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更新时间:2023-09-01 08: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一历史教案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教案示例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课程标准: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学生分组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宋代的政治、军事势力较弱(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史实),但社会经济却发展到了较高的程度,而且经济重心也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讲授新课】

经济重心南移

解释何为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初一历史教案

引导学生回忆这一过程可分为几个时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可分为三个时期: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

引导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史实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后概括如下:

北方战乱、南方较为安定;南来的北方避难人口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治重心的南移(东吴、南朝、南宋等),且南方政府较为重视农田开垦和兴修水利;南方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表现

南方人口大大超过了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南方出现了一批经济中心。

农业和手工业

宋代农业

学生看书,列举两宋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略)

宋代手工业

通过比较中外矿冶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中国两宋时期在此方面的先进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展示自己课下收集到的有关两宋时期的瓷器的图片资料,并做简单介绍。学生应知道官、哥、定、汝、钧五大名窑。理解中国为何被称为“瓷之国”。

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城镇的兴起

初一历史教案

应让学生理解城镇的兴起是商业发展的结果,它是由贸易集市发展而来的。

纸币的出现

学生阅读“每课一得”,了解纸币产生的基本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纸币产生的原因,以及产生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可参考课本所提供的吴泳《鹤林集》中的材料) 比较古今纸币的异同。

海外贸易兴盛

提问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政府支持;自身经济繁荣;造船技术发达;航海技术先进等。 指导学生完成自我测评。

典型例题

落实知识点的例题

(1)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 ( )

① 福州②广州③泉州④明州⑤杭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B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宋代海外贸情况的掌握,偏重于记忆。若能结合历史地图记忆就更容易一些。广州、明州和泉州既是宋代的造船业中心,也是当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

(2)《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哪个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 ( )

A.东京 B.杭州 C.广州 D.景德镇

答案:A

初一历史教案

分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它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河两岸店铺林立,商贾往来频繁,商品经济非常繁荣的景象。

创新思维训练题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 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

答案:C

分析:宋代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南宋时推广到长江流域,王安石生活在北宋年间,东京又在黄河流域,他不可能看到东京城外种植棉花。

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2.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A.定窑 B.钧窑

C.景德镇 D.哥窑

初一历史教案

3.煤得到大量开采是在

A.南宋 B.北宋

C.唐朝 D.隋朝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二、填空

1.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_______普遍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_________。

2.北宋时,南方的_________胜过北方。棉纺织业于______迅速发展。

3.两宋政府设立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中国以输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进口货物多是_________、象牙等。

三、列举

列举出宋朝重要的外贸港口。

答案:

一、 1.A 2.C 3.B 4.D

二、1.福建 长江流域 2.丝织业 南宋后期 3.市舶司 瓷器 丝织品 香料

三、泉州、广州、明州。

扩展资料

古城开封

初一历史教案

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古称汴京。春秋时期,郑庄公在这里修建了“仓城”,因取开拓封疆文意,后定名开封。公元前361年,魏国从安邑迁都到这里(时称大梁),由于地临汴水,在隋、唐时又称为汴州。唐末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定都汴州,改称开封府。五代时期的后晋、后汉、后周也都在此建都,称为东京。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得政权,建立北宋王朝,仍以开封为国都。在北宋统治的一百六十八年间,开封进入繁盛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富甲天下,“京师周围八十里”,有一苏、二杭、三汴州的说法。

现在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珍宝,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风俗画卷,为我们重现了八百多年前东京都城汴河沿岸店铺林立、酒肆茶楼、商贩叫卖、车来人往的一片繁荣景象。1194年(金明昌五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从此开封屡遭黄河水患灾害,加以全国政治中心的北移,开封渐趋衰败。

