鞑靼人较多地保持着草原畜牧业的传统特点,夏季住帐篷。男女喜爱穿肥大衬衫和灯笼裤,外罩无袖长袍。男子戴绣花小圆帽;妇女戴丝绒小帽和各色头巾,并喜欢佩戴金属胸饰。民间口头创作形式多样,长篇历史传说深受群众欢迎。建筑艺术和装潢艺术保持着许多民族特色。农业以生产谷物(小麦、燕麦)为主。
①
4
年,基辅沦陷。
拔都进军东欧失败后返回伏尔加河下游草原。他在这里为自己的国家定都,这个国家叫“金帐汗”国。并入金帐汗国(Золотая Орда,又译“钦察汗国”)版图的地区有伏尔加河下游、里海沿岸草原、北高加索、克里木、西西伯利亚。金帐汗国是蒙古大帝国的一部分。在罗斯领土上,拔都不是依靠驻军,而是借助于各地王公的力量进行统治。
罗斯国民必须向金帐汗国交纳贡赋。起初,蒙古人亲自向罗斯征收贡赋,遭到罗斯人的反对后委派罗斯王公代收贡赋。一旦罗斯人没满足蒙古人的要求,蒙古汗便前来罗斯,用火和剑来整顿秩序,把妇女、儿童和工匠拉去当奴隶。为了巩固在罗斯的统治,历代蒙古汗都支持东正教会。他们不要求罗斯人放弃自己的信仰,甚至还免除东正教会的税赋并给予他们特殊的优待。这种状态在罗斯持续了240年,在俄罗斯历史上被称作“鞑靼蒙古人的桎梏”。
第二节 来自西部的威胁
鞑靼蒙古人的入侵促使罗斯最终分成两半:东北罗斯(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ая Русь)和西南罗斯(Юго-Западная Русь)。东北罗斯处于鞑靼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正在崛起的立陶宛则开始占领西南罗斯的荒芜土地。14世纪下半叶,立陶宛与波兰合并为一个大国家。在这里,天主教的主导地位得到了确定。这样,罗斯大地被来自东方和西方的两股强大势力分裂两半。逐渐地,以往地基辅罗斯人分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 13世纪初,罗斯西北部边境出现了德意志骑士。很快,他们便开始侵扰普斯科夫和诺夫哥罗德地区。但是,他们遭到了有力的回击。带领罗斯人抗击西方侵略者的是诺夫哥罗德王公亚历山大(князь Александр)。
1240年7月,瑞典人乘船驶入涅瓦河,向没有受到蒙古人奴役的罗斯城市普斯科夫和诺夫哥罗德发起进攻。在这场血战中,亚历山大和他的军人们打败了瑞典人兵把他们赶到海外。由于这次战争的胜利,王公被誉为“涅瓦王”(“Невский”)。1242年4月,亚历山大将普斯科夫从德意志人的手中解放出来,在楚德湖德冰面上给敌人重创。在俄罗斯历史上这场著名德战役被称作“冰湖大战”(“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得救了。
王公亚历山大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统帅,而且还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采取了一面联合金帐汗国,一面对抗西方天主教入侵的方针。后来,罗斯东正教将涅瓦王亚历山大尊奉为“圣人”(“святой”)。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曾颁令设立涅瓦王亚历山大军事勋章。
第三节 莫斯科的崛起
“莫斯科”这一称谓源自芬兰语,意为“潮湿的地方”。编年史中关于莫斯科的记载最早出现于1147年。当时,王公“长臂”尤里(Юрий Долгорукий)邀请另一位罗斯王公来此会面。尤里在那里设宴,还同盟友交换了礼物。这一年被认为是莫斯科的创立年。
基辅罗斯的厄运促进了莫斯科的发展。12-13世纪,为了从破产和死亡中摆脱出来,罗斯许多城市和乡村的居民纷纷逃到东北。这样,东北罗斯成为俄罗斯民族的故乡。
在很长一段时间,东北罗斯的中心是一些比莫斯科更加古老的城市——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和符拉基米尔。然而,方便而又相对安全的地理位置为莫斯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4世纪初,特维尔和莫斯科公国为争夺大公的位置展开了多
5
年流血斗争。最终,斗争以莫斯科王公伊凡·卡利达(Иван Калита)的胜利而告终。1328年,伊凡·卡利达登上大公宝座。从此,大公的统治一直保留在莫斯科。
在莫斯科公国的发展过程中,王公们的政治灵活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凡·卡利达同金帐汗国保持着良好关系。40年间,鞑靼人从未骚扰过罗斯。伊凡·卡利达还获得了代蒙古汗在莫斯科和罗斯其他公国征收贡赋的权利。征得的钱财并未全部交给金帐汗国,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留在了莫斯科。他因此赢得了“钱袋”的绰号。
莫斯科的中心位置对于教会管理也很重要,都主教们认为东正教必须处于罗斯南北方的中心点上,因此他们很快便从符拉基米尔迁移到这里。这样,罗斯的政权和教权几乎同时集中到莫斯科。往日的小镇莫斯科发展成为“全罗斯”的中心。同时,也使罗斯具备了与蒙古鞑靼作斗争的先决条件。
第四节 独立之路
14世纪中叶,金帐汗国逐渐衰落并趋于瓦解。与此同时,莫斯科的实力却日渐强大。汗国的一位统帅马麦(Мамай)联合立陶宛,前去讨伐不顺从的莫斯科公国。莫斯科王公德米特里开始招募军队,准备回击马麦军队。罗斯其他公国的武士队也前来响应。
王公德米特里率领大军迎击马麦军队。1380年9月8日,罗斯武士队在顿河旁的库利科沃原野上同马麦军队交锋。马麦军队大败,罗斯人伤亡惨重,就连德米特里本人也受了重伤。莫斯科王公德米特里(Дмитрий)也因此被誉为“顿河王”(“Донской”)。虽然在这次战役以后莫斯科公国还没有摆脱鞑靼人的依附关系,但是罗斯人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并认识到他们能够粉碎敌人。库利科沃战役(Куликовская битва)的政治和民族意义在于它促使罗斯人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坚决地联合起来。
伊凡三世(Иван Ⅲ)的统治在莫斯科国家的巩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伊凡三世或使用武力,或通过和平协商使周围的邦国(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和梁赞等)——归附于莫斯科公国。在他生年的最后岁月,他实际上已经成为统一的罗斯民族的君主。最后,诺夫哥罗德也屈从于莫斯科。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斗争的结果决定了罗斯在政治中朝着专制方向发展。
国家的统一有助于罗斯最终从金帐汗国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伊凡三世不再向汗纳贡,还拒绝到汗国那里去。1480年夏天,作为一种报复,鞑靼汗率军讨伐罗斯。莫斯科军队在乌格拉河(река Угра)对岸与鞑靼军对峙。双方僵持几个月后,鞑靼人撤退。很快,金帐汗国彻底瓦解。
1453年,被罗斯视为世界东正教中心的拜占庭为土耳其所灭。瓦西里三世(Василий Ⅲ)执政时的莫斯科开始以“第三罗马”(третий Рим)自居。
伊凡三世同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联姻,为这一论断提供了新的理由。在娶拜占庭公主为妻以后,伊凡三世便开始把自己当作拜占庭皇帝的继承人。此外,伊凡三世还将拜占庭的国徽——双头鹰国徽引进俄国。自此,双头鹰成为俄罗斯国家的国徽。
这样,莫斯科罗斯变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俄罗斯。到瓦西里三世执政末期,东欧出现了一个大国。
第三章 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
第一节 俄国首任沙皇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Иван Ⅳ)为大公瓦西里三世的儿子。他天资聪颖,记忆力过人,
6
博览群书,文笔和口才均十分出色。然而,沉重的童年在他的性格中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迹。7岁时,他成了一名失去双亲的孤儿。国家由领主杜马掌管,领主们经常搞阴谋和串通行为,内部口角频繁,经常贬低和侮辱小伊凡。伊凡长大后成为一个神经质和多疑的人。他习惯于认为自己周围全是对手,应当为自己的权力而斗争。1547年,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接受加冕并开始独立管理国家。
第二节 伊凡四世的改革
领主杜马(Боярская Дума)作为一个协商管理机构在基辅罗斯时期就存在了。随着统一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领主杜马转变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领主杜马由王公显贵组成。领主杜马滥用职权的现象引起了伊凡四世的强烈不满。长大成人后,他很快开始利用军职分封贵族的力量限制领主特权。他的理想是建立强有力的沙皇政权。
伊凡四世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变革。
1.组建被称之为“重臣拉达”(Избранная Рада)的新一任政府。 2.举办等级代表会议——缙绅会议(Земский Собор)。会议由领主、神职人员、分封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的代表组成。
3.颁布新的法律汇编——《法典》(сборник законов)。 4.组建常备军(постоянное войско)等。
第三节 特辖制
这是伊凡四世执政后期对国家管理机构实行的一项改革。他将整个国家分成两部分——特辖区(опричнина)和普通区。特辖区由沙皇直接管辖,沙皇身边配备6000名特辖军人和侍卫;普通区由沙皇交给领主管理。特辖区严密监视所有人并将一切消息禀报沙皇。他们统一着黑色服装,带着扫帚和狗头到处巡游,这种服饰意味着清理俄罗斯并铲除沙皇的所有对手。
血腥屠杀遍布全国。沙皇本人也经常参与审讯和镇压活动。沙皇还拷问和处决了自己的好几个妻子。去世前不久,沙皇一时发怒将自己的长子伊凡——王位继承人打死。民间开始将其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
第四节 领土的扩大
在全国进行国内改革的同时,伊凡四世推行了积极的对外政策。与先人不同,伊凡四世主要致力于占领非斯拉夫人的居住地。
1.发动对喀山汗国(Казанское ханство)的战争。
2.发动对西伯利亚汗国(Сибирское Ханство)的战争。这件事发生在1581年。以叶尔马克(Ермак)为首的哥萨克人向西伯利亚汗库楚姆(сибирский хан Кучум)发起远征。
3.发动立沃尼亚战争(Ливонская война)。
4.发动同克里木汗国(Крымское ханство)的战争。
第四章 王朝更替
第一节 鲍里斯·戈杜诺夫当政
沙皇伊凡雷帝去世,其次子费多尔(Федор)继位。费多尔体弱多病,实际执掌国家权力的是费多尔的妻兄、领主鲍里斯·戈杜诺夫。费多尔去世后,留里克王朝断代,因为费多尔没有留下继承人。这时,缙绅会议选举戈杜诺夫作沙皇。
戈杜诺夫(Годунов)是一位聪明且擅长心计的政治家。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整顿国家秩序和恢复经济。沙皇费多尔曾经按照戈杜诺夫的倡议颁布了追捕逃往
7
农民的限定时间令。农民几乎完全被固定在地主的土地上。自由的丧失和戈杜诺夫确立的强硬体制自然引起民众的不满,国内开始发生农民暴动。伊凡雷帝的小儿子——王储德米特里(царевич Дмитрий)突然死亡也同样激起了民众的愤怒。人们传说,王储是戈杜诺夫下令杀死的。戈杜诺夫越来越失去社会的支持,国内总危机即将爆发。
第二节 混乱时期
1601年——1603年,俄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歉收和饥荒。俄国社会所有阶级和阶层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纷纷卷入战争。在俄国史上,从留里克王朝终结到罗曼诺夫王朝上台之前的这一时期(1603-1612)被称作混乱时期(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而王储德米特里的名字则成为这一时代的标志。鲍里斯·戈杜诺夫的继位,引起大贵族的忌恨,国内政局动荡,忧加连年饥荒,人民群众对戈杜诺夫政权强烈不满,农民起义不断。
1604年,伪德米特里(Лжедмитрий)在波兰国王的支持下,带领军队远征莫斯科。1605年,鲍里斯·戈杜诺夫突然死亡,加快了冒充君王者的胜利。伪德米特里以救星的身份进入莫斯科。然而,俄国领主们并不喜欢伪德米特里的政策。以瓦西里·舒伊斯基为首的贵族大搞政治阴谋,再加上莫斯科人的起义,伪德米特里被处死。领主们推举瓦西里·舒伊斯基(Василий Шуйский)作沙皇。不过,他也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1606年,俄国爆发了伊凡·鲍洛特尼科夫(Иван Болотников)领导的真正的农民起义。
1608年,又出现了一位伪德米特里。哥萨克和波兰立陶宛军队积极支持他。瑞典军队占领了俄国北部的诺夫哥罗德,波兰也加入了反对俄国的公开战争。
此时,下诺夫哥罗德发起了一场旨在恢复民族国家的运动。领导这次运动的是王公波扎尔斯基(Дмитрий Пожарский)。1612年,以波扎尔斯基为首的军队逼近莫斯科,他们同哥萨克人一起解放了首都。波兰和瑞典军队被驱逐出俄罗斯。俄罗斯统一国家得到恢复。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1月4日,即把莫斯科从外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的日子,在俄罗斯被宣布为节日——俄罗斯统一日(День единения России)。
