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标准化

更新时间:2024-03-15 16: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忠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和行业文明施工形象,根据重庆市交通委员会渝交委路【2011】44号文《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领导机构

切实开展好本次施工标准化活动,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刘晓宏为组长,副总经理董永康、郭永锋为副组长,工程部管理人员及各合同段项目经理、总监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工程部部长牵头负责处理标准化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大力推进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将“规范管理、精细施工”的理念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促进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现场管理更加规范,人员技能更加精湛,材料加工、施工工艺更加精细,试验检测更加可靠,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目驻地建设、施工工艺和现场管理100%达到标准化要求,工程实体关键指标100%达到规范要求。 三、活动内容

按照交通运输部及市交委的统一要求,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地标准化、施工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

(一)工地标准化

工地标准化主要包括驻地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施工、监理驻地和试验室及施工更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施工管理效率。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各类拌和站、预制加工场地和材料存放场地,实现混合料(混凝土)集中拌制,钢筋、碎石集中加工,构件集中预制,充分发挥集约化施工的优势,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按照标准化要求规范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识及其他各类临时设施设置,消除隐患,文明施工。 (二)施工标准化

1

按照规范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细化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绿化及防护、交通安全与机电等各项工程的施工标准化要求,优化施工工艺,严格工艺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实体工程质量。规范质量检验与控制,强化各类验证试验和标准试验,做到检测项目完整齐全、检测频率符合要求、检测数据真实可靠。加强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确保工程各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达到规范要求。

(三)管理标准化

严格执行公路建设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在工程管理中查找薄弱环节,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页标准落实到施工全过程,实现工程进度合理均衡,节能环保措施到位,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搭建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管理过程的全控制,达到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统一从业人员持证和着装。

三、 我司确定丰忠高速公路FZ01合同段为示范合同段。其中石梁子大桥

为示范工地。 附件:

《丰忠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重庆忠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二O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主题词:高速公路 标准化施工 细则

主送: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 抄送:重庆高速集团建设管理中心

2

重庆丰都至忠县高速公路 丰忠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前 言

为规范本项目高速公路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交通部提出的公路建设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及“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等“五化”的要求,加强进场人员、材料、设备及临建工程的管理,建设平安工地,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把重庆丰都至忠县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一条低碳、环保、优质的高速公路,按照重庆市交通委员会渝交委路【2011】44号文《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并结合丰忠路工程实际制订本细则。

第一部分 总则

1.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特制订本细则。

2. 本细则适用于重庆丰都至忠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3. 结合现行的部、省技术规范内容,根据以往高速公路施工经验、教训和本地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的新特点,本细则仅提出了六个部分24项的内容和要求,但它不是替代现行部颁技术规范,对其它未涉及的内容更无弱化之意,谨在此对这十二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强调与补充。 4. 项目施工管理规范化可以体现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请承包人予以认真执行。本细则将作为业主对承包人进行季度、年度业绩考核、履约能力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 5. 本细则中的内容不予单独计量和支付。 6. 本细则由重庆忠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3

第二部分 临建设施标准化

1 监理驻地标准化 1.1 场地选址

1.1.1 在所管辖各施工标段的中间地段附近设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监理驻点办公室,应考虑交通、生活便利等条件。 1.1.2 生活用房设在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监理驻点办公室附近。 1.1.3试验室设在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附近,周围无高频、高压电源,无工业震源及其它污染源。 1.2 场地建设

1.2.1 监理驻地办公、生活、试验用房建筑面积和场地占地面积须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

1.2.2 监理驻地办公区、生活区、试验室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功能设置科学合理,必须分区设置。区内场地及主要道路应作硬化处理、整平,无坑洼和凹凸不平,雨季不积水。

1.2.3 监理驻地生活饮用水如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用自来水;如自找饮用水源,应对水源进行专门机构化验鉴定,符合饮用水标准后方能使用。 1.2.4 监理驻地生活、生产污水应做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相邻水系,生活、生产垃圾要定点堆放,严禁乱扔乱弃;排水设施完善,庭院适当绿化,环境优美整洁;在公共位置设置驻地平面示意图、指路牌以及宣传栏。

1.3 办公室、生活用房、试验室

1.3.1 总监办单独设置总监室、副总监室、工程管理岗、合同管理岗、综合部、档案室、会议室、中心实验室,监理驻点至少设 1间办公室。各办公室门口挂设名称牌,部门职责、岗位职责悬挂上墙;会议室悬挂公司简介、监理组织机构框图、安全监理组织机构框图等,整体布局要协调统一、美观大方。

1.3.2 生活用房一般应设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具备条件的要设文体活动室或活动场地。

1.3.3 办公、生活用房可租用或自建,办公条件须满足办公规范化的要求。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项目,驻地面积及建筑面积可结合选址实际,经业主批准后可适当减小。

4

1. 自建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并禁止搭建在高压架空线下,必须采用阻燃材料。 总监办综合办公面积不小于 500m2,会议室面积不小于 60m2,试验室面积不小于 150 m2,档案室面积不小于 40 m2。监理驻地办综合办公面积不小于 300 m2,会议室面积不小于 40 m2,档案室面积不小于 15 m2。

2. 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小于 8m2,每人居住宿舍面积不小于 8m2,并确保规范用电。

1.3.4 试验室各室面积要求见表1.1。室内仪器、设备须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布局合理,并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每台仪器设备应配备专用电源插座。标养室应采用喷雾养生,水泥室应配置空调。

表 1.1 中心试验室各室面积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各室名称 土工试验室 集料室 留样室 水泥室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室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室 力学室 标养室 办公室 面积(m2) 20~30 20~25 15~25 10~15 18~20 25~40 20~30 20~30 15~20 备注 - - - - - - - 配置2匹冷暖空调一台 - 1.3.5 中心试验室应建立以下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悬挂上墙:①试验室管理制度;②部门职责及人员岗位职责;③仪器设备管理制度;④试验检测工作程序;⑤试验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制度;⑥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填写、计算、复核、分析制度和资料档案保管制度;⑦样品管理制度;⑧事故分析报告程序;⑨安全管理制度。

1.3.6 在办公区醒目位置设置办公区平面示意图、指路牌、部门指示牌、组织机构图、责任表、宣传标语以及项目简介牌等。项目简介牌介绍项目的整体情况和总监办的监理范围。

