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06 12: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Ξ

【民俗文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Sep.2006Vol.29No.5

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

刁统菊1,曲洪 2,刘爱昕1

(1.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2.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山东济南 摘 要:作为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结果,;作为被开发的对象,,民,,。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

::A文章编号:1000Ο5587(2006)05Ο0131Ο09

一、民俗,即民间风俗,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P1)。尽管民俗本质上只是一种“生活文化”,但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却非常重大。目前已有学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集体无意识”的力量[2](P80)。事实上,弘扬民俗文化不仅仅对某一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和平共处同样是功不可没。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的那样,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维持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就要尊重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但其现状却是非常复杂,需要认真加以注意和重视。本文①的主旨就是要指出民俗文化现实情况的复杂性。

完全脱离关系。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正在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很可能导致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对民俗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1.不均衡的变迁速度———物质先于观念

1949年以来,如同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国家力图在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渗透。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乡村社会的民俗文化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此外“,现代化的发展”,也“毫不留情地

损害着传统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

[3](P74)

础”。传统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发生

变化,首当其冲的便是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的变化,二是深层思想结构的变化。此处以婚姻民俗为例。

婚俗仪式中的物质内容变化最大,表明婚俗一直是与时代同行。比如嫁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它在不同时期的数量、档次、样式甚至加工方式都不一样。

20世纪80年代以前,嫁妆基本上都是请木匠来加工

二、当前民俗文化自身的变迁

从目前形势来看,与传统社会相比,民俗文化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了极大的变迁。当前民俗文化的变迁,尽管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民俗文化的发展规律所致,但其变迁的直接原因,却无法和历史与社会文化的发展

Ξ收稿日期:2006Ο06Ο25

自家木材而成,比较精细的嫁妆则在物资交流大会上购买。80年代中后期以后,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让人们不再那么偏爱家庭制品。更重要的是,早期对耐用家具的需要已经发展成对时髦样式的追求。80年代村民的视野仍然受到环境的限制,很多高档耐用消费品尚未进入婚姻消费中。随着村民的天地变得越来越广阔,见识越来

),女,山东滕州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讲师,民俗学博士,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作者简介:刁统菊(1976Ο

13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表1 不同时期嫁妆的具体内容(山东枣庄红山峪村)

时 间嫁妆内容

50年代1桌柜

60年代1桌柜1对马杌子

70年代1桌柜1对马杌子1个菜橱

80年代1桌柜1对大椅子1个菜橱1个大衣橱1个写字台

90年代1桌柜8个小椅子1个菜橱1个大衣橱1个写字台2把折叠椅

21世纪初期1桌柜8个小椅子1个菜橱1个大衣橱1个写字台彩电

VCD

风扇彩电

VCD

洗衣机冰箱

越丰富,婚姻高档消费也越来越多。部分原因也可以在

村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中找到。

一些已经深入人心的婚俗文化,例如择偶方式,在意识形态和经济状况共同刺激下不断朝向良性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媒人不仅是选择配偶的一种方式,更是唯一合适的方式。提亲阶段一般要请职业媒人介绍,更普遍的是向亲戚朋友打听有关适合选择的信息,但一定要有媒人。40—50年代当事人双方根本不见面,家长只要请其介绍,等于是完全信任,因此,媒人几乎决定了一切。60年代由于《婚姻法》的大力贯彻,见面开始普遍化,媒人的作用逐渐受到一定的制约,青年自主权在国家婚姻政策的宣传下得到一定重视。70年代前后,自主性表现出增强的趋势,媒人的作用继续被削弱。80—90年代双方婚前接触增多,尤其在90年代,青年人由于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同时经济地位显著提高,自由恋爱现象增多,即使有“媒妁之言”,其作用也仅仅在于牵线搭桥。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力度的加强,青年经济地位的上升,媒人有渐趋消失的趋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包办婚姻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父母包办儿女婚姻这种观念由于根深蒂固,短时期内很难彻底消亡,因此仍然会在一定时期内个别存在[4]。

