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期末第九章、第十章习题
更新时间:2024-03-26 20: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未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 B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C.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实现 D.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1956年4月召开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任务是( B )。 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C.向现代科学进军 D.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4.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处于( A ) 。 A.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5.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D )完成的。 A.大跃进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6.在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作报告的中央领导人是( C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毅
7.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表述是( C )。 A.民族资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社会中间派
8.中共中央在1956年1月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发出了( B )的号召。 A.“向现代化进军” B.“向现代科学进军”
C.“向共产主义进军” D.“向社会主义进军”
9.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领导下,集中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 D )。 A.《第二个五年计划》 B.《1957年经济计划》
C.《1956年到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D.《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10.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 C )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A.《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 B.《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11.1956年毛泽东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C )。 A.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2.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 A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13.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是( C )。 A.少走了一些弯路 B.引以为戒
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向外国学习
14.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D )。 A.发展生产 B.劳资两利
C.繁荣经济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5.毛泽东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之后形成的文章是( A )。 A.《论十大关系》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 D.《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B )。 A.1956年1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 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1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 ( A ) 。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18.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提出艺术问题上要( A )。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兼容并蓄 D.海纳百川
19.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提出学术问题上要( B )。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兼容并蓄 D.海纳百川
20.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既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被称作( A )。 A.新经济政策 B.旧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D.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21.中共八大上,致开幕词的是 ( A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2.中共八大上,作政治报告的是 ( B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B )。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24.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B )。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5.1956年9月中党八大提出的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 )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大众同反革命残余势力的矛盾 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6.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 ) 。 A.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8.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D )。 A.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B.慢一点、稳一点 C.力争高速度压倒一切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9.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是( A )。 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30.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 D )。 A.综合发展 B.平衡发展 C.重点发展重工业 D.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1.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 A )。 A.陈云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毛泽东
32. 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发言中,陈云提出的( B )重要思想,受到重视,被大会决议所采纳。这是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A.既反冒进,又反保守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给地方和企业适当下放权力 D.建设规模要同国力相适应
33.毛泽东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C ) 。
A.《矛盾论》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4.(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C )。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成果
35.1957年,毛泽东发表( C )一文,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A.《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6.毛泽东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D ) 。 A.对抗性质的 B.阶级之间的矛盾 C.必须用暴力加以解决 D.是非对抗性的
37.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C ) 。 A.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开展阶级斗争
38.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B )。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C ) 。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40.标志着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的文章是( B )。 A.《矛盾论》 B.《事情正在起变化》 C.《这是为什么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1.邓小平说,1957年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其标志性事件是( C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B.整风运动的开展
C.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42.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改变了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关于( D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B.反对把个人突出和对个人崇拜的方针 C.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43.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突出地宣传总路线的灵魂是( B )。 A.多 B.快 C.好 D.省
44.1958年初批判( D ),是建国后第一次把正确当成错误批判,并同发动“大跃进”联系在一起。 A.总路线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反冒进
45.“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46.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出现在( C )。 A.土地革命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7.党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是在( C )通过的。 A.党的八大二次会议 B.党的八大六中全会 C.党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 D.党中央南宁工作会议
48.1958年9月,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 B ) 。 A.政社合一 B.一大二公 C.一平二调 D.平均分配
49.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 A ) 。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50.在1958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批判了“废除商品生产,实现商品调拨”的错误主张。提出这个错误主张的人是( B )。 A.林彪 B.陈伯达 C.张春桥 D.康生
51.毛泽东在1959年9月,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强调( C )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 A.商品经济 B.社会实践 C.价值法则 D.市场经济
52.在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党中央在庐山先后展开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会上,针对当时我国客观存在的问题,有个领导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他是( C )。 A.黄克诚 B.张闻天 C.彭德怀 D.周小舟
53.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A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54.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55.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D.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56.正式宣布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会议是( D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7.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是在 ( B )。 A.第二届全国人大 B.第三届全国人大
