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党建推进会书面交流材料汇编

更新时间:2023-03-11 15: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暨 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 “百日集中组建“专项行动推进会

交流材料汇编

中共宁波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一年四月

1

目 录

1、探索“网格建党、区域统筹”模式 着力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4) 2、立足“四个坚持” 积极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双强”品牌

………………………………………………………………中共慈溪市委组织部(9)

3、以“四抓四促”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

……………………………………………………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组织部(13)

4、破解难题 创新举措 完善机制 扎实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江东区福明街道党工委(17) 5、突出争创重点 推进转型升级 在“双强”示范创建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21) 6、多维组建 多方保障 多显作用 深入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区域化党建……………………………………………………中共余姚市委组织部(24) 7、大力推进“双强”创建 努力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党委(28)

8、推行“三化”培养模式 深入开展“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

……………………………………………………………中共奉化市委组织部(32)

9、坚持“四措并举”抓培育 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示范创建…………………………………………………………中共宁海县委组织部(36) 10、抓好“三个结合” 推进“双强争先”

…………………………………………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40)

11、深化改革 创新载体 注重保障 扎实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

2

党组织组建工作……………………………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组织部(44) 12、区域化主导 “点线面“结合 扎实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中共宁波市江东区委组织部(48) 13、抢抓创先争优契机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52)

14、打造规范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 在“双强”示范创建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党委(56) 15、实施三大党建工程 助推企业跨越发展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党委(60)

16、重基础 强带动 走前列 努力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四个“全覆盖”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组织部(64) 17、以“双强争先”为引领 不断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68)

3

探索“网格建党、区域统筹”模式 着力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 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

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

镇海区委将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作为党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在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基本覆盖的基础上,探索推行“网格建党、区域统筹”工作模式,以“区域不变”应对“企业和党员数量阶段性万变”,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从“宏观抓”向“精细抓”转变,不断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目前,在已率先试点完成的招宝山街道和澥浦镇十七房村辖区内,590家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共建立党组织93个,其中单建65个,联建28个,共覆盖企业200家,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从6.44%提高到15.76%,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一、探索“网格建党”模式,着力破解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难题

一是开展地毯式排摸。实行区职能部门、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全员发动,以行政区域为单元,逐家上门排查,掌握企业详细地址、从业人员、党员数量等基本情况。注重舆论造势,依托镇海“先锋”电视频道高密度开展宣传,组织已建党组织的党员业主现身说法,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试点区域54名职工党员主动亮明身份。

4

梳理党员组织关系,将241名挂靠在区人才交流中心和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的企业党员全部转到企业片区党组织,52名楼群支部管理的商户党员转到所在商圈党组织。

二是推行网格式划片。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数量适度、便于管理”原则,建立三级管理网格,其中,镇(街道)为一级网格,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委;村(社区)、工业园区、行业协会为二级网格,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络站和党员服务中心,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在企业数量较多的村(社区)、工业园区,按10—20家企业为单元划分三级网格,每个网格选派1—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目前在试点区域已划分网格片区45个,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63名。

三是实施“3210”阶梯式组建。对网格内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规范式”单建党组织;对只有2名党员的,采取“派驻式”,委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到企业兼任党组织负责人;对只有1名党员的,采取商会组建、产业共建、行业协会统建、龙头企业带建、楼宇商圈合建、网格片区联建等方式,因企制宜组建党组织。试点区域单建党组织29个、联建党组织26个。对暂时没有党员的企业,实行“委托式”培育,由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在网格内每年发展党员1人以上,为下步建党创造条件。

四是探索区域统筹式运作。妥善处理好企业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关系,探索“隶属关系在党委、工作指导在站点”工作模式,明确企业党组织一般隶属于镇(街道)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由村(社区)企业党建工作联络站进行工作指导,并由村(社区)书记兼任站长。对党员管理、党建阵地、活动载体等实行区域统筹,对组织

5

关系暂时不能转入企业的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编入所在企业或网格党组织接受“双重管理”;全区7个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和87个村民(社区)服务中心,向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开放,强化区域行政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创新“党群联动”机制,着力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集中组建专项行动

一是领导干部包片建。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区级领导近期已在28家企业建立党建联系点,并安排部分区委常委对口联系工业园区抓组建工作。镇(街道)实行联村(社区)负责制,在每个村(社区)采取“1+1+1”(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各1名)工作模式,包干负责集中组建工作。在试点的招宝山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带队主动啃“硬骨头”,在一个月内帮助8家符合建党条件但起初“消极”筹建的企业建立党组织。

二是基层干部带动建。各镇(街道)根据村(社区)辖区企业数量下达组建任务,发挥农村和社区干部在抓组建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建立组建进度通报制度,设立管理台帐,加强督办指导,对各村(社区)有组建任务的企业实行“组建一家、销号一家”。澥浦镇十七房村全体干部走进辖区132家企业,上门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今年3月份试点期间就上门360多人次,让企业主深受感动,新建党组织达20家。

三是工作指导员驻点建。重点从基层党务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机关干部等人员中选派专兼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其中,今年区级选派了50名组工干部联系50家企业,拟选聘10名退出现职区管领导干部到重点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指

6

导员进驻网格单元,负责党的政策宣传、党员发展等,并“攻艰”抓组建,有力推进集中组建专项行动。招宝山街道还通过公开招聘形式,配备12名专职商户党建联络员。

四是群团组织协助建。去年全区率先推进工会组织全覆盖,基层工会累计达1678家,单建率为95%。我区充分运用这一成果,对党员少且未达到组建要求的企业,依托工青妇等组织实施“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工程。群团组织培养员工素质,及时发现优秀人才推荐入党,扩大党建影响,积聚建党条件。试点区域单建党组织的29家企业中,100%先行建立了工会组织。

三、构建“多元保障”体系,着力确保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正常运转

一是强化领导和指导。设立区委“两新”工委,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门牵头,统战、工商联、工商、发改等部门参加,研究工作、解决问题。采取“一支部一方案”的办法,分类指导新建党组织完善工作制度,并统一编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资料汇编》分发到企业,促进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是完善党建工作保障机制。采取内选、外聘、委派等方式,配优配强了试点区域55家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活动经费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确定,区级每年回拨经费达34万元,并对单独新建党组织给予一次性补贴5000元。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和党建阵地规范化建设给予补助,仅去年就达43万元。

三是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将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

7

入基层书记抓党建述职内容,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奖优评先征询制,把企业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评优评强、评审企业信誉等级、文明单位评选等的重要依据,凡有条件但不支持建立党组织的,该企业及企业主不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或评选劳动模范等各类荣誉称号。

8

立足“四个坚持”

积极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双强”品牌

中共慈溪市委组织部

在“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目标引领、常态争先,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强、党建强”双品牌建设,有效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党建活力,形成了齐争共创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目标引领,确保“双强争先”育有方向

1、细化标准抓推进。出台“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意见,明确“双强”企业培育目标任务和计划步骤。以非公有制企业“星级争创”为载体,根据易于操作、便于对照的原则,在发展强方面,提出了经营管理、竞争实力、人才支撑、文化建设、和谐发展五星标准;在党建强方面,提出了骨干队伍、服务作为、运行机制、工作保障、群团带动五星标准。实施百分制量化考评,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达标考核。

