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宝典

更新时间:2024-04-22 18: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文鉴赏

一、从内容方面理解

1、弄懂作品的表层含义 ⑴明白词语的含义 ①用典

②修辞手法

⑵理解句子结构(调整语序) 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⑴诗句的语境义 ①对上下文有关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

②联系作者所写事件的背景 ⑵诗句的意境义

首先,分析作品所叙述的事、所写的背景、然后再脑海中形

成画面,根据画面理解作者的感情。 其次,把握感情基调。 ①把握诗的体裁 感情基调 ②理解具体内容

③有些题目往往照应,绝句的前两句或律诗的前四句 特别注意:

①注意一些咏物诗,要联系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

托物言志的作品 ②由注释小序破解内容 ③从作者背景联想

④从褒贬别辨别倾向

⑤从诗眼领悟主旨(诗中诗眼多是动词、形容词、副词) ⑥从意象把握情感 冷色→悲伤 暖色→喜悦

⑦从意境洞察心胸(意境指由情、景、意、言形成的艺术境界)

二、从艺术角度欣赏

人物形象 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景物形象 动作形象

⑴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作品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 鉴赏依据 环境(自然、社会) 情节

人物身份性格 鉴赏角度 人物思想感情

作者对所写的人物的态度

⑵景物形象;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鉴赏依据;景物的自然属性 鉴赏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⑶动作形象;通过对动作进行描摹刻画,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文学形象的方法

1、把握外在形象后边所说的言外之音 2、通过再找形象,填补形象空白 3、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的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意的物象化也是情 景交融的形象)

四、理解诗词中语言的变形

1、词性的改变 形容词→动词 名词→动词 2、语序颠倒

五、领会重点词的意蕴

1、名词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他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2、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词,主要是动态的意象动词。 3、形容词

不仅可以从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特点。 4、数量词

在渲染气氛,描景状物表达情意说明事理非常重要。 5、虚词

虚词在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起到疏通文意、呼应开头、悠扬委婉、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劲等美的效果。

六、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

1、豪迈雄奇

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精深的意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达积极向上的感情。 2、沈郁顿挫

笔调苍老遒劲。所描绘的得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的色彩和悲剧气氛,同时有相应的格律和铿锵的音律相配。 3、悲壮慷慨

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之于世、惑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慷慨不平。 4、朴素自然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华丽,显现于质朴无华的特点,但是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5、婉约细腻

具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如抽丝。 6、含蓄委婉

既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藏在与本意看似无关的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联想思而得之。 7、清新明丽

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

多入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的水珠。 8、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基调或趣味。 9、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10、绚丽飘逸

色彩缤纷、景象绚丽、变幻莫测即用华丽的辞藻、多样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 特别提醒: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 朴素自然 白居易 通俗易懂 杜 甫 沉郁顿挫 李 白 豪迈飘逸 王昌龄 雄健高昂 温庭筠 绚丽香艳 李商隐 朦胧隐晦 杜 牧 清健俊爽 王 维 诗画一体 李清照 缠绵悱恻 辛弃疾 慷慨悲壮 高 适 悲壮苍凉 陆 游 悲壮豪放

苏 轼 豪放旷达

七、表达技巧

作者的观察和描写角度

1、描写 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 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 以人烘托人 烘托 以物托物 以物托人

通过通过乙物来烘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 渲染

东归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或心理等细节的描写可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它主要从侧面描写对象。 衬托

把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征,衬托出所列举事物间有主有次,并非平等并列关系。 正衬;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反衬: 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 工笔

是对事物注重局部实物细节描写,对其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 白描

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的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去意味深长。 铺排

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进行铺排陈述。 比兴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世的开头先言他物,而引出后面的正文。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曲笔

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 动静结合

动静这对矛盾,在诗歌中常表现为相反相成、相互转化、对立统一。 抑扬结合

对要褒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无论哪种都是要突出后者。 虚实结合

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进行直接的正面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可是作品的结构更紧凑,形象更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加。

正侧结合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是描写对象形象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2、抒情 直接抒情

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借景抒情

是人将自身要抒发的感情或表达的思想基于在特定的人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 用典抒情

事典;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 语典;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句,目的在于加深诗词的意境, 促使人联 想而寻意于言外。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3、结构 开门见山

是个开头就进入主题,不拐弯抹角。

层层深入

诗歌在内容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牲是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 前后照应

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首尾照应,这样就使诗歌浑然一体,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伏笔铺垫

一系列非主要的情节做主要的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注意和感情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不同题材诗歌鉴赏

一、写景抒情诗

1、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是一经诗人大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2、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这里牵涉一个情感寄托问题。分析诗歌,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3、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行、绘声、绘色;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此外诗歌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也要注意。

在语言运用发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又要善于体会诗人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通过不断解读和体味剖析,从而领会诗人不同的风格。

