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学自考复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3-04-21 19: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选择题

1. 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多选)【P6-7】 (一)主体要素(劳动力市场的主体要素是指劳动力市场上参与市场活动的单位

或个人,是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单选)

(二)价格要素

(三)基础要素

(四)保障要素 (五)调控要素

2.按照交易方式和途径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单选)【P8】

3.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多选)【P11-12】

(一)资源配置

(二)激励鞭策

(三)经济促进

(四)信息传递

(五)窗口导向

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多选)【P14-16】

(一)供求机制(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的基本要素)

(二)竞争机制

(三)工资机制(工资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它反映在工资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运动上。)

5.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其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必须遵循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的原则。{MRP(边际产品收益)=VMP(边际产品价值)=MP*P(边际产量*产品价格)=MC(边际成本)=W(工资率)}(单选)【P32】

6.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P42-44】(多选)

(一)产品的需求弹性{产品价格上升,产品需求的数量降低(产品需求曲线无弹性时不成立),需求的弹性越大,产品需求下降就越多,从而导致企业减少所需的劳动力幅度就越大。所以,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劳动力需求的弹性就越大。}

(二)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越大,劳动力需求的

弹性就越大,反之亦然。)

(三)要素间的相互替代(各个要素的可替代性越大,劳动力需求的弹性也就越

大) 因素影响:

1. 技术方面的因素(替代越容易,劳动力需求曲线就越有弹性;反之,弹性就越小)

2. 制度方面的因素

(四)资本的供给弹性(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其价格的上升速率就越快,企业

以资本替代劳动的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就越小,即降低了劳动力需求的弹性;反之则越大。)

7.有关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对劳动力价格或工资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P83-84】(多选)

(一)无限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二)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

(三)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

(四)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 8.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带来较高的回报预期,那么,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负向的影响作用。【P81】(单选) 9.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此时的工资率为均衡工资率,或称为出清工资率;此时的就业量也即为均衡就业量。【P91】(单选)

10.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P119-122】(多选)

1.年龄因素(在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多因素中,年龄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年龄越大,流动行为越少)

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的就业市场相对来说较为狭小,就业的机会也会较小。文化程度越高,其迁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迁移率也就越高)

3.迁移距离与迁移成本(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迁移的距离成反方向变动)

4.家庭因素(许多经验研究表明,未婚者比已婚者更易流动,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妻子就业时间越长的家庭越不易流动,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5.职业与技术等级(一般来说,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反相关)

11.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拉尼斯,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力流动模型,这集中反映在他们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三阶段论”中。【P125】(单选)

12. 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很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P127】(单选)

13.基本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假定,城市工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外生决定的。

【P128】(单选)

14.该模型还表明:强行阻碍和限制劳动力的转移可能会减少农业部门的净福利。

【P128】(单选)

15.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主要观点:【P140-143】(多选)

(一)二元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二)职位竞争理论

(三)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秉承了马克思主

义的分析方法) (另:谁提出的观点?观点是什么?现代主义分割学派的理论可谓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米歇尔*帕雷论,莱斯特*瑟罗,罗伯特*卢卡斯等人的双元(二元)结构理论以及米歇尔*雷克,大卫*戈登等人的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等。他们分析过程在研究兴趣的关注点(报酬或流动),市场分割的界限(如按工作划分,按产业划分,按性别划分以及按人种或年龄划分等)及所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是定性还是定量的等方面有很大差异。)【P140】

16.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包括两个方面:即由所有制决定的体制性分割和由区域差异决定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P145】(单选)

17.体制性分割:是由我国在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就业双轨制造成的,它主要表现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劳动力市场的差别。【P145-146】(单选)

18.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P146】

19.195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城市“一切部门的劳动调配必须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统一调配”,并且,“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域找工作”。从那时起,

我国的城市体质内部建立起了排斥农村居民的就业制度。【P149】(单选)

20.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我国就业的影响:转轨期间,我国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而且这种分割更多的不是体现为功能性分割,而是一种制度性分割。【P150】(单选)

21. 调控劳动力市场的宏观政策:【P162-165】(多选)

(一)财政与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期

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

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即对政

府支出和收入水平所作的选择。2.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

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

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概念熟悉就行】

(二)收入政策(是政府采取的通过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来制止或预防通货

膨胀的政策,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概念熟悉

就行】

(三)人力资源政策(其主要是针对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而提出的扩

大就业政策,主要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概念熟记,名词解释中有)

22. 就业的功能:【P181-182】(多选)

1. 就业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

(1) 劳动者生活保障功能(就业具有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功能,这是其他功

能的基础和前提)

(2) 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和发展的功能

(3) 劳动者服务社会的功能

2. 就业对社会的功能

(1) 增加社会财富功能

(2) 社会稳定的功能

(3) 社会发展的功能

23. 弱势群体的分类:【P202-203】(多选)

(一)女性劳动群体

(二)残疾人群体

(三)未成年及儿童

24.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状况:【P203】(单选)

(一)生理性弱势群体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

25.弱势群体的成因:【P205-206】(多选)

(一)城乡差距扩大

(二)城市化进程缓慢

(三)产业结构调整 (四)市场经济竞争出现分配不公

26.与城里人相比,农村户口的人在出生,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都处于不平等的起点。再加上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机制失效,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夸大,更加剧了弱势群体的不利地位和劣势程度。【P207】(单选)

27.第三部门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它以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组织(NPO)为研究对象。【P213】(单选)

28.第三部门可填补政府机构与个人需求之间的空白,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整合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可以“成为合作,关心,精神生活和智慧创造的蓄水池”。【P213】(单选)