2、突出重点抓培育。针对非公有制企业面广量大的实际,综合考虑企业的规模效益、行业地位、发展潜力和党建基础等,分类建立企业党建工作台帐,确定重点培育企业。对全市综合评定的200家重点培育企业,坚持“一企一策”,由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联系帮扶,积极指导企业制定具体方案,明确每项工作的目标要求、责任内容和时间进度,推动示范创建任务有效落实。

3、树立标杆抓示范。筛选方太厨具、嘉利机械、海通食品、新海电气等10家企业作为各行业标杆企业,通过现场观摩、结对

9

学习、典型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使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学有参照、比有目标,推动“双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二、坚持发展为先,确保“双强争先”育有活力

1、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结合“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干部服务企业活动,对1475家企业分类进行帮扶。结合浙大网新智慧谷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品牌、标准、知识产权三大战略,目前我市国家级品牌拥有量居全国县(市)区第一。全面实施“4+4”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加快省和宁波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家电、轴承等四大传统优势行业向产业集群提升。

2、推进企业人才培养。实施“千名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创二代培养工程”和“千名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建立蓝领人才梯级培养制度,引导企业党组织积极参与建立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工作,增强引才效果,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如鸿达模具公司自主创办了鸿达模具职业培训学校和中国模具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人才培养,该企业首席工程师杨健获得浙江省第三届金锤奖。

3、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全面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组织实施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计划推进工程、劳动争议社会化调处工程、“关爱员工、共创和谐”等活动,不断创新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服务机制。引导企业致富思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捐赠、村企结对、扶贫济困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美誉度和影响力。目前全市共有和谐企业223家,创建先进单位137家。

10

三、坚持党建为本,确保“双强争先”育有基础

1、三化一体强覆盖。积极推进产业化、区域化、行业化的覆盖方式,形成“区域覆盖、产业链接、点上互动”的工作格局,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向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延伸。目前,全市单独组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667家,依托工业园区、行业协会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25个,村级工业(企业)支部134个,实现了30人员工以上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

2、配强力量强保障。采用企业内部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推荐机关干部下派任职等途径,选优配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党务工作者。将企业党务工作者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培训规划,形成了一套分级负责、定期培训、方式灵活的培训制度,市里每年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和能力。

3、发挥作用强业绩。严格企业党员发展推优、双重考察、双重公示等制度,大力实施以“三培养两推荐”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人才工程”,不断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推行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与董事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列席企业决策会议制度,增强党组织融入中心、参与决策的地位作用。实行党员亮相承诺制度,引导公开亮明身份,积极参与“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攻关项目”、“党员品牌工程”等创建,激励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

四、坚持合力推进,确保“双强争先”育有实效

1、强化督查促动。把“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11

列入创先争优活动督查点评的重要内容,推行“挂牌销号”制度,定期评估工作成效,做到一月一自查、一季一点评、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评议。实行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限期抓好整改,真正使活动过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夯实党建基础的过程。

2、强化党群互动。出台《慈溪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群共建三年规划(2011—2013年)》,坚持党群组织机构同步设臵、人员交叉任职、工作同步开展,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组织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工作联动、活动联搞等机制,形成党群共建齐争共创的生动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新建企业团组织480家,新增企业工会220家。

3、强化商会带动。推进基层商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商会组织特别是商会会长企业的带动优势,依托商会会员定期活动、沟通交流等平台,加强对会员单位业主的教育引导,指导未建立党组织的会员单位加快组建党组织,指导会员单位党组织培育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组织协调会员单位开展区域性党的活动,推动“双强”创建。如胜山镇商会党总支成立后,22家符合单独建党条件的会员企业均建立了党组织,3家商会会长企业作为重点企业进行培育,发挥了较好的带动效应。

12

以“四抓四促”推进规模以下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

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委组织部

为进一步抓好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我区从2008年开始,实施了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专项计划,规划用5年时间到2012年实现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四个百分百”目标,即100%的符合单建条件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都单独组建党组织;100%的有党员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都有党组织联建或挂靠;100%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100%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都有党建服务覆盖。目前,全区共建立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48个,63家符合建党条件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单独组建了党组织,739家仅有个别党员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都有了党组织挂靠,总计1260名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都纳入了党组织管理,基本实现 “四个百分百”目标。

一、抓氛围、促认识,夯实组建基础

针对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面广量大、党建进展缓慢的实际情况,从营造氛围、提升认识入手,切实打牢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基础。

一是加强整体舆论宣传。依托《新江北》、《江北手机党建报》等开设专栏,进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展“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的系列报道,重点宣传服务企业发展的生动事迹;向有建党意向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赠阅《共产党员》、

13

《非公企业党建》杂志。还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工商、税务等服务窗口摆放党建咨询服务资料,供随时取阅。

二是加强业主教育引导。采取上门宣传、印发《致中小企业业主的公开信》、邀请企业主参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通报会等方式,加强沟通引导;实施党建“源头工程”,推出了建立中小企业主库、指定特约联系人等举措,通过提供政策咨询、人才信息、事项协调等服务,加强联系联谊,去年共开展各类活动35批次1000多人次,不仅赢得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理解支持,还收到42名企业主的入党申请。

三是加强党员感召凝聚。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回家、安家、暖家”工程,开展“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活动,使263名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隐性”党员“回家”;广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经费税前列支政策,出台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人均100元活动经费制度等,使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安家”;推行开放式组织生活,让党员就近就便地参加党组织活动、拓展交流等,让党员“暖家”。

二、抓行动、促攻坚,强势推进组建

针对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范围广、任务重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集中攻坚行动,强势推进组建工作。

一是开展集中行动。从2008年至2010年,在每年5月开展“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推进月”活动,今年从2月至5月集中100天开展“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百日行动”,广泛发动各街道(镇)、社区(村)对辖区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拉网排查,做到“企业经营状况清、职工人数清、党员数量清、业主想法清”。对未建党组织的进行分析排队,按照先易后难、分步组建的

14

原则,制订组建时间表和指导联系人,强化组建落实。

二是推进协作联动。在区层面设立“两新”工委,配备专门人员,吸纳工商分局、工商联和工青妇等建立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在近期重点抓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街道(镇)层面,建立经济口子与组织口子联动协作机制,明确各街道(镇)分管经济副主任要同步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

三是坚持督查推动。坚持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销号管理制、组建进展月通报制;今年,又开展了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分级督查点评,即区委每半年一次点评各街道(镇),各街道(镇)每季度点评一次村(社区)辖内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情况,收到了较好的督导效果。

三、抓设置、促创新,推进组建统筹

针对多数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单建条件不成熟的情况,着力于因企制宜、创新设臵,探索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组建模式,统筹推进组建工作。

一是社区(村)挂靠组建。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拓展社区(村)党建范畴,依托社区(村)党组织为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挂靠组建。4年来已联系帮助组建驻地企业125家,仅中马街道外滩社区党委就挂靠了41家企业,组建了6个党组织,覆盖了61名企业党员。

