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三)技巧归纳
更新时间:2024-03-15 05: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A thesis submitted to XXX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第二十一讲 守恒法
————————————————姚老师数学乐园
广安岳池 姚文国
应用题中的数量有的是变化的,有的是始终不变的。解应用题时,抓住始终不变的数量,分析不变的数量与其他数量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把应用题解答出来的解题方法,叫做守恒法,也叫抓不变量法。
(一)总数量守恒
有些应用题中不变的数量是总数量,用守恒法解题时要抓住这个不变的总数量。
例1 晶晶要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24天看完。如果要12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如果改为每天看18页,几天可以看完?(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无论每天看多少页,总是看这一本书,只要抓住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变”这个关键,问题就好办了。
这本书的总页数是: 15×24=360(页)
如果要12天看完,每天要看的页数是: 360÷12=30(页)
如果改为每天看18页,看完这本书的天数是:
360÷18=20(天)
答略。
此题由于第一步是用乘法求出总数,因此也叫做“归总”应用题。 *例2 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26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所围成的面积是多少?(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这根铁丝的长是不变的量,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相同。即: 26×2+16×2
=52+32 =84(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 84÷4=21(厘米)
正方形所围成的面积是: 21×21=441(平方厘米)
答略。
解:书架上书总的本数是不变的数量,设它为单位1。从“上层书的本
书总的本数分成5份,上层的书占总本数的
因此,书总的本数是:
原来书架的上层有书:
原来书架的下层有书: 90-18=72(本)
(二)部分数量守恒
当应用题中不变的数量是题中的一部分数量时,要抓住这个不变的部分数量解题。
例1 一辆汽车,从甲站到乙站,要经过20千米的平路,45千米的上坡路,15千米的下坡路。如果这辆汽车在平路上每小时行40千米,在上坡路上每小时行30千米,在下坡路上每小时行4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这辆汽车在甲、乙两站间往返一次需要多少时间?(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无论汽车行驶在平路上、上坡路上,还是在下坡路上,每一段路上的速度是不变的。
这辆汽车往返一次共行:在平路(20+20)千米在上坡路(45+15)千米在下坡路(15+45)千米这辆汽车往返一次需要的时间是:
答略。
例2 有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要使盐水含盐10%,需要加水多少千克?(适于六年级程度)解:题中盐的重量是不变的数量,盐的重量是: 20×15%=3(千克)
在盐水含盐10%时,盐的对应分率是10%,因此盐水的重量是: 3÷10%=30(千克)
加入的水的重量是: 30-20=10(千克)
答略。
解:文艺书的本数是不变的数量。文艺书有:
=720(本)
从后来两种书总的本数中减去原来两种书总的本数,得到买进科技书的本数:
720-630=90(本)
综合算式:
=720-630 =90(本) 答略。
(三)差数守恒
当应用题中两个数量的差是不变的数量时,要抓住这个差,分析数量关系解题。
例1 父亲今年35岁,儿子5岁。多少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父子年龄的差是个不变的数量,始终是35-5=30(岁)
在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时,父子年龄的差恰好是儿子年龄的2倍。 因此,这时儿子的年龄是: 30÷2=15(岁) 15-5=10(年)
答:10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例2 小明有200个枣,大平有120个枣。两人吃掉个数相同的枣后,小明剩下的枣是大平剩下枣的5倍。问两个人一共吃掉多少个枣。(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两个人相差的枣的个数是不变的数量: 200-120=80(个)
两人吃掉个数相同的枣后,小明剩下的枣是大平剩下枣的5倍。这就是说大平剩下的枣是1份数,小明剩下的枣比大平剩下的枣多4份数。因为两人吃掉的枣的个数相同,所以相差数还是80个。这80个是4份数。
因此,大平剩下的枣是其中的一份数: 80÷4=20(个)
大平吃掉的枣是: 120-20=100(个)
因为两个人吃掉的枣一样多,所以一共吃掉枣: 100×2=200(个)
答略。
*例3 有甲、乙两个车间,如果从甲车间调出18人给乙车间,甲车间就比乙车间少3人;如果从两个车间各调出18人,乙车间剩下人数就是甲车间
解:由“从甲车间调出18人给乙车间,甲车间就比乙车间少3人”可看出,甲车间比乙车间多2个18人又少3人,即甲车间比乙车间多: 18×2-3=33(人)
由“从两个车间各调出18人,乙车间剩下的人数就是甲车间剩下人数的
甲车间原有的人数是: 88+18=106(人)
乙车间原有的人数是: 106-33=73(人)
答略。
