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28 17: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ppt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
第一章 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
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包括对外和对内的汉语教学),不管主张哪种教学法(听说法、直接法或者交际法),都离不开语法\语法对于第二语言(或称外语教学)的教和学都是至关重要。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特别是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后,通常即进入语法为主,句子层面的语言教学阶段,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往往称这个阶段为“语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半年左右,接下去是所谓的“短文阶段”,这个阶段语法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即便是青少年,母语也已基本获得。在此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在途径、规律、特点和效率等方面就和幼儿时期的母语获得必然有很大的不同。要完全获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就必须借助有效的辅助手段,这个手段就应当是语法。
二、语法的分类
传统上是把“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作为一对相对的术语提出来的,然而,语法研究发展到今天,我们认识到,和理论语法相对的不再只是教学语法,而应是应用或实用语法,实用语法中可以按不同的实用目的进行再分类,例如可以分为供计算机处理使用的语法和供教学使用的语法,供教学使用的语法可以再分为第一语言教学使用的语法和第二语言教学使用的语法,而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中又有供教师使用的教学语法和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语法,在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语法中,又可以分出不同阶段的教学语法等等\上面的这段叙述,(南京大学的郭熙)用下图表示或许更为清楚:
语法—理论语法
实用语法—计算机使用的语法
教学使用的语法—第一语言教学语法
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教师用的语法(参考语法)
学生用的语法—阶段一语法
阶段二语法 阶段三语法
其它语法(如大学里的混合型教学语法等等)
按照这一框图,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已经隔了很大的距离,具体说来,第二语言教学所使用的语法只是实用语法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处理,看来是把问题复杂化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可
能要方便得多。
三、基本概念
关于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但下面的解释一般都是认可的:
1、理论语法
理论语法:语法学家按照自己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对某种语言的语法所作的分析和描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不同的语法学说,形成不同的体系,因此可分为不同的流派\如《语法讲义》(朱德熙)、《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等著作所描述的语法就是汉语的理论语法。(陈海洋,1991)
2、教学语法
教学语法:根据语法教学的要求所制定的语法系统,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侧重于语法功能的描述,要求实用、可读性强,而理论分析不是其重点《暂拟教学语法系统》即汉语的教学语法。(陈海洋,1991)
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指专门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编写的书中所使用的语法。
四、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不同
(1)实用——理论 (2)简明——详尽 (3)稳定——创新
五、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与第一语言的教学语法的不同
第一语言的教学语法的目的是教给学生母语的系统知识,要求体系上的一致性;而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则是多角度的、综合的,可以不追求系统的一致性,其教学需要的规则和解释也可以是局部的、临时的、不完善的、就事论事的,甚至是片面的。
这样做有不少好处,在学生学习中恰到好处的解释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不同的阶段扫除相关的障碍,使学生的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给学习者以勇气和信心,这些在语言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当一个外国学生问:为什么可以说“张三被李四杀了”而不能说“张三被李四爱了”时,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哪一种回答最好呢?
或许我们可以用“被”字句表达“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来作出解释,当然知道这样的解释或许并不“科学”,但却比较实用,这考虑到了学生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把使用频率最高的先教给学生,随着他们水平的不断增加,再让他们系统地了解一些特殊的情况。给一个很肯定的答案,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中,教师使用的语法与学生使用的语法
上面谈到要区分供教师用的语法和供学生用的语法,二者的主要区别可能在于难度、范围和详略。换句话说,学生使用的语法只是教师语法的简写本,这里所说的供学生用的语法,主要是指供初、中级学习者使用的语法,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他们可以使用供教师用的语法。
表面上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的关系,教学语法是进行语法教学的依据,不是所有的教学语法的内容都要讲授给学生,也不是必须按照教学语法所规定的顺序逐一进行教学。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向学生传授在某一阶段或某一特定场合中所需要的语法知识(不是语法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如何选择,何时选择,怎样有针对性地就某一语法知识点进行教学,是语言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语言教师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具备了建立在科学而且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语法以后,语法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据此而论,教师应该是语法教学的中心。
七、理想的教师使用的语法的特点
理想的教师用语法应是一本语法教学参考书,属于工具书性质(包括描写的具体事实和具体的解释)。它应该给学生解释各种语言现象,为学生扫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根据教学实践,一部理想的教师用语法工具书至少应该做到这样几个方面:
(1)包容性强
所谓包容性强,是说这种语法应该能够回答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中不仅包括语法规则,也应该包括使用规则;不仅要使学习者学会正确的语法,还应该让学习者学习怎样得体地进行表达。
例如,语法书要介绍“因为??所以??”之类关联词语的功能,还要说明不用这一类关联词语的情况;再如“您”作为人称代词表示尊敬,但是在不少情况下我们并不用它。当然,这样一来,这个教学语法必然会非常繁杂。因此,如何处理这种教学语法的体系是教学语法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2)解释力强
语法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 例如,“学”和“学习”、“说”和”说话”、“口”和“嘴”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可以说“想了想”、“说了说”,但是不说“哭了哭”; 再如,汉语中的“把”字句、“被”字句的制约规则到底是什么等等。
此外,还有口语和书面语使用的区别,例如报纸标题可以说“雨中突然现火 情”,口语中只好说“下雨的时候突然出现火情”,在这里,“现”和“出现”各有自己的功能。 (3)应用性强
所谓应用性强,主要是说要便于读者使用,尤其是教师使用的语法,应该有详尽的文献,足够的例句,还应该有各种相关的索引。上面说过,教师的语法可以供教师使用,也可以供高级学习者查阅使用。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对于高级汉语学习者来说,这类工具书可能比老师更为重要。笔者曾经要求学生经常查阅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效果非常好,该书也是语言教师的必备工具书。
因此,我们设想中的教师用语法应该是一部像《现代汉语八百词》,但又比它的覆盖面广的工具书,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查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4)通俗易懂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规则少而概括力强同时又能激发学习者创造性的语法是最好的语法,换句话说,教学语法是越简单越好。语法是供学习者使用的,因此不应使用那些繁杂的表述方式,而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简洁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现在的语法书或论文连语言教师都看不懂,如何能够让学习者尤其是一个外国学习者明白呢?