通过对婚俗文化变迁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民俗文化的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现象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许多传统观念也已经面临被打破的命运。可以预测,婚姻民俗的变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将以渐变为主,仍能维持一个基本的模式,而不会在骤然之间变得面目全非。

但是,在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一些已经变化了的民俗也有可能会倒退回原来的轨道。当前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包办婚姻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城乡一体化”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把城市的自由恋爱之风也刮到了乡村,但是随着从乡村走向城市打工的青年群体的增多,多数人的婚姻反而越来越没有着落。媒体报道称,江西一些农村庞大的外出打工群体中,多数人的婚姻没有着落,因此由家里做主包办婚姻的现象比较普遍[5],但是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重新受到“青睐”也是无奈之举。再加上经济的发展还没有使乡村完成从传统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仍然是父辈掌握具体仪式的实施,他们身上铭刻的更多更深的传统烙印也决定了联姻一时之间不可能脱离老一代的风格。

2.民俗生活中的高消费

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也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魅力。但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民俗文化发展到今天,其丰富性和先进性是以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为基础的,而其落后之处也无法脱离历史的痕迹。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否认的。一些民俗文化走到社会经济变迁迅速的当代,潜藏着的陈规陋习就有了风行起来的物质基础。比如温州农民富裕后,大建豪华坟墓,在某种程度上也延误了正常的扩大再生产。

刁统菊,曲洪 ,刘爱昕 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

133

这种大肆操办人生礼仪的风气在婚姻民俗上表现更

为明显。1950年的《婚姻法》被用来和婚姻中的“封建”实践斗争,包括婚姻建立过程中的财产转移。但是通过对嫁妆种类以及价值的历时性考察,可以发现嫁妆和聘礼作为一项缔结婚姻的实践,非但没有禁止,反而越来越普遍,甚至价值仍在逐步增加。名目越来越繁多、含“金”量越来越厚重的彩礼,把农村小伙压得喘不过气来,许多人在外辛苦打工几年,挣的钱还不够送彩礼。等当上新郎,不少小伙子已是债台高筑[6]。

事实上,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也一直将聘礼制度作为特殊的斗争目标。1950年《婚姻法》止通过婚姻索要财物,这一禁令在1980见到成效,:

表2 时间段嫁妆平均聘礼平均差  额

1950-1979

(元)105.8175.3-69.5

1980-今(元)39933118.75874.25

的顽固性。在民俗文化发生变迁的当代,这些糟粕一方

面趋于消失,而另一方面却又改头换面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我国农村有许多农事节日,包括目前讨论比较热闹的要“保卫”的春节,都是和农业生产有关,许多节日的主题离不开农业社会的农事,表现出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热切祈求,是农业文明的集中反映。这些节日包含了许多传统农业信仰和仪式,代流传。

,,农业生产布依族的节日历史上几乎都与农业祭祀有关:除夕之夜祭青蛙母神;二月初二祭土地神;三月初三祭山神;四月初八祭牛王;五月初五祭龙;六月初六祭山神、田神和祈雨;七月十五祭祖;八月十五(中秋)尝新;九月初九(重阳)“堵蛇洞”。过去,人们在节日里总要敬神祭祖,祈求农业丰收,而现在这些节日的信仰和仪式成分逐渐淡薄,变成了乡民的娱乐节日,只保留了节日中的“歌会”或

(在某座桥及附近进行节日集会),节日娱乐活动“桥会”

经常还有当地政府参与

[8](P59)。

信仰观念从节日逐渐脱离出来,让节日的娱乐成分更加浓厚,这是信仰民俗的一种变迁趋势。但另一方面,某些信仰习俗又以新的面目出现在大众面前。很多人曾经认为,所谓的封建迷信在农村更为普遍,可是现在一些“迷信”现象在大城市也流行开来。据说前几年有剖腹抢生“千禧婴儿”,或避开不好的生肖属相,以及避开闰年、闰月的情况。剖腹产也成为广州妇女的“新迷信”,时下不少广州妇女对剖腹产情有独钟[9]。