二是行业(市场)联建。以行业(市场)为单位,组织行业相近或在同一市场内经营的企业建立联合党组织,通过整合到一个党组织来开展党组织活动、行业信息交流、经济政策通报等,先后组建了甬江汽车一条街党总支、宁波一汽市场党支部等。

15

三是龙头企业带建。依托宁波牛奶集团,吸纳其周边6家党员数量少的企业,整合成立了企业综合党委,由牛奶集团提供党员活动阵地,联合开展活动。

四是商会孵化组建。依托各街道(镇)普遍建立的商会,成立商会党组织,为会员单位提供组织挂靠,待时机成熟后逐步单独组建,如洪塘商会党支部去年以来培养发展党员4名,帮助2家企业成立了党支部。

五是园区统建。在工业区建立企业综合支部,吸收覆盖园区内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并依托工业区党员服务中心提供党员活动场所、开放式党组织生活等服务,确保园区党建全覆盖。

四、抓方法、促提升,加快组建进度

为加快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进度,搜集基层各单位的经验做法,总结推广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五法”并在全区推广,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一是感情联络法。从机关、街道(镇)和村(社区)选聘相关党务同志担任非公党建联络员,经常走访联系,提供人才、政策及党建服务,加强感情联络。

二是逐渐渗透法。通过赠订党建杂志、发送手机党建报、邀请参加开放式组织生活等途径,逐渐将党建工作向广大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渗透。

三是外力借用法。借助工商、税务等部门,推进其业务与党建工作同步实施,如在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和年检时,征询企业情况和建党意向,提供党组织组建服务等。

四是任务下派法。每年梳理一次未建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情况,确定年度组建任务目标计划,并层层分解到街道(镇)、村

16

(社区)和联村、联片、联企干部,每月上报组建动态。

五是基地孵化法。依托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站)、工业园区、商会(市场)等整合开展“孵化基地”建设,建立了5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孵化基地”和1个积极分子孵化基地。

17

破解难题 创新举措 完善机制

扎实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

江东区福明街道党工委

福明街道地处宁波城区东部,是实施市委、市政府“中提升”战略的核心区域和前沿阵地,也是承载江东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加快迈向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任务的中心街道。辖区现有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872家,从业人员约5500余人,其中党员182名,单建或联合组建党组织31个。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针对辖区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较多、规模偏小、流动性强、变化较快等特点,街道党工委围绕破解难题、创新组建方式和强化保障机制,深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

一、破解难题,在创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条件上出实招 一是内培外引解决党员数量不足问题。内培,即深入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指导企业按照政工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分类建立党内外人才信息库,把发展党员重点向技术骨干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倾斜,并依托年度发展工作计划进展月度上报、季度分析、年度总结制度专项推进,有效吸收企业优秀职工入党。外引,即借助“春风送岗位”等非公有制企业专场招聘会,引导应届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中的党员到党建工作薄弱的企业就业,强化党员力量。去年,街道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共发展党员17名,转进党组织关系8名。

二是引强带弱解决党务力量薄弱问题。引强,就是通过街道领导定点联系、定期约谈、上门服务及开展企业负责人党建务虚会等

18

关怀和教育机制,推动企业主经理、书记一肩挑。同时,选拔素质好、能力强、有经验、有干劲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党员担任支部班子成员,积累党务工作经验。带弱,就是依托“党务干部管理创新能力训练营”、“书记业务能力训练营”等载体,开展远程教育进企业、高智论坛等活动,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经常性培训,提高工作能力。通过组织选派、企业内选和公开选聘,街道已建立起一支37人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

三是点面结合解决活动场所不足问题。定点,就是整合楼宇及社区周边的企业、共建单位的活动场所、专业服务等资源,以楼宇、社区为点设立中信泰富广场等3个楼宇党员服务站和福明家园社区等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活动场所面积约4300平方米,服务企业610余家。抓面,即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合投入100多万元,开辟560平方米办公场所,打造全市首个以合作社为建设主体、以楼宇为主阵地、统筹城乡、辐射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明晨天地区域化党员综合服务中心,从而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员服务管理网络,无偿向周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开放。

二、创新举措,在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上求实效

一是区域联合建。根据片区内党组织分布零散、活动开展难等

情况,在符合条件的区域,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灵活开展联合组建工作。如明晨天地区域联合党委打破组织架构限制,以地域相近、便于管理为原则,将明晨大厦、十六城联邦、达升路餐饮街、明一工业园区、明一牛郎漕自然村等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共吸纳“两新”党组织3个,企业党员31名,成功实现区域内近100家非公有制企业在区域党委领导下的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聚合发展。

19

二是群团促动建。积极发挥“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作用,对符合建立群团组织的企业先建立群团组织,以群团为纽带,结合“服务型基层工会”创建、团工委“周末义工”志愿行动、妇联“茉莉花俱乐部”等文化服务活动为契机,强化党组织对职工、青年、妇女等各类群体的凝聚力,延伸党的工作触角。同时,群团组织还积极向党组织推荐入党对象,不断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结构,有效促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

三是商会带动建。建立完善街道商会党组织,充分发挥商会党组织优势。开展“街道商会党建专项行动推进月”活动,加强对会员单位业主的教育引导,组织会员单位到现代商城商圈、通用塑机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观摩取经,进一步帮助企业树立“党建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理念,让党建工作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和内在需要。组建10余支小分队分片包干,对辖区11栋楼宇209家企业开展党建指导联络工作,及时把未覆盖党组织的会员企业纳入商会党组织管理,指导未建立党组织的会员单位加强党建。同时,积极发展优秀会员企业主、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职工等入党,逐步使一些企业达到单独建党条件,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单建率。

四是蹲点指导建。对只有1-2名党员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同时基础较好、业主重视的非公有制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派遣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和完善相关激励保障措施等方式,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上门蹲点为党员和企业员工服务,有力地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落实。目前,在派驻蹲点的8家企业中,有2家已经建立党组织,其余的正在指导组建中。

20

三、完善机制,在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保障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领导机制。建强街道“两新”组织综合党委组织力量,将街道分管经济副主任、经济科长、部分骨干企业党员负责人等纳入到“两新”组织党委班子队伍中来。规范运行机制,制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与社区签订“两新”组织党建责任书,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考核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推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两新”组织综合党委成员单位作用,形成了“联系一个点,负责一条线,带动一个片”的工作机制。同时,依托街道党建联席会、社区共建理事会等平台,邀请工商、税务、工青妇组织以及“两新”组织上级主管部门、企业主等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合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共赢。

二是强化激励机制。制定党建指导员、联络员考核办法,实行一季度一通报、半年一考评、一年一表彰等方式,制度化落实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问题。设立 50万元“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对非业主的党组织书记每月予以100元的话费补贴,对党建工作突出的企业党组织每年予以5000元经费补助。同时,将企业主是否积极参与和支持企业党建工作等情况,作为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重要条件。目前,街道共有9名企业从业人员分别被推选为区“两代表一委员”。 三是强化督查机制。建立和完善街道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主制度,组织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非公企业活动,每月至少1次深入联系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和研究在组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并定责任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定具体时间、定具体举措、定时间表,定期督查组建工作落实情况。

