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6 02: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课时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小桥、流水、森林、高山、大海、江河 课 型 欣赏、评述 1、知识与技能:A:说一说欣赏作品后的感受,并用合适的语汇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用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B:能在抒情、优美的音乐背景中完成一幅风景画。 2、过程与方法:A:通过倾听音乐,感受画家优美、写实、细腻的艺术风格; B:在比较中,观察不同题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喜欢欣赏大自然优美的情感,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愿望。 重 点 难 点 兴趣点 观赏以“优美”为主题的各种美术作品的形式、材质和内容特征。 用书面语言对音乐情境中的欣赏对象进行视觉描述,表达出其特色。 中国画的写意风格,油画的写实风格。 1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设问、激趣 播放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问:“你听到了什么?” 二、欣赏、感受 在轻松、欢快的音乐背景中,欣赏有关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本课作品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问:这些画给了你什么感觉?画中哪能些地方使你产生了这种感觉?你能用合适的词汇或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吗?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记录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质疑、思考。 《深渊》这幅画,画家画了些什么?画家是怎样表现深渊景色的?看了《深渊》,你能想象作者当时是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吗? 你认为《松林的早晨》这幅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你能找到表现风格和这幅作品相似的作品吗? 四、讨论、交流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名称改为其它?假如要你来修改这幅作品,你会作何改变? 大家推测一下,当时画家当时为什么要画《深渊》这幅画? 比较《蛙声十里出山泉》与《深渊》这两幅作品,说一说这两幅作品所用的材料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表现风格有何特点? 各小组可负责某一问题的探究,由组长安排组员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组织组员发言讨论,最后由组长或组员写出学习报告。 五、描述、欣赏、表现 欣赏完本课作品后,提出选择合适的词汇、用恰当的口头或书面语言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在抒情优美的音乐背景中,鼓励学生画一幅风景画。 课 后 延 神

请同学们在课后针对性地找找有关课本中这些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欣赏增强审美及感受能力,并用语言说说画的特色。查找有关画家生平故事,加强对作品人文背景的了解。 第二课时

2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理解、描述和描绘出物体在不同角度下呈现的不同外形特点和整体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写生对象,把握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选择不同角度,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物体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感受物体造型美和创作的乐趣,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激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对美术的爱好。 重 点 理解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变化现象,并用线描写生的方法把对象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点表现出来。 难 点 表现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象特征的方法。 兴趣点 以设计新颖、结构新奇的卡通小物体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让学生从不常见的角度写生角度观察物体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活动一:回忆与质疑。 讲述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说一说:为什么达.芬奇的老师要他画那么多次鸡蛋?(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下形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二、活动二:发现与探密。 想一想:这些同学画出来的叮当闹钟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为什么?叮当闹钟由哪些几何体组成?(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发表见解) 三、活动三:欣赏与描述。 你带来了什么文具(日常用品)?它是由哪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关系怎样? 四、活动四:比较与探究。 1、这位同学画的是同一个笔筒吗?他是从哪能个角度画的? 2、你知道视平线吗?请把你带来的文具放在与视平线等高、视平线以上、视平线以下角度仔细观察,说说它的变化。 五、活动五:创作与评价。 1、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文具,从不同角度画出它的形象。 2、从整体入手,把握文具的比例关系,用流畅的线条进行写生,注意细节的刻画。 3、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品,提出评价要点,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课 后 3 延 神 在课后找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观察、分析其比例、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写生练习,加强对物象的分析能力、表现能力。