再比如算命。我们经常可以在大街的两旁看见摆摊算命的人,不过很少有人驻足。然而当算命乘上科技快车———网络,仿佛就成为“科学”了。网络迷信使许多还不具备正确判别某些复杂事物能力的青少年纷纷上瘾。一份以北京初高中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沉迷于网络算命的占40%[10]。甚至一些公司在招聘时不看求职者的简历,而是看应聘者的生辰八字和姓名与公司“命脉”合不合,会不会“犯冲”,还请来香港的“命理大师”专门为新聘的员工算命[11]。

民俗文化内部良莠不齐,其中的糟粕具有极其明显的顽固性,需要我们去清除、净化。对民俗文化中的信仰观念,需要分别对待。且不说一些观念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积极的社会作用,退一步而言“,即使是一

增长倍数

36.7516.79

“没有行市有比市”,乡邻之间往往轻而易举地就导

致了攀比之风。黑龙江省海伦、木兰、兰西、泰来、五常、绥化等地农村很多地方互相攀比,女方对男方明码标价,结婚大讲排场等新的陋习相当普遍。在黑龙江省兰西县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三间瓦房不带坯,三金一踹一窝机。“改口费”是必不可少的。20年前,大都是101元,婆婆留下1元,给儿媳妇100元,意为百里挑一。后来,通行的做法是1001元,意为千里挑一。如今,很多女孩希望“万里挑一”。因为“钱”在农村青年婚姻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而出现了一些怪现象[7]。对于很多农村父母来说,儿子娶媳妇表面上是喜事,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最怕、最痛苦的事。

父母为了操办儿女的婚事需要借债,而参加婚礼要随礼,其数额也是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由于拿不出给晚辈的压岁钱而让很多在外地的打工者不敢回老家过年的现象。民俗生活中的这种高消费,表面看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实际上反而脱离了我国民俗文化的正常轨道,这是迫切需要加以调整的地方。

3.民俗信仰的两级分化

尽管民俗文化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意义,但其中也存在着糟粕,且民俗文化中的糟粕具有极其强烈

134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些落后的迷信的民俗,也有它存在的深厚的社会历史渊源,甚至其中可能还包涵着科学的内核和文化艺术的成果,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谨慎地、具体地分析它们,进而

[12](P70)

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还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这种流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无形文化的流失,一方面是有形文化的流失。先以节日为例。节日现象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另一方面是洋节越过越热闹。

目前我国设立的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对保护传统文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护的是死的物质文化,,灵魂的外现,衣、,,春节电视晚会的出现,又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围炉而坐、聚桌攀谈的守岁方式。除夕守岁原有的亲情交流的功能随着形式的变化被部分地削弱了。与除夕守岁遭到同样命运的是拜年习俗,如今在城市里,电话拜年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成群结队、走家串户的形式退居次席[13]。年味儿淡了,但民俗的传承性和节日调节身心的功能,使得“年”在我们的心理和生活中仍然占据着一个无可代替的位置。如何过年就成为最近几年学术界和社会上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对圣诞节的热情仅限于部分新潮青年。而现在中国的孩子也在有组织地过圣诞节[14]。如今满大街的圣诞树、货架上从玩具到饰品一应俱全的圣诞商品,平安夜狂欢不眠的人群……不得不让人承认,圣诞节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已在我国扎下根,牢牢抓住了年轻一代的心。2005年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进行的“公众过圣诞节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近9成受访青年表示今年会过圣诞节,3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一到12月份就准备过圣诞了,就像准备过元旦和春节一样,已

经轰动一时的“中韩端午之争让我们反思,中国人自己是否拿传统节日当回事呢?是否一定要得到国际认可才当回事?如果自己不重视,评了文化遗产又有什么意

[16]义?”