C.第四届全国人大 D.第五届全国人大
58.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是( C )。 A.社会主义强国 B.“全面小康”
C.“四个现代化” D.“中等发达国家”
59.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届六中全会 B.庐山会议 C.八届九中全会 D.七千人大会
60.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D )。 A.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61.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贯彻按老分配原则,废除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的文件是( C )。 A.《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 B.《十年总结》
C.《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
D.《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紧急指示信》
62.毛泽东最早改变八大决议中关于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正确分析,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是主要矛盾”的会议是( A )。 A.1957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 B.1958年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 C.1959年的庐山会议
A.1962年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
63.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的思想,后来更发展成为 ( D )的指导思想。 A.四个现代化 B.农业六十条 C.大跃进
D.以阶级斗争为纲
64.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B )。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B.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5.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 一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6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C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农村人民公社化
67.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 )。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五·一六通知
C.《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 D.《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68.“文化大革命”初期,向全国广播攻击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市委的第一张大字报,大字报作者为首的是 ( B )。 A.蒯大富 B.聂元梓 C.王力 D.关锋
69.“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是( A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林彪 D.江青
70.通过所谓《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并错误作出“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消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会议是( C )。 A.1962年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 B.1966年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 C.1968年召开的八届十二中全会 D.1969年召开的中共九大
71.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月风暴”,是指( C )。 A.《跑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印发 B.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
C.上海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 D.江青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
72.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的头目是( C )。 A.姚文元 B.康生
C.王洪文 D.江青
73.下列各项,客观上已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破产的是( A )。 A.九一三事件 B.恢复邓小平等老同志的职务
C.四五运动 D.粉碎“四人帮”
74.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是 ( B )。
A.“四人帮”“组阁”图谋的破产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C.天安门事件的发生 D.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75.“九一三事件”指的是( B ) 。 A.“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中央“文革”小组基本取代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76.“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A )。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77.“文革”后期江青等人借“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 A )。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林彪 D.刘少奇
78.1975年的全面整顿和1978年关于真正标准问题的讨论,二者的共同点是( D )。 A.破除“两个凡是” B.“批林批孔”
C.批判“四人帮” D.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79.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B )。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80.1975年邓小平推动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其中,经济工作的整顿首先是从(B)展开的。 A.军队 B.交通运输 C.工业领域 D.农业领域
81.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以后,毛泽东提议( D )担任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A.陈云 B.邓小平 C.李先念 D.华国锋
82.天安门事件,实际上是拥护 ( A )为代表的正确领导。 A.邓小平 B.周恩来 C.李先念
D.毛泽东
83. 1966年5月至 1976年10月的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 ( C )。 A. 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B.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
C.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D.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
84.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C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8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 C )。 A.毛泽东得出“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86.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取得划时代的 胜利。主要表现在( A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席位的合法权力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C.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提案被废置 D.美国“双重代表”方案被否决
87.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 C )。 A.1949年10月 B.1956年10月 C.1971年10月 D.1978年10月
88.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用“小球推动大球”是指( D )。 A.用乒乓球推动了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B.用乒乓球推动了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C.用“乒乓外交”打开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D.用“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89.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 A )。 A.156个 B.141个 C.146个 D.150个
90.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 C )是从1960年开始用了3年时间基本建成的。 A.辽河油田 B.胜利油田 C.大庆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91.在大庆油田的会战中,涌现的光辉榜样“铁人”是( B )。 A.焦裕禄、
B.王进喜、 C.欧阳海 D.雷锋
92.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下,从1956年到1976年,中国运动员先后打破世界记录计 ( A )。 A.123人 B.113人 C.133人 D.130人
93.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A )。 A.1964年10月16日 B.1967年6月17日 C.1969年9月23日 D.1970年4月24日
94.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是在( B )。 A.1964年10月 B.1967年6月 C.1970年 1月 D.1970年4月
95.1961年,党中央作出了以研制“两弹”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我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在6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弹”是指 ( A )。 A.原子弹、导弹 B.原子弹、氢弹 C.导弹、氢弹 D.原子弹、地球卫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
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 B.强调在着重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C.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论十大关系》论述的经济关系有( ABCDE )。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E.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论十大关系》论述的政治关系有( ABCDE ) 。 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B.党和非党的关系 C.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D.是非关系 E.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向外国学习“的思想,基本观点有(ABCD )。 A.对苏联要有所学、有所不学 B.可以学社会主义国家的长处 C.可以学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 D.可以学一切国家民族的长处
5.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BC ) 。 A.《论十大关系》发表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矛盾问题》发表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开展党内整风运动
6.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的“双百”方针是( AB )。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百家讲坛 D.百年潮
7.中共八大 (ABCD )。 A.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B.毛泽东致开幕词 C.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D.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8.中共八大(ABCD )。