第三节 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
1613年,在获得解放的莫斯科举行了选举新沙皇的缙绅会议。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Михаил Романов)当选。这样,从1613年起,控制俄国王位持续300年多年罗曼诺夫王朝(династия Романовых)便开始了。在罗曼诺夫家族首位沙皇在位期间,莫斯科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状态十分严峻。在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Алек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统治时期,中世纪的俄国达到了鼎盛。
17世纪上半叶,俄国的版图急剧向东扩展。 1.在叶尼塞河河勒那河畔建立了许多要塞。 2.1689年与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3.1648年杰日涅夫(экспедция Дежнева)首次穿越白令海峡(,Беринговый пролив)。
4.17世纪中叶,乌克兰的一部分领土并入俄国。
第四节 民众暴动
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和农民的完全农奴化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17世纪被称作“暴动”年代。
17世纪最大的民间反抗行动是斯捷潘·拉辛(Степан Разин)领导的哥萨克和农民起义。
8
第五节 教会分裂
17世纪中叶,以“教会分裂”著称的强大的宗教社会运动高涨。这次运动的导火索是1653年牧首尼康(Никон)在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支持下推行的教会改革。
结果,一部分领主、火枪兵,特别是农民站起来为维护“旧信仰”而战。教会和沙皇当局顽固而残酷地迫害他们。俄国东正教会、政府和“分裂教徒”——旧礼仪教徒的斗争持续了很多年。
随着专制制度地巩固,教权与政权之间地分歧不断加剧。尼康的过分傲慢致使他与沙皇发生冲突。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无法容忍牧首的野心,于是尼康在1666年受到教会审判。这样,在俄国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重,国家政权的优先权得到了确立。
第五章 彼得一世改革
第一节 新沙皇登基
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在位时期,俄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新时尚,外国的影响不断增强。所有这些都为彼得一世的改革准备了土壤。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有诸多子女,最小的儿子彼得出生于1672年。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去世后,起初是他的长子费多尔继位。然而,6年后,费多尔便去世了。火枪兵发起暴动,结果伊凡和彼得(Иван и Петр)两兄弟都成为皇帝,其中头脑迟钝的伊凡为第一沙皇。实际上各项事务都由他们的姐姐——聪明且受过教育的索非亚(Софья)伙同戈利岑公爵处理。
彼得和他的母亲被逐出莫斯科。正在长大的彼得对于索非亚来说越来越构成威胁。1689年夏,索非亚决定借助火枪兵除掉彼得。但是,领主、贵族、神职人员,最后连火枪兵都转到彼得一方。彼得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到了莫斯科。密谋者被处死,索非亚被拘禁在莫斯科的新处女修道院中。从此,彼得开始独自理政。
第二节 欧洲之行
执掌政权后,彼得为自己提出了新任务:他决定赴欧洲学习。1697年3月,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随“大使团”(“Великое посольство”)到欧洲学习。在德国,他学习了军事技术,在荷兰和英国学习了造船技术,在奥地利进行了外交谈判并接触到那里的宫廷生活。同时,他还招聘欧洲专家到俄国工作。
在沙皇外出期间,莫斯科发生了火枪兵叛乱(волнения стрельцов)。1698年9月彼得赶回莫斯科后展开了血腥镇压。次年,又有一批火枪兵被处决。旧军队别摧毁了。
第三节 为夺取出海口而战
俄国没有出海口。波罗的海(Балтийское море)被瑞典控制,黑海被土耳其控制,土耳其手中还掌握着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Крым)。彼得一生都在为争取出海口而奋斗。
1699年,旨在反对瑞典的北方联盟(Северный союз)形成。北方战争(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开始了。俄国毫无准备的参战,因此在战争之初便在纳尔瓦(Нарва)惨遭失败。俄军在1709年的波尔塔瓦战役(Балтавская битва)中告捷,击溃了不可战胜的瑞典军人。1721年,俄国同瑞典签订了和约:瑞典将芬兰湾沿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卡累利阿的部分地区让给俄国。俄国获得了便利的港口:里加和塔林。俄国成为一个海上强国。
第四节 彼得改革
9
彼得消灭了旧军队,组建了一支新型的常备军。与此同时,俄国史上第一支海军也建立起来了。为培养陆军和海军军官,开办了诸多军事、工程和航海学校。军队内部的体制极其森严,农民被强行抓去当兵,服役期限长达25年。
为实现沙皇的战略目标,必须发展经济。因此,国家开始推行改革(Петровские реформы)。
1.发展大工业。自18世纪开始,俄国在各地区建立兵工厂,发展起炼铜、化学和纺织品工业。同时,在乌拉尔建设金属冶炼厂。乌拉尔成为俄国的工业基础。国家还采取措施发展农业和对外贸易。俄国的工业从一开始就是在国家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
2.国家管理机构改革。枢密院(Сенат)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下设各院。全国被分成以省长为首的诸省。所有贵族必须服役,依照《官阶表》(“Табель о рангах”)或在军队,或在民事部门供职。
3.教会改革。教会完全服从于国家机构,由圣主教公会(Священный Синод)取代牧首管理宗教事务。当发现有“威胁国家利益”的情况时,神甫必须向当局汇报。还成立了秘密办公厅(Тайная Канцелярия),以便侦察政治犯罪行为。
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国为帝国,自称皇帝(император)。俄国成为一个绝对君主制(абсолютнаямонархия)国家。彼得时期开始的国家体制保持了两个世纪。
第五节 文化的欧化与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时期,贵族社会的生活和习俗、教育等急剧地发生了变化。
1.改革旧式生活习俗。贵族剪胡子和改穿欧式服装。举办大型舞会,强迫老领主和其他御前人员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带来参加晚会。
2.建立新首都。在彼得看来,莫斯科太保守了。1703年,在芬兰湾岸边涅瓦河入海口处建立起彼得保罗要塞(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随后,在这个要塞周围开始建立新圣彼得堡(“圣彼得的城市”)(Санкт-Петерург)。
3.发展教育,强迫贵族学习。彼得规定,没有文化的贵族不能晋升,甚至不允许结婚。为了发展教育,全国建立起初等教育体系,开设了军事和技术专科学校,创立了海军学院和医学专科学校。1724年,彼得颁布建立科学院的法令。大批外文书籍和教材被翻译出版。许多外国教授、教师以及各方面的专家纷纷来到俄国。俄国的年轻人被派往欧洲各国留学。
4.建立邮政通讯系统,彼得堡和莫斯科开始发行报纸。1703年1月2日,莫斯科出版了彼得亲自编辑的第一份报纸《消息报》(“Ведомость”)。自1700年起,开始推行欧洲采用的儒略历纪年法(юлианский календарь)。
第六节 对彼得一世改革的评价
彼得一世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17世纪末,俄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彼得一世完成了国家生活与文化的变革。封闭、保守的俄国转向了欧洲,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工业生产、教育以及强大的陆军和海军舰队。
彼得一世的改革也产生了一系列比了后果 1.专制政权加强了。
2.文化出现了分裂。教育事业在社会上层得到发展,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却失去了自由,成为奴隶。
3.繁重的赋役以及严苛的管理激起人民的反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阿斯特
10
拉罕起义和布拉文领导的顿河哥萨克起义。彼得严惩在皇太子阿列克塞周围形成的上层反对派。
第六章 “开明专制”
第一节 宫廷政变
1725彼得一世去世后,贵族高层中开始了激烈的权力之争。在历次政变中,由贵族组成的宫廷近卫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起先是彼得一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Екатерина Ⅰ)被推上王位,接着是他的孙子彼得二世(Петр Ⅱ)登基,第三位是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伊凡诺夫娜(Анна Ивановна),第四位是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Елизавет),第五位是彼得三世(Петр Ⅲ)。
1745年,皇室为彼得三世选定了未婚妻——一位并不富裕的德国公主索非亚(Софья)。来到俄国后,她接受了东正教信仰,改名为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Ⅱ)与丈夫在性格方面截然不同。彼得三世不爱学习,崇拜普鲁士(Пруссия),鄙视俄国的一切。叶卡捷琳娜则博览群书。1761年彼得三世成为皇帝。1762年,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近卫军将新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推上王位。彼得三世被带出宫廷,6天后,他被叶卡捷琳娜的朋友们杀害。
第二节 “开明专制”政策
年轻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曾经热衷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的作品,向往之地一部适合所有人的“公允法律”。她竭力效仿哪些推行“开明专制”政策的欧洲国家模式。
1776年,为了重新审议俄国法律,法典委员会开始工作。除了农民外,国民中所有阶层都有代表参加法典委员会。叶卡捷琳娜二世亲自为委员会写了《圣谕》,其中广泛使用了西方先进思想家的思想。然而,事实上各阶层的利益迥然各异,无法使他们和解,尤其在有关农奴制问题方面,此项工作仅停留在谈论中,没有实质性进展。
第三节 贵族的“黄金时代”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被称作贵族阶层的“黄金时代”。
1.1762年,沙皇颁布《赐予俄国整个贵族阶层》诏书。贵族被免除为国家服务的义务,获得了自由管理地产、自由出国的权利以及其他许多特权。如果说以前贵族得到土地使因为为沙皇服务,而现在他们可以直接世袭继承土地,即便是贵族犯了罪,国家都无权没收这些地产。
2.叶卡捷琳娜二世事实上给予贵族以处置农民的无限权利。地主可以擅自惩罚农民,把农民放逐到西伯利亚。买卖农奴的现象加剧。沙皇政府还在帝国的边疆地区——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推行农奴制。
3.女皇(царица)将国有土地分给自己的宠臣和将军们。例如,她的宠臣格列高利·波将金(Григорий Потемкин)就从一个小地主变成了一位拥有20万农奴的头号土地所有者。
第四节 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
残酷的法律和沉重的剥削激起了广大被压迫群众的反抗,导致了社会震荡。民间传闻,“善良的沙皇”彼得三世兵没有死,而是躲藏起来兵准备发动一场讨伐不忠妻子的战争。勇敢的哥萨克人(казак)普加乔夫(Пугачев)利用了这种情绪。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在南乌拉尔起义。进城后,他宣布自己是彼得三世。他周围立刻聚集了一大批对叶卡捷琳娜政策不满的哥萨克人和农民。
农民战争席卷了南部和中部乌拉尔、巴什基尔、伏尔加河流域和西西伯利亚。
11
在喀山(Казань)城下,普加乔夫遭到惨败,他带领起义队伍前往伏尔加河流域。在察里津城(Царицын)附近,起义军被击溃。普加乔夫后被捕,并于1775年1月10日在莫斯科被处死。普加乔夫起义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农民战争。
第五节 疆域的新拓展
自彼得一世时代起,俄国依靠不断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欧洲奉行积极的政策。 1.七年战争(Семилетняя война)期间,俄国军队成功地同普鲁士作战,甚至进入其首都柏林。