第三课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我的书包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欣赏和了解书包的基本结构和作品的美感,用线描方法设计表现书包。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与比较中了解书包的造型规律,学习表现方法; B: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平凡生活里的幸福,关注并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 重 点 书包的外形特点的基本结构。 难 点 表现书包的背带、图案装饰、拉链等细部特征。 兴趣点 1、书包功能的设想;2、书包造型的变化;3、书包超市的游戏。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活动一:感知与体验 1、你能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书包吗?展示自己的书包或搜集的书包图片,与同学一起分享书包的特点、使用方法、来历故事等。 2、根据对书包的外形特点和图案的观察,给最心爱的书包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二、活动二:欣赏与比较 1、你最喜欢哪能个书包,它美在哪里? 2、你能找一找书包由哪能几部分(基本结构)组成吗? 3、你发现书包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 4、你觉得哪一幅学生作品画得最好?为什么? 三、活动三:思考与探究 1、说一说:你觉得怎样设计会令书包背着更舒适? 2、议一议,说一说:你知道现代书包与传统书包有什么不同吗? 你认为未来的书包是怎样的?怎么样的书包最能表现你的个性? 四、活动四:创作与表现 1、摆一摆:从不同角度观察书包,看哪个角度画起来比较美观,能体现书包的特色。 2、想一想:要用线描表现书包的形状、结构、特点、细节,可以怎么画? 3、看一看:哪能个书包看起来画得美观,展示正误对比图,引导观察书包透视表4 现得是否准确,线条运用是否表现出书包的质感。 4、画一画:动手画书包,老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A:画一幅书包的写生图,运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书包的造型、结构和装饰,要求线条清晰,构图饱满。 B: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设计一个好看实用的书包,着重从款式、外形、图案装饰等方面进行思考; C: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设计一个未来的高科技书包,着重从功能方面进行想象。 五、活动五:展示与评价:开办一个“书包超市”,集中展示学生作品,互赏互评,看谁画的书包最美观,谁的书包最实用,谁的书包最有创意。 课 后 回家跟父母、爷爷、奶奶交流一下,以前的书包是怎么样的?了解书包的历史与发展;还可延 神 以收集关于书包的儿歌,如《读书郎》、《上学歌》等。

第四课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趣味纸笔插 课 型 设计、应用 1、知识与技能:学习插接与粘贴两种纸造型方法,制作一个纸笔插。 2、过程与方法:A:在比较中感受纸造型的独特,了解纸笔插的特色。 B:在实践中探索学习两种成型方法,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表现,发展立体空间思维。 C:在评价中感受纸笔插的文化内涵,了解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文具的人文情感。 重 点 难 点 兴趣点 学习欣赏、设计纸笔插的方法,掌握粘贴、插接两种纸造型方法。 设计纸笔插的创意构思及插接的技巧。 笔插的趣味造型设计,布置笔插文化展。 5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活动一:分享、讨论。 1、看一看:哪个纸笔插最有趣?为什么? 2、议一议:笔插的价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收藏价值) 3、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笔插知识?与大家分享了吗?(种类、制作材料、发展历史等) 二、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各种笔插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和美感? 2、想一想、说一说:制作设计纸笔插的步骤?书上的方法能看懂吗?你喜欢哪种方法? 3、找一找:笔插的基本外形结构是什么?哪些部位可能进行装饰变化? 4、试一试:纸片卷一卷,折一折,贴一贴,从平面变成各种立体造型。 三、活动三:创作、表现。 1、观察各种笔的长短和数量,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做什么样的纸笔插? 2、做一做:动手制作纸笔插。围绕着笔插的实用性、装饰性和趣味性,教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A:选择一纸成型方法制作一个纸笔插。 B:用组合的方法制作一个新奇独特的纸笔插。 C:运用具象或抽象的艺术手法设计创作一个新颖时尚的趣味纸笔插。 四、活动四:展示、评价。 1、展一展:开办笔插文化展,集中展示师生搜集的笔插实物,资料图片及学生作品。 2、比一比:谁的笔插最美观,最实用,最有创意。 五、活动五:思考、延伸。 生活中不少废旧用品可以加以利用,做成与众不同的笔插,你有什么新的创意?能把它 作为“礼品”赠送吗?能走进学习文具商店或“精品屋”寻找点启发吗? 课 后 延 神 生活中不少废旧用品可以加以利用,做成与众不同的笔插,你有什么新的创意?能把它 作为“礼品”赠送吗?能走进学习文具商店或“精品屋”寻找点启发吗? 第五课

