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更新时间:2023-06-12 11: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国 际 电 信 联 盟

ITU-T

G.657

国际电信联盟 (12/2006)

电信标准化部门

G系列:传输系统和媒质、数字系统和网络

传输媒质的特性 — 光导纤维缆

接入网使用的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和 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建议书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系列建议书

传输系统和媒质、数字系统和网络

国际电话连接和电路

所有模拟载波传输系统共有的一般特性 金属线路上国际载波电话系统的各项特性

在无线电接力或卫星链路上传输并与金属线路互连的 国际载波电话系统的一般特性 无线电话与线路电话的协调 传输媒质的特性 概述

对称电缆线对 陆上同轴电缆线对 海底电缆 自由空间光系统 光导纤维缆

光部件和子系统的特性 光系统的特性 数字终端设备 数字网

数字段和数字线路系统

服务质量和性能-一般和与用户相关的概况 传输媒质的特性

经传送网的数据-一般概况 经传送网的以太网概况 接入网

欲了解更详细信息,请查阅ITU-T建议书目录。

G.100-G.199 G.200-G.299 G.300-G.399 G.400-G.449 G.450-G.499 G.600-G.699 G.600-G.609 G.610-G.619 G.620-G.629 G.630-G.639 G.640-G.649 G.650-G.659 G.660-G.679 G.680-G.699 G.700-G.799 G.800-G.899 G.900-G.999 G.1000-G.1999G.6000-G.6999G.7000-G.7999G.8000-G.8999G.9000-G.9999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建议书

接入网使用的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

摘 要

在全球范围内,宽带接入网使用的各种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这些技术之一是能够提供大容量传输媒体以满足宽带服务发展需求的采用单模光纤的技术。

根据网络要求敷设并运行单模光纤和光缆方面的经验很多,描述其特性的ITU-T G.652建议书适用于这些经验。尽管如此,在光接入网内的特定用法会对光纤和光缆增加种种改进其最佳性能特性的要求。与一般传送网的用法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在接入网内网络分配和引入光缆的密度大。有限的空间和大量的操作处理要求光纤性能是对运营商友好的和对弯曲的敏感性低。另外,也要改进在空间有限的拥挤的电信局站内布缆的方法。

ITU-T G.657建议书的目标是提出能卓越地改进现有G.652单模光纤和光缆的弯曲性能的建议支持这种最佳化。利用引入两类单模光纤来达到这一目标。一种是A类,它与G.652单模光纤完全一致,并且也能用于网络的其他部分。另一种是B类,它不必与G.652一致,但是,在很小的弯曲半径能有小的微弯损耗值,主要打算用在建筑物内。

来 源

ITU-T 第15 研究组(2005-2008)按照 ITU-T A.8 建议书规定的程序,于2006年12月14日批准了ITU-T G.657建议书。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前 言

国际电信联盟(ITU)是从事电信领域工作的联合国专门机构。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是国际电信联盟的常设机构,负责研究技术、操作和资费问题,并且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电信标准化,发表有关上述研究项目的建议书。

每四年一届的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WTSA)确定 ITU-T 各研究组的研究课题,再由各研究组制定有关这些课题的建议书。

WTSA 第 1 号决议规定了批准建议书须遵循的程序。

属 ITU-T 研究范围的某些信息技术领域的必要标准,是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合作制定的。

本建议书为简明扼要起见而使用的“主管部门”一词,既指电信主管部门,又指经认可的运营机构。 遵守本建议书的规定是以自愿为基础的,但建议书可能包含某些强制性条款(以确保例如互操作性或适用性等),只有满足所有强制性条款的规定,才能达到遵守建议书的目的。“应该”或“必须”等其它一些强制性用语及其否定形式被用于表达特定要求。使用此类用语不表示要求任何一方遵守本建议书。

知识产权

国际电联提请注意:本建议书的应用或实施可能涉及使用已申报的知识产权。国际电联对无论是其成员还是建议书制定程序之外的其它机构提出的有关已申报的知识产权的证据、有效性或适用性不表示意见。 至本建议书批准之日止,国际电联尚未收到实施本建议书可能需要的受专利保护的知识产权的通知。但需要提醒实施者注意的是,这可能并非最新信息,因此特大力提倡他们通过下列网址查询电信标准化局(TSB)的专利数据库:http://www.itu.int/ITU-T/ipr/。

© 国际电联 2007

版权所有。未经国际电联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复制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ii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目 录

