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更新时间:2023-09-16 15:09: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新学期到学校调研,听了几节初三语文复习课,之后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发现老师们都有自己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还存在着诸多困惑,如基础知识散杂难以系统掌握、现代文复习缺少思路、作文指导缺乏训练点、复习课容量大而收效低等等。复习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备考工作,笔者有几点想法与初三语文老师们分享: 一、统筹协调,制定复习计划。

教师要心中有数,统筹协调各知识板块和能力训练点,制定一个详实、周密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应明确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结合考点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对文本中的知识点逐项进行筛选、提炼、归纳和整合,做到全面扎实;在能力提升的层面,找出薄弱点,并精选相应的习题进行训练。在设计有效训练的时候注意知识的联系,对有契合点的文章可以进行知识的整合,以节省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比如,在复习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时候,可以将周敦颐的《爱莲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同属于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表达了文人的高雅旨趣。 二、精心设计,撰写教学详案。

在备考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所谓的“过关冲刺”之类的辅导用书。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要有一份科学有序的教学详案。充分地利用好教材,从课文中精选优美的材料,来提高学生的能力。教材是根本,是规范的学习素材,脱离教材片面强调“题海战术”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一定要从教材出发,提炼、整合能力训练点,

注重知识的积累,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有太多的随意性,可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分散在每一堂课中,体现在教学详案上。 三、知行统一,突出能力训练。

语文复习要做到知行统一,在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突出能力的训练。比如在复习《桃花源记》时,可以安排四项学习任务即明确一点常识:了解作者及生平经历;识记一些字词:记住本课重点字词含义;掌握一种现象:诸如“交通”、“妻子”、“无论”等古今异义现象;分析一种写法:文中的铺垫和照应。设计两个主问题组织教学环节:一是用所学的成语印证你学会了本课中的重要词语,二是阐释文章是如何安排铺垫和照应的?学生要用成语印证文中字词首先要熟悉文本,在弄清字义之后再用成语印证。比如文中“缘溪行”中的“缘”,学生可以找出成语“缘木求鱼”印证;“欲穷其林”中的“穷”可以找到成语“穷途末路”、“穷追猛打”来说明;“怡然自乐”中的“怡”,学生可举“心旷神怡”来印证等等。这种方法可以杜绝机械记忆,让学生在兴趣中调动生活积累,从而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据文阐释也是能力的体现,文中描写桃花源采用了高超写作技法,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为下文遇到桃花源作铺垫,因为“忘”所以遇桃花林;接下来用“渔人甚异之”继续铺垫,因为看到美景产生好奇,所以渔人想探究竟,为下文“欲穷其林”作铺垫;“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下文写“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铺垫;这一句跟结尾句“后遂无问津者”同时照应上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表明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罢了。让学生通过寻找文章的铺垫和照应把握行文思路和写作技法,无疑对学生布局谋篇组织素材、提高写作技巧是有很大

的帮助的。

四、知己知彼,查漏补缺。

时下教师常说的一个术语叫“查漏补缺”,但是教师对查什么“漏”、补什么“缺”、哪些知识点是学生的“漏”、哪些又是“缺”却不甚清楚。教师应在复习备考中,要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盲区,找到学生的“漏”和“缺”。在教材复习的处理上,要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重点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对考点的把握,要让学生了解题型,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做到知己知彼。比如在现代文阅读上,学生往往失分过多,学生的“缺漏”在于不能规范作答,有时候只能意会,却不能准确、简明地表述出来。

总之,教师在复习备考中,要精选试题,摒弃“题海战术”,善于提炼,善于整合,善于总结规律,善于点拨方法,才能提高复习效率,保证复习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1x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