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四类疑问句的习得顺序

更新时间:2023-05-10 00: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外汉语

2010年10月  

第31卷第5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ZHANJIANGNORMALCOLLEGEOct12010Vol131 No15

对外汉语四类疑问句的习得顺序

李  艳

(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摘 要:根据初级留学生生活、、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妙差异,。

关键词:习得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10)05-0130-04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初

期,祈使句和疑问句用得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陈述句才逐渐增多。这给人们一个启示:成人在初学第二语言时,可否也先从疑问句入手?据相关的调查分析发现,留学生来中国以后最想说的话都与疑问句有关,特别是和特指疑问词有关的疑问句[1]。疑问句的习得不仅是汉语初学者的重点,也是难点。调查发现,留学生在疑问句方面的错误也是十分严重的[2]。如[2]:

(1) 谁在商店买衬衣吗?(2) 你去不去图书馆吗?(3) 他睡觉什么时候?(4) 他写不写字写得很快?

(5) 你的衣服是白色的或者是黑色的?

吗?”等更能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初步了解,提高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陈晓桦[1]的调查也发现留学生来中国以后最想说的话最多是和特指疑问词有关的疑问句,并认为零起点短期班学生使用的口语教材以特指问句为主要的内容。故按交际需要的先后顺序来看,特指问句应放在最先。其次,是非问与正反问虽形式有异,但语义相当,应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习得。从难易的程度来看,正反问是汉语里一种很特殊的疑问句,如英语就没有这种疑问句,故是非问应在先正反问应在后。

另外,关于正反问的归属也颇多争议,如吕叔湘认为它“是从是非问派生出来的”,胡裕树、朱德熙则把正反问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从形式上看,正反问是选择问缩略后的一种变式。如“你去不去图书馆?”其原式应该是“你去图书馆还是不去图书馆”,出于语言经济原则的考虑,在运用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正反问形式。进一步来说,在正反问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问的讲解也在情理之中。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支持疑问句传统分类,即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和选择问,但从留学生习得规律和交际需要出发,我们认为这四类问句的习得顺序应是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

该习得顺序可得到本体相关研究成果的支撑。蔡建丰[4]对现代汉语疑问句的分布作了一个调查,

有感于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讨论疑问句的

习得、偏误等问题,以利于总结适合留学生习得的规律,满足他们最基本的交际需要。

一、四类疑问句的习得顺序

[3]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对疑问句的排序是: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留学生接触最早、最多的应是特指问。例如,

开学之初,课堂上一般需要进行自我介绍,这时用的最多的问句是“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国人?”、“你住哪儿?”等,较之“你好吗?”“你爸爸妈妈都好

收稿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李艳(1971-),女,江苏徐州人,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对外汉语

第5期

李艳:对外汉语四类疑问句的习得顺序

131

其以交际言语作为调查对象,选取了《实话实说》、《对话》等谈话类节目实况记录的10万字的语料,共收集疑问句814句,其中特指问句316句,占38.8%;是非问句278句,占34.2%;正反问句136

来提问;可是在询问价钱时,不论钱数多少都用“多

少钱”来提问。然而在英语当中,这些都是可以用

(8)就Howmany/Howmuch来提问的。例(7)、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的偏误。像这样汉语和学习者母语都有却不完全相同的知识点,学习者就

很容易混淆,尤其在初学阶段。而例(9)是属于疑问词错位的偏误,针对这类偏误,我们纠偏的办法是,通过大量的例句和练习进行强化,强调使用疑问代,无论提问哪个成分,),以整个句,要求对整个命题的是与非做出回答的疑问句。是非问句表达疑问的手段是在陈述句后加上疑问语调或疑问语气助词。在初级阶段是非问显性标记成分主要是“吗”,如《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中的相关句子:

(10)你好吗?

句,占16.7%;选择问句48句,占5.9%。可见,对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作为目的语的汉语大环境也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汉语疑问句的习得。

二、四类疑问句的标记方式和偏误分析

四类基本疑问句各有其鲜明特点,归纳各类疑问句的标记非常有利于留学生的习得。四类疑问句的标记成分可归纳如下。

(一)特指问

1、特指问句的标记成分

。它,说话。常用的疑问词为(问人)“(问物)、(问地点)““谁”、什么”“哪里”、为什(问原因)、(问方式)、(问数么”“怎样”“多少/几”

(问时间)等等。量)、“什么时候”

—我很好。(第二课)

(11)你爸爸妈妈都好吗?

