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戊型肝炎

更新时间:2023-08-16 04:27: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研究生论文

屠宰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及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王英华

分类号: 单位代码:10019

密 级: 学 号:S05040584

硕士学位论文

屠宰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及

肝脏的病理学观察

Detection of the Hepatitis E virus and Histopathologic

Observation in Liver of Slaughtered Swine

研究生: 指

师:

申请学位门类级别: 专业名称: 兽医公共卫生学 研究方向: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所

院:

2008年 5 月

研究生论文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资助

(项目编号:30771588)

研究生论文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研究生论文

摘 要

为了解屠宰猪体内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从北京几个大型的生猪屠宰加工厂采集了581份屠宰猪肝脏样品和139份猪血清样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样品中HEV相关抗原的分布情况;针对HEV ORF2区设计的简并引物,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肝脏样品中HEV核酸,对扩增产物测序,用DNAMAN和MEGA4.0进行序列分析并绘制遗传进化树;同时,采用HEV-Ab 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了血清中的HEV抗体水平;并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了HEV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对HEV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的肝组织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1.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在581份屠宰猪肝脏中检出了HEV抗原阳性样品536份,检出率高达92.25%。显微镜下观察可见,HEV阳性反应物主要呈胞浆弥漫型、胞核型两种类型分布。在HEV免疫组化呈阳性反应的肝脏,具有共同的反应特点,即位于肝被膜附近的肝组织中的阳性反应信号常散在分布,远离被膜的肝组织,阳性反应信号常成片分布,小叶间胆管的上皮细胞呈阳性反应。

2.H.E染色切片观察结果表明,536份HEV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的肝组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病变率100%。病变表现为肝细胞变性,散在单个核固缩性坏死,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胆管增生,肝细胞萎缩,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

3.巢式RT-PCR从114份肝脏样品中扩增到2条产物,与预期片段348 bp大小基本一致,位于HEV ORF2区,用DNAMAN和MEGA4.0进行序列分析、比较显示,扩增出的2个片段同源性为99.2%,与HEV基因Ⅰ、Ⅱ、Ⅲ和Ⅳ型的同源性分别为74.9%~78.7%,73.9%~74.1%,74.6%~77%和81.2%~93.7%。用扩增的核苷酸片段绘制的基因进化树显示,2个分离株与HEV基因Ⅳ型AJ344171、AJ344172和AJ344183位于同一分支,属于HEV基因Ⅳ型。

4.ELISA检测结果:105份屠宰猪血清中有93份为阳性,阳性率为88.57%。

5.对139份屠宰猪血清ALT 和AST的检测结果表明,76.98%的样品血清ALT异常升高;79.10%的样品血清AST异常升高;而且有69.40%的血清样品中ALT 和AST同时异常升高,超出正常值。

6.肝脏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空亮,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缺失,甚至空化。免疫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内有HEV病毒样粒子。

上述研究结果从HEV蛋白和基因两个角度都证明了屠宰猪肝脏中HEV的存在,并且证明猪的HEV与人的HEV有很大的相关性。这表明在我国的猪群中,HEV的感染率很高。应引起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屠宰猪,戊型肝炎病毒,免疫组织化学,巢式RT-PCR,ELISA,病理学

研究生论文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E Virus (HEV) in swine livers in China. Five hundred and eighty one swine liver samples and 139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laughter-houses, these swine were purchased from Heilongjiang, Jilin, Liaoning, Hebei, Beijing and Henan. Six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provide enough evidence.

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carried out to detect HEV Ag in Slaughtered swine li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material sporadicly distributed in liver cells with liver cytoplasm presented negative reaction at the marginal of liver. Away from the marginal of liver positive objects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in liver cells with little cell nucleus presented positive reaction. Inflammatory cells showed negative reaction in interstitial. Endothelial cells of interlobular bile duct veins and arteries showed positive reaction in the portal area of liver. Negative control doesn’t present positive reaction. It was found that 536 out of 581 liver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HEV Ag. The positive rate was 92.25%.

2. Histopathologic observation on positive tissues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pproached dependability between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HEV Ag distributed in li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tissues for HEV A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presented different pathological changes : sporadic denaturation and karyopyknosis of liver cell, infiltration of lymphocytes, hyperplasy of bile canaliculus and fibrous tissue in the portal area. It was found that total 581 liver samples have been affected. The incidence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100%.

3. RNA extracted and a RT-nPCR was performed using primers designed based on the HEV open reading from 2 (ORF2) sequences. The RT-nPCR products were then sequenced. The resulting nucleotide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s of HEV genotypes I-IV and a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Two nucleotide sequences were detected from the 114 HEV positive liver samples and were used for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Sequence comparison using the DNAMAN and MEGA4.0 softwares showed that the two sequences shared a homogeneity of 99.2% and shared 74.9%~78.7%, 73.9%~73.9%,74.6%~77% and 81.2%~93.7% homogeneity with HEV genotypes Ⅰ,Ⅱ,Ⅲ, and Ⅳ, respectively.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two sequences detected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HEV 87, 277 and 292 strains and were grouped into genotype Ⅳ.

4.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swine hepatitis E virus(HEV)infection in the slaughtered swine. One hundred and five swine seru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Beijing several butchery were tested by ELISA for the presence of total antibodies against HEV.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nti-HEV total antibody were detected in 93 out of 105 pigs. The seropositivity rate was 88.57%. It suggested that slaughtered swine HEV was widespread.