页码

1 2 3 4 5

范围........................................................................................................................................................ 1 参考文献................................................................................................................................................ 1 术语和定义............................................................................................................................................ 1 缩写........................................................................................................................................................ 2 光纤属性................................................................................................................................................ 2

5.1 模场直径................................................................................................................................ 2 5.2 包层直径................................................................................................................................ 2 5.3 纤心同心度误差.................................................................................................................... 2 5.4 不圆度.................................................................................................................................... 2 5.5 截止波长................................................................................................................................ 2 5.6 微弯损耗................................................................................................................................ 3 5.7 光纤的材料特性.................................................................................................................... 3 5.8 折射率分布图........................................................................................................................ 4 5.9 色散纵向均匀性.................................................................................................................... 4 5.10 A类光纤色散系数................................................................................................................ 4 6

光缆属性................................................................................................................................................ 5

6.1 衰减系数................................................................................................................................ 5 6.2 A类光纤偏振模色散系数..................................................................................................... 5 7

建议值表................................................................................................................................................ 6

附录一 — 单模光纤在小半径存放情况时寿命预期值................................................................................. 10 I.1 引言........................................................................................................................................ 10 I.2 网络和网络故障.................................................................................................................... 10 I.3 关于光纤寿命的考虑............................................................................................................ 10 I.4 结论........................................................................................................................................ 11 参考资料 ......................................................................................................................................................... 12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ii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引 言

在全球范围内,宽带接入网使用的各种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这些技术之一是能够提供大容量传输媒体以满足宽带服务发展需求的采用单模光纤 的技术。

根据网络的要求敷设并运行单模光纤和光缆方面的经验很多,描述其特性的[ITU-T G.652]适用于这些经验。尽管如此,在光接入网内的特定用法会对光纤和光缆增加种种要求。由于密集的分配和引入光缆网络,在网络这个部分内空间有限并且操作处理量大,因此,与在一般传送网的用法不同,光纤和光缆要求可能要最佳化。本建议书的目标是对现有G.652单模光纤和光缆建议不同的属性值和推荐其他类型的单模光纤等方法来支持这种最佳化。

在使用单模光缆的网络架构方面,读者可参考在“参考资料”中列出的参考文献所提供的扩充信息。

iv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建议书

接入网使用的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和光缆的特性

1 范围

本建议书说明两类适合接入网(包括在这些网络终端的建筑物内)使用的单模光缆。

A类光纤适用于O、E、S、C和L波段(即从1 260到1 625 nm范围)。这一类光纤和要求是G.652.D光纤的子集,具有相同的传输和互连特性。主要改进是改善了弯曲损耗和紧凑空间的规范,都是为了改善连接性。

B类光纤适用与在建筑物内传送信号相关的有限距离内使用,传输1 310、1 550和1 625 nm波长。这些光纤具有不同于G.652光纤的接续和连接特性,但是弯曲半径可以取很小的值。

本建议书所使用术语的含义和为证实各种特性的测量要遵从的准则都在[ITU-T G.650.1]和[ITU-T G.650.2]中给出。这些光纤类的特性,包括相关参数的定义,它们的测试方法和相关的值会随着研究和经验的积累逐步改善。

2 参考文献

下列ITU-T建议书和其他参考文献的条款,在本建议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建议书的条款。在出版时,所指出的版本是有效的。所有的建议书和其它参考文献均会得到修订,本建议书的使用者应查证是否有可能使用下列建议书或其它参考文献的最新版本。当前有效的ITU-T建议书清单定期出版。本建议书引用的文件自成一体时不具备建议书的地位。 [ITU-T G.650.1] [ITU-T G.650.2] [ITU-T G.652] [IEC 60793-1-47]

ITU-T Recommendation G.650.1 (2004), Defini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linear,

deterministic attributes of single-mode fibre and cable.

ITU-T Recommendation G.650.2 (2005), Defini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statistical and non-linear related attributes of single-mode fibre and cable.

ITU-T Recommendation G.652 (2005), Characteristics of a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and cable.

IEC 60793-1-47 (2006), Optical fibres – Part 1-47;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st procedures – Macrobending loss.