八、对外汉语语法体系的建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此处特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构建要从1958年的《汉语教科书》算起,这套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中的语法体系是在赵元任先生的汉语教材《国语入门》的基础上,融合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暂拟系统”)、《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等语法研究成果,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构建起来的,具有鲜明的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征。现在的很多套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语法体系都沿袭或借鉴了这套教材中的语法体系。
九、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应该注重什么
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建立起母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学习第二语言,就是要构建起新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在这个构建过程中,语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头脑中要表达的某个范畴的意义,要在第二语言中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当他接触到第二语言的某种语言形式(如某种句式),也要知道这种形式表达了什么意义\这就涉及到语法最本质的问题: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二者既是语法及语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核心问题\无论是走从形式到意义的路子(可称“结构语法”),还是走从意义到形式的路子(可称“表达语法”),都需要做到形式和意义的有机结合,即一个语法形式要表达特定的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要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去表达。语法意义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和语法形式的结合,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在其要表达的范畴意义和所依托的语法形式间建立起联系。比如在汉语中要表达“存在”这样一种范畴意义,就需要依托以下的一些形式:
方位/处所+有+人/物 方位/处所+是+人/物
方位/处所+(了/着)+人/物
反过来,看到这样一些形式,也能知道这些形式表达的是“存在”这种范畴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说二者是有机结合的,语法教学也才会是有效的和高效的。
第二章 语法教学
一、语法教学的原则
1、通过语言对比突出语法的重点和难点。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学习者会受到第一语言迁移作用的影响。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对所有学习者都有共同的难点,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又有特殊的难点。因此语法教学要有针对性。当然,对于虽然不是难点但是却是汉语最常用的基本句式,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训练,不能完全忽略。 2、从句型入手,句型操练和语法知识的归纳相结合。
句型是从大量的句子中总结出来的典型句式。句型教学是用操练句子结构模式的方法来使学生学会造句的方法。这是“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是掌握第二语言句子结构及其用法并养成语言习惯的有效方法。
句型教学有利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所以语法教学应该从句型入手,以句型操练为重点,适当地进行语法知识的归纳总结。句型教学注意不但要进行形式的操练,还要让学生掌握句型的意义和功能。
句型的操练形式要多样化,如重复、替换、转换、扩展、问答及翻译等。 3、由句子扩大到话语。
句子是基础,集中体现了基本的语法规则。但从交际的目的出发,仅仅掌握句子结构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话语教学,特别是要掌握话语的连贯和衔接。 4、语法结构的教学与语义、语用和功能的教学相结合。
语法教学不能局限于结构形式,要与语义、语用和功能的教学相结合。如以一定的话题或功能为中心,组织相关的语法点和词汇构成一个单元或系列。这些孤立的、纯结构形式的语法点就可以为一定的交际任务服务。 5、精讲多练,以练习为主。
语法结构不是解决能不能懂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会不会用的问题。语法规则不是讲会的,而是练会的。对语法知识要进行必要的解释、总结,让学生了解语法规则。但是语法知识的讲解要少而精,避免使用大量的名词术语。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掌握这些规则。语法课上要体现以练习为主的原则。练习(包括口头和笔头,听说读写)应该贯穿于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练习的类型有三种:
机械型练习。跟读、模仿、重复、替换、变换、扩展等。这种机械性的单个句型操练对于熟悉掌握语言的结构形式是不可或缺的。
有意义的练习。如回答问题、完成句子、对课文内容进行解释、复述、讨论等。
交际性练习。如自由会话、课堂讨论、辩论、扮演角色、写应用文等。这是真实交际或接近于真实交际的练习。除了到社会上的语言实践外,一般是模拟真实的交际情景进行练习。不仅有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训练,还要进行包括语用规则、话语规则和交际策略等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所表达的内容不受控制。 6、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法项目。