21

突出争创重点 推进转型升级

在“双强”示范创建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

得力集团是中国轻工业文教用品行业十强的榜首企业,是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集团于2009年6月成立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51名。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集团党总支紧紧围绕创建世界级的中国最大综合文具企业,深入实施“发展强、党建强”品牌建设,有效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党建提升互促互进。

一、实施“党建创新”固垒行动,提升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 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党总支以打造“全县企业党建精品示范点”为目标,按照组织规范、活动规范、制度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扩大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开展以思想政治学习会、生产经营管理分析会、建言献策民主恳谈会和素质拓展课为主要内容的“三会一课”制度,将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增强活动实效性。深入开展党建联点工作,建立支部委员联系班组、党员联系生产经营岗位的工作机制,全面深入一线,倾听员工呼声。

二是建好活动阵地。建立党员服务中心,为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党员学习交流培训搭建有效平台。以得力图书馆、《得力报》、宣传橱窗等阵地为依托,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使党员与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三是设立活动基金。为党建经费设立专项账户,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7‰落实党建工作经费。成立党员关爱基金,通过企业出

22

资为主、党员集资为辅的形式,共募集资金50万元,用于对困难党员慰问帮扶。

二、实施“转型升级”服务行动,提升企业党组织的助推力 围绕服务企业发展这一中心,积极组织党员争当“服务兴企”先锋,推进企业科学发展、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节能减排。集团党总支以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上街头、进车间,广泛宣传“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绿色消费”。深入开展“低碳经营,我献一计”活动,共提出建议800多条。去年,集团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环保企业。

二是引领科技创新。发动党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让党员参与到产品优化、工艺改进、技术革新之中,为企业跨越发展助力。

三是注重挖潜增效。集团党总支发出倡仪,开展“党员身边无浪费、挖潜增效当先锋”活动。在党员内部,开展“党员分类评星”活动,举行“每月一星”和“优秀班组”评比,发挥党员业务专长和传、帮、带作用。在职工队伍中,开展“三比一争”(比劳动技术、比清洁生产、比工作效率,争当劳动技能排头兵)为主要内容的“百日劳动竞赛”活动。活动开展以来,生产一线党员向集团管理层提出建议260项,直接产生经济效益396万元,技术革新120项,节约人力250人,节减费用600万元。

三、实施“共促和谐”联创行动,提升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 将“活力和谐”作为企业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深入开展服务员工、服务社会活动,树立企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形象。

23

一是争当和谐企业“润滑剂”。集团党总支主动参与“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书”签订,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持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0%以上,切实保障员工权益。为员工建设星级公寓,改善员工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去年,集团被授予“中国文具和谐企业”称号。

二是争当和谐企业“凝心剂”。把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作为企业核心价值,在塑造“高效品质”的品牌形象中创先争优;引导党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带头实践以“爱社会、爱企业、爱产品、爱客户、爱同事、爱家人”为主要内容的新得力人标准,在树立“务实、稳健、专注、创新”的职业理念中创先争优。

三是争当和谐企业“促进剂”。集团党总支通过扶贫助困行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先后设立人民教育基金和得力慈善助困基金,向新疆、四川、贵州等地边远学校困难师生捐赠教学仪器等物资,资助农村建设老年协会及造桥铺路。积极参与“双百结对”活动,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开发、资金扶助等形式,促进了结对村的发展。近三年来,共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2000多万元。

24

多维组建 多方保障 多显作用

深入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区域化党建

中共余姚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余姚市在全面巩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以“消灭空白点、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为目标,积极探索规模以下企业区域化党建工作新途径,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目前,在全市规模以下企业中组建党组织732家,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724家,联合党支部8家,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延伸和全面覆盖。

一、多模式推进组建,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方位覆盖 (一)推行“区域共建”模式。依托全市34个企业党组织区域活动中心,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全部纳入对应企业党组织区域活动中心管理,形成乡镇(街道)党委、乡镇(街道)工业(商贸)党总支、企业党组织区域活动中心、企业党支部构成的四级组织网络。同时,充分发挥中心点党组织对本辖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示范作用,整合区域内已有软、硬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活动联办、优势互补、互动发展。

(二)推行“行业联建”模式。依托各类商会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市场商圈、商务楼宇等建立党组织或党员活动中心,在同类行业或市场内统一考虑党组织设臵、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培养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统筹开展党组织活动。目前,全市已累计建立此类党组织12个,覆盖非公有制企业460家。

25

(三)推行“属地管建”模式。对于规模较小、党员数量较少、地处偏僻的规模以下企业,采取行政村(社区)属地管理、乡镇(街道)直属管理、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管理的方式,将规模以下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如凤山街道季卫桥社区将本社区五金城一带规模以下企业外来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挂靠到社区党委,探索建立了我市首个外来务工党员党支部。

二、多途径提供保障,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高质量运行 (一)强化联动机制。通过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吸收区域内企业党组织和企业党员代表参与,共同协商决定区域内党建工作,推动工作的有效落实。建立由组织、统战、财税、工商、工商联等部门参加的市、镇两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积极选派437名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社区)中的优秀党员干部或离退休老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和志愿者,通过上门指导、主动约谈、集体座谈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党建理论培训和具体业务指导。

(二)完善保障机制。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发展壮大专、兼职相结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依托场所空间大、硬件设施齐、业主素质好的非公有制企业、专业协会建立党员联合活动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区域内规模以下企业党员开展活动提供条件。积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落实党建工作经费,以党费返还、党内关爱、项目资助、表彰奖励等方式给予支持。市财政对每个党员活动中心每年补助经费2000元,市管党费和乡镇(街道)财政分别按50%比例列支,以确保活动中心正常运行。

(三)健全孵化机制。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同时,同步推

26

进群团组织建设,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群共建互促的工作机制,以群团组织为纽带和桥梁,实行“推优入党”,为党组织组建创造条件。同时,不断加强无党组织企业的党员发展工作,当企业组建党组织条件成熟时,就从联合党组织中分离出来,单独组建企业党支部,去年我市新建了党组织20家。

三、多方面发挥作用,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长效化发展 (一)在解放思想中发挥区域党组织“引领者”作用。针对一些规模以下企业业主对党建工作存在疑虑和模糊认识、部分企业党员党性意识淡薄、“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较多等问题,通过发放倡议书、召开业主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共同研究推进规模以下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企业党员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去年以来,先后有158名“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不少企业负责人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纷纷要求在自己企业中建立党组织。

(二)在创业创新中发挥区域党组织“护航者”作用。针对一些规模以下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党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进一步深化拓展了“攻坚克难当先锋,创业创新六带头”行动,多次邀请专家学者作经济发展报告会,帮助企业准确研判形势,增强信心,并积极向上级党组织以及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的合理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注重为企业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为企业献计献策”等活动,引导他们立足岗位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企业决策,充分发挥企业党员创业创新的带头人作用。