5. One hundred and thirty nine slaughtered swine seru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Beijing several butchery were tested for the level of ALT and AST in serum.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bnormality rate of ALT was 76.98%、the abnormality rate of AST was 79.10% and the simultaneous abnormality rate of ALT and AST was 69.40%.

研究生论文

6.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ed on positive liver tissues. Ultramicro-pathology changes and virus particles were found in slaughtered swin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were that Hepatitis E Virus in these slaughtered swine’s livers an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uman HEV. We suggest that the 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and hepatitis researcher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Key words: slaughtered swine; hepatitis E viru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nest RT-PCR; ELISA; pathology

研究生论文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 论...............................................................................................1

1 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1 2 研究的目的意义......................................................................................................16

第二章 屠宰猪肝脏中HEV相关抗原检测..............................................17

1 材料和方法..............................................................................................................17 2 结果..........................................................................................................................19 3 讨论..........................................................................................................................20

第三章 屠宰猪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观察................................22

1 材料和方法..............................................................................................................22 2 结果..........................................................................................................................24 3讨论...........................................................................................................................25

第四章 屠宰猪肝脏HEV RNA的检测....................................................27

1 材料和方法..............................................................................................................27 2 结果..........................................................................................................................31 3讨论...........................................................................................................................34

第五章 屠宰猪HEV抗体的检测................................................................35

1 材料和方法..............................................................................................................35 2 结果..........................................................................................................................37 3讨论...........................................................................................................................38

第六章 屠宰猪血清中ALT和AST的检测.............................................39

1 材料和方法..............................................................................................................39 2 结果..........................................................................................................................39 3讨论...........................................................................................................................42

第七章 肝脏中HEV病毒粒子的形态学观察..........................................43

研究生论文

1 材料和方法..............................................................................................................43 2 结果..........................................................................................................................44 3讨论...........................................................................................................................44

第八章 结 论...............................................................................................45 参考文献.........................................................................................................46 附 录...............................................................................................................53 致 谢...............................................................................................................57 个人简介.........................................................................................................58

研究生论文

中英文缩略表

bp Base pair 碱基对 H2O 双蒸水 ddH2O Double-distilled

D Doulton 道尔顿

ELISA Enzyme linke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Immunosorbent assay

g h HE Hepatitis HEV Hepatitis IgA Immunoglobulin IgG Immunoglobulin IgM Immunoglobulin L Mg Milligram min ml Milliliter NCR nt ORF PBS PCR RT-PCR RNA Ribonucleic Rnasin rpm s Second µl Microlitre µg/ml Microgramme/milliliter H.E. Gram Hour E E virus A G M Liter Minute Non-coding region Nucleotide Open reading frame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acid RNase Inhibitor Rotation per minute Hematoxylin Eosin. 克 小时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免疫球蛋白 A 免疫球蛋白 G 免疫球蛋白 M 升 毫克 分钟 毫升 非编码区 核苷酸 开放阅读框 磷酸盐缓冲液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反转录PCR 核糖核酸 RNA抑制剂 转/分 秒 微升 微克/毫升 苏木素伊红

研究生论文

第一章 绪 论

戊型肝炎(hepatitis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我国所发生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约占10%,而且戊型肝炎致死率高,尤其在孕妇中致死率高达25%,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我国是戊型肝炎的高发区,猪是最主要的动物贮存畜主,屠宰猪是我国最主要的肉食品之一,因此屠宰猪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对HE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也没有特异性被动免疫和有效的免疫制剂可供防治。控制HE的关键是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戊型肝炎病毒为正二十面体,无囊膜的球形颗粒,直径为27~38nm。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约7.5kb,具有3个互相重叠的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自病毒基因组、ORF1、ORF3、ORF2、3端非编码区以的5末端到3末端依次排列着5端非编码区(UTR)

及150~200或更多的腺嘌呤核苷酸组成的多聚核苷酸尾(polyA),其中ORF3与ORF1和ORF2部分重叠,或完全包含在ORF2中。ORF1为非结构区基因,主要编码与病毒复制有关的酶;ORF2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其序列较保守;ORF3编码功能未知的结构蛋白。

目前根据HEV各分离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的大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将HEV分为4个主要的基因型,即基因Ⅰ、Ⅱ、Ⅲ和Ⅳ型。基因Ⅰ型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基因Ⅱ型以墨西哥株为代表,基因Ⅲ型以美国株为代表,基因Ⅳ型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不同基因型的所有HEV链属于同一个血清型。

HEV的组织培养研究尚不成熟,结合现有的研究手段,目前HEV主要的诊断手段为巢式RT-PCR检测病毒RNA,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1 戊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1.1概述

戊型肝炎过去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世界上首次有记载的戊型肝炎流行发生于1955年12月至1956年1月印度新德里。该次爆发是由于自来水系统被粪便污染而引起,共计发病97000例,其中29000例为黄疸型肝炎。该次流行于1980年由Wong等用血清学排除法才被确认为戊型肝炎流行。同年Khuroo等(2003)用血清学排除法发现,1978年11月至1979年4月,印度可什米尔流域发生一次戊型肝炎水型流行,持续6个月,共计发病265例。1983年前苏联Balayan等(1983)将9名戊型肝炎病人的14份急性期粪便标本合并后,经口感染1名志愿者成功。该志愿者于感染后36天,出现典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血清ALT异常。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其感染后28、43和44天的粪便样本,发现一种直径为27~30nm圆球状病毒样颗粒,可被戊型肝炎病人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所聚集,但与甲型肝炎和经血传播的Nanbh病人,以及实验感染Nanbh的黑猩猩血清不形成免疫复合物。因此,认为该病毒颗粒即为戊型肝炎病毒。此后,不少学者先后从世界不同地区的戊型肝炎病人和实验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猕猴粪便中,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我国自1982年起即有关于戊型肝炎爆发的报道。1986年9月~1988年4月,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发生戊型肝炎流行,共计发病119280例,死亡707