*例4 甲种布的长是乙种布长的3倍。两种布各用去8米时,甲种布剩下的长是乙种布剩下长度的4倍。两种布原来各长多少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甲、乙两种布的长度差是不变的数量,解题时要以这个不变的数量作为标准量。
原来乙种布的长是标准量的:
乙种布先后两个分率的差是:
乙种布的长是:
甲种布的长是: 48+24=72(米)
答略。
第二十二讲 两差法
解应用题时,首先确定一个标准数(即1倍数),再根据已知的两数差与倍数差,用除法求出1倍数,然后以此为基础,用乘法求出另一个数的解题方法,叫做两差法。用两差法一般是解答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两数差÷倍数差=1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较小数+两数差=较大数
例1 某厂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6倍,男职工比女职工少65人。这个厂男女职工共有多少人?(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根据“人数差÷倍数差=1倍数”,有:
65÷(6-1)=13(人)
那么,这个厂男女职工共有的人数是:
13×(6+1)=91(人)
答略。
例2 小李买3本日记本,小华买同样的8本日记本,比小李多用2.75元。小李、小华两人分别用去多少钱?(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小华比小李多用2.75元(总价差),是因为小华比小李多买(8-3)本(数量差)日记本,用这两个差求出每本日记本的价钱。
小李用的钱数是:
0.55×3=1.65(元)
小华的钱数是:
0.55×8=4.40(元)
答略。例3 甲、乙两数的差是28,甲数是乙数的3倍。问甲乙两数各是多少?(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甲-乙=28,甲是乙的3倍,那么乙就是1倍数,28所对应的倍数是3-1=2(倍),则乙数可以求出。解法是:
28÷(3-1)=14???????????乙数 14×3=42?????????????甲数
答:甲数是42,乙数是14。
例4 一个植树小组植树。如果每人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栽7棵,就缺4棵。这个植树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把题中的条件简要摘录如下: 每人5棵 剩14棵 每人7棵 缺4棵
比较两次分配的情况可看出,由于第二次比第一次每人多栽(7-5)棵,一共要多栽(14+4)棵树。根据两次每人栽的棵数差和所栽总棵数的差,可求出植树小组的人数,然后再求出原有树苗的棵数。
(14+4)÷(7-5)=9(人)????????人数 5×9+14=59(棵)???????????棵数
答略。
例5 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解这类题,要先找出“暗差”的等量关系,再找解题的最佳方法。 这道题的“暗差”有两个:一个是5-3=2(杯),另一个是600-440=160(克)。这里两个暗差的等量关系是:2杯水的重量=160克。
这样就能很容易求出一杯水的重量:
160÷2=80(克)
一个空瓶的重量:
440-80×3=200(克)
答略。
*例6 甲从西村到东村,每小时步行4千米。3.5小时后,乙因有急事,从西村出发骑自行车去追甲,每小时行9千米。问乙需要几小时才能追上甲?(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乙出发时,甲已经行了(4×3.5)千米,乙每行1小时便可比甲每小时多行(9-4)千米,那么(4×3.5)千米中含有几个(9-4)千米,乙追上甲就需要多少个小时。所以:
答:乙需2.8小时才能追上甲。
例6是典型的“追及问题”。由此可知,追及问题也可以利用两差法来解答。 *例7 某电风扇厂生产一批电风扇。原计划每天生产120台电风扇,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30台,结果提前12天完成任务。这批电风扇的生产任务是多少台?(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在同样的时间(计划天数)里,实际比原计划多生产电风扇的台数是:(120+30)×12。因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30台,因此:
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是60天,那么这批电风扇的生产任务就是:
120×60=7200(台)
答略。
*例8 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同走一段路,甲比乙少用了3小时。问这段路长多少千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解答这道题应从“差异”入手。因为凡是发生差异必定有它的道理。题中的差异是“甲比乙少用了3小时”,抓住它作如下追问,即可发现解题途径。
为什么会“甲比乙少用了3小时”?因为甲比乙的速度快。
(1)在3个小时里甲比乙多走多少千米的路呢?在3小时里甲比乙正好多走:
4×3=12(千米)
(2)甲每小时可以追上乙多少千米呢?
5-4=1(千米)
(3)走完这12千米的差数甲要走几小时呢?
12÷1=12(小时)
(4)这段路长多少千米?
5×12=60(千米)
综合算式:
5×[4×3÷(5-4)]
=5×[12÷1] =5×12 =60(千米) 答略。
解:此题是“差倍”问题的变形。
答略。
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这里已知两堆煤的总数和运走的总数,不知道两堆煤在总数中占多大比率,也无法把运走的煤分为甲堆运走的和乙堆运走的。虽然知道甲堆运
知道,无法发生联系,因此这两个分率无法参加运算。
本题的难点在于两堆煤运走的分率不同,若分率相同,分析就会有所进展。
然后再看假设引出了什么差异。已知条件告诉我们共运走180吨,与方才算得的162吨相差180-162=18(吨),为什么会产生这18吨的差异呢?