3 术语和定义

对于本建议书的用途,在[ITU-T G.650.1]和[ITU-T G.650.2]给出为证实各种特性的测量要遵从的定义和准则。在评估性能之前,各种数值必须四舍五入使它的位数符合建议的数值表规定的位数。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1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4 缩写

本建议书采用下列缩写:

DGD PMD

微分群时延 偏振模色散

5 光纤属性

[ITU-T G.652]已经建议了光纤的特性,它为光纤的制造、系统设计和设备网络以外的使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设计框架。本节的重点是宽带光接入网使用的最佳化光纤和光缆的属性,特别是它的改进的微弯性能,它可以支持在电信局站内和在居民建筑物和独立住所内的客户驻地进行小半径安装和小容积的光纤处理系统。

为了完整,本节还建议了那些能为光纤制造提供最低基本设计框架的光纤特性。第7节内的表给出各个数值的范围或限值。另外,光缆的制造或安装可能会大大地影响成缆光纤的截止波长和PMD。除此之外,建议的特性同样地适用于单独的光纤、缠绕在光缆盘上的光缆内的光纤和敷设好的光缆内的光纤。

5.1 模场直径

标称值和相对于那个标称值的容差必须在1 310 nm规定。规定的标称值必须在第7节列出的范围之内。规定的容差不得超过第7节列出的值。距标称值的偏差不得超过规定的容差。

5.2 包层直径

建议的包层直径标称值是125 µm。还规定容差不得超过第7节列出的值。距标称值的包层偏差不得超过规定的容差。

5.3 纤心同心度误差

纤心同心度误差不得超过第7节的规定值。

5.4 5.4.1

不圆度 模场不圆度

实际上,已经发现标称圆形模场的光纤的模场不圆度十分小,不会影响传播和接续。因而,不必考虑为模场不圆度建议一个具体值。对于认同的用途,通常不必测量模场不圆度。

5.4.2 包层不圆度

包层不圆度不得超过第7节列出之值。

5.5 截止波长

可以分为三种有用的截止波长:

a) b)

光缆截止波长 λcc; 光纤截止波长 λc;

2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c)

跳线缆截止波长 λcj。

λc、λcc和λcj的测量值之间的关系与特定的光纤和光缆设计以及测试条件有关。虽然,一般地说λcc < λcj < λc,但却不容易建立一个通用的量化关系。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最小工作波长在接头之间最小光缆长度内传输是单模的。建议成缆的单模光纤的最大光缆截止波长λcc为1 260 nm,或者对典型的跳线建议最大跳线光缆截止波长为1 250 nm,或者对于最坏情况长度和弯曲建议最大光纤截止波长为1 250 nm,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光缆截止波长λcc必须小于第7节规定的最大值。

5.6 微弯损耗

微弯损耗随波长、弯曲半径和在特定半径的卷筒上缠绕的圈数变化。微弯损耗不得超过第7节对特定波长、弯曲半径和卷绕圈数规定的最大值。

实际小半径暴露的光纤只是在相对短的长度上。因为弯曲半径和弯曲光纤长度的典型选择会随着光纤处理系统的设计和敷设的实际做法而改变,再也不能满足只规定一个弯曲半径的做法。尽管已经发布了对各种光纤类型建模的结果,还是不能获得描述损耗与弯曲半径的关系曲线的通用弯曲损耗模型。因为这个原因,在第7节的表中,建议的最大微弯损耗是按不同的弯曲半径规定的。

因为光弯曲损耗随波长增大,损耗按预计的最高波长(1 550或1 625 nm)规范就足够了。如果需要,客户和供货商能够就更低或更高的规范波长达成一致。 注 1 — 质量合格测试足以保证这个要求得到满足。

注 2 — 在选择实现的缠绕圈数不同于建议值的情况,假定在那个应用中出现的最大损耗与规定的缠绕圈数成正比。

注 3 — 在需要例行测试时,为了准确性和易于测量,可以使用偏移的环直径取代建议的测试。在这种情况下,若干次测试使用的环直径、缠绕圈数和最大允许的弯曲损耗应该选择得使之与建议的测试和允许的损耗相关。 注 4 — 通常,其他的光纤属性,如模场直径、色散系数和光纤截止波长所选择的值会影响微弯损耗。对微弯损耗进行最佳化一般都会涉及在这些光纤属性值之间进行的折衷。

注 5 — [IEC 60793-1-47]描述的心轴缠绕法(方法A)用表7-1和表7-2规定的弯曲半径和缠绕圈数代替原定值后能够用做微弯损耗的测量方法。

5.7 5.7.1

光纤的材料特性 光纤材料

应该指明光纤是哪种物质制造的。

注 — 在熔接不同物质制造的光纤时需要小心。暂时的结论指示在接续不同的高硅光纤时能获得合适的接头损耗和强度。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3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5.7.2 防护材料

