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解答) 京改版

更新时间:2023-10-25 02: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学年度石窝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 (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刹那(shà) 巢穴(xu?) 鲜为人知(xiǎn) ...B.诘责(ji?) 称职(chang) 舍本逐末(zhú) ...C.脑髓(suǐ) 调解(tiáo) 脍炙人口(kuài) ...D.衣冠(guān) 惘然(wǎng) 谆谆教诲(huǐ)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阅读苏轼的作品,我们总能在他描绘的景致中感受到他那份豁达的情怀。 B.那么难的数学题,这位新同学几分钟就解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C.世界公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纷纷前来观光休闲。 D.火车站前的服务点,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温暖驿站”。

3考试结束后,初二(1)班杨晓舟同学获得了年级作文最高分,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而成绩不理想的李凡同学很不服气。在老师评析杨晓舟作文时,李凡不注意听讲。如果你是李凡的同桌,你会如何委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应该心悦诚服!

B.李凡,我们要想把作文写好,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C.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难道不应该心悦诚服吗?

D.李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如果想把作文写好,就必须学习别人的优点。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相伴朝夕。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当勃勃的生机迎面而来时,让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感受造化神奇。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枝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

A.让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B.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 C.让人们传达在不经意中天地“活”意 D.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走入广大的世界, 。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灵

1

动,则人生优雅。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 。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 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许多人心向往之。

①人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 ②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 ③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亲友或游山玩水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暑假我们去黄山旅游,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弟弟急切地问,一脸兴奋。 B.有这样一些文章,我们读的时候会流泪;有这样一些瞬间,我们的内心因感动变得柔软。 C.那个学生——校刊主编、文学社社长,人气高到只要说他的名字,整个年级的人都知道。 D.初三年级学生会组织了“感动初三”征文比赛,晓萌的作品《瞬间》获得了一等奖。

7.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现在

请你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白居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 下联: A.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 B.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 C.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 D.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

二、默写 (20分)

1、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晚间湖面美好景色的句子是: , 。 3、文学鉴赏课上,唐越同学发言说:“古诗往往借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写诗人心中的情感,引发读者共鸣。比如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有‘ , ’两句,流露出作者经长途跋涉出使边塞的感慨;

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有‘ , ’两句,以飞鸟写春光,浅白灵动,透露出作者游春时的喜悦心情。”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行路难》中诗人借用两个典故来表现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 。

2

三、名著阅读 (14分)

小说不同于历史,它会有文学艺术加工的成分。例如在小说《红岩》中,印完《① 》后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成岗,其原型是革命烈士陈然,但小说中并不用陈然烈士的真名实姓,有关成岗的故事情节也并不都来源于他,这就属于文学艺术加工;再如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趁夜雾指挥扎满草束的小船到曹营② 的故事,就可能是由《三国志》中记载的孙权的相关史料加工而成的。有的小说还会虚构一些离奇的故事情节,比如老舍笔下的祥子趁乱从兵营逃跑时,带出三匹

③ ,这样的传奇经历,就很有些虚构的色彩;而明代 ④ 所写的《西游记》则完全是在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的史料基础上虚构而成的。

《 ① 》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一部散文集。鲁迅先生在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② 》中 ③ 。

四、现代文阅读 (20分)

我记忆中的父亲

许燕吉

①父亲只活了49岁,我今年已57岁了,50年前,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一些情景,我仍感到清晰如昨。

②父亲非常爱孩子,还爱和孩子们玩,那时候他已四十开外,混在孩子群中,谁都不觉得拘束。家里来往的客人较多,有时小客人也跟着来几个,我们便成了伙,玩藏猫,玩捉贼,父亲总是自告奋勇当捉人的,我们藏得严严实实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会儿,父亲来了,故意转上两圈,然后冷不防地把我们其中的一个捉出来,“小俘虏”被举得高高的,其余的孩子也都跑出来,围着父亲又喊又叫又哈哈大笑。那种又紧张又快乐的情绪,至今还能令我激动。父亲总能和孩子们玩到一起,有时我们跟父亲到他朋友家去,大人们在一起谈什么事我们不知道,但知道父亲总会抽出身来跟我们玩上一阵的。