270-120=150(吨)????????甲堆 答略。
*例11 祖父给兄弟二人同样数目的零花钱,祖母给了哥哥1100日元,给了弟弟550日元,这样兄弟二人所得到的零花钱数的比为7∶5。求祖父给兄弟二人的钱数都是多少日元?(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因为祖父给兄弟二人的钱数相同,所以祖母给兄弟二人的钱数之差,就是他们分别得到的所有零花钱钱数之差。
1100-550=550(日元)
由兄弟二人所得到的零花钱钱数的比为7∶5可知,把哥哥的钱看成是7份的话,弟弟的钱数就是5份,它们相差:
7-5=2(份)
所以,每一份的钱数是:
550÷2=275(日元)
哥哥有零花钱:
275×7=1925(日元)
其中祖父给的是:
1925-1100=825(日元)
答:祖父给兄弟二人的钱都是825日元。
*例12 一位牧羊人赶着一群羊走过来,小明问他:“你的羊群里有山羊、绵羊各几只?”牧羊人说:“山羊的只数加上99只就是绵羊的只数,绵羊的只数加上99只就是山羊的3倍,你去算吧。”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由“山羊的只数加上99只就是绵羊的只数”知道,绵羊比山羊多99只。由“绵羊的只数加上99只就是山羊的3倍”知道,绵羊的只数加上99只后,绵羊的只数比山羊多(99+99)只。此时,如果把山羊只数看作1倍,绵羊只数就是3倍,比山羊多(3-1)倍,这(3-1)倍正好是(99+99)只(图22-1)。用除法可以求出1倍数(山羊只数),再用加法就可以求出绵羊只数。
(99+99)÷(3-1)
=198÷2
=99(只)???????山羊只数 99+99=198(只)????绵羊只数 答略。
*例13 某工厂有大、小两个车间。如果从小车间调10人到大车间,则大车间的人数是小车间的3倍;如果从大车间调30人到小车间,则两个车间的人数相等。求大、小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根据“如果从大车间调30人到小车间,则两个车间的人数相等”知道,大车间比小车间多30×2人;根据“如果从小车间调10人到大车间,则大车间的人数是小车间的3倍”知道,这样调动后,大车间比小车间多(30×2+10×2)人。把调动后小车间的人数看作1倍数,则大车间的人数就是3倍数,比小车间的人数多(3-1)倍数,这(3-1)倍数正好是(30×2+10×2)人。用除法可以求出1倍数(调动后,小车间人数),加上10就得小车间原有人数。
(30×2+10×2)÷(3-1)+10
=80÷24+10
=50(人)??????(小车间原有人数) 50+30×2=110(人)?(大车间原有人数) 答略。
在差倍问题中,有一类比较特殊,这就是年龄问题。年龄问题一般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计算公式来分析、解答。但要注意年龄问题所单独具有的“定差”特点,即大、小两个年龄,相当于大、小两个数,无论现在、过去、将来,这两
个年龄的差不变。抓住这个特点,再利用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便可解答年龄问题。
*例14 今年哥哥18岁,弟弟8岁。问几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3倍?(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作图22-2。
哥哥和弟弟年龄之差(18-8)岁始终不变。把几年前弟弟的年龄看作1倍数,哥哥的年龄就是3倍数,比弟弟多(3-1)倍数,这(3-1)倍数正好对应于(18-8)岁。用除法可以求出1倍数,就是几年前弟弟的年龄,再用减法便可求出几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3倍。
8-(18-8)÷(3-1)=3(年)
答略。
*例15 今年父亲40岁,儿子4岁。问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作图22-3。
父子年龄之差(40-4)岁始终不变。把几年后儿子的年龄看作1倍数,父亲的年龄就是4倍数,比儿子多(4-1)=3倍数,这(4-1)倍数正好对应于(40-4)岁。用除法可求出1倍数,即几年后儿子的年龄,再用减法便可求出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40-4)÷(4-1)-4
=36÷3-4 =8(年) 答略。
第二十三讲 比例法
比和比例是传统算术的重要内容,在较早的年代,许多实际问题都是应用比和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的。近年来,小学数学教材中比和比例的内容虽然简化了,但它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升入中学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 用比例法解应用题,实际上就是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应用题。有许多应用题,用比例法解简单、方便,容易理解。
用比例法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然后列成比例式或方程来解答。
(一)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正比例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例1 一个化肥厂4天生产氮肥32吨。照这样计算,这个化肥厂4月份生产氮肥多少吨?(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因为日产氮肥的吨数一定,所以生产氮肥的吨数与天数成正比例。 设四月份30天生产氮肥x吨,则:
答略。
例2 某工厂要加工1320个零件,前8天加工了320个。照这样计算,其余的零件还要加工几天?(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因为每一天加工的数量一定,所以加工的数量与天数成正比例。
还需要加工的数量是:
1320-320=1000(个)
设还需要加工x天,则:
例3 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天津,行了全程的60%,距离天津还有538千米。这列火车已行了多少千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火车已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60%∶(1-60%)=3∶2。 设火车已行的路程为x千米。
答略。
米。这时这段公路余下的长度与已修好长度的比是2∶3。这段公路长多少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余下的长度与已修好长度的比是2∶3,就是说,余下的长度是已
这段公路的长度是:
答略。 (二)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积(一定),反比例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达:
x×y=k(一定)
例1 某印刷厂装订一批作业本,每天装订2500本,1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订2800本,多少天可以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由于要装订的本数一定,因此,每天装订的本数与可以装订的天数成反比例。
设x天可以完成,则:
答略。
例2 一项工程,原来计划30人做,18天完成。现在减少了3人,需要多少天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工作总量一定,每人的工作效率也是一定的,所以所需要的人数与天数成反比例。