2.三次参与瓜分波兰。在整个18世纪,衰弱的波兰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对象。经过三次瓜分(три раздела Польши)(1772、1793和1795年),波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已不复存在。其中,俄国分得的领土最多,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南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3.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期间发动了两次俄土战争(две русско-турецкие вйны)(1768-1774年和1788-1791年),结果大获全胜。在这些战争中,陆军统帅亚·苏沃洛夫(А.Суворов)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海军上将费·乌纱科夫(Ф.Ушаков)指挥的俄国舰队也在黑海沿岸多次取得了对土耳其人的胜利。这些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得到了南乌克兰的大片土地和克里木半岛(полуостров Крым)。
第六节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的终结
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政策发生了急剧变化。执政末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已经忘记了自己年轻时的民主热情。
1.在国际上,当法国大革命爆发时(1789年),俄国贵族表示极端反对。俄国断绝了同法国的外交和经贸关系。在组织欧洲国家联合反对法国革命的活动中,俄国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2.在国内,反动趋势也在强化了。国家对进口书籍进行严格检查,法国书籍被烧毁,俄罗斯的许多出版活动也遭禁。思想家和作家亚·拉吉舍夫(А.Радищев)因其作品《自彼得堡至莫斯科旅行记》(“Путешествие из Петербурга в Москву”)被捕并被流放西伯利亚。出版社和启蒙思想家尼·诺维科夫也被捕。
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突然去世,她的独生子保罗(Павел)成为沙皇。
第七章 农奴制时代的没落
第一节 19世纪初俄国对外扩张
在亚历山大一世(Александр Ⅰ)执政的19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继续进行对外扩张。
1.通过同土耳其的新战争(1806-1812)夺得了比萨拉比亚(今摩尔多瓦)(Бессарабия,нынешняя Молдова)。
2.在同瑞典的战争(1806-1809)中,俄国取胜,结果芬兰(Финляндия)并入俄国并作为帝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获得了自治地位。
3.向高加索(Кавказ)扩张。格鲁吉亚(Грузия)等并入俄国。 4.通过同伊朗(Иран)的战争(1804),夺得了今日的阿塞拜疆(Азербайджан)。
第二节 1812年卫国战争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Наполеон Бонапарт)将军登上了法国王位。随后,他宣布自己为皇帝。他是欧洲一系列战争的制造者,这些战争被成为拿破仑
12
战争。这一时期,俄国联合欧洲其他君主制国家继续同法国作战。在奥斯特尔利茨(Аустерлиц)交战中,俄军遭到百年不遇的惨败。自尊心很强的亚历山大一世不想屈从拿破仑,俄国与法国的关系继续恶化,法俄战争不可避免。
1812年6月,拿破仑大军(64万人)越过俄罗斯帝国边界向东进发,俄军撤退。亚历山大一世启用米·库图佐夫(М.И.Кутузов)挂帅作战。
1812年8月26日,著名的博罗季诺战役(Бородин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打响。俄国军队作战勇敢,但是损失重大。为了挽救军队,库图佐夫下令撤离并交出莫斯科。拿破仑进入克里姆林宫。
这时,俄方的军事活动已经转变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经过几次败仗,拿破仑下令撤离俄国。俄法战争以拿破仑军队彻底失败被摧毁而告终。在俄国史上,这场战争被称作1812年卫国战争(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1812 года)。
俄军跨出国门,进入欧洲。在莱比锡交战(Лейпцигскиое сражение)之后,拿破仑被彻底击溃,联军进入巴黎。1815年,俄、奥、普三国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договор о Священном союзе)。同盟的使命是保持欧洲“秩序”,维护封建贵族体制。在这个同盟中,俄国及其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三节 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0-1821年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革命吓怕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他拒绝一切自由主义思想。
1812年卫国战争促使贵族青年,尤其是贵族军官,思考许多问题。这是一些教育程度很高的青年,其中许多人曾随同俄军到过法国,看到那里与俄国不同的另一种体制。回国后,他们继续在自己的圈子里讨论政治问题。这样,在彼得堡(北方协会Сев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和乌克兰(南方协会Южное общество)分别出现了秘密社会团体。北方协会主张限制沙皇的权力并将俄国变成君主立宪制(конституционная монрхия)国家。南方协会则坚持消灭君主制(монрхия)和建立共和制(республика)。
1825年11月,亚历山大在南方旅行时突然去世。1825年12月14日,在向新皇帝尼古拉一世(Николай Ⅰ)宣誓的那天,北方协会抓住时机,把军队开到彼得堡枢密院广场并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这些行动被称作“十二月党人起义”(“восстание декабристов”)。
第四节 尼古拉一世的反动统治
尼古拉一世一生惧怕革命。他统治时期,俄国成为一个真正的警察国家。采取强制措施反对一切自由思想,迫害新思想。
1.秘密警察(第三政厅)(Тайная полиция(Третье отделение))和书刊检查机关拥有极大的权力。将三位一体说(триада Уварова)(东正教、专制制度、人民性)的意识形态贯彻到中小学、大学和出版业,旨在培养年轻一代忠于专制制度。
2.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国主义政策得到强化,甚至连乌克兰语也受到怀疑并禁止在学校和教堂使用。在高加索,尤其在车臣和达吉斯坦,山民们抵抗沙皇军队。
3.充当“欧洲宪兵”(“жандарм Европы”)。1830-1831年,尼古拉一世残酷地镇压波兰民族解放起义。1848年,击败匈牙利的起义。
第五节 19世纪中叶的社会动向
在尼古拉一世的反动统治下,俄国的社会依然执着地思考着国家地命运。19世纪40年代,俄国社会产生了激烈地争论。
13
1.西欧派(“западники”)。主张俄国同西欧应当沿着同一条道路发展。并且,俄国在各个方面都应党向欧洲学习。,
2.斯拉夫派(“славянофилы”)。认为俄国是一个有着独特传统地国家。他们呼吁恢复彼得一世改革前地俄国旧习俗和旧秩序。在后来地许多年间,西方派和斯拉夫派地争论在俄国文学、艺术和科学中均有体现。
第六节 克里木战争
在扩大帝国边界的道路上,俄国的利益同英法利益发生了冲突。这一冲突导致了在近东争夺控制权的克里木战争的爆发。1853年,俄国开始了对土耳其的战争。作为恢复,英国和法国对俄国宣战。他们决定在克里木半岛给俄军以沉重打击。英法军队围攻塞瓦斯托波尔长达仅一年。1855年8月,俄军被迫放弃塞瓦斯托波尔。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的失陷宣告了战争的终结。1856年3月,依照巴黎和约,俄国将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将多瑙河口和南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让给摩尔达维亚公国。黑海被宣布为中立区,俄罗斯和土耳其不得不在那里保留军舰。塞尔维亚和多瑙河诸公国的自治得到承认。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поражение в Крымской войне)暴露了国家的落后,在俄国社会引起震惊。
第八章 资本主义时期的俄国
第一节 农奴制度的取消
新皇帝亚历山大二世(Александр Ⅱ)出于对“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的担心,着手推行自由主义改革。1861年2月19日,皇帝签署了与改革相关的各项法令和取消农奴制(крепостное право)宣言,这是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1.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他们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再不按照主人的意志将农民买卖、赠送和迁移。农民能够从事手工业和贸易、进入其他社会阶层、谋取公职或学校。
2.获得了人身自由的农民还得到一块份地。不过,地产中的所有土地依然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包括农民使用的土地。由于使用自己的份地,获得了人身自由的农民应当服徭役或缴纳代役租。事实上,在取消农奴制后,全国范围内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比以前还少。
尽管如此,农奴制的取消(отмена крепостного права)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俄国形成了对于资本主义大工业、贸易、交通和农业来说更加良好的条件。 2.推行了司法、军事以及地方自治管理等其他方面的自由主义改革。俄地方自治改革(земская реформа)包含在地方自我管理组织之中,而地方自我管理为俄国生活首次带来一些民主的成分。总之,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
得益于19世纪60年代改革,俄国的经济现代化速度加快。
1.彼得堡和莫斯科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主义大工业中心。其中,彼得保以机械制造中心而闻名,莫斯科依然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发源地。
2.一大批工业城市普遍兴起。产生了巴库的石油工业,顿涅茨克的煤田。 3.外国投资从80年代起增多。
4.铁路建设,包括私人和外国投资的铁路建设发展迅猛。还在尼古拉一世时期,俄国的铁路建设就已经开始。1851年,彼得堡至莫斯科的铁路通车。1891
14
年,俄国开始修造一条穿过整个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Транссибирская магистраль)。19世纪末,俄国铁路总长度约达5万公里,而在1861年改革前夕,俄国铁路总长度仅有1500公里。
5.一个由贵族、商人和外资代表组成的新型阶级——俄国企业主阶级形成,其中出现了不少富人。随着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不断加剧。
然而,农民并没有得到最主要的东西——土地。在世界粮食出口中,俄国占首位。然而,粮食的主要供给是通过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经济进行的。在乡村,建立在陈旧的公有制原则基础上的农民村社仍然保持着,市场原则和土地私有制概念发展缓慢。
第三节 民粹派运动
19世纪中叶,在俄国社会运动中,平民知识分子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民主的信念,解放人民的思想正合他们的心意。
1861年改革引起民主主义思想高涨,但沙皇政府让这些希望落了空。青年们对和平改革的可能感到失望。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开始产生秘密政治组织和团体。民粹派(народники)的思想变得非常流行,该派成员向往发动农民进行革命并且以农民村社为基础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70年代他们发动了“到民间去”运动(“хождение в народ”)。“到民间去”运动失败后,主张采取果断手段的民粹派成员建立了一个名为“民意”党(“Народная воля”)的组织。他们选择恐怖手段作为自己的主要工具。后来,民意党人(народовольцы)开始猎获沙皇。1881年3月1日,在亚历山大二世出席军事检阅仪式后返回冬宫途中,民意党人向他投掷了炸弹,沙皇身负重伤,几个小时后死去。然而,刺杀沙皇的行为兵没有引起革命。
