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专题复习Microsoft Word 文档

更新时间:2023-04-21 01: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知识网络:

1、原始社会:传说中的禅让制。

2、奴隶社会: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完善于隋、唐、元,强化于明清,终结于辛亥革命。 4、皇权加强:

1)西汉一一颁布“推恩令”以削藩,建立监察制度,加强皇权;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加强思想控制。 2)隋唐——开创三省六部制,开设科举制,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 3)元朝——行省制度,有效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4)明朝一—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君权;

设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员和百姓的控制; 八股取士、文字狱,加强文化专制。

4)清朝一一设军机处,强化君权;实行更严酷的文字狱。

5、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始于隋,完善于唐,终于清末。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戊戌变法废除了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危害:严重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二、横向联系:注意同期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比较

1、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2、17—19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君主立宪制;法美:民主共和制);

同期的中国,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社会隐藏着深刻的危机。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经济

l、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2、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3、汉、张骞出使西域。

4、隋:修建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唐:农业,新农具(筒车(灌溉)、曲辕犁(耕地));

手工业,高超的丝织技巧和制瓷工艺(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商业,长安是国际大都市。

6、宋元:瓷器和丝绸,海上丝绸之路 (陶瓷之路,最大港口是福建泉州),

作用: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专题三:中外文化

一、中国文化 (一)成就:

1、文 字: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秦始皇用小篆统一各国文字,后演变为隶书。

2、造纸术:西汉时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交流。

3、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4、思 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的儒家思想。

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

5、陶瓷艺术:唐朝瓷器(唐三彩、越州越窑的青瓷,邢州邢窑的白瓷),宋元时期的景德镇。 6、诗歌:唐诗(“诗仙”、“诗圣”),书法(颜真卿,多宝塔碑)。

7、火药:古代炼丹家发现的,唐朝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普遍用于战争。

8、指南针:在战国司南的基础上,到宋朝完成了指南针的发明,后来用于海船上被称为罗盘针。 (二)交流:

1、唐:中印:玄奘西天取经。 中日:鉴真东渡日本。

2、两宋: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碰撞、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的含义: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时期,(主要表现为战争冲突); 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为了逃避战争);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南宋时完成)。 二、外国文化 (一)成就:

1、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代印度人发明阿拉伯数字。 2、历法:埃及的太阳历,两河流域的太阴历和星期制。 3、建筑:埃及金字塔,两河流域空中花园。 4、法律: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英国资产阶级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美国《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宪法》使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 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

5、文艺:阿拉伯人文学作品《天方夜谭》;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意大利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 6、思想: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 7、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

2010年专题复习

(二)交流:

1、阿拉伯人传播O一9十个数字符号。(东西方之间的交流)

2、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各地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迪亚士、达伽马的线路依然是东西方之间的交流通道,

哥伦布、麦哲伦的航线,促进世界各大洲、各地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专题四:改革开放

一、中国历史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l、秦国商鞅变法(战国时期)。 2、北魏孝文帝改革(南北朝时期)。 3、洋务运动(19世纪60一90年代)。 4、戊戌变法(1898年)。

5、中国现代的改革:1979年,最先在农村开始(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国外的重要改革

1、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美国罗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三、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开放

l、汉:张骞通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丝绸之路(丝绸为主),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唐:1)对外贸易繁盛,长安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国际大都市)

中国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2)著名人物:鉴真、玄奘。

3、宋元时期:

1)海上丝绸之路繁盛(陶瓷为主)。元大都(北京)是世界经贸中心,泉州是世界最大构外贸港口。 2)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3)元朝时期,火药传到欧洲。

4、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 2)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只保留广州对外开放)。 5、鸦片战争后的被迫开放:《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6、中国当代的主动开放:1980年,最先在沿海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专题五: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一、知识网络

(一) 列强侵华过程:

1、鸦片战争:1842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战争:1895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31一1937年局部侵华 2)1937一1945年全面侵华 (二) 近代中国人的探索 (向西方学习:技术一制度--思想)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等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自上而下进行资产阶级改良。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新文化运动(激进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是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专题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二、中共进行的武装斗争 l、重要的革命战争

1)北伐战争:1926年,为了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开始北伐。

2)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8月,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3)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至1953年,提高中国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重大战事

1)红军长征:1934—1936年,江西瑞金—甘肃会宁

2)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3)渡江战役: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2010年专题复习

专题七:国家统一与港澳台问题

一、 基础知识

(一) 中国古代的历史朝代更替顺序

夏、商、西周、东周( 春秋战国 )、秦、西汉、东汉、

三国( 魏蜀吴 )、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 宋齐梁陈 )北朝(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 北宋和南宋 )、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 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的趋势

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的趋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三) 古代的统一与分裂

1、三大分裂时期:①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③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并立时期(北宋和辽、西夏对峙,南宋和西夏、金对峙)。

2、四大统一时期:①秦汉时期 ②西晋时期 ③隋唐时期 ④元明清时期 3、九大统一王朝: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二、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一) 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l、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2、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

