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课情境创设的有效运用 - 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3 17: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g-11学术研究 丁千目 而l聿 8期 教学动态 浅谈小学品德课情境刨设的有效运用 刘金英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教研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 会教学中,教师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 455004) 事例,创设情景剧:一个飘着雪花的早上,小红的妈妈给小红拿 来一件棉衣让小红穿上,可小红不听妈妈的话,非要穿裙子去 上学……当学生情景剧表演结束后,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从 刚才的情景剧中我们可以知道是什么季节?在这个季节小红 穿什么更合适?”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自然地得出结 论——“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更换衣服”。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 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 学生愉快地、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下面我就情境创设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的有效 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创设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素材中生成教学情境,然后在谈话中轻松自然地解决了教学难 点。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 说理而创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 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人理,情理交融,使学生自然地掌 握生活的基本常识,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日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又如,《见面问声好》一课,教师结合教学重点“知道主动和 别人打招呼的是有礼貌的表现”,课前创设情境:教师提早到教 室,主动和几个学生打招呼,观察学生的反映。上课后,教师就 把话题直接引向主题:“咱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礼貌,进了教室,我 主动和三位同学打招呼,结果有很多同学向我问好,主动向别人 问好是有礼貌的表现……”这样,使学生很好地吸收了本节课的 内容。 三 情境创设要形式多样化 如,《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一课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抓 住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知道报警电话,但不知道怎样正 确运用”。通过创设情境:失火现场,冬冬慌慌张张地拨打1 19报 警,只是说:“快来救火,我家失火了。”让学生讨论冬冬拨打119 电话报警只告诉对方“快来救火,我家失火了”的行为是否正确。 ’ 为了使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动力,情境创设就 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巧 用多媒体、游戏、故事、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激起一个个 “高潮”,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整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 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获得了正确的答案——拨打119报警 时要镇定,不要慌张,一定要把火灾现场的具体地址说清楚。本 节课为了让学生知道110救助电话只能在有险情、急需救助的情 况下使用,还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放学回家的路上,明明路过一 个公用电话厅,走到电话前乱打110,接通后故意不说话,连续乱 打了五次。情境讲完后,教师问学生:“1lo11随便乱打吗?”通过 教师的引导,学生得出了“11oR能在紧急时候使用,随便乱打 110是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法的行为”的结语,从而使学生知道110 如《军民鱼水情》这课,教材上只是呈现了这样一段话:“解 放军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也是人民的子弟兵,不论是地震灾区 还是抗洪前线,每当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遇到危险和闲难时,冲在 最前面的总是解放军。”另外配有几幅图片。如果单单让学生从 教材上的几幅图片和文字去感知军民鱼水情,学生可能只是浅 只能在遇到险情、需要帮助时才能使用。本节课紧扣教学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轻松、自然地完 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 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生活的事件中生成 显地识记。但是,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去感染学生,学生 可能得到的是震撼。为了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军民鱼水情深”, 可以播放歌曲《为了谁》的M rV、2008年春节前后冰冻灾害时军 人救灾的录像、5.12汶川地震中解放军救灾的感人录像,让这些 情境激活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境生情、以情促思、 以情导行,使学生受到感染,真切地感受到军爱民、民拥军的“军 民鱼水情”。 新教材的内容更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关注学 生的生活体验。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从学生生活中的普通事 件来生成教学情境,将生活化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 实际有效结合,真正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 悟中成长”。 总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品德与生 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必要手段,只要我们精心创设情 境,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就会在教学 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穿衣服的学问》一课,为了使二年级学生知道“随着季节 的变化应及时更换衣服”,教师挖掘了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典型 ?+”+一+一+“-4-“—卜“+”q-“-4-u-4-一-q.-”+“-4-”-4-”-4---4-“+“+*+”-4"-“+“+”+ 家分发碗,起床后分发洗脸毛巾、餐点等。再如,在开展某项活 动需要向其他班级借用材料时,只要是小朋友拿得动的东西,老 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幼儿独立去完成。在这些交往中幼儿学会了 表达自己的愿望、提出请求或表示感谢等交往技能,并让幼儿相 互分享快乐,同时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社会交往是幼儿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对于维护儿童 的心理健康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尽可能地 参考文献: [1】郝忆,《与幼儿交往的技巧》U】,《早期教育(教师版)》, 1992年O3期 [2】范敬梅,《教师与幼儿交往的方式》U],《早期教育》,2000 年19期 [3】5-绮珊,《谈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意义与培养》U】,《教育 导-71J》,1998年S5期 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 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 验。 1lO [4】庞建萍,《幼儿交往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6p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