6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自己做镇纸 课 型 设计、应用 1、知识与技能:了解镇纸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设计制作出富有独特美感的镇纸。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欣赏中体验镇纸的文化内涵,在设计、制作中探究动手实践的乐趣,在交流、评价中感受镇纸艺术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留意生活,善用废弃物的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皆是美,用多种手段将生活中常见物赋予新意,引发儿童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重 点 赏析了解各类镇纸作品的美感及风格特点,学习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制作富独特美感的镇纸。 难 点 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制作富有独特美感的镇纸。 兴趣点 观赏奇特的镇纸珍品,探究镇纸的制作方式,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活动一: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1、欣赏课本提供的南宋玉兔镇纸、学生自制镇纸图例,结合文字了解镇纸的用途。 2、展示书画创作中常用的木条或石块镇纸,说明本课我们要自己动手制作别致好看的镇纸。 二、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老师手中的这块石头(木头)可以做镇纸吗?请发表看法。 1、仔细观察图例,分析各式镇纸所用的材料和加工的方法。 2、仔细观察体会老师手中石头(木头)等的形状,说说它们象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什么方法做?请发表不同的看法。 3、通过教师示范,感受因材造物的手法,感受化平淡为巧妙的创意之美。 三、活动三:你收集了哪些资料?是什么形状的?有花纹吗?看起来像什么? 1、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它像什么?用语言描绘它的外形特点,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方法将它加工成镇纸。 2、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粘贴的方法来造型。 四、活动四:选择合适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好看又别致的镇纸。 1、根据所选材料的大小、纹理、形状进行联想、构思。 2、用最喜欢、最擅长的方法加工出一件或几件好看又别致的镇纸。 五、活动五:说说你是怎么创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创作? 1、自信地展示作品,发表制作感想。 2、欣赏他人的作品,珍爱自己的作品,现同学一起欣赏、把玩,发表对他人镇纸的感觉。 7 六、活动六:剩余的材料还有用吗?怎么处理它? 1、鼓励学生将镇纸利用起来,用来压书或纸张,或者当成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2、剩余材料可继续保留,下次可做小玩具或其它,不要随意丢弃造成污染。 课 后 1、鼓励学生将镇纸利用起来,用来压书或纸张,或者当成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延 神 2、剩余材料可继续保留,下次可做小玩具或其它,不要随意丢弃造成污染。

第六课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自行车和摩托车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和摩托车基本结构,欣赏和学习用线描方法表现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美感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A:观察、比较、欣赏车的不同结构、造型特点与美感; B:探究、比较、尝试实物写生和想象变化的方法; C:展示、评价、分享作业的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体会生活中的变化,关注并珍惜身边的事物,培养想象、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重 点 认识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基本结构和外形特点,学习用线描方法表现自行车和摩托车。 难 点 表现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各部分构造细节的特点。 兴趣点 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造型美、线条美、材质美,外形构造和动力功能。 8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感知与体验: 1、你能说一说你见过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是什么样子的吗?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你知道自行车和摩托车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吗? 二、欣赏与比较: 1、你喜欢哪一种自行车和摩托车,它美在哪里? 2、你可以分析出自行车和摩托车有什么相同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特点吗? 3、你能用简单的图形绘出自行车和摩托车吗? 4、你觉得哪一幅学生作品画得最好,最有创意?具体表现在画中的什么地方? 三、创作与表现: 1、看一看:观察自行车和摩托车,看看怎样画可以表现出它们的美感特点。 2、想一想: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结构、特点、细节应该怎样画?课文揭示了一种方法,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去画呢? 3、议一议:你想画怎样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它有怎样的造型、功能和美感?使用什么做行驶的动力? 4、画一画:以线描的方式画一辆心中的自行车和摩托车。 四、展示与评价: 举办“车展”,展示同学们的作品,互相评价,看看谁的自行车与摩托车最漂亮,有创意、最舒适、最“环保”。 五、思考与研究: 1、设计怎样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才可以与众不同,速度更快,更舒适,更环保呢? 2、你认为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是怎样的呢? 课 后 延 神 课后多了解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发展,让学生跟家长一起谈论一下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会怎样发展,它的功能、性能将会怎样。