现在减少3人,现在的人数就是:
30-3=27(人)
设需要x天完成,则:
答略。
例3 有一项搬运砖的任务,25个人去做,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相同工效的人数增加到30人,搬运完这批砖要减少几小时?(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题中的总任务和每人的工作效率一定,所以搬运砖的人数与所需要的时间成反比例。
设增加到30人以后,需要x小时完成,则:
6-5=1(小时)
答:增加到30人后,搬运完这批砖要减少1小时。
例4 某地有驻军3600人,储备着吃一年的粮食。经过4个月后,复员若干人。如果余下的粮食可以用10个月,求复员了多少人?(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按原计划,4个月后余下的粮食可以用:
12-4=8(个月)
因为复员一部分人后,人数少了,所以原来可以用8个月的粮食,现在就可以用10个月。
粮食的数量一定,人数与用粮的时间成反比例。 设余下的粮食供x人吃10个月,则:
答:复员了720人。 (三)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可用归一法解,也可用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
用归一法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核心是: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这种方法比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容易一些。用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关键是:把两个(或几个)部分量之比转化为部分量占总量的(几个部分量之和)几分之几。这种转化稍微难一些。然而学会这种转化对解答某些较难的比例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是有益的。
究竟用哪种方法解,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
有些应用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不是以比或比例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我们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这样的题,要先把有关数量关系转化为比或比例的关系。
1.按正比例分配
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是:
4+5+8=17
答略。
例2 有甲、乙、丙三堆煤,甲堆比乙堆多12.5%,乙堆比丙堆少
解:因为甲堆比乙堆多12.5%,所以要把乙堆看作“1”,这样甲堆就是(1+12.5%)。
甲∶乙=(1+12.5%)∶1=9∶8
甲∶乙∶丙=9∶8∶10
已知甲堆比丙堆少6吨,这6吨所对应的份数是1,所以,甲堆煤的吨数是:
6×9=54(吨)
乙堆煤的吨数是:
6×8=48(吨)
丙堆煤的吨数是:
6×10=60(吨)
答略。
2.按反比例分配
*例1 某人骑自行车往返于甲、乙两地用了10小时,去时每小时行12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8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此人往返的速度比是:
12∶8=3∶2
因为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所以,由此人往返的速度比是3∶2,可推出此人往返所用的时间比是2∶3。
去时用的时间是:
两地之间的距离:
12×4=48(千米)
答略。
*例2 一个文艺演出队去少数民族地区慰问演出,路上共用了110个小
这也是骑马、乘轮船、坐火车的时间比。 将110小时按8∶2∶1的比例分配。 骑马的时间是:
坐火车的时间是:
答略。
3.按混合比例分配
把价格不同、数量不等的同类物品相混合,已知各物品的单价及混合后的平均价(或总价和总数量),求混合量的应用题叫做混合比例应用题。混合比例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1 红辣椒每500克3角钱,青辣椒每500克2角1分钱。现将红辣椒与青辣椒混合,每500克2角5分钱。问应按怎样的比例混合,菜店和顾客才都不会吃亏?(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列出表23-1。 表23-1
表中,价格一栏是根据题意填的,其他栏目是在分析题的过程中填的。 混合后的辣椒是每500克卖2角5分钱,而混合辣椒中红、青两种辣椒的比不能是1∶1,因为在混合后的辣椒中每有500克红辣椒,红辣椒就要少卖5分钱,所以应算是每500克红辣椒损失了5分钱,在“损”一栏中,横对红辣椒和3角,填上5分;又因为在混合后的辣椒中每有500克青辣椒,青辣椒就要多卖4分钱,所以应算是每500克青辣椒多卖了(益)4分钱,在“益”一栏中,横对青辣椒和2角1分,填上4分。
5与4的最小公倍数是20。
20÷5=4,20÷4=5,
只有在混合的辣椒中,有4份的红辣椒,5份的青辣椒,500克混合后的辣椒正好卖2角5分钱。
4份的红辣椒是4个500克,它的价钱是,
0.3×4=1.2(元)
5份的青辣椒是5个500克,它的价钱是,
0.21×5=1.05(元)
4份红辣椒与5份青辣椒的总价是,
1.2+1.05=2.25(元)
而9个500克的混合辣椒的总价是,
0.25×9=2.25(元)
9份(9个500克)红辣椒和青辣椒的总价正好与9个500克混合辣椒的总价相等。
所以在混合的辣椒中,红辣椒与青辣椒的比应是4∶5。这个比正好是益损两数比的反比。
答略。
*例2 王老师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0支,共用4元5角钱。甲种铅笔每支3角,乙种铅笔每支2角。两种铅笔各买多少支?(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20支铅笔的平均价格是:
4.5÷20=0.225(元)=2.25(角)
列出表23-2。 表23-2
因为甲种铅笔每支3角,而平均价格是每支2.25角,所以每支甲种铅笔损失了0.75角钱。在表中“损”一栏横对“甲”填上0.75角/支;因为乙种铅笔每支2角,而平均价格是每支2.25角,所以每支乙种铅笔是增加(益)了0.25角。在表中“益”一栏横对“乙”填上0.25角/支。
两种铅笔的混合比,正好是损、益两数比的反比,所以在混合比一栏中,横对甲填0.25,而横对乙填0.75。把0.25和0.75化简后得1和3。
现在可以认为两种铅笔的总份数是:
1+3=4(份)
甲种铅笔的支数是:
乙种铅笔的支数是:
答略。 (四)连比
如果甲数量与乙数量的比是a∶b,乙数量与丙数量的比是b∶c,那么表示甲、乙、丙三个数量的比可以写作a∶b∶c,a∶b∶c就叫做甲、乙、丙三个数量的连比。
注意:“比”中的比号相当于除号,也相当于分数线,而“连比”中的比号却不是相当于除号、分数线。
*例1 已知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6,丙数和乙数的比是7∶8,求这三个数的连比。(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已知甲、乙两数的比是5∶6,丙数与乙数之比为7∶8,即乙数与丙数之比为8∶7。第一个比的后项是6,第二个比的前项为8,这说明甲、丙两个数不是以相同标准划分的,甲、乙、丙三个数不能直接写成连比。
用下面的方法可以统一甲、丙的标准,把甲、乙、丙三个数写成连比。把5扩大8倍,得40;把6扩大8倍,得48。把6扩大8倍得48,也就是把8扩大6倍,得48,所以也要把7扩大6倍得42。