第四节 亚历山大三世的反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是在酝酿深化改革纲领时被杀害的。他的继承人亚历山大三世(Александр Ⅲ)采取一种名为“反改革”(контрреформы)的完全相反的方针。
1.限制大学和报刊的自主性。
2.加强对地方自治管理的监督,使社会处在全面的警察监督之下。
3.压制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华,在民族地区强制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强迫非俄罗斯民族接受俄语和俄罗斯习俗。
亚历山大三世的政策旨在保持俄国的专制和等级制度。这种反动政策只能导致社会冲突的爆发。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部分俄国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1883年,俄国主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Г.В.Плеханов)在日内瓦创办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劳动解放社”(“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труда”)。1893年,列宁在彼得堡创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Союз борьбы за освобождение”,)。1898年,在“斗争协会”的倡议下,俄国各地马克思主义小组的代表在明斯克开会。会议宣布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Россий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РСДРП)),它是俄国共产党的前身。
第六节 在东方的扩张
19世纪下半叶,俄国在欧洲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竭力消除克里木战争的后果。这一时期,泛斯拉夫主义思想(идеи панславизма)对俄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877-1878年,在“保护斯拉夫兄弟”的旗帜下,俄国加入了同土耳其的战争。塞尔维亚、黑山和罗马尼亚的独立得到承认,多瑙河口及巴
15
统地区的黑海沿岸部分归俄国所有。
这一时期,俄罗斯帝国尤其加强在东方的疆域扩展。
1.沙皇利用中亚国家的地方冲突和矛盾,加紧干预这些国家的内政。到19世纪下半叶,中亚的大片土地被并入俄国。
2.拓展远东边界在俄国对外政策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867年沙俄政府将18世纪末得到的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岛(Аляска и Алеутские острова)出售给美国人。然而,拓展远东边界在俄国对外政策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858年5月,沙俄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Айгу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Пекийский договор)。此外,随着俄国向中亚的扩张,中国西部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俄国割占。
第九章 战争和革命中的俄国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俄国
1894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去世,俄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Нколай Ⅱ)继位。这一时期,伴随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资本的形成,俄国工业继续发展。俄国经济现代化在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同财政大臣和大臣会议(Комитет или Совет министров)主席谢·尤·维特(С.Ю.Витте)的名字紧密相连。
与此同时,俄国经济和社会中的内在矛盾不断加深。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19-20世纪之交,各种政党和政治派别开始在俄国形成,每一种政治团体都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君主立宪制(конституционная монархия)和议会体制(парламенская система)。在俄国农村,发展了民粹派思想的社会革命党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在非俄罗斯民族种,民族主义和民族自治的情绪得到发展。在乌克兰、波兰、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出现了自由民族主义党派。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重要力量的派别。1903年7月,先在布鲁塞尔,后在伦敦,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应当确定党纲和党章。与会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选举中央委员会和《火星报》的编辑时,以列宁为首的支持者占了多数。从此,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跟随列宁的那部分人被称作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他们的反对者被称作孟什维克(мньшевик)。布尔什维克代表社会民主党激进一翼,孟什维克则代表自由主义一翼。1905年,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孟什维克在日内瓦分别召开大会。这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分野正式确定下来。
第二节 俄日战争
沙皇政府继续推行扩张政策,竭力加强在远东,首先是在中国的势力影响。 1.1896年,沙俄政府从清政府那里的代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 ( КВЖД ))的许可。
2.1898年,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建立了俄国海军基地——旅顺(Порт-Артур ( Люйшунь ))。
3.同英法等国参与镇压中国义和团的活动。
4.从1903年起,俄国将大批军队驻扎在中国东北。
俄国向太平洋沿岸的进逼引起日本的不安。从19世纪90年代末起,日本开始积极准备同俄国进行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沙皇政府对自己的力量过于自信,对日本的实力估计不足。
16
1904年1月27日,日本海军舰队突然袭击驻扎在旅顺口的俄国太平洋海军舰队。此后,经过几次海战,俄国大部分军舰被击沉,太平洋舰队被击溃。沙皇军队接连失败。1904年末,旅顺口被日本占领。1905年2月,在奉天(沈阳)战役中,俄军损失惨重。俄国在俄日战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中彻底失败了。按照1905年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Портсмутский мир),俄国将库页岛南部“让”给日本。同时,还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让”给日本并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动荡兵将俄国推向革命。
第三节 第一次俄国革命
1905年1月初,彼得堡一家最大的企业发生罢工。罢工得到全城工人的声援。1905年1月9日(星期日),15万男女及儿童向冬宫进发,准备向沙皇求助。在冬宫附近,他们遇到向和平群众开火的士兵。数千人受伤,几百人被打死。 “流血星期日”(“Кровавое воскресенье”)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对沙皇的信任全部化为乌有。在莫斯科、里加、华沙和梯弗里斯(第比利斯)等发生了群众性的罢工。
起初,沙皇政府试图通过迫害来镇压革命。而当它明白这已经不可能时,便不得不做些许诺和让步。然而,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1905年夏,黑海沿岸“波将金”号战舰上爆发了水兵起义。9月,俄国全国爆发了规模最大的总罢工。10月,彼得堡工人代表苏维埃成立。10月17日,尼古拉二世签署宣言,许诺给人民以自由并实行国家杜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选举。
11月,工人骚动再起高潮。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莫斯科苏维埃开始准备旨在推翻沙皇政权的起义。但是,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其他城市的武装起义也遭到了失败。
沙皇政府又一次感到自己的力量并加紧镇压。1907年春夏之交,革命运动被彻底镇压下去。
与此同时,顽固的君主主义者彼·阿·斯托雷平(Столыпинские реформы)被任命为大臣会议主席。他把拯救君主制视为自己的目标。斯托雷平做出了推行现代化改革的尝试。1906年8月,在杜马和农民的压力下,他采取措施实行农业改革。将部分国有和封建土地转归农民银行以便出售给农民。改革旨在摧毁村社,将农民变成小所有者。允许农民得到自己的份地后自由退出村社,还鼓励农民迁往西伯利亚新土地。斯托雷平的改革使许多富有农民(富农)变成了独立经营者。然而,改革没有触及到地主的土地,农村贫富分化加剧。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君主制的终结
德国于19世纪下半叶的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环境,将俄国推向了同法国接近的轨道。1914年,巴尔干危机转变成第一次世界大战(Перв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继续坚持“保护斯拉夫人”政策的俄国开始全国总动员。作为回应,德国于8月1日对俄国宣战。
战争初期,俄国军队出师顺利。然而,1915年5月,德国和奥匈帝国展开全面进攻,致使俄国兵力损失过半,俄军向东部大幅度地撤退。战争地失败激起士兵们反战情绪地高涨,城乡各地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
1917年2月,粮食短缺和大规模地解雇工人在彼得格勒引起了骚动,游行和罢工开始了。士兵们拒绝向人民开枪。这时,军官们亲自向人民开火。2月27日,士兵们发起了对抗军官的暴动。他们同人民一起走上街头。起义者夺取了武器,占领了办公大楼,释放了犯人。沙皇下令“整顿秩序”。然而,从前线召回
17
的军队也转向革命一边。士兵和铁路工人们拦住沙皇的专列,不让沙皇从前线返回彼得格勒。
在这种情形下,国家杜马决定委派自己的代表劝说沙皇尼姑拉二世退位。1917年3月2日,尼姑拉二世签署退位召。君主制度被推翻,二月革命(Феврал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取得了胜利。
第五节 十月革命
在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了两种政权(двоевластие)——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Временн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крейсер“Аврор”。
临时政府由崇尚西方议会制度的政治家们组成。掌握政权以后,他们不想改变经济和社会秩序。
在莫斯科以及其他城市,到处都开始建立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党的积极性和影响急剧扩大。布尔什维克党提出“打到战争!”、“土地归农民!”等口号。这些口号符合多数人的心意,为多数人所理解。1917年6月,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举行了以“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为口号的大规模游行。7月,示威游行开始具有起义性质。临时政府开始镇压。
七月事件以后,社会和政府中来自右翼的压力增强。1917年8月,前线统帅科尔尼洛夫(Л.Корнилов)发动政变,派部队向彼得格勒进发。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叛乱被平定。