1.3.7 试验室仪器、设备安装完成,需经相关计量认证部门标定,并获得主管部门颁发的临时试验资质,方可使用。对不具备试验条件的试验项目,

5

需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试验机构试验。

1.3.8 办公区、生活区及试验室内必须配置必要的消防安全器具和消防安全标志、设立宣传栏,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维护和保洁。 1.4 污水及垃圾处理

污水排放及垃圾处理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及环保要求。 2 项目经理部驻地标准化 2.1 场地选址

2.1.1 项目经理部驻地房屋原则上采用新建活动板房,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新建活动板房的,可租用沿线合适的单位或民用房屋,但必须坚固、安全、耐用,并满足工作、生活要求且不能低于新建板房标准。宿舍不得建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

2.1.2 自建用房的驻地选址应选在地质稳定,远离河流、山坡、山顶的安全地带,避免设在可能发生塌方、泥石流、水淹等地质灾害区域及高压电线下面(与高压线水平距离不小于8m),避免雷击、风灾和地震灾害等。驻地与爆炸物品库、油料库等危险源分开(最低距离300米),避开取土、弃土场地,离集中爆破区 500m以外;同时确保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通电、通水、通信条件。

2.1.3 试验室应合理选址,可以设在项目部,也可以设在集中拌和站,周围无高频、高压电源,无工业震源及其他污染。 2.2 场地建设

2.2.1 项目经理部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功能设置科学合理,必须分区设置。区内场地及主要道路应作硬化处理,整平,无坑洼和凹凸不平,雨季不积水。

2.2.2项目经理部办公、生活用房建筑面积一般不宜小于1500m2,占地面积不小于3000 m2。

2.2.3 项目经理部生活饮用水如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用自来水;如自找饮用水源,应对水源进行专门机构化验鉴定,符合饮用水标准后方能使用。 2.2.4 项目经理部排水设施完善,庭院适当绿化,环境优美整洁。项目部公共场所应设置功能分区平面示意图、指路导向牌及宣传牌。可建球类活动场所,以便员工业余活动和停放车辆。 2.3 办公室、生活用房

2.3.1 项目经理部办公用房面积和办公家具应满足办公规范化的要求,办

6

公用房面积不小于 8m2/人,生活用房面积不小于 6m2/人,原则上生活用房每间不超过2人;每个项目经理部须设一间不小于 80m2的会议室;试验室用房不得少于200m2,各室面积及试验室具体要求见1.1。

表2.1 试验室各室面积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各室名称 土工试验室 集料室 留样室 水泥室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室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室 力学室 标养室 办公室 面积(m2) 20~30 20~25 15~25 10~15 18~20 25~40 20~30 20~30 15~20 备注 - - - - - - - 配置2匹冷暖空调一台 - 项目部会议室(办公室)应张贴如下图表:(1)组织机构框图(2)安全、质量保证体系(3)路线平纵面缩图(4)工程形象进度图(5)网络计划图(6)晴雨表(7)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8)工期倒计时牌(9)宣传栏、工程简介及其它各种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等。

2.3.2 生活用房一般应设宿舍、食堂、浴室、厕所、文体活动室或活动场地等。文体活动室设5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配电视、书刊,订阅5种以上的报纸;浴室设15平方米以上、5个以上喷头的洗澡堂,保证员工天天能洗热水澡。所有房舍设门牌标示。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置医疗卫生室。 2.3.3 办公区和生活区内必须配置必要的消防安全器具和消防安全标识(志),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维护和保洁。标养室应采用喷雾养生。

2.3.4 办公和生活用房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 应当选择在通风、干燥的位置,防止雨水、污水流入。 ② 建筑采用阻燃材料,栋与栋的之间的距离,城市不小于5.0m。 ③ 每栋用房均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④ 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洗过的衣物不得随意晾晒,要有专门的晾衣处。宿舍地面应水泥砂浆找平硬化,有条件的可铺砌瓷砖。宿舍内严禁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宿舍内生火做饭和使用

7

大功率的电器设备。

⑤食堂宜与宿舍保持一定间距,食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设置在距离厕所、垃圾站、有害场所等污染源 20m以外的地方。食堂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地面应做硬化和防滑处理,配备纱门、纱窗、纱罩等。

⑥ 厕所应设置为通风良好的可冲洗式厕所,并设有符合抗渗要求的带盖化粪池,男女厕所必须分设。

⑦ 淋浴房、盥洗处地面应作防滑处理,使用防水灯具和开关,应定时保证充足的冷、热水供给,排水通风良好,淋浴喷头数量与人员比例为1:5左右,淋浴间与更衣间分离设置,更衣间内应设置长凳、储衣柜或挂衣架。 ⑧ 项目部房屋的电路设施,进入室内的电线要套用 pvc管,设置满足住宿人员使用的插座。 2.4试验室设置

2.4.1 试验室内仪器设备布局合理,并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每台仪器设备应配备专用电源插座。

2.4.2 试验室应建立以下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悬挂上墙:①样品管理制度;②试验检测工作程序;③部门职责及人员岗位职责;④试验室管理制度;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⑥试验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制度;⑦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填写、计算、复核、分析制度和资料档案保管制度;⑧安全管理制度;⑨事故分析报告程序。

2.4.3 仪器设备挂标识牌,标明名称、规格、型号、状态。 2.4.5 试验废弃原材料回收或存放符合环保要求。

2.5 污水排放及垃圾处理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及环保要求。 2.6 驻地建设应配备必须的消防设施,满足消防的相关要求。

3 混凝土搅拌站标准化

施工用混凝土集中拌合,禁止现场拌合。各标段应根据项目情况确定混凝土搅拌站设置个数。 3.1 场地选址

3.1.1 搅拌站尽量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减少混凝土运输距离。 3.1.2 搅拌站周围必须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水源,且远离居民区。 3.1.3 搅拌站应规避崩塌、滑坡、水淹等不良地质灾害区域。

8

3.2 场地布置

3.2.1 搅拌站面积根据搅拌站规模确定,且必须满足材料存放和节间备料的需要,具体不小于表3.1。

表3.1 搅拌站面积及搅拌机配置表

序号 1 2 规模 小 大 最小面积(m2) 2000 3000 最低搅拌机配置 JS750两台 JS1000两台 3.2.2 合理布置搅拌站搅拌机组、砂石料场、水泥库房、试验室(含标养室)、办公室以及职工宿舍等的平面位置。拌和楼的办公区及生活区应同其他区用砖墙等隔离开。