二、咏物言志诗

首先,既是咏物诗,当然要写出所咏之物的的形态、色泽等,追究贴切逼真,但是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会不能算好的咏物诗。一个出色的咏物诗人,就应该向高明的摄影师那样,他的镜头要深入到对象的灵魂,摄出事物的神韵和品格,既要形似也要神似。所以,读一首咏物诗,首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其次,咋欣赏咏物诗的时候,要注意作者寄托的感情。由于作者的经

历遭遇、情趣、爱好以及观察的角度、深浅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也会往往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感情寄托的,在阅读时要分清。但是,无论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在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却有意无意的、、有深有钱的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的态度,或寄托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着生活的道理。 再次,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一般的说,咏物诗从整体结构上看,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手法不同,往往能反引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程度。作者自我形象不明显的客观事物,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作者的形象并不融入描写对象中。

三、边塞征战诗

1、从多个角度切入,体会整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把握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2、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3、注意每首诗的思想感情特点。注意体会悦动与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戍和久戍思乡的矛盾,报效朝廷的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国家的矛盾、、、、、、爱国主义是主旋律,一定要把握这个主旋律。

四、怀古咏史诗

1、弄清史实

2、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

因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

3、领悟情感。诗人怀古咏史大致分为;①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诗者自己并不臵身其中。②把历史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自身的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4、分析写法。

五、即事感怀诗

1、体会诗人所抒之怀是否是真挚感人。特别是思乡、思亲、怀友、离别之作。

2、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即事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信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是那样精雕细刻,但是一些诗作,凭着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需仔细揣摩。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芭蕉 常用以表现孤独,离情别绪 白云 思友怀人之情 冰雪 品格高洁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蝉 凄楚哀婉 长城 指代守边战士 长亭 指代送别地

登临 忧思、叹老、思乡、怀人

雕虫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东篱 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杜康 代指酒

芳草 ①比喻有美德的人②表示怀人 风骚 ①优秀文学作品或文采②泛指诗文 浮云 ①不值得关心与重视的人 ②比喻漂泊的游子③比喻小人 孤舟 比喻漂泊孤独之感 扁舟 象征自由

关山 多与思乡念人有关,表现征戍离别之情 红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

鸿鹄 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鸡肋 比喻缺乏又不忍舍弃之物 鸡黍 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惊鸿 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 菊花 高洁的品格 劳哥 泛指送别的歌

莲 ①谐音“怜”表达爱情②和谐恬静的意境 芦管 即芦茄,常表现征夫思乡的怆然之情 南浦 代指送别地 三径 代指隐士居处

黍离 借以表现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瑟瑟 借指绿色

式微 泛指事物由盛至衰 松柏 象征孤直坚忍的品格 铜驼 表现历史的沧桑 五柳 隐者的代称 梧桐 象征凄苦愁绪 阳关 离别时唱的歌

月 ①表现离愁别绪,思乡思国之愁②表示永恒 猿啼 象征悲伤

折柳 ①代指赠别或送别表现离愁别恨②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折腰 比喻屈身事人 鹧鸪 表现思乡离愁

冰心(冰壶、玉壶冰) 心性清明纯洁 尺素(双鲤) 代指书信

捣衣(捣练、暮砧、寒砧) 表现思妇伤情,游子思乡

杜鹃(子规、杜宇、望帝) 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芙蓉(荷) 高洁的品格

鸿雁(雁足、雁书) ①多指书信、音讯②指游子思乡 后庭花 多用亡国之音

暮鸦(寒鸦、昏鸦) 常用渲染衰败萧索之景,痛惜悲凉之情 羌笛(羌管) 征夫思乡的怆然之情

青鸟(青鸾) 多借指传递书信的人,表现爱情 山阳笛(邻笛) 用以表现凄怨的悼友怀旧之情 湘竹(湘妃、斑竹) 表现悲伤情思 杨柳岸 指送别地

杨花柳絮 比喻漂泊遭贬之人

转蓬(飞蓬、飘蓬、征蓬、孤蓬) 比喻身世飘零表现漂泊的孤寂和哀伤

冰心(冰壶、玉壶冰) 心性清明纯洁 尺素(双鲤) 代指书信

捣衣(捣练、暮砧、寒砧) 表现思妇伤情,游子思乡

杜鹃(子规、杜宇、望帝) 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芙蓉(荷) 高洁的品格

鸿雁(雁足、雁书) ①多指书信、音讯②指游子思乡 后庭花 多用亡国之音

暮鸦(寒鸦、昏鸦) 常用渲染衰败萧索之景,痛惜悲凉之情 羌笛(羌管) 征夫思乡的怆然之情

青鸟(青鸾) 多借指传递书信的人,表现爱情 山阳笛(邻笛) 用以表现凄怨的悼友怀旧之情 湘竹(湘妃、斑竹) 表现悲伤情思 杨柳岸 指送别地

杨花柳絮 比喻漂泊遭贬之人

转蓬(飞蓬、飘蓬、征蓬、孤蓬) 比喻身世飘零表现漂泊的孤寂和哀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4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