10月1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开始起义的建议。10月24日晨(公历11月6日),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下令查封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布尔什维克开始行动。起义者占领了火车站、邮局、电报大楼等政府机构。数小时后,整个城市全部落到起义者手中。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傍晚,临时政府开会的冬宫(Зимный дворец)被包围。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крейсер“Аврор”)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深夜两点,冬宫被攻下,临时政府的部长们被捕,首都的起义取得了胜利。这样,十月革命(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发生了。
第十章 苏维埃体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策
苏维埃政权初期,以列宁(В.И.Ленин)为首的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1.颁布《土地法令》(Декрет о земле),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частная собственность на землю)。
2.银行、铁路和大工业实现国有化(нацианализация)。 3.实行8小时工作制(8-мичасовой рабочий день),生产中禁止使用童工,企业交由工人委员会(рабочие комитеты)监督。
4.苏维埃政权(Советская власть)宣布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отделение церкви от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и школы от церкви)。
5.改革字母表,取消了一些陈旧字母。 6.俄国开始使用欧洲早已通行的新历。 7.颁布《和平法令》(Декрет о мире)。 8.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1818年3月3日签署。按照这一条约,俄国放弃芬兰、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向土耳其割让部分领土。1918年11月,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德国革命的爆发,苏维埃政权便乘机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
18
第二节 国内战争
十月革命遭到了往日的统治阶级和党派的顽固抵抗。1918年,国内战争(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爆发。对抗新生政权的主要策源地是顿河、库班和乌克兰地区以及东、西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在南方,以邓尼金(А.Деникин)为首的沙俄将军们组织了志愿军,这支军队基本上由旧军队的军官组成。在西伯利亚,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А.Колчак)领导着一股君主派力量。社会革命党人(эсеры)在伏尔加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政府,继续奉行恐怖主义政策。左翼社会革命党人也因拒绝接受苏维埃政策和反对《布列斯特和约》而同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
由于外国列强的干预,苏维埃政权的局势更加严峻。俄国在战争中的前盟友对布尔什维克持敌视态度。1918年3月,英、美和意大利士兵在北方(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8月,英国人占领了巴库并推翻了那里的苏维埃政府。法国军队在敖德萨支持邓尼金。英法军队还在西伯利亚支持高尔察克。日本人和美国人在远东活动。
战线遍布全国,只有中心地区还控制在苏维埃政权手。考虑到形势的复杂性,布尔什维克在极短的时间内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转向“红色恐怖”政策(политика“красного террора”),还创立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военный коммунизм”)。
1.按照这一政策,国家不仅将全国的一切生产实行国有化,而且将产品的分配也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
2.农民必须交纳全部余粮,然后把这些余粮凭票在城市中分配。
3.专门的征粮队(“продовоственные отряды”)被派往农村,他们强迫农民把粮食、土豆、鸡蛋、肉类、牛奶和其他食品交出来。
4.工厂中推行严格的纪律,凡是年龄在16-50岁的公民都必须劳动。组织了“劳动大军”,共产党人为星期六义务劳动(субботник)树立了榜样。
5.为了镇压反革命,早在1917年12月成立了“契卡”(全俄肃反委员会)(ВЧК (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
硬性政策和坚强的领导将全国变成了统一的军营,保证了内战的胜利。内战中,红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涌现出诸如谢·米·布琼尼(С.М.Буденный)和瓦·伊·夏伯阳(В.И.Чапаев)等一批工农出身的天才指挥官。1919年,白军(белые)的进攻被粉碎。1919年末,外国军队开始匆忙撤返回国。
1920年11月,红军粉碎了克里木半岛的弗兰格尔(П.Врангель)军队,白军残余逃往国外,内战基本结束。1921-1922年,苏维埃政权彻底肃清了外高加索、中亚和远东地区的对手。
第三节 苏联的成立
君主制度的垮台在全国各地引起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高涨。从1918年初开始,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和外高加索各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宣布独立,俄罗斯帝国瓦解。
内战时期,苏维埃政权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和中亚确立。后来,又出现了各独立共和国走向联合的趋势。出现了新联邦内部关系的原则问题。斯大林(И.В.Сталин)所支持的联合草案实际上意味着其他共和国被俄罗斯所吞没。列宁不同意这一方案,他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谴责大俄罗斯沙文主义(великорусский шовинизм)。
19
1922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了关于成立苏联的宣言和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外高加索签署的联盟条约(Союзный договор)。各共和国在联盟内部的一切权利及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得到保证。1924年颁布的苏联宪法还确定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自由加入联盟的权利。
第四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
国内战争使国家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多数工厂关闭,消灭了一切市场关系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家状况,尤其是农村的状况日趋恶化。许多地区发生了农民骚动。1921-1922年,伏尔加河、顿河和乌克兰地区都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接踵而来的是可怕的饥荒,数百万人因此丧失生命。1921年3月,喀琅施塔得爆发了水兵军事叛乱(военный мятеж моряков в Кронштадте)。他们要求改变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政策。
列宁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重新审查党地政策及改变对农民态度地必要性。1921年3月,向“新经济政策”(亦称“耐普”)(нов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НЭП))的转变开始了。
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1.实行国家资本主义(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капиталим),承认市场的作用。国家只保留那些最大的和高效的企业,其余的进行出租。
2.小企业归还前主人,吸收外资用于发展工业。
3.允许自由贸易,还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个体商店和市场得到恢复。
4.农民有权支配自己的产品,有权在完成粮食税(“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енный налог”)后,把产品拿到市场上自由出售。
新经济政策很快转变了国家的经济状况。1921年秋,向市场关系的转变基本完成。商业和小生产活跃起来。20年代中期,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自1924年起,重工业的状况也开始好转。
列宁多次强调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列宁去世后,党内就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Троцкий)坚持“工业专政”(диктатура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布哈林则提倡逐步发展农业经济(постепенное развитие крестьян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在党内斗争的过程中,斯大林提出了关于“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положение о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построения социализма в одной,отдельно взятой стране” ),对农民征收“额外税”(“сверхналог”,贡税)等主张。
第五节 工业化和集体化
联共(布)领导层提出了将苏联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发达工业强国的任务。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индустриализация)的方针。“一五”(1928-1932)和“二五”(1933-1937)计划期间,整个国家都变成了庞大的建设工地。在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乌克兰建设了拖拉机厂、钢铁厂。1935年,莫斯科地铁通车。这些巨型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苏联经济,尤其是工业和军事实力的重要基础。
然而,经济发展战略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日用消费品生产退到次要位置。人民生活水平问题也没有引起重视。苏联前几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主要是依靠人民的饱满热情而取得的。当时,为超额完成定额和计划而发起的斯达汉诺夫运动(стаханов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20
快速工业化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加大。20年代末,农产品生产的增长停止了。1927年12月,苏联通过了农业集体化(коллективизация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的方针。两年后,开始了全盘集体化。与此同时,没收富农的全部财产和生产资料,将这些财产转归集体农庄所有。富农本人及其家眷被迁出故土,中农也经常跟着遭殃。许多人被迁往西伯利亚和其他边远地区。
强行的集体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1.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全国重新推行凭票供应制。
2.为了养活城市,农村的一切被拿走了。1932年-1933年冬,可怕的饥荒席卷了乌克兰、哈萨克、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夺去数百万条生命。国家不得不向农民做些让步。国家保证拥有自留地和一定数量牲畜的权利,还允许农民将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然而,在农业管理上仍然以行政命令方式为主。1935年,全国耕地的98%已经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собственность)。
