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资料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2:56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主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 改革开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本课包括三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二、学生分析 初二的学生,经过前面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知道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 2)、通过读图、析图明确对外开放的格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本节课,主要采用图片、投影、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 首先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时,播放(视频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营造新课氛围,引入新课学习。 “小组合作 探究问题”阶段,通过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展示图表,让学生直观性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从而对改革开放的原因和内容,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阶段,投影展示答案要点,增加直观性。 “总结整理,共同提高”阶段,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以图片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六、教学流程设计 信息技术支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视频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教师讨论回答:提示学生思考: 邓小平;改这首歌歌颂了哪位历史老人的丰功伟绩?革开放政情境导入,激发歌词反映了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实行的策;十一届视频 兴趣 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三中全会 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百业待兴,那么,哪个行业最重要?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阅读 课本找出投影 展示材料一: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答案。 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 解 疑

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就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同一天,安徽凤阳小岗村发生了这样一幕:

材料二: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学生争先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恐后发表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自己的观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点,主要是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说当时人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们认为只

投影

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各位社有公有化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才是社会岁。” 主义,而人

民公社并

师:小岗人用18个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

没有促进

农村改革最为壮观的一页。这艰难的第一

生产。

步,带动了全国亿万双农民的脚步。可是,为什么当时社员们要立下如此悲壮的契约?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思考回答,主要有以

展示材料三:

下几方面:家庭联产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承包责任

1983年《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政策的若干问

制克服了

题》

计划经济

想一想: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下集中劳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会在全国迅速推广? 动,统一分投影

配,吃大锅

钣的弊端;

农民根据城市的需要、工业的需要、市场农民承包的需要办企业,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土地,有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了生产自路。 主权;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

释 惑 , 合 作

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 生:国有企业的改革。

针对教师

提问: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提问,学生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为什么也要畅所欲言。改革?

投影、视频

展示材料四:“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

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

手榴弹也炸不死

人。” — —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

提问: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生产经营局

面?

学生阅读课本找到答案,并思

考:改革后师(对学生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及时纠政府、企

工人与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企业吃国家的业、

大锅饭,工人吃企业的大锅饭。为了改变以往相比这种经营状况,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有没有积

极性?为什在哪三方面进行?

么?国有企

播放视频《百年中国·纵深推进》 业的改革

有什么影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生从课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本上寻找

小组 指明了新的方向。此后国有企业是如何加答案,交流,明快步伐的?

确。

师:同学们知道青岛电冰箱厂后来的情况学生分小吗? 组展示成视频

果。

展示材料五: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图

探 究

片)

教师说明:它就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海尔集团。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使海尔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8年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大家展示我们的课前准备工作:我们身边的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变化及发展情况。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特点。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大陆原本没有外国企业了,为什么改 革开放又出现中外合资、外国独资的企业

呢?(板书小标题)

我国是如何进行对外开放?又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师展示材料六:歌曲《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

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①“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投影 展示材料七:上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的

深圳代表性的图片

在第一批的经济特区中,深圳发展最快。

生:设立深

当初为什么选这个地方办经济特区?特区

圳、珠海、

“特”在哪里?

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②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③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展示】

《对外开放格局形势图》)

活动:用图示的形式总结我国对外开放格

局的形成过程,并思考这一过程有何特

点?

请每组选一名同学,将对外开放示意图补根据课本

充完整。第一组,标出经济特区;第二组回答。 同学标出沿海开放城市;第三组同学标出

对外开放区的地理位置。 然后请学生总结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学生将地图补充完整后进行总结:14个沿海开放城市,由南到北,由开放城市辐射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区,由东部沿海开放深入到内地,经济特区起到带动作用。这是一个由点到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完成课后练习。 2、比较分析: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学生讨论学以致用,举一教师明确: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后回答,得 反三 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是出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而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请一名同学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教总结整理,共同师适当补充。 提高 学生进行音频、视频 今天大家学习了改革开放,聆听了春天的小结。 故事,我们收获的不单是知识,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足音;让我们在春天里放声歌唱,一起走进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时代!(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以图片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 七、教学特色 这次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服务于教学需要来构思教学过程,设计目标主要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针对每个环节,都设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支持,比如“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总结整理,共同提高”等环节,都能够采用适当的设计,或者以学生自学为主,或者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其间多媒体技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增加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起到了点拨释疑、突破难点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针对问题进行思考、研讨、展示、巩固。 材料,通过投影、音频、视频显示,让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更好地启发他们去思考,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不会限制他们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1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