A.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C.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9.中共八大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ABD )。 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C.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体,以轻工业、农业发展为补充 D.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10.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是( ABDE ) 。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B.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E.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11.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AC)。 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D.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2.中共八大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 AB )。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CD ) 。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是(CD)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AD) 。 A.敌我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16.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BCD ) 。 A.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B.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17.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要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场反对( ABD )的运动 。 A.官僚主义 B.宗派主义 C.党八股 D.主观主义
18.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 BCD ) 。 A.反对贪污 B.反对官僚主义
C.反对宗派主义 D.反对主观主义
19.1957年反右派斗争( ABC )。 A.是必要的
B.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 C.采用了错误斗争方式
D.是完全错误的
20.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运动中采用了错误斗争方式。“四大”方式指(ABCD )。 A.大鸣 B.大放 C.大辩论 D.大字报 E.大批判
21.1958年初批判反冒进是( ABCD )。 A.建国后第一次把正确当成错误批判 B.同发动“大跃进”联系在一起
C.改变了中共八大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D.经济建设“左”倾错误
2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表述是( ABC )。 A.鼓足干劲 B.力争上游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3.“大跃进”运动(ABCD )。 A.1958到1960三年大跃进
B.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C.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D.是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 24.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其主要标志和特点是( ABCD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2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BCD )。 A.毛泽东是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B.改变了中共八大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是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D.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26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 ( AB) 。 A.规模大 B.公有化程度高
C.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D.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27.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努力遏制和纠正“左”倾误的会议有(ABCD) 。 A.第一次郑州会议 B.八届六中全会 C.第二次郑州会议
D.1958年11月在武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2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行的“三面红旗”,是指 ( BCD )。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9.1959年的庐山会议( ABCD )。
A.包括庐山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B.错误地开展了对彭德怀的批判 C.经济建设上打断了纠“左“的进程 D.使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
30.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认为犯错误的主观原因是( AC )。 A.犯了不够实事求是的毛病 B.工人阶级的狂热性 C.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 D.农民阶级的狂热性
31.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有(ABC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D.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32.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 ABCD )。 A.是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B.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党政军干部七千余人 C.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 D.在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作用
33.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 ABCD )。 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
34.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是实现( ABCD ) 。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35.“文化大革命” ( ABCD )。 A.历经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B.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C.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 D.是历史的悲剧
36.“文化大革命”,中央成立了文化革命小组,逐步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实际成为 “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文化革命小组组长是( C ),顾问是( A )。 A.康生
B.江青 C.陈伯达 D.张春桥
37.系统提出“文化大革命”主要论点的是 ( CD )。 A.毛泽东的大字报 B.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C.《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D.中央五一六通知 E.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38.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依据,即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ABC)。 A.对当时国内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B.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 C.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 D.是基本正确的
39.“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标志是( CD )。 A.毛泽东的大字报 B.姚文元文章的发表
C.《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D.中央五一六通知
40.“文化大革命”中,抵制“左”倾错误,却遭到诬陷或镇压的事件是( BD ) 。 A.一月革命 B.二月逆流
C.批林批孔 D.四五运动
41.“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 (AD )。 A.1971年 B.1972年 C.1975年 D.1976年
42.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起重要作用的中央领导人有(ACD )。 A.华国锋 B.胡耀邦 C.叶剑英 D.李先念
43.“文化大革命”悲剧的社会原因是 ( ACD )。 A.长期以来“左”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 B.近代帝国主义侵略
C.没有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机制 D.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久远
44.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原因是( ABCD )。
A.中共犯严重错误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 B.中共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C.中共犯错误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很多重要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45.1956-1976年,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
大的显著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 (.ABCD )。 A.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C.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D.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46.1961年,党中央作出了以研制“两弹”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我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在6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弹”是指 ( AC )。 A.原子弹、 B.氢弹 C.导弹、 D.卫星
47.我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BCD)。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4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有(.ABC )。 A.中国 B.印度 C.缅甸 D.美国
49.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ABD)。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50.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BCD)。 A.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B.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51.“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我国外交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AB)。 A.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D.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52.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ABCD )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同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等国家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C.中苏关系缓和
D.1970年到1976年新建交的国家有62个。
5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家经济发展上提出的思想有(ABCD ) 。
A.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权,使企业享有适当的自主权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C.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D.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54.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原则包括(ABCD ) 。