第六节 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变化
20-30年代,苏维埃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1.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的许多阶级和阶层消失,数百万农民涌向城市和工业工地。
2.实行“文化革命”(“культурная революция”)。国家急需新型的、首先是技术型的知识分子。苏维埃国家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扫除文盲。
3.苏联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苏联建立起一批新的自治共和国、州和民族专区。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被消灭。还实行了工业化。
4.经济和文化的加速发展是在思想和政治监督下不断强化的氛围下进行的。斯大林提出,随着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级斗争不断尖锐。1934年12月1日,谢·米·基洛夫(С.М.Киров)在列宁格勒被暗杀,由此拉开了大清洗(“великая чистка”)的序幕。经过“大清洗”,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культ личности)形成。
第十一章 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
第一节 20世纪20-30年代的苏联对外政策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布尔什维克积极开展对外关系并制定了相关政策。 1.支持世界革命(мировое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е движение)。布尔什维克认为,俄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第一阶段,这场革命很快将会在其他国家也取得胜利。因此,支持世界革命运动在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919年,按照列宁的倡议,共产国际(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Коминтерн)成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建立的各国共产党都加入共产国际并服从奇领导。20年代,中国的革命事件成为联共(布)(ВКП(б))和共产国际关注的焦点,共产国际的一些代表和大批军事顾问被派往中国。
2.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从20年代,末起,随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苏联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在其对外政策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于苏联领导层来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和平与安全,以便推行国家的工业化。此时,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承认苏联并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
3.采取措施建立安全体系。希特勒在1933年的上台引起了苏联领导层的不
21
安。苏联开始在欧洲寻找建立“集体安全”体系(система “коллектив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в Европе)的可能性,担着些尝试未能取得西方国家的信任,这促使苏联决定同德国接近。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Риббентроп)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В.Молотов)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договор о ненападении)。1941年,在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договор о нейтралитете с Японией)以后,苏联自身及其东部后方也有了保障。
4.建立“东方战线”。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随之,苏军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一些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开始。然而,对于苏联来说,这一时期还属于战前阶段。1939年9-10月,苏联同爱沙尼亚、拉托尼亚和立陶宛签订了“互助”条约。1940年夏,在苏方的压力下,这些共和国都建立了“人民政府”。不久,这些“人民政府”又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波罗的海三国被并入苏联。随后,北布科维纳(Северная Буковина)地区作为乌克兰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并入苏联。同时并入苏联的还有比萨拉比亚(Бессарабия),这里建立起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39-1940年冬,苏联队芬兰发起军事入侵,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将卡雷利阿(Карелия)划入苏联并成立了卡雷利阿共和国。
第二节 卫国战争
尽管签订了苏德条约,希特勒(Гитлер)仍继续准备同苏联进行战争。1941年春夏之交,法西斯德国(фашистская Германия)将自己兵力的70%以及盟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的军队集中起来,对付苏联。侵略者的军队共有500万人、4000辆坦克和5000架飞机。进攻苏联的计划寄希望于“闪电战”(“молниеносная война”)。
1.战争的爆发及战争初期苏联的失利。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军队进攻苏联。在战争初期,苏联蒙受了重大损失。希特勒军队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土地。这里居住着苏联40%的人口,工业生产总值的33%均产于此。6月28日,明斯克(Минск)沦陷。9月,基辅被攻下。敌人占领了全部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的许多州。9月9日,列宁格勒围困(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开始。在列宁格勒被围困的900天中,总共有100多万人丧失了生命。
全国人民奋起展开同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这场战争便被称作“伟大的卫国战争”(Великая От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2.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经历了短暂的惊慌之后,苏联高层领导成立了中央集权机构——国家防卫委员会。斯大林成为最高统帅。1941年9月,希特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取莫斯科。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在红场阅兵式上发表讲话,红军从阅兵式现场直接奔赴战场。12月初,苏军在格·朱可夫(Г.Жуков)的指挥下转入反攻。1942年1月,敌人被打退到距莫斯科几百公里远的地方。莫斯科城下的胜利(победа под Москвой)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苏联的工业迅速转向战时轨道。一些新武器被制造出来,如“卡秋萨”火箭炮(реактивные снаряды“катюша”)。一些新企业在西西伯利亚和中亚产生。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1942年7月,德军打算拿下斯大林格勒并渡过伏尔加河。在这紧要关头,被任命为最高统帅的格·朱可夫受命领导城市保卫工作。战役持续了好几个月。瓦·崔可夫(В.Чуйков)领导的军队在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42年11月,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被包围并被消灭,苏联军队转入进攻。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
22
役(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结束。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总共失掉约80万人。
斯大林格勒城下的胜利为战争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1943年7-8约,双方在库尔斯克城下又发生了一次交战。在这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了1500辆坦克。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库尔斯克战役(Курская битва)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
4.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是苏联全境解放的一年。秋天,苏联国境得到完全恢复。军事活动转向其他国家。苏军占领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华沙、布达佩斯、维也纳。
5.攻克柏林。在波兰领土上击败德国军队以后,苏军打开了一条通往柏林的道路。1945年4月,苏军在格·朱可夫的领导下开始攻打柏林(штурм Берлина)。5月1日凌晨,柏林市中心升起了胜利的旗帜。希特勒自杀。法西斯军队完全被粉碎。6月9日早晨,苏联军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街道。同日,德军指挥部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卫国战争是俄罗斯历史上一场最严酷的战争。战争期间,苏联失去约2700万人口,其中70%为和平居民。被毁城市和工人居住区1710个,工业企业32000家,铁路65000公里。然而,严峻的考验增强了国民的凝聚力,提高了爱国主义热情。为国战争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英雄,如桌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Зоя Космодемьянская)、亚历山大·马特罗索夫(Александр Матросов)、“青年近卫军”组织(организация“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等。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关系
卫国战争一开始,英国和美国政府就宣布在反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支持苏联。苏联还同英国及其他国家签订了在战争中共同行动的协议。
1.德黑兰会议(конференция в Тегеране,Тегера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1943年11月28-12月1日,在苏联战绩显赫德情况下,斯大林、邱吉尔和罗斯福“三巨头”(лидеры“Большой тройки”)在德黑兰(伊朗首都)会晤。通过了三国在反对德国的战争中共同协作和战后军事合作的宣言,关于不迟于1944年5月1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决定以及其他决定。苏联代表团承诺在打败德国军队之后队日宣战。1944年6月6日,英美军队在法国北部开始了在西欧的军事行动。1945年4月,联军同苏联在易北河(река Эльба)会师。
2.雅尔塔会议(конференция в Ялте,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1945年2月4日-11日,在雅尔塔(克里木,苏联)“三巨头”召开了新的会议。会上,协调了盟国彻底粉碎法西斯德国的军事计划,确定了战后和平组织的基本原则,通过了三国占领德国的决定,确定了关于从德国所取战争赔款的问题,商议了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决定,审议了波兰未来的国界问题。在这次会上,苏联同英美签署了秘密协定,约定苏联在结束欧洲战争良三个月内队日本宣战的条件。