研究生论文

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1989年Reyes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戊型肝炎病毒cDNA克隆,并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呈圆球状,无外壳,直径为27~38nm,平均为32~34nm(Purcell et al.,2001),表面有突起和缺刻,形似杯状。本病毒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氯仿等敏感;在-70~+8℃下保存易裂解;细胞培养未获成功;多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可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其核酸类型是单股正链RNA,它有7.2kb,包括一个5’端非密码区,3 个基因重叠的阅读框和1 个3’端非密码区(Reyes et al.,1990;Huang et al.,1992)ORF(阅读框)2编码结构蛋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这将是机体感染戊型肝炎病毒诊断的基础。戊型肝炎病毒有4个主要的基因型(Meng, 2003):基因Ⅰ型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基因Ⅱ型以墨西哥株为代表,基因Ⅲ型以美国株为代表,基因Ⅳ型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不同基因型的所有HEV链属于同一个血清型(Purcell et al.,2001;Meng,2003)。

戊型肝炎病毒曾认为是小RNA病毒,后发现其基因序列和结构与甲型肝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不同,且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类似嵌杯病毒,因而曾归为嵌杯病毒科。最近发现,戊型肝炎病毒的非结构区基因序列与风疹病毒相似,因此,有人建议将其与风疹病毒合并为科。

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潜伏期为10~60天,平均为40天。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该两类病人均可随粪便排出戊型肝炎病毒从而污染水源、食物和周围环境而发生传播。戊型肝炎病人于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粪便排出病毒量最大,传染性最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在肝细胞中复制。本病毒通过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或免疫病理作用,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或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重型肝炎以及胆汁瘀滞性肝炎。

目前,对戊型肝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也无特异性被动和自动免疫制剂可供预防,因此,本病的主要预防策略是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在人群中传播。

1.2 流行病学(庄辉,2000)

1.2.1地区分布

戊型肝炎流行主要见于亚洲、非洲和中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仅有散发病例报道。

根据本病的流行强度,全世界可分为4类戊型肝炎流行地区:

(1) 高度地方性流行地区

如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在这些国家戊型肝炎病毒是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在一般人群中病毒性肝炎流行几乎无例外的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

(2) 地方性流行地区

如印度尼西亚、中国、前苏联、阿尔及利亚、哥斯达黎加、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突尼斯、象牙海岸及墨西哥等。

(3) 低度流行地区

如沙特阿拉伯、南非及其他非洲国家。

研究生论文

(4) 散发地区

如欧洲、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在这些国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很低,几乎无临床型病例。图1显示戊型肝炎流行的地区分布。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戊型肝炎发生,其中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新疆和北京曾发生本病爆发或流行。对北京、廊坊、大同、西安、沈阳、长春、青岛、武汉、杭州、深圳和拉萨等11个城市共计1819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表明,虽然该11个城市均有戊型肝炎发生,但发病率差别大,最低(廊坊)占3.4%,最高(沈阳)占20.5%,平均为8.6%。

对上述11个城市156例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分析表明,本病具有下列流行病学特点:①86.4%病例为20~59岁人群,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病例较少;②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3:1;③呈秋冬季节高峰;④75%病人有肝炎接触史或在外用餐史或饮生水史;⑤临床表现类似甲型肝炎,不发展成慢性,但病情较重,病死率(2.5%)明显高于甲型(0.1%)和乙型肝炎(0.9%)。

图1-1:HE全球分布图(黑色代表流行区域,灰色代表散发区域)(Subrat, 2006)

1.2.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2.2.1传染源

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病人。本病的潜伏期为10~60天,平均为40天。我国对三次同源性戊型肝炎流行的调查表明,本病潜伏期为15~75天,平均为36天,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一般成人以临床型感染较为多见,儿童则多为亚临床型感染。无论是临床型或亚临床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均可随粪便排出戊型肝炎病毒。Balayan等(1990)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1名实验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志愿者的粪便,发现于感染后28~45天(即发病前9天至发病后8天)粪便排出戊型肝炎病毒。Gupta等用EIA检测69名戊型肝炎病人的粪便,发现黄疸出现后4~8天、9~13天和14~18天,戊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3.3%、14.3%和75.0%。于黄疸出现19天后,病人粪便中未查出戊型肝炎病毒抗原。我

研究生论文

国对6名戊型肝炎病人发病前后共计60份系列粪便标本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发现于发病前1~4天粪便中戊型肝炎病毒检出率为100%(3/3),发病后1~3、4~6、7~9、10~12天分别为70%(7/10)、40%(4/10)、25%(2/8)、14%(1/7),于发病后2周末再检出戊型肝炎病毒,说明戊型肝炎病人于潜伏期和急性期初传染性最强。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一般较轻,多数患者于发病6周内所有症状消失,ALT恢复正常,不发展成慢性肝炎,也无慢性携带状态。

一些灵长类动物,如狨猴、食蟹猴、猕猴、非洲绿猴、短尾猴和黑猩猩等虽可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1.2.2.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经水传播。至今国内外报道的绝大多数戊型肝炎流行为水型流行,主要由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

表1显示1955~1956年印度新德里及1986~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的特点比较。

表1:印度新德里和我国新疆戊型肝炎流行的特征比较

特征

流行时间(年、月)