3.2.3 搅拌站必须设避雷针,数量满足覆盖整个搅拌站;同时设置不少于 1处的安全标语,搅拌主机立柱粘贴反光纸。 3.3 场地建设

3.3.1 搅拌站须建围墙封闭;场地必须使用 C20及以上标号混凝土全部硬化,厚度不小于20cm;进、出搅拌站便道采用 20cm厚 C25混凝土硬化。 3.3.2 搅拌站入口设机械冲洗装置,以保证入站车辆清洁。搅拌站场地内设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池,严禁场地积水。

3.3.3 水泥罐基础以桩基基础或扩大基础为宜,并设专用接地网与楼体、粉料仓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设有独立的接地网。 3.3.4 若搅拌站为单个水泥罐,则罐体地面固定拉线不少于 3根;在每一个罐体绘制‘中交三公局丰忠高速××标段’,两者竖向平行绘制,字体醒目,便于识别。

3.3.5 设置信号管理系统,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系统与控制室的联系。

3.3.6 作业平台、给料仓、骨料仓、水泥仓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部位应有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3.3.7 搅拌站与办公区及生活区或周围其他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单个水泥罐的高度且不小于20m。 3.4 搅拌机及部件

3.4.1 搅拌机配置应根据搅拌站规模确定,具体如表 3.1所示。 3.4.2 搅拌主机为封闭式强制型;料仓不少于 3个,需设防雨棚,且料仓

9

间挡板具有足够高度,防止串料;配料机应支腿加固。

3.4.3 搅拌控制室安装 1台分体式空调,保证各部电气元件正常工作。 3.4.4 搅拌站拌合设备要求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减水剂计量必须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禁止采用流量或人工计量方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自动性,电脑控制且具备打印功能。

3.4.5 拌和机操作房前醒目位置应悬挂砼配合比标识牌,标识牌采用镀锌铁皮制作,尺寸0.6 m×0.8m,油漆喷涂确保不褪色,数字采用彩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晰。标识牌内应包括以下内容:砼设计与施工配合比(含外加剂),粗细骨料的的实测含水量及各种材料的每盘使用量等。

3.4.6 搅拌站应配置不少于 3个水泥罐,且水泥罐应设置冷却设备,确保水泥搅拌温度,做到检验合格后再用。水泥储存罐应配备必要的除尘设置。 3.5 材料存放

3.5.1 砂石料场必须设防雨棚,高度满足机械设备操作空间;料场采用厚50cm的混凝土隔墙分隔,高度不低于 2.5米,必须确保各个料仓间不串料,并设置相应的质量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3.5.2 袋装水泥、减水剂等集中存放在库房内,库房采用彩钢板搭设,高度、面积必须满足堆放数量的要求,下部铺设木板,高度为离地面30cm。 3.6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3.6.1运输车数量不少于 3辆,且满足混凝土浇筑连续性的需要。 3.6.2 运输车储料罐必须密封、不漏浆,容量不小于 6m 3。 3.7 文明施工

3.7.1 根据场地条件合理设置废水沉淀池和洗车池,布设排水系统,设置明显标示;设置合理的三级以上的过滤池对污水排放。 3.7.2 地面应定期洒水,对粉尘源进行覆盖遮挡。

3.7.3 每次混凝土拌和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整洁。

3.7.4 临近居民区施工产生的噪音不应大于现行的《建筑施工场界噪音界限》(GB12523)的规定,否则应进行监控。

3.7.5 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设备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3.7.6 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

10

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附近的土地中。

3.7.8 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料时,要注意材料罐顶的密封性能,当粉尘较大时,应暂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后方可继续。

3.7.9 定期、专人进行拌和站的清理和打扫,保持拌和站内卫生。

4 预制场标准化 4.1 场地选址

4.1.1 结合标段预制梁板的尺寸、数量和具体架设要求等选址。 4.1.2 预制场除用地困难情况并由业主批准外,一般不应设在主线上,以方便、合理、安全、经济和满足工期为原则。 4.2 场地布置

4.2.1 预制场一般设置办公生活区、材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拌制区、预制区、存梁区等。各施工区域布置应合理,场地占地面积应满足施工需要。

4.2.2 在进入预制场路口明显位置设指路牌 1块;场内相应位置设场地平面图、工艺流程图(分预制、张拉、压浆等)、质量检验标识牌(分预制、钢筋、张拉等)、安全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龙门吊、张拉机具等)、文明施工牌等各 1块。在机械设备醒目位置悬挂机械操作安全规定公示牌。 4.2.3吊装作业区、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龙门吊设置与高压线保持安全距离,司机岗位职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牌(0.8m×0.55m)随机挂设,“施工重地,注意安全”警示牌(0.6m×0.4m)置于龙门吊下。预制场的制梁区、存梁区、构件加工区等各生产区域应设置明示标示。钢筋绑扎区在明显位置应设置标识牌。张拉台座两端应设置指令标志,并设置防护板。台座两端设防护网和安全警示标志。

4.2.4 预制场标准化建设的规模,应结合预制梁的数量和预制工期等参数来规定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具体要求如下表。

表 4.1 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表

11

内 容 预制梁片数量(片) 移动钢筋棚 台座数量 吊装设备 模版数量 自动喷淋养护设施 必备的施工辅助设施 其他施工设备 要 求 根据设计 至少一座 应与预制时间相匹配,按3片/座.月控制 满足起吊吨位需要,至少2台 根据需要 不少于0.5×台座数量 横隔板钢筋定位架、钢筋骨架定位架、横隔板底模支撑架 满足施工需要 4.3 场地建设

4.3.1 桥梁预制场设置在填方路堤或线外填方场地时,为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而影响桥梁预制的质量,应对场地分层碾压密实,并对台座基础进行加固。

4.3.2 钢筋加工区、混凝土拌制区均须设防雨棚,并使用20cm 厚 C20混凝土硬化,存梁区地面压实后铺设 10cm石屑并设置2~3%坡度,以利排水。运输便道采用 20cm厚 C25混凝土硬化。

4.3.3 预制场应设 50cm×50cm砖砌排水沟排放施工废水、养护水、收集雨水并汇入沉淀池,沉淀池设置规格为长4m、宽3m、高1m,污水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