3.波茨坦会议(конференция в Потсдаме,Потсдамская(Берл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苏联(约·维·斯大林)、美国(加·杜鲁门)和英国(乌·邱吉尔,从7月28日起为克·艾德礼)在波茨坦(德国)又举行一次会议,消除德国垄断,赔款和波兰西部边界德决定;确定将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Кенигсберг(ныне Калининград))及其毗邻的东普鲁士(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地区让给苏联的决定。
4.对日宣战。1945年8月8日,苏联按照同盟国签订的协议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和北部地区。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由于战胜了日本,苏联获得了南库页岛(Южный Сахалин)和千岛群岛
23
(Курильские острова),这里曾是沙俄在1904年-1905年俄日战争失败后丢失的土地,还恢复了租用中国的旅顺(Порт-Артур(Люйшунь))和使用中东铁路的权利。
第四节 战后初期的苏联
战后,恢复经济等成为苏联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
1.恢复经济。战争一结束,被毁的国民经济立即开始恢复,军事生产又转回到和平轨道,被毁坏的城市和乡村逐步得到恢复。恢复所需要的资金主要在国内寻找。苏联从德国以及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和中国东北获得的战争赔款也发挥了一定作用。1946年-1950年,苏联从这些地区得到的设备占苏联用于工业生产设备总量的50%。由于苏联人民的顽强劳动,1948年,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战前水平。
战后初期,农村形势十分严峻。人们忍着饥俄的折磨,纷纷涌向城市。1946-1953年,约有800万人离开了农村。农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推行牺牲其他经济部门利益优先恢复重工业的政策。
2.大俄罗斯国家继承人的思想不断被强化。早在30年代,斯大林就开始强调建设强国的必要性。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直接转向俄罗斯民族的价值观,转向俄罗斯的爱国主义,做出了接近东正教会的举措。战后初期,苏维埃祖国——大俄罗斯国家继承人的思想不断被强化。随着对强国思想的渲染,领袖的思想也越来越具有重大的意义。
3.选择“强硬”方针加强监督各个领域。战后,全社会都期待着变革,希望一切将会美好。游泳馆社会变革,首先是经济领域里改革的各种建议函不断传向中央。然而,几经波折,苏联还是选择了对各个领域加强监督的“强硬”方针。
4.掀起一场同异己思想做斗争的运动。1946-1947年,学术界展开了批判遗传学、控制论、物理学发展新方向等的斗争,这些学科被指责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从1948年末开始,又展开了一场批判“世界主义”(космополитизм)的斗争,其主要打击对象是犹太人。这场斗争的最后一次行动是发生于1953年1月的所谓“医生案”(“дело врачей”),一批著名医生,其中多数为犹太人,被指控为“杀手”。
第五节 “冷战”和两个阵营的形成
战争期间得到改善的苏联于西方之间的关系很快又出现了紧张局面。西方对苏联在东欧影响的加强感到不满。1946-1947年,丘吉尔和美国总统杜鲁门制定出针对苏联的战略目标:不允许苏联的势力范围及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继续扩大。此外,还制定了所谓的向“各自由民族”提供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план Маршалла)。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参加这一计划。
国际关系的恶化在苏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引起了一场真正的意识形态的和政治的战争。这一阶段被称作“冷战”(“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双方都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斗争,结果导致世界分裂为两个阵营(два лагеря)。
战后初期,在苏联的扶持下,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开始执政。从1948年起,这些国家开始按照苏联的模式(советский образец)推行经济和社会变革。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СЭВ)。
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国家加快了建立西德的过程。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童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与此同时,欧洲出现了两个军事同盟。1949年北约(НАТО)成立,1955
24
年华沙条约组织(Варшавский договор)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1949年10月2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的共和国。1950年1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совет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Договор одружбе,союзе и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无疑加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地缘政治活动中的分量。
第十二章 从“解冻”到“停滞”
第一节 “解冻”的开始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在同贝利亚和马林科夫的斗争中,党和国家的权力逐渐集中到尼·谢·赫鲁晓夫(Н.С.Хрущев)手中。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特点是:试图缓和紧张的国内政治气氛和国际环境,推行了一些往往是缺乏周密性和连续性的改革。战士中止了大清洗政策,为斯大林时期遭到清洗的许多党和军界领导人回复了名誉。1953-1956年,多数政治犯从集中营获释。车臣人、卡尔梅克人等少数民族获准返回故里。根据爱伦堡(И.Эренбург)于1954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赫鲁晓夫时代的相对自由化和书刊检查的放松被称作“解冻”(“оттепель”)。
苏共新领导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和国际关系。
1.缓和同南斯拉夫的关系。1955年,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得到恢复。
2.苏中关系进一步发展。1954-1955年,苏联军队从大连和旅顺口撤出。50年代,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和科技援助。
3.苏军从奥地利撤出(1955年)奠定了在欧洲缓和关系的基础。 4.苏联同印度以及其他亚非国家的关系也有改善。 苏共20大是赫鲁晓夫时代最轰动的事件之一。在会议工作的最后一天(1956年2月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赫鲁晓夫在内部会议上向代表们做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的报告(доклад“О культе личности и его последствиях”(“секретный доклад”)。
第二节 50年代的经济和管理改革
50年代初期,国内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农业状况。为此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国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减少集体农庄必须向国家交售的粮食数量等。农村的负担略有缓解。生产——首先是个体经济的生产开始提高。
1954-1958年是整个农庄史上最成功的时期。自西伯利亚、北哈萨克和阿尔泰地区进行的新土地开发也促进了农业总产值的提高。
赫鲁晓夫及苏共其他领导人仍然认为,苏联的经济模式是正确的,只是计划改变个别“不正常”之处,如管理的高度集中等。为此,地方机关的管理权得到扩大,各共和国和地区获得了更大的经济自主性。改组管理机构,削减各个部机关。除了防卫部门以外,国家各部被数十个地域性的管理机构——国民经济委员会(经委会)取代。管理机构的改组最初带来了一些成效。通过了新的经济发展计划。科学迅速地发展起来,几个大型地宇航规划开始付诸实施。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61年4月,加加林(Юрий Гагарин)飞上太空,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
然而,所有这些措施没有改变旧地管理原则,经济杠杆没有运转起来。经济没有发证根本性地变化。
1957年,赫鲁晓夫突出了“赶超美国”(“Догнать и перегнать Америку”)的
25
口号。然而,这个计划事实上是一种空想。为了“完全地和彻底地取得社会主义地胜利”,再次开始削减自留地和强行购买农民私人牲畜。这些措施削弱了农民地生产兴趣。1964年,肉类生产甚至比1958年的水平还逊色。为了解决农业问题,赫鲁晓夫不考虑气候和地方条件,下令像美国一样到处种植玉米,但玉米收成微不足道。
第三节 赫鲁晓夫的下台
赫鲁晓夫进行的改革考虑不周,充满矛盾,经常导致相反的结果。失去广大群众的支持。
1.在内政方面,赫鲁晓夫在苏共22大(1961年)上提出在20年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任务。政府从1962年7月1日起提高商品价格的决定,人们的反响非常强烈。赫鲁晓夫采取的鲁莽措施引起改革派经济学家们的反对,使他失去知识阶层的信任。
2.对外政策也不合理、不连贯。从50年代末起,在“和平共处”的口号下,他积极缓和同西方的关系。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莫斯科。童年,苏联领导在历史上首次对美国进行访问。然而,同美新总统肯尼迪在维也纳的会晤(1961年6月)以失败告终。赫鲁晓夫企图对美国人施加压力的尝试导致了“柏林墙”(Берлинская стена)的出现(1961年8月)。1962年,“古巴危机”(“кубинский кризис”)爆发。这是由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发的。在同中国的关系上,赫鲁晓夫的行为加剧了苏中两国冲突的发展。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
第四节 柯西金改革的夭折
60年代初,苏联以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为代价,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实力。这为苏联保持世界强国地位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国家现代化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在苏联经济中,实现根本变革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赫鲁晓夫被解职后,按照苏联部长会议(Совет Министров СССР)主席柯西金的倡议,开始了新的改革尝试。1965年9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做出了关于推行经济方法进行管理的决定。这些决定成为改革的基础。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能够独立地规划自己的活动。更加自由地支配所得利润。柯西金改革(реформы Косыгина)尝试进行得很慢,也不果断,甚至连这样得尝试也没能进行到底。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开始推行的所谓“布拉格之春”(“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的一系列改革,加剧了苏联领导层对各种新生事务的恐惧。这一事件后,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在国内拒绝任何改革尝试,完全转到保守立场上去。苏联内政中开始了漫长的“停滞”时期(период“застоя”)。
第五节 “停滞”时期