第七课

课 题 教 学 目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面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方法,在写生中表现出景物的装饰化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对比理解现实事物与装饰画的区别,了解装饰画对现实形态进行9 标 艺术加工、变化的方法;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装饰画色彩、构图、形态的美,创造出有趣的装饰画;在展示和评价中体验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感受装饰画艺术的实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周围生活环境中发现景物的美感,以个性化手法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重 点 写生画对象的装饰化表现。 难 点 装饰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兴趣点 找出现实事物与装饰画的区别;由装饰画展开的联想;举办“装饰画画廊”,装点教室环境。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感知与欣赏: 观察探索活动:看一看不同的装饰画,比一比不同点、美感点,想一想装饰画的最大特点? 1、什么是装饰画? 2、为什么要将写生画变成装饰画? 3、装饰画给你什么感觉? 二、比较与观察: 创造表现活动:景物的基本问题,可通过讲解、讨论的方式去认识,让学生多表述景物的美感发现与提炼,并组织讨论如何将写生画的形式变成充满浪漫色彩的装饰画。 1、 欣赏米尔顿、艾弗里的《有圆礼帽的静物》, 竞赛一:看谁能找出装饰画里的物品和真实物品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并举例说明。 竞赛二:看谁能找出装饰画里的物品和真实物品在色彩上的不同之处,并举例说明。 2、欣赏毕加索的《找开的窗子》,哪里与现实生活中的不一样?你看到了什么? 三、欣赏与感受: 欣赏课本作品,你最喜欢哪幅装饰画?为什么? 四、创作与表现: 1、练一练:比比看,谁能最快将教师出示在黑板上的一些写生物象变成装饰画。 2、说一说:将自己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或自然物象的图片资料拿出来,用来作为原形参照,和同学们互相说说打算如何变成装饰画。 3、提出作业要求:A:基本要求:选一幅写生画,变为一幅装饰画。 B:较高要求:画一幅写生画,再变为装饰画。 C:个性探究:掌握物象基本特征,突出简洁、明快、浪漫的美感效果。 10

五、展示与评价: 举办“装饰画画廊”,以挂画或者摆设的形式装点环境,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相互欣赏。 课 后 你还想了解世界上著名的装饰画作品吗?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延 神 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第八课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变照片为黑白画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欣赏黑白画独特的美感,学习以点线面、黑白灰和夸张造型的处理方法表现黑白画。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照片与黑白画的区别,掌握黑白画的艺术加工方法。 B:在创造、表现中体会黑白装饰画的构成美。 C:在评价、展示中感受黑白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A:积极参与照片资料的收集与交流。 B:热情追求生活美、艺术美,积极参与黑白画的徒手练习与评价。 重 点 学习黑白画的欣赏和表现方法。 难 点 形象的夸张,黑白灰的节奏变化。 11 兴趣点 将生活照片中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化。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欣赏与感受: 1、看一看:欣赏黑白画,讲出看黑白画的感受,“你喜欢哪件黑白画作品?为什么?” 2、说一说:教师出示收集的黑白画,让学生谈谈对画的初步印象,从色彩、造型、内容等方面漫谈初步感受。 3、议一议: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对象,比较黑白画在哪些地方与照片中的景物不同?有什么不同的美感?黑白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学习小结:不同的美感特征:黑白画鲜明、概括、简洁、单纯的黑白相间给人一种装饰性的节奏美感;照片作品形象具体,层次细腻,色调丰富,能生动地再现表现对象的原有面貌,给人以真实的美感受。 二、比较与观察: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黑白画?为什么?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说一说:画中的黑白灰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三、创作与表现: 1、谈一谈:如何将照片变成黑白画?怎样确定和使用黑色、白色?怎样运用点、线、面来表现对象的细节?怎样对形象进行夸张? 2、赛一赛:比比看,谁能最快将教师出示在黑板上的照片变成黑白画。 3、议一议:你能根据照片画出一幅美观有趣的黑白画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收集的照片拿出来展示交流,和同学们互相说说打算如何将照片变成黑白画。 4、画一画:A: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 B: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夸张与变形,突出物象的主要特点。 四、展示与评价: 1、展一展:举办“黑白画拍卖会”,将自己的作品以拍卖标价的形式展示。 2、评一评:自评与互评。 课 后 你还想了解世界上哪些著名的黑白画作品呢? 延 神