再以民间艺术为例。林林总总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当代社会的大转型和变革时期,最先遭到毁灭和受到冲击的就是传统文化,尤其是不见经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如民间说唱、民谣、民间工艺、美术、音乐、(),,状,许多手工劳动既可以谋生又能使人接近自然、了解文化,可惜的是许多手工艺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消失。济南中秋节有一种应景的儿童泥玩具,在北京称为“兔儿爷”,在济南被称为“兔子王”,当著名的“兔子王”周景福去世后,了解的人无不扼腕叹息。因为他的去世就意味着“兔子王”手艺的失传,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学这门手艺的,这可是门顶尖的民间工艺啊!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从全国范围来看,民间文化的消亡速度更是让人唏嘘。在上海,部分品牌传统民俗文化项目消亡现象严重。如七宝的皮影戏、崇明的扁担戏、南刘的锣鼓书、松江的顾绣等[18](P41);在四川,著名的绵竹年画以及皮影和清音、竹琴、金钱板、谐剧等等被冲淡和边缘化,日渐萎缩和凋零,以至湮灭、消失[19](P57);在河南,以“锣戏”、“宛梆”“、大弦戏”为代表的河南濒灭剧种,目前大多不能正常演出,只能作为戏曲文物进行研究[20](P112);目前能够演唱新疆木卡姆的老艺人年龄均已七十多岁,该艺术形式已濒临失传;而蒙古族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也没能得到根本遏制[21]。这些艺术形式无一不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全球一体化的态势,在新的艺术形式和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之下,这些珍贵的传统民俗文化却遭到了衰落或消亡的命运。如何保护这些曾经辉煌的民间文化,避免其遭到毁灭的命运,是关乎传统文化生死存亡的大事。

成为习惯[15]。

西方的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也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利有弊先不讨论,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确是在式微。式微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西方节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以外,我们还能否就自己对待节日的态度进行一些反思?春节本来是一个团聚的节日,和中国的家族文化、祖先崇拜具有深刻的联系。对春节的忽视,潜在地就是忽视传统文化价值。曾

三、民俗文化作为开发的对象———民俗开发存在的问题

对比民俗文化流失的状况,还有一种截然相反的态

度,那就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有一种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利用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它本身

刁统菊,曲洪 ,刘爱昕 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

135

也包括了一部分商业习俗。对民俗的广告开发确实也有

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情侣表,也曾获得过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民俗的旅游开发是最普遍的利用,而且呈现出一些越来越明显的问题。

当前我国民俗旅游已经形成了五种开发模式,分别是人造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22]。除以上五种模式之外,还有另外民俗文化专题旅游,一般都是经过组织的专题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像近几年的北京胡同游,

以及最近的“丝绸之路”参观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欣赏民间舞蹈、音乐、杂艺,购买民族服饰也点点滴滴地渗透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望[23]。

1.醒,又会使该民族重新认识和整理民族文化,主动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化加以展示,从而真正实现文化主体的价值化,使文化价值化互动得以完整体现[26](P201)。

在民俗旅游中,饮食通常是游客非常关注的一个内容,打上“乡村野菜”的招牌就能吸引一些讲求营养的城市游客。在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地的民族节日食品也成为一种特色。农历四月初八龙脊地区瑶,这种,,在旅游活动,,村民有时还会挖掘当,旅游开发后为推出当地民族风,,村民已经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资源来实现商业化价值的转化[26](P197)。

目前也有其他一些形式,比如借助节日开展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之一,广西利用这一习俗,每年举办“国际民歌节”,此节日成为广西与世界交流的一个平台。而其他省份也有类似的动作,利用本地特有的习俗,举办各类节日

,不仅弘扬了本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同时也使这些节日成为物质交流大会,例如山东潍坊风筝节、四川自贡灯会、宜兴陶瓷艺术节、大理三月三街市、傣族泼水节、洛阳牡丹灯会都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典型例子。

旅游增加了民俗的价值,激活了传统文化,唤醒了民族自觉,使民族主体意识到自己的文化重要性,重估文化的价值,从而会更加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传统。总之,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价值化的结果使民族文化的整体价值得以提升,也保存了政府、游客及当地人认为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其主体部分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26](P201)。可以说,开发民俗旅游除了带来一些经济利益以外,实际上它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所谓的假冒伪劣产品。

2.民俗开发存在问题的类型

民俗旅游资源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由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与频繁交往,使当地的民俗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致使旅游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前这种破坏