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是:4O∶ 48∶42=20∶24∶21。
答略。
*例2 甲、乙、丙三堆煤共重1480吨,已知甲堆煤重量的
又根据,甲∶乙=3∶2,乙∶丙=5∶6,可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是: 甲∶乙∶丙=15∶10∶12
把1480吨煤按15∶10∶12的比例分配。
甲堆煤重:
乙堆煤重:
答略。
答略。
第二十四讲 转换法
解答应用题时,通过转换(即转化)题中的情节,分析问题的角度、数据……从而较快找到解题思路,或简化解题过程的解题方法叫做转换法。
(一)转换题中的情节
转换题中的情节是运用联想改变原题的某个情节,使题目变得易于解答。
14+6=20(吨)
30吨所对应的分率是:
答略。
例2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要用12天完成。如果甲队先独做16天,余下的再由乙队独做6天完成。如果全部工程由甲队独做,要用几天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求甲队独做要用几天完成全部工程,得先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可是题中已知的是甲、乙合做要用的时间,和甲、乙一前一后独做的时间,很难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如果将“一前一后独做”这一情节变换为“先合做,后独做”就便于解题了。可这样设想,从甲队的工作量中划出6天的工作量与乙队6天的工作量合并起来,也就是假定两队曾经合做了6天。情节这样变动后,原题就变换成: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要用12天完成,这项工程先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后,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如果全部工程由甲队独做要用几天完成?
这样就很容易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是:
甲队独做完成的时间是:
答略。
(二)转换看问题的角度
解应用题时,如果看问题的角度不适当就很难解出题。如果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把原来从正面看问题转换为从侧面看或从反面看,把这一数量转换为另一数量进行分析,就可能找到解题思路。
解:一般都沿着女工占总人数的分率去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具体人数,但这样往往会误入歧途,难以找到正确答案。不如根据女工所占分率,换一个角度,想一想男工的情况。
男工人数便占
总人数的:
后来女工的总人数是:
=560-480 =80(人) 答略。
*例2 求图24-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如果直接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把角度转换为,从大扇形面积减去右面空白处的面积,就容易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了。
=200.96-81.5
=119.46(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19.46平方厘米。 (三)转换题中的数据
转换题中的数据就是将题中已知的数据进行等价变换,从而协调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
例1 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46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7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如果两地的距离减少120千米,两车经过4.5小时正好相遇,两车4.5小时行的路程是:
465-120=345(千米)
两车的速度之和是:
综合算式:
(465-120)÷4.5-37
=345÷4.5-37
解:如果从分数角度分析,不易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如果把分数转换为比来分析,就会得出,第一天与第二天种的棵数的比是3∶5,第二天与第三天种的棵数比是5∶6。
所以,第一、二、三天种的棵数的比是3∶5∶6。 第一天种:
第三天种:
答略。
(四)转换为统一标准
当题中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单位“1”不统一,不便于解答时,如把某个数量作为标准单位“1”,把其他数量转化为以它为标准的分率,就会突破障碍,顺利解题。
例1甲、乙、丙、丁四人合买一批化肥。甲付的钱是其他人所付钱数之
解:把甲、乙、丙、丁所付钱数统一为以总数量作为标准量的分率。由
答略。
色电视机的台
数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以彩色电视机的台数作为单位
彩色电视机的台数是:
黑白电视机的台数是:
答略。
(五)转换隐蔽条件为明显条件
有些应用题的解题条件十分隐蔽。认真体会题中字、词、句的含义,看清这些字、词、句实质上说的是什么,必要时借助图形分析,或适当改变题中的条件,就可能把原来题中隐蔽的条件转换为明显条件,从而较快解题。
*例1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离B点18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后二人继续往前行,甲到B地和乙到A地立即返回,在离A地8千米的地方又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解答此题的条件十分隐蔽。借助图24-2分析问题,可将隐蔽条件转换为明显条件。
(1)从开始出发到二人第一次相遇,甲、乙共同走完一个全程的路程,其中乙走了18千米。这就是说甲、乙二人共同走完一个全程的路程时乙走18千米,若共同走完三个全程,那么乙就走18×3千米的路程。
(2)甲、乙第二次相遇时,二人走了三个全程的路程,而乙走了一个全程加8千米。
(3)乙走的一个全程加8千米应等于18×3千米,所以,A、B两地的距离是:
18×3-8=46(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6千米。
220-100=120(千克)…………………甲袋米重 答略。
(六)转换叙述方式
对数量关系复杂、不易理出头绪、不易分析解答的应用题,经过逐字、逐句地分析,弄清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转换原题的叙述方式,就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原题变得易于解答。
*例1李老师带领学生植100棵树。李老师先植一棵,然后对同学们说:“男同学每人植两棵,女同学每两人合植一棵。”这样正好把余下的树苗植完。问李老师带领的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多少名女生?(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逐层分析每一句话的意思。李老师植一棵,那么学生就是植了99棵;男同学每人植两棵,女同学每两人合植一棵,可以看作一名男生和两名女生组成一组,植树3棵。
99÷3=33(组)
这样就可以认为学生正好分成33组。 根据上面的分析,上面的题就可以这样叙述:
有33组学生去植树,每一组学生中有一名男生、两名女生。求去植树的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女生?