第九课

课 题 模仿画家画一画 课 型 造型、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12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名家作品美妙的色彩和生动造型,学习借鉴作品风格进行联想构思及再创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中感受画家作品的艺术美,找出感兴趣的部分; B:在比较中,发现画家作品的美妙之处; C:在想象中,走近画家的心灵,大胆地联想; D:在创作中,使自己的联想、想象与画家作品完美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觉艺术之美,体现再创作的快乐。 重 点 模仿画家作品进行美术再创作表现。 难 点 在感受画家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地联想。 兴趣点 欣赏名家作品,讲述有关画家和作品的有趣故事。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欣赏与发现: 1、看一看:我喜欢的作品,画家想告诉我们什么?作品给了我什么感觉?哪些地方给我这种感觉?我最喜欢画面的哪部分?它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学生作品与画家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了我什么启发? 3、想一想:我要向画家学习什么?我想选哪一部分画下来? 二、分析与模仿: 1、想一想:我感兴趣的这部分有什么优点?怎样去表现?(找出感兴趣的部分,从造型、色彩、表现形式、表现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优点) 2、画一画:把感兴趣的部分用喜欢的形式画下来。 三、创作与评价: 1、想一想:欣赏自己模仿的画,会产生什么联想?用什么材料、工具表现出来? 2、画一画: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使画面更完整。 3、评一评:展示作品,谁模仿得最好?谁的联想最丰富?谁的画面模仿与联想结合得最完美? 课 后 延 神 与家人、朋友一起参观美术馆,阅读名家画册,并寻找与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临摹。

第十课

课 题 水和蜡的游戏 课 型 造型、表现 13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探索蜡笔版画的美感特点,学习利用蜡的排水性特点创作蜡笔版画。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中了解蜡笔版画的特点; B:在游戏中掌握新技法,并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 C:在制作中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蜡笔版画的特点与制作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版画欣赏产生兴趣,体验尝试新技法的无穷乐趣。 重 点 学习用蜡笔版画的形式表现创作意图。 难 点 颜料水分的控制与压印的技巧。 兴趣点 1、新技法的游戏与尝试;2、版画可反复印制的特点与特殊肌理效果。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兴趣的启蒙: 1、玩一玩:在纸上用力涂蜡笔或油画棒,再涂上水粉颜色。 2、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斑驳的特殊效果?颜料水分和深浅的不同会改变画面效果吗? 3、看一看:欣赏教材的范图和其它小朋友的蜡笔版画,仔细观察画面的肌理效果,思考拓印的方法,然后教师示范“画——涂——印”的制作步骤。 4、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蜡笔版画?它美在哪里?有什么特点?用深色颜料和用浅色颜料的作画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制作的快乐: 学生独立或合作尝试进行版画的制作。 1、议一议:创作的题材。可以是植物、动物、人物、风景、生活趣事或抽象图案。 2、画一画:画稿要点、线、面结合,疏密精细有致,用笔稍用力,使线条流畅清晰,注意画稿印刷后是反转效果的。 3、涂一涂:快速均匀地涂满整个画面,注意控制水分。深色颜料对比强烈,效果明显。 4、印一印:可重复涂色多次印刷,制造不同的深浅效果,印出有层次的画面,也可反复印制多幅。 三、想象的拓展: 1、展示:引导学生给自己的蜡笔画起一个好听又特别的名字,并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 2、分享:评选出构思独特、效果明显的版画,请作者谈谈创作心得,交流创作体会。 课 后 延 神 用上网或查书籍资料的方法,在课后了解版画的特点、种类与制作方法。