③父亲又很诙谐,还常常跟孩子们开玩笑,他捉住“小俘虏”后要亲吻个够,由于他留胡须,

3

很扎脸,我们都捂着腮帮子抵御。

④父亲喜爱大自然,假日里常和朋友们去郊游,野餐,有时也带上哥哥和我去。我常会在半路上就赖在地下说走不动了,知道父亲一定会来驮我,父亲总是把我驮在他的肩上,两手还抓住我的腿怕我摔下来,我又不费力,又看得远,高兴地一路唱呀笑呀的,父亲也不嫌我重,一直驮我到达目的地。有一次,父亲还带回来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给他洗干净后,送他到一个收养学校读书去了。那个学校,父亲带我去过,孩子很多,都穿着一样的蓝色衣裳。他们看见我们来,欢呼着一拥而上,围了个水泄不通。看来,父亲是他们的老朋友了。暑假时父亲总是住到山林寺院里写文章,我们有时去看看他,发现他身边又吸引了几个小和尚,小和尚们只有七八岁,父亲对他们很友好,总是给他们讲故事,讲笑话。

⑤父亲的故事最多。夏天乘凉,他睡在躺椅上,我们坐在小板凳上给他捶腿,一面听故事。他讲的故事包括天文地理、神话现实、古今中外,无奇不有,有好些故事可能就是他随口现编的。父亲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紧张、恐怖处,我们就会紧紧地抱住他的腿,听到开心处,我们不禁会拍手顿足。可惜,晚上8点上床睡觉是铁的纪律,不然,必定能够从父亲处得到更多的教诲。50年过去了,这期间战争、动乱、风风雨雨,等我有机会读父亲的作品时,我已是人过中年了。我意外地发现,父亲在故事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能让我完全地接受,他笔下的一些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与我是那样地融通相契。我想这必是夏夜故事潜移默化的结果吧。

⑥父亲还会“演戏”。冬天的晚上,大家在床上盘腿围上一圈,支起照相的三角架,蒙上床单,就好像在马戏帐篷里。“演员”就是父亲的两个大拇指,虽然只能“点头”和摇摆“身躯”,但“配音”很出色。记得“拇指戏”的常演剧目有《武松打虎》《岳母刺字》《乌盆记》等等。我第一次看京剧《乌盆记》时,已是在此二十多年以后了,觉得非常熟悉,就像曾经看过,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原来是父亲的大拇指演过。父亲还会表演哑剧小品,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在“合一堂”开联欢会,父亲表演小脚老太婆打高尔夫球,博得满堂叫好,笑得大家前仰后合。

⑦父亲去世太早,太仓促。他的学术成果,许多都没来得及写出来,只积累了上万张的资料卡片。父亲热心写儿童故事,译孩子爱读的外国民间文学作品,给孩子们写歌词,被孩子们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父亲爱孩子们,他是孩子们心中的“落花生”,而且不因岁月久远而被遗忘。

⑧安葬父亲那天,港大礼堂内四面挂满了长幅的挽联,层层叠叠的,上面的字大大小小的。当时我太小,都不大懂。却有两副挽联触动了我的心灵:一副是“赤子之心”。一副是“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你去问问先生”。这两副挽联和我对父亲的认识是如此一致,它们将和我对父亲的记忆融在一起,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版之上,永远清新。

4

①“落花生”是作者父亲许地山的笔名,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著有散文名作《落花生》。②“赤子”,初生的婴儿。

1 .阅读第②段至第⑥段,依次概括作者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每件事不超过8个字)(8分) (1) (2)驮着我去郊游 (3) (4) (5)给我们讲故事 (6)

2.结合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说说第⑧段“赤子之心”“若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你去问问先生”这两副挽联,为什么能够“触动”作者的心灵。(5分)

3.本文描写精彩,请结合第②段或第⑤段语句,从父亲和孩子的角度,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个字)(7分)

五、文言文阅读 (25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79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