“,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这种差异越大,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越大”。事实上,民俗旅游的出现“将文化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

[24](P89)

价值和长远的发展价值”。

民俗成了商品,在市场上大火特火起来,这和过去备受冷落的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民俗旅游魅力就在于民俗文化所体现的丰富内涵,把民俗文化转化成经济优势,是近年来旅游部门和旅游科研工作者主动参与扶贫工作的创举。它不仅为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开辟了新途径,也为我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新增长点[22]。现在许多省份都在积极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吸引游客,由此形成了民俗旅游。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和德宏、四川的九寨沟、湖南的张家界等这些原本相当贫困的地区,除了依靠本地的自然风景,开发旅游资源也为其迅速走上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做出了贡献。桂北的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际上也在开发桂北民俗旅游长廊,把它当作使桂北的贫困县摆脱贫穷落后、迈向富裕进步的一条捷径②[25]。

与民俗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巨大伤害(本文将在下文集中探讨)相比,它本身也刺激了各方面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尽管这种保护极其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毕竟还能看到希望。旅游市场给了当地民族展现自己文化的机会,使他们发现了自己文化的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而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民族意识的觉

136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表现得比较显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伪造

民俗文化资源作为经济资源去开发,就难以避免个别地方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而想方设法造假,制作一些毫不存在的民俗事象来欺骗游客。如果地方政府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那么盲目建设就不但可能发生,甚至会形成一定的规模。例如有的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搞起的《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不仅工艺粗陋,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色情的东西招徕游客,这样的东西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22]。民俗风情乱编乱造,自然风景区出租的民族奇装异服,色调,;一顶帽子,,完全失去了土家。

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也极为普遍。例如,传统的民间习俗和节日庆典,为迎合旅游者的需要被压缩、删除,成为随时可搬上“舞台”的表演,而不再按传统规定的时间、地点举行。或者经过生搬硬套、随意拼凑而形成所谓神秘民俗,例如在西南地区某些景点,在门前或广场一角立两根或若干根所谓“图腾柱”,乍看起来高大、神秘,深入研究一下,完全没有价值,无非是把西南民族的傩面具搬来,随意拼凑而成,与图腾柱离题千里[23]。

事实上,把民俗文化人造景观的地位提到自然的民俗文化之上,完全是一种短视的想法,最终将会自吞舍本逐末的恶果。我国的经济虽然发展很迅速,并且城市化进程较快,但是我国的一些边远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仍然保留着传统质朴的民俗文化,如江苏昊江同里镇、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喜洲城、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的曼景兰、迪庆藏族自治区的奔子栏等,都是现存的很完整的民俗文化的保留地,这些地方所具有的真实的、活生生的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也是颇具吸引力的民俗生活文化的整体展示[23]。

(2)破坏

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也有几种不同的现象。如有的地方,以民族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行“捐献”,结果是游客大呼上当,损害了民俗旅游乡土性和古朴性的特色[22]。一些餐厅为了吸引游人,不注意演出质量,随意表演一些民族歌舞。民俗婚礼表演以参与为名,让游人与穿着民

族服装的女性从业人员举行“婚礼”,任何一位男性游人都可以扮成“新郎”,与职业“新娘”进行一系列的婚礼活动,在预先不告知的情况下,要付出49元的礼金,给“岳

(实际上是经营者),给新娘付50元的小费,若有父岳母”

过多的亲昵动作和言语,还得给新娘付“翻脸钱”。这一切在游人当中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导致了旅游目的地传统价值观退化[27]。

,[28](2003年,开放到如今才两年时,,村中景点之一“百业塑像全部被毁致残[29]。民俗旅游开发部门需要

彻底反思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有些地方则歪曲甚至丑化当地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福建崇武惠安女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与文化内涵,但经宣传与渲染后,竟出现了“节约衫、浪费裤”等庸俗化的说法,原有的质朴性完全丧失。药浴本是瑶族的健身习俗,但被引用到旅游景区,则变成以药浴为名的色情服务项目[30](P55)。

