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消防基础知识

更新时间:2023-11-16 00: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消防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化学 )反应。

★2.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 化合反应 ),有分解反应。

★3.油脂燃烧引起的火灾称为( B 或液体 )类火灾。

★4.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并伴有发光、发热现象的物质称( 可燃物 )。

★5.液化气钢瓶爆炸属于( 物理 )爆炸。

★6.建筑火灾通过楼梯间和电梯井迅速向上发展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烟囱 )效应。

★7.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化学抑制 )。 ★8.泡沫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 冷却 )、窒息。 ★9.氧气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 乙 )类。

★10.氢气、天然气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 甲 )类。 ★11.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 蒸气 )的燃烧。 ★12.液体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沸溢和喷溅的现象称为( 突沸 )。 ★13.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称( 物理爆炸 )。

★14.可燃性气体、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 爆炸下限 )。

★15.燃烧的( 充分条件 ),是指燃烧的各个必要条件应当满足一定量的要求。

- 1 -

★16.风力和风( 向或量 )对热对流产生影响。 ★17.热源温度越高,热辐射强度越( 大或强 )。

★18.受辐射物体与辐射源距离越( 远 ),受到的辐射越少。 ★19.受热物体表面颜色的深浅,能够判断出物体吸收( 热量 )的多少。

★20.可燃物质一经被点燃,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 着火 )。

★21.C类火灾是指( 气体 )火灾。 ★22.D类火灾是指( 金属 )火灾。

★23.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 标志 )。

★24.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 外 )。

★25.可燃物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供氧条件不同,( 火焰 )发出的颜色不同。

★26.凡遇火、受热、撞击或与氧化性物质接触能着火的物质统称为( 燃烧 )物质。

★27.燃烧油罐的邻近罐,在热( 辐射 )的作用下易发生物理性爆炸,扩大火势。

★28.遇水燃烧物质及轻金属火灾,宜用干粉、干沙土、水泥粉及特殊灭火剂( 覆盖 )灭火。

★29.( 阴燃 )是指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可燃物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发生的只冒烟、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30.木炭、焦炭以及铁、铜、钨的燃烧方式均属( 表面 )燃烧。 ★31.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化剂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

- 2 -

续( 燃烧 )的现象叫做着火。

★32.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 蒸气 )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 火焰 )。

★33.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 空气 )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下限;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浓度上限。

★34.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 化学 )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35.可燃物质在空气中,连续均匀地加热到一定的( 温度 ),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能够发生自动燃烧的现象叫做受热自燃。

★36.有焰燃烧和阴燃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 转化 )。 ★37.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为( 完全燃烧产物 )。

★38.布艺窗帘、木质家具的燃烧属于( A类或固体 )类火灾。 ★39.聚氨酯燃烧速度( 快 ),发烟量( 大 )。 ★40.A类火灾是指( 固体 )火灾。 ★41.棉花起火属于( A或固体 )类火灾。

★★42.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称为( 完全 )燃烧。

★★43.火灾是指在( 时间 )或( 空间 )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44.可燃的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其中的最高浓度称为( 爆炸上限 ),最低浓度称为( 爆炸下限 )。

- 3 -

★★45.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 闪点 )。

★★46.在液体或某些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 闪燃 )。

★★4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燃点 )。

★★48.聚氨酯泡沫燃烧性能等级属于( 易燃材料或B3级 )。 ★★49.火灾过程中,( 烟囱 )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50.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于为( 甲 )类。

★★51.通过干扰抑制自由基,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属于( 抑制 )法灭火原理。

★★52.燃煤锅炉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是( 丁类 )。

★★53.闪点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大小,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 大 )。

★★54.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从温度较高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的过程叫做( 热传导 )。

★★55.如采用冷却灭火,对于木材燃烧必须将其冷却到( 燃点 )以下时,燃烧才会中止。

★★56.铁、铝在特殊的( 氧化剂 )中,也会产生燃烧。 ★★57.( 温差 )是热量传导的推动力,温差越大,传导的热量越多。

★★58.热( 对流 )需要有流动介质存在。 ★★59.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 介质 )传播。

★★60.除可燃液体外,一些可燃( 固体 )也能发生闪燃现象。 ★★61.加油加气站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 不应 )采用沥青路面。 ★★62.油类火灾宜采用( 泡沫 )灭火剂。

- 4 -

★★6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灭火剂储存方式分为( 低压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和( 高压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64.能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闪点随含水量的( 增加 )而升高。 ★★65.物质本身自燃和( 受热 )自燃,两种现象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热的来源不同,两者可以统称为自燃。

★★66.遇水燃烧物质着火时,通常不能用( 水 )及泡沫灭火剂扑救。

★★67.重质油品具有“热波特性”和一定的含水率,燃烧时易出现沸溢、( 喷溅 )现象。

★★68.导热系数越大的物体,传导的热量越( 多或大 )。 ★★69.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 全部 )物质称作燃烧产物。 ★★70.影响火灾变化的因素有( 可燃物 )数量及空气流量、可燃物的蒸发潜热、爆炸、气象等。

★★71.( 易燃 )液体大都本身或其蒸气具有毒害性,有的还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72.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 点火能量 )。

★★73.明火和灼热体发出的辐射热能引起周围可燃物质着火外,太阳的辐射能也能引起( 易燃 )物质发生自燃。

★★74.氧指数越高表示可燃物越( 不易 )燃烧。 ★★75.可燃物越容易燃烧,氧指数数值越( 低 )。 ★★76.沥青的燃烧是( 蒸发 )燃烧。

★★77.热的传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 辐射 )。

★★78.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可以再燃烧,则称为不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为( 不完全燃烧产物 )。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3i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