各课语法点的安排要尽量均匀。不要一下子集中在某几课上,而有的课几乎没有新语法点。要体现先易后难、逐步加深的原则。有的语法点之间本来就存在先后顺序,如必须先学复合趋向补语然后才能学可能补语,必须先学各种补语,才能学习“把”字句。所有这些语法点都应该做螺旋式安排,把语法点分成几圈出现,逐圈加深,便于复习巩固。
7、重视纠正学习者的语法错误,并把病错句的分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
学习者对语法规则的掌握总是在试误过程中实现的。中介语的性质决定了偏
误的存在是正常的。充分利用学习者的错误并加以指导,可以从反面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更好地发挥语法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作用。不少教师长期开设病错句分析课,受到学习者的欢迎,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这类课也应该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
二、语法教学的方法(手写) 三、语法教学的技巧(手写)
第三章 词法教学
一、词类
二、不同词类的教学方法 三、虚词教学
在讲解虚词的时候,主要讲解虚词的用法,只要我们能够有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观念,并能从各方面进行细致的考察分析,说明某个虚词该怎么用,在使用上有什么特点,需要主要什么问题,虚词就基本上讲清楚了。具体从这些方面考虑: (1)句类
“或者”和“还是”这两个连词都能在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中起连接作用,但是“或者”只用于陈述句,“还是”则用于疑问句。
语气词“吗”只能用于疑问句,“呢”既能用于疑问句,又能用于陈述句。 (2)词类
连词“和”跟“并”都能用来连接词或者词组,但是“和”主要用来连接名词性词语,也可以有条件地用来连接动词或者形容词,而“并”只能用来连接动词或者形容词性词语。 (3)音节
在汉语用词造句中,常常需要注意音节问题,这是汉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副词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有的副词要求修饰的成分必须是个单音节词,如“过”,只能说“过难”、“过密”等,而与之同义的“过于”在不受此限制,“过于困难”、“过于密切”。还有“屡、互”等;还有的副词可以修饰一个词组,但是要求紧跟在它后面的必须是个单音节词,如“足”,只能说“足等了一个小时”,不能说“足等候了一个小时”,“足足”不受此限制。“大力、明明、行将”等。
(4)轻重音
一个虚词往往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而这又往往通过轻重音来表示的。这一点在副词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如“都”:
我们都看完了。 (5)肯定与否定
多数虚词既可以同肯定形式发生关系,也可以同否定形式发生关系,但有些虚词在这方面有特殊要求。这有多种情况:
A.有的只能同否定形式直接发生关系。如副词“从”,如从不说谎、从没有听说过;与之同义的“从来”就没有这种限制。“千万、万万”
B.有的则只能跟肯定形式直接发生关系。如副词“万分”“分外”就只能用于肯定“万分肯定、分外晴朗”,与之同义的“十分、非常、格外”就没有这个限制。
C.有些虚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而这在肯定和否定的要求上正好形
成对立。如“绝”,表示程度时,用肯定,“绝好、绝妙”;表示加强语气时,用否定,“绝不??”。程度副词“太”,表示赞叹时,用肯定;表示过分时,既可以肯定又可以否定。“太少了”“太不懂事儿了”。
D.有的既用于肯定,也可以用于否定,意思却一样。如“难免”,“难免出错”“难免不出错”;“差一点儿迟到”“差一点儿没迟到”。 (6)简单和复杂
由“把”组成的介词结构后面一定要跟一个复杂形式,这是众所周知的。副词“往往、终究、白白、恐怕、略微”也要求所修饰的成分是一个复杂形式。 (7)位置
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只能放在“把”“被”的前面;介词结构“关于??”只能放在主语前面,介词结构“对于??”就没有这种限制。
“也”“都”;“幸亏他来了”,“他幸亏来了”;“很不习惯”,“不很习惯”等。 (8)跟其他词语的搭配
“只有”常常和“才”搭配;“只要”常常和“就”搭配;“就”常常和“了”搭配等。
第四章 提问的方法
一、疑问句的分类
提问的主要方法就是疑问句。用来发问的句子就是疑问句。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疑问句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疑而问、无疑而问两种。有疑而问的疑问句叫询问句;无疑而问的疑问句叫反问句。(有两种分类方式:有的将疑问句分为询问句、反问句、诘问句;有的分为疑问句、反问句两类)我们采取后一种分类方法。
二、询问句的分类
是非问句、正反问句、特殊问句、选择问句、用“呢”的省略问句。 使用这些问句一般在上网聊天时比较多。 “你是学生吗?”“你在哪儿上学?”“你是男的还是女的?”“你有没有男朋友”“我是男的,你呢?”
第一节 是非疑问句
一、是非问句的定义
是非问句是让答话人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的问句。 二、是非问句的分类: 1、用“吗”的是非问句
(1)主要结构:句子(S + V + O )+ 吗? (2)功能:单纯的提问 (3)回答方式:
作肯定回答时,重复主要动词;如“你去古城吗?” 也可以用“是、对、嗯”等回答,其实,“嗯”可以回答所有的是非问,而且都比较自然。如“你有问题吗?”
有助动词时,要重复助动词;如“她明天能来吗?”
动词后有“着、了、过”或补语时,回答要带上“着、了、过”和补语; 如“她给你打电话了吗?”“打了。” (4)语调:上升的语调
2、用“吧”的是非问句(也就是其他分类中所谓的“反诘问”) (1)主要结构:句子(S + V + O )+ 吧?
(2)功能:有了一定的猜测但是不确定。如“这是你女儿吧?”“犯错误了吧。” (3)回答方式
跟用“吗”的是非问句的回答方式是一样的。 (4)语调:上升的语调 3、直接用声调的是非问句
(1)主要结构:句子(S + V + O )+ ?