特指问句要紧密结合答语来学习,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把握疑问代词的位置。最好的练习方式就是针对句子划线部分提问。例如,老师先板书句子:我吃饺子。然后用一张纸遮住“饺子”,再引导学生学习用“什么”来发问。最后用彩笔板书特指问句“:你吃什么?”其余相关的疑问代词也可如此进行,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下面的两个问句进行对比学习,

如例(6)。同一个疑问代词“谁”根据需要可以置于句首,也可以置于句末。特指问句主要的标记成分是疑问代词,并且位置灵活。

(6)a.谁是我们的班长?

—他们也都很好。(第二课)

(12)你忙吗?(累/饿/渴)

—我不忙。(第二课)

(13)你学习忙吗?

—我学习比较忙。(第七课)

(14)最近你身体好吗?

—我身体很好。(第七课)

(15)你们班同学学习努力吗?(第七课)

—他们学习非常努力。(第七课)

(16)听说四川菜很好吃,咱们去尝尝,好吗?

—好啊。(第十四课)

—李山是我们的班长。

b.我们的班长是谁?

在宏观上,我们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通过问句与答语的对照发现,是非问的基本

形式“S+吗?”“S,好吗?”答语就是S的肯定形式或否定形式。

(三)正反问句的标记成分

以“吗”结尾构成的是非问句,属于有疑而问,是为了打听不了解的事实而发问。正反问也可以表达相同的语义,只是形式不同,所以习得顺序应在是非问之后。如《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册第七课,课文1学习了是非问,课文2就转入正反问,老师可先提问学生前面的是非问的谓语的否定形式是什么,如例(12)的“忙”→“不忙”,例(14)的“好”→“不好”等,并在原来的是非问板书的基础上用彩笔

—我们的班长是李山。

2、特指问句的偏误分析

特指问句的偏误,主要出现在疑问代词上,其中又包括疑问代词错用和疑问代词错位两种[4]。如[4]:

(7) 王京生的学校有几个人?(8) 这支笔几多钱?(9) 哪儿是阿里人吗?

(8)句是错用问数量的疑问代词的现象。例(7)、

汉语提问数量时,当数目较小,预计不到“10”时,用“几”来提问;而当数目预计超过“10”时则用“多少”

对外汉语

132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31卷

把“吗”划掉并换上句中谓语的否定形式,从而导入正反问的学习。同样的,让学生进行替换练习,把课文2的正反问换成以“吗”结尾的是非问,以巩固学习。正反问的标记成分主要是谓语成分的“V不/没V”或者“Adj.不Adj.”。

正反问句,与汉语里特有的重叠构形法有关[5]。汉语的重叠构词,如“想想、调查调查、高高、早早”等重叠形式可以插否定词“不”,从而形成肯定式与否定式连用,如“调查不调查”,或许这也是正反问形成的一个基础。

虽然汉语的正反问极为特殊,但只要学生明白了其构成方式,应该也不会构成难点。但另一方面,句,[3],(18)[4],(例(17)、、例

(18)的“努力”,构成正反问。

(17) 王老师工不工作很忙?(18) 你们学不学习努力?

的陈述句中,而“还是”才是用于选择问句的。

(25) 你的衣服是白色的或者是黑色的?

(六)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把各问句的标记成分、偏误等总结如下表:

问句特指问

标记成分疑问代词

偏误习得技巧疑问代词错

针对疑问点“挖空”;

用和疑问代

问句和答语相当整齐。

词错位

“S+吗”?

答句是“吗”前的小句;

是非问/“V不/没V”

与是非问进行替换练

正反问Adj.。

Adj.”A答语是选择A或者“或者”三、四类疑问句之间的差异及其启示

(一)四种疑问句在语义、语用功能上的差异

“以往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对于各类疑问句的介绍大都只注重形式特征的描述,而较少涉及语用功

[3]

能的”。而语言在实际的应用中,因涉及到具体语

(四)是非问与正反问混用的偏误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是非问与正反问的同步习得,就会造成学生在使用正反问时经常出现“吗”

语气词多余的偏误现象。如[6]:

(19) 你要不要休息吗?

(20) 现在印尼是不是进入雨季吗?

(21) 你愿意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去飞机场接他吗?

境中各种复杂的因素,不同的疑问句会有不同的语用功能,体现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色彩。如特指问中的“您贵姓?”遵循的是礼貌原则。或者在会话中,有些特指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为了强调而提到句首,往往表达的惊讶色彩大于疑问色彩。试比较:

(26)a.你是哪国人?

b.哪国人,你是?