总病例数 总罹患率(%) 15~39岁组罹患率(%) 14岁及以下组罹患率(%) 40岁及以上组罹患率(%)

孕妇病死率(%) 一户一例户比例(%)

潜伏期(天) 黄疸型与无黄疸型比例

印度新德里流行 1955年12月~1956年1月

97000(29300)

1.63 2.9 1.2 0.09 10.1 86.3 22~60(平均40)

1:2.3

中国新疆流行 1986年9月~1988年4月

119280 2.96 5.24 0.87 0.54 13.46 78.1 19~75(平均42)

无资料

戊型肝炎病毒也可经食物传播。我国曾报道4起戊型肝炎食物型爆发,其中2次与聚餐有关,推测是由于食物被处于戊型肝炎潜伏期的炊事员粪便污染所致。英国和美国报道,一些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与食贝壳类水产品有关。

戊型肝炎病毒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日本、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难民营里曾报道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引起戊型肝炎爆发。即使在水型流行时,也有一部分病例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暴露于戊型肝炎病人的家庭接触者,其两代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提示本病存在家庭内传播。

戊型肝炎病毒输入型传播也有报道。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报道了由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输入性传播戊型肝炎病毒的病例。1986~1988年新疆南部地区发生戊型肝炎流行,乌鲁木齐市曾发生100余例急性戊型肝炎,多数病人于发病前2个月曾去过新疆南部地区出差或探亲。

研究生论文

1.2.3人群易感性

虽然任何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但多数戊型肝炎流行时,青壮年罹患率最高,儿童和老人罹患率较低。儿童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多表现为隐性和亚临床型感染,成人则多为临床型感染。

男性戊型肝炎发病率一般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1.3:1. 男性发病率高可能与其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机会多有关。虽然男性戊型肝炎发病率较女性高,但女性戊型肝炎病死率较男性高,主要于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有关。国外报告戊型肝炎孕妇的病死率为10%~20%,最高达39%。我国调查379例孕妇戊型肝炎病例,妊娠早、中、晚期孕妇的病死率分别为1.5%、8.55%、和21.0%,随妊娠期增长而病死率上升。

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可产生抗-戊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但该抗体持续时间较短,多数病人于5~6个月即消失。因此,在戊型肝炎病毒呈地方流行性地区,虽然多数人在儿童时期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但到青壮年时期,对戊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已降至最低水平,可再次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1.3 特性

1.3.1理化特性(Buisson Y, 2000;Purcell and Emerson S U., 2001)

戊型肝炎病毒为无包膜的圆球形颗粒,直径为27~34nm,少数为38nm,平均为32nm。戊型肝炎病毒可表现为空心和实心两种颗粒:实心颗粒内部致密,为完整的戊型肝炎病毒;空心颗粒内部含电荷透明区,为有缺陷的、不含完整的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病毒颗粒。

关于戊型肝炎病毒的大小,各家报道略有不同,最早Balayan等(1983)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的一次戊型肝炎爆发的病人粪便,以及用这些粪便提取液感染的1名志愿者和2只猕猴的粪便,发现戊型肝炎病毒大小为直径27~30nm圆球状颗粒。Bradley等用缅甸的一次戊型肝炎爆发的病人粪便提取液实验感染猕猴,从猕猴的粪便和胆汁中,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到直径为27~32nm、34nm,少数为38nm病毒样颗粒。 Myint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1982~1983年缅甸仰光的一次戊型肝炎爆发的病人粪便,发现有两种大小的病毒颗粒:一种直径为27~30nm;另一种直径为32~34nm 。该两种颗粒均具有相同的表面形态特点。Ticehurst等报道,戊型肝炎病毒直径为29~31nm,明显大于甲型肝炎病毒(27~29nm)。

各家报道戊型肝炎病毒的大小略有不同,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由于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戊型肝炎病毒外围被抗体包围,其外廓不清,难以精确测量其直径大小;②戊型肝炎病毒在通过肠道时被蛋白酶裂解,或在冻融和标本保存过程中戊型肝炎病毒被裂解。

关于戊型肝炎病毒的表面形态特点,多数报道戊型肝炎病毒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形似杯状,但不及嵌杯病毒明显。De Cock等和Arankalle等分别从巴基斯坦和印度戊型肝炎病人的粪便标本中,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其表面无突起,但具有羽毛样外廓。用旋转强光摄像可见戊型肝炎病毒呈20面对称体。

经蔗糖梯度速率区带离心可获得部分纯化的戊型肝炎病毒(32~34nm颗粒),其沉降系数为183S;有缺陷的戊型肝炎病毒的沉降系数为176 S 。用酒石酸钾/甘油梯度等比重离心,戊型肝炎

研究生论文

病毒(32~34nm颗粒)的浮力密度为1.29g/cm3,用氯化铯梯度等比离心,其浮力密度为 1.30g/ cm3。

戊型肝炎病毒不稳定,对高盐、氯化铯、氯仿敏感。反复冻融可形成团块而导致活性下降。在蔗糖中超速离心后病毒形态破坏;病毒悬液于-70℃~+8℃下保存不稳定,但在液氮中保存稳定;在4℃下保存可形成病毒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用三氟三氯乙烷提取病毒及在镁离子或锰离子存在下保存,可保持其完整性。 1.3.2分子生物学 1.3.2.1基因组结构

