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人民版)成套训练专辑:课时训练4 伟大的抗日战争

更新时间:2023-10-30 21: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训练4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有一位女委员提交“应该将抗日战争由八年更改为十五年(注:实为十四周年)”的提案。在她看来,中国的抗日战争最早发生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而改为十四年,即推到了1931年,那时,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

答案 A

杭州模拟?“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2.?2013·

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

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材料中涉及的事件及地点,由日军在宛平军事演习,借口士兵失踪发动战争等可知,是针对卢沟桥事变。

答案 C

苏州模拟?中国某市市民在一次集会上朗诵了自己的诗:“金陵噩梦连华夏,七3.?2013·

十年来痛未轻。……何得出鞘轩辕剑?扶桑踏破祭冤城!”此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卢沟桥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华北事变 D.日本战败投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中“金陵”是指南京,“扶桑”是指日本。因此“金陵噩梦”是指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该诗表达了作者的悼念与愤怒。

答案 B

4.1932年,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

刘长春严词拒绝,最后在张学良等的资助下,孤身一人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日本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伪满洲国复辟帝制,冒天下之大不韪 B.伪满洲国为虎作伥,镇压抗日联军 C.中国人不应该代表外国参加奥运会

D.满洲乃中国领土一部分,应该代表中国参加而不是伪满洲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提供信息来看,刘长春之所以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是因为东北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代表的是中国而不是伪满洲国,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叙述错误。

答案 D

5.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大规模抵抗,这最能说明( ) A.国民政府认识到唯有抵抗才有出路 B.国民政府转变了对日本的传统看法

C.民族矛盾激化是国民政府政策改变的动因 D.国共合作改变了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

解析 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民政府积极抗战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答案 C

6.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 )

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解析 1938年1月以前,抵抗日军达三个月之久的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制定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答案 B

温州模拟?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7.?2013·

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

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新四军”是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而成的,主体是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活动区域应是江

南地区。

答案 D

北京模拟?1937年9月,在一二○师举行的抗日誓师大会上,朱德明确指出,红8.?2013·

军改编,同志们思想不通,这个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毛泽东说了,红军改编,统一番号

是可以的,但是有一条绝对不能变,就是中国红军必须绝对处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这段材料说明了( )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②中共坚持对军队的领导权 ③红军接受国民党改编 ④国共之间的矛盾消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红军虽为顾全大局接受改编,但中共依然坚持对军队的领导权,故①②③说法正确。红军接受改编并未意味着国共矛盾消失,故④错误。 答案 A

9.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赞成把成吉思汗的灵柩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团结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防止日本侵略者破坏中国的文物古迹 D.促进蒙古人民的抗日热情

解析 根据时间和题意,用排除法分析A、C、D三个选项,只有B项与题干相符。 答案 B

南昌模拟?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10.?2013·

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但不

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者 B.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C.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努力 D.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解析 根据时间可知,中共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

答案 C

11.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解析 要抓住“边区”这个关键词,因为只有在抗战时期陕甘宁才建立了边区政府。 答案 B

12.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戴安澜将军(安徽无为籍)率所部万余将士在东瓜战役中,击毙日军5 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安全撤退,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大捷。中

国远征军出征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B.履行与缅甸的军事政治协议

C.缓解美、英两国对国民政府的压力 D.保卫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的通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942年,中国政府组建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的主要目的是保卫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的安全。A、B、C三项均不正确或不是主要目的。

答案 D

13.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当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在此,毛泽东( )

A.认为政府的错误导致此阶段伤亡过大 B.肯定全民族抗战功绩以鼓舞全国士气 C.充分肯定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功绩 D.认为抗战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析 从“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抗战初期的战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以鼓舞全国的士气。“陆空两面”“几百万军队”是对正面战场的描述,虽然涉及伤亡情况,但仍然是持肯定态度的,由此不能得出A、C两项的结论;从“八个月中”可以判断毛泽东说这段话是在1938年二三月份,当时仍处于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敌强我弱,战争形势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

答案 B

14.福建省志记载,1943年8月,福建省航建分会决定献机68架,全省共募捐1 360万元;11月26日《南方日报》报道:尤溪县捐献飞机13架,居全国县级献机数之冠。从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

A.福建航空事业迅速发展 B.福建各地踊跃支援解放战争 C.福建人民积极支持抗战 D.福建人民支持工业化建设

解析 1943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以材料要反映的应该是福建人民积极支持抗战。 答案 C

15.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说法错误的是( )

A.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B.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C.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全民族抗战

D.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

解析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四大会战,还是积极抵抗的。后来国民政府虽然发动过几次反共高潮,但对日本的侵略始终是抵抗的,尽管是消极抵抗。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

材料二 “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这个基本原则包含:“(一)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二)红军有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军不得干涉。……(三)南京只作战略规定,红军有执行此战略之一切自由。(四)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

——毛泽东给彭德怀的电报

材料三 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但这种拿手好戏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人之翼侧,就要以创建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集中打仗,二者不能并举。然而,只有分散做群众工作,才是决定地制胜敌人,援助友军的唯一的办法。 ——毛泽东给彭德怀的电报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多次提到“国军”,可见国民政府执行的是怎样的抗战路线?

(2)为什么要确保“山西”及“淞沪”?国民政府为此组织了什么战役?

(3)根据材料二、三回答,中共的抗战路线与国民政府有何区别?决定这种区别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在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地位如何? 答案 (1)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2)确保的原因:山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倘若日军占领则可以长驱直入,南下渡过黄河夺取中原地区;淞沪地区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门户,上海失守将威胁南京。战役:太原会战、淞沪会战。

(3)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或注意发动群众)。两党的阶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6i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