应该指明光纤一次涂覆用的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需要时)除去它们的最佳方法。在单护套光纤的情况,须给出类似的指示。

5.7.3 筛选应力等级

规定的筛选应力σp不得小于第7节规定的最小值。

注 1 — 机械参数的定义包含在[ITU-T G.650.1]的第3.2节和第5.6节。 注 2 — 也见本文的资料性附录I。

5.8 折射率分布图

通常不必了解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图。

5.9 色散纵向均匀性

通常这个属性与接入网内应用的关系不大。详细说明见[ITU-T G.652]。

5.10 A类光纤色散系数

测量的群时延或色散系数与波长的关系曲线必须用[ITU-T G.650.1]附件A定义的三项Sellmeier公式拟合。(对未测量波长色散值的插值准则参见[ITU-T G.650.1]第5.5节。) Sellmeier公式可利用分别在每个范围(1 310 nm和1 550 nm)之内的数据进行两个拟合或者利用两个范围的数据做一个公共的拟合。

在1 310 nm范围的Sellmeier拟合在外推到1 550 nm区间时可能不够精确。因为在后一个区间色散大,劣化的精度或许可以接受;如果不行,可以在完成公共拟合时将1 550 nm区间的数据包括进去,或者用1 550 nm区间的数据进行分开的拟合,就能够对此做出改善。应当指出,公共拟合可能会降低1 310 nm区间的准确度。

采用对1 310 nm区间内是波长函数的色散曲线的参数设置限值的方法规定色散系数D。对于任何波长λ的色散系数限值,利用最小零色散波长λ0min、最大零色散波长λ0max和最大零色散斜率系数S0max,按下式计算:

λS0max

4

4

λS0max λ0max

λD≤≤ 1 () 4 4 λ

1 0min

λ0min、λ0max和S0max之值必须在第7节表中列出的限制之内。 注 1 — 基于常规,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不必测量。

注 2 — B类光纤的色散通常对这类光纤的应用而言要求不苛刻,因而在表7-2 B类中没有列出该属性。

4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6 光缆属性

因为第5节给出的光纤的几何和光特性只受到成缆过程的影响,本节给出的建议主要与光缆制造长度的传输特性有关。

环境和测试条件是最重要的,在测试方面的准则中予以说明。

6.1 衰减系数

衰减系数采用在1 310 nm和1 550 nm两个区间内一个或几个波长处的最大值规定。光缆的衰减系数值不得超过第7节列出之值。

注 — 基于在几个(3到4个)预设波长上的测量,可以跨越波长谱计算衰减系数。在[ITU-T G.650.1]的第5.4.4节说明这个过程,在[ITU-T G.650.1]的附录III中给出示例。

6.2 A类光纤偏振模色散系数

需要时,成缆的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必须在统计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各个光纤的基础上予以规定。该要求只与用光缆的资料计算链路的状态有关系。以下可以找到统计规范的量度。在IEC/TR 61282-3可找到计算方法,在[ITU-T G.650.2]的附录IV有总的说明。

制造商必须提供PMD链路设计值PMDQ,该值当做在所定义的M段光缆可能构成的链路之内级联光缆的PMD系数的统计上边界。上边界按照小概率水平Q规定,Q是级联PMD系数值超过PMDQ的概率。对于第7节给出的M和Q之值,PMDQ的值不得超过第7节规定的最大PMD系数。

对未成缆光纤进行测量和规范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保证成缆光纤的指标。对未成缆光纤规范的最大链路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对成缆光纤规范的该值。未成缆光纤对成缆光纤的PMD值比与光缆结构和成缆过程的细节和未成缆光纤的模式耦合状态有关。[ITU-T G.650.2]建议低模式耦合应用要求对未成缆光纤PMD测量使用大直径卷筒用小的张力缠绕。

PMD系数值分布的限值能够解析为微分群时延(DGD)统计变化限值的大致等效,而DGD是随时间和波长随机变化的。在对光缆规定了PMD系数分布时,能够确定DGD变化的等效限值。在[ITU-T G.652]的附录I可以查到链路DGD分布限值的量度和值。

注 1 — PMDQ指标只是在光缆应用于有最大DGD指标的系统时才需要,也就是说,例如,PMDQ 指标不适用于ITU-T G.957建议书推荐的系统。

注 2 — PMDQ应该按各种光缆类型计算,它们通常应该使用抽样的PMD值计算。样本从类似结构的光缆选取。 注 3 — PMDQ指标对于短的光缆(例如跳线光缆、室内光缆和引入光缆)不适用。