HEV基因组为一单股正链RNA,约7.2kb,具有3个互相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自基因组的5’末端到3’末端依次排列着5’端非编码区(UTR)、ORF1、ORF3、ORF2、 3’端非编码区以及150~200或更多的腺嘌呤核苷酸组成的多聚腺苷酸尾(polyA),其中ORF3与ORF1和ORF2部分重叠,或完全包含在ORF2中,利用不同的ATG作为启始密码子,表现出一定的基因经济性(Reyes et al.,1990;Huang et al.,1992)。HEV的主要基因型中Ⅰ、Ⅱ和Ⅲ型的基因组结构一致,Ⅳ型稍有不同,故下面以缅甸株为例说明Ⅰ、Ⅱ、Ⅲ型基因组特性,以中国T1株为例说明Ⅲ型基因组特性。

缅甸株(1-2A):5’端有27bp的非编码区,可能在病毒转录和表达中起作用;3’端有68bpORF2起始于ORF13’非编码区 。ORF1起始于HEV基因组5’端第28nt,延伸5079bp,止于5107 nt。端第38nt,即全基因组的第5147 nt,延伸1980bp,终止于poly(A)尾上游第65nt处。ORF3位于ORF1末端,5’端与ORF1有1 nt重叠,与ORF2有328 nt重叠,全长369 bp。

T1株(1-2B):5’端有25bp的非编码区;3’端有68bp非编码区 。ORF1起始于HEV基因组5’端第26nt,延伸5121bp,止于5146nt。ORF25’端与ORF1有1 nt重叠,即全基因组的第5146 nt,延伸2016bp,终止于

A ORF1

ORF2

B

ORF1ORF2

Genotype

RNA

5‘

1 7232

研究生论文

图1-2 HEV基因组结构图

A:缅甸株基因组结构图 B:T1株基因组结构图

ORF1:MT= 甲基转移酶 Pro=木瓜蛋白酶样半胱氨酸蛋白酶 Helicase=RNA解旋酶 Replicase=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ORF2

ORF3:?:功能不明

1.3.2.2编码蛋白

HEV基因Ⅰ~Ⅲ型和基因Ⅳ型的3个ORF编码产物大小不同,基因Ⅳ型ORF1、ORF2和ORF3编码的蛋白质长度分别是1707aa、 672aa和123aa,而基因Ⅰ~Ⅲ型分别是1693aa、 660aa和112aa 。基因Ⅳ型ORF2和ORF3多肽氨基端明显不同,但通过计算机分析显示,改变后的ORF2和ORF3仍有完整的信号肽,说明虽然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但仍能保证其正常的功能。

(1) ORF1编码蛋白(p ORF1)

ORF1主要编码与病毒RNA复制有关的非结构蛋白(Khoonin EV, 1992 )。p ORF1氨基酸序列所含的多种功能性结构域从N端到C端分别为病毒甲基转移酶;功能未知的Y结构域,木瓜蛋白酶样半胱氨酸蛋白酶,富含脯氨酸的“铰链”结构域,功能未知的X结构域,RNA解旋酶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p ORF1中甲基转移酶结构域的存在提示HEV基因组RNA具有5’帽子结构,此已被证实(Lazizi Y et al.,1999;Zhang M et al., 2001)。重组HEV基因组的体内感染实验(Emerson SU et al.,2001)表明,HEV基因组的5’帽子结构是HEV保持活力和感染性所必须的。Magden 等也证(Magden J et al., 2001)。这为抗病毒实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p ORF1其活性可被帽结构类似物抑制药物的研制提供了理想的靶向。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可与基因组RNA 3’端特异性结合,从而指导互补链RNA的合成,基因组RNA3’端的两个茎环结构SL1和SL2以及poly(A)尾是特异结合所必须的(Agrawal S et al., 2001)。

ORF1第2011~2325nt为HEV相对高变区,编码为100aa,由于ORF1编码的蛋白不在病毒表面,并不需要不停的改变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压力,该高变区可能与HEV重要功能基因相对稳定,而不重要的基因区高度突变以适应病毒的生存和进化。

(2) ORF2编码蛋白(p ORF2)

ORF2为主要的结构基因编码区,p ORF2分子量约为75KD。对其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病毒衣壳蛋白特征(Tam AW et al., 1991),即在N端起始密码子之后,由18个疏水性氨基酸(5~22)构成典型的信号肽序列和一个富含碱性氨基酸的衣壳样区域,并含有潜在的切割位点,这与HEV的颗粒形成有关。

Zafrullah等通过对HEV ORF2蛋白糖基化的分析,认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p ORF2首先被合成82 KD的前体,之后被切掉信号加工为74KD的p ORF2,最后进一步糖基化加工成88 KD的

研究生论文

成熟蛋白(gpORF2)(Zafrullah M et al.,1999)。Jamee等(1996)等用猴肾细胞表达ORF2发现,p ORF2同时存在于细胞表面和细胞浆中。在细胞表面,p ORF2聚集于某些局部区域,p ORF2可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同源二聚体,提示p ORF2蛋白亚单位可能相互作用组装成高级结构形式。Robinson等(1998)在昆虫细胞中表达p ORF2,获得30KD~100 KD不等的多种蛋白产物,其中表达量较高的蛋白分别是72 KD、63 KD、56KD和53 KD 。其中p ORF2 53 KD可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是T=1的二十面体对称(Xing L,1999)。对其进行研究在HEV诊断和疫苗研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p ORF2上抗原表位数量多,结构复杂,除N端25~38aa外,大多数分布在C端2/3部分。1992年Kaur(1992)定位了p ORF2 25~38,341~354,517~530aa ,3个抗原活性区,Khudyakov等1993年定位了319~340,422~437,631~648,641~660aa,4个抗原活性区,1994年又发现在390~470aa和546~580aa上还有两个抗原决定簇区段,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在394~470aa之间至少含有5个不同免疫活性的抗原表位(Khudyakov YuE et al., 1993; Khudyakov YuE et al.,1994)。Li等(Li F et al.,2000; Li F et al.,1997)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不同区段的GST-ORF2融合蛋白,发现GST-ORF2.1(394~660aa)内存在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构象表位,GST-ORF2.3(1~110aa)代表的构象表位与急性期血清IgG和IgM有关。ORF2全长编码的GST-ORF2蛋白只与急性期血清反应而无恢复期血清的反应性。Purdy等(1993)在研究大肠杆菌表达的HEV-trpE融合蛋白C2(24~660aa)时,也指出ORF2蛋白C端2/3的部分其抗原表位与高级结构有关。