A.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C.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D.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5.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可能分为( CD ) 。 A.落后的社会主义 B.先进的社会主义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56.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AB) 。
A.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57.上个世纪60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AB)
A.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E.发达的社会主义
58.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建设“两条腿”走路方针包括 (ABCD)。 A.工业和农业并举 B.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C.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 D.大中小企业并举
59.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有民主,(ABCD),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 A.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B.又有统一意志
C.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D.生动活泼
60.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的对待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方针是(ABCD)。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 D.推陈出新
三、判断题
1.1956年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2.1956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义的开始。( √ )
3.《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 )
4.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
5.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基本方针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和敌我矛盾。( ⅹ )
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 √ ) 7. 1956年,毛泽东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 √ )
8.中共中央在1956年1月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发出了“向现代化进军”的口号。( ⅹ ) 9.中共中央在1956年1月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 √ ) 10.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 1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古为中用,洋为今用”。( ⅹ ) 12.中共八大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 )
13.中共八大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 √ ) 14.以苏联为借鉴,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反对个人崇拜。 ( √ )
15.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 √ )
16.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 ⅹ )
17.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
18.1957年整风运动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
19.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一个严重影响,就是改变了党的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 )
20.1957年反右派斗争必要,但犯了严重扩大化错误,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 √
)
21.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运动中采用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错误斗争方式。( √ )
22.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初衷是好的,但结果是违背经济规律,破坏了经济平衡。( √ ) 23.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其主要标志和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
√ )
24.人民公社的体制是 “政社合一”,特点被概括为 “一大二公”。 ( √ ) 25.毛泽东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 )
26.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指过渡时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ⅹ ) 27.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指建设时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 ) 28.大跃进、人民公社造成中国国民经济1958到1960年三年严重困难。( ⅹ ) 29.大跃进、人民公社造成中国国民经济1959到1961年三年严重困难。( √ )
30.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的影响。( ⅹ ) 31.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ⅹ )
32.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 √ )
33.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经济上打断了纠“左”的进程,继续大跃进。( √ )
34.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 √ )
35.1961年3月,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推动国民经济转入1962年至1965年的三年调整时期。( √ )
36.我国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 )
37.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的导火线是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 √ )
38.“九一三”事件,是林彪反革命集团机毁人亡覆灭。( √ )
39.“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 )
40.1973年8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方针。 41.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 √ )
42.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同年清明前后,爆发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运动。( √ )
43.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
44.“文化大革命”是探索中的错误,不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造成的。( √ )
45.1964年成功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代表了当时国家的最高艺术水平.( √ ) 46.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10月16日。(√ ) 47.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 48. “乒乓外交”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 ) 49. “乒乓外交”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ⅹ )
50.毛泽东总结经济教训指出社会主义可能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 √ )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未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D ) 。 A.揭批“四人帮”运动还在开展
B.清查“四人帮”的帮派体系工作开始着手 C.国家的正常秩序需要恢复
D.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2.邓小平说:“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 )。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3.( B )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一切职务。 A.中共十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内容是关于 ( B )。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两个凡是”的问题
C.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5.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B )。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 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C ),全国高等学校重新开始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A.1976年底 B.1977年初
C.1977年底至1978年初 D.1978年秋季
7.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与实践的会议是 ( C )。 A.中共十大 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的是(A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拨乱反正 C.改革开放
D.“两个凡是”
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 B ) 。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10.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的是( D ) 。 A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华国锋在中共十一大上的讲话
C .邓小平关于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讲话
D.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1.1978年11月,( B )决定为“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错案平反。 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中央政治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2.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B )。 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3.(B )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1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共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C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 C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16.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 A )的方针。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调整、改革、巩固、提高 C.调整、发展、稳定、提高 D.调整、改革、巩固、提高
17.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 B )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经济特区
18.从1978年起, ( A )两省的基层干部群众,开始探索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A.安徽、四川 B.江苏、山东 C.河南、河北 D.广东、广西
19.“文革” 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起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B )。 A.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C.取消人民公社 D.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C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1.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22.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 A )。 A.临近港澳 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就