4.3.4 钢筋加工区、集料存放区设防雨棚,高度满足施工需要。 4.3.5 预制场所有的电器设备按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安装,所有穿过施工便道的电线路采用从硬化地面下预埋管路穿过或架空穿越。采用由满足施工机械设备用电最大负荷要求的变电站供电,电力架设须满足三相五线制要求,同时设置 2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变压器设置的安全距离要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4.4 台座布设

4.4.1台座基础采用框架式基础,不能用重力式,台座采用 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预制梁底板须采用不锈钢板;台座长度按每片梁设计长度每端头长出 10厘米;台座横向做成水平,纵向按设计预设反拱。

12

4.4.2 台座纵横向间距应充分考虑施工作业空间,纵向间距以 7m为宜。 4.4.3 存梁区台座混凝土标号采用 C25,存梁区混凝土台座尺寸采用 2×2×0.5m,根据预制梁大小可稍加调整,以满足使用要求。

4.4.4 预制区设置自动喷淋养护设备,采用喷淋养生。场地内必须根据梁片养生时间及台座数量设置足够的梁体养生用的自动喷淋设施,喷淋水压加压泵应能保证提供足够的水压,确保梁片的每个部位均能养护到位,尤其是翼缘板底面及横隔板部位。在台座侧面预先设置ф8cm的养生供水管,设置与喷淋设施对接接头。空心板、小箱梁芯孔内应采用喷淋养护方式。 4.4.5 养护用水需进行过滤,避免出现喷嘴堵塞现象,并且管道埋入地下。

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循环池、加压泵,养生的水必须循环利用。 4.5 材料存放

4.5.1 不同规格砂石料场地需进行硬化,应分区存放,严格分档、用隔墙隔离堆放,严禁混堆,并设置防雨棚,高度满足施工需要。存放场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便于装运。

4.5.2 钢筋及预应力钢铰线存放区须设防雨棚;下部采用 20cm×20cm方木支垫,离地高30cm。钢筋加工区与钢筋存放台相邻,便于材料取用。 4.5.3 减水剂、压浆用水泥、锚垫板、预应力锚具均存放于材料库房内;减水剂和袋装水泥存放于库房内的存放台上。

4.5.4 锚垫板和预应力锚具应按照不同规格型号分别存放于库房内的货架上,并作相应标识。按型号、类别登记入册,以便查询。 4.6 存梁管理

4.6.1 梁板预制完成后,要及时对梁板喷涂统一标识和编号,标识内容包括预制时间、施工单位、梁体编号、部位名称等。

4.6.2 梁板预制完成后,除了加强养护外,要保证稳固、安全存放,严禁拆模后将梁板(尤其是 T梁)无支撑存放,必须设置稳固的支架,防止梁板侧倾;在存梁场存放也严格设置防倾托架。

4.6.3 存梁区要确保干燥无积水,交通顺畅,吊装图设备充足、完好,日常保养到位。

4.6.4 存梁台座必须设置在稳固、干燥的地基上,如遇软基,要进行必要

13

的加固处理,承重横(枕)梁必须设在经过承载力检算合格的基础上,周边排水设施完好,通道顺畅。枕梁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连成整体,不要有横坡。

4.6.5 空心板、小箱梁最多存放层数依据设计文件要求,文件无规定时,要求空心板不得多于 3层,小箱梁、T梁不得叠层堆放。

5. 小型构件预制场标准化 5.1布置原则

路基排水工程的水沟盖板、防护工程的各型预制块、隧道边沟盖板及其它设计要求的小型预制构件应集中预制。 5.2 建设标准

5.2.1 为便于集中管理,统一工艺,每个施工标段只设置一个或鼓励几个标段合建一个小型构件预制场。根据施工标段小型构件预制数量,规划小型构件预制场面积,一般不小于 2000m 2。预制场布置要符合工厂化生产的要求,道路和排水畅通,场地四周用砖砌围墙(或通透式围栏),场地全部采用 C20砼进行硬化,砼厚度不小于15cm。

5.2.2 小型构件预制场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场地外侧合适位置设置沉砂井和污水过滤池,严禁将预制场内生产废水、污水直接排放。 5.3 场地布置

根据小型预制构件特点,预制场需分生产区、养护区、成品区以及办公区等。各区域的划分用黄油漆隔离标识,并在各个区域设置标识牌,规划合理,交通流畅。 5.3.1 生产区

生产区根据标段设计图纸确定的预制构件的种类设置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必须设置振动台,同时配备小型拌和站一座(尽可能与既有拌和站一起设置)。 5.3.2 养护区

养护区采用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结合土工布覆盖对构件进行养护,确保

14

构件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要求覆盖养生 7天以上。 5.3.3 成品堆放区

成品按不同规格分层堆码。对于预制块、片(如防护衬砌肋、盖板等)堆码不得超过二层,对于整体式预制件(如缝隙式水沟等)不得超过四层。层间需用土工布进行隔开,预制件养护期不得进行堆码存放,以防损伤,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缺边掉角。 5.4 设备配置

5.4.1 小型构件预制可选用振动台,振动台电机功率应经过现场试验,对振动台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选,确定振动台的电动机功率,一般为 1.2KW~1.5KW,振动台数量根据预制构件生产数量确定。

5.4.2 混凝土可由就近大型拌和站集中供应,若单独设置拌和站,拌和站必须达到三仓式自动计量标准。 5.5 模具要求

5.5.1 模板必须使用钢模、高强度塑料模板,入模前应进行拼缝检查,对拼缝达不到要求的,辅以双面胶或泡沫剂,必须选用优质脱模剂,保证砼外观。在周转间隙必须有覆盖措施,防止雨淋、生锈、被污染。 5.5.2 按照小型预制构件设计尺寸及要求,由专业生产厂家制作塑料模具的各种钢模母胎。钢模母胎制作完毕后,利用钢模母胎及塑性复合材料批量生产,加工成砼小型预制构件的高强度塑性模具,塑性模具的材料为聚丙乙烯、ABS 及部分添加剂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6 隧道临建标准化 6.1场地布置

