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语文安徽中考模拟真卷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4-03-08 16: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初中语文安徽中考模拟真卷【93】含答案考点

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七 八 九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社会和家庭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了中学生的阅读选择,青少年从简单的功能型阅读、功利性阅读、从众型阅读逐渐向知识型阅读、愉悦型阅读、个性化阅读转变。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它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答案】C

【解析】A .去掉“不”;B. “促进了中学生的阅读选择”后缺宾语,可加“多样化发展”;D.应为“碰撞、交流、融合”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②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

③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 ④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

⑤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 A.⑤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以及考查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在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 3..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本报讯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共青团中央开展了“永远不能忘记”全国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网络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回顾党的历史,继承党的光荣传统,

B.④③⑤②①

C.⑤①②④③

D.①②⑤③④

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这项活动,拉开了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全国青少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

在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等网站的蝴蝶专题网页上,网友们点击查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阅读感人至深的先烈诗抄,并纷纷通过鲜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追思和缅怀。自4月2日活动以来,通过各网站专题网页献花的总人数已达800多万人次,超过10万人写下了留言。

A.青少年网上缅怀革命先烈

C.青少年网上点击查看革命先烈英雄事迹 D.各大网站开设缅怀革命先烈专题网页 【答案】A (2分) 【解析】略

4.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霎时荒缪重峦叠嶂怒不可遏 B.汲取恻隐粗制烂造巧妙绝伦 C.颓唐告罄骇人听闻碌碌终生 D.禁锢执拗冥思遐想通霄达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荒谬B:粗制滥造D:通宵达旦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5.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B.共青团中央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

A.⑤①④⑥②③ C.⑥③②⑤①④ 【答案】C 【解析】

B.⑥⑤①③②④ D.⑤①⑥③②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句子衔接排序。根据第一句可推出下一句应该接 “旅行”,选项⑥中有关键词“旅行”,所以排除AD,第 ⑥中句末说的是戏剧舞台,因此答案第②句和第③句,可知先③后②,然后比较①④⑤,可知第④句有“所以”因此排最后,①句和⑤根据句子的衔接来看因该是先⑤后①。所以答案选C。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评卷人 得 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18分) 在一片蛙声中失眠

⑴杭州有个小区,一到晚上,蛙声一片。业主投诉这些青蛙扰人清梦,要求保安履行职责进行驱赶。这可苦了保安,青蛙在暗处,保安在明处,这黑灯瞎火的要把青蛙赶跑,哪有那么容易。

⑵我发现城里人的神经越来越敏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曾是古诗词里的一种令人怡然自乐的意境,但现在却成了被人投诉的噪音。不是现在的青蛙鸣叫声大了,而是我们的心态出现问题了。

⑶中国的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其中一层意思是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试图去改变自然规律。自然界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世界,早晨鸟儿啼鸣,夏天中午有蝉长鸣,晚上又有虫儿的啁啾……这就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生态”。

⑷但城市把自然割裂了,它独居一隅,自成一体。在城市的生活小区里,有隔音、隔热的洋房,地上铺的是坚硬的花岗石,裸露不多的泥土种上了草皮和树木,园林工人每隔一段时间会来给这些植物修剪和打药;城里鲜见小动物,也极少听到小动物的声音。人们以为“安静” 才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宜居的。

⑸可是,“安静’”并不是大自然的特质,真正的大自然往往是“吵闹”的。人们择水而居,水终年流淌,或叮叮咚咚,或奔腾咆哮;人们喜欢与绿树为伴,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或轰鸣发声,或浅吟低唱;人们还喜欢居在山间,山间万籁并非无声,而是像数万个乐队,在暗处演奏…… ⑹一个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绝对不可能为几只青蛙的呜声而失眠,除非他已经离开自然好久好久了。

⑺久居上海的亲戚去浙江天目山疗养,准备小住半个月,谁知住了3天,就打道回上海了。他告诉我,晚上山风吹过,宾馆外面万亩树林发出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实在无法入眠。有朋友告诉我,他家就在小区的水景边,人造小溪流水淙淙,声音单调而枯燥,他已与物业交涉多次,要求停止放水;还有北京的一位编辑朋友到杭州来旅游,住在西湖边,却忍受不了知了的鸣叫,要求旅行社换房,最好住到树木较少的市中心去……