14 第十一课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蜡和笔的乐趣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欣赏了解刮蜡画的特点和制作原理,掌握刮蜡画的制作方法,用刮蜡画的形 式表现自己多彩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与感受中了解刮蜡画的不同特点和表现手法。 B:在尝试与创作中感受刮蜡画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A:欣赏体会刮蜡画的色彩、造型、肌理之美; B:在创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习惯。 重 点 赏析了解刮蜡画的表现方法和美感特点,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难 点 点、线、面的运用和变化,画面疏密效果的处理。 兴趣点 运用牙签等非常规的“笔工具”刻刮,达到画笔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活动一: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1、自我欣赏课本提供的优秀学生刮蜡画作品,说说画面的色彩有什么特点,用笔有什么特点? 2、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工具材料制作的? 二、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工具材料做的?怎么做? 1、仔细阅读课本提供的步骤图及表述制作步骤的文字,了解刮蜡画的制作方法。 2、通过教师示范,直观感受刮蜡画的制作方法,了解刮蜡画的趣味性在于其颜色变化之美,线条与色块的虚实对比之美。 三、活动三:你能分别说说这五幅画的特点吗?你想用刮蜡画的方法表现什么题材? 1、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五幅学生作品,引导它们分析画面的不同特点。 2、启发学生积极回忆,引导它们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表现的题材,如喜欢的人、喜欢的食物、爱去的地方、印象深刻的事情等。 四、活动四:确定表现内容,用刮蜡画的方法创作一幅画。 1、帮助学生确定表现的题材,建议画一张小草稿,构想画面完成的最终效果。 2、按步骤1与2迅速制作一张刮蜡纸,然后在刮蜡纸上用牙签或圆珠笔进行创作,启发学生利用牙签的尖与秃,改变牙签的角度刻刮出有丰富变化的线条。 五、活动五:说说你是怎么创作的?为什么要这么创作? 1、将画作贴到展示板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创作心得。 2、欣赏他人的作品,发表对他人作品的感觉。 15

课 后 延 神 思考:1、怎样在涂过蜡的画纸上刻画出点、线、面? 2、一幅画里只有点或只有线(面)好不好看?

第十二课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拓印的魅力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学习拓印版画的欣赏方法,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并创作一幅纸版画。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拓印版画的独特美体验我国汉代画像砖的文化内涵。 B:在拓印的过程中,体验拓印的乐趣,提高拓印的技能、技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A:培养动手能力和有秩序的学习习惯。 B:体会纸版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激发探究审祖国古代艺术和对拓印版画的审美兴趣。 重 点 学习制作拓印版画基本方法。 难 点 底版制作及拓印技巧。 兴趣点 拓印版画美感的欣赏;拓印方法的探索;拓印效果的展示。 16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感知与思考: 1、看一看:展示不同的拓印作品,让学生感受拓印的特别效果与美感。 2、想一想: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说一说:学生讨论、汇报。 二、尝试与体验: 1、找一找:寻找在课室内可以拓印的物件。 2、玩一玩:学生尝试拓印活动。 3、评一评:学生举起作品展示,教师进行简单评价。 三、欣赏与探究: 1、想一想:展示《山村日记》与学生作品,学生欣赏、探究拓印的方法;这幅作品什么地方最美?猜猜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2、看一看:出示步骤示范图,为学生提供参考启发。 3、说一说: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4、小结拓印版画创作方法:板书——画、剪(撕)、粘贴、印。 四、创作与表现: 1、教师示范拓印版画创作过程。 2、学生小结制作拓印版画的要点。 3、学生进行拓印版画创作。 五、展示与评价: 1、举办“趣味版画展”,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自由参观。 2、学生互评: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3、教师导评:挖掘被忽略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 4、学生自评:评价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创作过程。 课 后 延 神 跟家人一起分享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找一找,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拓印成美术作品。