至今开封仍保存下来的有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等。此外,尚有元明遗留下来的延庆观玉泉阁、镇铁犀牛和山陕甘会馆等古建筑。近年来,开封市又在北宋名臣包拯的故居包府附近,建起了占地十五亩的包公祠。在午朝门外,原宋东京御街北端建成了400米长、40米宽、有53个店铺组成的“宋都御街”。这条街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全是宋代建筑风格。

铁塔

在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是北宋遗物,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开宝寺上方院夷山之上,所以名曰开宝寺塔。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塔高55.08米,13层,等边八角形。铁塔设计精密、图案优美,造型秀丽,塔身外部用38种不同造型褐色琉璃砖砌成。铁塔结构坚实,历经无数次狂风暴雨,依然巍然屹立,是开封市的象征。

初一历史教案

相国寺

在开封城内自由路西段。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唐睿宗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为纪念以相王即位,改名相国寺,睿宗还亲书写“大相国寺”匾额。现存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建筑,宏伟壮丽。殿内有一院,院中八角亭耸起,亭中有一尊巧夺天工的“千手千眼观音”木雕佛像。 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遗物。相国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相国寺山门外钟亭内悬乾隆期间所铸5吨铜钟一口,“相国霜钟”是开封八景之一。

延庆观

位于开封城内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一处道教胜地。为纪念我国道教中的全真派创始人王吉吉(王重阳)传教和逝世的地方而建此观,原名重阳观。明洪武六年(公元1317年)改名延庆观。观内玉皇阁造型特异,阁南15.6米,上圆下方,共分3层。底层四方形,中层为八棱形,以碧色琉璃瓦做人字形,如同屋山,八角拱起;顶层为一八角亭,砖栏刻花,粉红墙壁,顶部碧色琉璃瓦,上置铜宝珠,亭内有玉皇大帝坐像一尊。玉皇阁结构诡奇,具有元代特点,明代风格。

南宋皇城遗址

行政位置:上城区南星街道

地理位置: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麓,南抵笤帚湾,北达万松岭

1986年4月2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单位。 2001年6月,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原为隋唐时期州治、五代吴越国 (907-978)的王室所在地和北宋杭州州治。南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赵构君臣一行,南渡抵达杭州,以此为行宫。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都为临安(今杭州)后,以行宫为基础,在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麓,南抵笤帚湾,北达万松岭,方圆9公里的范围内,是皇帝大朝的地方,其西是日朝的垂拱殿。宫城后苑,林木葱郁,怪石夹列,四时花木各题雅名。供皇帝四季游乐的亭台楼阁。有奏醉卧的钟美堂、夏季避暑的翠寒堂、

初一历史教案

中秋赏月的依桂阁、冬天观雪的明远楼。苑内还有叠石如飞来峰,甃池似小西湖。

德祐二年(1276),元兵进占杭州,元将伯颜掳走了宫内所有人员和器物。人去宫空。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民间失火,殃及皇城,宫内建筑焚毁过半。嗣后,改垂拱殿为报国寺,改后殿为小仙林寺,改福宁殿为尊胜寺,改芙蓉阁为兴元寺、改和宁门侧为般若寺。至正十八年(1358),重修杭州城垣,将南宋皇城截于城外。元末诸寺相继圮毁,皇城渐成一片荒丘。今凤凰山摩崖上,尚存“忠实”二字石刻,相传为宋高宗赵构所书;“凤山”二字石刻,是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洛人王大通的题字。

景德镇陶瓷介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英语“CHINA”,既称中国,又名瓷器。瓷器是“泥琢火烧”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人心目中崇高地位。

初一历史教案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故有“瓷都”之誉称。景德镇生产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以宋真宗皇帝的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尔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景瓷的发展跃为历史颠峰。2000多年的制瓷历史,丰富的陶瓷资源,绚丽的陶瓷艺术,陶瓷文化和艺技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