(3) ORF3编码蛋白(p ORF3)

ORF3编码产物为磷酸化蛋白,分子量大小为14KD,其N端含有两个疏水结构域,16~32aa,定位在核骨架和和7~62aa,p ORF3通过第一疏水区与细胞骨架结合(Zafrullah M et al., 1997)膜支架部位;磷酸化修饰位点位于相对保守的第80位Ser残基上。其主要功能不明。

Tyagi等利用荧光共定位技术,酵母双杂交实验,免疫沉淀实验和无细胞系体外转录-翻译技术证实,ORF3和ORF2可以相互作用,并且ORF3(57~81aa)的26个氨基酸和第80位Ser残基的磷酸化是必须的。ORF3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和ORF2的相互作用提示在病毒结构组装中有很好的调节作用(Tyagi S et al., 2002)。

p ORF3含有多种蛋白激酶的识别序列,体外磷酸化实验表明,p ORF3可被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进一步研究显示p ORF3是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端激酶等MAPK超家族的底物,提示其在HEV感染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作用。

ORF3编码的蛋白主要参与产生急性期血清HEV IgG。李凡,庄辉等用大肠杆菌表达ORF3全长蛋白,发现其对急性期血清呈强阳性反应,但随着病程的延长阳性率下降(Li F et al., 1994)。如果利用不同型ORF3作诊断试剂,不但可以准确检查出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而且对诊断急性戊型肝炎有意义。 1.3.2.3基因型

有关HEV的基因分型,目前是根据HEV各分离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的大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将世界上已有的HEV分为4个基因型(Schlauder GG et al., 2001):

(1)基因型Ⅰ,以缅甸株为代表,包括中国的新疆株、缅甸株、巴基斯坦株、吉尔吉斯坦

研究生论文

株、印度株及非洲株。各分离株总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2%以上。

(2)基因型Ⅱ,代表株为墨西哥株,与其他基因型核苷酸同源性为73.9%~78.5%。Buisson等从尼日利亚分离到的7个毒株与墨西哥毒株同源性最近(Buisson Y et al., 2000),ORF1和ORF2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和80%,提示可能是该型中的一个亚型。

(3)基因型Ⅲ,以美国的人源US-1和US-2及猪源Meng为代表,上述分离株与其他型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小于74.3%。

(4)基因型Ⅳ,包括分离自中国台湾、北京、辽宁、广州、厦门等地的HEV分离株(Hsieh SY et al., 1999; Wang Y et al., 1999),1998年Heish等测定台湾4株HEV ORF1的部分序列,其同源性为96.7~100%,但与Ⅰ、Ⅱ、Ⅲ型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71.7%~79.3%,1999年王佑春分离到的6株HEV ORF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96%,但与Ⅰ、Ⅱ、Ⅲ型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79%~83%。

1.4动物宿主

1.4.1 猪

最早是在1990年由Balayan 等报道家养猪感染了亚洲型的人源HEV(Balayan et al.,1990)。随后,又有人报道从Nepal猪体内检测到了HEV抗体和核酸(Clayson ET,1995)。1997年,在美国meng et al 从急性感染的猪血清内首次分离和鉴定了动物源HEV,并研究发现和人源HEV的同源性很高(Meng XJ,1998; Haqshenas G and Meng XJ,2001; Williams TP et al.,2001)。用此病毒感染SPF猪并重新获得了此病毒(Meng XJ et al.,1998; Halbur PG et al.,2001;)。猪源HEV的基因组结构和人源HEV的结构相似,包含5`端非编码区,3个部分重叠的开放阅读框,和一个3`端非编码区(Meng XJ et al.,1998)。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猪群中HEV感染普遍存在(Meng XJ.,2003; Meng XJ.,2005):血清学检测发现超过3月龄的猪大部分呈阳性,不到2月龄的猪大部分呈阴性(Huang et al.,2002; Meng XJ et al.,1999)。美国不同的猪群中HEV感染血清学阳性率在50~100%。从2~4月龄猪血清和粪便中能检测到HEV RNA,但从大于4月龄的猪内检测不到,表明HEV感染常发生在2~4月龄猪(Huang et al.,2002)。人散发的戊型肝炎大多属于HEV基因Ⅲ和Ⅳ型,爆发流行的戊型肝炎则属。和人的HEV一样,猪的HEV也是通于HEV基因Ⅰ、Ⅱ型(Meng XJ.,2003; Meng X J. ,2005)