如果作为旅游资源的民俗文化被破坏了,可持续旅游、可持续发展根本就谈不上。保护民俗文化,实际上就是保护一部分旅游资源,使之长久地延续下去。

(3)同化民俗旅游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异地民俗文化相对本地来说具有独特色彩,异地民俗的丰富性只有到了异地才能够感受出来。但是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民俗文化出现了同化的现象。一件民俗旅游纪念品,大家随处都可以见到。民俗旅游产品的单一仅仅是地方特色泯灭的一个例子。

民俗旅游与其他的旅游形式比如风景旅游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前者更强调旅游者和对象的互动。这种互动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既有在现场的互动,又有关于双方社会文化的流动。随着外来社会文化信息的增多、延续,旅游目的地文化就有可能被同化。我国许多旅游地的民俗风情实际上早就受到了外部文化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在那些少数民族旅游地,民俗文化正在慢慢被同化、异化甚至消失。如在以龙脊梯田和壮族风情享誉中外的广西龙胜,随着龙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壮族民俗风情除了干栏式吊脚楼和民间节日还保留有壮族特色外,日常村民的服饰、饮食、信仰、歌舞艺术、生活方式基本上已被异族异地习俗同化或异化[23]。

刁统菊,曲洪 ,刘爱昕 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

137

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却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因而,旅游者所带来的异地文化强烈冲击、影响着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并可能造成一些消极影响。例如旅游接待地居民传统的观念意识发生变化,经济状况、经济意识、社会关系、审美倾向等的改变,甚至滋生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事情。如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在开发旅游后,经济意识增强了,但原来淳朴的民风也削弱了[22]。

当少数民族文化被同化以后,相对奇异的文化传统没有了,人们去那里旅游还能看到什么?更重要的是,着旅游业的发展,,。

3.四、民俗文化作为保护的对象———保

护中的不足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篇,提出“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这里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其中就包括我们所说的民俗文化。近年来,关于挖掘、抢救、,民间一些有识之士,,,,在[32]),当前针对民间艺术消失速度加快的现象,我国政府以及地方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只是保护力度还嫌不够。

部分传统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缺乏有效管理。近年来上海的整体民俗文化保护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是对部分民俗文化资源还存在着管理不善的现象。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是上世纪80年代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搜集编写的民间文艺集成资料,因为集成办公室的撤销而无人专管,损坏、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另如一部分民间博物馆馆主缺乏专业馆藏知识,陈列的房屋又大都简陋狭小,因此藏品也经常有损毁、流失情况发生。至今上海还没有建造起一个大型城市民俗博物馆,更没有建造起一批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性民俗博物馆[18](P41~42)。

宜黄县的“宜黄戏”曾经遭遇过濒临消失的危险。可喜的是,近两年来,宜黄县委、县政府重视“宜黄戏”的挖掘和保护,由县委宣传部牵头,

组织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全县农村所有的“土剧团”进行了调查、摸底,并经常举办“宜黄戏”骨干培训班,重点帮助组建了黄陂镇三百田、新丰乡桥坑两个农民业余剧团。但是,由于没有专业剧团“宜黄戏”,仍然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33]。

目前下力保护但保护不力的情形,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许多有识之士呼吁,政府和文化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采取切实措施保护传统文化,拯救那些濒危的传统文化,让它们蕃衍不息。

2.保护方式的不完善

“民俗文化艺术的人为传播和获取,经济收益结合在一起,使民俗文化急剧变迁中的民俗文艺也呈现出两重性格和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其中一种就是民俗文化艺术的原生形态。它是植根于多少世纪本民族或本土的传统民俗土壤中的,久经锤炼的最为质朴的原生民俗文化。它伴随着本民族丰富的民俗生活从过去步入现代,是自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另一种形态则是民俗文化艺术的再生形态。它来源于上述原生形态的民俗文化艺术,但却是出于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多种需求而演示的民俗文化艺术。它本身已不仅是本民族本土的文化艺术生活的需要,而是以民俗文艺的演示为手段,以满足外部观众的文化艺术欣赏需求和从外部观众获取经济收益的需要为直接目的的。它也不再具有民俗生活本身的文化性格,而成为有偿有价的精神商品。它已经是可以进入市场的可转化为经济资源的文化资源