初一历史教案

莹莹白玉瓷,漫漫芳菲路。景德镇上下千百年瓷路不断,瓷都声誉久盛不衰,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风格。又以“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多姿”而著称。尤其是融工艺、书法、绘书、雕塑、诗词于一炉,真是“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瑰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这些绮丽多彩的名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当代景德镇陶瓷艺坛上,其主流力量已从古代师徒相传的工匠艺人转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陶瓷艺术精英。运用陶瓷艺术专业知识和设计特长,打破了陶瓷艺术的固有格局,把沉实丰厚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寓美意识有机融合,借鉴国外艺术之精华注入日益更新的民族艺术之中,创造出了无数的具有时代意境的精美陶瓷作品,以强烈的现代陶瓷艺术创新引导着东方陶瓷艺术的新潮流。

初一历史教案

北宋的东京城的布局

北宋都城东京是在后梁、后晋、后汉和后周四代旧城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宅有皇城、里城、外城三重城墙,皇城周长9里、里城周长20里、外城周长48里。皇城是东京城的核心,供皇帝办公以及后妃居住,中央朝署官衙则多分散在里城办公,

初一历史教案

杂处于居民和商业区之间。自皇城正南门宣德门起,向南经过里城正南门朱雀门,直到外城正南门南薰门的中心大道,宽约200余步,称为“御道”,是全城的中轴线。东京城内商业兴盛,热闹非凡。形成了若干条商业街,出现了夜市和早市。相国寺周围,是个大型的热闹场所,每逢庙会,远近四方的商人都汇聚到这里,出售各种货物。城内各种杂技、戏曲表演,更增添了许多生动的色彩。

《耕获图》的解读和运用

人教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无论是现行本,还是课程标准实验本,都采用了《耕获图》来说明宋代江南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

宋代耕获图(故宫博物院藏品,采自《宋人画册》

教科书上的《耕获图》是根据故宫博物院《宋人画册》中的扇面画《耕获图》照片描摹的。原图为绢本,淡设色,纵24.8厘米,横

初一历史教案

25.7厘米,签题为杨威所作。杨威是南宋名画家,擅长画田园风光,但其作品世已无存。《耕获图》上并无款印,清代人仅凭绘画内容定为杨威所作,不足为信。此图见载于庞元济《虚斋名画录》,系南宋作品是无庸置疑的。

从《耕获图》画面上看——起伏连绵的青山下,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两岸稻田像鱼鳞似的,一片连着一片。小河东岸,北面是绿树环抱的庄园大门,门前岸边有一架翻车,南面是一片片稻田。小河西岸,南面是仓场,北面是一片片稻田。在东岸稻田和西岸仓场之间,有一座小木桥。画面上总共有78个人物。在庄园门前,一位老者策杖而立,悠闲自得地欣赏着田园劳动风光,这是前来视察的庄主。在木桥东头田埂上,有一个手持遮阳伞的人,他是督促佃客劳动的监工。其余的人都是佃客。他们正在从事耕地、耙田、插秧、灌溉、筑场、耘田、收割、挑禾、上架、脱粒、簸扬、舂米、入仓、堆秸等不同的劳动。画家描绘的是一座江南地主田庄生产劳动的场面,重点反映了种植水稻的佃客从耕田到收获的全过程。《耕获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我们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难得的形象材料。 从《耕获图》上,我们可以得到大量信息,结合史籍记载,深化对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的认识。下面先谈谈《耕获图》所反映的租佃形式和经营方式,再谈谈《耕获图》所反映的宋代江南水稻生产技术水平。

我国封建租佃关系在宋代得到普遍发展。客户已经作为社会的独立阶层——佃农而存在。北宋官方户统计,客户的人数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而实际人口要大大超过官方的统计数。《文献通考》卷2“户口”引叶适的话,说:“大抵得以税与役自通于官者不能三之一,三之二者为田主之佃户,有田者不自垦,而能垦者非其田。”

由于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形式不同、产品分配方式和人身依赖关系也不同,所以宋代的租佃制有“合种”与“出租”两种形式。