(2)功能:单纯提问,有时带有怀疑、惊讶的口气。如“你是老师?” “你考
研?”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语气来判断。 (3)回答方式:多数用“嗯、对”等来回答。 (4)语调:上升的语调 4、三种是非问句的时态表达 (1)现在、将来
如:你是学生吗?对,我是学生。
不是,我不是学生。
你去教室吗?对,我去教室。 不,我不去教室。 (2)过去
如:你去上课了吗?去了/没去。 她去过上海吗?去过/没去过。 (3)进行
如:你在睡觉吗?嗯/没,我没(在)睡觉。 三、三种是非问句适用的句型
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你忙吗?)、名词谓语句(明天星期天吗?)、
主谓谓语句(她身体好吗?)等各种句式。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的形式
用“吗”的是非问和用“吧”的是非问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两种主要的形式。 五、需要区分的两个“吧”
两个“吧”:“吧?”和“吧。” (1)“吧?”是问句中的;“吧。”是肯定句中的。 (2)“吧?”表示猜测但不确定;“吧。”表示催促、请求、建议、商量、同意等
的口气。
如“快点儿吧,快迟到了。”(催促) “就差一分及格,老师就让我及格吧。”(请求) “我们八点去吧。”(建议、商量) “好吧,就这样。”(同意) 六、几个注意的问题
在是非问句中不能加“呢”。
七、留学生使用是非问句时容易犯的错误 这个老师是不是王老师吗?
玛丽和李芳买不买东西吗? 阿里累不累吗?
他普通话说好不好吗? 八、解决方案
结构功能相结合。
第二节 特殊疑问句
一、特殊疑问句的定义
用疑问代词提问的疑问句就叫特殊疑问句。 二、各种疑问代词的表达功能
疑问项目 疑问代词 问人、事物 谁、什么、哪 问方式、状态 怎么、怎么样 问原因 为什么、怎么 问时间、地点 什么时候、几点、多长时间、哪儿(哪里)、什么地方 问数量 多少、几 问程度 多+形容词
三、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
我找小王。 我喜欢吃饺子。 我要这个面包。
你找谁?(人) 你喜欢吃什么?(事物) 你要哪个面包?(事物) 我找小王。 我喜欢吃饺子。 我要这个。
昨天我去超市了。 他明年回国。 昨天你去哪儿了?(问地点) 他什么时候回国?(时间) 我去超市了。 明年。
我买两个面包。 这些东西一共一百块。 你买几个面包?(数量) 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 两个。 一共一百块。
基本结构:对句子的哪一部分提问,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一部分的位置。 主谓宾定状补这些句子成份中,只有对谓语提问的比较少。 注意事项:做出提问后,句子的顺序不变;回答时常就提问的部分做出回答。
四、几个疑问代词的注意事项 1、“怎么”
不仅可以问方式,也可以问原因。 (1)“怎么”和“怎么样”(how/how about)
句中的位置,“怎么”一般在动词前,表示方式。 如“你怎么去那儿?”“这个问题??怎么说呢?”“这个字怎么写?”
“你怎么了?”(“怎么了”作为一个整体来教。What’t the matter?) “怎么样”一般放在句尾。
如“这本书怎么样?”“最近学习怎么样?”
(2)“怎么”和“为什么”(why)
语气:“怎么”问原因的同时带有奇怪的语气; “为什么”直接问原因,没有奇怪的语气。 “怎么”一般问说话人觉得是不正常的情况;“咦?天怎么是蓝的?” “为什么”一般是问正常的情况。 2、“什么时候”和“几点”
“什么时候”可以问大的时间(年、月、天),也可以问小时间(点)。 “几点”只问小时间。 3、“多长时间”
点时间(哪年、哪月、哪个星期、哪天、几点)
短时间(几年、几个月、几个星期、几天、几个小时、几分钟) “分”和“分钟” 小于十分,带“分”;大于十分,一般省略“分”。
短时间常用于时量补语中。如“我在那儿呆了一个星期。” 4、“多少”和“几”
十以上(包括十)的数目或不能猜测的数量用“多少”,后可接量词,也可不接量词。
如“你们学校一共有多少(个)专业?” 十以下的数目用“几”,后一般接量词。 如“你们班有几个男生?” 5、“多+形容词”
(1)数量的询问: 一般用于询问年龄、重量、高度、距离、长度等。 (2)程度的询问:“汉语有多难?”“你有多恨她?”“那个菜有多好吃?”(后) 6、“哪”和“哪儿” “这”“这儿”;“那”“那儿”;“哪”“哪儿”一起教,特别是刚开始学习语音时,学生容易混淆。
五、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
疑问代词在句子中有时不表示疑问,而用来表示任指和虚指,任指又称泛指。 1、任指:“谁”“什么”“哪儿”等疑问代词表示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地方。句中常常有“都”、“也”。如: (1)句中只有一个疑问代词的。
他什么都爱吃。(他爱吃很多东西。) 他哪儿都去过。(他去过很多地方。) 谁来也别开门。(任何人来你也别开门。) 你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你任何时候来我都欢迎。)
(2)句中有两个疑问代词。两个相同的疑问代词在前后两个分句或短语中, A.指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个事物、同一个方式、同一个时间或地点。前者决定后者,两个短语或分句之间有时用“就”连接。如:
谁想去谁去。
单 句 复 句