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感染的猪通过粪便排出大量的病毒,这是病毒扩散的主要传染源(Meng XJ et al.,1998; Williams TP et al.,2001)。普遍认为猪是通过吞食被粪便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的。通过口腔灌服给猪接种HEV和通过静脉注射是不同的(Kasomdorkbua et al.,2002)。虽然自然感染或实验感染的猪都出现了显微病变,但不出现临床症状。研究表明猪HEV不仅在肝脏复制,而且也在肝外组织复制,比如小肠、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等(Williams TP et al.,2001)。猪HEV在肝外组织复制的临床和病理意义还不清楚。 1.4.2禽类

1999年,在澳大利亚,Payne et al 从出现大肝大脾病的鸡群里分离到了一种新的病毒(Payne et al.,1999)。扩增了523 bp大肝大脾病的病毒,结果发现有62%的核苷酸序列和人的相同。2001

研究生论文

年,Haqshenas 等在美国从肝脾综合症的鸡群中分离到了和人HEV同源性很高的另一种新病毒(Haqshenas et al.,2001)。鉴于该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序列和HEV相似,所以把此病毒命名为禽的HEV,以便和人的、猪的HEV区别。

禽的HEV是一种无囊膜的病毒粒子,直径30~35nm,形态学和人HEV相似(Haqshenas et al.,2001)。禽的HEV基因组全长6.6 kb,比人和猪的HEV少600 bp(Huang EE et al.,2004)。虽然整个基因组,禽HEV和哺乳动物HEV只有50%的核苷酸序列相同,但基因组结构和衣壳蛋白抗原表位都和哺乳动物相似(Huang EE et al.,2004; Haqshenas G et al.,2002)。因此,禽HEV不仅基因,而且抗原也和人、猪的HEV相似,可能是HEV的第五个基因型。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和猪的HEV流行情况一样,禽HEV在美国鸡群中也是广泛存在的(Huang EF et al., 2002; Sun ZE et al.,2004):大约71%的鸡群和30%的鸡抗HEV的抗体阳性。和猪HEV的血清流行性一致,禽HEV的血清阳性率也具有年龄依赖性,18周龄以下的鸡17%血清学检测呈阳性,成年鸡则36%呈阳性。禽HEV毒株不仅能从肝脾综合症鸡群中分离到,而且从表面健康的鸡群中也能分离到(Sun ZE et al.,2004)。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HEV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78~100%,和哺乳动物HEV核苷酸同源性为56~61%(Huang EF et al.,2002; Sun ZE et al.,2004)。

通过口服和静脉注射,SPF鸡成功感染HEV。有四分之一的感染鸡表现出了肝脾综合症的病理损伤,比如被膜下出血,肝小叶肿胀等。这并不奇怪,因为最近的研究表明临床健康的鸡也感染了HEV,所以HEV感染是肝脾综合症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的原因。 1.4.3 非人灵长类动物

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人HEV以后,常表现与人感染HEV极为相似的典型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因此常作为实验动物模型来研究HEV。Tsarev等(1995)分别用标准ELISA和竞争ELISA法同时在两只未接种过HEV的野生恒河猴血清中检测到特异的抗HEV抗体。Arankalle等(1994)利用重组HE抗原通过ELISA法也从几种生长在印度地区的野生猴血清中检测到无特异的HEV IgG。 当这些自然感染HEV的猴类用人HEV实验感染时发现,出现再次免疫反应,而未出现明显的ALF升高及急性肝炎的病理变化,而且这种免疫保护性与体内抗体滴度的高低有关。Hirano 等(2003)报道检测了20种495份非人灵长类动物血清,日本猴阳性达36.2%(84/232)恒河猴3.6%(3/83)台湾猴100%(1/1)。这些实验表明,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有HEV或抗原性与人HEV相近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与流行。由于没有从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分离到病毒,因此其与人HEV是否属于同一种病毒,有待进一步研究。 1.4.4啮齿动物

Lazizi等(1999)研究了从美国不同地区捕获的293只野鼠,用ELISA测得野鼠抗HEV阳性率分别为77%、90%和44%。Favorov等于1994-1998年间区捕获15属26种啮齿类动物806只,用杆状病毒表达的ORF2重组蛋白做抗原,HEV抗体阳性率30%(303/806),而用ORF2和ORF3表达的重组嵌合蛋白做抗原,抗体阳性率40%(244/612);城镇鼠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在啮齿动物中,来自马里兰巴尔的摩的挪威鼠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1.3%,而来自宾夕法尼亚州门罗地区的白足鼠(P.leucopus)和鹿鼠(P.maniculatus)最低,仅为4.5%,由于该实验室捕获的

研究生论文

大部分为成年鼠,因此未能分离到HEV,RNA(Favorov MO et al.,2000)。He等(He J et al.,2002)2002年报道,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山谷捕获的675只鼠源啮齿类动物,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达12%(78/675)。利用RT-PCR对78份抗体阳性样本中的44份进行了HEV RNA的检测,结果阳性率90%,其中3个分离株来自R. rattus brunneusculus,另1个分离株来自小板齿鼠,ORF2 405bp的序列分析表明4株鼠源HEV是相同的,并与2株尼泊尔人源株同源性高达95%-96%。属基因Ⅰ。日本(Hirano et al.,2003)用HEV ORF2重组蛋白做抗原,检测日本的野生啮齿类,发现31.5%(114/365)的挪威鼠,13.3%(12/90)黑鼠HEVIgG阳性,但检测55份小鼠均为阴性,挪威鼠阳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调查的5个地区均存在阳性啮齿类。采自北卡罗莱那猪场内61份小鼠血清,均为阴性。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啮齿类动物中除小鼠外HEV普遍存在,HEV在人和鼠类之间可能会交互传播。虽然啮齿类动物在感染HEV后多表现亚临床过程,但能在相当长时间里向外排毒,其作为病毒携带者在HEV繁殖和传播方面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1.4.5其他动物