出租形式的租佃制,一般是在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佃户具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独立地进行生产的能力这种条件下实行的。其分配方式,通常采取定额制。根据田地的数量、肥瘠和其他条件,主佃双方在契约里规定具体租额,不问田间收成多寡,也不管旱涝灾害,佃户都得依约,按时按量向地主缴纳地租。地租率通常是百分之五十。因

初一历史教案

为地租额是固定的,生产的增加与减少,同地主没有直接关系,一般不需要地主干预与监督生产,佃农对生产有较多的支配权。所以,这类佃户人身比较自由。

合种形式的租佃制,佃户的生产资料,甚至生活资料,像犁牛、农具、籽种、住房,几乎都仰赖地主。所谓“室庐之备,耕稼之资,刍粮之费,百无一有”。他们“输气力为主户耕凿”,收获以后,“出种与税而后分之”,即先扣除种子与赋税,然后与地主按租佃契约所规定的比例进行分配。通常地租为百分之五十,并因是否使用地主耕牛、农具有所增减。如有的地方将生产物分为五份:“田取其二,牛取其一、稼器者取其一,而仅食其一。”(陈舜俞《都官集》2,《太平有为策·厚生》即地主得五分之四,佃客得五分之一。这种分配方式,叫做分成制。在分成制下,生产资料全部是地主的,同时产量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地主的地租收入,所以地主必然会对佃客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干预,实行超经济强制。这类佃客,“非时不得起移”(《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二十四),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

《耕获图》有视察佃客劳动的的庄主和督促佃客劳动的监工,它反映的应当是“合种”形式的租佃关系和经营方式,并且反映得相当真实。

《耕获图》中上部描绘的是佃客整地和插秧的情景,其中整地的情景值得注意。四块田里各有一人驭一牛整地,上边三块田是犁地,下边一块田是耙田。把他们用牛犁地的情景跟下边甘肃敦煌莫高窟55窟壁画(临摹本)宋代《耕劳图》进行对照,不难发现《耕获图》比《耕劳图》所反映的牛耕技术要先进得多。

初一历史教案

宋代《耕劳图》[临摹本][甘肃敦煌莫高窟55窟壁画] 人一牛比一人两牛节省了一牛。为什么能节省一牛呢?关键在犁具。宋代先进的犁具,辕进一步缩短、弯曲,是真正的曲辕犁,比唐代的曲辕犁构造更简单,体积更短小。它的前端更加降低,犁梢从犁床前部升起向后弯曲,从而使犁箭合而为一;没有犁评、犁建等调节深浅的装置,在犁辕后端与犁底后部短木交接处安

耕犁图宋代铁犁头(江苏扬州出土)

上木楔来调节犁辕前端的高低,以控制犁铧入土的深浅。耕犁图下半部分是宋代普通的曲辕犁,但它比唐代曲辕犁减少了策额、压鑱等部件。由于犁身结构简单轻便,所以用一牛就可牵引。另外,宋代

初一历史教案

江南牛耕使用了牛轭服牛和耕槃牵引犁辕,从而将耕牛和犁具分开,淘汰了犁衡,操作起来轻便灵活。这比牛犁相连的“抬杠式”耕作有了明显进步。直到明清时期,犁具的结构还保持着南宋时的模样,足见耕犁至此,已经完全成熟了。

“南方水田 犁而耙之”(《王祯农书》)。耙桯长五尺,阔约四寸,两桯相离五寸许;桯上相间,各凿方窍,以纳木齿;齿长六寸许;其桯两端木括长三尺前端微翘,穿两木梮,以系牛輓钩索。耙田时,人立其上,齿入土则深。耙田的目的是欲土细,足见当时人非常重视精耕细作。