单动谓语句 动宾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连动谓语句 兼语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性非主谓句 动补谓语句 介宾谓语句 “把”字句 “被”字句 “比”字句 “是”字句 “有”字句 双宾语动词谓语句 主谓句 非主谓句 汉 语句型并列复句 承接复句 联合复句 解说复句 选择复句 递进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偏正复句 假设复句 因果复句 目的复句 北京语言学院句型研究小组将研究结果作了五个统计表:按结构分类句型统计表;按功能分类句型统计表;谓词性宾语统计表;各种补语统计表;“了”的分布统计表。
1、按结构分类的句型,句型统计小组统计的结果中与单句总数之比在1%以上的句类有:
句子类别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是”字句 “有”字句 存现句 “把”字句 “比”字句 连动句 兼语句 紧缩句 独词句 复句 与单句总数之比 45.675% 7.231% 1.996% 1.62% 8.186% 4.629% 2.053% 1.215% 1.62% 4.773% 3.037% 2.054% 12.988% 4.194% 2、按功能分类句型,句型统计小组统计的结果中与单句总数之比在1%以上的句类有:
第二节 动词谓语句
一、动词谓语句的定义
句子类别 与单句总数之比 陈述句 83.45% 疑问句 12.323% 祈使句 1.996% 感叹句 1.273% 否定句 8.389% 谓语是动词的主谓句叫动词谓语句。 二、动词谓语句的基本结构
S + V + O 注意:语序
汉语语序基本上都是主谓宾的顺序; 扩展
动词谓语句占单句总数的46%,它是汉语中的主要句子结构或者说是主要句型。其他特殊句式基本上都是在它基础上的扩展。
在动词后面加上其他成分,出现各种补语、动作完成、动作状态持续等; 在动词前面加上其他成分,出现“比”字句、“把”字句、“被”字句等;
三、动词谓语句中的特殊句式
双宾语动词谓语句(有问题) 1、定义
动词后出现两个宾语的动词谓语句叫双宾语动词谓语句。其中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一个是间接宾语。又叫远宾语和近宾语。
直接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间接宾语表示谓语动作的方向(对谁做)或动作的目标(为谁做),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但它不能单独存在。如:
给我那本书。 递给我糖。 2、分类
(1)表示给予
给、送、还、问、告诉、卖、赔、喂、放等; (2)表示取得
买、偷、收等; (3)表示等同
叫、骂、当等。
思考:“她借给我两本书。”是双宾语动词谓语句吗?为什么?
第三节 形容词谓语句
一、定义
谓语是形容词的主谓句叫形容词谓语句。 二、形容词谓语句的基本结构
S + ( adv) adj
你忙吗? 她漂亮吗? 他的汉语好吗?
三、形容词谓语句应注意的问题
形容词作谓语,不用动词“是”; 问句中一般没有副词; 陈述句中一般有副词。
四、形容词谓语句的提问方式及其回答方式
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用“呢”的省略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提问形式都用于形容词谓语句。
特殊疑问句是问程度。“那口井能有多深?你这么害怕下去。” 回答方式对应于相应的提问方式。 五、对外汉语中的重点
形容词谓语句的提问方式:是非问、正反问
第四节 名词谓语句
一、名词谓语句的定义
在汉语中,名词、名词结构、数量词都可以作谓语。由此构成的主谓句叫名
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是指体词性词语作谓语的主谓句。
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汉语的体词包括名词、数词、量词和一部分代词(代名词“这儿、那儿”、数词、量词的代词“几、多少”)。在肯定句中,名词谓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不加其他动词,如“有”、“是”等。 二、名词谓语句的基本结构
S + N
今天星期二。 明天晴天。 我一百斤。 一斤黄瓜三块。 你哪儿人?
三、名词谓语句的使用条件 常用的场景: 1、时间、日期
现在十点四十。 今天四月一号。 明天星期三。 2、价钱
苹果两块钱一斤。 那件衣服三百二。 这些一共八十六。 3、年龄
我二十五。 她才一岁半。 4、天气
明天晴天。 今天阴天。
5、重量、高度、深度、温度等数量问题
她一百二十斤,我九十斤。 他一米八,我一米六。 这口井十米。
不常用的场景: 1、籍贯
我山东人。 她安徽人。 2、人的相貌特征
那个小伙子高个子、四方脸、粗眉毛、大眼睛。 他贼眉鼠眼的。
四、名词谓语句的提问方式及其回答方式
常用的场景: 1、时间、日期
小时间:现在几点? 日期:今天星期几? 今天几号? 2、价钱
这件衣服多少钱? 苹果多少钱一斤? 这些一共多少钱? 3、年龄
小孩子:你几岁(了)?你多大(了)? 成年人:你多大(了)?
老年人:您多大年纪(了)?您高寿(了)? 4、天气
明天天气怎么样?
5、重量、高度、深度、温度等数量问题 多 + adj ? 问重量、高度、深度等;
温度:多少度?(如果是夏天,我们常问最高温度;如果是冬天,我们常问最低温度)
不常用的场景: 1、籍贯
你(是)哪儿人? 你(是)哪儿的? 2、人的相貌特征 他长得什么样? 她什么样?
