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新模式

更新时间:2024-03-06 20: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构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新模式

刘 云, 李阿利

(长沙理工大学 党政办 湖南 长沙 410000;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生处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时代的来临,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着“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怎样培养”、“培养得怎么样\,即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改革等问题。联合培养基地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新的方式,其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功能定位非常符合我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联合培养基地 模式 机制

Abstract

With the high-tech era of the urgent need in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high-level talent, local colleges face of Graduate Education, \was training\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cooperative education base as a bridge and link, the base model is a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combine improving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education model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l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t's Chinese Talents Training Suozuo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raining ba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udy and Research for education, not only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 i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t is our economy long-term, sustained and steady growth of the inevitable choi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actively explore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our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 Local colleges; graduate; joint training base; mode; operating mechanism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基地模式是一种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它对我国人才培养所做的贡献已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教育,不仅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坚持地方院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培养方向,以\科教兴国、富民强省\方针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以人为本、创新为魂\、\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启迪智慧、实践创新\的工作原则,\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的发展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研究生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教学和科研)两种资源,着力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体系模式,建立地方院校与企业科技人才合作交流的中介和桥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研有效对接机制,拓宽地方院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途径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渠道,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 二、总体目标

1

参与主体多元化 体系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以地方院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 以研究生为中心 多元主体协同化 合作形式多样化 运行机制市场化 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构建官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图4-1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总体目标设计图

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基地建设与知识创新,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研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1

刘力.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与本质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33-34

新产品,促进创新型湖南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效解决研究生专业教学与实际技术发展水平脱节的矛盾,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为其提供创新项目研究、实际新想法的场所,有效发挥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因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如图4-1所示):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通过体系运行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形成一个以地方院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的、以研究生为中心、参与主体多元化、多元主体协同化、合作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构筑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平台模式,旨在凝聚各方雄厚的人才、产业和科研优势, 加强资源共享, 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结合, 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结构,探索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由此可见,总体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形成\一个以地方院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的、以研究生为中心、参与主体多元化、多元主体协同化、合作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1以地方院校为主导:确立地方院校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在联合培养基地中的主导作用

2以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企业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资金、设备、创新、场地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积极性。

3以研究生为中心:以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根据社会多样性需求确定合作内容,研究生参与创新项目的决策、选择和监测评价过程,树立研究生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的主体地位。

1参与主体多元化:除传统产学研外,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学校、研究院所等多种主体的作用。 2多元主体协同化:理顺管理关系,建立互动的沟通协调机制,多元主体之间分工协作明确,统一协调和统筹安排。

3合作形式多样化:采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共建实体等多种形式,将多元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

4运行机制市场化:以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对接市场需求,基地建设的制度化、企业对基地建设的内需化。 三、功能定位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一种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和实践应用能力提供综合服务的合作教育模式,一改传统教育模式的\目标单一\的局限性,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主体学校单一化格局, 其目的是要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通过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开创产学研合作新途径,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多样性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其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进入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学生实行\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 即课程学习在学校进行, 论文培养在企业进行, 结合企业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以学校导师为主, 企业导师为辅, 双导师各负其责, 共同培养研究生。这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基地的建立为前提, 结合校企双方实际, 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产生的, 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2开创产学研合作新途径。长期以来, 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从未间断过(如图4-2所示), 但多以科研合作或人员培训为主。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立, 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主体学校单一化格局, 企业参与到研究生培养中来, 为产学研的合作开创了新的途径。以实际科研项目为载体, 企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得到研究生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同时拓展企业吸纳人才渠道; 学校利用企业优质教育资源, 为研究生的创新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 2

2

陈世瑛,陈达明.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苏高教,1997(1)

图4-2 大学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动态变迁

3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立, 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时效性, 搭建起既注重科学前沿、又面向国家需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才培养平台, 解决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 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 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4推动企业科技进步。通过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搭建起校企合作桥梁,利用学校的技术、智力优势参与企业课题、帮助破解技术难题(如图4-3所示);研究生输送到企业按照企业的要求、思路培养,企业可以考察选拔、吸引优秀研究生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今后长期的科研人员,企业通过教育培训完成在企业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本储备。

图4-3 企业投入-产出示意图

四、管理体制

如何建立体制优化、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关键要建立官、产、学、研之间相互联系、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

基地管理委员会 联席会议 政府 学校 企业 研究院?? 政策 研究生 资源 资源 ?? 研究 生院 相关 院系 研究 院所 企业 部门 图4-4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体制设计图 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图4-4联合培养基地管理体制

如图4-4所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体制设计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由领导协调层、组织层、实施层三个层次组成。其中,组织层居核心地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体制有以下三个主要内容: 1.联合培养基地的领导层:共同组建基地管理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成员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多部门组成。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建设的有关工作安排,对基地的研究生培养计划、目标及研究项目等进行管理和决策,审核即将毕业研究生的论文、商讨并制订研究生课题。基地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商有关生源、经费措施与课题来源等重大事宜。

2. 联合培养基地的组织层:它处于核心部位,是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包括地方院校的研究生院、相关院系,以及政府、研究院所、企业相关部门等组织。它们不是彼此分离,而是目标统一、各有侧重、互相配合、协作攻关的一个整体,是联合培养基地得以发挥作用的载体。组织层与实施层有密切的关系,必须整合到实施层才能发挥功能。