6.1.1 隧道临建场地布置必须编制专项规划方案,上报总监办和业主,批复后实施。隧道临建场地布置一般要求如表 6.1所示。

6.1.2隧道洞口开挖不得随意破坏截水沟外边至征地界桩范围、截水沟内边至仰坡刷坡线范围内的植被,做到最大程度地保护洞口周围原生植被。

表6.1 隧道临建场地布置一般要求

序号

名称 布置要求 15

1 2 3 总体布置 隧道临建场地处理 空压机房及配电房 隧道隧道临建材料库房临及试验室 建 隧道临建场地上的房屋不得侵入行车道,方向尽量与线路方向平行或垂直。 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0,硬化厚度不小于20cm,确保施工期间不翻浆、冒泥。 空压机的数量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摆放间1.0m~1.2m,采用半开放式房屋,顶部设弧形雨棚。 4 5 隧道临建如需设置材料库房、试验室,尽量靠近钢材存放、加工房和混凝土运输路线旁,便于及时抽检材料和取样。 钢材存放与加工房共同设置一处,采用开放式房屋,钢材存放及加工房 其长、高、宽满足施工及钢材存放需要,顶部设弧形雨棚。 现场会议室 洞口值班室 隧道洞口离项目部较远时在施工现场设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不小于40m2,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洞口值班室设在隧道洞口,采用彩钢板房或砖混结构,面积不小于4m2。 进洞须知、工程简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全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隧道形象进度图、施工标志牌、公司简介(承包人)、政务公开、党工团现场责任人及职责等内容可根据需要独立或连排设置,若连排设置,其长度和高度需结合现场条件,美观大方。洞顶及洞口间宣传视情况设置。 6 7 8 洞口宣传

6.2门禁系统 6.2.1 设置原则

在进入施工现场的入口、隧道洞口处设置值班室,采用彩钢板房结构或砖混结构,面积不小于 4m2,洞口处外侧设置电动升降栏杆和入场人员专用通道,人员专用通道宽1.2m,靠近值班室一侧。 6.2.2 管理内容

1. 出入施工现场的来访人员和车辆必须在值班室登记,并领取来访证,来访人员进入隧道必须有项目负责人陪同。

2.洞边焊接 2米高钢筋支架,挂“入洞必须戴安全帽”、“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穿好防护靴”警示标志。

3. 项目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整齐,佩带上岗证;进入隧道作业人员必须将上岗证放置在洞口值班室的相应作业班组中。

16

6.3隧道施工供风、供水、供电 6.3.1 隧道施工供风

(1)压风站应在洞口旁边选址修建,并宜靠近变电站,应有防水、降温、保温和防雷击设施。

(2)压风站供风能力须满足隧道正常施工需要,供风管路布置应尽量避免压力损失,保证工作面使用风压不小于0.5MPa。

(3)供风管道前端至开挖面距离不应大于20m。 6.3.2 隧道施工供水

(1)承包人在实施和维修本工程期间,应确保施工和生活用水设施的提供、安装和保养满足施工及生活需要,并保证施工用水要求和按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持续不断地供水。

(2)寻找水源,按施工需要的供水压力(水压不小于0.3MPa)合理选址修建高位水池,安装上、下水管路。

(3)对于修建高位水池困难的隧道,宜采用变频高压供水装置满足施工需要。

(4)管道前端至开挖面一般不超过20m。 6.3.3 隧道施工临时供电

隧道施工临时供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及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1)对于短隧道应采用高压至洞口,再低压进洞;对于隧道在 2000米~3000米的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应考虑高压进洞,以满足施工需要。

(2)隧道施工供电应采用 400/230V三相五线供电系统;动力设备应采用三相380V;照明电压一般作业地段不宜大于36V,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可采用220V,瓦斯地段不得超过110V,手提作业灯为12~24V;选用的导线截面应使低压线路末端要点电压降不应大于10%;36V及 24V线不得大于5%;高压分线部位应设明显危险警告标志;所有配电箱和开关应全部进行责任人和用途标识。

(3)洞外变电站应设置防雷击和防风装置,且宜设在靠近负荷集中地点和设在电源来线一侧;当变电站电源线需跨越施工地区时,其最低点距人行道和运输线路的最小高度应满足:电压 35KV时7.5m,电压6~10KV时6.5m,电压 400V时6m;变压器容量应按电气设备总用量确定,当单台电动设备容量超过变压器容量 1/3时,宜适当增加启动附加容量。

洞内变电站应设置在干燥的紧急停车带或不使用的横通道内,变压器

17

与周围及上下洞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300mm,同时应按规定设置灯光、轮廓标等安全防护设施;洞内高压变电站之间的距离宜为1000m,由变电站分别向相反两方向供电,每一方供电距离宜采用500m;洞内高压变电站应采用井下高压配电装置或相同电压等级的油开关柜,不应使用跌落式熔断器,应有防尘措施。

(4)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采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应采用橡套电缆;瓦斯地段的输电线必须使用密封电缆,不得使用皮线;涌水隧道的电动排水设备应采用双回路输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动力干线上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装置;严禁在动力线路上加挂照明设施。

(5)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应满足:110V以下电线离地面距离不应小于2m,400V时应大于2.5m,6~10kV时不应小于3.5m。供电线路架设一般要求高压在上、低压在下,干线在上、支线在下,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 6.3.4 施工期间“三管两线”应架设、安装顺直、整齐。

6.3.5 隧道洞身开挖并完成初支施工后,应在隧道右侧每隔 30m设置照明灯箱,灯箱应固定在隧道拱腰处,高度离隧道地面以上 2m处。 6.4隧道弃渣场、自办料场、危险品库管理 6.4.1 弃渣场

(1)隧道弃渣场位置不得随意更改,不得随意乱弃。任何弃渣场的设计变更需报业主及原设计单位同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弃渣场场址及扩大占地。

(2)隧道施工前应详细调查,和业主及当地政府配合,选择出渣运输方便、距离短的场所作为弃渣场,场地容量应可容纳隧道弃渣量。

(3)弃渣场选址应不得占用其他工程场地和影响附近各种设施的安全;不得影响附近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占或少占农田;不得堵塞河道、河谷,防止抬高水位和恶化水流条件;不得挤压桥梁墩台及其他建筑物。

(4)弃渣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当设计要求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或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对弃渣场的防护进行设计并报监理人批复,以确保边坡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危害。 6.4.2 自办料场

当隧道开挖弃渣强度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结构用材料时,现

18

场应建碎石场以充分利用隧道弃渣,加工碎石设备应采用带除尘装置的反击破碎石机并有配套的联合重筛分设备。

每个隧道碎石场应专门配备锤式碎石机生产喷射混凝土碎石料。喷射砼应采用4.75~9.5mm规格的碎石。日产量在 100m 3以上的碎石场宜配置自动或半自动水冲洗设备,以提高碎石质量。 6.4.3 危险品库