五、使用名词谓语句应注意的问题
1、主谓之间没有动词,可以加“是”表示强调,但以不加“是”为常见,更口语化;
2、名词谓语句一般没有否定形式。必须否定时,用“不是”来表示; 3、名词谓语句的谓语句一般都很简短,但前可加状语,“已经、一共、净、才、都”等表示时间、范围、语气。 六、名词谓语句的扩展 1、谓语前加其他成分
“才??,??”放在表示时间、日期、价钱、年龄、数量等前,表示时间早(或时间过得慢)、便宜、年龄小、量小等意思;如:
现在才六点,你起的那么早干嘛? 现在才大三,她就准备考研了。 今天才星期一,离周末还远着呢。 她才十六岁就上大学了。 她才一米六。
“??才??”放在表示时间、日期、价钱、年龄、数量等前,表示时间晚、贵、年龄大、量大等意思;如:
她八点才起床。 我星期三才有课。
荔枝十块钱才买一斤。 她三十二岁才结婚。
她一百二十斤了才开始减肥。
“都??了,??”放在时间、日期、价钱、年龄、数量等前,表示时间晚(或时间过得快)、贵、年龄大、量大等意思;如:
都十点了,你还不起床?
都星期五了,什么还没干呢。 苹果都六块钱一斤了。 都三十了,还考研? 都快二百斤了,还吃。
第五节 主谓谓语句
一、主谓谓语句的定义
主谓短语作谓语的主谓句叫主谓谓语句。 二、主谓谓语句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条件
日常生活中涉及最多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常讲解的两种格式: 1、S1 + S2 + (adv) adj
我爷爷身体很好。 她个子很高。 大理景色不错。
她学习很努力。 我工作很忙。
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大主语,小主语是大主语的一个方面。
2、S1 + S2 + V + ??
作业我做完了。 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衣服我还没洗呢。 学费你交了吗?
此结构也是主谓谓语句的一种格式,在给留学生讲解时,将它作为宾语前置表示强调更实用一些,学生更容易习得。如果从语义上分,大主语是小主语的受事,学生会因此而困惑。(个人观点) 三、主谓谓语句的提问方式
同以前讲过的各种提问方法一致。
第六章 特殊句型
第一节 “是”字句、“有”字句、连动句、兼语句
一、基本内容的回顾
单动谓语句 “是”字句 动宾谓语句 “有”字句 动词谓语句 连动谓语句 双宾语动词谓语句 兼语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主谓句 “把”字句 动补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介宾谓语句 “被”字句 “比”字句 单 句 主谓谓语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性非主谓句 二、“是”字句、“有”字句
“是”字句是指由判断动词“是”作谓语构成的句子,主要表示肯定和判断。所谓判断是说明事物等于什么和属于什么。基本结构:
??+ 是 + ??
能充当“是”的主语和宾语的词语很多。体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主谓短语等。
“有”字句是指由“有”作谓语构成的句子。主要表示领有和存在。零起点的学生我们主要先讲“领有”。基本结构:
??+ 有 + ??
注意:否定形式是“没有”
表示“领有”有两个:have ; there be 三、连动句、兼语句
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构成,在动词短语中间没有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多个动词短语共用一个主语,这样的句子叫连动句。
连动句的谓语也可以是动词与形容词连用,或形容词与动词连用。如: 我们听了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他急着说:“忘了拿你的书!” 注意:从意义上看,连动句的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是事理上或自然的先后关系。 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构成,前一个动宾短语的宾语
兼作后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样的句子叫兼语句。
注意:
特殊的兼语句:
间接宾语作兼语的句子。这种句子的语序是:
主语 + 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 + 动词(有问题) 你给他一本小人书看,他很高兴,不哭了。 你借我车用用。
这里的“小人书、车”兼作后面动词的宾语。 介词“把、给”的宾语作兼语的句子。如: 他们给我做了一碗鸡蛋汤喝。 我把他介绍到学校当老师。
这里的“我、他”作介词“给、把”的宾语,同时也是“喝”的主语。
第二节 表示存在的句子
一、定义
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的名词叫方位词。 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里外 + 边、面。 二、表示存在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条件 1、sth/sb + 在 + place
这是询问什么东西或人在什么地方的基本表达。“where” 请问,超市在哪儿? 超市在大理古城。 长城在中国。
2、position + 有 + sth/sb
语义:大的范围内存在什么东西或人,但所指对象的位置不确定。 我们学校前边有很多公司。 学校里面有一个银行。 操场上有一个篮球场。 3、position + 是 + sth/sb
语义:最靠近的地方存在什么东西或人,所指对象的位置很确定,非常准确,而且一般距离非常近。
我后面是张三和李四。 学校对面是一个火锅城。 邮局前面就是中国银行。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
语义的表达,即使用的条件是什么。如: 你们学校里面有诊所吗? 有,在学生宿舍那边。
就在超市对面。/食堂对面就是。
第三节 强调句“是??的”句
一、“是??的”句的分类
“是??的”是一种句子结构,它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强调或说明句中
的某种成分;第二,表示语气。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着重讲第一种句子结构,即表示强调或说明句中某种成分的“是??的”结构。 二、表示强调或说明句子成分的“是??的”结构
根据强调和说明的句子成分的不同,我们把强调或说明句子成分的“是?的” 句分为三类:
1、强调或说明句中的状语,被强调的部分是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对象、目的等。
基本结构:主语 + 是 + 状语 + 动词 + 的
我是十点二十来的。 他是从学校出发的。 我们是坐车去下关的。
他是跟他朋友一起去长城的。 她是为了你才这样做的。 注意:“的”的位置,一般在句尾。 (1)动词带宾语时,“的”与宾语的位置关系
宾语是名词,“的”可以在宾语前也可以在宾语后;如: 我是去年回北京的。 我是去年回的北京。
他是从大理去昆明的。 他是从大理去的昆明。
宾语是代词,“的”在宾语后。 我是上个星期看见他的。
(2)动词后有趋向补语“来、去”是,“的”放在趋向补语后。如:
你是什么时候回北京来的? 她和孩子是上个月到美国去的。(有问题)
2、强调或说明动作的施事者。
基本结构:主语 + 是 + 主谓短语 + 的;如: 这封信是谁写的?