⑻其实,我也像他们一样,进城20年,是一个被城市“戕害” 已久而且已经丧失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然”判断的人。平时我们总是吵着嚷着要回归自然,但是真正进入自然,却发现自己竟

然适应不了,而那个被我们诅咒的人工建造出来、与自然背道而驰的城市,才是自己的“最爱”。我们睡在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起来的房子里,关上双层玻璃的窗户,打开低分贝的空调,如果外面有噪音,就会向物业和城管投诉……我们只有在一个没有噪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拥有一份好睡眠。

⑼但是我的童年、少年却不是这样的。屋前是小溪,终年水长流,音则轰轰然;屋后有涌泉,水从泥壁上冲下,音又咕咕;屋前屋后有竹林、树木,风吹过,会演变出雄浑的旋律;漫山遍野有小虫儿鸣唱,只有三九严寒才会消停;雨会落在瓦上,沙沙沙……还有雨滴索性会从瓦缝里溜进来,掉在你的脸上。

⑽这就是当年的大自然,我从来没有为此失眠过。

⑾现在,当我为午后的一只知了的聒噪感到心烦意乱时,我愕然发现,自己离童年真的已经太远,走进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太深太深。 (选自2011年第11期乡村版《读者》,有改动) 6.人们为什么“在一片蛙声中失眠”?(4分)

7.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人们择水而居,水终年流淌,或叮叮咚咚,或奔腾咆哮;人们喜欢与绿树为伴,树欲静而风不止,村或轰鸣发声,或浅吟低唱;人们还喜欢居在山间,山间万籁并非无声, 而是像数万个乐队,在暗处演奏……

8.结合文章第⑼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作者童年、少年的生活状态。回忆这段时光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9.文章第⑶节提到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用以说明什么道理?请结合所学课文(如《苏州

园林》《于园》《都市精灵》等)谈谈这种哲学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又有何现实意义?(6分) 【答案】

6.城市生活中出现蛙鸣导致心烦意乱,无法入睡,(2分)然而一个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绝对不可能为几只青蛙的鸣声而失眠,失眠是因为 已经离开自然好久好久了,走进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太深太深。(2分)

7.比喻、拟人、排比。(2分,答到2个给满分)生动形象地凸现真正的大自然往往是“吵闹”生动的。(2分)

8.自然的、真实的,亲近自然、拥抱自然。(2分,意思对即可)与现实作对比,突出作者不能回到过去的痛惜和对现实生活不自然的无奈之情。(2分) 9.道理: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试图去改变自然规律。(2分) 【解析】

6.试题分析:第一段揭示了直接原因即:蛙鸣导致心烦意乱,无法入睡.后面的文章揭示了深层的原因"不是现在的青蛙鸣叫声大了,而是我们的心态出现问题了""人们以为“安静” 才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宜居的。可是,“安静’”并不是大自然的特质,真正的大自然往往是“吵闹”的""一个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绝对不可能为几只青蛙的呜声而失眠,除非他已经离开自然好久好久了""真正进入自然,却发现自己竟然适应不了""走进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太深太深"综合这些语句可知,失眠是因为"已经离开自然好久好久了,走进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太深太深".不能再适应自然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一般原因不难揣摩,关键是语言的表达要全面简洁。组织语言的能力要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不断积累。 7.

试题分析:"人们择水而居……人们喜欢与绿树为伴……人们还喜欢居在山间"可以知道是排比的修辞,"像数万个乐队,在暗处演奏"是比喻 拟人的修辞.结合内容加以赏析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安静并不是大自然的特质,真正的大自然往往是吵闹的”,表达了作者对真正的大自然的了解和喜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其中有修辞的句子要首先选择修辞。修辞的表达效果在拟答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修辞方法 效果关键词 内容与情感. 8.

试题分析:根据"但是我的童年、少年却不是这样的。屋前是小溪,终年水长流,音则轰轰然……现在,当我为午后的一只知了的聒噪感到心烦意乱时,我愕然发现,自己离童年真的已经太远,走进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太深太深"可知,回忆者童年、少年的生活状态,是为了与现在形成对比,突出自己及许我城市里的人们"离童年真的已经太远,走进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太深太深"的悲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理解及概括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该部分文章大意,又要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文中的"我的童年、少年却不是这样的""现在……"等就是明显的语言标志。 9.