除上述四大类外,人们还研究了牛、羊、犬等动物。索马里、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牛群HEV感染率为29%-62%(Favorov MO et al.,1998),我国牛群中HEV感染率为6.3%,印度牛为。 4.4%-6.9%(Arankalle VA et al.,2001; Wang YC, 2002)

羊HEV的研究在以畜禽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其有重要意义,土库曼斯坦绵羊和山羊感染率在42%-67%之间,我国羊感染率为0%,印度山羊感染率为0%。1994年前苏联科学家(Usmanov,1994)等用急性戊肝患者10%粪便悬液感染羔羊,出现急性肝炎的生化和组织学改变,用电镜检测羊粪便、外周淋巴结和小肠内容物标本,观察到类似病毒样颗粒,在羊的实质器官也检测到HEV RNA。

日本有两篇报道,认为猫和鹿在HEV的传播中也有一定作用。Kuno(2003)在调查一急性戊肝患者的病史时发现,和病人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HEV IgG、IgM均为阴性,而他的宠物猫HEV IgG是阳性,提示这可能是散发性HE的潜在传播途径。因为有研究表明散发性HE中,家庭内人与人之间接触方式罕见(Somani SK et al.,2003)。Tei(2003)更是发现了动物HEV感染人的直接证据。Tei在追踪调查一日本家庭HE发生的传染源时,从冷冻的未吃完的生鹿中检出了HEV RNA,而且其ORF1部分序列与病人HE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7%-100%,并且发现食用生鹿肉量越大,发病越严重,而没有吃或吃的很少的人没有感染,提示HE的发生与感染剂量有关。

1.5猪HEV和人HEV交叉感染情况

1.5.1实验条件下猪HEV和人HEV交叉感染情况

据报道,在实验条件下,用一个亚洲型人HEV的核心链感染猪,结果这头猪得了肝炎(Balayan et al.,1990)。用人HEV的1型,2型感染SPF猪没有成功(Meng XJ et al.,1998; Platt KB et al.,1998)。但用3型,4型感染SPF猪.接种后两周很快表现出病毒血症,甚至养在同一个猪圈的未被接种的猪通过直接接触也被感染(Halbu et al.,2001; Williams et al.,2001)这可能是因为HEV的1型2型相对于3型4型具有宿主局限性,但从猪体内分离到的所有HEV都属于3型4型(Meng XJ,2003; Meng XJ,

研究生论文

2005)。实验表明,猪的HEV能感染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如恒河猴和黑猩猩(Meng XJ et al.,1998)。实验条件下,用猪HEV3型原始链接种恒河猴,很快表现出了病毒血症,并从粪便中排出了病毒(Meng XJ et al.,1998)。在做活体组织检查时,显微镜下发现这些被感染的恒河猴的肝脏表现出坏死性炎。但这些恒河猴和黑猩猩临床上确是正常的(Meng XJ et al.,1998)。 1.5.2 临床上猪HEV和人HEV交叉感染情况

在荷兰和新西兰,从戊型肝炎病人体内分离到了新的HEV3型链。和该地区猪的HEV3型链很相似(Vander Poel et al.,2001; Garkavenko et al., 2001)。与此同时,猪的HEV3型4型链引起了该地区人散发的急性戊型肝炎。据Yazaki(2003)报告,北海道某两所医院于2001年及2002 年两年间收治的38 例急性与剧症肝炎中,有10 例(26% )抗HEV 2 IgM 阳性并检出HEV RNA 而诊断为戊型肝炎。因注意到其中1 人买过猪肝并由发病前19 天起食用了7 天,于是对发病者作了是否吃过猪肝的调查。结果令人深感兴趣的是10 例戊肝患者竟有9 例在发病前2 周至2 个月内曾经食用过。但对非戊型患者的了解则22 例中无一例于其发病前摄食过猪肝,遂认为此次戊肝的发病与食用猪肝有关(9 /10 vs 0 /22, P < 0. 0001)( Haqshenas G and Meng XJ .,2001)。可以推测猪的HEV传染给了人。

1.5.3猪相关职业人群戊型肝炎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王于超等对戊肝流行区--浙江省北部地区德清县3个镇的猪相关职业人群(包括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相关人群)做的调查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从业年限的增多,人群感染率逐渐,提示戊肝感染可能与人群在环境中的暴露时间有关。男女感染率无差上升(王于超等,2005)

异,职业环境对女性危害可能更大(王于超等,2005)。而有人对戊肝非流行区猪相关职业人群和对照人群的研究表明,猪相关职业暴露可能增加戊肝感染的风险(Meng XJ et al.,2001; Drobeniuc et al .,2001)

1.6检测方法

HEV的感染可通过检测到HEV病毒或其抗原组分,特异性的抗体及HEV RNA进行诊断。 1.6.1病毒或抗原组分的检测 1.6.1.1免疫电镜法(IEM)

潜伏期或急性期戊肝病人粪便、血清中可检测到20-30nm HEV颗粒,故可用免疫电子显微镜来检测粪便、血清或胆汁中HEV病毒颗粒,但由于排毒持续时间较短,HEV在体外环境中不稳定,而且IEM灵敏性较差,重复性差,又需要特殊的设备条件和专门的技术人员,故未能广泛开展(张伊璜,1996;李文贵,2007)。

1.6.1.2免疫荧光法(IFA)(张伊璜,199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7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