注 4 — B类光缆的PMD系数对于这类光缆的应用情况而言通常不是关键的,因而在表7-2 B类列出的属性中没有包括它的值。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5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7 建议值表

以下各表归纳了满足本建议书指标的各类光纤的建议值。

表7-1 A类属性的内容是:支持针对微弯损耗最佳化接入网安装所需的建议属性及值,而其他属性的建议值仍然保持在G.652.D建议的范围内。

表7-2 B类属性的内容是:支持在光纤处理系统中采用的、实际上是在室内和室外安装中应用的具有很小弯曲半径的接入网安装最佳化需要的属性及值。对于模场直径和色散系数,所建议值的范围可能超出了[ITU-T G.652]建议值的范围。

6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7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属性

模场直径

波长 标称值范围 容差

包层直径

标称值 容差

纤心同心度误差 包层不圆度 光缆截止波长 微弯损耗 (注1)

最大值 最大值 最大值 半径 缠绕圈数

最大值(dB),在1 550 nm 最大值(dB),在1 625 nm

筛选应力 色散系数(注2)

最小值

光 缆 属 性

衰减度

最大值,在1 310 nm 最大值,在1 550 nm 最大值,在1 625 nm

PMD系数(注 3)

0.5 dB/km 0.3 dB/km 0.4 dB/km 待定

详情

1 310 nm 6.3-9.5 µm ±0.4 µm 125.0 µm ±0.7 µm 0.5 µm 1.0% 1 260 nm

0.69 GPa 待定

注 1 — 用本表规定的弯曲半径和缠绕圈数代替原定值之后,可以采用心轴缠绕法([IEC 60793-1-47]的方法A)评估微弯

损耗。

注 2 — 色散系数不是绝对必要的,因为B类光纤支持一部分以很小的弯曲半径安装的接入网最佳化。最小和最大零色散波长分别认为是λ0min = 1 300 nm和λ0max = 1 420 nm,而最大色散斜率是S0max = 0.10 ps/nm2· km。 注 3 — PMD系数不是绝对必要的,因为B类光纤支持一部分以很小的弯曲半径安装的接入网最佳化。

8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为了说明本节规定的各类微弯指标的差异,在图7-1中示出建议的各个值。

图 7-1-来自表7-1和表7-2,A类和B类的微弯损耗数据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9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附 录 一

单模光纤在小半径存放情况时寿命预期值

(本附录不是本建议的组成部分)

I.1 引言

在光纤处理系统内和在接头盒内用缩小的半径存放光纤不免产生对光纤寿命预期值的担心。决定预期寿命的重要参数是生产光纤时采用的筛选应力水平和光纤的固有强度。这些参数的要求值要适应网络可接受的故障率。在估计这个结果时,主要的问题是按本建议书规定的单模光纤能否满足寿命预期值足够长的要求。在本附录中,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更多的背景知识。

I.2 网络和网络故障

对于寿命计算,研究一种简单的网络,如图I.1所示,这个网络由1 000芯分配光缆按树形结构组成。按照运营商的安装和客户连接程序,各个光纤或各个光纤组存放在主分配光缆或分支内的存放盒内。为了简化并作为一种最坏情况,假定全部1 000条光纤要在每个独立的光纤链路内和在每个接线箱内要经过5个有存放盒的接线箱。

图 I.1-简化的网络结构

在这个特定网络结构中,每个单个光纤存放盒20年的故障率0.001%会引起20年内整个网络内有一次单个自发中断的概率为5%。这个概率与在20年运行寿命期内分配网可能出现的其他故障的概率相当。它的根据是由于链路重新工作或重新配置或者由于光缆或分线盒损坏等其他原因引发的故障。对于大部分接入网的情况,可以假定由于自发的光纤断裂引起的确定故障概率大大低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故障概率。每个运营商要根据更精确的计划外故障率统计数据确定可接受的故障率。

I.3 关于光纤寿命的考虑

不考虑光纤固有强度特性和光纤所处环境,确定每个存放盒故障率的主要参数是所存放光纤的长度和存放的弯曲半径R。缩短存放光纤长度有正的效应,而减小存放弯曲半径有负的效应。对具有标准设定的筛选应力和常规筛选测试性能的现行光纤,采用具有更详细的[b-OFT]的[b-IEC/TR 62048]寿命模型得出20年寿命的最大存放长度是光纤弯曲半径的函数,对不同静态应力侵蚀敏感系数n(疲劳参数)值的结果如图I.2所示。