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二) 澳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l、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后来,强行租居澳门。 2、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 台湾问题 1、基本史实

1)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2) 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

3) 1949年10月l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离状态至今。

4)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后,中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但是,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

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言论,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专题八:建国后的重大成就和挫折以及土地政策

一、建国后的重大成就和挫折 1、成就:1)两弹一星,(功勋人物: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 2)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2、挫折:1)大跃进(城市)、 2)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 3)文化大革命。 二、建国后的土地政策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约3亿农民分到了土地。(从地主所有变为农民私人所有) 2、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3、1958年人民公社化。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最早实行,1979年全国实行)。

专题九:思想解放

一、封建社会对人们的思想统治

1、秦:焚书坑儒。 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二、我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儒家思想。)

2、1898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的君主立宪)。 3、1911年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 4、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民主(自由、平等)和科学思想。 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思想。(关于真理问题大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三、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

1、文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 2、启蒙运动:17、18世纪、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德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一次思想解放。

2010年专题复习

专题十:中国重大事件表

专题十一:几个重要关系

一、中美关系 1、“二战”期间:两国曾经同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国,共同抗击过德、意、日法西斯。

2、冷战期间: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相异,美国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两国在朝鲜战场上交战。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4、美国干预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5、目前,中美两国都是在世界上有地位的大国,同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前努力。 二、中日关系 1、古代(友好):中日两国有着长期友好的历史。如唐朝时期的鉴真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 2、近代(冲突):在“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为了积累资本、开拓市场,日本两次侵华。 第一次:甲午中日战争,为了积累资本、开拓市场;

第二次:1931年、1937年侵华战争,为了转嫁经济危机。 3、现在(和平为主):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日本教科书问题,引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 日本应该反思历史,接受教训,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

2010年专题复习

三、国共关系: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一对抗一再合作一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史实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l、合作: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 1)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合作破裂 3)结果(利):建立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许多军事人才;

1926年,共同行进北伐战争,打击了国内军阀,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推动了国民革命。

2、对抗:1927—1936年:十年内战。

1)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合作破裂,第一次对抗开始。

2)主要事件: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召开遵义会议。 3)结果(弊):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十年内战开始,使日本趁机侵占东北三省。 3、再合作:1937—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再次合作的开始。

2)七七事变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开始正式合作。 3)结果(利):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再对抗: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1)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双十协定》内战全面爆发。第二次合作破裂正式破裂。

2) 主要事件: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国民党南京政府灭亡、蒋介石退居台湾。 3)结果(弊):中国再次陷入内战,最终造成海峡两岸人为分裂,影响祖国统一。

四、中外关系

l、15世纪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世界。古代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宋元时期达到最高峰),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曾经为世界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16—19世纪,西方逐渐由弱到强,表现如下:

1)西方在经济上:经过工业革命后,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

2)西方在政治上: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专制。 3)西方在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放思想,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起来。 4)在对外政策上:西方经过开辟新航路后,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大力进行殖民扩张。 但是这时期的中国处于明清朝时期,开始落后于西方。原因如下: 1)在政治上实行封建专制制度,

2)经济上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3)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4)选官制度上实行“八股取士”,思想上大兴“文字狱”, 总之,16—19世纪,西方国家由弱到强,中国由强到弱。

3、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受了百年耻辱。

五、古今关系

1、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我国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断,就在于中华民族在几千年 的发展中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永不泯灭的民族精神。 3、我们要学习、继承、发扬和传播中华文明。

4、我们要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贡献力量。 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即PRED的关系。(最好结合深圳实际情况)

l、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人类与自然资源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基本解决途径。 3、深圳实际情况

1)四个难以为继:土地、资源、人口、环境。(速度深圳一效益深圳一和谐深圳) 2)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经济环境)中,应该怎么做?

A:政府(1)调整产业结构,关闭落后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2)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

建筑和交通体系。(3)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这是作为中学生对城市建设或对政府提出的建议) B:个人:改善个人生活理念,从自身做起,减少碳排放。

(1)思想上:我们要树立节能和环保的观念,积极行动起来多做宣传和监督工作。

(2)行动上:①我们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乱丢垃圾。

②利用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来保护资源和环境,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小卫士和节水标兵。

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我们要利用社区的各种功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010年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2010年上海举办41届世博

1、会标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2、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和谐(要做到爱护、 保护环境、低碳生活)、人与社会和谐(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人与人之间和谐(要团结互助、友好相处、 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等等)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3、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什么?

城市多元文化融合,城市经济繁荣,城市科技创新,城市 和谐社区的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

4、中国为什么能举办世博? 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最根本原因),国际地位提高。 5、世界博览会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促进世界各国交流;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突出时代主题,引领世界潮流; 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专题十三: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中国古代政治家: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始皇的措施) 2)汉武帝的“大一统”,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主导思想。 3)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知人善任,对外开放)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改革弊政,维护统一) 2、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主义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4)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3、20世纪中国重大人物和历史事件及理论成果: 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 2)毛泽东:1949开国大典,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6i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