29. 公共就业服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需要。劳动力资源是有意识的特殊资源,有意识地获取特定的劳动能力需要时间。

【P223】(单选)

30. 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依据:工资有完全伸缩性假说。这一假说实际上包括了这样几个假设:【P246】(多选)

1. 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 劳动力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 3. 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迅速的,及时的

31.凯恩斯认为非自愿失业状态是经济的常态。经济之所以出现非自愿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P251】(单选)

二.名词解释

1.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总和。【P1】

2. 效用:是人们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P56】

3. 发散型蛛网: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离均衡点将越来越远,永远也无法恢复均衡,我们把这种波动情形称之为“发散型蛛网”。

【结合书中103页图4-13记】

4. 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是指劳动者在企业组织内部各工种,各职位之间进行的流动,一般通过提升实现。这种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专业人员特别重要,专业人员的流动,通常有1/3属于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P117】

5. 劳动力市场分割(LMS):是指由于政治,经济等外在的制度性因素或者经济内生因素的制约,使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P137】

6. 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政府为调控劳动力市场使其正常运行和不断完善而制定实施的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体现了政府的劳动管理职能。【P158】

7. 人力资源政策:又称积极地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目的的政策。【P165】

8.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P180】

9. 弱势群体:将弱势群体界定为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P202】

10. 就业培训:也称职业培训,是指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获得从事某种职业和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和职业纪律等而进行的教育训练。【P231】

11. 非自愿失业:凯恩斯提出了“非自愿失业”概念。是指工人愿意接受比当前实际工资更低的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P251】

12.自然失业率:货币学派的自然是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三.简答

1.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分类:【结合书中41页图2-12】(也可能是选择)

1. 需求无弹性,即Ed=0.无论工资率作任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都是不变的。无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或与纵轴平行的曲线,如图中a

2. 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趋于无穷大。特征是:在工资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也就是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为零,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不为零。无限弹性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或者与纵轴垂直,如图中b。

3. 单位需求弹性,即Ed=1.此时,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这时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夹角成45°,并且是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如图中c。

4. 需求富有弹性,即Ed>1。这种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平缓的曲线,如图中d。

5. 需求缺乏弹性,即Ed<1.这种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如图中e。

【注:Ed(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弹性)=△L/L(劳动力需求变化的百分比)/△W/W(工资率变化的百分比)】

2. 预算约束线有下面几个性质:【结合书中60页图3-6】

1. 斜率为负。预算约束线的负斜率表明随着闲暇的增加收入会下降。

2.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在上图中,该斜率等于-10,即为增加1小时闲暇所放弃的收入。

3. 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约束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当工资率上升,预算约束线将绕着A点向上移动,这使得预算约束线更加平坦。

4. 当存在非劳动收入时,预算约束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上移动。

3.为何此时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方弯曲呢?【结合书中图3-25】

逆变弹性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答: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劳动者总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也会随之提高,对闲暇的满足看得比较重,这时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供给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就比替代效应的作用力度更大以下,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者个人将愿意增加闲暇的消费,而不是增加工作时间,这样,劳动力供给曲线就向左上方倾斜,斜率为负。

4. 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的条件?【P109】

1. 专业技巧和知识

2. 建立员工对组织的忠诚

3. 有效地激励员工

4. 有利于人员的筛选

5.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成因?【P109-110】

1. 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

2. 岗位的特殊性

3. 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6.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P117-118】

1. 企业组织及集团内部的流动

2. 地域之间的流动

3. 行业之间的流动

4. 职业之间的流动

5. 劳动力队伍本身的流动

6. 就业和失业之间的流动

7.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原因?【P138-139】

2. 由于歧视和文化习俗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3. 由于技术进步以及竞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4. 由于政策法规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即制度性分割

8. 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性收入的特点?【P169】

1. 公共部门工资性收入中附加福利的比重要高于私人部门,因而在比较公共雇员和企业雇员的工资收入时,不能仅仅考虑工资水平的差异。

2. 公共部门雇员的社会保险待遇高于各类企业部门,公共部门雇员的辞职率低于各企业部门。

3. 职业工资结构在公共部门比在私人部门公平,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位的工资比较平均化。

9.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P172-173】

1.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 保证劳动力市场在竞争和公平的基础上运行

3. 能够改善劳动关系,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规则

4. 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5. 影响工资水平和就业量

10. 第三部门发展呈现出得特点?【P214-215】

1. 从第三部门的产生来看,其动力模式日益多样化

2. 从第三部门的资金来源看,其投资主体开始走向多元化

3. 从第三部门的管理看,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日渐市场化

4. 从第三部门的发展轨迹看,“官民二重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11.第三部门发展对弱势群体问题解决方案的构建?【P215-217】

1. 有利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平等的社会秩序

2. 有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3. 有利于建立一个政府与弱势群体沟通的良性渠道

4. 有利于缓解弱势群体的就业压力

5. 有利于形成互助博爱的理念和热心公益的社会氛围

12. 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问题?【P241-242】

1. 信息服务质量不高

2. 就业培训质量不高

3. 对困难群体的帮助不够

4. 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

四.论述

1. 劳动力流动的规律性?【P118-119】

1. 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2. 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

3. 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4. 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流动

5. 从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动

(注:对其进行再分析:1.关键词 名词解释2.意义 特点 作用3.改进建议4.总结。自己添加)

2. 国外公共就业服务采取的新举措?【P236-237】

(一)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

(二)各国推动公共与私营就业服务机构及其他中介组织开展合作

(三)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重点放在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5d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