1×33=33(名)………………………………………男生人数 2×33=66(名)………………………………………女生人数 答:有男生33名,有女生66名。
*例2 一位天文爱好者说:“土星直径比地球直径的9倍还多4800千米,土星直径除以24等于水星直径,水星直径加上2000千米等于火星直径,火星直径的一半减去500千米等于月亮直径,月亮直径是3000千米。求地球直径是多少千米?(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把原题倒过来叙述:月亮直径是3000千米,月亮直径加上500千米后的2倍等于火星直径,火星直径减去2000千米等于水星直径,水星直径的24倍等于土星直径,土星直径减去4800千米是地球直径的9倍。
水星直径:
(3000+500)×2-2000=5000(千米)
土星直径:
5000×24=120000(千米)
地球直径:
(120000-4800)÷9=12800(千米)
答略。
(七)转换解题的方法
当题目用通常方法很难解答或不能解答时,应转换解题方法,使问题得到解
决。
例1 汽车7小时行30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75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此题如果这样考虑,求行75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要先求出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然后7500千米再除以汽车每小时的速度,即:7500÷(300÷7) 这样列式计算时,小括号内的300÷7是除不尽的,三年级的学生还没学过计算小数的近似值。本题用上面的方法列式解答看来不行,应换一种解题方法。
如果求出7500千米中含有多少个300千米,就可求出这辆汽车行多少个7小时。这时可这样列式解答:
7×(7500÷300)
=7×25 =175(小时)
答:行驶7500千米需要175小时。
*例2 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66.16平方分米,底面积是19平方分米,底
面周长是17.6分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分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以一般方法解此题,求长方形的高,需要用底面积去除体积。可是已知条件中没有体积,而且不容易求出,这就需要转换解题方法。
题中已知长方体的表面积。因为长方体共有6个面,每一对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所以可以把表面积转化为三个不同面积之和:
66.16÷2=33.08(平方分米)
又因为底面积已知,所以可求出另外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33.08-19=14.08(平方分米)
14.08平方分米这个面积是由“长×高+宽×高=(长+宽)×高”得到的。 14.08平方分米这个面积的长(即长与宽的和)是:
17.6÷2=8.8(分米)
所以,这个长方体的高是:
14.08÷8.8=1.6(分米)
答略。
例3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分别从A、B两站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后
两车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已知慢车每小时比快车少行15千米。求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此题要是依靠具体的数量进行分析,解题就会遇到困难。如果转换解题思路,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可化难为易。
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
A、B两地的距离是:
答略。
第二十五讲 假设法
当应用题用一般方法很难解答时,可假设题中的情节发生了变化,假设题中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假设题中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推理,调整由于假设而引起变化的数量的大小,题中隐蔽的数量关系就可能变得明显,从而找到解题方法。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做假设法。
用假设法解应用题,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假设出既合乎题意又新奇巧妙,既简单又便于计算的条件。
有些用一般方法能解答的应用题,用假设法解答可能更简捷。 (一)假设情节变化
解:假设篮球没有借出,足球借出一个,那么,可以把现有篮球的个数看作是3
份数,
把现有足球的个数看作2份数,两种球的总份数是:
3+2=5(份)
原来篮球的个数是:
原来足球的个数是:
21-12=9(个)
答略。
例2 甲乙两个煤场共存煤92吨,从甲场运出28吨后,乙场的存煤比甲场的4倍少6吨。两场原来各存煤多少吨?(适于六年级程度)
吨,而是比28吨少6吨的22吨,那么,乙场的
存煤数就正好是甲场的4倍,甲场的存煤是1份数,乙场的存煤是4
解:假设从甲场运出的不是28
甲场原来存煤:
92-50=42(吨)
答略。(二)假设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
有两块地,平均亩产粮食185千克。其中第一块地5亩,平均亩产粮食
203千克。如果第二块地平均亩产粮食170千克,第二块地有多少亩?(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假设两块地平均亩产粮食都是170
例1
千克,则第一块地的平均亩产量比两块地
的平均亩产多:
203-170=33(千克)
5亩地要多产:
33×5=165(千克)
两块地实际的平均亩产量比假设的平均亩产量多:
185-170=15(千克)
千克中含有多少个15千克,两块地就一共有多少亩,所以两块地
的亩数一共是:
165÷15=11(亩)
第二块地的亩数是:
11-5=6(亩)
答略。
因为165
解:此题可以有三种答案。
答:剩下的两根绳子一样长。
答:甲绳剩下的部分比乙绳剩下的部分长。 (3)假设两根绳子都比
1米长。任意假定为1.5米,则甲绳剪去
答:乙绳剩下的部分比甲绳剩下的部分长。
例3一项工作,甲、乙两队单独做各需要10天完成,丙队单独做需要7.5天完成。在三队合做的过程中,甲队外出1天,丙队外出半天。问三队合做完成这项工作实际用了几天?(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甲没有外出,丙也未外出,也就是说,甲、乙、丙三个队的工作天数一样多,则三队合做的工作量可达到:
三队合做这项工作,实际用的天数是:
答略。
*例4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80天完成。如果先由甲队单独做72天,再由乙队单独做90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要用多少天?(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甲队做72
天后,乙队也做72天,则剩下的工程是:
乙队还需要做的时间是:
90-72=18(天)
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的时间是:
甲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的时间是:
答略。
(三)假设两个分率(或两个倍数)相同
*例1某商店上月购进的蓝墨水瓶数是黑墨水瓶数的3倍,每天平均卖出黑墨水45瓶,蓝墨水120瓶。过了一段时间,黑墨水卖完了,蓝墨水还剩300瓶。这个商店上月购进蓝墨水和黑墨水各多少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根据购进的蓝墨水是黑墨水的3
倍,假设每天卖出的蓝墨水也是黑墨水的3
倍,则每天卖出蓝墨水:
45×3=135(瓶)
这样,过些日子当黑墨水卖完时蓝墨水也会卖完。实际上,蓝墨水剩下300
瓶,这是因
为实际比假设每天卖出的瓶数少:
135-120=15(瓶)
卖的天数:
300÷15=20(天)
购进黑墨水:
45×20=900(瓶)
购进蓝墨水:
900×3=2700(瓶)
答略。
*例2 甲、乙两个机床厂今年一月份都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甲厂完成计划的112%,乙厂完成计划的110%。两厂共生产机床400台,比原计划超产40台。两厂原计划各生产多少台机床?(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两个厂一月份都完成计划的110%,则两个厂一月份共生产机床:
(400-40)×110%=396(台)
甲厂计划生产:
(400-396)÷(112%-110%)
=4÷2% =200(台) 乙厂计划生产:
400-40-200=160(台)
答略。
(四)假设某个数量不比其他数量多或不比其他数量少
例1 某校三、四年级学生去植树。三年级去150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比三年级人数的2倍少20人。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适于三年级程度) 倍,而不是比三年级的2倍少20人,
则两个年级去的人数正好是三年级人数的3倍。
两个年级去的人数是:
150×3=450(人)
因为实际上,四年级去的人数比三年级2解:假设四年级去的人数正好是三年级的2
倍少20人,所以两个年级去的实际人数
是:
450-20=430(人)
答略。
*例2 甲、乙、丙三个乡都拿出同样多的钱买一批化肥。买好后,甲、丙两个乡都比乙乡多18吨,因此甲乡和丙乡各给乙乡1800元。问每吨化肥的价格是多少元?(适于高年级程度)
吨,而是与乙乡买的同样多,则应把多出来的2个18吨平均分。平均分时每个乡多得:
18×2÷3=12(吨)
因为甲、丙两个乡都比乙乡多得18
解:假设甲、丙两个乡买的化肥不比乙乡多18
吨,而平均分时每个乡得12吨,所以乙乡实
际比甲、丙两个乡都少:
18-12=6(吨)
每吨化肥的价格:
1800÷6=300(元)
答略。
(五)假设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
6-4=2(人)
全班人数是:
女生人数是:
答略。
*例2 学校运来红砖和青砖共9750块。红砖用去20%,青砖用去1650块后,剩下的红砖和青砖的块数正好相等。学校运来红砖、青砖各多少块?(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少运来1650
块青砖,则一共运来砖:
9750-1650=8100(块)
以运来的红砖的块数为标准量1,则剩下的红砖的分率是:
1-20%=80%
因为剩下的红砖的块数与青砖的块数正好相等,所以青砖的分率也是80%。
块中包括全部红砖和红砖的(1-20%)(青砖),所以8100块的
对应分率是(1+1-20%)。运来的红砖是:
(9750-1650)÷(1+1-20%)
=8100÷1.8 =4500(块) 运来的青砖是:
9750-4500=5250(块)
答:运来红砖4500
因为8100
块,运来青砖5250块。
(六)假设某个数量扩大了或缩小了
例1 把鸡和兔放在一起共有48个头、114只爪和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假设把鸡爪和兔子脚的只数都缩小2
倍,则鸡爪数和鸡的头数一样多,兔的
脚数是兔头数的2倍。
所得商中含有全部鸡的头数,也含有兔子头数2倍的
数,而48中包含全部鸡的头数和兔子头数1倍的数。
所以兔的只数是:
114÷2-48=9(只)
鸡的只数是:
48-9=39(只)
答略。
这样就可以认为,114÷2
解:假设把从甲、乙两堆煤里取出的煤的数量扩大4
倍,则从两堆煤取出的总数量
比原来的两堆煤多:
708×4-2268
=2832-2268
=564(千克)
甲堆煤的重量是:
乙堆煤的重量是:
2268-940=1328(千克)
答略。
第二十六讲 设数法
当应用题中没有解题必需的具体的数量,并且已有数量间的关系很抽象时,如果假设题中有个具体的数量,或假设题中某个未知数的数量是单位1,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清晰明确,从而便于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我们把这种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叫做设数法。
实际上设数法是假设法中的一种方法,因为它的应用比较多,所以我们把它单列为一种解题方法。
在用设数法解答应用题设具体数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所设数量要尽量小一些;二是所设的数量要便于分析数量关系和计算。
(一)设具体数量
例1 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去时顺水,每小时行驶30千米;返回时逆水,每小时行驶20千米。求这艘轮船往返的平均速度。(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甲、乙两港之间的路程没有给,要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就比较困难。我们可以设甲、乙两港之间的路程为60千米(60是轮船往返速度30和20的最小公倍数)。