《耕获图》中右部有四位佃客在踏翻车灌溉稻田。翻车是东汉末年毕岚发明的一种灌溉工具。三国时期,魏国马钧加以改造,“令儿童转而灌水自复”(《后汉书·魏略》)。学术界一般认为马钧的翻车是手摇的。到唐朝,翻车已改进为脚踏的或牛转的。《耕获图》上出现翻车,说明南宋时期,北方的翻车已传入江南。翻车的下方,画的是佃客在耘田或挑禾。耘田就是用手拔草,然后将草埋入泥土作肥料。挑禾就是把收割下来的稻谷打好梱,然后挑运到场上。

初一历史教案

连枷笐架

《耕获图》的左下部,有挑禾的佃客、有把稻谷悬挂在笐架上的佃客,有用连枷打稻脱粒的佃客。笐架是用竹木撘构成屋棚状的农具。阴天下雨,收获的稻谷堆积容易发霉,要把成梱的稻谷倒悬在笐架上。连枷是将几根木条,用皮绳编起来,长可三尺,阔四寸,再靠擐轴把编好的木条系在长木棒的一头。人们用它扑打摊在场上稻穗,目的是把稻粒打下来。

《耕获图》的左上部,有些佃客在场上簸扬稻谷,有些佃客在草棚下舂米,还有的佃将舂好的米装进罗筐挑向粮仓,粮仓里外不少佃客忙着将米入仓。

从整个画面看,既有插秧,又有收获,它反映的是宋代江南地区水稻一年两熟的情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江淮两浙闹旱灾,水稻歉收,帝“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宋代水稻生产大规模引种原产越南的占城稻是件重要的事情。占城稻早熟而耐旱,为水稻一年两熟制创造了条件。种占城稻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粮食。南宋舒璘说:占城稻“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之”。看来,平民百姓特别欢迎占城稻。《耕获图》上描绘佃客们种植和收获的水稻,大概就是这种早熟耐旱的占城稻。

《耕获图》虽然提供了宋代江南水稻生产的众多信息,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它们都告诉学生。笔者建议教师紧密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挖掘《耕获图》蕴含的主要信息,找出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几个原因。

教师可以这样做——

初一历史教案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耕获图》画面上的青山绿水,片片肥田,再联想江南温暖湿润的气候,认识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第二,通过《耕获图》描绘的佃客们紧张而有序的劳动场面和庄主悠闲自得欣赏田园风光的情景,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这种景象只有在社会安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出现;再联系晚唐到北宋黄河流域战乱频仍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那时候江南社会比较安定,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从《耕获图》上出现翻车,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北方人迁移南方,不仅为南方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人手,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农业发展的速度。

第四,用《耕获图》上描绘的南方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跟敦煌壁画上描绘的北方一人二牛犁耕的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超过了北方。

第五,从《耕获图》上插秧与收获同时进行的情景,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它描绘的是江南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生产情况。宋代江南形成较为稳定的一年两熟制,在我国农业耕作制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农业耕作制度自春秋战国实行连年种植制度之后的又一次飞跃,它说明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攀升到一个新高度。

优越的自然条件、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北方生产力(包括劳动人手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南迁,是促进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而这几条原因都能从《耕获图》得到启示,这说明《耕获图》是认识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形象史料,十分珍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它。

《耕获图》还曲折地反映出南宋时期江南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因为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庄主占有大量肥沃的土地,广种早熟耐旱的占城稻,一年两熟,目的是追求产量高,得米多。占城稻是籼稻,米质稍差,不如粳稻米好吃。南宋时中产以下的平民百姓才吃占城稻。这就足以说明,广种占城稻不是为庄主一家自己食用,而是要作为商品出卖的。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的出现也是南方农业发展的一种表现,也跟经济重心南移有关系。但这一点对一般中学生来说偏难偏深了,教师不必给学生讲解。如果有个别学生能够从《耕获图》上悟出

初一历史教案

这个问题,是创造思维的表现,教师应予以鼓励。教师有意留些发展空间,给学有余力的特长生发挥才智,这是应当提倡的教学艺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0w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