23.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 A )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A.厦门 B.宁波 C.海口 D.福州
24.( C )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天,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 A.1977年 B.1978年 C.1979年 D.1980年
25.1979年1月29日到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 A )次访问美国。 A.一 B.二
C.三 D.四
26.( C )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 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7.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是 ( C )。 A.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28.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D )。 A.中共十一大上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十二大上
29.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 )。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30.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农村经济大发展,大批富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使( C )异军突起。 A.私有企业 B.三资企业 C.乡镇企业 D.国有企业
31.首次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文献是 ( C )。
A.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85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1986年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 B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A.有知识 B.有道德 C.有信念 D.有责任
33.1987年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 )的基本路线。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一个中心” C.“两个基本点” D.“体制改革”
34.( B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35.党的第( B )全国代表大会阐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6.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 D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7.中共十三大提出,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 ( C )水平。 A.温饱 B.中等国家 C.小康 D.发达国家
38.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C )。 A.人民生活摆脱贫困 B.人民生活实现温饱
C.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39.( A )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邓小平 B.胡耀邦 C.李鹏 D.江泽民
40.1980年发表的( B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A.华国锋 B.邓小平 C.胡耀邦 D.陈云
41.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 C )的讲话,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A.《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B.《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2.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 A )。 A.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B.研制导弹、原子弹获得成功
C.提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业救国
43.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 B )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44.根据邓小平关于要建立退休制度的请求,党的十三届( C )接受了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并决定由江泽民任中央军委主席。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4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B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6.1990年4月,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启动了( A )开发开放的战略举措。 A.上海浦东新区 B.海南 C.西部 D.珠江三角洲
47.1990年11月年26日,经国务院授权、( A )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 C.国家工商局 D.证监会
48.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D )。 A.小康社会 B.生活富裕 C.经济繁荣 D.共同富裕
49.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风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0.1992年初,邓小平在谈话时强调 ( C )是硬道理。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稳定
51.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 ( B )。 A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B.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决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D.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2.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53.( C )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 A.七五计划 B.八五计划 C.九五计划 D.十五计划
54.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在 ( C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55.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 )。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开放
56.中共十五大提出了 ( D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58.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 B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卫生组织 D.世界银行
59.2001年9月颁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把( D )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A.制度 B.纪律 C.政治 D.法制
60.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尊重历史和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 B )伟大构想。 A.和平统一祖国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用谈判方式同意祖国 D.和平谈判,武力施压
61.“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下列哪个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B)。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62.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的( D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63.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D )。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64.1997年( A )23时42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式开始。 A.6月30日 B.7月1日 C.7月2日 D.10月1日
65.1997年( B ),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A.6月30日 B.7月1日 C.7月2日 D.10月1日
66.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999年( B )正式成立。
A.12月19日 B.12月20日 C.12月21日 D.10月1日
67.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 ( C )。 A.开始酝酿 B.正式提出
C.从科学构想变成现实 D.完成历史使命
68.1993年4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 C )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A.香港 B.澳门 C.新加坡 D.澳大利亚
69.2007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系统阐述了( C ) 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为十六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A. “三个代表” B.小康社会
C.和谐社会 D.科学发展
70.中共十六大提出了 ( D )。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7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 D )提出的。 A..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B.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C.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D.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7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C )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四中全会
7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 )。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D.发展
7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是( C )提出来的。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胡耀邦 E.温家宝
75.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新增加的一项内容是( A )。 A.社会建设 B.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 D.文化建设 E.民主与法制建设
76.2005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B )的战略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大力建设创新国家 D.社会主义荣辱观
77.( A )起正式废除农业税。 A. 2006年1月1日 B. 2006年12月1日 C. 2007年1月1日 D. 2007年12月1日
78.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十五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 B )国家,阐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A. 和谐 B. 创新型 C. 法制 D. 发展
79.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 (B )。
A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C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80.2005年起,确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了一场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 A )。 A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活动 C.反腐败斗争 D.党风廉政建设活动