27

(三)在化解矛盾中发挥区域党组织“协调者”作用。针对一些规模以下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职工文化生活枯燥单调等问题,通过搭建业主与职工的交流沟通平台,及时化解劳资矛盾,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引导企业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健全困难职工联系帮扶制度,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实际困难;依托区域党员服务中心,配套建立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等设施,免费向周边企业和党员职工开放。定期跨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广大党员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在反哺社会中发挥区域党组织“倡导者”作用。针对一些规模以下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问题,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救助和公益慈善事业,广泛开展村企结对,以实际行动投身新农村建设。如我市各级商会党组织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参与以“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村企共建活动。目前,全市共有1325家非公有制企业与265个行政村结对,其中有25个行政村实现了10家企业组团共建,650余家企业资助结对村基础设施建设,300余家企业参与农村公益慈善事业,全市企业每年用于履行社会责任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

28

大力推进“双强”创建 努力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党委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专业从事厨房电器、集成厨房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目前中国高端厨房电器市场第一品牌。公司现有职工6000余人,党员282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抓党建谋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思路,积极创建“双强争先”示范点,努力把方太打造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达23.36亿元,创营业利润1.66亿元,上交税收2.23亿元。

一、推进党建创强,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运作机制。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公司党委根据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需要,坚持把支部建在车间,在各车间、部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把党组织直接覆盖到生产一线,把党组织的服务功能直接融入经营管理中。

二是创新运行机制。推行党委班子与企业领导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根据公司总体战略目标任务,坚持把企业党建工作纳入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考核体系,党委办与行政管理部门同时制定计划、同时分解目标、同时配臵资源、同时接受考核,并接受党委与行政部门的双重督查,使企业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到企业生产管理决策之中。

29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坚持把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每年组织开展以瞻仰一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考察一家标杆企业、上一堂党课、开展一次专题大讨论、出一批金点子“五个一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七一”系列党日活动,14年来从未间断,成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一号工程”。如针对员工麻痹松劲思想,组织党员骨干到上海瞻仰“一大”会址、参观考察浦东新区,增强员工“夺取方太二次创业最后胜利”的决心和干劲;针对公司内部出现攀比待遇之风,开展“二次飞跃的方太如何体现艰苦创业精神”大讨论,等等。

二、推进品牌创强,为企业科学发展注入信心活力

通过强化品牌价值理念、推进品牌技术创新、加强品牌研发力量,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一是强化品牌价值理念。公司坚持把企业愿景和战略放在品牌建设的首要位臵,着眼经济和文化的有机整合,不断强化“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的品牌价值理念。多年来,正是秉承“三品合一”的品牌文化,方太坚持“专业化、高端化、精品化”的产品定位,在市场上连续刮起六次“方太旋风”,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品牌价值连续四年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同行业第一。

二是推进品牌技术创新。建立行业内唯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方太创新研究院,成立全球行业领先的6000平方米燃气、电气两个国家认可实验室,每年按销售收入5%以上落实研发经费,不断推进企业自主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截止2010年,方太公司已获得国家专利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有力推进了技术创新。

30

三是加强品牌研发力量。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品牌研发,通过组建党员研发团队,组织开展以PDT为创新载体的技术攻关活动和“五小成果”、“合理化提案”、“QCC”等活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技术创新。如以李斌、杨云霞等优秀党员为代表的党员科研团队先后研发出吸油烟机“引射增速双劲风机”、“大面积进风”等四项核心技术,奠定了公司塔型吸油烟机“高效静吸”的技术主张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为方太保持全国销量第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推进团队创强,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强化员工教育、培养和关爱,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员工团队。

一是健立全员培养体系。着眼于“帮助每一位员工成功”的企业愿景,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培养体系,分类实施“四项计划”,对所有员工实施三年一轮的“TQM”全员培训计划,对新加盟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实施“阳光计划”,为公司高层领导组织中国人民大学MBA课程培训计划,对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实施党的知识培训计划,使他们成为一名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都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坚持把党员发展工作和培养选拔各级领导干部相结合,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专业技术和管理骨干,造就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党员人才队伍。目前,公司的总裁、2名副总裁、9名总监及部长和6名车间主任都是在方太发展的党员,中层及以上干部中党员占70%,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管理、技术骨干中党员占70%。

三是强化员工关爱帮扶。坚持听职工之言、供职工之需、解职

31

工之困,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面推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带薪年休假、工作补贴、定期体检、企业身股制“六个全员覆盖”。建立公司救助基金200万元,主动关爱贫困残弱职工;对长年工作在营销一线的外地员工,开展一年一次的“回家看看”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积极、和谐、关爱、文明的工作氛围。

四、推进文化创强,为企业科学发展优化内外环境

坚持将企业的最终价值实现与个人、企业、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把“家”的感觉带给职工、消费者和整个社会,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一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内部环境。建设了4000平方米的职工文化中心,创办《方太人》报,编印《方太愿景与文化》、《方太价值观》、《方太员工素质读本》等手册,建立方太驶舰网,开设了国学讲堂。同时,公司每月至少举办一次职工文体活动,每年举行方太“春晚”,每两年组织一次方太“全运会”,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提升员工作为“方太人”的归属感。

另一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坚持做好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慈善捐助等工作,连续四年撰写社会责任报告,主动回报社会,为企业发展树立了良好外部环境。近年来,公司捐助公益慈善事业资金累计超过1000万元,如捐款200万元,成立宁波方太慈善分会;捐款100万元在慈溪设立第一个扶困助学基金;积极开展村企结对活动,累计为结对村提供100余万元公益事业资金,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32

推行“三化”培育模式

深入开展“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

中共奉化市委组织部

奉化市在非公有制企业“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中,按照“重点培育促示范带动、动态管理促长效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行标准化认证、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创建“三化”培育模式,在推动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朝发展强、党建强目标迈进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标准化认证,确保非公有制企业争有标尺、创有规程 根据省委、宁波市委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双强争先、示范创建”工作有关要求,我市立足地方实际,在静态、动态两个维度建立评定指标和创建规程,努力实现“双强”企业认证过程的标准化。

(一)细化静态评定标准,建立“双十”认证体系。参照《奉化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创先、积分争优”考核办法》,对“双强”先进企业的标准进一步细化,建立“双十”标准化认证体系。“发展强”具体标准包括资产状况、生产效益、产业结构、人才队伍、创新能力等10个方面32个小项;“党建强”具体标准包括组织设臵、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工作机制、阵地建设等10大块25条。同时,对获得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评名牌产品(商标)等情形给予一定附加分;对在考核中低于四星级、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等8类情形实行一票否决。

(二)设定动态创建规程,实行“三步认证法”。为确保认证过程的规范性,实行三步走的“双强”企业认证规程。第一步:自查申报。由企业对照指标进行自查,并按照要求上报相关材料。第

33

二步:逐级审核。由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党委组织相关职能科室进行考核,开展民主评议,择优参加市级评选。第三步:对标认证。组织专门力量,通过查阅台帐、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验收打分,评选产生市级创建单位和示范单位。同时,实行一年一度的跟踪评审和考核复评,发现问题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双强”示范企业称号。目前,我市已完成自查申报和逐级审查两个步骤,共收到基层上报推荐的非公有制企业140余家。