(1)火工品库房的建设及管理应符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及以下要求。双洞中隧道及长隧道、特长隧道应设置专用火工品库房,其他短隧道可结合其他隧道及路基、桥涵施工集中设置。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月循环进尺核定火工品库库容量。

(2)其他危险品,如氧气、乙炔、油料及剧毒、放射性物品等应单独建库存贮,库房建设及管理应符合有关要求。 6.5隧道洞口外排水及污水处理

6.5.1 在隧道洞口两侧建浆砌排水沟排出隧道内污水,尺寸满足排水需要(必须考虑雨季降水的影响),两侧水沟经涵管连通横穿路基汇于集水井排入污水处理池。

6.5.2污水处理不少于 3级沉淀,采用浆砌或砖混结构,施工期间不倒塌、不渗漏,沉淀达标方可排放。 6.6 隧道逃生救援通道

6.6.1 在隧道开挖掌子面至二衬之间,设置逃生救援通道,随着开挖进尺不断前移。逃生救援通道距离开挖掌子面不大于20m。

6.6.2 逃生救援通道规格:内径为Φ80cm钢管;钢管壁厚为6mm;每 5m一节。

6.6.3 在每节钢管距端头 1.5m处各设一个吊环,焊接在同一纵断面上。在吊环垂直方向,位于钢管 1/2高度处的管端焊接连接钢板,中间设连接孔,用U型插销将两节钢管连接。

7 施工便道标准化 7.1 布置原则

7.1.1 结合地形、地物和现有生活、生产设施,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7.1.2 遵循施工平面布置,必须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求。

19

7.1.3 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证畅通,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要求。 7.1.4 合理保护便道上的古树、大树及珍贵树木,尽量少破坏原生态,将开挖范围内的树木、草根移栽到便道路边或边坡上,并适时在边坡植草、种树。

7.1.57.5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利用原有地方道路进行改建,以利环境保护。 7.2 建设标准

7.2.1 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平纵线形及路基横断面宽度。

1. 便道的最大纵坡不宜大于 9%,对于山岭重丘区施工的便道在保证施工车辆行驶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纵坡;挖方和低填方路段,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施工便道边坡坡率不应小于1:0.5。

2. 如采用单车道,车道宽度3.5m;路基宽度不得小于4.5m,每 200m范围内,设置一个长20m、宽 2.5m的错车道;设置1.5~2%的横坡。 7.2.2 施工便道路面最低标准采用泥结碎石或级配碎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便道路面可采用隧道洞渣或矿渣铺筑;特大桥、隧道洞口、搅拌站和预制场与地方路连接段便道路面必须采用 20cm厚 C25混凝土硬化。 7.2.3 施工便道应设置必要的排水沟,确保便道路面排水畅通;在汇水面积较大的低凹处设置涵洞,以满足排水泄洪要求。便道经过水沟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做到排水畅通。 7.2.4 施工便道必须连通,途遇危桥,必须加固处理。

7.2.5 各场(站、区)、重点工程施工等大型作业区,进出场的便道 40m范围应进行硬化,标准为:C20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5cm,并设置碎石或灰土垫层,基础碾压密实。 7.2.6 施工便桥应符合下列要求:

(1)便桥结构按照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一般按照汽—20,验算荷载履带—50进行设计,同时应满足排洪要求,汽车便桥桥面宽度不小于4.5m。

(2)为防止水流冲刷,宜于桥台上游回填部分钢筋片石笼。 (3)栈桥起始墩砌筑长 6m宽 3m的基础,台帽浇筑 0.5m厚 C30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前注意预埋贝雷片安装预埋件;便桥桥墩应优先使用钢管桩搭设,对于有覆盖层的河床,钢管桩的入土深度应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对于无覆盖层的河床,采用复合桩基形式,先安放复合桩基护筒,钢护筒随冲击钻跟进 2m,钢护筒中浇筑混凝土,钢管桩插入钢护筒中的

20

混凝土内,确保复合桩与河床有效锚固。

(4)桥面高度不低于上年最高洪水位,桥头设置超限标牌,桥面设高 1.2m的栏杆扶手,栏杆颜色标准统一。

(5)便道便桥的养护应组织专门的养护队伍,配备必要的机械、工具和材料,对施工便道进行养护。

(6)便道便桥应执行“申报—审批—实施—验收—使用”的程序。一般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需地方或上级有关部门鉴定的应组织鉴定。未经设计或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制作的大型临时设施,不得组织验收和投入使用。

(7)施工期间应指定专人(队)负责对施工便道(便桥)的日常检查和养护,每个项目部最少要配备一台洒水车以用于晴天洒水,做到雨天不泥泞,晴天少粉尘。

(8)利用地方道路作为施工便道,承包人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待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进行补偿或修复。

(9)工程完工后,承包人应将施工便道及便桥予以拆除。当地部门要求保留时,要与相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否则应予以复耕或对河道进行清理。 7.3 标志

7.3.1对施工便道从起点起依序统一编号,设便道标识牌于路口处,标识牌按照 0.8m×0.6m尺寸制作,蓝框白底蓝字,标明便道序号、方向(通往××)、陡弯段里程等内容。

7.3.2 路线明显变化处、便道平面交叉处,应设置指路和警告标志。 7.3.3 便道途经村镇、街道、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应设置禁令标志。 7.3.4 易塌方、滚石等危险路段,应设置道路防护及警告标志。 7.3.5 途经小桥,应设置限载、限宽标志;途经通道,应设置限宽、限高警告标志。在跨越河道便桥,要根据计算的承载力和宽度设置限高、限重、限速标志牌,便桥两侧设置防坠落护栏,其高度符合相关要求。 7.4 养护

7.4.1 派专人分段养护,及时填补路面坑槽,保证便道平顺;及时恢复损坏的标志。

7.4.2 配备洒水车降尘,无扬尘、无投诉。

7.4.3 及时清理排水沟和涵洞的淤泥、杂物,保证排水通畅。

21

8 临时用电管理标准化 8.1 基本原则

8.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三项基本原则:①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②采用三级配电系统;③采用两级漏电保护。

8.1.2 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并配备能满足临时停电时各种机械设备运转、现场照明用电需求等的临时发电设备。

8.1.3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接地或接零保护;严禁使用塑料线,所用绝缘导线型号及其截面必须符合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8.1.4 所有开关箱须由专业电工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并做好每次检查维修的记录;对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应由专业电工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和维修,并做好相关记录;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严禁违章操作。 8.2 电气设备管理