81.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到2006年经济总量已居世界( C )。 A.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D.第五位
82 .2006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A)。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83.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的法律是 ( B )。 A.《对外贸易法》 B.《反分裂国家法》 C.《行政许可法》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ABC)。
A.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D.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2.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在于它( ABCD )。 A.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B.成为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 C.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D.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3.邓小平同(BCDE)等中央领导同志支持并领导了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华国锋 B.叶剑英 C.陈云 D.李先念 E.胡耀邦
4.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ABCD )。
A.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B.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C.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D.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5.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教文化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ABC)。 A.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C.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D.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BD)。
A.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主要表现在( ABCD )。 A.拨乱反正的推进 B.国民经济的调整 C.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D.对外政策的调整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 ABCD )。 A .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B.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9.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 ABDE )的方针。 A.调整 B.改革 C.发展 D.提高 E.整顿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 A ),二是( B )。
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 B. 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C. 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 D.农业生产实行统一经营
11. 1978年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 BC )。 A.包产到组 B.包产到户 C.包干到户 D.统分结合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省份是( CD )。 A.广东 B.福建 C.安徽 D.四川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 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ABC)。 A.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利优势 B.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C.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D.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14.1978年以后,我国在调整对外政策、改善外部关系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BCD )。 A.中日建交 B.中美建交
C.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 D.中国领导人访问了日美两国
15.为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央于1980年5月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它们是( ABCD )。 A.深圳 B.汕头 C.珠海 D.厦门
16.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 ABDE )。 A.革命化 B.年轻化 C.正规化 D.知识化 E.专业化 F.现代化
17.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提出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BCDE )。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E.坚持马克思主义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BCD ) 。 A.集体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具体体现在( CD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C.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实现了若干重要转变,即(ABC)0)。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B.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的改革 C.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D. 从“两个凡是”到否定一些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21.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ABC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 C.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主席
D.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
2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 ABCD)。 A.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B.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 C.功绩第一位 D.错误第二位
23.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 ABCD )。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4.1987年中共十三大( BCD )。
A.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B.比较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完整地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D.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25.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ABC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6.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BC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7.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是指( AB )。 A.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发展集体经济 C.解决温饱 D.达到小康
28.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是(BCD )。 A.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发展是硬道理 D.两手都要硬
29.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BCD )A.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B.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C.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D.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
30.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强调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提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指(ABD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经济繁荣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1.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是( ABC )。
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 C.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有利于社会稳定
32.1992年,以((AB )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 A.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 B.中共十四大
C.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33.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BCE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是对社会主义体制的简单修补 E.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34.1994年,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江泽民提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BCD ) 。 A.稳定是前提 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目标 D.三者互相促进
35.1994年9月,中央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解决( CD )两大历史性课题 。 A.党要管党 B.从严治党
C.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36.1996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ABCD ) 。 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7.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推动解决( BCD )问题。
A.农民工 B.农业 C.农民 D.农村
38.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 (ACD ) 。 A.讲学习 B.讲纪律 C.讲政治 D.讲正气
39.2000年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 ABC ) 。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
40.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 ( ABC ) 。 A.立党之本 B.执政之基 C.力量之源 D.根本宗旨
41.党的十五大( ABCD )。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 D.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 ( ADE ) 。
A.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 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3.中共十五大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在应对来自经济,政治和自然界等方面的一系列严峻考验中稳步前进的.这些考验有( ABCDE )。 A.亚洲金融危机
B.长江等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 C.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 D.李登辉抛出“两国论”
E.法轮功邪教组织策划和煽动非法聚众闹事