二、项目化推进,确保创建工作组织到位、保障有力 我市在非公有制企业“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中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以“二明确二配套”为抓手,落实主体、对象和责任,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一)明确创建工作要求。一是明确时间节点。去年12月底前全面启动,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及组织保障等;3月中旬前各企业完成自查评分,完善工作台帐并进行申报。二是明确工作内容。结合我市“三大提升行动”的要求,将“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的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化,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落实工作举措。三是明确责任要求。全面落实镇(街道)、市经济开发区、非公有制企业分系统指导小组以及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责任,对领导不重视、举措不得力的,核减市级相关单位组织工作年度考评得分,取消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当年党内评优资格。

(二)明确重点培育对象。在前期调研摸底和推荐上报基础上,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分系统指导小组成员联系的企业、近三年奉化“十佳示范企业”、“十佳成长之星”、“十佳兴业名企”、“经济实力十强企业”及其他成长型、效益型、创新型企业为重点,精心挑

34

选罗蒙集团、爱伊美集团等70家企业作为市级“双强”重点培育对象,并推荐41家企业参加宁波市级评选。

(三)配套落实指导力量。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培育企业制度,目前已建立联系点86个,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10多次。同时,选择120余名调研员、市管后备干部和200余名各级党员干部成立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通过“选、聘、派、兼”等渠道,选定214名政治素质好、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与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共同以项目责任人身份,扎实做好目标制定、落实推进、督促点评等工作。

(四)配套完善工作机制。市级层面建立专项督查点评机制,适时组织专门力量对镇(街道)、非公企业开展“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进行督查点评,目前已开展7次。镇(街道)层面建立月度例会制度,由重点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建指导员汇报交流当月创建工作情况及下步打算。同时,建立涉企部门联动培育机制,采取结对帮扶、蹲点指导等措施进行项目化攻关。如我市经发局、人事局、劳动局联合开展助企转型升级、助企引才聚才、助企稳定劳动关系、助企提升企业文化“四项助企计划”,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推进和谐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品牌化创建,确保示范效应辐射面广、影响力强 为切实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示范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我市在活动中引入“品牌化创建”理念,以“三个强化”支持引导重点培育企业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一)强化培育,建立树品牌的引导机制。在市级层面,对于成功创建“双强”企业的,于“七一”前统一表彰授牌。在镇(街道)层面,按照“一镇(街道)一品牌”的思路,支持鼓励各单位

35

创建一批自己的“双强”品牌。在企业层面,引导重点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努力在特色项目、特定工作、特殊工种上开展争创活动,做到特色做法品牌化、先进集体品牌化、党员形象品牌化。如长隆国泰集团党支部书记王荷娣长期以来以母亲般的温暖关爱资助贫困职工,被称为“王妈妈”,现已成为我市党员形象品牌化的优秀典型。

(二)强化激励,激发创品牌的热情和动力。对重点培育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梳理,已具有品牌效应的,加大指导和宣传力度,帮助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工作有一定特色并有培育空间的,列入重点培育品牌目录,在阵地建设、经费保障、业务指导等方面进行支持;尚未形成明显特色但有培育潜力的,督促企业及所在镇(街道)党委强化工作保障,帮助企业尽快打造特色品牌。对在“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中成功创建各级特色品牌的,由市级相关单位在项目申报、融资需求、员工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激励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同谋划、同推进。

(三)强化宣传,增强党建品牌的示范效应。结合“七一”纪念表彰活动,评选表彰50个市级“双强”示范点,充分借助市“一报两台”、奉化党建网等市级宣传阵地和宣传窗、墙体绘画、手机信息等媒介,大力宣传推介非公有制企业“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中培育的特色品牌、形成的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非公有制企业齐争先、共创优的良好氛围。

36

坚持“四措并举”抓培育

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示范创建

中共宁海县委组织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宁海县根据“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要求,认真部署、精心组织,采取“精心选点、分类指导、丰富载体、上下联动”等有效措施,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示范创建培育,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一、精心选点抓培育

专门下发《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的通知》,摸清非公企业党建情况。对照“双强”标准,采取自下而上、择优定点的方式,确定了“双强”示范创建单位。

一是基层单位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求企业数量较多的乡镇街道推荐6-10家,数量较少的推荐3-5家。并结合调查情况,择优推荐上报“双强”示范创建单位。

二是指导小组选。根据“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创先争优活动分系统指导小组结合平时督查指导所掌握的情况,有重点的遴选推荐了50多家非公企业拟作为市县级“双强”示范创建单位。

三是组织定。在基层单位推荐、指导小组选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积极向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意见征求,并结合年度综合实力20强、最具潜力20佳企业评选情况,最终确定了43家企业作为市县级“双强”示范创建单位、80家企业作为乡镇(街道)级“双强”示范创建单位。

37

二、分类指导抓培育

坚持从不同企业“双强”示范创建培育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分类指导。

一是因企制宜制定培育规划。重点围绕“一企一品一特色”的要求,因企制宜确定创建主题、品牌定位、活动内涵,并逐家企业制定相应创建规划,明确具体目标、内容、时间、措施和工作标准,建立季度专题分析会制度,定期对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做到有的放矢、分类推进,使承担示范点创建的企业党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稳妥推进创建工作。

二是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结合县乡两级领导干部、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23家“双强”示范创建培育企业,其中26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采取“1+X”方式联系46家企业。通过经常性深入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督查点评,加强对企业“双强”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把领导联系点建成“双强”示范点。

三是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干部特长个性,县级层面重点组织选派10名副局级以上调研员进入市县级“双强”示范创建企业开展驻企指导。各乡镇街道从领导班子成员、优秀中层干部中择优选派115名干部,采用“一人一联”、“一人多联”的方式,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双强”示范创建活动。

三、丰富载体抓培育

指导非公企业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服务发展、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重点,积极创新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培育活动。

一是开展党员亮牌示范活动。通过佩戴“共产党员”标志、制作党员示范岗牌等形式,促使企业党员“身份亮出来”。通过设立

38

党员承诺服务公开栏、展示牌等形式,促使企业党员“承诺晒出来”。通过组建党员攻坚小组、党团突击队、党员义工队,深化党员先锋岗、示范岗等创建,开展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金点子征集、创业创新大讨论等活动,促使企业党员“作用显出来”。截止目前,共帮助企业完成技术革新项目134个,完成急难险重任务205件,提出合理化建议数407条。

二是开展党员人才工程建设。继续深化企业党员“123”工程,大力实施党员和人才的“梯进培养计划”,切实将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育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技术和管理骨干。如得力集团,申请入党人员中生产骨干、技术尖子等优秀人才占到86%;确定的重点发展对象中,优秀人才占到95%以上。同时在企业招工中规定,党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三是开展红色班组创建活动。积极推行“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制度,探索开展“党员联班组、服务进班组”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班组管理、生产建设,让党员在班组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将重点培育创建100个左右“工作成效好、和谐关系好”双好红色班组。如志清公司,通过党员联系车间班组工作区、职工生活区等活动,积极助推企业发展,凝聚广大职工,被评为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四、上下联动抓培育