例(19)—(21)句末的“吗”应替换为“呢”。针对

这样的偏误,我们强调的是“吗”只能出现在是非疑问句末,承担表疑问的功能。而“呢”则出现于非是非问疑问句(特指问、正反问、选择问)句末,表深究的语气“,呢”可以省略而不至于影响句义和句子结构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吗”与其他的疑问形式是对立的,如果句中有了其他的疑问形式就不能再用“吗”。

(五)选择问

从形式上看,正反问是选择问缩略后的一种变式。学习者在习得正反问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问的习得就会显得容易一些。如例(22)—(24)。

(22)你去还是我去?(23)你要红的还是蓝的?(24)你回家还是去商店?

例(26a)一般只是纯粹的有疑而问;而(26b)则含有问话人惊讶的语气,如可以是在相关的语境中,对方已经说出了自己是哪国人,问话人心中可能已经存在的判断与其相矛盾,从而再次表示强调而问的。在是非问中,使用疑问语调与疑问语气助词“吗”的表达效果也是有差异的。如例(27),其中(27a)语气和缓,只是想了解相关情况的;(27b)句则

显示出问话人的惊讶语气。

(27)a.你要休息吗?

b.你要休息+?

是非问与正反问虽然表达的语义相当,表示不了解情况而问,但有些用例仍然存在着细微差别。如(28)。(28a)比(28b)显得客气,希望对方证实自己做出的“你要休息”的这个判断,而b句则含有追问、不耐烦的语气,说话人急于想知道结果。

(28)a.你要休息吗?

b.你要不要休息?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其主要的标记成分是“A

还是B”?答语是选择A或者B,或者别的情况。在习得过程中,留学生往往出现错用连接词“或者”的现象,如例(25)[2]。偏误原因是“或者”用于表选择

而选择问句很多时候则是一种策略表达。因为

对外汉语

第5期

李艳:对外汉语四类疑问句的习得顺序

133

选择问在提供选项的时候,说话人就已经给对方限定了选择的范围,并试图引导对方在此范围内做出选择。在答语中,不加注意可能就会“掉入圈套”,如例(29),问者其实已经设定了要对方请客的范围,有意引导答者二选一。

(29)晚饭你想请我吃麦当劳还是肯德基?

可以使其形成疑问句的基本语感,从而全面了解汉语疑问句的生成规律及造句规律。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疑问句的提问与应答又是灵活多样的,而教材的内容相对规则,不少是“生造的材料”,为了突出形式的整齐规范,就往往删去许多口语的特征,对实际使用最频繁的结构重视不够,对完整形式训练过多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将其当成最典型的结构来使用。

否,。因此,,;,将显得累赘的结构压缩,把篇幅腾出来增加对话的话轮,改变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7]。

这些语用上的细微之处,对于汉语初学者来说,可能难度较大,但其实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必处处都讲到、讲透,可以留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在实际交际中习得,可能学生课前会因为使用不当发生错误,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疑问句新的认识也可能印象会更深些。

(二)相关启示

一方面,的完整回答。,故问句和答句的对应是相当整齐的,参考文献:

[1]陈晓桦.零起点短期口语习得—以疑问句为中心的系统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5]钱华英.英汉疑问句比较研究[J].江南学院学报,1998

(3).

[6]李静.留学生正反疑问句中语气词“吗”的使用偏误[J]1

句型习得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朴正顺.外国人汉语学习中疑问句方面的常见错误分析

[J].东疆学刊,2000(3).

[3]苏英霞,翟艳.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M].马箭飞主

广西社会科学,2005(4).

[7]张彦琳.教材对话和真实对话中的一般疑问句[J]1基础

编1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蔡建丰.针对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疑问句的习得研究

英语教育,2006(1).

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QuestionsofFourKinds:

AnAcquisitionOrderIssue

LIYan

(CollegeofInternationalExchange,ShenzhenUniversity,Shenzhen518060,Guangdong,China)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questionwhichisclosetotheforeignstudents’livingandstudyingandconcludestheteachingorderandthemarkedmemberamongthem.Inaddition,weshouldpayatten2tiontothecombinationofclassroomstudyingandacquisitionfromcommunication.Questionisquiteflexi2bleinspokenChinese,andthereexistssomesemanticdistinctions.

Keywords:acquisition;question;error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1x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