60-70年代,苏联社会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转到所谓的“新阶级”(“новый класс”)——拥有巨大权力和特权的国家官僚阶级手中。官僚内部存在着各种团体,这些团体的私利削弱了中央的权力,破坏了苏维埃体制的完整性。
1.勃列日涅夫尽量回避各种改革,保持各方面的现有平衡,稳定干部队伍。到80年代初,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70岁。
2.依旧借助于行政命令手段来实现经济管理。工业中过分的中央集权和垄断、市场杠杆的缺乏、对个人首创性于个性化劳动的限制等,将经济引入了死胡同。工业和农业的增长速度都在下降。政府只好到国际市场上大量征购粮食,为此花费了大量外汇,这些外汇主要靠出口石油得来。然而,80年代初石油价格
26
的下降又对这一经济支柱造成了强烈冲击。
3.经济的军事化。主要表现在军工综合体中,它带来诸多重大问题。无休止的均被竞赛、不断扩大的军费开支,成为国家的巨大负担。苏联经济的封闭性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从60年代下半叶起,苏联生产工艺的落后开始明显加剧。轻工和食品工业的落后导致日用消费品的经常性短缺。排队购物现象普遍,影子经济(теневая экономка)泛滥。
5.出现持不同政见运动(диссидент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苏共20大以后,社会上对许多现象的批评态度发展起来。60-70年代,持不同政见运动发展到顶峰。物理学家安·萨哈罗夫和作家亚·索尔任尼琴等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字广为人知。苏联当局利用克格勃(КГБ)不断地同持不同政见运动作斗争。社会不满情绪持续上升。
第十三章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第一节 改革
1985年3月11日,米·戈尔巴乔夫(М.Горбочев)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在“加速”、“改革”(перестройка)、“公开性”(“гласность”)口号下,改革的一个新时期开始了。
1.1985-1986年,推行了以实现党和国家领导层年轻化为宗旨的干部改革。 2.1986年,苏共27大确定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стратегия ускорения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я страны,стратегия“ускорения”)。然而,“加速”政策没有连续性和战略路线。
3.从1986年11月起,在一系列部门允许从事个体劳动。
4.为了加强劳动纪律,开展反酗酒运动(“антиалкогольная кампания”)。 5.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1987年夏天通过《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国营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随后,又推行了租赁承包制,私营部门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合作制企业、商店和餐馆开始出现。
6.从1988年春天起,对外贸易活动的自由化开始。
然而,经济中启动的改革事实上一个也没有贯彻到底。改革只是动摇了旧的管理体制。国民经济陷入混乱之中,苏联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工业生产的增殖指标不断下滑。
在经济改革受挫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决定利用政治改革来克服旧体制的阻力。
1.“公开性”的出台。1987年,一种借助大众传媒公开讨论尖锐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政策——“公开性”出台。:“公开性”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重新审视历史。1988年,几乎被斯大林镇压的所有政治和社会活动家都得到平反。“公开性”涉及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一股无法遏制的消极和批判信息洪流在社会上引起思想分歧,对许多苏联人造成了精神创伤。
2.随着“公开性”的发展,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自发状况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从1988年起,各种非正式组织和团体迅速发展起来。“公开性”加剧了各政治、社会、民族和团体利益的激烈冲突。
3.1988年夏,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提出改变社会的政治结构。改革的目标是将政权由苏共转向苏维埃。
4.1989年5月,按照新的体制进行了苏联最高苏维埃的选举。举行了人民代表大会。苏共影响下降。退党成为大规模的行动。
27
5.1990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非常会议取消了规定一党制体制的宪法第6条。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
第二节 “新思维”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Перестройка и новое мышление”)一书中称:“全人类的价值高于阶级的价值”确定了新的对外政策的三个基本方向:
1.通过裁军实现同西方关系的正常化。
2.缓和地域冲突,放弃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优先的做法。 3.积极发展同各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交往。
苏联的危机及戈尔巴乔夫的退让,以及自1989年开始的苏联从阿富汗的撤离在东欧国家引起了连锁反应。1989-1990年间,东欧多数国家发生了政权更替。新政府的政策急剧地偏离苏联并转向西方。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东西德统一。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被解散。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随之,冷战也终止了。
第三节 社会矛盾的加剧
苏联国内民族关系的紧张早已存在。民主化和公开性政策导致了所有矛盾的表面化。
1.1987年8月23日,即1939年苏德条约签订的纪念日波罗的海三国首都举行了群众性的游行,这一事件成为“主权检阅”(“парад суверенитетов”)的开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运动为其他加盟共和国提供了样板。许多历史问题,其中包括领土问题重新活跃起来。
2.处于关注中心的民族问题导致俄罗斯人与非俄罗斯人之间,以及长期睦邻相处的各个非俄罗斯民族之间的冲突加剧。纳戈尔诺——卡拉巴赫(Нагорный Карабах)冲突就是一个典型。
3.苏联离心倾向的发展触及到俄罗斯本身。自80年代起,戈尔巴乔夫的反对派鲍·叶利钦(Б.Ельцин)的威信越来越高。1990年夏,在苏共最后一次——第28次代表大会上,叶利钦退党,这一举动大大削弱了苏共的阵地。
4.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宣布为主权国家。后来,这一天被宣布为国家节日——独立日(今俄罗斯日)(День независимости(ныне День России))。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之间的对抗表明,国家实际上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第四节 苏联的终结
为了结局民族问题,还在1988年,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人民阵线旧提出了签署新联盟条约的思想。但是,这一建议没有得到国家领导层的支持。于是,在1991年,这些共和国相继宣布自己的主权独立。党每个共和国都将自己的法律置于联盟法律之上时,一场“法律战”(“война законов”)爆发了。
在政治失利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摇摆到保守派一边。后者曾试图通过强力手段来“挽救”国家。戈尔巴乔夫时而从一方转向一方,时而作为“观察家”凌驾于各派之上。他的动摇和矛盾既没能赢得左派的欢心,也没能使右派满意。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命运亦称定局。
1991年3月17日,苏联旧是否保留联盟举行全民公决(референдум),多数人对此持肯定态度。戈尔巴乔夫匆忙同9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就签署新联盟条约(новый Сюзный договор)进行谈判。新联盟原则给各共和国以更大的权力,这一点引起保守派的不满。
28
在条约签署前夕,1991年8月19日,保守派成立了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Государст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по чрезвычайному положению(ГКЧП)),但遭到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领导层和人民的抵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总共存在了三天。8月21日晚,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然而,真正的赢家并不是他,而是叶利钦。
未遂的国家政变尝试急剧地加速了苏联的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1991年12月8日,在明斯克近郊举行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总统的会晤。他们提出“苏联不再存在”,从而签署了成立独联体(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别洛韦日协议》(Беловеж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1991年12月21日,在阿拉木图会晤中,又有8个加盟共和国加入独联体(СНГ(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тв))。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不复存在。
29
正在阅读:
俄罗斯历史讲义05-02
佛教中的因缘与果报怎么讲12-20
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试行)03-29
山西省土石方工程企业名录2018版901家 - 图文12-20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04-07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9-05
关于谎言与谎言现象的哲学思考03-07
OSP工艺和SMT - 用指南10-02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练习题(附答案)11-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俄罗斯
- 讲义
- 历史
- 福师《中国文学史专题(二)》在线作业二答案
- 鲁教版初中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二节填空练习题1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关于授予蒋勋等4811人硕士学位的通知
- 74系列芯片功能略表
- 教代会制度 Microsoft Word 文档
-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2014(1)
- 2017年施工员(设备安装)考试题库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公开课优质课
-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 基于单片机的万年历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 图文
- 光纤光缆制造工艺及设备 - 图文
- 酒店各部门的主要职能及规章制度
- 2008年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全真试题
- 技术协议
- 《汉语基础》复习资料
- 2016届北京丰台区高三二模理综试题
-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 苏教版第四册音乐教案
- 生物化学试题库
- 社会焦点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