昨天晚上大门是他锁的。 这个代表团是校长请来的。 另一种结构: 是谁写的这封信?
昨天晚上是他锁的大门。 是校长请来的这个代表团。
3、强调或说明动作结果的原因
基本结构:主语(主谓短语)+ 是 + 动词 + 的;如:
他胃疼是饿的。 这衣服小了是洗的。 我胳膊酸是累。
注意:
动词后有宾语,要重复动词,然后加“的”。如: 他嗓子疼是唱歌唱的。 你头疼是睡觉睡的。 我牙疼是吃糖吃的。
总结:以上是表示强调或说明句子成分的“是??的”的基本结构。从以上例句
可以看出:
所有句子的动作都是已经完成的,是过去时的。 其中的“是”可以省略,“的”不可以省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首先教给留学生的是强调或说明状语的结构,即第一种结构形式。
三、表示语气的“是??的”结构
说话人在叙述、解释或者说明某一事物的同时,要表达自己肯定、确认或缓 和、委婉的语气时,可以用“是??的”结构。
基本结构:主语 + 动词/动词短语 + 的 ;如: 他去是可以的,可是孩子怎么办? 她是愿意来中国的,只是没有机会。 外面的噪音这儿是听不见的。 门太小,这张床是搬不进去的。 他那样做是对的。 注意:在这一结构中,“是??的”可以省略,但省略以后就失去了强调的意味。 这一结构对时态没有要求。
第四节 “把”字句
一、定义
“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 种动词谓语句。 二、“把”字句的基本结构
主语 + 把 + 直接宾语 + 动词 + 其他成分;如: 我把衣服洗了。 他把电视修好了。
从结构上讲,“把”字本身没有意义,它的作用只是引导宾语提前。从语义上讲,绝大部分“把”字句的语义重点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使宾语产生了或将要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或变化。
比较两个句子: 我洗衣服了。 我把衣服洗了。
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叙述句,回答“你做什么了?”的问题。
第二个句子是“把”字句,回答“你把衣服怎么样了?”的问题。
因此可以说,不用“把”字句和用“把”字句,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二、“把”字句的使用条件
这里的“了”表示状态、情况仍在持续。
第四节 动量补语
一、定义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次数的补语叫动量补语。由动量词充当。 二、动量补语的基本结构
S + V (了/过) + 动量短语 写了三遍。 踢了一脚。 去过两次。 走了一趟。 读两遍。
注意:
人称代词作宾语,在补语前。 我叫了他一声。 我去看了他一次。 我们去过那儿一次。
第五节 数量补语
一、定义
数量补语,很多语法书上将其称为“比较数量补语”。
比较数量补语是指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的结果在数量方面的差异的补语。补语由名量词充当。 二、基本结构
A 比 B + adj + 数量(具体的数量) 我比他高三公分。
这本书比那本书贵三块。 他比我大两岁。
A 比 B + adj + 数量(非具体的数量) 这件衣服比那件大一点儿。 我买的比他买的便宜一些。
注意:“我吃了三碗。”“三碗”是数量补语吗?
第六节 程度补语
一、定义
程度补语是指从意义上表示程度的补语,在形式上主要有两种: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不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二、基本结构
1、不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位置:直接用在形容词和某些动词后
主要有“极了、死、坏、透、多、远”等;如: 考试结束了,我们高兴极了。 快吃饭吧,我都快饿死了。 他说完以后,我们都乐坏了。 这个人坏透了。
这儿的天气比那儿好多了。 他们的英语差远了。
特点:句尾一定有“了”; 2、用“得”连接的程度补语
主要有“很、慌、多、不得了、要命、要死、不行、可以”等;如:
我们这儿的原料多得很。 这两天心里闷得慌。 我比他大得多。 那儿热得不得了。 这两天我忙得要命。 他整天无聊得要死。 他儿子把他气得不行。 你真是笨得可以。
第七节 趋向补语
一、定义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补语叫趋向补语。可分为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有趋向动词充当。 二、基本结构 1、简单趋向补语
基本结构:V+来/去
肯定形式:拿来、带来、送去、捎去
否定形式:没拿来、没带来、没送去、没捎去 可能的否定形式在可能补语中讲。下同。
宾语的位置:
(1)一般事物作宾语
在“来/去”后,多表示已然:
他搬去一张桌子。
我拿来一本书,你看一下。 他给我捎来一瓶水。
在“来/去”前,多表示未然,多用于祈使句:
明天我一定要带课本来。
你带瓶水去吧。 我再去买包面包来。 你给他捎这本书去吧。
处所名词作宾语,在“来/去”前,多用于未然
进屋去。
我下个月回美国去。 你什么时候回中国来?