第十三课

课 题 教 学 弹涂的趣味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学习弹涂纸孔版画的方法,包括刻版和弹涂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A:在观察中了解孔版画的特点、材料与制作方法; 17 目 标 B:在游戏中进行弹涂技法的尝试与探索; C:在创作中感受孔版画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欣赏孔版画的活动,享受创作弹涂孔版画的乐趣。 重 点 学会刻板、弹涂的技法,提高想象能力的动手制作能力。 难 点 水分的控制,力度的掌握及色彩的搭配。 兴趣点 游戏式的弹涂过程,一个版可反复印制多幅作品。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欣赏、比较: 1、美的享爱: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听教师讲解引导,共同欣赏画家丝网版画作品《潮汕农家》,感受孔版画朦胧丰富的独特美感。 2、学生作品:欣赏课本范围及其它儿童孔版画作品,比较孔版画与其它版画的不同之处,印制出的作品是正面性图纹,画面细腻,层次感强。 3、师生讨论:版画的种类,制作方法,阴刻的概念。 二、尝试、感受: 1、观看示范:教师示范弹涂孔版画的基本步骤,学生仔细观察刻和喷的技法。 2、技法尝试:在游戏中尝试弹涂时水分的控制和弹涂力度的掌握。调配好颜料,用牙签刷在废纸上刮喷,观察比较感受不同力度和水分的情况下色点的变化。 三、制作、实践: 学生进行分层练习,可以二人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制作步骤:A:设计底稿 B:刻制底版 C:弹涂颜料 D:整理完成 四、共享、评价: 1、互赏:给自己的作品起个题目,全班一起举办上型弹涂孔版画展。 2、评论:选出最佳设计、最佳手工、最佳效果等优秀作品,给予学生鼓励。 课 后 延 神 1、讨论利用漏印的原理,制作弹涂孔版画还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哪些材料巧妙利用? 2、联想弹涂孔版画还可以应用在生活里哪些地方?

18 第十四课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成群的动物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对折剪、叠剪法一次剪出两个以上重复的动物形象,并运用疏密排列、色彩对比的方法组织画面构图。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中,体验多个重复形象所构成的形式美和情趣美; B:在尝试中,体验剪纸艺术技法的巧妙与剪纸纹饰的特点; C:在展示中,体验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剪纸艺术的美和动物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重 点 正确掌握对折剪、叠剪法,剪出多个重复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难 点 抓准动物形体特征,大胆折剪、叠剪出多个造型夸张的动物形象。 兴趣点 1、 一次折剪、叠剪出多个重复花样的方法。2、“克隆”出多个动物后构成画面。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观察与发现: 1、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的动物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 2、三幅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美在哪里?突出动物特征,造型夸张。 二、尝试与探索: 1、参考教材剪法范例,想一想是怎样剪出来的?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索“克隆”多个动物的剪法和作品摆放方法。 2、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 3、巧妙利用纸材,进行“克隆动物园”为主题的剪纸创作。 三、分享与评价: 1、提出评价目标:A:“克隆”的动物和装饰纹样美不美? B:画面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切合主题? 2、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共同分享成功的乐趣。 课 后 延 神 1、收集动物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动物形态特征。 2、和家人一起试着用折剪法和叠剪法一次剪出多个重复的图样。

第十五课时

19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家乡绿梦 课 型 造型、表现 1、知识与技能:欣赏剪纸的独特艺术魅力,掌握欣赏方法,学习以多层折剪法表现出连续纹样和进行主题创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中感知剪纸创作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 B:在尝试中体验剪纸艺术技法的美妙; C:在展示中分享合作与创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植物、动物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绿色家园的向往,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 点 学习以多层折剪表现连续纹样和进行主题创作的方法。 难 点 1、动物剪纸纹样之间的连接性。2、树木剪纸造型的美感特征。 兴趣点 1、 一次折叠剪出多个连续重复纹样时的惊喜。 2、 用连续纹样构成画面的乐趣。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一、欣赏与感受: 1、两幅中外艺术家的优秀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2、画面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3、美在哪里? 二、观察与发现: 探索、比较教材中几幅剪纸作品的剪法技巧,并说出其技法特点和艺术美感。 三、尝试与探索: 你知道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1、参考教材剪法范例,自主尝试、探索连续花边的剪法。 2、进行纹样连接性的提示,关注树木造型的练习。 3、欣赏同龄人作品,探讨和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 4、进行以“家园绿梦”为主题的剪纸创作。 四、分享与评价: 1、提出评价目标: A:剪出的草、树连续花边是否散断? B:植物、动物或人物造型和装饰纹样美不美? C:构思的作品内容是否切合课题?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0vg.html

Top