这样去时用的时间是:
60÷30=2(小时)
返回时用的时间是:
60÷20=3(小时)
往返一共用的时间是:
3+2=5(小时)
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60×2÷5=24(千米/小时)
综合算式:
60×2÷(60÷30+60÷20)
=120÷(2+3) =120÷5
=24(千米/小时) 答略。
*例2光华小学中、高年级共有学生600名,如果中年级派出本年级人数
位“1”。假设高年级增加20名学生,这样中、高年级人数从原来的600名增加到:
600+20=620(名)
中年级人数是:
高年级的人数是:
600-320=280(人)
答略。例3 某人骑一辆自行车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回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此人骑自行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题中缺少“甲、乙两地的距离”的具体数量。我们可以任意设一个数为甲、乙两地的路程。
如设30千米为甲、乙两地路程,这辆自行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
答略。
此题如设20千米为甲、乙两地的路程,那么,可列式为20×2÷
辆自行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都是12千米/小时。
例4 用甲、乙两台收割机分别收割一块地的小麦时,甲用6小时可以收割完,乙用4小时可以收割完。用这两台收割机同时收割这块地,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因为这块地的亩数是个未知的数量,所以对没学过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解应用题的学生是一道难题。如果假设出这块地的亩数是个已知的数量,此题就容易解了。
假设这块地是12亩(也可假设为6和4的其他公倍数,如24亩、36亩、48亩、60亩等。这里假设为12亩,是因为12是6和4的最小公倍数,这样便于计算)。则由题意得:
12÷(12÷6+12÷4)
=12÷(2+3) =2.4(小时)
答:两台同时收割2.4小时可以收割完。
*例5有一堆苹果,如果平均分给大、小两个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得6个;如果只分给大班,每人可得10个。如果只分给小班,每人可得几个?(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法(1):假设有120个苹果,则大、小两个班共有小朋友:
120÷6=20(人)
大班有:
120÷10=12(人)
小班有:
20-12=8(人)
小班每人可分得苹果:
120÷8=15(个)
综合算式:
120÷(120÷6-120÷10)
=120÷8
=15(个)
答:只分给小班,每人可得15个。
解法(2):假设两个班的总人数是30人,则苹果的总个数是:
6×30=180(个)
大班人数是:
180÷10=18(人)
小班人数是:
30-18=12(人)
小班每人可分得苹果:
180÷12=15(个)
综合算式:
6×30÷(30-6×30÷10)
=180÷(30-18) =15(个) 答略。
(二)设单位“1”
例1 某食堂改造炉灶后,每天节约用煤60千克,这样原来计划用32天的煤,现在可以用48天。这堆煤共有多少千克?(适于六年级程度)
答略。
例2 有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等于正方体的棱长,长方
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那么正方体的体积是:
1×1×1=1
长方体的体积是:
答略。
设甲的钱数为单位1,这时因为甲的钱数是1,所以上面的关系式便成为:
乙有人民币:
答略。
例4 在一次407人参加的歌手大赛中,没有获奖的女歌手占女歌手总数
解:设女歌手的总人数为1。
从男女歌手总人数407人中,去掉没获奖的男歌手16人之后,(407-
=207(人) 男歌手的人数是:
407-207=200(人)
答略。
正在阅读: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三)技巧归纳03-15
2020服装设计师工作职责最新归纳08-15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怎样处理资料教案03-08
2013版化学全程复习方略 课时提能演练(十二) 4.3硫及其重要化合04-13
魔桶读后感精选10篇12-12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11-08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考试题及答案110-20
小学语文四年级升五五年级阅读与写作307-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奥数
- 讲义
- 归纳
- 数学
- 小学
- 技巧
- 方法
- (安利索变频说明书)24V
- 40篇文章巧记高考3500词汇(学案型) - 图文
- 油料灌装机
- 中国制动系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图文
- 单字型话题作文写作例谈
- 清镇800kta氧化铝工程环评 - 图文
- 支架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 给排水的知识点
- 七年级数学上册 6.2角教案
- 2014年北师大版 小升初复习 - - 比和比例应用题
- 2018年广西北部湾四市同城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自考:薪酬管理2011复习资料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南大网院)管理学第二次作业标准答案100分
- 信息管理系统试题及答案
-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制约因素
- 方迪秩序维护部作业指导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1)
- 2013年齐齐哈尔市事业单位招聘基层项目生总成绩单
- 兽医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