试题分析:"天人合一"的道理很易明白,即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现实意义,我们可以结合各个园林的自然之美,分析出自然对我们的启示,如在园林艺术上的 建筑特色上的追求真实美 自然美等的启示,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运用和表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及由此及彼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本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如果不了解《苏州园林》《于园》《都市精灵》等文章的内容及主题,不要说做题拟答了,连思路也可能没有呢. 评卷人 得 分 三、文言文阅读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

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0.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⑴会天大雨 ( ) ⑵上使外将兵( ) 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⑷固以怪之矣( )

1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A.扶苏以数谏故 C.以塞忠谏之路也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3.陈胜认为当时“举大计”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4分)①适逢,恰巧遇到 ②带领,率领 ③逃走,逃跑 ④对……感到诧怪 (每空1分) 11.(3分)D

12.(3分)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评分标准:关键词“亡、举国、亦、等”等词漏译、错译一个扣0.5分。句子通顺得1分)

13.(3分) (1)天下苦秦久矣;(2)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或当立者是公子扶苏(3)楚人爱戴项燕。 (评分标准:每点1分,后两点若写“同情扶苏项燕”也可。) 【解析】 10.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本题中“会”“亡”古今异义,“将”是多义词,“怪”用作动词,要注意辨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D句中的“以”与例句相同,都是“把”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B.固以怪之矣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亡”“举”“大计”“等”“国”,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从文中陈胜分析形势的语言中抓住“苦秦”“扶苏”“项燕”这三个信息点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评卷人 得 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诗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2分) 15.、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滴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 B.颁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 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 【答案】 14.振作 15.D 【解析】

14.联系上下文“长”的意思是:振作。

15.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而不是更加乐观。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 评卷人 得 分 五、语言表达

母亲节这天,班里准备召开班会,主题是“感谢母亲”。

老师向同学们展示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 目 祝福母亲生日的 祝福同学生日的 差 值 小学生 54% 56% 2% 初中生 66% 86% 20% 高中生 91% 92% 1% 16.简要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3分)

17.作为初中生,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想。(3分) 【答案】

16.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17.记住妈妈的生日,给妈妈送去一声祝福。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六、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8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8.、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这部名著的作者是 。(2分) 19.、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2分)

20.、这部名著中的梁山好汉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心目中的英雄与这部名著中梁山好汉有何异同?(4分) 【答案】

18.《水浒传》施耐庵 19.谨慎细心

20.无标准答案(举出一位梁山好汉得1分;分析异同3分。)

【解析】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学生要学会根据命题要求推荐文学名著。对中

国的古典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这里考查《水浒传》学生了解有关作者,人物和故事情节,推荐人物表述合理即可。 评卷人 得 分 七、默写

21.古诗词背诵填空。 ① ,胜作一书生。 ②可怜后主还祠庙, 。 ③ ,辞根散作九秋蓬。 ④ ,甲光向日金鳞开。 ⑤共看明月应垂泪,

⑥五花连钱旋作冰, 。 ⑦蒹葭萋萋, 。

⑧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⑨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⑩无限山河泪, 。 【答案】

①宁为百夫长 ②日暮聊为《梁甫吟》③吊影分为千里雁 ④黑云压顶城欲摧 ⑤一夜乡心五处同 ⑥暮中草檄砚水凝⑦白露未晞 ⑧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⑩谁言天地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评卷人 得 分 八、书写

2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逶(y?) ②镶(qiàn) ③汪洋万(q?ng) ④寸积(zhū) 累 【答案】迤 嵌 顷 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到一些形近字的写法,比如“逶迤”中“迤”不能写成“拖”。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评卷人 得 分 九、作文

23.作文(60分)

祥子有一个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旧毡帽朋友就想粮食的价格再高一点。但“希望犹如肥皂泡”,往往美丽而又容易破灭。当闰土要香炉与烛台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不由得深切的感慨“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请以“破灭的愿望”或“永不破灭的愿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两个作文题,选择一题写作。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解析】“破灭的愿望”或“永不破灭的愿望”是一篇命题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力求创新,再同一命题中脱颖而出,首先,审题深刻,挖掘出“愿望”的含义;其次,立意要新,选择好写作角度;第三,选材力求真实、典型、新颖;写出一篇既有真情实感,又富有人生哲理的色、香、味俱佳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46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