10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图 I.2-对各种疲劳参数n,弯曲光纤的最大存放长度

注意,如[b-IEC 60793-2-50]和Telcordia通用要求GR-20-CORE所述,n = 18的值是最小值。例如,每个存放盒的存放长度是100 cm,即每一条单个光纤为2 × 50 cm,按照保证的n值,弯曲半径能够从现行的30 mm降低到15 mm甚至9 mm而不会破坏20年内每个存放盒0.001%故障率。

第二个存放点在光纤处理系统的入口和出口。要求小容积的光纤接入网部件不仅与存放面积有关,也与入口和出口的最小弯曲半径有关。这种影响可从几个方面考虑。作为本附录的目的,假定为了将光纤引入和导出存放区,每个存放盒需要有四个附加的90度弯曲。还假定这些附加弯曲引起的附加故障率应限制在每个存放盒可接受的0.001%故障率的10%以下。在表I.1的中间列指明由此产生的最小值。

表 I.1-非存放弯曲半径的最小值

n值

四个90°弯曲

单个180°弯曲 Rmin = 12.6 mm Rmin = 9.2 mm Rmin = 6.6 mm

min = 15.0 mm min = 11.1 mm min = 8.0 mm

在右边一列,给出单个180度不正确的弯曲的最小半径。还有对于这种情况,假定每个单独存放盒的最大附加故障率为0.1 × 0.001%。所有的数值与单个光纤处理相关,给出了对应三种不同疲劳参数n之值。

I.4 结论

在第I.3节给出的例子说明了在分配网中实际应用光纤时对运行寿命进行可靠预测所需的比较详细的知识。即便是在这些例子中采用更严格的假定,它仍然表明在将光纤存放半径缩小到比当前采用的30 mm小许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ITU-T G.652]规定的单模光纤的现行寿命特性还是足以支持20年的运行寿命。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11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参 考 资 料

[b-ITU-T ANT] [b-ITU-T G.671] [b-ITU-T G-Sup.39] [b-ITU-T L.13] [b-ITU-T L.42] [b-ITU-T L.65] [b-ITU-T L.66] [b-IEC 60793-2-50] [b-IEC/TR 62048] [b-OFT]

Access Network Transport Standards Overview, Issue 14, June 2007,

ITU-T Recommendation G.671 (2005),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components and subsystems.

ITU-T G-series Recommendations – Supplement 39 (2006), Optical system design and engineering considerations.

ITU-T Recommendation L.13 (2003),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passive optical nodes: Sealed closures for outdoor environments.

ITU-T Recommendation L.42 (2003), Extending optical fibre solutions into the access network.

ITU-T Recommendation L.65 (2006), Optical fibre distribution of access networks. ITU-T Recommendation L.66 (2007), Optical fibre cable maintenance criteria for in-service fibre testing in access networks.

IEC 60793-2-50 (2004), Optical fibres – Part 2-50: Product specifications –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class B single-mode fibres.

IEC 62048 (2002), Optical fibres – Reliability – Power law theory.

Matching Optical Fibre Lifetime and Bend-loss Limits for Optimized Local Loop Fibre Storage, Optical Fibre Technology, Vol. 11, pp. 92-99, 2005.

12 ITU-T G.657 建议书(12/2006)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G.657建议书(12/2006)

1

ITU-T G.657 接入网用抗弯损失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ITU-T 系列建议书

A系列 ITU-T工作的组织 D系列 E系列 F系列 G系列 H系列 I系列 J系列 K系列 L系列 M系列 N系列 O系列 P系列 Q系列 R系列 S系列 T系列 U系列 V系列 X系列 Y系列 Z系列

一般资费原则

综合网络运行、电话业务、业务运行和人为因素 非话电信业务

传输系统和媒质、数字系统和网络 视听及多媒体系统 综合业务数字网

有线网络和电视、声音节目及其它多媒体信号的传输 干扰的防护

电缆和外部设备其它组件的结构、安装和保护 电信管理,包括TMN和网络维护 维护:国际声音节目和电视传输电路 测量设备的技术规范

电话传输质量、电话设施及本地线路网络 交换和信令 电报传输 电报业务终端设备

远程信息处理业务的终端设备 电报交换

电话网上的数据通信

数据网、开放系统通信和安全性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协议问题和下一代网络 用于电信系统的语言和一般软件问题

瑞士印刷

2007年,日内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6b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