3. 联合培养基地的实施层:成立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基地的研究生事宜。 五、模式体系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是一项突破性的改革,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要使基地建设合作方协调配合良好,富有成效,就必须确立共同的合作原则,并共同遵守共同维护,才能形成好的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更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培养计划的制定到整个科研过程,再到毕业融入社会,基地都需要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创造广阔舞台。一方面加强其科研学术能力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其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提升个人素质;二是目标一致性原则。校企双方一开始就应确立一个共同目标,才能激励合作双方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目标作出应尽的努力;三是平等互利原则。

平等竞争、互惠互利,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普遍规律,校企合作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四是协作原则。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除了承担各自的职责外,要即时协作才能有效解决合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难点;五是实事求是原则。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各类学校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作法,并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而随时调整。

1.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基本模式

根据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主体不同,可以将基地建设划分为四种基本模式:

(1)校企共建模式--\高校+企业+项目\模式。即地方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以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平台,以高校和企业联合的科研项目为纽带,充分利用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方面的资源,通过共同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给师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以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调动了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又为高校提供了生源基地和良好的培养和实践基地,促进优势资源共享,弥补科研经费不足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改变了过去招生、培养、指导学位论文等工作中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2)校所共建模式--\高校+科研院所+课题\模式。是地方院校与科研所共同合作,以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载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课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也是基于产学研机制之下的一种合作形式,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专家和教授资源,把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放在高校完成,而课题阶段则送到科研院所进行,使研究生直接参与到实际课题研究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他们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题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3)高校政府共建模式--\高校+政府或事业单位+咨询决策项目\模式。由政府搭台,财政出资、引资,经多渠道筹集资金,以设立科技开发基金的方式对基地投资,提供初始经费,主要支持高风险、高投入且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合理的、公益事业型或尖端科研型的项目。

(4)校际共建模式--\高校+高校+课题联合研究\模式。是地方院校与兄弟院校共同合作,以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载体,以高校联合课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充分以兄弟院校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智力为源头和依托,以大学的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使研究生直接参与到实际课题研究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他们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题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不是单一的纵向化或横向化,而是根据市场情况实行的纵横多向化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地方院校为核心,与政府、企业和研究院所相结合,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合培养基地,体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主体合作协同化、合作形式多样化,国家扶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宗旨。地方院校不但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培养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共建模式,也可以将这些基本的模式重新进行嫁接整合,延伸成一种新的模式,最终实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有效共建。

2.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运行机制

(1)培养方式--采用\两段式\

培养形式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及生源特征,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或形式。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采取三年制,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过程综合来说可以是采用\两段式\的培养形式,即把整个培养阶段分为课程学习和在基地研究两个阶段。第一学年主要是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后两年主要在基地进行课题研究并完成论文写作。用第一年的时间学习课程,可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更符合具体操作,避免了学生又要在基地做科研又要去学校 3

3

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0)

上课两边跑的困境。

(2)导师建设--实行\双导师\制

进入基地的研究生一律实行\双导师\制,地方院校和企业均为每个研究生指派一名导师,企业导师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承担一定级别和层次科研项目的专业人员担任基地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并且要求兼职导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经费,还要有足够的时间指导研究生,联合指导研究生的学业和毕业论文研究,导师的顺序由双方导师协商确定。由于采取\双导师\制,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各派一名导师,因此基地研究生能够领略到导师的不同风格,并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更全面的完善自己的学习和科研。 (3)招生机制--加大复试权重

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对人才的选拔乃至之后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把好人才\入口关\的关键环节。优秀的生源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研究生群体的整体水平,也直接关系到进入基地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水平。由于企业不具备招生资格,因此由地方院校负责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录取、入学注册、学籍管理,并且同时负责课程教学、知识考核、中期筛选、毕业答辩与学位授予等工作。在招生时,要有意识的加大对通过全国硕士生统一考试的学生在复试中的考察,增加复试权重,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考察,择优录取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之挑选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做好前期准备。

(4)课程建设--改革课程体系

可以说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心脏\,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在课程建设上,不仅要求课程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应用性,还要求反映前沿水平。由于进入基地的研究生要在第一学年全部完全课程学习,因此要特别重视课程建设,努力构建主动适应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机制,采用一系列措施改革课程体系以顺应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并对原有课程内容和课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订教学方案,优化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并实现教学内容与科研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术前沿相结合,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 (5)科研活动--独立主持或全面参与

基地的研究生除开展和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外,还可以独立主持或全面参与湖南省和国家的研究课题,几乎每个基地的研究生都有自己独立主持或全面参与的课题,有的甚至主持和参与多个课题和项目。基地导师在科研活动中也应注意培养学生平衡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自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并对他们的试验操作能力提出高要求,不断提高研究生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的程度,让他们从中接受指导,提高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各种真枪实弹的科研活动,让基地学生接触到学术知识的前沿,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大提高4。 (6)学位论文--结合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被认为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基地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按规定在参加基地科研项目攻关中完成,也就是说论文选题来自研究生在基地的实际科研攻关项目,并且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都在基地进行,保证基地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前沿性和实践性,使得学位论文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应用价值,真正体现科研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由于论文选题来自研究院的科研项目,而企业希望学生在完成项目后能够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企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3- 144) [2] 陈世瑛,陈达明.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苏高教,1997(1) [3] 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0)

[4] 丁德厚.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国策[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8(3)

[5] 王强,许放.研究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3)

作者简介:刘云,男,30岁,党员,讲师;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于长沙理工大学党政办。

李阿利,女,42岁,党员,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党总支书记兼副处长。 通信地址: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党政办 41000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6a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