在表示已然或未然时,也可以用“了”表示。
2、复合趋向补语
基本的复合趋向补语: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 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 去 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
基本结构:V + (上??)来/去 构成复合趋向补语结构
肯定形式:拿下来、搬上去、抬进去、开出去
否定形式:没拿下来、没搬上去、没抬进去、没开出去
宾语的位置: (1)一般名词作宾语
在“来/去”后,多表示已然: 我买回来一本汉语词典。 他搬进去一张桌子。 我们送过去很多礼物。
在“来/去”前,表示已然或者未然(其判断要根据具体的语境): 你回来的时候,买回个照相机来。 他买回一个照相机去。 我给他捎过两个面包去。
我爸爸给我妈妈带回一条项链来。
(2)处所名词作宾语
在“来/去”前,用于未然或已然: 我下个月飞回美国去。 同学们都走进教室去。
大家都没说话,静静地走进宿舍来。
三、部分常用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下来
(1)由明到暗、由强到弱、由静到动等程序逐渐发生变化。 天渐渐暗下来。 外面突然静下来。 雨停下来了。
(2)使事物停留或固定在什么地方,以免消失或遗忘。 你把他的地址和电话号码记下来了吗? 他不想留下来。
(3)从过去某一时点开始到现在的一种状态的持续。
他是唯一一个在那场战争中存活下来的人。 她能坚持下来很不简单。
下去
从现在到将来,已经开始的动作继续进行。
一定要坚持下去。 我会一直学下去。
我们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出来
(1)从无到有,产生某种结果或影响。
这道题我做出来了。 有问题就说出来。 (2)识别、分辨事物。
你看出他是谁来了吗?没看出来。 你能听出我的声音来吗?
我早就看出来了,他根本不是真心的。
起来
(1)状态或动作开始并持续下去。
老师讲完这个笑话,大家都笑起来。 他们说干就干起来。
演员一上台,大家就鼓起掌来。 (2)事物或人从分散到集中。
把你的书都收拾起来。 把你的衣服放起来。 小兔子都藏起来了。
(3)一种假设的情况,大致相当于“??的时候”。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说起我同学来,他做过很多好玩儿、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支笔用起来很方便。 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
第八节 可能补语
一、定义
表示在某些主客条件下,动作的结果或趋向是否可能实现的补语叫可能补语。一般在动词和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之间加“得”或“不”。 二、基本结构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表示可能。在动词和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之间加“得”;
V + 得 + 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第二,表示不可能。在动词和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之间加“不”,。
V + 不 + 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常用的疑问形式:??吗? ??肯定形式+否定形式?
(菜非常多,而只有一个人吃)你吃得完这些菜吗? 吃得完;吃不完。 (教室里很暗)你们看得清黑板吗? 看得清;看不清。 (解释一些难的知识点)我说的话,你们听得懂吗? 听得懂;听不懂。
(门小,床大)这张床,搬得进去吗? 搬得进去;搬不进去。 (自动门开得不太大)我们的车开得进去吗? 开得进去;开不进去。 (图书馆有警报系统)图书馆里的书拿得出来吗? 拿得出来;拿不出来。
在讲这一语法点时,给学生适当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时“cannot”表示不允许,而不是不可能。
表示不允许时,我们常用“不能”。如: 对不起,领导正在开会,您不能进去。 在简洁答话中,常说“不可以、不行”
注:在日常用语中,可能补语的两种形式使用频率具有不平衡性。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常用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肯定形式我们常用“能”。肯定形式主要用来回答可能补语的提问。如:
你们能听明白吗?
我们两个人能喝完这些啤酒吗? 床这么大,能搬进去吗?
你看得懂看不懂? 看得懂。
三、特殊的可能补语“了”
以上讲的是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能否实现的可能补语。 “了”作为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语法意义:
(1)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是否能够实现,相当于“完、掉、动”等结果的意义。如:
这么多菜,你一个人吃得了吗? 吃不了。(吃不完)
这么多东西,你拿得了吗?
正在阅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04-28
精选军训作文800字10篇08-01
客户协议书03-07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06-03
不平凡的爱作文600字06-16
圣诞节的秘密作文600字07-09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第七章 酸、碱、盐的应用04-11
一句话带给我的启示400字02-1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汉语
- 语法
- 教案
- 对外
- 教学
- 国开《演讲与口才》形考1-3
- 10级学生实训报告
- 2016尔雅通识天文学新概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 货币银行学第一次作业
- 李小楼小学教育志 - 图文
- 2016年河南专业监理工程继续教育(2)
- 申报材料 - 图文
- 线性代数必须熟练掌握的方法1213
- 《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的实验活动探究》说课稿
- 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习题答案
- 压轴题练习 - 圆为背景
- 浅谈管理绩效管理的定义
- 八年级上册:2.4《新文化运动》课时训练(含答案)
- 关于实现“人和政通”新昔阳目标的调研报告
- 水电站综合表格及单元工程验收申请表(终表)
- 2003年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试卷
- 用DIS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高三)(答案) - 图文
-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二》教案
- IAD - AG故障排除手册--数据业务处理分册 - 图文
- 催化裂化高级工理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