8.2.1 配电系统需设置室内总配电箱和室外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总配电箱应设置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8.2.2 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一保险,严禁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并保证有足够两个人同时作业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8.2.3 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1.5m;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控制在1.3~1.5m。

8.2.4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置在箱体下底面,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8.2.5 所有配电箱及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

(1)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2)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除外)。

8.2.6 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均编号配锁,标明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张

22

贴安全警示标识牌,设专人负责管理。

8.2.7 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施工现场停止作业 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上锁。

8.2.8 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砂灭火或用干粉灭火,严禁使用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8.2.9 施工机具的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 1KV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6m。 8.2.10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 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1~10kv时,最小垂直距离6.5m。 8.3 雨季施工用电

8.3.1 增加用电设备巡视次数,做好用电设施防雨措施。 8.3.2 下雨时关好配电箱箱门,防止进水、受潮,发生漏电事故。 8.3.3 雨后须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绝缘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3

第三部分 材料管理标准化

高速公路建设用钢材、水泥及沥青等主要材料以及桥梁橡胶支座、伸缩缝、钢绞线、锚具等由中交三公局重庆丰都至忠县高速公路总承包部报业主审批后招标采购。材料进场前应报监理工作师作验证试验,试验合格方允许材料进场。

1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管理 1.1 进场管理

1.1.1 每批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须由同一品牌、规格、生产工艺和交货状态的材料组成。

1.1.2 每批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均须办理进场手续,并提供产品合格证。 1.2 存放管理

1.2.1 加工场内醒目位置应设置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示标志。场内必须有排水设施,不得积水。

1.2.2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杂,应挂牌标示。

1.2.3 钢筋按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半成品、成品堆放区,流水线布置,设置明显的标志标牌,标明钢筋的型号、规格、厂家、进场日期、检验人员。

1.2.4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必须存放在仓库或防雨棚内,地面做硬化处理,并垫高不小于30cm,严禁与潮湿地面接触。

1.2.5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不得与酸、盐、油类等物堆放一起。 1.3 使用管理

1.3.1 钢筋应进行物理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延伸率和可焊性等试验;钢绞线应进行弹性模量、松弛率等试验;经试验不合格的钢筋和钢绞线,严禁使用。对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刚材,还须进行化学成份分析试验。 1.3.2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外表有严重锈蚀、麻坑、裂纹、结疤、折叠、夹砂和夹层等缺陷时,不得使用。

24

1.3.3 钢绞线表面有润滑剂、油渍和肉眼可见的麻坑,不得使用。 1.4 加工管理

1.4.1 钢筋、钢绞线、型钢等钢材必须集中加工,加工场地分为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和半成品堆放区,布置合理、整洁和美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4.2 加工场地采用 10cm厚石粉或碎石垫层、20cm厚 C20混凝土面层硬化;并搭设防雨棚,高度满足加工设备操作空间(一般不宜小于 6.5m),并设置防六级台风的保护措施。

1.4.3 根据加工量的大小,将加工场地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加工场地面积不小于表 1.1,钢筋加工厂的原材料堆放区、半成品堆放区应根据需要满足材料的堆放要求。

表 1.1 加工场地规模及面积表

规模 大 中 小 加工总量(吨) t>10000 6000≤t≤10000 3000﹤t﹤6000 加工场地面积(m2) 1500 1000 800 1.4.4 钢筋棚内需配备数控弯曲机和弯切机等设备,采用机械集中加工箍筋、弯起钢筋等弯曲钢筋。

1.4.5 焊接、切割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木工加工区应设置禁止标志。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和明示标志。加工场出人口和场内应设置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用电场所应设置警告标志。易发生火灾场所应设置警告标志。消防器材放置场所应设置提示标志。各作业区应设置分区标识牌。 1.4.6 加工后的钢材,应分类堆放并标示。

2 水泥管理 2.1 进场管理

25

2.1.1每批水泥须由同一厂家、品牌、规格和生产批次的水泥组成。 2.1.2每批水泥进场,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 2.2 存放管理

2.2.1袋装水泥必须根据品牌、标号、品种和出厂日期分类存放,并挂牌标示。

2.2.2 袋装水泥必须入库,地面应干燥,做防水处理。

2.2.3 袋装水泥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10袋,散装水泥必须采用水泥罐储存。 2.3 使用管理

2.3.1水泥出厂存放期必须达到七天,并进行强度、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试验,经试验不合格的水泥,严禁使用。

2.3.2 存放超过 3个月和受潮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 第四部分 档案管理标准化 1. 人员要求

1.1 每个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

岗,并加强工程培训工作,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1.2 档案管理按工程进度、质量、试验、安全及合同管理等各种文件档案

分别安排专人收集管理。不得随意更换档案管理人员。 2. 设施要求

2.1档案管理所用资金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2.2档案管理设施配置齐全,保证档案的安全存放。 3. 制度要求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达到工程进度与档案进度同时完成。 4. 信息化建设要求

4.1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微机管理。 4.2保证电子档案管理与纸质档案管理同步。 4.3确保信息管理的真实完整性。

第五部分 告示牌、公开栏、标志牌、警示牌及管理图表的标准化 1.告示牌

26

项目经理部设施工告示牌,施工告示牌采用2.5米*2.0米铝合金标识牌,上贴反光膜、蓝底白字。双腿采用钢管,安置高度为标识牌下边高出地面1.5米。

告示牌内容:项目名称、工程概况、起讫桩号、建设、监督、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施工和监理负责人的姓名、开工日期及计划交工日期、监督电话等。

合同段施工平面示意图(尺寸同施工告示牌),要做成效果图。施工告示牌及平面示意图要立于项目部或其它醒目位置,每标段不得少于2块。 2.公开、宣传栏

公开、宣传栏设置于项目经理部,尺寸不小于2.0米*1.2米铝合金标识牌。公开、宣传内容以“阳光工程”、“公开工程”为主,并设立工程举报箱、举报电话。 3.标志牌

为便于施工管理,应按下列要求放置标志牌。

3.1各合同段主便道起点和终点必须各设置一道门字架宣传架,门架上方插5面采旗,横幅应标明“欢迎进入××合同段”,立柱应贴表明各单位特点的对联。要求应庄重美观,其尺寸规格为:宽度6.0m,高度4.5米,厚度为0.6米,蓝底红字,仿宋体。