积极整合各种资源,通过上下联动,合力推进企业“双强”示范创建工作。

一是组织推动。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等11家单位及时下发《非公有制企业“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示范创建“七个好”标准,部署开展“转型升级”服务行动、“节能

39

减排”先锋行动等7大行动,确保了各示范创建点创有目标、赶有方向。同时,将企业“双强”示范创建列入创先争优活动督查点评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定期组织对示范创建点开展一次以上督查点评。在《今日宁海》开辟了“强党建、强发展、强先锋”专栏,分期对先进企业典型进行专题宣传报道,营造齐争共创的良好氛围。

二是区域互动。依托各乡镇、街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促会这一平台,定期组织区域内“双强”示范创建企业业主、党组织书记开展研讨交流,共同为“双强”示范创建活动出谋划策。通过“载体联设、活动联搞、党员联管、资源联享”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双强”示范创建的整体优势和效应。如桃源街道联促会,统一组织区域内全体企业党员开展读书月、服务月等活动,充分放大了党组织影响力和党员先锋作用。

三是点上带动。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对符合成立总支(党委)条件的企业支部(总支)及时进行升格,加快企业党建工作进程。通过内部选举、双向选择、推荐选派等办法,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如西店镇党委在去年及时对所属企业党组织进行换届,选优配强了一批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并组织到温州正泰集团进行学习考察。积极指导企业推进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开展“远教进重点企业”活动,并落实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40

抓好“三个结合” 推进“双强争先”

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

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下辖10家子公司、1家省级研发机构,总资产27亿元,员工2120名,产品遍布全国并出口世界五大洲。公司党委以创建“党建强、发展强”双强示范企业为目标,着力抓好“三个结合”,力求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加速机”、加强队伍建设的“助推器”、融洽党群关系的“催化剂”。 2010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20亿元。

一、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在夯实发展基础中创先争优 一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委进一步完善了“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的具体措施和目标。通过谈心谈话、思想教育和活动触动等方式,大力吸引工作业绩明显、德行品质高尚的骨干员工向党组织靠拢。在工作安排上,着重把党员派到关键岗位,把艰苦工作交给党员,让党员接受锻炼。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勇于干事创业的优秀党员和一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员工。目前,公司中、高层干部中60%以上为党员。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人才保障,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是深化党员承诺践诺。在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带头下,全体党员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增收增效、节支降耗、精细管理、争创佳绩等方面作出承诺,并在橱窗公示,接受全体员工监督。公开承诺活动后,公司党员尤其是经营管理部门党员干部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工作,在公司内部营造出一种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41

去年年底,公司党委对各个党员作出的公开承诺进行了逐一点评,并要求未兑现承诺的同志限期整改、落实到位。

三是选树先进典型。公司党委积极构建覆盖全公司的党建示范群,设立了党员先锋示范岗、工人先锋示范岗、青年先锋示范岗、巾帼先锋示范岗等15个群众公认、实绩突出、作用明显的创建示范点,并广泛发动党员员工投身到示范点创建中。公司党委以部门为单位,一季度检查对照一次。通过听、看、议、评等方式进行评比和奖励,为公司全体员工树立榜样。如高压公司中压设计室戴建国、陈海曙等几位党员,遇出口孟加拉国、支援甘肃玉树泥石流灾区产品生产等特急任务,自觉与设计骨干加班加点,分厂10月份完成产值突破3000万元,创下全公司分厂月产值历史新高。

二、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在营造和谐企业中创先争优 一是打造学习型企业。公司党委开展了以学中华文化,学科技、法律、管理知识、先进设备操作技术等为重点的学习活动,积极打造学习型企业。在做好“三会一课”的基础上,按照各部门需要,精心选择学习教材内容,每周定期进行集中学习。如行政线加强对《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的学习,后勤线加强廉洁自律教育,车间一线重视对操作技术的培训和练习等。每逢重要节假日,公司结合员工的多样化需求组织各类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去年“七一”前,公司党委组织100多名党员赴位于宁海、宁波、衢州的三个子公司进行参观,感受老一辈天安人不平凡的创业过程,增强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去年,公司还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年度宁波市十大学习型民营企业。

二是开展送温暖活动。发动党员积极参加结对、慈善、助残、帮困活动,并通过公司专项基金拨一点、党员干部捐一点、员工自

42

愿助一点“三个一点”的方式,多方支持形成富而思源、回报社会的合力。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公司党委、团委、工会等部门立即行动,积极开展向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广大党员捐款近5万元,同时全力加班加点为灾区生产电气设备,支援灾区建设。全年慰问、访问病患困难员工55人次,发放补助金26.85万元。

三是开展员工恳谈。成立了“员工恳谈室”,确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恳谈会,架起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桥梁。在去年11月首个员工恳谈日上,就收集到关于福利待遇、技术骨干培养、生产旺季和淡季的用工、外地员工子女入学难等18个问题。在恳谈活动中,公司党委出面邀请了主要领导参与,和职工面对面逐一进行了交流沟通,会后进行了全面落实。

三、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 一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公司党委的建言献策下,公司一方面,积极发展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在保持变配电设备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引进俄罗斯技术研发特高压开关设备,引进西班牙风电技术研发风电设备,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智能电网象山研发基地;引进自主研发磁性齿轮以及衍生产品,以促进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装备水平。占地1200余亩、投资16亿元的天安电工城将于2011年全面建成投产,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二是大力开展创新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刚刚启动之时,公司党委率先开展了创新竞赛活动,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和合理化建议等5个方面设立了竞赛项目,并全面发动广

43

大党员参与。据统计,由党员上报并经认定的创新项目达251项,创效额度突破1000万元,并出现了创效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高压公司党支部书记朱佩龙,在竞赛活动启动后,深入市场调研,把开发项目确定在风电型塔筒式开关柜项目上,并立即投入研制,产品尚在试制过程中就获得了5000万元的订单,至今已创利润526万元。该产品不但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替代进口,也成为公司开发速度最快、见效最快的新产品。

三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2010年,公司生产订单激增,出现了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其中生产工人尤为紧缺。公司党委与公司各部门协商,发动管理部门年青党团员深入生产一线锻练。党员的率先垂范得到了92名管理人员的积极响应,相继奔赴生产一线,以师傅带徒弟的学习形式,注重实际操作和专业理论培训相结合,全面掌握生产技能,1年有总计3个月的时间全脱产支援各子公司生产部门,共同保障生产任务的完成。

44

深化改革 创新载体 注重保障

扎实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

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海曙区委按照“优化组织设臵、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的要求,在完成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全覆盖的同时,逐步从规模以上企业向规模以下企业延伸,基本实现九层以上商务楼宇、重点商业街(区)、专业市场等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党的工作全覆盖。

一、健全三项机制,完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网络 (一)理顺运行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区级层面,成立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统筹管理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街道层面,建立直接隶属街道党工委的“两新”组织党委,统筹管理辖区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形成区委城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三级架构,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和社区党建“两条腿”走路。

