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二)

更新时间:2023-04-26 20: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1 -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页。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 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死亡率

B. ②是出生率;③是死亡率

C.

①是自然增长率;②是出生率

D. ①是出生率;②是死亡率

2.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渡期时,自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

B. 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C. 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工业后期

D. 工业期时,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数量也开始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如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5.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 甲区

B. 乙区

C. 丙区

D. 丁区

6.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区地价较低,以住宅用地为主

B. 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 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下图是四个国家城市化过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

A. 起步晚,水平高

B. 起步早,水平低

C. 起步晚,水平低

D. 起步早,水平高

8.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过快易产生的环境变化是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城市土地质量提高

C. 地下水水质提高

D. 城市“热岛”现象加剧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 2 -

- 3 -

9.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 甲──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 乙──亚洲季风水田业

D. 甲──城郊乳畜业

10.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A. 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D.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

示意目前当

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 技术要求高

B. 单位面积产量低

C. 种子成本高

D. 劳动力投入大

1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 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B.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C.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D.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通过加工玉米叶,可制成易分解的购物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靠近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能源产地

D. 研发基地

14.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袋,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 加剧大气污染

B. 减轻白色污染

C. 减轻酸雨危害

D. 促进生物多样性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该企业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市场指向型

16.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

A. 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

B. 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

C. 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

D. 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 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T)

17.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接近燃料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18.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 4 -

“世界工厂”是指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世界工厂”随着世界产业转移不断变化。下图示意“世界工厂”的地理位置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20世纪Array 60年代之

后,中国香

港和台湾、新加坡、韩国迅速崛起替代日本,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这使日本

A. 产业结构升级

B. 就业状况明显改善

C.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大量外迁

D. 环境污染状况明显加剧

20.目前我国东部地带部分低端产业有向东南亚转移、部分高端产业回流欧美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 东部地带推出更大优惠政策,留住转出产业

B. 东部地带加大技术创新,加强产业升级

C. 中西部地区加大技术创新,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D. 中西部地带降低生产成本,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灌木丛位于迎风面)。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左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

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22.风影沙丘

A. 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 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 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 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23.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 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 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 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 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下图是闽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表径流相对量动态变化特征图(木荷林地和杉木林地坡

度、植株密度、下垫面覆盖状况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5 -

24.闽北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时间是

A. 9月

B. 2月

C. 6月

D. 12月

25.木荷林地和杉木林地涵养水源能力的差异是

A. 木荷林地强

B. 杉木林地强

C. 一样强

D. 无法比较

26.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题。

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读“某年年初人口相等的城市一年中的人口变化资料图”,回答下题。

27.有关④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迁出人口数大于迁入人口数

B. 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

C. 迁出人口对该城市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D.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婚姻和家庭

28.据5月9日韩国媒体报道:日本《朝日新闻》8日报道称,日本人20~30岁的年轻人希望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男性希望结婚的年龄平均为33.9岁,而女性为32.2岁。男女都首次突破30岁。日本明治安田生活福祉研究所今年2月份以日本首都东京一带的1 376人为对

- 6 -

象进行的这一调查表明,无论男女都不希望早早就结婚成家。而在日本政府2003年的人口动态统计中,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9.4岁,女性为27.6岁。本次的调查结果比上述统计平均高出4岁。根据你对以上资料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日本是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人口大国,晚婚的观念对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B. 初婚年龄增长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C. 这种趋势必将进一步加剧日本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的减少,给未来社会带来更多的困难

D. 晚婚是一种婚育时尚,对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读“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图甲)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图乙),回答下题。

29.图甲中所示地区

A. 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 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 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题。

30.③区域可能属于

A. 工业区

B. 住宅区

C. 商业区

D. 行政区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下题。

31.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7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68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