3.2各合同段主要进口处应设置标牌,标牌大小不得小于1.5×2M,标牌内容主要包括: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以及监理驻点负责人姓名,开工和计划交工日期等。

3.3每个构造物现场标明:构造物名称、桩号、跨径、该构造物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理负责人。

3.4每个互通立交标明:互通立交名称、起止桩号、工程概况、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理负责人。并附该互通立交平面效果图。

3.5每个拌合站标明:拌合站名称、负责施工区域、数量、拌合站负责人、监理负责人;混凝土标号、配合比明示牌。

3.6每个预制厂标明:预制厂名称、工程概况、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27

监理负责人、并附预制厂平面图。每片T梁上必须注明生产日期、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监理负责人。 3.7料场标明:原材料产地、名称、规格、用途、报验与否等。 3.8指路牌

在通往项目经理部、施工分部主要道路拐弯处设立醒目的指路标志。指路牌内容包括项目经理部名称、指路箭头。 3.9标志标牌尺寸

3.9.1标段分界牌、大中桥、分离立交及互通区、隧道、拌合站、料场标志牌1.2米*0.8米;

3.9.2小桥、通道、涵洞标志牌、指路牌0.9米*0.6米; 3.9.3原材料品名牌、原材料报验牌、配合比标牌0.6米*0.4米。 3.9.4各种标牌要求:采用铝合金标识牌,上贴反光膜,蓝底白字或白底红字(宋体),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4.警示牌

在变压器、高压区、基坑、泥浆坑周围、桩基施工现场、交叉施工现场、油库、爆破危险区等设警示标示,以提醒施工及过往人员注意安全。警示标志采用三角形或圆形,制作和图示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 5. 管理图表

平面图、组织机构框图、质量自检体系框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安全管理体系框图、工程形象进度图、施工管理曲线图、网络图、工序交接流程图,各项规章制度、工程总体目标、各部门职责、工作计划、晴雨表等。管理图均应装裱上墙,要求美观大方、布置合理。 第六部分 现场文明施工的标准化 1.路基工程

1.1路基工程开工后,要有措施保证路田分家,路基边沟随施工随整型,及时设置挡土埝,防止农田水、雨水冲刷边坡。

1.2路基填筑施工必须插杆挂线施工,确保填筑质量,路基外观做到表面平整、排水畅通、边线顺直、边坡顺适、并应修筑边坡临时急流槽及排水沟;路基挖方坡面平整、排水畅通;台背回填必须把因构造物施工造成的

28

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回填时在构造物背面用红、白漆做出标记,并由下向上进行层数编码。

1.3路基填筑施工时标明“填筑区、平整区、压实区、检验区”,标牌采用60厘米*30厘米铝合金标识牌,蓝底白字。

1.4修筑挡墙、边沟所用块、片石及砂石等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桥涵工程占用桥头路基作为施工现场的,应参照上述有关预制场标准化建设的规定,规范施工场地布置,与路基整体文明施工形象保持一致。

1.5弃方(渣)整齐堆放在规定的弃方(渣)场地范围内,采取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措施,防止环境污染、水土流失。 2.路面工程

2.1路面施工应处理好与绿化、交通安全设施等交叉施工项目的关系,确保路面不受污染。

2.2路面混合料运输车辆应设覆盖物,在沥青拌合场和沥青路面摊铺施工现场对拌合料拌合时间、摊铺温度、摊铺层厚、平整度、压实度等和质量相关的各项内容用施工标志牌进行公开,接受监督,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2.3合理安排工序,对可能造成路面污染的附属工程要提前进行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有碍于层间结合的工序不准在路面上施工或摆放材料。与土路交叉时对被交路路口硬化,并设置冲洗设施,确保上路车辆不粘带泥土。

2.4路面施工应设专人管制交通,非施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3.桥梁工程(石梁子大桥由总承包部单独上报标准化施工方案) 3.1桥梁下部构造施工场地参照上述预制厂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 3.2要求桥梁基础施工时,要设专用泥浆沉淀池和泥浆池,不得随意排放泥浆,泥浆池也不得设在路基坡脚范围内。

3.3破完一批桩头后要随时清运到指定地点,不得在施工现场存放或随意丢弃。

3.4模板、支架要堆放整齐,及时修整;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内水泥袋、钢筋头等杂物,确保施工现场清洁、整齐。

3.5对桥隧相接路段,应加强工序间的协调与管理,减少相互间的影响。

29

4.隧道工程

4.1洞口处的蓄水池、变压器等电力设施、通风设施等布局合理,并符合合同要求。

4.2洞内外及时洒水,防止扬尘,同时保证排水系统通畅。 5.其他现场文明施工

5.1一道工序施工结束的现场,应将多余的材料及时运走,废弃的材料及时处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做到场地清理不过夜。

5.2取土坑、弃土堆要整理成几何形状,整齐美观,且不得影响原有排水系统。沿河弃土不得阻塞河道、挤压桥孔和造成河岸冲刷。隧道弃渣要求运输到指定弃渣场,同时要规范施工,避免出现弃渣滑坡、阻塞河道、冲淤农田的现象。有复耕要求的要及时按复耕协议进行复耕。

5.3施工现场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扬尘、废气、噪声及水污染。施工现场要及时清理,工程用地范围内不得留存垃圾、废料。

5.4现场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沥青砼拌和设备、摊铺机、压路机等)应配设“设备标志牌”,标示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出厂日期、使用状况、操作人员等。机械设备停放整齐有序,在施工现场停放时确保安全。 5.5材料设备运输时禁止人货混装。

5.6施工结束后做好临时占地的恢复工作,对施工中损坏的地方道路、桥梁等要做好修复工作。

5.7各参建单位应教育职工尊重当地民风民俗,遵守乡规民约,与当地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创造、维护和谐的施工环境。

5.8施工现场及办公场所所有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工作时间都必须佩戴胸卡(即上岗证,证上应附照片、姓名、岗位、职务等), 举止文明。 5.9施工现场每个施工点,均应有负责人现场指挥施工,主要部位应有技术人员盯岗,现场指挥和技术人员要熟悉操作工艺要求、质量标准。现场人员要求着装整齐,同时要求应能够从工作服或安全帽的颜色(监理人员白色、管理人员红色、作业人员黄色)上区分监理、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作业人员。

5.10搞好工地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娱乐活动,杜绝违法、不良行为。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61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