[3](P77)

民俗文化的这两种价值,随着民俗文化与商品经济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作为经济资源的价值被开发得比较多,而其文化价值,仅有少数人能够意识到。武强年画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但如果不是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后果也将是非常严重的[31]。对于贫困阶段的群众来说,民俗文化的商品价值是重要的,脱贫致富当然也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在短期效益面前就忽视了长远效益,不然,等破坏殆尽再去保护,将悔之晚矣!连商品价值都失去的时候,对于民俗文化而言,我们还能做什么?保护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将能永远保持其珍贵的商品属性。

尽管博物馆保护的只是一种固态的文化,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方式。深圳的民俗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以及山西乔家堡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河边民俗博物馆收集、整理、陈列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民俗博物馆不但保存了部分民俗文

138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化,而且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能够部分地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例如洛阳民俗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六十多万人次,在展示民俗风情、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4](P43)。但是博物馆毕竟只是一种静态保护方式,而民俗文化则是活的,流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俗博物馆显然不能满足我们保护民俗文化的需求。

除了一种静态的展示之外,还有一种动态表演民俗文化的形式,即模拟民俗文化村,可以展示活态的生活民俗、工艺制作、民间绝技、民族服饰表演、村寨民族歌舞,较好地从多角度、多层次表现了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俗生活,,,民俗博物馆,如深圳“锦绣中华”,开业之初的火爆景象已经淡化,客源渐成减少之势,原因之一在于远离民俗文化存活的真实语境[35](P34)。与“不离土不离乡”的民俗村、民族村相类似,近年来一种基于新概念之上的开发模式———民族(俗)文化生态村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文化生态村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博物馆学界的新概念———生态博物馆,简言之就是博物馆的社区化,特质是强调文化遗产整体地、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社区环境中。在云南腾冲县和顺乡、景洪市基诺乡芭卡寨、石林县北人村和罗平县多衣河乡

注 释:

① 限于作者学力,不可能参考到有关的全部文章,特申明本文

引用的只是一部分。

② 除了旅游之外,一些商场也利用起了传统民俗文化。2005

年初,建于1931年的济南老字号商企大观园再度开始谋划转型:挖掘传统文化底蕴,重现老商埠特色。据大观园史志记载,当年院内说书、唱戏、杂耍等民间文化娱乐应有尽有,被誉为全国曲艺演出“三大码头”之一,有黄河岸边“城隍庙”之称。与建筑设施的改造相呼应,大观园商场特意围绕传统

腊月村等村寨进行试点建设,以目前良好的运行状况看,

文化生态村已成为民俗开发诸方式中最具持续发展潜力的一种[35](P34)。这种开发模式的重大意义不是在于经济价值,而是在于这种方式在维持经济效益的同时适当地保护了民俗文化,使之自然传承下去。

这些方式是在旅游的基础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动机上客观地保护了民俗文化。从目前国内的形势来看,一些较好的保护模式还可以推广开去,,政府,因此普通民众,会自觉保护、传承下去,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五、结论

目前来看,国内不同群体对民俗文化的认识还存在多样化的特点,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也比较复杂。当前民俗文化的现状主要有三点:第一,作为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结果,民俗文化出现了程度不同、内容复杂的变迁;第二,作为被开发的对象,民俗文化尽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保护;第三,作为被保护的对象,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还处在大造声势的阶段,保护口号远远多于实际的措施,但已经表现出充满希望的前景。

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摔跤比赛、曲艺表演、民间绝活……活动期间,还引进了酥锅、久久鸭、顶好龙虾、郭氏全羊等三十余家南北风味的小吃“,试水”商娱结合的老商埠经营模式。据统计,类似活动累计吸引顾客已超50万人次,许多“老济南”乐此不疲,逢场必到,企业都尝到了“文化兴商”的甜头。(参见王菁华《大观园谋变“城隍庙”》《大众,日报》2006-02-04)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 万建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J].新视野,2005,(5).[3] 乌丙安.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

[6] 庄俊康,何成军.高价彩礼重筑债台[N].甘肃经济日报.