(二)深化联动机制,加快工作进程。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发挥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职能,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年检月报制度,做好组织登记、变更、年检、注销工作,引导党组织成为守法经营的“领航员”。与群团建设联动,统筹考虑区域内党群工作,通过“党群一体、交叉兼职”的方式,在党建无法覆盖的企业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为党组织的建立注入“催化剂”;与辖区商会联动。在全区8个街道商会开展商会党建工作,实现商会内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商会党组织成为会员单位间

45

的“连心桥”。

(三)强化组建机制,实现分步推进。一是抓重点,2007年,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开展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二是破难点,2008年以来,创新民办非企业和中介组织党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在民政、工商、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依法登记和挂靠的民办非企业中建立行业协会党组织。三是出亮点,2009年以来,全面推进区域性党组织建设。在大型商贸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等区域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相关经验被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评为2009年度优秀课题。

二、创新三种模式,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

(一)创新区域党建模式。树立区域理念,在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商贸商务区,通过单独组建、片区联建、挂靠联建、行业统建等模式,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形成“区域综合党委(总支)——楼宇(功能区、行业)联合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的组织构架。目前已建立的区域性党组织,包括商圈7家、楼宇26家、工业园区2家和专业市场3家,覆盖企业8600余家。

(二)创新分类设置模式。在非公有制企业分散的区域,灵活运用三类组建模式,不断消除“党建工作盲区”。一是“独立式”。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具备条件的规模以下企业都建立了党组织。二是“联建式”。在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先建立党小组或联合党支部,探索社企合建、行业联建、龙头带建等模式设臵党组织。三是“要约式”。对还没有党员的企业,采取选派党建工作联络指导员等办法,帮助组建群团组织,渗透做好党的工作。目前,全区共有

46

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151家、已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78个,建立民营个私企业联合党总支等联合组织40余家,党的工作覆盖3200余家。

(三)创新党员输送模式。着力破解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少、党建力量弱的难题,重点抓好“三个一批”:加大力度“输血”一批,通过党员就业帮扶,鼓励“零党员”企业在招聘工作中优先录用党员,近年来,共向企业输送下岗党员130余名。积极发展“造血”一批。积极挖掘、培育入党积极分子,激励优秀企业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0年全区企业党组织中共发展党员51名,并有260余名职工向组织递交申请。搞好接转“安家”一批。开展“组织找党员活动”,2010年共有94名流动党员实现“安家落户”;在社区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清理工作,2009年把组织关系临时挂靠社区的大学毕业生党员、再就业党员转入企业党组织。

三、强化三重保障,提高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水平

(一)落实人才保障,建好三支队伍。抓好专职党务工作者、企业党支部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鉴于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流动性较大、队伍难稳定,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社会化培训,选聘专职党务工作者到街道、商圈党员服务中心专职从事企业党务工作;鉴于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结构相对复杂、党员难管理,把既懂党建、又懂企业经营管理的退休党员选拔到重点企业党组织书记岗位,近年共选拔30名退休党员任企业党组织书记;鉴于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数处在发展初期,党建工作难规范,从区、街道、社区三级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

47

联络指导工作。

(二)完善制度保障,建立三套制度。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波市海曙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细则》、《“两新”组织党组织“争五星、创五好”活动办法》等规章制度,健全完善企业参与区域共建协调机制、党内关爱互助机制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让企业党建工作有章可循。制定出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外来流动党员服务与关爱、党建项目化管理实施意见等制度,在区域内构建敞开式、全天候、高质量的学习教育平台。

(三)推进物质保障,落实三项措施。依托街道、社区和物业的力量,通过区域单建、物业联建、社区合建的办法,形成“一中心多站点”的工作格局,目前建立区域性综合服务站点和企业服务站15个。2011年,整合区域三维地图、党内信息系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数据库,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动态分布图,使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情况,一点即明,一目了然。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经费投入力度,党组织党费全额返还,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活动经费税前列支等保障制度,将全体企业党员纳入100元/人〃年的党员活动经费安排,并专项安排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补助。

48

区域化主导 “点线面”结合

扎实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

中共宁波市江东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我区从中小企业多、企业规模偏小、人员流动大、主要聚集在商务楼宇的实际出发,在商务楼宇、特色经济街区、专业市场、商圈等建立区域性党组织,统筹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通过开展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专项行动,以点串线带面,积极推进组织覆盖、队伍建设和党建资源整合,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点线面”结合建党,扎实推进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 以商务楼宇为工作重点,以特色街区为推进纽带,以专业市场(商圈)为工作扩面,统筹推进规模以下企业党组织覆盖。

一是以商务楼宇为“点”灵活建党。2007年以来,我区采取独立式、注入式、联合式、挂靠式等方式探索推进商务楼宇建党工作。独立式:在楼宇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如上东国际的宁波迪赛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海运港的宁波祥云海事有限公司;吸纳式:以党员人数较多、符合独立建党条件的一家骨干企业为主,吸纳其它企业党员共同组建成立党组织,如中信泰富广场、彩虹大厦等楼宇;联合式:每个企业党员数量都在3人以下,由街道党工委或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相应联合党支部,如波特曼楼宇党委的第十四联合支部,16个党员来自14家企业;挂靠式:党员数量3名以下且暂时没有党组织的商务楼宇,将该楼宇的党员挂靠到所在地社区党组织,由属地街道、社区派驻党建工

49

作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目前,全区共建立以楼宇为名称的楼宇联合党组织45个,覆盖企业7200余家。

二是以特色街区为“线”分类建党。按照“以路为线,有效覆盖”的思路,分类设臵了产业化和组团式两种党组织模式:对产业单一、集中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特色街区,单独组建“产业化”党组织,如文化创意企业聚集的和丰创意广场党总支和特色餐饮企业聚集的惊驾路街区联合支部;对专业化程度高、规模优势明显的产业,依托行业协会的管理优势,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依托的“组团式”联合党组织,如依托橱柜协会在桑田路橱柜一条街建立橱柜协会党支部。目前,已累计建成特色街区党组织4个,覆盖企业129家。

三是以专业市场为“面”立体建党。按市场业态分为生产资料和建材装饰两大类市场群,在宁穿路成立了以五交化批发市场为主体的专业市场党总支,在现代商城成立了现代商城商圈党委两个“集群型”党组织。在各市场群内,因地制宜设立地缘型、楼层型、行业型的网格型党支部,如宁穿路专业市场党总支下设红光控股集团、五交化批发市场、第六空间家具市场、流动党员等四个党支部。在党支部内,根据党员经营区域、从业情况、兴趣爱好等,合理划分为活动党小组,从而形成专业市场(商圈)党委(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立体交叉的组织结构。现已累计建成专业市场(商圈)党组织16个,覆盖市场经济主体5600余个。

二、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切实增强企业党组织生机活力 本着“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着力抓好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员队伍、专职党务工作者“三支队伍”建设,切实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力。

一是选好“红领”带头人。提出了选配党组织书记“党性强、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3w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