44.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基本的涵义包括以下几点( ABC )。 A.以人为本 B.全面发展 C.可持续发展 D.跨越式发展
45.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包括(ABCD)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大力建设创新国家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除了生产发展,还有(ABCD )。 A.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47.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即( ABCD ) 。 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
48.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提出形成(A
BCD )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A.行为规范 B.运转协调 C.公正透明 D.廉洁高效
49.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部署是( ABC ) 。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0.科学发展观( ABCD )。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有( ABCDE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
52.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ABCD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3.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包括 ( BCD ) 。 A.“三个代表” B.科学发展观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4.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不断提高 ( ABCDE ) 。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55.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有( ABCDE )。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国际资金往来 D.对外劳务合作 E.国际旅游业
56.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四位内容是( ABCD )。 A.社会建设 B.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 D.文化建设 E.民主与法制建设
57.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 ( ABCD )。
A.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B.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D.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
58.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 (ABCD )。 A.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
B.中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C. 中国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 D.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59.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 ABD )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60.“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ABCD )。 A.邓小平提出的祖国和平统一的构想
B.一个中国前提
C.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D.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61.为保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中央政府严格执行的方针是(ABCD)。 A.“一国两制” B.“港人治港” C.“澳人治澳” D.高度自治
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BCDE)。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E.科学发展观
63.下列哪些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ABC)。 A.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D.经济增张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E.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64.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ACD)。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毛泽东 D邓小平
65.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它们是(ABC)。 A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三、判断题
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 ) 2.对待马列主义的科学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 √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 √ ) 4.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极大的解放了当时人民的思想 。√ )
5.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 )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 )
8.从建国到1978年30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 √ )
9.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 ) 10.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 )
11.到1997年,中国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达到235个,二类口岸达到350个,逐步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 1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 13.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城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ⅹ ) 14.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 )
15.多层次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 )
16.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 √ )
17.1983年10月,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 )
18.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建议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 ) 19.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 ) 2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ⅹ ) 21.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 ) 22.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伟大的科学构想。 ( √ )
2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
24.1986年9月中共《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
2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要概括。 ( √ )
26.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 )
27.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 )
28.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的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
29.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
30.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3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
3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 )
33.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34.中党十五大就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论断,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多样化。( √ )
35.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 )
36.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
37.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 38.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
39. 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 )
40.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 ) 41.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 √ )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 )
43.胡锦涛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 )
44.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 )
45.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 )
46. 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废除农业税。结束了中国大陆农民两千多年来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 √ )
47.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 √ )
48.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 。( √ )
49 .2007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 )
50.作为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我们大学生一定要牢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 √ )
正在阅读:
近代史纲要期末第九章、第十章习题03-26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0-07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310-22
培养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文化意识111(1)05-06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04-21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10-26
地下车位促销方案01-01
2009年5月份设备可靠性分析05-27
计算机代数系统第4章-方程求解12-29
一次函数的应用06-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十章
- 近代史
- 纲要
- 习题
- 期末
- 享受教育的快乐
- 解直角三角形练习题
- 浅谈新课改中体育教师的角色
- 人事案例
- 幼儿园课程试卷及答案
- 建筑工程实务案例历年真题精讲(04-07) - 图文
-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案例(传感器)
-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将军山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上)
- 武大金融经济学重点总结(2014 潘敏老师)
- 2017 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答案)
- 聂珍钊:哈代的小说创作与达尔文主义
- “浓浓爱国情 拳拳爱国心”主题升旗仪式主持词
- 2014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
- 银行普惠金融工作情况报告
- 初二下册 英语课文翻译 Unit1-5
- 第1版教案简单直流电路
- 第4章 存储器管理练习
-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合集(10套精编答案)
- 2018医院后勤部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