2004-05-31.

[7] 周娜文.农村婚姻新陋习[N].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12-29(8).

[8] 陈玉平.乡村社会转型与民俗文化变迁[J].贵州民族学院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4] 刁统菊.红山峪村婚姻民俗的变迁(1949-

2001)[D].山东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 江西出现新一轮包办婚姻热[EB/OL].中广网,2005-06-11.

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9] 中国“剖腹产”非理性蔓延 择时分娩不利健康[EB/OL].

金羊网,2005-11-04.

刁统菊,曲洪 ,刘爱昕 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

[10] 滕兴才.网络迷信迷住青少年[N].中国青年报,2006-01

-17.

[11] 黄栗,丛峰.招聘怪风逼大学生无奈学“厚黑”[N].中国青

139

[23] 周敏慧.论发展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D].杭州商学院硕士

学位论文,2001.

[24] 何薇.把握乡村旅游文化特性.深挖民俗文化内涵———以

年报,2006-02-04.

[12] 陈正平.当代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借鉴[J].达县师范高等专

成都三圣乡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

[25] 王菁华.大观园谋变“城隍庙”[N].大众日报,2006-06-04.

[26] 徐赣丽.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J].

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3] 叶涛.年味为什么淡了?[N].扬子晚报,2005-02-05.[14] 济南幼儿园孩子提前过圣诞节[EB/OL].新浪网,2005-12-21.

[15] 谢洋.年轻一代过洋节已成习惯[N].中国青年报,2005-12-28.

[16] 张昊华.民族的精神记忆不能丧失在我们手里———中韩

广西民族研究,2005,(2).

[27] 于德珍.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中南林学院硕

士学位论文,2002.

[28]徐杰舜,.,.

] .“[EB/OL].

“端午申遗”纷争凸显我无形文化遗产流失加剧[N].中国青年报,2005-12-05,文化周刊第9版.

[17] 王海霞.[J].美术观察3).

[18] [J社会观察,

2005,[19] 党坚.“境况勘忧———四川民俗文化亟需保护

[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3).

[20] 冯建志.河南濒灭剧种的民俗文化属性[J].中国戏曲学院

-07-26.

[.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影响的预测与调控[J].桂林

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1] 冯骥才.武强屋顶秘藏古画版发掘记[J].收获,2004,(1).[32] 储冬爱.关注民众、贴近民生.发展民俗文化———学习十六

大报告有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

[33] 唐勋,杨伟,王绍雄.古老戏种“宜黄腔”亟待保护[N].光

学报,2004,(2).

[21] 陈娉舒.13亿国人没人能唱全“十二木卡姆”.多数蒙古族

明日报,2005-12-22,教科文卫第2版.

[34] 田国杰.中原民俗文化的缩影———洛阳民俗博物馆[J].中

人甚至听不懂蒙古长调[EB/OL].中国青年报,2005-12

-05,文化周刊第9版.

[22] 陈红玲.论民俗旅游———兼论桂北民俗旅游长廊的开发

[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州统战,2002,(3).

[35] 韦杨波,彭恒礼,马晓静.论民俗文化开发与民俗文化主体

的参与[J].中州大学学报,2003,(4).

[责任编辑 安拴虎]

Astatus2quoanalysisoftheChinesefolklores

DIAOTong2ju1,QUHong2yi2,LIUAi2xin1

(1.InstituteofLiterature,HistoryandPhilosophy,Shand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100,China;2.SchoolofLawandPolitics,ShandongUniversityofConstruction,Jinan,Shandong250101,China)

Abstract:Dramaticchangeshavetakenplaceinthefolkloresasaresultofsharpsocialchanges.De2spitecertaineconomicprofits,folkloreshavesufferedmoredamagesthanprotectionsintheirexploitation.HencethepaperforecaststhatChinesefolkloresdeservethepublicattention,inadditiontopracticalmea2suresofprotection.

Keywords:folklores;statusquo;change;exploitation;protection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4y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